邹氏东鲁范阳是什么意思?
邹氏的来源主要有以下一些: 1 出自姒姓。这种说法称邹氏为越王勾践之后。 在史记中,还有这样一段记载: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故黄帝为有熊,帝颛顼为 高阳,帝喾为高辛,帝尧为陶唐,帝舜为有虞。帝禹为夏后而别氏,姓姒氏。契 为商,姓子氏。弃为周,姓姬氏。说明按这种说法,邹姓应与禹有一定关系。 2 出自子姓。称邹氏为商纣王微子启的后代。公元前11世纪周平公把商的周围地区封给殷纣王庶兄微子启,建立宋国,建都于商丘,其后三朝采食于邹邑,其第五世孙叔梁仡以邑名“邹”为姓。所以称之为山东邹氏。 3 出自曹姓,以国家的名称作为自己的姓氏。上古时有邾娄国为狭所建,战国时鲁穆公改邾娄国为邹国。后来邹国被楚国所灭后有邹氏,亦为山东邹氏。 4 为蚩尤之后。据《拾遗》所载,黄帝在打败蚩尤以后迁其民至邹屠,根据地名命名为邹屠氏。 邹氏一族在中国大陆名列宋版《百家姓》第三十五位,在新百家姓中排行列第六十七位。 邹氏早期主要在其发源地即今山东境内发展繁衍,至秦、汉时期,他们中的有一支迁至范阳,发展成为望族。 西汉以后,范阳邹氏逐渐南迁至河南邹坊,成为较强的一支。汉朝时期,有邹廷任襄阳令,在当地安家,其后裔有一支迁到雍州(今陕西中北部、甘肃西北部、青海东南部和宁夏)。 西晋时期,有新野人邹湛以才学知名,在朝廷做了国子祭酒、少府,其子孙有一支迁到衡州(今湖南衡阳)。 东晋十六国时期,由于战乱,中原士族大举南迁,邹氏的一部分随之渡江,定居于今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的一些地方。 唐朝初期,陈政,陈元父子奉命入闽开辟漳州,携一部分邹氏随从同往,后在福建安家。唐德宗贞元末年(公元805年),邹垣因避战乱,自今安徽迁入福建,其子孙繁衍分居于闽北邵武等县。 北宋时期,有邹异,长乐人,元佑中举经明行修,说明北宋时期已有邹氏族人居于广东地区。南宋时期,有泰宁人邹应龙任初权参加政事,他的子孙散居于闽、粤大地,后扩迁到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乐平县、台湾省台北县等地。 现在侨居新加坡等东南亚各国的邹氏华侨,主要是从广东、福建两地迁去的。
邹姓起源和来历是:源于姚姓、源于曹姓、源于满族。
1、源于姚姓
舜帝,姚姓。舜擅长占卜预测,亦称姚舜。姚地大概在今河南濮阳东的濮城镇。舜帝后裔姚姓族人开创建有邹国,是最早的邹国。
2、源于曹姓
邹姓出自战国时期鲁穆公所改设邹国,属于以国名为氏。西周初年,周武王姬发分封上古五帝之一颛顼的后裔曹挟建立了邹国,又称邹娄国,初建都于邹(今山东曲阜陬村),春秋中期又迁都于绎(今山东邹县纪王城)。
3、源于满族
邹姓出自明朝末期女真邹佳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据史籍《八旗通志·列女传》记载:满族邹佳氏,亦称组佳氏,满语为Joogiya Hala,世居铁岭(今辽宁铁岭),属于满族老姓之一。
邹姓的迁移分布
先秦时期,邹姓的活动主要在山东地区。秦汉以后,邹姓很快迁到河南,湖北地区。三国两晋时,邹姓已挺进到陕西,南下渡长江入湖南、浙江、江西、安徽等地区。魏晋南北朝时,北方烽火连天,称盛于古时范阳一带的邹姓,首当其冲身受其害,他们也同北方其他士族一起,避祸南迁于江、浙一带,后又散居于闽粤一带。
唐朝时二次中原南下大移民,邹姓主体移入了江南,福建、广东等地的邹姓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南宋时,邹应龙自泰宁迁居长汀上堡乡,其子殿八郎,移居清溪(今福建省安溪)社蕉坑。殿八郎生五子,散居闽粤各处,次子邹德宏,迁至广东长乐(今五华县)象岭开基,子孙居华阳、玉磨两乡,并有迁居广东之梅州、揭阳、广西之平乐者。
宋代以后,今福建之泰宁,邹姓更是族大人众,是当地名望地位较高的家族。此际,邹姓在南方各地得到了进一步的推进,已广泛分布于今江西、江苏、福建、浙江、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明初洪武年间,邹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南、山东、河北、江苏、浙江等地。明清之际,邹姓已广播于江南广大地区,并有闽粤之邹姓渡海赴台,进而飘洋过海,远播海外者。清朝初期邹姓进入了台湾地区。
如今,邹姓在全国各地分布甚广,尤以四川、江西、山东、湖北、浙江、福建等省多此姓,六省邹姓约占全国汉族邹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八。
范阳一带是历史上很多名门望族的发源地。两晋时期,北方许多望族南渡后,其中相当一部分仍称范阳为祖籍之所在。
其中主要有:
1卢姓,其中北魏时期的名门望族范阳卢氏即出于此。在今河北省涿州市有卢氏宗祠。
2邹姓、简姓、燕姓的堂号为范阳堂,即来源于此。
3苑姓、邵姓。
4祖姓,其中祖冲之、祖逖皆出于此。
5董姓,据唐代的《元和姓纂》记载,范阳为董姓郡望之一。
邹氏东鲁范阳是什么意思?
本文2023-09-22 16:00:04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74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