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是同胞兄弟第二代是唐兄弟那么第三代呢?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3收藏

第一代是同胞兄弟第二代是唐兄弟那么第三代呢?,第1张

  胞兄弟:同父母所生者。

  堂兄弟:同祖父母的兄弟,也叫从兄弟。

  从堂兄弟:同曾祖父母的兄弟。

  族兄弟:同高祖父母的兄弟,也指同姓同宗的同辈人

  堂兄弟也叫“伯叔兄弟”,就是亲伯、叔家的兄弟。虽比胞兄弟远一步,但毕竟还是同一爷爷、奶奶,从亲情上还是很密切的,互相称呼和胞兄弟相同。

  宗法知识简介

  作者 胡先林

  感谢胡氏宗亲网会员胡先林提供!

  http://wwwhszqwcomcn/bbs/readphptid=5417

  家族由若干个具有亲近的血缘关系的家庭组成。自进入文明时代以来,我国古代的家族一直是以父系的血缘联结的,而若干出自同一男性祖先的家族又组成宗族。《尔雅•释亲》即把由同一高祖父传下的四代子孙称为宗族,实际上有些宗族还可包括更多的世代。家族和宗族密不可分,有时甚至合二为一。所以,我国古代的家族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宗法制度。

  所谓宗法,是指一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标榜尊崇共同祖先、维系亲情、而在宗族内部区分尊卑长幼、并规定继承秩序以及不同地位的宗族成员各自不同的权力和义务的法则。宗法制度是由父系氏族社会的家长制演变而来的。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宗法制度逐渐形成,它主要实行于统治阶级内部,成为调节统治阶级内部关系、维护贵族世袭统治、治理国家和管理臣民的国家机器的代名词。它是封建社会以家族为中心、按血缘远近区分嫡庶亲疏的一种等级制度,萌生于殷商,定型于周朝。一般人们所讲的宗法制度,主要指的就是以西周为典型代表的宗法制度。

  宗法制度的主要内容是:在确定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地位继承秩序的同时,又规定这种特权地位的继承人应该依照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把部分权力和财产分配给宗族中的其他成员。

  一、祖先崇拜

  所谓祖先崇拜,就是相信祖先的灵魂不灭并且可以成为超自然的一部分而加以崇拜。祖先崇拜是在图腾崇拜逐渐消失的过程中产生的。母系氏族社会后期,随着生产技能的提高和对生殖现象的逐渐理解,人们不再愿意把被自己征服的动物认作祖先,而以神化面貌出现的祖先取而代之;又因为母系氏族社会为父系氏族社会所取代,神化的祖先也由女性变成男性。中国进入夏、商、周的早期奴隶制社会后,男性在社会生活中取得绝对优势地位,建立了以父系血缘关系为根本准则的宗法制度,所以祖先崇拜始终偏重或仅限于男性。

  1、祭祖。

  祭祖起源夏代,到商代已形成一套完整而系统化的祭祖仪式。商人祭祖包括“周祭”和“选祭”,“周祭”即普遍祭祀,“选祭”即选择五系之内的直系祖先若干位一次合祭;同一氏族的人在宗庙祭祀,同一宗族的人在祖庙祭祀,同一家族的人在称庙祭祀。周代的庙制则规定:天子七庙,三昭三穆(左为昭,右为穆),合太祖之庙为七;诸侯五庙,二昭二穆,合太祖之庙为五;大夫三庙,一昭一穆,合太祖之庙为三;士一庙;庶人祭于家中,不得立祖庙。

  秦汉以后,郡县制取代诸侯分封制,由选拔而成的官僚体制突破了宗法制的天罗地网。相应地,祭祖不再像周代那样是全国性的统一行动,而更多地局限在宗族家族内部进行;但皇族内部宗法与祭祖更加细密、系统,民众的家祭礼仪也更加烦琐;祭祀形式也由庙祭过渡到墓祀,也就是现代的扫墓。东汉应劭的《汉官仪》中记载的墓祀时间有月底、月中、二十四节、伏日、社日、腊日等。

  唐代扫墓盛行。据史载,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唐玄宗曾明确规定允许百姓寒食节时扫墓。

  鸟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青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

  冥漠重泉哭不闻,萧萧风雨人归去。

  白居易这首《寒食野望吟》诗,描写的就是当时清明扫墓的情景。

  清明扫墓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在中国人的祖先崇拜仪式中,除了扫墓之外,还有在家中供奉祖宗牌位,农历七月半冥节期间宗族内各家各户轮流为祖宗供饭等等。

  2、宗祠祭祖

  宗祠祭祖,是最为重要而隆重的宗族活动。祭祀活动名目繁多,有每年对高、曾、祖、考的春、夏、秋、冬四时祭,有冬至祭始祖、立春祭先祖、秋分祭祢以及忌日祭等特祭,每逢年节还有年节祭。平时族人经过宗祠门口,都要下车下马,毕恭毕敬。祭祀时,合族男子会集宗祠,拈香行礼,更是极其严肃。每次祭祀,都由族长或宗子主祭,并以年辈、官爵较高者为陪祭,另外安排通赞、引赞、司祝、司尊、司帛、司爵、司馔、司盥等执事人员负责赞礼和奉献各种祭品,有时还配有钟鼓和歌诗生。其余族人则依辈次的先后和身份的尊卑,井然有序地随主祭、陪祭之后,在赞礼声中跪拜如仪。参加祭祀的人一定要衣冠端正,行礼时尊者在前,卑者在后,整齐严肃,如祖考临之在上。祭毕会食,依次饮福、享胙。饮福为饮用祭酒,享胙为食用祭肉。祖先用过的祭品,吃了会沾有祖先的福泽,而“革胙”、“停胙”则是对犯有过失的族人的一种处分。宗祠祭祖目的在于通过追思共同祖先的“木本水源”之恩,用血缘上的联系团结族人,以免日久年长,一族之人名不相闻,面不相识,视同路人。而繁缛隆重的仪式又充分体现了封建伦理,展示了礼教规范,不失一种有效的教化作用。

  3、丧葬。

  祖先崇拜的另一项主要内容是丧葬。丧葬属于近祖崇拜,一般在三代之内进行。丧葬有各种不同的方式,如土葬、水葬、火葬、天葬、悬棺葬等,汉民族崇尚“骨肉复归于土”之义,所以主要用土葬之法。

  中国古代的丧葬礼仪,基本上以周代确定的为准制。一般来说,从人死到丧事完毕,要经过停尸、招魂、吊丧、沐浴、穿寿衣、入棺、占卜阴宅葬日、出殡下葬、放置死者神位于祖庙、服丧等繁琐的礼仪;概而言之则只有先殡、后葬、再服丧三个阶段,服丧又成为丧葬的主要礼仪形式。服丧按规定要节制饭食起居,穿戴特定的丧服,十三个月(周年)小祭,二十五个月(三年)大祭,然后服丧才告完毕。丧服制度具体而言指的就是居丧期间的衣服制度,共分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等,称为五服。丧服不同,居丧期限也不同。丧服的等级是根据与死者亲属关系的亲疏远近决定的,血缘越近,丧服越重,居丧时间越长,而且嫡庶有别,男女有别。但这种服丧制度事实上并没有严格遵行。

  二、宗族繁衍

  在宗法制度下,同一宗族的成员具有共同的祖先,共同的姓氏,在一定意义上又有共同的财产,参加共同的祭祀,死后葬于共同的墓地,族中所有人员都要按亲属关系的亲疏不同为之服丧,这样合族在大小宗宗子的统率下,紧密地团结起来,形成一个依靠对在封邑、采地、禄田上劳动的农奴的剥削而存在的统治集团。这就是传统宗法制度下的宗族繁衍体系,即在封建社会自然经济条件下的聚族而居。

  与西周春秋时期典型的宗法制度相比,春秋以后迄于清末民初的宗族繁衍制度,具有以下两个明显的特点,即宗族内部的层次系统不是因大宗小宗血缘的远近而作明晰的区分,而更偏重于各个支系、各个家庭的政治权势和财富,宗族中官位最高、财富最多的成员成为实际上的首领,他们取代了宗子的地位,而对宗族的控制则具有更为粗暴的形态;但其重视血统和家世,以血统家世决定社会地位,并在宗族内部实行家长制控制,区别尊卑贵贱,强调等级服从,二者完全是一致的。

  现在,人们所说的宗族繁衍制度,已经只具一般的抽象意义和象征意义了。一方面,血缘虽不再具有区分家族内部成员身份贵贱、地位高低的决定作用,但仍是区分不同宗族的唯一种系依据;家规(族规)虽不再具有约束家族内部成员言行举止的强制作用,但仍是约束不同宗族的唯一道德力量。尽管聚族而居的壮观景象被散处四方的各家各户所取代,证明宗族血缘关系的家谱被家庭户口簿和个人身份证所取代,约束家族内部成员言行举止的家规被国家法律所取代,决定家族内部成员身份贵贱、地位高低的宗法权利被社会化财富分配政策所取代,作为社会成员有机组成体的个体的人,无不归属于某一个地区的某一个姓氏族群的某一个家庭;即使为了统计的需要,现代政府也有必要允许这些宗族在国家法律的允许下自行制订一套宗族繁衍制度。因此,现在人们所说的宗族繁衍制度,就只剩下一般的抽象意义和象征意义了,或者说只剩下姓甚名谁的个人身份辨识意义了。

  在清末民初定型的以修宗谱、建宗祠、置族田、立族长、订族规为特征的体现封建族权的宗族制度,发展到现在就只剩下修宗谱、建宗祠这两样了。

  1、宗谱(参见《家谱知识简介》一文)。

  2、宗祠。

  宗祠习惯上多被称为祠堂,是供奉祖先神主,进行祭祀活动的场所,被视为宗族的象征。

  宗祠为追远报本而建,所以在建筑规制上要体现出礼尊而貌严。自南宋到明初,一般的祠堂都是家祠,多根据朱熹《家礼》所定之制,并参考唐宋三品以上官家庙的形制,建堂立龛,供奉高、曾、祖、考四代神主,龛下设附位,安放旁系神主,另于东侧建屋贮藏祖先衣物遗书和各种祭器。明代中期以后,宗祠大兴,一些官僚豪绅、富商巨贾所在之族,依靠其政治地位和经济力量,所建宗祠气派宏伟,富丽堂皇,以大门、享堂(厅事)、寝堂(龛堂)为中轴线,又有许多附属建筑,所谓“上建龛堂,所以安神主而序昭穆也;中树厅事,所以齐子孙而肃跪拜也;前列回楼,所以接宾朋而讲圣旨也;左右两庑,所以进子弟而习诗书也”,大型宗祠建筑的规模气魄于此可见一斑。

  除了作为祭祀场所之外,宗祠还是处理宗族事务、执行族规家法和教育本族子弟的处所。

  宗祠或由族长直接管理,或由族中威望较高的人轮流在族长的领导之下担任管事。也有的宗族设有宗祠总理、宗祠知事。经管宗祠的人又往往同时经管族产。许多宗祠都起有堂名,堂名被认作是该宗族的代称。

  顺便再简单介绍一下族田、族规、族长和族权的情况。

  族田

  族田,既称族产又称祠产,名义上是合族公有的财产,包括山林、土地、房屋等,不得典卖。除祖先所置并有遗嘱规定不许分散、归子孙共享的那一部分财产以外,族产的来源主要有三:一是族中官绅所捐,二是族中富商所献,三是族人合伙捐献。此外还有把犯了过失的族人财产罚入者。族产中最重要的就是年年有地租收入的族田,所以用族田代称族产。族田又分祭田、义田、学田等,一般都招佃耕种:祭田的地租供祭祀用,义田的地租供赒济贫困族人用,学田的地租供宗祠办学用。族田一般由族长统率下的专人管理。

  族长

  族长是管理全族事务的一族最高首领。族长和宗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宗族宗子的身份是以其大宗世嫡的血统继承而来的,而族长并非世袭,一般由推举产生。因宗子的威权久已不复存在,所以封建社会后期绝大多数宗族都只设族长统理族务。少数宗族即使立有宗子,但同时也有族长,宗子只是本族名义上的代表,族中真正的权力仍操纵在族长手里。

  族长,又称族正、宗长、宗相、宗直、评议、董事、知事等。虽然在形式上是推举产生的,但并不是宗族成员人人都有推举或被推举的权利。能推举族长的只是族中的长老和或富或贵者,年轻人和贫穷的劳动人民都无从表示自己的意见。而被推举者需具备两个基本条件:首先必须是年辈较高的,其次是族中殷实廉能者。一些较大宗族的族长还有若干助手,族下如分支、房,又设有支长、房长,在族长领导下管理本支、本房事务。这些族中执事人员或者由族长指定,或者经过名义上的推选。

  族长高踞于族众之上,拥有相当大的权力。主要包括:第一,主持祭祀典礼之权。族长作为主祭人,成为祖先意旨的代表,俨然是祖先化身,能替祖先立言,可代祖先行事。第二,主管族产之权。第三,对族人的教化和惩罚之权。第四,处理族中各种纠纷,调停争端之权。族长还有权过问、干预族人婚丧等事。

  族规

  族长是根据族规行使权力的。族规又称族训、族约、宗规、宗约、家规、家训、家礼、家范、祠规等等,是宗族的法律,起着维护封建秩序的作用,对族众具有强制性的约束力。所谓“王者以一人治天下,则有纪纲;君子以一身教家人,则有家训。纲纪不立,天下不平;家训不设,家人不齐矣。夫家中之有长幼内外之殊,公私亲疏之别,贤愚顽秀之不同,苟非有训以示之,而欲一其性情遵模范,绝无乖戾差忒之虞,虽圣人不能强也”之论,就是对族规最典型的注解。《

  有相当一部分宗族的族规是某一祖先的遗训,累世相传,永不更改。也有的宗族在修谱或续谱时由族中头面人物议订族规,一经订立,同样具有不可动摇的权威。所谓祠堂读谱,主要指的就是读宗谱中的族规。此外,族规家训也有单独汇编成册的,有些著名家族的族规、著名人物的家训,其影响超出本宗族的范围,而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如《朱氏家训》、《颜氏家训》等。

  不同宗族由于传统、经历、地域、势力等种种差异,所立族规反映了不同的家风,各有特色,但它们的共性是,都以三纲五常为基础,带有浓厚的封建礼教和宋明理学的色彩,所体现的思想原则一脉相承。

  大体说来,族规的主要内容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强调尊崇君权,履行对封建国家的义务。第二,把尊祖、敬宗、收族的宗法原则具体化。第三,提倡封建伦理道德,规定不同宗族成员不同的等级名分和行为准则。第四,宣扬同族一气,不论贫富应各守本分而又互相互爱,并规定出敦本睦族的一些具体措施。第五,出于维系家声的考虑,规定了对族人本身、持家等方面的要求和禁约。第六,为了保证宗族血统的纯一,规定了立后承继的原则和办法。第七,规定了对违反族规家训、败坏纲常名教、损害了封建国家和封建宗族利益的族人的处罚办法。

  族规只行于一族,如果以地域为单位,由若干家族共同制订,那就成了乡约。乡约的内容同族规基本相同,但更着重于建立严密的组织以控制农民。族规、乡约虽然只是民间规约,却具有合法的地位,在封建政权的允许之下发挥效力以补充国家法律之不足,对巩固封建统治起了不容低估的作用。

  三、有关名词解释

  九族:宗法专用名词。指一种本宗自高祖父母、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到己身,再从己身到儿子、孙子、曾孙、玄孙等九代直系的血缘关系。世世代代、子子孙孙以己身为基点计算。

  七族:宗法专用名词。有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以己身为基点,上至曾祖,下至曾孙。第二种解释:父族一;姑之子二;姊妹之子三;女子之子四;母之族五;从子六;妻父母七,合为七族。

  三族:宗法专用名词。也有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指父、子、孙。第二种解释:指父族、母族、妻族。

  昭穆:祭礼名词。宗法制度对宗庙或墓地的辈次排列规则和次序。汉代经学家郑玄《三礼注》:“自始祖之后,父曰昭,子曰穆。”其在宗庙或墓地的辈次排列规则和次序是:太祖居中,三昭位于太祖的左方;三穆位于太祖的右方,以此来分别宗族内部的长幼次序、亲疏远近。 “昭穆”与“五服”有密切联系。从自己算起,上溯至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高祖父母为五服(亦称五代),五服之上为己身始祖。从始祖开始下推,始祖入宗祠中龛,高祖列中龛之左为昭,曾祖列中龛之右为穆,祖父列中龛之左为昭,父列中龛之右为穆。以绍字辈为例:绍、名、立、成、克为五服,士字辈为绍字辈始祖。士字辈入宗祠中龛,克字辈列中龛之左为昭,成字辈列中龛之右为穆,立字辈列中龛之左为昭,名字辈列中龛之右为穆。依次类推,代代昭穆不变。

  宗族:亦称家族、族。指以一成年男姓为中心、按照父子相承的继嗣原则上溯下延而组成的父系单系血缘亲属集团。

  宗子: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宗法制度中身承大宗的嫡长子;二是指族长。

  大宗、小宗:宗法制度规定:嫡长子一系为大宗,承继天子之王位,世袭罔替,称大宗;其余子孙为小宗,分封诸侯、卿、大夫、士,累世不迁,称小宗。

  始祖:指得姓的祖先,亦指有世系可考的最初的远祖。也指始祖和始祖以下的历代先人。

  祖宗:对始祖及先代中有功德者的尊称。《礼记• 祭法》:祖,道德之初始也;宗,有德可尊也。

  宗庙:亦称宗祊。本意指帝王、诸侯祭礼祖先的地方。祊,庙门。有时也借指皇家。

  宗祠:祠堂,也称家庙。同族的人共同祭祀祖先的房屋建筑,供奉历代祖宗神位等,依时祭祀。

  宗人:同宗之人。

  五宗:根据宗法制度,继承始祖的后人为大宗;仅继承高祖、曾祖、祖、父的后人为小宗;大宗一,小宗四,合称为五宗。

  亲戚:一是专指至亲,如父母、妻、嫂及叔伯兄弟、子侄等;二是泛指内外亲属。

  亲属:指在本宗内及与外姻中有服制关系的人统称为亲属,又称亲眷。

  伯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派行的次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最小。

  三党:指父族、母族、妻族。

  五属:指五服内的亲属。

  亲族:家属和同族之人。

  族人:同宗族之人。

  本家:一是指已婚女子的娘家;二是指同宗,同姓。

  五服:指斩衰(读作崔)、齐衰、大功、小功、缌(读作思)麻五种丧服的名称;也代指五代以内(从自己算起,上溯至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高祖父母)的血缘亲疏关系。

  斩衰:五服中最重的一种,用极粗生麻布制成,不缝边,无饰,服期三年。适用范围:子为父母;妻为夫。

  齐衰:用粗麻布制成,缝边,服期有三种。服期一年的:为祖父母;夫为妻。五月的:为曾祖父母。三月的:为高祖父母。

  大功:用熟麻布制成,服期九个月。适用范围:为堂兄弟,未嫁的堂姊妹,已嫁的姑姊妹;已嫁女为叔伯父、兄弟。

  小功:用较细的熟麻布制成,服期为五个月。适用范围:本宗为曾祖父母,伯叔祖父母,堂伯叔父母,未嫁祖姑、堂姑,已嫁堂姊妹,兄弟妻,从堂兄弟及未嫁从堂姊妹;外亲为外祖父母、母舅、母姨等。

  缌麻:五服中最轻的一种,用细麻布制成,服期为三个月。适用范围:本宗为高祖父母,曾伯叔祖父母,族伯叔祖父母,族兄弟及未嫁族姊妹;外亲中为中表兄弟、岳父母等。

  胞兄弟:同父母所生者。

  堂兄弟:同祖父母的兄弟,也叫从兄弟。

  从堂兄弟:同曾祖父母的兄弟。

  族兄弟:同高祖父母的兄弟,也指同姓同宗的同辈人。

  家法:一是指封建家长的治家之法;二是指家长对子女奴婢施行体罚的刑具。

  祭社稷:古代吉礼的一种。社代表土地神,稷为谷神。社稷神是仅次于昊天上帝的重要神祗,祭社稷也成为国之大典。天子与诸侯每年春季祭祀社稷,祈求丰年;秋季祭祀,表示报谢。

  牺牲:古代祭祀用的毛色纯而完整的牲畜,多指牛、羊、豕等。毛色纯曰牺,未加分解曰牲。春秋以后,用羊、豕二牲称少牢。

  太牢:亦称大牢,古代祭祀时所用畜牲,代指一种祭祀礼仪。祭祀时牛、羊、豕三牲兼用称太牢。

  少牢:亦称小牢,古代祭祀时所用畜牲,代指一种祭祀礼仪。祭祀时用羊、豕二牲称少牢。

  门阀:亦称阀阅,指封建社会中的世家门第。魏晋南北朝时尤重门阀特权,是一种垄断政治特权和社会富贵,借以压抑中下级士族的封建等级宗法制度。

  门第:亦称门地,指封建社会地主阶级家族的等第。显贵之家称高门,卑庶之家称寒门。东晋以后,分氏族为上下之别,由此在爵位官职之外,规定社会地位的贵贱,故又有旧门、次门、勋门和役门之分。门阀、门第的实质核心,是依据士人的籍贯及祖父官位门第的高低,然后依据士人当前门第(父亲的官位门第)的高低,决定是否选任官职和婚配。

  牌坊:牌坊是封建朝廷为表彰臣僚的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门洞式纪念性建筑物,也是祠堂的附属建筑物。又名牌楼,具有宣扬封建礼教、标榜家族荣耀、昭示先人功德、合族展亲祭祖等多种功能。牌坊建筑起源于汉高祖建棂星门祭天、祀孔,成熟于唐、宋,至明、清登峰造极,并从实用性建筑衍化为一种纪念碑式的建筑。牌坊大致分为四类:一是功德牌坊,为某人记功记德所建;二是贞洁牌坊,多为表彰节妇烈女所建;三是科举牌坊,多为科举成就突出或父子、兄弟同榜登科者所建;四是标志科举,一般多立于村镇或街衢入口,作为空间段落分隔和指引告示之用。除第四种外,其余三种牌坊大多为朝廷敕建。

  仪门:祠堂的第一进。即祠堂大门,也叫门厅、仪门。没有山门的祠堂,仪门可以代替(无诰命之祠堂不能开山门)。

  享堂:祠堂的第二进的前厅。即祠堂大厅,也叫正厅、正堂、享堂,是举行祭祖典礼和举行宗族活动的地方。

  寝室:祠堂的第二进(有天井的祠堂称三进)的后厅。又称寝、正寝、寝室,是供奉宗族列祖列宗神主(又叫主、木主、牌位、神位)的地方。

  正享:指按照中国家庙左昭右穆传统礼法排列神位的奠享方式。

  配享:指按照中国家庙左功右德传统礼法排列正享神位以外的祖先神位的奠享方式。

  清明会:宗族于每年清明节举行祭祀宗族祖先的祭祀活动,称为清明会。

  冬至会:宗族于每年冬至日举行祭祀宗族祖先的祭祀活动,称为冬至会。

  团拜会:宗族于每年元旦或除夕前一日举行祭祀宗族祖先的祭祀活动,称为团拜会。元旦举行称为元旦团拜会,除夕前一日举行称为除夕团拜会。

  族长:宗族机构中的最高首领,也叫绅士。

  房长:宗族中层组织的首领,每房一长,故称房长。

  乡佑:协助族长和房长工作的称乡佑,是族长和房长的助手。每房一人。

  管众:管理祠堂的人称管祠众,简称管众。

  管账:管理祠堂账目的人称管账

  司年:负责筹备祠祭和墓祭的人称司年。

  当头:宗祠举行清明会、冬至会、团拜会时成立的临时性组织的负责人称当头。有清明会当头、冬至会当头、团拜会当头。当头按宗族房数每房一人计算组成,一般由当年满二十岁的青年支丁担任。众当头中,生日最大者任头首

  颁胙:宗族举行合族祭祀大典时,凡属宗族人丁者人人分得一份胙肉,叫做颁胙。

  合食:宗族举行合族祭祀大典时,凡亲临参加祭祀活动的宗族人丁一起会餐,叫做合食。

  守节:古代社会风俗的一种,即妇女在丈夫死后守贞不再嫁人,如翁姑在堂及有子,则需奉老扶孤。守节风俗起源于周代而极盛于宋、元、明、清四朝。有时,在丈夫死后,妇女不仅不准再嫁人,甚至被逼殉夫。由于道德的说教――立贞烈传,朝廷的旌表――立贞节牌坊,榜样的劝诱,文人的赞颂,加上舆论的压力和宗族的需要,遂使守节行为由上层家庭普及于全社会,成为一种流行过几千年的潮流。

  三纲五常:儒家维护其封建统治秩序的伦理教条。三纲,指的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封建社会三种主要道德关系,即君臣、父子,夫妻之间的道德关系。五常,指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准则。三纲五常学说,是西汉大儒董仲舒为维护封建等级制度而提出的,是继西周宗法制度消失之后形成的封建礼教的重要理论依据。

  五伦:即封建宗法社会的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五种人伦关系,称为五伦。其理论依据来源于孟子。《孟子•滕文公上》: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意思是:父子之间有骨肉之亲,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妻之间有内外之别,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理和行为准则。

  三从四德:中国封建礼教主要内容之一,即妇女必须遵守的三种道德关系和四种德行。三从:《仪礼•丧服•子夏传》: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汉班昭《女诫•妇行》:女有四行,一曰妇德,二曰妇言,三曰妇容,四曰妇功。夫云妇德,不必才明绝异;妇言,不必辩口利辞也;妇容,不必颜色美丽也;妇工,不必技巧过人也。幽闲贞静,守节整齐,行己有耻,动静有法,是谓妇德;择辞而说,不道恶语,时然后言,不犬于人,是谓妇言;盥浣尘秽,服饰鲜洁,沐浴以时,身不垢辱,是谓妇容;专心纺织,不好戏笑,洁齐酒食,以供宾客,是谓妇功。

  华夏:古代汉族的自称,亦称夏。据《说文》,夏,意为中国之人。中国,指中原地区。古文献中常以夏、蛮夷、或华、夷对称。相传原居于陕西的部落联盟首领黄帝,打败炎帝和其他部落后,在黄河流域形成统一的部落大联盟,奠定了华夏族的基础。黄、炎二帝被后人奉为华夏或汉族的始祖。公元前廿一世纪至公元前八世纪,散布于黄河、长江流域的各民族,逐渐融合、同化到以夏、商、周为核心的华夏族中。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兼并战争,使华夏和其他各族接触更为广泛和频繁。秦汉时形成了以华夏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

  西汉武帝、宣帝后,华夏族渐次简称汉族,并沿用至今。

  ( 原载《四修石溪胡氏族谱》作者 胡先林)

祠堂怎么建好

 祠堂怎么建好,很多人的老家都有祠堂,祠堂”这个名称最早出现于汉代,当时祠堂均建于墓所,曰墓祠;南宋朱熹《家礼》立祠堂之制,从此称家庙为祠堂,那么祠堂怎么建好呢?

祠堂怎么建好1

 第一点,祠堂一定要选好地址场所,因为在古代是比较注重风水的,在古人看来,风水好的地方,是比较适合居住的,象征人事兴旺,盼望令后代富贵、显达。而一般祠堂设计的时候,是注意龙脉和生气来源,明堂宽大,方正,背山面水,水口收藏,无冲突,无争斗等现象。要求坐北朝南,左右互衬,四势均和。

 第二点,地址尽量是要避开居民楼,学校,工厂等人口比较密集的地方的,因为背山面水,更讲究地灵人杰,文运亨达,人丁两兴。

 第三点,地址选好后,在祠堂修建的时候也有一定讲究,就是祠堂内部结构,布局,尺寸都是十分讲究的,建祠堂是不同于其他民宅的,是有比较严格的规定的。

 第四点,祠堂修建的时候,也是要选择吉日吉时开工,祭祀的,在古代,巧用天时,也是非常重要的。

 第五点,格定坐向,祠堂的坐向一般是不能随便立的,因为一个祠堂是关乎全村或者一个家族的兴衰荣枯,所以在坐向上也很讲究的。

 第六点,如果没有地利,那么我们就需要进行人工打造了,就比如堆山,掘池,填缺,放水,植树,种草等方面。

 第七点,现代的祠堂的修建,也是要从坐势,朝案等地方去布局,并且空间要很大,建筑要求高大,材质也要好,采光要足。

 总得来说,现代我们讲究祠堂设计时,还是要注重风水,注重建筑的地势,修建时间,而最理想的祠堂应该是在靠山面水的地方,有祠堂,有龙脉,地势前低后高,这样修建的祠堂会更好。

祠堂怎么建好2

 祠堂修建改造,古传法则论,24山家喜忌各有不同的严密要求,并具公式化。如上中下三座、左右偏房、中宫(坐山位)、屏风、祖牌、神台、天井、地坪、水沟、排水、建筑结构分布、高低大小尺寸、由内向外的能见度等等,统统这些都是很讲究的。

 得不到真传的人是不懂祠堂建造的,不懂装懂为人行事,一旦给人子孙留下祸根,就是天大的罪过。己知和所闻,东西两省历来凡建造祠堂的,十有七个是出事的,实例枚不胜举。

 “三年寻龙,七年点穴”、“三分峦头,七分理气”、“三分立向,七分做作”。住宅或坟墓建筑工程的学问与规范很多,最好在博学多才的明师指导下进行,才能完整化。

 如不严谨小心,一旦触犯规忌,就会异常引发争斗伤病或其它怪异事,造成人口不安。当找出这些鲜为人知的原因并处理后,才可平定。但唯恐工程难毁,事难处理而损失巨大。

 祠堂是历代祖上所居,不要轻意惊动神灵,钱不是万能的,修建祠堂的前提是:

 1、年久老朽,不得不修。

 2、原址失衰,污染破坏严重。

 3、人丁越来越衰退败弱。

 4、出孤寡,房份中有个别房头将败绝。如果不符合条件中的一条,最好不要乱建设,否则容易弄巧成拙,求福不成反惹祸。

祠堂怎么建好3

 农村祠堂,是后辈祭祀先祖的地方,同时,也是展现家族历史的地方,既庄重,又肃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宗祠或者祠堂的建设,也越来越重视。

 所以,兴起了祠堂建造热潮。我们都知道,建造祠堂,就需要建造门楼,建造门楼的意义在于:一方面可以代表家族的形象;另一方面向人们展示祠堂的庄重和肃穆。

 祠堂的门楼又称宗祠石牌楼也被称为宗祠石牌坊、祠堂石牌楼、祠堂石牌坊等,是家族姓氏祠堂建筑的重要附属物。对于它的建造必须包含庄重、大气、文化等内容,是一个复杂的艺术工程。

 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里,宗祠石牌楼的修建往往暗含着家族先人的高尚品德和丰功伟绩,同时,也寄托着子孙后代对先人崇高的敬仰之情。宗祠门楼必须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底蕴,不得随意建造。

 虽然说祠堂门楼的建造样式可以多种多样,但据考证:古朴典雅、庄严肃穆是所有祠堂门楼的共同特点。

 譬如,湖北大冶叶家坝村祖祠堂的那座宗祠石牌楼,位于街道入口处是为了旌表叶氏先祖而建造,结构为三门七楼样式,整体采用青石雕刻而成,雕工精湛,是当地牌坊中的精品之作,因此叶家坝宗祠也被称为湖北第一祠。

 受宗祠面积的影响,如今的'宗祠石牌楼的跨度都很小,多数宗祠门楼的造型一般都呈单门牌楼和三门牌楼的样式。较为复杂的已多见。

 但不管怎么说,简单的门楼也好,复杂的门楼也好都要建造的有气势,有内涵,有昭示后人的意义。否则,建造再好、花钱再多的门楼都是失败之作。

 综上所述,祠堂门楼的建造既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庄重、大气,有内涵才显得祠堂门楼有灵魂。你可以咨询一下古建专家或借鉴一下别的祠堂的建筑风格,尽力将祠堂门楼建好。

祠堂怎么建好4

  修家谱建祠堂的意义

 祠堂,在古代又称“家庙”是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的一种古老建筑。在历史上它是家族议事、供奉祖先、继承传统、团结家族的一个重要的聚集场所。

 在现代,祠堂文化作为一个地方的文化基因是获得文化归属感与共享感的直接媒介,对于大众的文化认同和归属及农村基层的文化建设,具有现实意义与历史意义,也是很重要的一笔传统文化遗产。

 祠堂文化作为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远在几千年前的夏商周时期便开始萌芽,到宋代形成了较完备的体系,明清时发展到高峰。

 祠堂是中国古代农耕社会人们敬畏自然,尊崇祖先的反映,也是服从服务于多数历史朝代“孝道治国”的大政方略。盛世修志,盛世建祠。宗祠文化的繁荣也是侧面反映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现实。

  祠堂文化的三大意义

 教化意义:祠堂,以宗族血缘为基础,建构的目的是通过对先祖的祭祀供奉收宗睦族,增强本宗族的向心力、凝聚力,以求宗族的兴旺发达,通过祠堂之筑、堂号堂联、仪式活动、配以宗谱家谱的修订和族规民约的制定严格地梳理了本宗族的血脉源流关系,达到明彝伦、序昭穆、正名份、辩尊卑的目的,向后人宣传了以孝悌忠信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提倡了子女对父母、子孙对祖先的孝道。

 规范意义:指祠堂文化对族众中每个成员的行为方式所起的约束作用。

 维系亲情意义:指祠堂文化起着统一族众的行为与思想的作用,使社会生活保持稳定,使族众群体内所有成员保持向心力与凝聚力。

中国名塔

山西飞虹塔

飞虹塔在山西洪洞县一座小山顶上的广胜上寺广胜寺内,重建于明正德十年至嘉靖六年间(1515~1527),为砖砌楼阁式塔,八角十三层,通高47米。外形轮廓由下至上逐层收缩,形如锥体。塔身用砖砌,外镶黄、绿、蓝三色琉璃烧制的屋宇、神龛、斗拱、莲瓣、角柱、栏杆、花罩及盘龙、人物、鸟兽和各种花卉图案,把塔身装饰得绚丽多姿,金碧辉煌。塔底层设有回廊,回廊南面入口处突出一间二层屋。底层塔心室内有非常华丽的琉璃藻井。飞虹塔轮廓线不是魏晋隋唐以来常见的柔和的抛物线,而是一条直线,比较僵直,但铺满全塔的琉璃贴面反映了山西民间高超的琉璃烧造技艺。

塔中空,有踏道翻转,可攀登而上,设计十分巧妙,为我国琉璃塔中的代表作。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临汾盆地八级地震,此塔安然无恙。

登封嵩岳寺塔

嵩岳寺塔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砖塔,该塔位于登封县城西北约6公里,太室山南麓的嵩岳寺内,建于北魏孝明帝正光元(520年),距今已有1470年的历史。嵩岳寺塔上下浑砖砌就,层叠布以密檐,外涂白灰,内为楼阁式,外为密檐式,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多角形密檐式砖塔。总高41米左右,周长3372米,塔身呈平面等边十二角形,中央塔室为正八角形,塔室宽76米,底层砖砌塔壁厚245米,这样的十二边形塔在中国现存的数百座砖塔中,是绝无仅有的。同时,这种密檐形式在南北朝期间也是少见的。该塔不仅以其独特的平面型制而闻名,而且还以其优美的体形轮廓而著称于世。整个塔室上下贯通,呈圆筒状。塔室之内,原置佛台佛像,供和尚和香客绕塔做佛事之用。全塔刚劲雄伟,轻快秀丽,建筑工艺极为精巧。该塔虽高大挺拔,但却是用砖和黄泥粘砌而成,塔砖小而且簿,历经千余年风霜雨露侵蚀而依然坚固不坏,至今保存完好,充分证明我国古代建筑工艺之高妙。嵩岳寺塔无论在建筑艺术上,还是在建筑技术方面,都是中国和世界古代建筑史上的一件珍品。

大理千寻塔

大理三塔在大理城西郊的洱海之滨,原是崇圣寺的一部分,现寺已无存,塔却依然屹立如故。1925年大理地区发生大地震,城内外房屋几乎全部倒塌,但距大理城只有1华里的三塔,却安然无恙。

大塔又名千寻塔,高6913米,是座方形密檐式的砖塔,共有16层,造型与西安小雁塔相似,为唐代典型的塔式之一。塔心中空,在古代有井字形楼梯,可以供人攀登。塔顶四角各有一只铜铸的金鹏鸟,传说用以镇压洱海中的水妖水怪。自塔顶向东眺望,洱海胜景尽入眼底。楼梯已坏,游人已不能登上塔顶了。塔前照壁上镶有大理石镌刻“永镇山川”四字,字体苍劲有力。

分立在大塔两侧的南、北两小塔,是一对八角形的砖塔。

三塔浑然一体,气势雄伟,具有古朴的民族风格。

关于三塔的修建年代,说法颇多,一般公认千寻塔建于唐代南诏国时期。前几年在修塔时,取塔内的木料进行碳性放射年代测定,建塔的年代又远于唐代,但就其修建三塔的经济基础和技术条件看,只有在南诏晚蜞遥开成年间方有可能。南、北二塔是在大塔修好后增修的,大约建于宋徽宗时。

由于三塔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1975年维修三塔时,把千寻塔外表的贴砖拆去,又在塔身的隐蔽部位加了钢箍,对裂缝灌了水泥浆,使古塔得到加固,又修复了塔刹,使它恢复了明代以前的原貌。

应县释迦塔

应县木塔

中国辽代高层木结构佛塔。在山西省应县城内西北隅佛宫寺内。因塔内供释迦佛,故名。又因塔身全是木制构件叠架而成,所以俗称应县木塔。佛宫寺建于辽代,历代重修,现存牌坊、钟鼓楼、大雄宝殿、配殿等均经明清改制,惟辽清宁二年(1056)建造的释迦塔巍然独存,后金明昌二至六年(1191~1195)曾予加固性补修,但原状未变,是世界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全木结构高层塔式建筑。1933年中国营造学社对木塔进行考察研究,1935年实地测绘,1962年文物出版社又曾予以补测考察,古建研究专家陈明达编著了《应县木塔》。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安大雁塔

大雁塔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郊慈恩寺内,建于唐代,是全国著名的古代建筑,被视为古都西安的象征。国务院于1961年颁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玄奘大法师从印度取经回来后,专门从事译经和藏经之处。因仿印度雁塔样式的修建故名雁塔。由于后来又在长安荐福寺内修建了一座较小的雁塔,为了区别,人们就把慈恩寺塔叫大雁塔,荐福寺塔叫小雁塔,一直流传至今。大雁塔平面呈方形,建在一座方约45米,高约5米的台基上。塔七层,底层边长25米由地面至塔顶高64米。塔身用砖砌成,磨砖对缝坚固异常。塔内有楼梯,可以盘旋而上。每层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可以凭栏远眺。长安风貌尽收眼底。塔的底层四面皆有石门,门桅上均有精美的线刻佛像,传为唐代大画家阎立本的手笔。塔南门两侧的砖龛内,嵌有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褚遂良所书的《大唐三藏圣教序》和《述三藏圣教序记》两块石碑。唐末以后,寺院屡道兵火,殿宇焚毁,只有大雁塔巍然独存。另一说,大雁塔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因坐落在慈恩寺内,故又名慈恩寺塔。慈恩寺是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太子李治为了追念他的母亲文德皇后而建。大雁塔在唐代就是著名的游览胜地,因而留有大量文人雅士的题记,仅明清时期的题名碑就有二百余通。至今,大雁塔仍是古城西安的标志性建筑,也是闻名中外的胜迹。

杭州雷峰塔

杭州雷峰塔

雷峰塔原建造在雷峰上,位于杭州西湖南岸南屏山日慧峰下净慈寺前。雷峰为南屏山向北伸展的余脉,濒湖勃然隆起,林木葱郁。雷峰塔相传是吴越王为庆祝黄妃得子而建的,故初名“黄妃塔”。但民间因塔在雷峰之上,均呼之为雷峰塔。原塔共七层,重檐飞栋,窗户洞达,十分壮观。新塔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用铜而建,是中国首座铜制彩色宝塔。

雷峰塔曾是西湖的标志性景点,旧时雷峰塔与北山的保俶塔,一南一北,隔湖相对,有“雷峰如老衲,保俶如美人”之誉,西湖上亦呈现出“一湖映双塔,南北相对峙”的美景。每当夕阳西下,塔影横空,别有一番景色,故被称为“雷峰夕照”。至明朝嘉靖年间,塔外部楼廊被倭寇烧毁。塔基砖被迷信者盗窃,致使塔于1924年9月25日倾圮。清朝许承祖曾作诗云:“黄妃古塔势穹窿,苍翠藤萝兀倚空。奇景那知缘劫火,弧峰斜映夕阳红。”雷峰塔倒塌之后,不仅作为西湖十景之一的“雷峰夕照”成了空名,而且“南山之景全虚”,连山名也换成了夕照山。

苏州虎丘塔

世界闻名的虎丘塔在苏州西北七公里处,高高耸立于景色幽雅的虎丘山巅,是苏州现存的最古老的一座塔,由于风格与同一时期建的杭州雷峰塔相似,被誉为江南二古塔。被喻为中国比萨塔。

虎丘塔是云岩寺的塔,称云岩寺塔。该塔始建于五代周显德六年(959年),建成于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据记载,隋文帝就曾在此建塔,但那是座木塔,现虎丘塔即在木塔原址上建筑的。高七层,塔身平面呈八角形,是一座砖身木檐仿楼阁形宝塔。由于从宋代到清末曾遭到多次火灾,因而顶部和木檐都遭到了毁坏,原来的高度已无法知道。据有关专家调查,虎丘塔在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改建第七层时,发现明显倾斜。当时曾将此位置略向相反方向校正,以改变重心,纠正倾斜,也曾起过一定的作用。但近300多年来塔身倾斜还在继续发展中,可能是由于地基出现不均匀沉降的原因所引起的。看到的虎丘塔已是座斜塔,据初步测量,塔顶部中心点距塔中心垂直线已达234米,斜度为248度。

杭州雷峰塔已经倒塌,建于公元961年的虎丘塔还依然矗立着,已有1000多年历史。今天,这座耸立于虎丘山巅的千年古塔,已成为古城苏州的标志,被誉为“吴中第一名胜”。这真是:

沧浪网狮拙政园,天岩北寺虎丘山。

蔚林双塔枫桥夜,美景长留天地间。

杭州六和塔

六和塔位于杭州钱塘江畔月轮山上,始建于北宋开宝三年(公元970年),宣和五年,塔被烧毁。南宋绍兴二十四年重建,清光绪二十五年重修塔外木结构部分。1961年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六和塔的名字来源于佛教的“六和敬”,当时建造的目的是用以镇压钱塘江的江潮。塔高5989米,其建造风格非常独特,塔内部砖石结构分七层,外部木结构为8面13层。清乾隆帝曾为六和塔每层题字,分别为:初地坚固,二谛俱融、三明净域、四天宝纲、五云覆盖、六鳖负载、七宝庄严。

六和塔外形雍容大度,气宇不凡,曾有人评价杭州的三座名塔:六和塔如将军,保俶塔如美人,雷峰塔如老衲。从六和塔内向江面眺望,可看到壮观的钱塘江大桥和宽阔的江面。

90年代在六和塔近旁新建“中华古塔博览苑”,将中国各地著名的塔缩微雕刻而成,集中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成就。

苏州报恩寺塔

又称北寺塔,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内北部偏西报恩寺中(人民路652号),又称北寺塔。塔高9层(76米),占地13亩。该塔号称“吴中第一古刹”。1957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苏州报恩寺塔

报恩寺俗称北寺,是苏州最古老的佛寺,距今已1700多年。始建于三国吴赤乌年间(公元238-251年),相传是孙权母亲吴太夫人舍宅而建,古称通玄寺。唐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改为开元寺。五代北周显德年间(公元954-959年)重建,易名为报恩寺。

报恩寺塔是中国楼阁式佛塔,传始建于三国吴,南朝梁(公元502-557年)时建有11层塔,北宋焚;元丰(1078~1085)年间重建为9层,南宋初建炎四年(1130)在宋金战中复毁;南宋绍兴二十三年(公元1153年)改建成八面九层宝塔,现存北寺塔的砖结构塔身就是构筑于当时的原物。塔身的木构部分为清末重修,已不全是原貌。此塔曾刻入南宋绍定四年(1229)的《平江图》碑中。塔正当平江(即今苏州)最主要的南北向大街北端,成为大街的对景。

寺南向,塔在大殿以北中轴线上,八角9层,砖身木檐混合结构。砖构双层套筒塔身,在内、外塔壁之间为回廊,内壁之中为方形塔心室,经由2或4条过道通向回廊,梯级设在回廊中。回廊地面为木楼板上铺砖,楼板由下层内、外壁伸出的叠涩砖支承。回廊、塔心室和过道均以砖砌出仿木结构的壁柱、斗拱或藻井。塔外各层塔身以砖柱分为3间,当心间设门,塔身以下为木结构平座回廊,绕以栏杆,栏杆柱升起承托塔身上的木檐,柱分每面为3间。底层之檐在重修时被接长成为副阶。全塔连同铁制塔刹共高约76米,其中塔刹占全高约1/5,底层副阶柱处平面直径约30米,外壁处直径17米。尺度巨大,但比例并不壮硕,翘起甚高的屋角、瘦长的塔刹,使全塔在宏伟中又蕴含着秀逸的风姿。

开封铁塔

铁塔位于河南省开封城内东北隅铁塔公园内。她以精湛绝妙的建筑艺术和雄伟秀丽的修长身姿而驰名中外,被人们誉为“天下第一塔”。

开封铁塔

铁塔建于北宋皇祐元年(1049年),该塔因当年建筑在开宝寺内,称开宝寺塔,又因塔全部用褐色琉璃砖砌成,远看近似铁色,故人们又俗称铁塔。铁塔的前身是一座木塔,系中国北宋时期著名建筑学家喻浩为供奉佛祖释迦牟尼佛舍利而建造的。据说;他经过八年的构思设计和建造,终于在端拱二年(989年)把这座塔建成。初建成的塔向北倾斜,有人问他缘由,他说京师地平无山,又多西北风,离此地不远又有大河流过,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塔受风力作用和河水浸岸的影响,塔就自然会直过来了,并预言此铁塔可存七百年不会倒塌。可惜这个木塔在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夏天,便被雷火所焚,仅存五十多年。到了皇祐元年,宋仁宗下诏在距此不远的夷山上,仿照木塔的式样,建造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这座铁色琉璃砖塔。

铁塔现高5688米,为八角十三层,是国内现在琉璃塔中最高大的一座,它完全用了中国木质结构的形式,塔向修长,高大雄伟,通体遍砌彩色琉璃砖,砖面蚀以栩栩如生的飞天、佛像、伎乐、花卉等,图案达50多种。令人惊奇的是塔为仿木砖质结构,但塔砖如同斧凿的木料一样,个个有榫有眼,有沟有槽,垒砌起来严密合缝。据统计,塔的外部采用经过

名塔

精密设计的二十八种标准砖型加工合成。塔身设窗,一层北、二层南、三层西、四层东以此类推为明窗,其他为盲窗。环挂在檐下的104个铃铎,每当风度云穿时,悠然而动,象是在合奏一首优美的乐曲。塔内有砖砌蹬道168级,绕塔心柱盘旋而上,游人可沿此道扶壁而上,直达塔顶。登上塔顶极目远望,可见大地如茵,黄河似带,游人至此,顿觉飘然如在天外。

铁塔建成近千年,历尽沧桑,仅史有记载的就遭地震38次、冰雹10次,风灾19次,水患6次,尤其是1938年日军曾用飞机、大炮进行轰炸,但铁塔仍巍然屹立,坚固异常。

在铁塔西百米处,是一座重檐伟阁漆栋画梁的大殿,碧瓦迎日,脊兽成列,蔚然壮观,殿长、石狮雄立,殿周围24根大柱抱厦而矗,这就是铁塔公园中最大的殿宇,接引佛殿,殿内接引佛像身高514米,重12吨,全部由铜铸成,佛像面目慈善,仪态庄严,金粉饰身,左手抚心,右手下垂,赤足立在莲花台上,随时准备引导佛教徒中修行有成的人到西天极乐世界中去。佛像周围的殿壁绘制有大型壁画“西天极乐世界图”,上有大小佛像70多尊,图中有慈眉善眼的菩萨,婀娜多姿的彩女,手托花盘的仙娥,舞姿轻盈的飞天等,锦衣广带,彩绦飘飞,笙萧婉转,鹤舞鹿鸣,一派温馨和谐的天国胜景。

铁塔以东是三十年代建立的佛学院遗址,现分别为铁塔历史文物陈列室和喻浩纪念亭,陈列室中有白玉琢成的释迦牟尼佛从像一尊,此佛面润肌滑,含笑吟吟,恍若生人。

公园近几年整修了铁塔湖,修建了水中连廊,亭台水榭,设置了游船,园内修建了假山、喷泉,供游人观赏游玩。

高邮镇国寺塔

高邮镇国寺塔亦称西塔,建于唐僖宗时期,2014年被列为世界遗产(是我国第46个世界遗产的京杭大运河重要组成部分),被人们誉为“南方的大雁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3A级旅游景区。地处江苏省高邮市京杭大运河中间

镇国寺塔始原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座方形七层楼阁式砖塔,塔高3536米,顶端塔刹为一青铜铸葫芦,葫芦表面刻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八字。镇国寺塔虽历经几次修葺,但仍基本保留了唐骨明风的建筑特色。 1956年大运河拓宽时,为保塔运河改道,留下了河心岛上的古塔,使古塔成为大运河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如今岛上已重新恢复了镇国寺供游人观光。

第一代是同胞兄弟第二代是唐兄弟那么第三代呢?

  胞兄弟:同父母所生者。  堂兄弟:同祖父母的兄弟,也叫从兄弟。  从堂兄弟:同曾祖父母的兄弟。  族兄弟:同高祖父母的兄弟,也...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