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中国通史纪录片》第79集 内阁制度(解说词)
第79集:内阁制度
这里是位于北京市中心的故宫,是明清两代皇帝处理政务和生活起居的地方,它是最高权力的中心,皇帝的诏旨从这里发出,通达全国。在明朝,诏旨的起草,大多数不是在故宫的太和殿,而是在它旁边的一个幽静之所,即使现在,游人也很少光顾此处,这就是文渊阁。文渊阁既是国家藏书之所,更是内阁学士议政的正本之地,明朝末年,内阁大学士黄景昉在《管阁旧事》中写道,文渊阁为禁中深严之地,门榜圣旨,闲杂莫敢窥者,跟随班从至阁门止,惟一二书写仆得从入,各给牌为验。正是在文渊阁这个戒备森严的中枢之地,萌发了明朝重要的政治制度-内阁制度。
宰相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1000多年的时间,在唐朝,唐太宗和宰相房玄龄、杜如晦等人之间的君臣和谐,被后世称为美谈。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也采用宰相制度,他仿照元朝旧制立中书省,并先后任命了李善长、汪广洋、胡惟庸等人为中书省丞相,中书省丞相是位高权重的正一品高官,总览天下政务,宰相的存在,能帮助皇帝处理日常事务,使皇帝能分出精力运筹内政外交的重大方针问题。但是,朱元璋意识到,宰相作为百官的首领,权力太大,如果任用不当,会对皇权造成巨大的威胁。
张宪博:在历朝历代都有,常常有丞相宰相擅政的这种情况发生,特别是元代,元代的宰相丞相,他的权力是非常大,叫威服下移。所以朱元璋也接受元代灭亡的这种教训。
宰相制在明朝初年持续了12年,按照朱元璋的设计,中央主要设置了三个机构,即中书省、御史台和大都督府,分别掌管行政、监察与军事。御史台最初设立时,由汤和担任御史大夫,而主要负责御史台工作的,则是御史中丞刘基。这里是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的刘基故里,经历500多年的沧桑,这些建筑已经变得比较残破。但是,这些匾额彰显着刘基在明朝的地位,然而,即便是为明太祖立下赫赫功绩的开国功臣刘基,也不能限制中书省的权力。这其中,也有体制的原因,也有人事的原因。
商传:这个御史台的权力,它虽然没有中书省那么大,但是,它和中书省是互相制约的,因为它可以监督中书省的行动,监督中书省的所有的官员,包括朝廷的所有官员,都在他的监督之下,因此刘基在当时起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平衡这个中书省的权力的作用。
中书省权力过大,也引起了朱元璋的不满,他借着中书省左丞相李善长生病的机会,顺势卸去了他的宰相职位,改命汪广洋,胡惟庸资历稍轻的人出任中书省丞相。从公元1376年起,朱元璋也开始对中书省总揽天下政务的格局进行调整,他裁格了中书省的平章政事与参知政事,只留左右丞相与左右丞,同时又撤销了总管地方政府的行中书省,将其权利一分为三,及分别主管行政、监察与军事的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这其实已经预示着中央层面的政治体制改革也会进行,性格狐疑的朱元璋尤其担心自己会被手下的官员们蒙蔽。
商传:朱元璋为什么要建通政使司,对吧,他为什么要求通政使司的人可以拿着这个外面、下面所有的反应的人民来信,所有的东西拿着打包,直接送皇帝面前,皇帝当的大家打开,所有的人都得紧张啊,我打开不定是说谁的呢,一问你怎么回事,官员很害怕。现在呢他怕这个事,他提出来了,皇上你不要这么看,太累了,我们把这些东西都给你分类吧,你要看哪类的,我们把哪类的给你,皇上一想这很好啊,一点都不好。
为了保证下情上达,朱元璋在洪武十年设立通政使司,命令凡在外官员向皇帝奏事,皆经由通政使司传上。但是,宰相的权力却在急速的扩张,胡惟庸自洪武六年(1373)至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负责,中书省事务达八年之久,权力极度膨胀,掌握着生杀大权。像刘基那样曾经得罪胡惟庸的高级官员,也难免遭胡惟庸的毒手,刘基受诏回到南京,因为生病,朱元璋派胡惟庸待御医去刘基家,没想到胡惟庸就利用这次机会,用慢性毒药毒死了刘基。胡惟庸还刻意结纳一些有罪而遭惩罚的勋臣,密相往来,贪赃枉法。公元1380年正月,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中书省左丞相胡惟庸转眼间成为阶下囚,随即被处死,一同被处死的还有御史大夫陈宁,御史中丞涂节,这一案件直接引发的明朝制度的巨大变革。开国皇帝朱元璋顺势废除中书省及中书省丞相,从此,在中国历史上推行了1000多年的宰相制度被废除。宰相的名称可以被废除,但国家行政中枢的职能不能,也不可能废除,于是新的制度正在酝酿。
商传:为什么胡惟庸后来要被杀,他把这个淮西的人,功臣们全串到一起,什么事,你给我办事,我给你办事,大家互相串着办事儿,不需要皇帝,什么事儿都能办,这个就出问题了,所以呢,一个事是中书省的权力过大。另外一个,就是胡惟庸他在弄权这个方面,又犯了最大的忌讳。
张宪博:我不是说所有的事都要经过皇帝的,中书省有权发布政令,这个呢我们可以称之为二级决策,那么,这样一级决策就使国家很多事情都归到这个中书省来做,那么现在朱元璋废除中书省之后呢嗯,这一级决策就不存在了,所有的事情要由皇帝一个人来做。
旧的宰相制度废除后,皇帝的专权也达到了极限,朱元璋也铁了心以后不再任命宰相,他甚至下发这样的圣旨,以后嗣君,其毋得议置丞相,臣下有奏请设立者,论以极刑。现在,所有的决策权集中于皇帝,皇帝似乎可以高枕无忧了,然而,新的制度还未建立,庞大帝国的正常运转出现了麻烦,朱元璋处理政事的难度成倍的增加。据统计,洪武十七年9月14日到21日,八天之内,内外诸司的奏疏共有1660道,涉及的事情达到3391件,平均计算,朱元璋每天要阅读207份奏章,处理423桩政事,随着时间的推移,皇帝要处理的政事还在急速的增加,即便是勤政无比的朱元璋也感到了困难。
张宪博:如果一天可以,两天,三天时间长了,他就受不了了,那么这样的话呢,朱元璋还是没有办法,因为决策权归他了,他实际上呢,撤掉丞相,他等于代行了丞相的职责,所以呢对于皇帝的压力实在是太大,必须有辅臣。
这是摆在朱元璋面前的一个难题,他试图设立一种稳固皇权的新制度,既能很好地控制朝政,又能高效地处理政务,为了解决这些难题,朱元璋开始设置四辅官,他从民间征召了几位老儒,让他们每月按旬轮值,辅导自己行政。四辅官地位很高,是正三品高官,然而,朱元璋没有给他们多少权力,因为他们只是没有什么政治经验的老儒,秉性醇厚,没做过什么官,在朝中也没有什么势力,这些都让朱元璋非常放心。可是,两年后,四辅官因为没能发挥作用,被朱元璋废除。
张宪博:因为他找不着那么多人,他只设了春官和夏官,然后呢,秋官和东官暂缺,由别的人哪来代替,找了七八个人,但是四辅官这些人呢,因为他没有这个执政的经验,也没有处理日常政务的经验,他们起自于田间,淳朴无他能,这样的话不适合朱元璋的这种辅政要求。
四辅官的实验失败,使朱元璋意识到,好的辅臣还需要从新的途径选拔,他不仅鼓励各地推荐人才,而且迅速恢复科举取士制度,从全国选拔人才,并让翰林院儒臣承担顾问职能。公元1382年,朱元璋设立殿阁大学士,从翰林院中选择儒臣为殿阁大学士,以备皇帝咨询,朱元璋时期的殿阁大学士,对政治的影响微乎其微,他们只是随时等候皇帝的咨询,而并没有权力去阅读诸司的章奏,然而,从翰林院遴选殿阁大学士,以备皇帝顾问的做法,为后来内阁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形制上的基础。
张宪博:明朝只有个别一两个重要的中央机构,它是其他朝代所没有的,一个是通政司,,再一个就是内阁,特别是内阁,这是以前没有的,所以他要摸索内阁的权力定位,它的职能,这些都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确定。
朱元璋临终前将皇位传给了皇孙朱允文,而他的四儿子朱棣并不乐意,朱棣被朱元璋封为燕王,手握重兵,对北平一带的军队有很强的影响力,他以清君撤的名义起兵,最终率大军攻下南京,夺取皇位,就在朱棣骑马进入南京时,一名文官突然挡住了他的去路,朱棣正要发怒,那位文官却提醒说,殿下准备先谒陵,还是准备先即位。朱棣一愣,马上醒悟,他立即调转马头,先去拜谒孝陵。孝陵坐落于现在南京市钟山南麓玩珠峰下,是明太祖朱元璋和马皇后合葬的陵墓。
张宪博:因为他是篡位,本来不应该他当皇帝,那么你已经出了问题了,所以呢他必须得先去谒陵,才能表现出他的忠孝,因为朱元璋说过,尧舜之道,孝悌而已。如果没有这个东西呢那就完了,你怎么当皇帝。
朱棣向父亲朱元璋一样勤政,将朝政大权紧紧抓在自己手里,宰相制度制度同样被他摈弃,但朱元璋选殿阁大学士,以备皇帝顾问的做法,在他统治时期却以内阁的形势继承了。朱棣即位不到一月,即命解缙,黄淮,胡广,杨士奇,金幼孜,胡俨,杨荣等七人入翰林院,并直文渊阁预机务,其中杨荣就是那位提醒朱棣谒陵的文官,他成为第一批内阁学士中的重要成员,后来一直很受朱棣器重。内阁学士的职责主要有两项,一起为皇帝起草诏令,一是与皇帝商议机务,他们成为皇帝最核心的智囊团,在朝政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他们随时要接受皇帝的咨询,一天晚上,有奏报说宁夏被围,朱棣连夜召见内阁学士,恰好只有内阁杨荣值班。朱棣把奏章给杨荣看,杨荣看后说,宁夏城防坚固,士兵都英勇善战,这封奏报是十天多前的,现在估计已经解围了。到半夜,果然又得到宁夏已经解围的奏报。
商传:到了朱棣做皇帝的时候,明成祖他仍然要解决这个问题,这时候,他就把这两个,结合起来,一个是他父亲选的中级官员,五品以下的官员,一个是他的侄子,选那些真正能干事的官员,干练又不是那种窝囊的人,那么这两个结合起来,什么人最合适呢,那就是那些年轻的低品级的官员,就是后来的翰林院为主的官员,以他们为主体,就形成了一个秘书班子,这个秘书班子到皇宫里来办公,这才叫内阁。
第一批内阁学士中,最有名的当属解缙与杨士奇,但他们最终的命运却是截然不同。这是江西省吉水县博物馆珍藏展出的《解文毅公集》,这些刻在烧制的青砖上的文字,是解缙当年写的奏疏和颂言文。工作人员正在整理的《解缙墨迹卷》,收录了解缙近万字的墨迹,包括了楷书、行书、草书,以及解缙对书法的见解。解缙博学多才,是明初一位诗、文、书法皆精绝的奇才。因为起草《登基诏》草旨,解缙从此受到明成祖的信任,入籍文渊阁,成了朱棣的首席顾问,解缙还奉朱棣之命,参与重修《太祖实录》,又负责编纂《文献大成》,即后来的《永乐大典》。如今解缙手扶这两部书的雕像,黯然屹立在家乡江西省吉水县的中心公园。然而,因为卷入太子与汉王之间的嫡位之争,解缙被谪到广西,不久又谪到交趾,公元1410年,他从交趾回南京,晋见了正在南京监国的太子朱高炽,被人指为私谒太子,投入锦衣卫大牢,几年后被埋于雪中,活活冻死。
商传:也许死对于解缙来说是最好的归宿,因为他是不能够适应这样一个君主专制政体的,在这样一个专制政体下,让自己适合它,改造自己,让自己变为一个适应的人,他做不到。
解缙墓地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搬迁,如今位于江西省吉水县城,解缙的后人也经历了被流放的悲惨命运,在解氏的家谱中还记录了这样一段历史。
解洤:解缙的家人还在辽东啊,当时因为是流放,从吉水走路走到辽宁省,很远啊,我们那个家族全部迁徙到那边去受苦,这边是流放之地,朱高炽就这样说,解爱卿家人还在那边,先把他家人放回原籍,发放家产,现在就回来了,现在在辽东还有我们解家的人在那边,因为有些人是回不来了,太远了。
在距离江西省吉水县100多公里的泰和县,是明代的兵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杨士奇的墓地,杨士奇的命运比解缙要好得多,杨士奇在朱棣面前,举止恭谨,应对得体,深为朱棣信任。朱棣立长子朱高炽为皇太子后,特命杨士奇出任东宫属官,辅佐太子。公元1409年,朱棣巡守北京,命杨士奇等人辅佐皇太子在南京监国,当时朱棣十分警惕藩王们的举动。又一次远在北京的朱棣写信给朱高炽说,周王心不可测,你应该加意防慎,这道敕书你可以给蹇义,金忠,黄淮,杨士奇四人看,不要再泄露给其他人,如此绝密的敕书,给吏部尚书蹇义,兵部尚书金忠看之外,还可以给两位内阁学士黄淮、杨士奇看,反映内阁学士确确实实在参预机务。
张宪博:朱棣基本将明代的内阁制度完备了,因为他整合了他以前两代这个辅政的这种资源,所以呢基本就完备了内阁制度。
公元1424年夏,朱棣北征途中病逝于榆木川,在杨士奇、杨荣、金幼孜等人的拥护下,太子朱高炽顺利即位,此时杨士奇与朱高炽之间已经有了20年患难与共的岁月,关系非同寻常。朱高炽即位后,擢升杨士奇为礼部左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不久又提升为兵部尚书,杨荣在朱棣逝世时,因为支持朱高炽即为,也得到回报,进工部尚书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金幼孜进礼部尚书,朱高炽还赐给吏部尚书蹇义、杨士奇、杨荣、金幼孜四人各一枚银章,上刻绳愆纠缪字样,在直接向皇帝上密奏时使用,内阁大学士兼尚书衔,使得内阁大学士的地位得到了提高,这是阁权逐渐重于部权的开端。
李嬊平:每人赐了一枚银章错的,刻的是绳、愆、纠、缪,绳所谓准绳,就是标准,规矩,愆是过失,缪是错误,他赐给他们吃这些银章,目的是什么呢,如果你们觉得我在朝政上有什么不足,或者群臣的建议我没有听从,或者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我没有重视,那么你们可以把它写下来,用密封的形式盖上这个章,来提醒我。
明仁宗朱高炽统治时期,杨士奇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仁宗授内阁大学士杨士奇为少傅,秩从一品,不幸的是仁宗即为不到一年就驾崩了。但仁宗之死并不妨碍内阁实际权力的增长。这是位于北京故宫东南部的文渊阁,简洁素雅的文渊阁,早期主要用于藏书、编书,除《永乐大典》贮藏于文楼外,其它书籍均于英宗正统六年(公元1441),正式入藏文渊阁,当时主持清点编目的杨士奇,曾将各书逐一打点清理,编置字号,收藏于书橱中,并据以编成《文渊阁书目》,在承载藏书、编书功能,并用作天子讲读之所的同时,文渊阁还是阁臣入直办事之所。明朝的内阁就设在这里,随着明朝政治的发展,文渊阁成了秘阁禁地。
李嬊平:文渊阁是藏书的地方,同时呢又兼作为这些大臣的值班的地方,这个制度就一直这么延续下来了,所以从记载上说,所谓文渊阁一共有十间,西五间,中间挂文渊阁匾,那么,它并没有挂内阁匾,原因也就在这,它所谓称为内阁,是因为地在宫禁,他属于地处宫禁吗,而且又经常随侍皇帝左右,所以称为内阁。
内阁学士兼顾问,最初多半是靠着与皇帝面对面的交谈来实现的,但随着皇帝日益深居简出,内阁学士的顾问职责逐渐只能通过书面形式来呈现。这样,面谈为笔谈所取代,替皇帝票拟逐渐成为内阁大学士们的重要工作。
张宪博:票拟的出现要追溯到朱元璋废掉中书省和丞相,他出现了这个议政这种形式,但是内阁议政形式,不能接近皇帝,因为顾问必须得在一起,问吗,对不对,如果都靠着票拟,这就不叫顾问了,就是处理章奏,所以有了票拟之后,内阁的顾问职能基本上消弱了。
票拟又称条旨,票旨、票本、拟票,是指内阁大学士用墨笔在小票上写下意见,再叫小票贴在奏疏之上交给皇帝,以备决策参考。在宣德朝,吏部尚书蹇义,户部尚书夏元吉等大臣也可以给皇帝票拟。公元1435年,朱瞻基去世,太子朱祁镇年仅九岁,朱祁镇即为后,廷臣请太皇太后张氏垂帘听政,张太后遵守后妃不预政事的祖宗家法,不愿意垂帘听政,命凡是交内阁议决进呈,然后施行。内阁三杨在太皇太后的支持下,实际上成了朝政的主宰者,而票拟也逐渐成为内阁的专职。票拟制度的出现,是内阁制度完备的标志,内阁也在明朝的政治体制中发挥越来越核心的作用。
张宪博:内阁只是对其他衙门提供来的章奏进行建议,或者哪儿不合适,建议皇帝怎么做,它没有,不能够代替六部的这些衙门来越俎代庖,然后呢,提出一些庶政的实施方案,它没有这个权利,内阁只是具有议政职能的一个机构。
这是两份明朝末年兵部尚书张凤翼上呈皇帝的奏疏的草本,珍藏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草稿经过修改成文之后,会用正楷的字体抄写,加盖公章,就成为题本,呈送皇帝批阅。在明朝,皇帝御笔的奏本或题本的原件是不出皇宫的,而由于战乱或火灾,明代奏折几乎全部被销毁,难以找寻。而当时贴在奏疏上的内阁票拟的票签,则更是无处找寻了。
高焕婷:题本送到内阁以后,就由内阁大臣,他们主要是根据题本的内容,还要依据明代的典章,史籍商讨出处理的意见,以供皇帝参考,然后他们将这些处理意见,抄写在一张小纸片上,这就是票拟,经过票拟的这张小纸片就叫票签。
从《明会典》的记载上看,内阁的职权非常多,票拟之外还有很多的职权,如知经筵,修《实录》,即主持对皇帝集皇室的教育工作,以及修国史的工作,包括主持大的典礼活动等工作。不过《明史职官制》对内阁的核心职权却概括为二十一个字,献替可否,奉陈规诲,点检题奏,票拟批答,以平允庶政。其中票拟批答是重中之重,票拟的对象是诸司章奏,表达的是内阁对章奏的处理意见,内阁票拟如果禀受了皇帝的具体意见,便要照录旨意,作为拟旨的题本,形成所谓的丝纶簿。
高焕婷:题本上的红批,经过内阁大臣抄写,装订成册叫做丝纶簿,也就是常说的王言如丝,齐出如纶,皇帝的话刚出来的时候就很细,它的威力不是特别的大,当它发出去执行的时候,那就是齐着相当大的作用,所以,它就像纶。
票拟的效力虽然最终由皇帝来决定,但是当票拟成为一种制度之后,皇帝也不得不特别重视。例如嘉靖二年(公元1523)二月,刚刚即为不久,还缺乏处理政务经验的嘉靖帝朱厚熜,没有让内阁票拟,就在都察院请求差御史巡盐的奏疏上作出批答,结果出现错误,被六科封还。为此,刑科右给事中黄臣上疏说,我朝设内阁,处以文学之臣,凡百章奏,先行票拟,最后皇帝朱厚熜也只得改批如制,之外,凡是皇帝向下发放的文书。包括诏、诰、制、册文,谕、书、符、令、檄等诏旨,都由内阁起草,为此内阁被称作为作为政本之地-政府,重要性也超过六部衙门。作为辅助皇帝决策的机构,内阁填补了明朝废宰相之后的权力空间,内阁大学士也常被人们称作为相。但是,内阁的形成却并不等同于相权的回归,官员们成为内阁大学士后,总是谦逊地说,自己是被命文渊阁办事的,内阁大学士只是皇帝的助手,并不能自主决断事务。明后期的首辅大学士徐阶说,阁臣之职,止是票拟。
内阁大学士要想行使某些举措,或者弹劾某位官员,并不能直接上奏,而通常需要嘱咐六部,都察院或各省官员通过奏疏的形式来发起建议,在通过自己的票拟来实现自己的意志。同时,内阁经常会发现自己处于艰难的夹缝之中,一方面他们要尽可能的为皇帝分忧,以保证他们得到皇帝的信任,另一方面他们却还要面临来自官僚集团的压力,在皇帝与文官政府就某些问题僵持不下的时候,内阁大学士在其间的调和人的角色颇为尴尬。而且,内阁大学士的权力,严重束缚于君主的专制权力,总之,一切的最终决定权在于皇帝,不在内阁。
李嬊平:在最初的几年啦,因为有这个太皇太后,也就是明仁宗的皇后还在世,在她的支持下呢,就是凡是有什么问题需要处理的,都让中使,所谓中使就是皇宫中的太监,到内阁去咨议,然后得到这个内阁的答复以后,再来决定怎么裁决。
张宪博:实际上票拟出现之后,奏疏可以留中,批答可以拖延,然后呢,甚至可以反复地议,因为皇帝见不着我啊,我就是拿那个批一下就行了,而且还会出现中间的,在皇帝和内阁之间出现司礼监,代为皇帝批红的这样一个程序。
在内阁权力上升的同时,宦官权力也在增长,内阁获得票拟权的同时,宦官24衙门中最重要的机构司礼监也获得了批红的权力。批红是司礼监秉笔太监按内阁票拟的意见,经皇帝审批后,用朱笔代皇帝写出。如此一来,章奏批答多半经由宦官之手,故有内阁之拟票,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而相权转归之寺人的说法,这里的寺人就是指宦官。为此,明末思想家黄宗羲就说,内阁非但没有宰相之名,而且没有宰相之实,有宰相之实者,今之宫奴也。正统末年,宦官王振就是因为掌管司礼监,而成为明朝第一位专权的宦官。
张宪博:王振由于这个与票拟有关系,因为票拟的问题,所以呢他在里边,就容易蒙蔽皇帝。
商传:如果内阁不拟这个票,那就什么都别谈、做不成,可是你拟了这个票,如果这个司礼监的秉笔太监不批红,你也白拟,所以,这两个结合起来才行,那后来,那就只好是内阁和宦官就得勾结,他勾结起来,这权力就大,他要是对着,这这事儿就永远解决不了。 1966年,考古队员在南京马家山,发现了一座重要的明代墓葬,清理出100多件陶瓷、紫砂、铜、石等质地的珍贵文物,其中最珍贵的是仪卫陶俑群,这批陶俑包括陶马与马夫俑,马吏俑,内臣俑,仆从俑,骑马甲士俑,骑马近侍俑,骑马旗仗俑,骑马吹鼓俑等,文武内臣,旗鼓乐队,前呼后拥,形成了一个浩浩荡荡的行进队伍,体现出墓主人生前出行时的浩大声势。根据出土墓志上的记载,墓主人竟然是一个叫吴经的明朝司礼监太监。
王涛:这个墓葬时明朝中晚期的一个墓葬,那么我们都知道到明朝的时候,尤其是越往后期的时候,太监的这种权势,这种势力是越来越庞大。最著名的是魏忠贤,他整个掌控东厂。
在明朝,随着太监的权力越来越大,内阁诸臣由于需要频繁与太监打交道,对于太监也越来越客气,万历初年的内阁大学士张居正权倾朝野,是明朝历史上最有权力的内阁首辅,但他也必须结交太监,因为如果没有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等人的支持,张居正无法取得两宫太后的支持,也就无法坐好内阁首辅的宝座。
张宪博:总有人说明代内阁它就是丞相,或者是跟丞相差不多,实际上差的非常远,它的职能是议政而不是决策,人们在研究场它们,一开始呢就是对这个分别不是很清楚,所以总认为明代是内阁政治。
商传:有人评价叫真丞相,说他们已经像丞相一样的,那么应该说它在某种程度上,它接近于丞相,但是你不要忘了,有一点它就不像丞相,它永远达不到,就是它任何事情要想完成,它通过宦官,他如果不通过,就完不成,宦官是谁,宦官就是皇帝,实际上宦官就是皇帝的家奴,只不过皇帝懒,他不想好好去做这事儿,他让他自己最亲近的这个家奴,来替他来延伸他的这之手。
内阁、司礼监、东厂,锦衣卫,诸如此类的互相制约的机构在明朝并存,使皇帝对朝政的控制力达到了空前,即使嘉靖皇帝三十年修道炼丹,万历皇帝二十年不上朝都丝毫不影响他们牢牢地把握着最高统治权。然而,曾几何时,这种超乎寻常的制度制约,使得整个政权的内部缺乏了生机,除了控制还是控制,除了制约还是制约,没有新鲜的风吹来,朝廷成了一潭死水,自张居正之后,从中央到地方普遍存在着萎靡拖沓的作风,大臣们被皇帝之命是从,明哲保身,一味因循守旧,进而贪婪腐败,越来越保守,显然这样的体制出现了巨大的弊端。
商传:张居正死了,明朝的内阁跨了,以后的内阁没有一个像样的人出来,全都是庸碌之辈,到了崇祯一朝,50丞相,就50个内阁,阁老的更换,那内阁已经就没有意义了,十七年换50个人,谁还有心来把这个国家的政治管一管。
这里是紫禁城,高高的红墙曾如铜墙铁壁一样,将明朝的中枢密不透风的环卫起来。文渊阁也在其内,由内阁起草的诏旨,可以传送到整个国家的每一个角落,文渊阁毕竟离不开紫禁城,在高墙环卫之中,内阁权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巅峰。由于始终笼罩在皇权的阴影之下,内阁没能展现出新的生机,而是注定要伴随着腐朽的皇权政治一起消失于落日余晖之间。
中国家谱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夫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在中国,家谱有约3000年历史,素来与国史、方志并称为三大历史文献。
古语云:三世不修谱为不孝。家法坏,谱谍尚有遗风;谱谍坏,人家不知来处。故谱不可不修。
古人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中国人重孝道,最根本的是讲求慎终追远,饮水思源,不忘血脉传承,不忘祖宗先人。寻根问祖,是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国人自古重视家的根系源流。家谱,延续着家族的血脉,更传承着祖上的遗训和期望,一代代的接续,或绵延家风,或与时俱进,而为人孝悌,始终是治家的根本。
浅析文献纪录片的价值性及其体现方式
底层平民生存状态的艺术呈现——贾樟柯**作品研究
摘要:文献纪录片作为一种体现文化价值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
表现手段,由于其制作手段和取材的陈旧,使得很多及其具有历史文
献价值的纪录片并没有被观众接受。文献纪录片如果想走近电视主流
群体,就必须在受众观赏的融合性上多下功夫,探讨出更加贴切现在
社会的表达手段。
关键词:文献纪录片;受众观赏;表达手段
纪录片作为一种文化标识逐渐成为一种影像语言性的文化产
品,这其中包括对自然生态、地域文化、社会事件、民族特色等
多方面的纪录,而文献纪录片则是这其中最严谨最能反应历史性
的一种纪录片,也因其对文献史料要求的真实性谨慎性,使得大
部分文献纪录片的叙述方式看起来死板而教条,在观众的接受过
程中,这种死板教条的印象有时甚至让降低了观众对于文献纪录
片的兴趣,从而降低了史料价值的珍贵性。
一
文献纪录片作为一种从**纪录片过渡到电视纪录片,又
逐渐分离出的一种纪录片类型,文献纪录片不仅传承了纪录的作
用,更重要的是展现了珍贵文献的价值性,所以传统意义上的文
献纪录片都是现有影像资料、文本资料、当事人口述等方式对事
件进行全方位的纪录、演绎和剖析,从而达到纪录历史、反应历
史、还原历史的目的。
所有纪录片都具有文献价值,但并不是所有纪录片都是文
献纪录片——文献纪录片必须有文献,即影像、、档案等资
料,而不是泛泛的文献价值。文献纪录片是在大量占有文献资料
的基础上制作完成的,文献价值是其最基本的价值。法国《**
辞典》这样定义纪录片:“具有文献资料性质的、以文献资料为
基础制作的影片。”这种广义的文献纪录片概念赋予了所有纪录
影像以文献价值。
中国承袭了苏联的纪录片观念,习惯上将“汇编性”纪录
片称为“文献片”,即利用以往拍摄的具有文献价值的影像资料
辅以新近拍摄的素材进行再创作性编辑。这种狭义的“文献纪录
片”历来为中国纪录片创作所重视。
以上两种定义或过于宽泛,以至于忽略了文献纪录片的特
质;或过于狭窄,不能全面涵盖当今文献纪录片发展的新态势,
因此有必要从新的角度进行理解。一方面,随着历史的发展,纪
录片已逐渐包罗各种题材样式,构成了以“非虚构”为根本属性
的影像集合,是与故事片并列的片种;另一方面,文献纪录片不
再局限于对历史资料的简单汇编,口述、扮演、情景重现、动画
等手段都可以表现具有文献价值的内容。而这种文献的组合是
“作者的主观意图要靠调动材料自身的意义和组合后的含义来完
成,在对事实的描述上求细、求近,在思想和感情的抒发上,保
持客观冷静的态度,尽量隐藏作者的主观叙述。”①
虽然表现形式有所丰富,但是文献纪录片的最基本最突出的
特色还是其历史性,文献性,所以形式只能服务于类型,而所拍
摄的内容的必须绝对真实,这样才能进一步体现其历史性
与文献性,在形式有所变化的情况下,让观众没有产生虚假
的感觉,形成对历史的现实化注解和对现实的历史性纪录的有机
结合。所以文献纪录片应该是,“文献纪录片”当指那些具有重
大留存价值的、实现了对历史的现实化注解或对现实的历史性记
录的非虚构影视作品。
二
从社会文化角度看,文献纪录片具有珍贵的历史资料价值,
是民族和国家的影像档案。纪录片的核心价值在于“纪录”,文
献纪录片的核心要素是它的“文献性”,“文献”二字正是对纪
录片“纪录”功能最有力的注解。百年来虽然有多种理论观点、
众多学术流派和不同创作倾向,但是纪录片以“纪录”作为主要
功能这一点始终未变。无论对人类历史发展而言,还是对电视这
种传播媒介来说,文献纪录片都具有永恒的意义。
文献纪录片是民族和国家的一部历史影像档案。文献纪录
片在记录社会历史进程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反映出主流意识形
态的特质,因此,在观看一些珍贵影像资料的同时,我们也可触
摸到社会思想趋势和时代文化思潮,其价值的凸显是“以民族的
根本利益为基础,以现代化的发展为参照,重新审视本民族的文
化,在对民族文化的反思和批判中发掘其优秀的内核和传统,在
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之间架高沟通的桥梁”②,所以说,文献纪
录片同时具有社会思想认知价值。
电视文化角度看,文献纪录片的审美价值提升了电视节目的
文化品位,从而有助于改善电视内容生产格局。文献纪录片具有
较高的品位和审美价值,具体表现在:第一,视野更开阔。文献
纪录片往往采取宏大叙事策略,从国家、民族、时代的高度把握
主题,风格上追求大气磅礴、恢宏豪迈;第二,时空开合大。历
史题材的文献纪录片作品,一般都具有大的时间和空间跨越;而
反映当代的文献纪录片,也常常注意把当下的一些价值取向放到
历史的坐标中去考量;其三,思想有深度。好的文献纪录片往往
具有思想的魅力,可以启迪智慧,让人在历史中重新认识现实。
在电视节目日趋娱乐化的今天,《大国崛起》、《新丝绸之
路》等文献纪录片的播出,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观众对当今电视媒
体的认知和评价,提升了电视节目的文化品位,改变了电视被娱
乐之风裹挟的生态格局,为电视媒体自身的良性循环和未来发展
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重塑了电视文化的尊严。
三
所谓细节描写是指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
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小环节或情节的描写。
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性格、丰满人物形象、连接故事情节、丰富
作品内涵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纪录片通常最终都是要求达到
对人的刻画,即也应当注意细节对人,对周围环境的刻画描写。
生动的细节描写,有助于折射广阔的生活画面,表现深刻的社会
主题。“不管是哪一类纪录片,他的成功与否最后都取决于对细
节的拥有量和对细节的处理”③,文献纪录片是一种精神产品,
又是综合艺术的结晶,与**、戏剧、小说一样,同属文艺作品
的范畴,要遵循文艺创作的基本规律。但是,它又不同于文艺作
品,要遵循纪录片创作的特殊规律。一部优秀的电视纪录片,离
不开借鉴和利用文艺创作的一些基本手段,细节描写就是电视纪
录片创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法。
中国近20年的文献纪录片题材从政治宣传走向历史人物、
历史事件,从宏大叙事、空洞说教走向个人视角、细节叙事无疑
是一个巨大进步,不断在各种历史记录当中寻找被记录对象的细
节,重视对文献的挖掘,从那些从来没有面世过的资料里找寻和
收集,形成一种“揭秘”的效果。观众在被那些从未知晓的信息
所吸引的时候,不自觉地就接受了渗透于其中的观念。并对这些
细节加以整理,表现,这既是纪录观念的变化,也是技术的改
进。
中国大部分的文献纪录片选材近似,或聚焦重大题材,揭秘
历史真相,或呈现领袖人物的心路历程,普通百姓在时代变迁中
的生存状态,或通过对历史的全盘审视,解读今天的社会。但不
同的是西方文献纪录片从1980年以后发生了重大变化,即政府或
主流意识形态集团出资拍摄的宣传片大量缩减,以历史人物、历
史事件为主的商业片成为主流,突出故事性与市场价值;同时坚
持主流价值观。中国文献纪录片先前单一关注政治领域而忽视文
化领域是明显的。我们从过去一系列的片子中可以看出记录的重
心放在无产阶级领袖这一群体身上,而对文化精英缺乏关注。
中国拥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名垂千古的历史人物,不计其数
浅析文献纪录片的价值性及其体现方式
张洁琼 (南京艺术学院影视学院 江苏南京 210046)
影视与传媒
大 众 文 艺
174
摘要:在电视节目泛滥的今天,综艺娱乐类节目几乎成了大哥
大,占据了绝大部分的收视市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观众更需要看
到一些新的节目形式和新鲜血液的出现。
2011年1月,湖南卫视重力推出解读姓氏文化的电视节目《非常
靠谱》,节目形式新颖,风格幽默娱乐,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
注。但是作为一档新生的节目,《非常靠谱》也尚有许多需要改进的
地方。
本文主要分析讨论《非常靠谱》独具一格的特点以及急需改进
的缺陷,为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一些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非常靠谱;电视节目;文化;娱乐
2011年伊始,综艺大台湖南卫视就发布声明,表示今年湖南
卫视将有几档新的节目出现在观众的视野中,并强调今年湖南卫
视的主题将不再是单纯的娱乐。在其热力推出的《非常靠谱》、
《好奇大调查》、《给力星期天》、《喜剧之王》这几档节目
中,以解读姓氏文化为节目内容的《非常靠谱》节目受到了广泛
的关注。
一、《非常靠谱》节目介绍
《非常靠谱》于2011年1月3日开播,由湖南卫视资深主持人
汪涵挑大梁,每期节目中都会请到几位对姓氏文化颇有研究的专
家学者到场组成“摆谱团”,对每一姓氏背后的故事展开挖掘,
每期到场的观众中有80%都是那一期姓氏的同族。迄今为止,一
共做过7期节目,分别是刘姓专场、姜姓专场、欧姓专场、许姓
专场、伍姓专场以及开春特别企划节目和十二生肖姓氏专场。
《非常靠谱》旨在解读中华民族的姓氏文化,以姓氏为包
装,晒百家姓里的人杰、绝活、故事等,晒祖宗、晒历史、晒文
化,让观众在了解这些姓氏历史的同时找到共鸣,为自己的姓氏
而骄傲。
该节目制作人徐晴表示:当下电视荧屏上的文化类节目大多
与解读历史有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族、姓氏解读还属冷门。
电视观众看解读历史的文化类节目只能倾听、借鉴;但《非常靠
谱》可以参与。
2011年2月28日做完十二生肖姓氏专场后,《非常靠谱》一
直处于停播状态,5月10日湖南卫视发表声明,《非常靠谱》将
于5月16日正式回归。
二、《非常靠谱》如何“靠谱”
从契合当今社会对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这一点上来说,
《非常靠谱》的出现无疑是非常有价值的。中国人历来讲究认祖
归宗,血脉相承,而姓氏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现象,通常成
为了血缘之间隐形的纽带。另外,《非常靠谱》节目名称中这个
“谱”字指的是家谱、族谱。家谱和族谱也是中国文化特有的符
号,其承载的意义非同一般。
另一方面,从节目形式本身来说,也有许多的创新之处。
1文化性和娱乐性的结合
当今社会是一个浮躁的多元化社会,传统文化式微、流行
文化喧嚣。《百家姓》、《三字经》、《论语》、《道德经》、
《庄子》这些国学中的经典固然大家耳熟能详,但是真正能阅读
并理解的人是越来越少。反之,流行元素却铺天盖地,这是一个
把文化弄丢了的时代。
纵观各个电视台的节目,关于中国文化方面的节目实在是太
少了,还不及娱乐节目的一半,能去收看这些文化类节目的观众
更是屈指可数。《百家讲坛》应该算是为数不多的比较成功过的
案例之一。但是《百家讲坛》作为一档高端的文化历史节目,最
开始的时候也是走的高端路线,请来一些学者专家做讲座,收视
率甚微;直至出现了刘心武、易中天、纪连海等等这些人之后,
《百家讲坛》才随之火了起来。火的理由很简单,因为这些人会
讲历史会讲故事,娓娓道来,十分传神。
从《百家讲坛》的案例可以看出,板起一副面孔以一副老
学究的姿态来讲历史讲文化已经过时了,人们需要了解历史,但
是不代表历史就是枯燥的说教,换一种轻松的方式讲述效果会更
好。
《非常靠谱》就非常注意文化性和娱乐性的融合。主持人汪
涵和摆谱团的专家们在讲述姓氏文化的历史时经常会调侃,也会
通过一些flash的小短片对姓氏历史上的名人做简短的介绍,增
进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寓教于乐,让观众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
学到了更多的知识,比单纯的讲述更能加深观众的印象。
2主持人与摆谱团的智慧
《非常靠谱》还在策划的时候,汪涵就直谏台长,要求做该
节目的主持人,甚至连该节目的名称都出自于汪涵的创意。汪涵
自己说,台上的他幽默搞笑,私底下的他却是个非常安静的人,
平时喜欢看书、研究古玩,非常热爱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可以说,《非常靠谱》这一档节目就是为汪涵量身定做的,
也是他从娱乐节目向高端文化节目华丽转身的转折点。因此,在
最初汪涵主持这档节目的消息传出时,他就成了大家共同关注的
焦点。观众都在猜测,那个在《天天向上》中搞笑的他能控制好
这样文化类的节目吗?而节目播出之后,汪涵凭借自己的实力给
观众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节目中的他幽默而不失睿智,搞笑而
不失深沉,正是他身上散发的这种魅力,使得整个节目既有文化
气息又通俗易懂。
该节目的另外一大亮点就是由对姓氏文化颇有研究的学者
《非常靠谱》是否靠谱
崔 瑜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研究生 江苏南京 210000)
的历史事件。中华民族经历过无数文明的变迁与过度,中国人民
在数千年中经历了无数的伤痛但是依然挺立不倒,这些都是中华
文明的文化给了我们巨大的力量,这样生命中的闪光点,不仅是
可以指导中国人前进的明灯,也是吸引外国友人了解中华民族的
地方。到现在为止,我们在很多历史题材的挖掘和呈现上都有所
欠缺。
中国文献纪录片近年来在艺术表现上实现了大面积突破,突
出体现在手法多元,如真实再现、电脑动画等,叙事上开始追求
故事化、悬念感,剪辑上注意蒙太奇效果。但是,就整体而言,
**语言陈旧依然是纪录片的一个普遍现象,其理论依据是纪录
片的真实性依托于纪实手法。,情景再现的表现手法符合纪录片
创作的语言系统,并不违背纪录片的本质特征,与传统纪录片比
较,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符合时下纪录片创作手法多元化的时
代特征。情景再现是符合现阶段纪录片创作特点的一种有效的手
法之一。然而,人类历史是不断向前迈进的过程,不同阶段的社
会环境、文化环境需要不同的创作理念、创作手法与之相适应,
尽管现阶段它体现出的优越性令众多题材的纪录片增色生辉,然
而它只是符合这个时期的创作热潮,如果想获得持久的生命力,
则必须在不违背纪录片本质的前提下,将其丰富、发展、完善。
注释:
①时间《简论汇编性纪录片(文献纪录片)的创作》《中国广播电
视学刊》1997年第11期
②金元浦谭浩哲陆学明《中国文化概论》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出版第705-706页
③ 陈汉元《纪录片的类别》《电视研究》1998年04期
影视与传媒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吧,这时我们很有必要写一篇观后感了。现在你是否对观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2022央视纪录片观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央视纪录片观后感 篇1在中国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有这样一个令人赞不绝口的地方,它是新疆地区最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城市——喀什市。喀什市是一座以维吾尔族为主要居民的古老城市,民族特色浓郁,是一个中西亚文化交融的地方。来过喀什的人,都对喀什有着别样的感情,哪里的一景一物都很值得一提,各有各的特色。
谈到喀什,不得不提到那里的古老的建筑,那里的绚丽风景,那里的出名特产。但是,令我最欣赏的,还是那里的风土人情。
喀什人,激情四溢,精神充沛,给人带来无限的动力,同时,传播着他们的热情。能歌善舞是他们的天性,无论男女老幼,情之所动,兴之所至,都会翩翩起舞,引吭高歌。他们的舞蹈有的质朴短小,富有乡土气息;有的规模宏大,具有现代色彩:有的粗犷豪放、鲜明跳跃见长,有的以浓郁雍容、深沉悠长显胜。
喀什人居住的房子,一般为土木结构的平顶方形平房,上开天窗,房顶可做晒台或乘凉。住宅多自成院落,院内宅旁遍植花草,栽培桃、杏、梨、葡萄、无花果等。室内沏土坑,墙上挂壁毯,还开有大小不等的壁橱,饰以各种花纹图案。
喀什人是一个热情好客。崇尚礼仪民族。家里来了客人,即使素不相识,也会热情接待。亲友相见,握手问候。邻居间主义和睦相处,互相帮助,谁家有了红白喜事,邻里们都会争先协助。
喀什市是一个十全十美的好地方。或许,你不曾听到这个陌生的名字;或许,你并不了解这个地方;但是,听完我的介绍,想必,你也被这里风土人情所感染。我真心的祝福喀什能够更加繁荣,能有更多的人关注这个好地方,成为举世闻名的风景区!
央视纪录片观后感 篇2“江南”一直给人一种娇美温婉的印象。在江南,虽然没有磅礴高耸的大型山脉,但是,却是中国版图上,丘陵、低山最为集中的地区。您别小看那些丘陵和低山,那里边也藏着说不尽的传说和奇幻美丽的景象。
浙在江省东南部的括苍山脉中,有一个名叫仙居的地方。千百年间,这个灵秀之地,一直流传着修道成仙的传说。百姓们相传,山中有一面陡崖绝壁,据说那上面就刻有能让人得道升仙的神秘天书“蝌蚪文”。
为了一探“天书”真容,在当地探险队的帮助下,摄制组从800米高的崖壁垂直下绳降。经过专家的探寻后发现,所谓“蝌蚪文”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石泡流纹岩”。所有的证据都在证明:在古老的江南大地上,曾经有多座大规模喷发的古火山。这些亿万年前的火山活动,不仅在仙居形成了世间罕见的球泡状岩石,甚至还塑造了独特的民居建筑与民俗活动。
在距离仙居不远的磐安县,每当特定时日到来之际,村中便会举行一场名为“炼火”的特殊庆典;村中的房屋也全部都是黑石头建成的。经过调查专家发现,黑石房屋的建筑材料是玄武岩。这种岩石也是因火山喷发,岩浆冷却形成的。而壮观的“炼火”庆典,象征的正是当地人对玄武岩炽热的情感,表达的是那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互不侵害的愿望。
央视纪录片观后感 篇3美丽的花儿,在草原上奔跑的马儿,清澈见底的小溪……一想起新疆,那淡淡的青草味便散发在空中,让我久久难以忘怀!
天山上的小溪真清澈,一眼就能看到在水里嬉戏的小鱼,还有那静静躺在水里的鹅卵石……这不,旁边正有渔民在捕鱼呢!我渴了,捧起一点溪水,“咕噜咕噜”地喝下去,这里的水真甜啊!真好喝!
小溪旁有个无边无际的大草原,时不时总有一两匹马或羊跑过来,这些奔跑的马儿、羊儿给草原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牧民也忙着赶牛放羊,没有人是闲着的。最让我羡慕的是,这里的孩子都有着一匹属于自己的马。来到骑马场后,看着这些骑着马到处飞奔的人,我也迫不及待地骑上去,骑在马上果然可以望得更高,更远。马儿奔跑的速度可真快,感觉都要被甩出去了!再加上迎面而来的凉丝丝的风,我更加享受这里了。
骑完马儿,我们都累了,我铺了张毯子躺了下来,躺在软绵绵的草地上,闻着远处飘来的花香,这真舒服呀!我从来没有看到过如此蓝的天空,再看那蓝天上的的朵朵白云,真像棉花糖啊,我恨不得咬一口,再洒点晚霞的余晖,那味道一定好吃极了。
顺着花香,我又来到了一片花的海洋,没想到,这里还会时不时地跑来几只小动物,有羊,有鹿,有兔子……我感受着阳光的温暖,闻着花的香气,看着活泼的动物,仿佛来到了人间仙境一样美!
新疆的天山真美呀!当我站在草原上吹着凉丝丝的风时,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感受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我知道,我爱上了新疆,爱上了它花草的香味,爱上了在那草原上奔跑的马儿……
什么时候,才能再去一次美丽的天山呢?
央视纪录片观后感 篇4新疆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山川壮丽。既有一泻千里的河流,万顷碧波的草原,又有神秘莫测的沙漠奇观。
从小我在新疆长大,所以我对这片土地非常了解和热爱。下面我给大家介绍最美的风景线:入疆进哈密、吐鲁番的葡萄沟、火焰山,回顾历史,感慨一座城池的迁徒变化;北上有“小瑞士”之称的喀纳斯,醉心九道湾山水美景,探秘湖中水怪,西行太平洋最后一滴泪——赛里木湖,清澈的'湖水犹如一面镜子,倒映着远处常年积雪的雪山;逛霍尔果斯口岸别样边贸;探访伊利薰衣草基地、辽阔的那拉提大草原,紫色的薰衣草、**的向日葵、蓝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在那拉提草原你可以骑马,骑在马背上很颠,但很有趣,还可以喂马儿吃草。南下龟兹女儿国和美丽的沙漠胡杨林,白天金黄的树叶在阳光的照射下,仿佛走进了金色童话,晚上在沙漠看着星星围着火炉吃着烧烤,啃着西瓜……任意一处风景都宛如一幅美丽的油画。
新疆不仅风景优美,也是著名的瓜果之乡。那段子怎么说来着“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叶城的石榴人人夸,库尔勒的香梨甲天下,库车的小白杏味最佳,阿克苏的苹果顶呱呱,拜城的西瓜甜又沙,阿图什的无花果名气大,喀什的樱桃赛珍珠,伽师的甜瓜甜掉牙,和田的薄皮核桃不用敲,一年四季有瓜果,来了新疆不想家!”
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很想来,那就赶快哟,金秋十月最美新疆!
央视纪录片观后感 篇5有那么一群人,他们在宫墙之内洞悉着世界,心口相传的技艺,是对历史最谦卑的崇敬。
《我在故宫修文物》是我工作后看的第一个完整的纪录片,质朴中透露出淡然的高贵,娓娓道来而又不加干涉地呈现出文物专家修理修复文物的故宫生活。没有居高临下的演绎,只有生动安静的诉说,这种给人通体舒畅的宁静,是国产纪录片中少有的佳品。
古人讲究“格物致知”,这一词出自《礼记-大学》,意思就是推究事物的道理,达到明白并加以运用的程度。千百年来,多少理学大家和文人学者,都将其作为人生最高的目标。
对于修复师们来说,“格物”早已融入了日常工作。文物只是载体,世世代代的口传心授,是一场现代人与先辈们跨越时空的奇遇,这种奇遇不仅将自身情感融入其中,还不免渗透着自己的趣味审美,意志品格,用自己的修养与眼光点滴滋润着手中的宝物,重新焕发着它们的光彩,也分明将自己的烙印打入了文物,正如片中屈峰所说:“中国古代人讲究格物,就是以自身来观物,又以物来观自己。所以我跟你说,古代故宫的这些东西是有生命的。人在制物的过程中,总是要把自己想办法融到里头去。”
品格不同,审美不同,心境不同,修复效果截然不同。因为人,哪怕故宫里的片片砖瓦也才有了生命。只有人的制作,人的欣赏,人的赞叹,人的传承,才让他们拥有了灵魂和生命。
致知,是格物过程中修复师气质的改变。整部纪录片,最打动我的,不是修复好的文物有多么的绚烂多姿,有多深厚的文化底蕴,或者修复的技艺有多么的高超,而是每个文物修复者在面对文物时候那种沉稳和内敛,眼中的神韵,散发着智慧和祥和。这群最需要静坐和缓慢的人,透出来的却是满满生机,丝毫没有工作带来的沉默和严肃,这才是最让我意外和感动的。
金基德说:“人生在世,修行二字,我们看到的椅子,看到的镜子都加入我们自己的想法,一花一木彰显的就是你的品格和心性。”朝九晚五的生活,骑着车自由穿行在故宫中,偶尔打杏喂猫,偶尔种树浇菜,生活是如此的随性。物件的修复和打磨,何尝不是对心性的修复和打磨,修复师们不仅仅是在面对一份赚钱的职业,而是面对一个自己选择的世界,一种自己选择的生活。
有一瞬间,我特别羡慕这种匠人的生活,活着不为别的,就是为了把一件心底里特别钟爱的事情做到极致,哪怕做好一件也足够了。
没有青山绿水,亦可参道修行。
央视纪录片观后感 篇6央视财经频道在12月23日晚重磅推出大型纪录片《品牌的奥秘》,作为开篇,第一集将建立以世界为空间坐标,以品牌诞生的起点作为时间坐标的大时空坐标,建立全篇的叙述格局和高度。讲述“品牌”如何从一个貌似无足轻重的信息标志,演变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强大力量。对于消费者而言,品牌映射出我们的概貌——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以及我们信仰什么;对于企业而言,品牌可以带来价值数十亿的有形资产;对于国家而言,品牌可以展现出该国在全球的软实力;而对于整个人类社会,品牌已经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支配着现代社会之道。
第一集里我们知道了可口可乐名字的由来;可口可乐瓶身设计的秘密;以及可口可乐是如何改变圣诞老人的统形象的。我们还了解到一个多世纪以前,威廉·利华如何在工业革命的硝烟中,解放了苦不堪言的家庭主妇,建立起与消费者的信任与忠实,打造了联合利华的品牌帝国…
央视纪录片观后感 篇7对中国人来说,有家就有家风。
从世族大家文字化的家训、家谱,到普通百姓父母长辈的一言一行,家规、家教形式不同,传递的都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道德准则和价值取向。
"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红灯记》里的这些唱词,也是在告诉我们人的成长与家庭环境、家风、家规等密切相关。
央视纪录片《家风》,以古代著名家训为切入口,讲述中国著名家族的家风历史脉络,以及一个个家族对传统美德的执着追求,体现中国人超越时代的家族凝聚力与责任感,小美在此推荐给你,值得一看!
曾国藩的家风,其家风文化的核心是勤与俭,曾国藩家书中出现最多的两个字就是"勤"与"俭",他留下的十六字箴言:"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成为曾家突出的家风文化。
颜氏家族中,除了颜之推,主要通过讲述观众熟悉的书法家颜真卿的故事,阐释修身、治家、处世、为学的《颜氏家训》。
钱氏家族中,讲述了人们熟知的钱穆、钱伟长的故事,回答了钱氏家族为什么会出那么多院士的疑问。
通过聚焦谭氏家族中谭正岩的敬业,我们看到了从谭鑫培到谭正岩这个七代京剧世家德艺兼优的家风。
当镜头把观众带到重庆的新叶村时,原来在纵横交错的街巷中,许多路面是由一块块石板连接而成,是为了读书人"足不涉泥,雨不湿靴"而着意铺设的。
纪录片自古至今,从城市到乡村,令观众感受到家风文化源远流长,"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央视纪录片观后感 篇8纪录片《家风》上下集在央视播出之后,引发了人们广泛关注。这部纪录片夹叙夹议,巧妙地将名物典故、风土人情和现代教育融为一体,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新时代的公民意识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有益的借鉴。观众若悉心品味《家风》的文化内涵,逐步感受从“孕育”到“传承”的生命气息,反求诸己,躬身践行,自可提升人生境界。
儒家讲求修身之道,是活泼泼的富有生活色彩的“百姓日用之道” ,而不是虚无缥缈、莫可名状的谈玄说妙。 《家风》上集以“孕育”作为题目,向观众讲述《曾国藩家书》中的平实道理,采用类似山水画中的“平远”透视法,突出儒家圣贤终身坚持不懈的“自得”工夫。士人君子修身力行,务求平实,切忌好高骛远。无论富足安康,还是颠沛流离,士人君子都要尊道而行。孟子曰: “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 ( 《孟子·离娄下》 )诚如片中陈述的那样,曾国藩教育子侄家人,从不诱以功名利禄,而是告诫大家掌握生存技能,磨砺意志,学以明理,报效国家。传统社会孕育出“天人合一”的思想。曾国藩在耕读传家的文化氛围里洞察到“万物并育而不害”的勃勃生机,在乡野村夫的生产活动中体会到“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的深刻涵义。从孔子“多能鄙事”到汉儒躬耕自养,从吴与弼“手自簸谷”到颜元“甘艰苦劳动” ,再到曾国藩写信敦促家人种蔬养鱼养猪,儒家文化一直在“平实”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诚信经营,铸就高尚情操。宋明以来, “尊德性”与百姓日用紧密结合,产生了能够满足当时社会需求的民间儒学。民间儒者一方面能够信守儒学的真精神和真价值,另一方面能够密切关注普通民众的生存状况,不失时机地阐发儒家的道义进而满足普通民众的精神需求。民间儒学构成了增进民族心理认同和公共生活规则的基础。由此产生了一大批身份普通、德行卓越的平民儒者。良知当下呈现,自利利他,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成为圣人。时至今日,许多普通人依然记得“君子以成德为行” 、“圣人可学可至” 、 “人无信不立”等古训,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成就圣贤品格。《家风》下集中讲述了重庆市江津区中山古镇“方家药铺九龄堂”的职业操守,扶危济困,施药救人,诚信经营,惠及邻里。方联海是方家药铺第十二代传人,身上担荷着悬壶济世、童叟无欺的家业。纵览古今,无论是大宅门的“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 ,还是川黔交界的禁售发水米的碑文,无不展示诚信经营的恒久魅力。
忠孝传家久。 《家风》下集以“传承”作为题目,通过采访社会贤达、收集名人轶事、探求社会治理的古老智慧,引导人们传承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片中的亮点之一就是京剧谭门第七代人物谭正岩的讲述,他提到祖上以“百行孝为先”作为训诫后人的格言警句,培养儿孙的规矩意识,从生活细节入手,做一个有“家德”的人。长辈抚养晚辈,晚辈回报长辈。人伦情怀萦绕其间,无法割舍。孝道,不仅要求奉养长辈,而且强调尊敬长辈。从个体的心灵感受而言,孝道要求道德主体的反省与自觉,为孝行提供真切的心理支撑,而不能将孝行流于形式,即所谓“忠者,其孝之本与! ” ( 《大戴礼记·曾子本孝》 )古人将这里的“忠”解释为“敬” 。敬是孝的根本。真正的孝应当是孝敬。片中,谭孝曾带领谭正岩等人去看望谭元寿,接受家族传统的熏陶—— “孝和义,于家表现为相亲相爱,尊老爱幼,于国那就是报效祖国,国比天大” 。两千多年来,士人君子“移孝为忠” ,使得家庭家族这个“小家”与国家兴亡这个“大家”休戚与共,息息相关,开明的统治者“求忠臣于孝子之门” ,将家庭伦理延伸到国家治理技艺,早已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共识。今天,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我们应当继承其中符合时代主旋律的有益成分,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促进文化综合创新。
廉洁奉公,警示后人。古人遵行孝道,旨在维系家庭伦理。在家国同构的格局中, “熟人社会”势必要求广大成员廉洁奉公,更好地维护家族和国家的利益。毋庸讳言,古人遵循“学而优则仕”的教诲,认为跻身仕途可以光耀门楣。然而古人更看到贪污腐化的巨大危害,主张“临财毋苟得” ,反对唯利是图;主张“以义制利” ,反对见利忘义;“以财发身” ,
《CCTV中国通史纪录片》第79集 内阁制度(解说词)
本文2023-09-22 15:57:28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74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