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辽宁凤城满族关姓家谱
首先要提醒的是凤城历史上没有石柱子公社,只有两个石柱子村。
一个是宝山的石柱子村,另一个是阎家堡子的石柱子村。
考虑到宝山乡的石柱子村有关姓,而阎家堡子没有关姓,你提到的石柱子村只能是宝山镇这个石柱子村。
这里的满族关姓是瓜尔佳氏。
凤城宝山乡瓜尔佳氏(北红旗关姓)的始祖是松阿力(贝勒)。隶属正红旗。
八世翁窝图和弟弟琰布自1687年(康熙26年)始迁凤城,迄今为止已有三百多年。
裕联荣继广,
庆善培永昌。
文明振盛世,
保元允呈祥。
宗贤启鸿运,
懋仁崇义芳。
宪德沛卓智,
哲胤绍泽长。
正红旗
迁徙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一个特点。瓜尔佳氏女真人也是同样。从金朝至清初这七百多年的时间里,瓜尔佳氏共有过五次迁徙高潮。迁徙趋势是由南向北;由经济落后地区向经济繁荣进步地区迁徙。迁徙的原因大体上都是由于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社会的政治形势变动而引起的。迁徙的结果使瓜尔佳氏遍布全国,促进了瓜尔佳氏的发展。
瓜尔佳氏在金代的第一次迁徙高潮。一一O五年,以完颜部为核心的女真人,在首领阿骨打的领导下建立了金朝。一一二五年灭辽,以后又推翻北宋。一一五三年迁都燕京(北京)。金朝统治区域南至淮河、北至外兴安岭、东临海岸、西与蒙古为邻。金朝为维护其统治,将大部分女真人迁入中原定居。同时为适应对东北东南部地区,其中包括长白山东北部绥芬河、图门江东以及临海地区的管理,亦有相当一部分女真人迁居这一地区定居。这些女真人主要有分布在长白山一带的白山部;分布在图门江、珲春河、绥芬河一带的乌古伦部、奥屯部;分布在延边之嘎呀河流的乌延部;分布在绥芬河流域的斡准部、职德部;分布在图门江流域的陀满部;以及在耶懒河(今苏联境内)即雅兰河的完颜部。这些女真人有些在金代就居住在这一地区。其中瓜尔佳氏女真人为数不少。据朝鲜《李朝实录》记载:在明朝已有许多瓜尔佳定居此地。
瓜尔佳氏在元末明初的第二次迁徙高潮。元明之际,元朝衰败,失去了对东北地区蒙古各部及女真人的控制。一三六八年明朝建立。明朝为了夺取对东北地区的统治权,与蒙古残余势力进行了激烈的战斗,但此时还不能对东北地区的女真人各部进行有效的统治。在这种动荡混乱的形势下,黑龙江、松花江中下游的女真人各部矛盾激化,纷纷迁移。其中一部分原居辽五国部地,金代胡里改路的瓜尔佳氏的女真人由黑龙江、松花江中下游流域向东南方向绥芬河、图门江及朝鲜东北部迁移。在一四四五年朝鲜官修《龙飞御天歌》中大体上记载了这部分瓜尔佳氏女真人的分布、族名、职务、女真姓名、汉名等情况。其中兀良哈瓜尔佳八几速汉姓王,居住在图门江流域及朝鲜东北部;女真兀狄哈瓜尔佳氏乞木那,答比那居住在黑龙江宁安县一带。哥儿答哥居住在吉林省敦化附近;阔儿看兀狄哈瓜尔佳秃成改居住在吉林省珲春河流域。一四O七年秃成改(土成哈)曾任明朝所设的音乐温卫指挥使。另外还记载了居住在朝鲜境内的瓜尔佳氏。在明末称这些女真人为瓦尔喀女真人。瓦尔喀与瓜尔佳同音,瓦尔喀名称是因原称瓜尔佳而得名。在《八旗满州氏族通谱》中记载:瓜尔佳氏中地位最显赫,最有影响的宗族苏完部在元末明初时有兄弟三人,兄佛尔和住苏完地方,二弟尼雅哈齐迁席北,以后做为席北、卦尔察祖,末弟珠察由苏完经瓦尔喀再迁到喜乐温卫所在地。此支瓜尔佳氏在元末明初居住在珲春河、图门江以北。珠察的第七代索尔果又西迁到费阿拉(今辽宁省新宾县境)。
瓜尔佳氏在明末的第三次迁徙高潮。当时,明朝统治日趋腐败。位居苏子河畔烟囱山下的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崛起,他以武力为后盾,以招抚为手段,对待东北各地的女真人。在这种形势下,明朝逐渐失去了对留居黑龙江女真人及迁到绥芬河、雅兰河、图门江流域女真人的控制,这些女真人与努尔哈赤的祖先有历史渊源,因此在明末他们纷纷迁到建州女真人的政治,军事中心费阿拉。据《清太祖努尔哈赤武皇帝实录》记载:一五八八年,瓜尔佳氏苏完部酋长索尔果苏率本部五百户来归。费英东时年二十五岁,努尔哈赤命其为五大臣之一,并将自己的孙女(努尔哈赤长子禇英之女)下嫁费英东为妻。费英东曾奉努尔哈赤之命率部招抚瓦尔喀噶嘉路、安禇拉库路、雅兰路、西林路以及渥集部的乌尔古宸路、木伦路等地的女真人。努尔哈赤还派人出征宁古塔、尼马察、绥芬、纳木都鲁路将人编户带来,归服及俘获绥芬河、珲春河、雅兰河一带女真人达数万人之多,其中瓜尔佳氏占有相当比例。与此同时,分居在黑龙江、松花江、牡丹江、长白山、乌拉、哈达、辉发、叶赫等地的瓜尔佳氏纷纷迁居费阿拉。《八旗满洲氏旗通谱》——四卷记载了瓜尔佳氏各宗族数百人的迁徙情况。
瓜尔佳氏在清初的第四次迁徙高潮。一六一六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一六二五年率女真人进入辽沈地区,迁都辽阳,一六二六年迁都沈阳。一六二六年努尔哈赤去世,其子皇太极继位。一六三五年皇太极改女真为满洲,满族一词正式出现在中国历史舞台上。一六三六年改后金为清。从此清朝开始进行夺取全国统治的战争,一六四三年皇太极去世。一六四四年其子福临继位,同年清军击败农民军,夺取北京城。清朝为固定中央政权并加强在全国的统治力量,对八旗兵丁以及家属进行了大规模的调动,时人称为“从龙入关”。一六四四年五月初,福临帝叔父多尔衮先统率八旗入北京城,八月二十二日顺治皇帝率领盛京八旗兵丁南迁。当时情况是:男女扶携,辎重继之,车毂相击,弥满道路、络绎不绝。显然,八旗兵丁迁徙规模是很大的。在这次迁徙中,瓜尔佳氏绝大多数进入关内,留居关外者甚少。瓜尔佳氏迁到北京后,瓜尔佳氏除驻守北京外,又被分拔到遍布全国的九十余处驻防地。在满族宗谱中,《凤城瓜尔佳宗谱原序》说:本族在顺治皇帝定鼎中原时,随龙入关,移居北京臭皮胡同,岫岩《瓜尔佳氏合族谱册》记载:原居长白山深河,后随龙到京。新宾《满洲苏完瓜尔佳氏全族宗谱》序说:原居长白,顺治年间迁居北京。据现在搜集到的十余份瓜尔佳氏谱书看,均有本族在顺治元年随龙入关,迁居北京的记载。迁徙使满族及瓜尔佳氏分布到全国重要地区,与汉族交往加深,促使满族及瓜尔佳氏的进一步发展。但是,这次迁徙也使东北地区满族人所剩无几。据当时的史料记载:其中盖州,凤城、金州不过有数百人,整个辽宁地区是荒城废堡、断瓦颓垣,沃野千里,有土无人。在这种形势下,制约和影响了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由此引起了清朝统治者的高度重视。
瓜尔佳氏在康熙年间的第五次迁徙高潮。清朝在平定“三藩”叛乱后,为防御沙皇俄国对东北地区的入侵,保护满族发祥地的安全,一六八六年,康熙皇帝派遣吏部侍郎萨海、户部侍郎赛弼汗、内阁学士齐椿到凤城视察屯田,同年康熙皇帝派八旗兵丁到凤城、本溪等处屯垦,每十六丁,二丁承种,余十四丁助给口粮农具。与此同时调拨大量八旗军兵前往驻防;还发遣“三藩”余部到东北各地,充当台丁、站丁和官庄壮丁,开荒种地。清朝一七九六年编纂的《八旗通志》记载:在十八世纪已有八旗官兵六七一人,以此推算人口约有二万余人。
瓜尔佳氏迁徙情况,据金县《关门宗族支派》记载:康熙二十六年(一六八六年)关氏先祖由北京拨往盛京所辖金州城旗属满洲镶白旗。岫岩《瓜尔佳氏合族谱册》记载:圣祖仁皇帝(康熙皇帝)将我先祖自北京拨往盛京岫岩。开原《瓜尔佳氏宗谱》记载:康熙二十六年,拨关氏到开原驻防。凤城《瓜尔佳氏宗谱》记载:本宗族在康熙二十六年由北京迁居凤城。现从搜集到的部分瓜尔佳氏谱书中摘录各宗族迁徙情况列表如下:
瓜 尔 佳 氏 迁 徙 表
地区 家谱名称 迁 徙 旗 分
凤城 瓜尔佳氏宗谱 明中期迁苏子河,顺治八年入关,康熙二十六年迁居凤城。 正红旗
本溪 瓜尔佳氏先远九族共谱 原居苏完安禇拉库长白山爱河锯付色克。 镶红旗
本溪 关氏谱册 原居长白山,后迁兴京,又迁盛京、北京,雍正四年迁居本溪县 正白旗
新宾 苏完瓜尔氏全族宗谱 原居长白山,顺治年间迁北京,康熙年间迁居盛京。 镶白旗
岫岩 瓜尔佳氏合族谱册 原居长白山,顺治年间人关,顺治八年拨往岫岩。 八旗满洲
辽阳 关氏家谱 原居长白山,清初迁到辽阳 正兰旗
桓仁 关门宗族枝派 原居长白山,顺治初年入关,康熙26年拨往金洲,后迁桓仁。 镶白旗
开原 关氏宗谱 原居长白山,康熙四年拨往开原。 镶黄旗
开原 关氏家谱 康熙二十六年由北京迁居开原 正红旗
金县 关宗族支派 清初迁北京,康熙26年迁金洲。 镶白旗
辽宁凤城满族周姓有的是 (周齐里氏),有的是(周严氏),还有八旗汉军(周氏)。
你究竟属于哪一家族这个还得问你的祖父或祖母,至少要问清楚你家是八旗满洲?还是八旗蒙古?或是八汉军?
建议最好的办法是回老家到那个村子里找同宗的老一代人问问,如果家谱还保存在哪户亲戚家里那么翻开一看便知。
你找到的这两个家族都是(瓜尔佳氏)但同姓不同宗。而且凤城附近满族关姓远不止这两家,另外还有很多。 光我知道的另外还有三家都是(瓜尔佳氏),而且都姓关。
---------------------------------
比如: 扁岭那边的满族关姓的辈份排字是: 双安永庆德增久 先世昌荣福临长。
红旗营关姓 的排字我不清楚,但也是个大家族。
哈达碑那边的 关姓 大多在镶黄旗。辈份排字为:世成永常、威德益康、名英久爽、源远隆昌。
--------------------
呵呵, 很复杂吧? 这几家满族关姓还不是全部。
关姓是满族当中的第一大汉字姓,人口比例非常高,就好比汉族当中的 张王李赵。
所以你必须回老家问清楚你们家族的辈份排字,然后和这几个家族对照,这才能有个眉目。也许你家与这5个老关家有亲源,也有可能你家是另外一个家族与这5家没关系。
总之,不要在网上随便搜几个字就乱下结论,没有那么简单。
辽宁凤城满族镶黄旗吴姓的来源有以下几种可能:
1、吴扎拉氏,祖居长白山。康熙26年(1687年)5世祖 忒秋 和儿子 敦得力 奉命从北京迁到凤凰城驻防,居住在现白旗乡吴家堡子,后世子孙散居在营子村岔沟,岫岩黄花甸,关门山,凤城的宝山乡,蓝旗乡杨木沟,宽甸毛甸乡等地。长房主支在吴家堡与黄花甸两地,属镶白旗满洲,其他分支有的属正蓝旗,有的属镶黄旗。民国以后大多取吴姓。
长房主支辈排字为:荣贵继世广,福庆永鸿章,华国忠明治,维新裕保良。
2、吴穆氏,祖居长白山。乾隆年间 3世祖 吴索浑 之后奉命由北京迁驻盛京(沈阳),清道光年间又迁往辽宁金州在雄岳副都同统衙门下任职,隶属满洲镶黄,正黄两旗。后世子孙散居于辽宁大连,瓦房店,庄河,新甸,观驾山,磨盘山等地。民国以后均改姓吴。
3、吴西勒氏(也称敖西勒氏),祖上本是鄂温克人,居于巴尔虎部锡林岗(在今天内蒙古满洲里市北浩勒包湖一带,现已属俄罗斯境内)。清康熙20年,二世祖名为额尔堆率家族内附入旗受到康熙皇帝接见,被封为佐领,驻守盛京(沈阳),乾隆年间又有分支移动驻凤城。后世子孙分属正红,镶黄,镶红三旗,散居于沈阳,辽阳,本溪,凤城等地。民国以后分别改姓 吴、敖。
凤城满族门姓分两个家族,
这两家老姓都是 图门氏,但同姓却不同宗。
一家在正白旗满洲,图门氏,祖居瓦尔喀(今俄罗斯境内乌苏里斯克,当年清代时里是中国领土)。清初投太祖入八旗,后入关驻北京三河堡城,清康熙27年调回东北老家屯垦。
另一家在正黄旗汉军,图门氏,虽然是八旗汉军却是满洲人,据说是清乾隆朝因为犯错被从青州驻防八旗贬回东北治罪的。
八旗满洲几乎所有他塔喇家族都是正白旗,他塔喇始祖‘岱图库哈里’的同族。他塔拉也称;他塔拉,他他拉,塔塔拉,辛亥革命后该族人改为汉姓。-唐-或-谭-。满洲他塔喇氏出自“蒙古族塔塔尔[又称鞑靼]部落。哈拉蒙语解释为‘旷野’你说的家谱古代是由部落里最大的头领或是部落里最有威望的人编写的。一般是五代为一谱。到了现代已经没有正规的了~我姓唐,我的家谱记载我们唐氏家族原居在北京,唐氏胡同。每逢清明变有大批人祭奠祖先。有一次皇帝夜晚突然惊醒,看天空火光冲天,便找人询问怎么回事。答曰祭奠所制,当时有个术士说尺乃凶兆,第2天的清晨便发下诏书驱逐我们唐氏一族。我的祖先就来到了现在的辽宁省抚顺县,现在是抚顺市。那时候我们这一脉一直保留着家谱,直到现在。我解释一下八旗‘是由清太祖怒尔哈赤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正式创建的。初建时为四旗;黄,白,蓝,红。[1614年]因;归服益广。将四旗改为;正黄,正白,正蓝,正红,并增设;镶黄,镶白,镶蓝,镶红四旗。合称“八旗”。统率满,蒙,汉族军队。规定每300人为一牛禄,设‘牛禄额真’一人。五禄为一甲喇{队],设“甲喇额真”[参领]一人。五甲喇为一固山,设“固山额真”{都统,旗主}一人。副职一人称为;“左右梅勒额真”{副都统,旗主}。皇太极继位后为扩大兵源在满八旗的基础上又创建了蒙古八旗和汉八旗。其编制与满八旗相同。满,蒙,汉八旗共二十四旗。构成了青代八旗制度的整体,满清入关后,八旗军又分成了“禁旅八旗”和“驻防八旗”正黄,镶黄和正白旗列为:“上三旗”上三旗内无王,都归皇帝所亲统。“正白旗”为多尔衮自己所领。清末规模为辖86个,整佐领约有26万兵丁。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万人。希望对你有帮助。你想创立家谱你可以要求你家里最年长的人设立。一辈辈传下来
寻找辽宁凤城满族关姓家谱
本文2023-09-22 15:50:57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74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