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心梁氏祠堂对联??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4收藏

洲心梁氏祠堂对联??,第1张

佛山澜石石梁村梁氏家庙:

南渡声名曾降疏

东平窜粤史流芳

石可点玄机伏阙上书一片丹心昭日月

梁能胜大任科场登仕千秋俎豆照山河

佛山澜石石梁村榕荘梁公祠:

西雍龟山常毓秀

南盘蛇转默吐馨

佛山澜石石梁村海祯梁公祠:

东回蛇诞濒藻洁

西山长乐远朝宗

佛山澜石石梁村北岳梁公祠 :

青史杨名历代先贤留雅韵

云门献瑞满园桃李育芬芳

南海西樵联新莘村梁氏宗祠 :

沙岸分派源流远

益敬宗枝奕叶长

望族肇中州祖德长流礼乐诗书荣百代

嘉苗蕃粤海宗风永继衣冠孝弟耀千秋

延绵世泽祖德功宗流芳远

威振家声子孝孙贤奕叶长

益泽子孙祖砚文田垂燕翼

敬怀先贤阶兰庭桂肇鸿图

益溯祖德宗功奕叶簪缨推望族

敬贤兰孙桂子万年诗礼继先声

祖脉溯源文英流芳远宗枝

宗枝默本魁首家声继世长

祖灵穆乎不远水源木本承先泽

旧德焕然其新春露秋霜展孝恩

系承伯国礼乐家声祖功宗德流芳远

派衍莘村士农工商子孝孙贤世泽长

奉之以乐满门忠节传宇内

家规有训世代宗亲在人间

佛山南海区黄岐岐南梁氏大宗祠:

启宇自南天望族尊荣安定群

发祥源汉代名门富出黄歧乡

佛山石湾塘头村曼硕堂:

大门:

曼声流广海

硕厦响塘溪

神龛:

世代源流远;

宗枝奕叶长。

头厅:

宗祖千秋长祀典;

儿孙万古绍书香。

头厅柱:

胙土自赢康上承伯益衍夏阳万派之本;

奠居从朝请下绍修武开魁冈奕叶之源。

宗族自有权衡派别分支醮子姓讲前贤首诵退思理学

家声何其显赫源流绵远念所生思世系先言修武功勋

头厅山墙:

曼支衍奕凭祖德涵濡安定长塘八百载春秋瓜瓞繁盛

硕果传承赖宗亲泓灏夏阳贵胄三千年手足情谊挚诚

安定发宗枝德业长兴情系炎黄同一脉

夏阳传祖泽心香永继心连华萼及千秋

道德传承家庙新姿安定繁荣今胜昔

书香世代塘溪焕彩文明昌盛锦添花

安定溯源一脉相承尊祖敬宗传礼乐

繁荣奕禩千秋共庆承先启后铸辉煌

家庙喜光重春祀秋尝祖德流芳开泰运

塘头开淑景兴家创业先贤荫泽展新猷

日转星移家谱犹记八百载时六天兄弟同一脉

朝更代换族系长存十万尺间五地裔孙贺千祥

二厅柱联:

南粤风光朝秀色三千年承前启后曼硕云祁绵世泽

塘溪气象沐新枝八百载继往开来澹齐奕叶壮鸿图

堂构焕新猷大宇恢宏从此桂茁兰芬咸仰宗功祖德

源流仍旧贯千枝蕃衍于兹竹苞松茂共贻子孝孙贤

佛山石湾塘头村我泉梁公祠:

宗枝泓灏广通四海络绎渊流开地运

世代兴隆宏达九州欣荣润裔得天机

罗定三达祠梁氏大宗祠:

簪缨世胄

钟鼎家声

兴怀前代入圣门登鼎甲继继绳绳更有宰辅力持国政

福庇后人辉武库耀文魁跄跄济济不独大夫隆祀乡贤

顺德大都梁氏大宗祠:

长远安定世泽

堂皇大都风光

梅州松源闽粤梁氏宗祠:

东平世泽长

安定家声远

闽粤萃一堂自宋迄今千载旌常昭炳蔚

衣冠排两祀远追近溯万年俎豆荐馨香

聚朝穆于一堂有眷有伦允矣享祀不忒

集衣冠于两祀即匡既敕洵哉威仪孔时

南海丹灶金沙梁村康公古庙:

庙庆重新恩施远近

社开盛会义结西东

广西玉林市名山村梁维城祠:

源通吉水

派衍名山

广西玉林市坡头村梁氏宗祠:

宗联岭表

祠起坡头

广西贵港梁氏宗祠:

宗功昭日月

祠宇祀千秋

南海石肯梁氏大宗祠:

五岭书香胤育精英扬祖德

名家风范传承孝悌振纲常

深圳福田沙尾同福祖梁公祠:

同敦孝友

福荫贤孙

广东顺德杏坛梁氏大宗祠:

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广东怀集梁水梁氏宗堂:

笔架山朝呈秀色

贪狼星照显文章

江西南康市梁氏宗祠:

神龛联:

安邦定国宏图振业家声远

定海图基大志兴华族望高

门联:

道范仰尼山千乘侯封光史册

勋名昭大地七星魁焕耀青云

广东怀集县梁村梁氏大宗祠:

康公厅神龛联:

祖德威灵礼乐颂风雅

宗恩显济诗经易春秋

柱联:

功酬社稷根立夏阳西征跃马雄风在

德效贤良志存寰宇后继腾龙浩气长

笃公厅神龛联:

乔木发千枝无非一本

长江分万派总是同源

柱联:

儒林登第洊水升荣惠风仁政诗书永;

庚子肇基清山振业和族睦邻世泽长

山墙联:

绳其祖武永怀千乘;

慎终追远源系珠玑

脉本夏阳安徒岭南均共祖

源流怀邑定居洊水总同宗

宗族垂衍泽南粤兰桂腾芳族强

祖德绍长远分支鼎盛峙振箕裘

欣逢盛世太庙重光肯构肯堂能承祖业

喜庆升平安定再造美轮美奂复振家声

祖堂重光福禄寿三星永拱照

宗宅焕彩丁财贵万代源流长

庆梁氏大典文人蔚起能治国

贺宗祠落成武杰腾飞安定邦

宗庙呈胜概众志成城安富贵

祠堂籍英灵光前裕后定荣华

庆太祖升座人杰地灵千秋盛

贺群宗登殿竹苞松茂万代兴

宗功昭日月流芳不息永千秋

宇貌仰巍峨轮奂常新垂万古

庙貌庆新成喜羡竹苞松茂

堂阶初上进欣观桂馥兰馨

安定国泰爱人人尊祖敬祖宗族和睦

梁氏族气愿世世孝子贤孙长爱亲恭

杕盛经典文章才学传万古

笃志业儒诗书礼乐载千秋

安踞龙盘人杰地灵芳千古

定德爱国门第风骚庆万年

梁氏祖座气象鼎新定卜文人蔚起

宗祠华堂规模雄伟依然杰士频兴

栋宇更新万家衣冠赛玉步

庙堂安定四时风月粲琼楼

大宇重新更宜儏构竹苞松茂

高堂焕彩尤是鸿图乌革巩飞

列祖上瑶台宗祠增新龙腾凤舞

群仙登宝座堂宇衍庆麟趾螽斯

庆祖座基开人杰地灵千秋盛

贺庙堂奠启物华天宝万代昌

竹木可参天雨露滋生成国栋

中华普丽日和风竞送蔚人文

广东怀集县岗坪梁氏宗祠:

神龛联:

绕祥云丁财两旺

生瑞气富贵双全

大门联:

安祖隆基硕德传世代

定宗胜地宏恩贯春秋

广东怀集永固龙田梁氏宗祠:

神龛联:

禴祀蒸尝千秋盛

兴邦敦化万代香

大门联:

勅旨红门弘世系

赐扬丹柱振宗邦

山墙联:

立志步蟾宫金榜题名绵后叶

回瞻应顾祖丹墀受爵振先声

举步重辅家喜遇登堂荣祖德

进身堪弼国欣瞻题柱耀宗祊

根从夏阳源远流长基永固

族开怀邑枝繁叶茂泽龙田

安定溯本源源复溯源继继绳绳世系均从千乘派

龙田开望族族又开族跄跄济济芳辰工祝十三公

庆盘桃以祝嘏螽斯赫赫荣祖诞

采椒花而献颂孙子源源获先灵

端月庆悬孤祝嘏盘桃且喜坊坊凝骏福

元阳庚纪箕馨香俎豆还欣处处结祥光

祖诞值元春春酒介眉庆祝辰春不老

孙枝承令德德音在耳颂歌明德流芳

怀集梁村梁相昆山居梁氏祠堂:

大门:

昆仑发迹千秋盛

山韵呈祥万代昌

神龛:

迎宗进楼集千祥

接祖归座添百福

山墙:

祖德巍峨源远流长千秋盛

宗恩浩荡枝繁叶茂万代昌

祖座重新人旺财兴福星长高照

厅堂焕彩孙贤子孝英气永留存

中门:

大启中门迎贵客

宽开走道接宗亲

山墙:

祖泽滋玉叶棣萼联芬长富贵

孙枝撒金花竹林竞秀永祯祥

先祖建基德智流芳千世著

后人立祠丁财并进万年兴

祖座重新功高昌百世

厅堂焕彩德厚耀千秋

宴客厅:

情浓凉棚宴贵客

意深随地酬嘉宾

怀集永固龙田罗地梁氏大宗堂:

神龛:

祖座英灵启后裔

宗祠焕彩振前声

山墙:

宗功赫赫千秋庆

祖德隆隆奕世长

祖座迎春春常在

孙枝接福福频临

柱石巍峨添祠貌

河山壮丽萃人文

宗族耀华邦武蔚文兴绵世代

堂皇新祖座丁添财进振家声

旧址创宗宫龙气回旋房房发达宏骏业

元针营祖座地灵人杰代代兴隆展鸿图

祖座复维新祖荫嗣昌兴万代

宗功添焕彩枝繁叶茂旺千年

祖德显宗功兄弟怡怡欣顾祖

宗堂绵后裔人丁赫赫喜朝宗

广东怀集中洲泰南塘下寨梁氏祠堂:

神龛:

香火呈祥兴富贵

烛光耀彩旺丁财

广东怀集梁村回龙居梁氏祠堂:

神龛:

香烟篆出平安宅

烛蕊生成富贵花

门联:

问祖寻根郴州源流远

承前启后安定世泽长

太祖喜登龛金枝永发荣华叶

列宗欣就座银树常开富贵花

山墙:

千秋伟业儿孙志

万代宏图祖德荣

回进新居扬和谐

龙焕醒颜乐民生

新居新造新景新荣华

进宅进丁进财进富贵

新居焕彩幸得和谐结硕果

兄弟浓情深蒙庆贺谢热心

祖座重建祥光满院丁财两进

宗宇再修瑞气盈庭富贵双全

回发新枝开芬芳远景

龙吐瑞气创美好明天

叔侄盈门欣添喜

兄台满座乐增光

清茶薄酒酬雅客

粗饭淡蔬待亲朋

弘管奉齐五福临

笙笛追足三多进。

天津市宝坻区八门城镇梁家沽村

梁家沽村位于八门城镇西南部,距镇政府2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紧邻四支渠和四支路,距唐承高速出口只有2公里。

全村有93户,320口人,其中党员22人,耕地1426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并积极响应镇里“三个三”工程项目号召,在部分稻田里散养了螃蟹,做立体养殖。其中一部分土地流转给了宝坻区明星企业——天津鸿腾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依托该公司的养殖技术及销售渠道,做鱼塘,泥鳅等水产养殖项目,大大的提高了村民的收入。

梁家沽村附近有晶宝温泉农庄、帝景温泉度假村、宝坻黄庄洼自然风光区、宝坻区烈士陵园、青龙湾固沙林自然保护区等旅游景点。有宝坻大蒜、宝坻黄板泥鳅、潮白河鲫鱼、黄庄大米、大港冬枣等特产。

东固村是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西固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610527104207,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610527。邮政编码为714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913 ,车牌号码为陕E。东固村与器休村、南峁村、扶苜村、梁家村、雷村村、潘家村、故现村、杨家村、通道村、东文化村、甫下村、中文化村、龙山村、西固村相邻。

东固村附近有白水寿圣寺、雷村遗址、龙山乡仓、少华山、仓颉庙景区等旅游景点,有白水苹果、白水菜刀、白水眼镜、白水杜康酒、白水豆腐包子等特产。

湖南长沙梁氏支谱不分卷,著者待考,清同治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五册。注:记事增至清光绪年间。

湖南长沙梁氏支谱不分卷,著者待考,清朝年间安定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湖南长沙梁氏族谱九卷,首一卷,(清)梁昌复等修,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梁氏安定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

湖南长沙梁氏三修族谱十二卷,(清)梁运熙、梁运丁纂,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安定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

湖南浏阳梁氏族谱不分卷,著者待考,清朝年间学府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残本,记事至清咸丰年间。

湖南浏阳浏东梁氏族谱,著者待考,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学府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册。今仅存第三卷、第九~十一卷。

湖南湘潭中湘梁氏五修族谱十四卷,(民国)梁佑庶、梁启(崔凹)纂修,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本仁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册。注:封签作《乌石梁氏五修族谱》,谱首修于明万历十八年。

湖南湘潭中湘梁氏五修族谱十四卷,(民国)梁佑陧等修,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本仁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今仅存第一~二卷、第四卷、第六~十四卷。书签题为乌石梁氏五修族谱。

湖南湘潭中湘后所梁氏三修族谱,著者待考,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本仁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册。今仅存第六卷、第九~十卷。

湖南湘潭中湘后所梁氏四修族谱,著者待考,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本仁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今仅存第七~十卷。

湖南湘潭梁氏三修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十二卷。记事至清光绪年间。

赵 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七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二点三。

寻根溯源

其起源有三:

1、以金天氏少昊为源起。司马贞的《史记• 索隐》指出:“《左传》郯国,少昊之后,而嬴姓盖起族也,则秦、赵亦祖少昊氏。”西周时,少昊之裔造父因功被赐于赵城,其后在战国时建立赵国,赵国亡后,子孙以国为氏。

2、为少数民族改赵姓而来。如汉代有赵安稽(匈奴人),赵曳夫(“南蛮”人),五代有赵国珍(牂牁酋长的后裔)。

3、赵宋王朝赐姓。先后有李姓、穆姓、隆姓、宇文复姓的历史人物,被赐姓赵。

得姓始祖

造父。少昊之裔,西周著名驭马能手。受幸于周穆王,传说他曾取良马八匹,献予王而御之,西行至昆仑,见西王母,乐而忘返。后闻徐州徐偃王反,遂亲御车驾,载着穆王日行千里,适时而返,得以平定乱事,因功被赐于赵城(今山西洪洞县赵城镇)。下传至赵襄子时,与韩、魏三分晋地,建立赵国,公元前二二二年赵为秦所灭。其后子孙以国名为氏,称赵姓,并尊造父为其始祖。

繁衍播迁

西周时,造父的第七代子孙叔带率部分宗族由周投晋,并 且昌盛壮大,在三国分晋时建立赵国,史称“去周如晋,赵姓始昌”。到赵国灭亡时,赵姓已分布于山西、河北、河南、山东等地。秦始皇灭赵后,把代王嘉之后迁往甘肃天水,赵王迁被流放到今湖北房县。秦朝末年,真定(今河北正定)人赵佗建立南赵国,又把赵姓活动范围推广至今两广和越南北部。西汉末年,赵飞燕姐妹被害,其族人被迫迁徙至辽西郡,也是赵姓人在东北活动的开始。东汉末年为避董卓之乱,洛阳人赵达避难迁居江东,真定人赵云赵子龙入蜀为将。北魏时,天水赵姓一支迁居洛阳,其后裔孙赵贵镇守并迁至武川(今内蒙古)。唐初,有赵姓将士在平“蛮獠啸乱”中开赴福建并定居。五代时,有赵姓随刘龚南汉政权在广州定居。据《宋史•宗室世系表》载:宋朝宗室分为三个支派,即太祖(赵匡胤)支派、太宗(赵光义)支派、魏王(赵廷美)支派。太祖支派分为燕王(赵德昭)支派和秦王(赵德芳)支派,燕王支派在北宋末年因外放做官而迁居如下地区:安徽颍州、四川蜀州(今崇庆)、江苏泰州、镇江、福建福州、泉州、江西吉安、湖北江陵、广东南雄等地,秦王支派则迁居如下地 区:浙江绍兴、湖州、台州、明州、婺州,福建福州、泉州,江苏真州、太平州;而魏王则降调至房州(今湖北房县),其子孙为官而迁徙地区有河南开封、洛阳,山东沂州、济州,福建汀州,江苏昆山、溧城,浙江秀水等。靖康之耻之后,徽钦二宗被掳往五国城(今黑龙江松花江口),太宗支派因此而在东北广大地区播迁繁衍。南宋初,康王赵构南迁杭州定都 ,则有赵姓移居江南,有的移居江苏常熟、有的移居江西上饶,南宋被灭,南宋宗室散逃至澎湖、潮阳等地,后在闽粤一带繁衍。自宋代以后,赵姓遍布全国各地。值得指出的是海外赵姓的播迁。明末,有赵姓不惜冒险远渡重洋到海外,其民族构成多种多样,聚居地为东南亚和美国。如瑶族中的赵姓在缅甸、老挝、越南和美国、法国、加拿大等国都有分布;壮族中的赵姓散布于越南、老挝、泰国等地。

郡望堂号

赵姓在漫长的繁衍过程中形成了许多郡望,主要有以下几 个。1、天水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肃通渭西北);2、涿郡,治所在涿县(今河北涿州);3、南阳郡,治所在今河南南阳市;4、下邳郡,治所在下邳(今江苏睢宁);5、颖川郡,治所在今河南禹县;6、平原郡,治所在山东平原县;7、汉阳郡,治所在冀县(今甘肃甘谷)。

堂号:

“半部”、“琴鹤”、“天水”、“孝思”、“谷治”、“萃涣”、“敬彝”、“创基”等。

宗族特征

1、赵姓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几百年。赵姓有君王、宰相 能臣、枭雄武将,均在各自领域广有建树。

2、家乘谱牒繁杂明了。

3、家规家训教诲后人。如楼张村赵姓有《家规纪略》,文载:“男自八岁入塾,以三十为率,……农时散而归田,农隙即复入塾。越三十,已成名者或入庠或中式,各营相当之务;各就其才之所近使任一职,或领农工或治圃事,或料厨事或守客厅。暇时习书史、业歧黄,家长俱不之问,惟不得玩好无益事业。……事无闲人,人无暇时。有不遵家规者,由家长召集族人共同斥责。若卑幼或有过失,则告于各主,令其约束。”

0檀姓历史悠久,出现于西周公族,周、秦、汉、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檀姓皆属望族,名人辈出,名扬七朝。宋朝以后,逐渐沙散各地,退出望族之列。百家姓三百名(100万以上有129个姓氏,第300位约20万以上)不见檀的踪影,檀按人口约排在四百位左右,然檀氏分布全国二十一个省份。檀氏的历史、现状引起檀姓子孙的热切关注,笔者意在撩开面纱,摒弃不实之说,正本清源,把真实一面,展示世人,以飧檀家子孙,作为各地族谱参考之用。

00一、檀姓由来

00按传统的提法,檀姓源出有三(包括檀杖之说实际有四):1、出自殷商的檀迫达之后,以祖名为氏。西周初,周武王的大臣檀迫达受封于河内,檀迫达后代子孙,有的以祖名檀为姓,称为檀氏,世世仕周,家于其封,故河南、河内(黄河以北)皆有檀氏。2、出自姜姓,为春秋时姜太公之后,以封邑名为氏,“檀氏,齐公族有食采檀城,因以为氏”。春秋时期,有齐国公族食采(封地)于瑕丘檀城(今山东滋阳县城北,一说今山西昔阳县),其子孙有的以邑名为姓,称为檀氏。3、姜子牙助周武王灭商有功,武王赐檀木杖一根,赐姓檀,其后代有的遂以檀为氏。4、出自鲜卑族中的檀氏。

00四种说法,众说纷纭。笔者翻阅、分析大量史料,其中两种檀姓来源说法缺乏说服力。一是赐檀杖。古代姓氏不断沿变,由姬、姜、姒等分化成千万个姓氏,但基本上均以封地、祖名等为姓氏,赐檀杖改姓说法过于牵强,再说“吕尚”变“姜尚”(约公元前1128—公元前1015年),但没听说“檀尚”,子牙子孙不计其数,到底赐谁姓檀呢?说不清楚。二是鲜卑族有檀氏。仅凭“檀石槐”为鲜卑首领,而臆断鲜卑中有檀氏,从考古学而言,过于草率结论。因鲜卑历史中“檀石槐”之前、之后再也看不到檀氏的踪迹。实际上,檀石槐(东汉末期,卒于181年)是私生子,被遗弃,由外祖母收养,父亲投鹿侯不姓檀,檀石槐子孙和连、魁斗、骞曼、步度根史料都未提及姓檀,因此檀石槐倒象是“号”,鲜卑中耳熟能详的姓氏只有慕容、乞伏、宇文、段、拓拔等。北魏孝文帝改革倡导汉化,鲜卑族大量改汉姓,檀石槐后代用了段、槐等姓氏。

00比较合乎逻辑的说法是封邑,以邑为姓比较科学。史料记载,檀迫达受封河内(今河南怀庆济源县境),《竹添光鸿笺》称檀国,子孙以国名为姓,古时,河内指黄河之北的黄河边上。究竟有几个檀城姓檀?传统的檀氏源头论说出两个地方,一个是檀迫达受封地檀国(河南济源县);另一个是姜氏后代食采檀城(檀丘)(山东滋阳县,一说山西昔阳县)。除此,还有一个是河北赞皇县,该县有檀山,《檀氏家谱》(赵县固德)云:“我祖始自赞皇,世居檀山”,西周周穆王亲撰文“吉日癸巳”刻石碑立于檀山,古物收藏在赞皇槐泉寺,赞皇紧挨昔阳,赞皇在西周时称“穆檀郡”。周时,檀木森林茂盛,估计不止一个地方称“檀郡”,因此盛行以封地为姓的檀出处多个地方,不足为奇。笔者认为以地名为檀姓比较合乎逻辑,且有史可证。1、西周檀迫达受封檀国(河南济源),西周诸侯国名册中确记录有檀国,檀国最早有檀姓,此说法有确凿的历史记载。同时,从古到今河南济源及周边的洛阳、渑池、三门峡都有檀姓聚居。2、春秋时,齐国公族食采于檀城(山东瑕丘,后改滋阳,现为兖州市),《地理志》记载瑕丘有檀城也叫檀丘,生活这里的人们姓檀,有史可证,且直到现在山东的单县、金乡、汶上县还有零星姓檀的在此生存繁衍,周边的河南长恒、濮阳有檀姓世居,历史上高平金乡是檀道济家族生活的地方,唐朝以前许多名人出自山东,如檀弓,春秋鲁国人;檀子,战国齐国人;檀敷,东汉山东瑕丘人,足以说明山东有檀氏望族存在,上述史料是以封地为檀姓的有力佐证。3、历史上周穆王(西周)为檀山(河北赞皇)题字,历史有确切记载,石刻至今尚存,且旁有山西昔阳,与檀氏出自昔阳不谋而合,时至今日赞皇周边的山西五台、盂县,河北的平山、赵县、任丘、隆尧有为数不少檀氏世代居住。

00综上所述,因封地檀城而姓檀(有三个檀城)有较强说服力,有三个来源地,即河南济源、河北赞皇和山东兖州,古时分别称檀国、穆檀郡和檀丘。

00二、人口分布

00至于檀氏后人在烟波浩淼的历史长河中,如何繁衍、迁徙?时至今日又是如何分布?各地檀氏人丁又是如何?

00按发源地的幅射圈,把分布粗略分成黄河北部、黄河以南中西部、黄河以南东部。

00归纳各方信息,暂无檀姓聚居的省份有:上海、江西、天津、广东、贵州、西藏、青海、重庆、陕西、甘肃、宁夏,其它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均有檀姓聚居。

001、黄河北部

00山西五台县建安乡檀村1000多人,陈家庄乡檀家沟村1000多人,东峪口乡檀家沟村200多人(60户),山西盂县梁家寨乡檀山坪村檀家沟村整村姓檀,柴庄亦有檀姓;河北石家庄市有檀姓,平山县麻池乡烟堡村很多人姓檀,赵县四德、固德村很多姓檀,固德村80%姓檀,檀姓人口3000多人,任丘、隆尧、赞皇都有檀姓;任丘有数千人姓檀,赵县、隆尧、平山加起来约檀氏2万人,河北唐山路南区女织寨乡(南郊一个、丰南一个檀庄)有不少姓檀的,乐亭县毛庄乡檀庄村几千人姓檀,唐山和石家庄有6000人檀姓,栾县范台等两个村80%姓檀,有家谱,晋州县杨家营檀姓亦不少,秦皇岛卢龙县哈泊乡大新庄村有檀氏;此外,黑龙江德都县(现五大连池市)、吉林省长春、白城、辽宁省台安县、大连、沈阳、黑山县檀屯(五代了)、内蒙古鄂托克旗、北京有星零檀姓居住。该区小计檀氏约35万人。

002、黄河以南中西部

00河南洛阳市檀家庄有檀姓2000多人,长恒浦西区单寨1000人姓檀,三门峡渑池县南堡乡南村全村姓檀,濮阳亦有檀氏;湖北襄樊市枣阳县檀家湾乡3000多人姓檀,有檀家祠坊,十堰亦有檀氏;湖南省衡阳市金兰镇檀桥村、檀山乡、檀山村可能有檀姓;新疆乌鲁木齐、四川成都据说有檀氏。

003、黄河以南东部

00山东金乡县檀庄村几百人姓檀,单县曹马集镇檀庄村少量檀姓,单县时楼乡檀庄村100多人姓檀,汶上县檀楼、檀园、苑庄镇水坡村有一定数量檀姓居住,整个山东约3000人;江苏省南京浦口区陡岗乡、林山乡、桥村镇、乌江镇有一定人数檀姓;浙江亦有檀姓居住;安徽省望江县新坝乡好几个村整村姓檀,东至花园里乡祠村、步头、花山村等五个村姓檀,族谱很全,胜利镇、洋湖镇也有檀姓,石台县、怀宁县、安庆市都有一定数量檀姓居住,整个安徽约2万多人;福建永泰县同安镇五个村姓檀,约6000人,福州晋安区鼓山镇100多人(鼓山脚下);广西灵山、北海均有檀姓,灵山檀圩、檀坛、北隆、烟敦、灵城、文利镇居住有檀氏,其中檀圩镇秋风塘、谢赖、亚头岭、垌表、那容岭、社岭、三合水、保子、华屏、大水垌10个村檀姓3万人以上,桂南横县石圹、古逢、浦北福旺、钦州青塘、那丽、那思、防城等都散居着檀氏;云南富宁、海南省亦有檀姓。该区小计檀氏8万人。

004、海外

00台湾、香港、马来西亚、美国旧金山唐人街(100多人)、日本、韩国均有檀姓后裔居住。朝鲜开国之君是檀君,至今还有檀国大学;日本有个著名明星叫檀丽。该区小计檀氏1000人(不包括日、韩、朝鲜)。

00综上,估算檀氏有126万人。

00三、族群迁移

00檀氏相对比较集中的但族上传说没有迁移史的只有山东和山西盂县和河南,可见其自古以来故土不离,也印证了三个发源地的论断;山西五台从盂县迁来;河北栾城檀氏,祖上传说从山西繁峙迁来,河北赵县、平山、隆尧据说明朝(500年前)从山西迁来;安徽檀氏有个比较统一的说法(族谱记录),是檀臻(道济子)从京口逃亡燕国后,其子孙一支迁到安徽,繁衍至今;永泰檀氏亦有较统一的说法,是明洪武年间从安徽建德县石门乡臭树园村入闽,再于明成化十八年从莆田仙游潭头迁入永泰文藻;广西檀氏迁移有三种说法,一是1376年从山东搬来,二是宋代檀固被贬广西的后代,三是族谱记载明洪武年间檀韶(福彰)从福州府迁来,与永泰同属一支。

00四、人文风俗

00檀姓非常古老,西周就形成望族,有3000多年历史。檀氏祖先还是今人,都秉持着保家卫国的传统,对国忠心耿耿,对人赤诚坦荡,否则也不会出现道济一家满门抄斩的悲剧;宋朝檀固铁骨铮铮,冒死弹劾三凶;春秋檀弓专研“礼仪”,以礼待人。檀氏子孙善于习武,广西有“四门拳法”,永泰有“三战”和“四门”拳法,男女老少都掌握些许拳脚套路。檀氏还有奇怪的默契,从古以来都把檀写成“枟”,广西、河北、安徽、湖北和永泰檀姓都写成“枟”,而不是永泰人杜撰出来的“错别字”。流传至今的有族联:朱花绵世泽、皇杖绵世泽、渭水绵世泽等。檀氏还有崇文的历史,永泰文藻檀雨润明末清初在福州三坊七巷还专门建“书丁”供族人读书,现名“景福堂珠宝会所”。

00五、历史名人和现代精英

00檀君,朝鲜开国国君,建立了朝鲜国;檀迫达,西周武王大臣,封檀国国君;檀弓,春秋鲁国著名理论家,著《檀弓篇》;檀子,战国时齐国名将,齐威王以为国宝也;檀敷,东汉山东瑕丘人,三国“江夏八俊”之一;檀让,南朝梁代大将军;檀玄,东晋建威大将军;南北朝刘宋大将檀道济兄弟、子辈十多位皆为名将,檀道济还发明了“唱筹量沙”和“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的军事理论;檀翥,魏孝明帝将军、中书舍人;檀固,北宋池州人,进士,弹劾三凶,刚正不阿;檀武臣,明代建德县人,进士,抗诿名将;檀萃,清代诗人,山西高平人(祖籍安徽望江县);檀光椿(典朝),永泰人,清光绪年间考取武科庠生第一;檀仁梅,永泰人,原福建师大教育处处长、教授,民国留美哲学博士;檀自新,辽宁锦西人,国民党陆军中将,因力主抗日被蒋枪决;檀志军,1963年10月生,河北乐亭人,现任内蒙古霍市副市长;檀林,河北任丘人,北大中文系毕业,现任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副总干事,作品有《燕子李三》、《旧都遗梦》和《一个女囚的自述》等;檀东铿,福州永泰人,福建师大美术系主任、画家;檀润华、河北任丘人,浙大教授,现任河北工业大学副校长;檀根早,安徽人,现安徽农大植保部院长、教授;檀结庆,安徽人,合肥大学教授;檀庆瑞,山西五台人,国家环保部办公室主任,挂职广西自治区党委副秘书长;檀云坤,永泰人,福建省农业厅党组书记、副厅长;檀俊贤,永泰人,湖南长丰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檀健次,广西北海人,影视明星,与莫文蔚、陈奕迅、曾志伟、蒋文丽同台演出;檀丽,日本著名影星;檀臣辜,日本大阪话剧演员;檀馨,当代著名园林规划设计专家;檀啸,吉林长春人,国际级围棋高手;檀传宝,安徽怀宁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檀景顺,中国人行沈阳分行行长(属于大行,管辖东三省,副部级)。

00檀虽小姓,名扬四海。出于对檀氏历史的尊重和对檀氏发展的关注,草撰此文,由于材料搜集上的困难和笔者水平有限,文中定有许多误漏,恳请各位斧正。安徽池州碧岩檀金鼎 檀继升摘录整理。20121118

洲心梁氏祠堂对联??

佛山澜石石梁村梁氏家庙:南渡声名曾降疏东平窜粤史流芳石可点玄机伏阙上书一片丹心昭日月梁能胜大任科场登仕千秋俎豆照山河佛山澜石石梁村...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