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里有姓野的吗?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4收藏

百家姓里有姓野的吗?,第1张

百家姓里没有野的姓氏,但我国有野这个姓氏。

《百家姓》成文于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其中并没有野这个姓氏。

《百家姓》采用四言体例,对姓氏进行了排列,而且句句押韵,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但对于中国姓氏文化的传承、中国文字的认识等方面都起了巨大作用。

我国的野姓是东野氏的后裔,祖籍在山东曲阜。和孔孟 颜 氏都是最早的家族。《左传》中有记载鲁国野泄的事迹,后又到江苏扬州,向海外扩散。现处于河北省武安市。

扩展资料

野姓起源:

周公是我国姓氏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其妻为任氏,长子伯禽,代其受封于鲁。除伯禽之外,周公之子得封者还有6人。

关于周公后裔姓氏,见诸报端者有“98姓说”。这种说法的根据出自《元圣宗谱序》。据考证,《元圣宗谱序》中所列举的98个姓氏,只有12个姓氏(姬、周、鲁、孟、仲、季、叔、蒋、邢、茅、钟离、东野)。

周公后裔姓氏 东野”姓为当今较为罕见的复姓,其出自春秋时期的鲁国,为周公姬旦的后代。周公长子伯禽的小儿子名叫鱼,食采邑于东野,遂以地名为氏,姓“东野”。

-百家姓

-野姓

鲁姓

因“鲁城中有阜,逶曲长七八里”而得名。 国姓为鲁姓。

国姓在现代是比较罕见的姓氏,它主要有三个由来。

其中一种说法是国姓出自姬姓,以祖字为氏。据《元和姓纂》记载,春秋时期郑国国君郑穆公有个儿子公子发,字子国。子国的儿子公孙侨,字子产,是春秋时著名政治家。子产的儿子以祖父的字命氏,称国氏。

还有一种说法是国姓出自姜姓,以赐姓为氏。据《广韵》《姓氏考略》和《姓苑》记载,春秋时齐国有上卿国氏,由周天子亲自任命为辅国正卿,齐国国君便赐以国姓,意为国家尊贵至上的姓氏,他的后人就称为国氏。最后一种说法是古代百济国大臣八姓之一有国姓,其后人便自称国氏。

东野是中国姓吗

东野姓源于姬姓。据《东野志》记载,东野来源姬姓,黄帝姓公孙名轩辕,生长于姬水,改姓姬。武王灭商后封功臣,周公(姬旦)为首封于鲁,周公没有就封,留下辅佐武王。成王元年,周公长子伯禽代父就封于鲁,为鲁公。鲁公生子三,长子袭,次子熙,三子鱼。鲁公赐三子鱼东野田一成以自养,因此以东野为姓,以田为名,此东野姓来历。

所以东野看似像日本名字,但实际上它是中国一个非常古老的姓氏群体。

北宋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宋真宗赵恒追封周公为文宪王,并在鲁国太庙旧址为其重建文宪王庙,东野氏一族列入庙堂。自得姓之后,姬鱼一脉东野氏一直在山东省的曲阜一带发展。清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当康熙帝授予第七十五代东野沛然为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时,在曲阜地区的东野家族仅百余人。

东野”是中国和日本共有的姓氏,

东野姓源:源于姬姓。据《东野志》记载,东野来源姬姓,黄帝姓公孙名轩辕,生长于姬水,改姓姬。武王灭商后封功臣,周公(姬旦)为首封于鲁,周公没有就封,留下辅佐武王。成王元年,周公长子伯禽代父就封于鲁,为鲁公。鲁公生子三,长子袭,次子熙,三子鱼。鲁公赐三子鱼东野田一成以自养,因此以东野为姓,以田为名,此东野姓来历。

日本也有此地名及姓氏(如东野圭吾),在古代指令制国体系中东山道所属的下野国(今枥木县一带)的东部;现代京都府、岐阜县、千叶县、爱媛县、滋贺县都还有以“东野”为名的山、村、町、站。

扩展资料:

东野氏复姓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姓氏群体,以山东鲁郡为郡望。

北宋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宋真宗赵恒追封周公为文宪王,并在鲁国太庙旧址为其重建文宪王庙,东野氏一族列入庙堂。自得姓之后,姬鱼一脉东野氏一直在山东省的曲阜一带发展。清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当康熙帝授予第七十五代东野沛然为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时,在曲阜地区的东野家族仅百余人。

今较为集中的聚集地有山东省平邑县,河南周口县,河北黄骅市。其他济宁市、曲阜市、泰安市、济南市章丘市、邹城市、聊城市、宁津县、东阿县,河南省的沈丘县,江苏省的扬州市、徐州市沛县,辽宁省大连市,黑龙江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津市,北京市等地,均有东野氏族人分布。

参考资料:

-东野

鲁国是周朝的分封制下的一个诸侯国,初代国君姓姬,爵位是侯爵。他是周公之子,名伯禽。西周初年他的父亲周公跟随周天子东征灭掉了叛乱国,周天子分封周公的长子伯禽在叛乱国奄国故土上建立新的国家“鲁国”。鲁国的国都是曲阜,共有三十多位君主,存在八百年左右。在春秋前期之前都是比较强大的诸侯国。

在分封时鲁国的比其他国家都具有优势,因土地、面积、百姓都比其他国家强,因此在建国后为周朝管理天下发挥了不少作用。作为强大的诸侯国,在许多时候只要鲁国出面其他诸侯国就不敢再闹了。因周公的存在,鲁国自然而然的成了礼仪之邦。周公死后,伯禽把父亲的对周朝的忠心和指定的礼仪继续守护下去。我们所熟知的孔圣人就是出生在鲁国,鲁国的所在位置的山东现在依旧被称为礼仪之乡。

伯禽有四个儿子,分别是:酋;熙;子颜;延陵。第一个儿子酋继承爵位担当鲁国的国主;第二个儿子熙继承酋的国主之位;第三个儿子被伯禽分封在颜邑,他的后裔就以封地为姓。鲁国除了姬姓外就有了颜姓;第四个儿子的后人以国为姓,鲁国有了除姬姓外的第二个姓氏鲁姓;炀公向周天子请封伯禽少子鱼于东野国,然后他的后裔就以封国为姓,东野氏;伯禽的后裔就以祖宗的名字为姓,伯氏;鲁国被楚国灭后,末代君主成为平民。他的后人成为秦始皇的符玺令,后裔以符为姓。

鲁国分封制后的姓氏分别有姬姓、颜姓、路姓、东野、伯姓、符姓;鲁国经过长期的发展,或因为封地缘故除了姬姓外还有了其他姓氏。正是他们的人生和经历形成了后来的姬姓之外的姓氏。

大致从黄巾起义(184年)一直到司马炎统一(280年)

(1)诸葛

蜀汉武乡侯诸葛亮、子诸葛瞻、孙诸葛尚,东吴宣城侯诸葛瑾、“蓝田生玉”诸葛恪,曹魏新兴太守诸葛原、淮南三叛诸葛诞(另外两叛也在下面)、灭蜀大将诸葛绪等等。诸葛氏来源颇多,有“詹葛”氏改姓,有陈胜部将葛婴之孙被汉封为诸县侯,之后有诸葛氏。

(2)夏侯

夏朝后裔杞国灭亡后,公子佗逃向鲁国,鲁国封之为夏侯,之后就有夏侯氏。曹魏有大将军夏侯惇,其族弟夏侯渊,征南将军夏侯尚,征西将军夏侯玄,蜀汉有车骑将军夏侯霸,张飞之妻夏侯氏,还有夏侯纂,曾劝秦宓就高位。

(3)司马

属于以官为氏。水镜先生司马徽,曹魏“晋宣帝”司马懿、“晋景帝”司马师、“晋文帝”司马昭,司马懿还有七个兄弟,并称“司马八达”:司马朗、司马孚、司马馗、司马恂、司马进、司马通、司马敏。

(4)公孙

春秋战国时代公子公孙的后代。白马将军公孙瓒,弟公孙越、公孙范,子公孙续。另外,还有一支公孙氏割据辽东,第一代,公孙度,第二代公孙康,之后其弟公孙恭继,由于公孙恭不育,康之子公孙渊立,曾自立燕王,年号绍汉,为司马懿所败。袁绍有部将公孙犊,曹魏有建义中郎将公孙集。

(5)毋丘

许多人都认为“毌(guàn)丘”,实际上根据古代出土的印章,“毋(wú)丘”才是正体。毋丘是以地为氏。何进手下都尉毋丘毅,其子曹魏高阳乡侯将作大匠毋丘兴,兴之子就是与诸葛诞并为淮南三叛的毋丘俭,曾参与讨伐公孙渊的战争。(复姓之间互相吸引??)毋丘俭之子毋丘宗、毋丘甸。

(6)太史

也是以官为氏。北海相孔融有部将太史慈,后从孙吴。其子太史享,吴郡太守,尚书。南朝梁时的名士太史叔明也是太史慈的后人。

(7)北宫

春秋时卫成公的曾孙括居住在北宫,于是有了北宫氏。卫国北宫氏很多,比如北宫喜、北宫佗、北宫结。东汉末年羌人的首领就叫北宫伯玉。西晋凉州刺史张轨部将北宫纯,与北宫伯玉同出一族。

(8)皇甫

皇甫氏最初写作皇父,是宋戴公之子皇父充石的后人(充石为名,皇父为字)。西汉时皇父鸾将姓氏改成了皇甫。东汉末年皇甫氏世代为将,三国之前有度辽将军皇甫棱,生扶风都尉皇甫旗,旗生度辽将军皇甫规、雁门太守皇甫节。皇甫节的儿子就是平定黄巾之乱的重要人物皇甫嵩,武庙七十二将之一。皇甫嵩也曾参与讨伐北宫伯玉的战争。果然复姓人士互相吸引。皇甫嵩侄子叫皇甫郦,官至仆射。魏嘉平年间有敦煌太守皇甫隆。曹魏太和年间《曹真残碑》有“皇甫声”。

(9)高堂

是春秋时齐国被封在高堂的高敬仲的后人。曹魏有太史令光禄勋高堂隆,是西汉经学大师高堂生的后人。高堂隆之子高堂琛承袭了关内侯的爵位。

(10)邯郸

春秋晋国六卿之一赵氏,有一支重要分家由于封于邯郸,称邯郸氏,比如邯郸午。曹植有个好友叫邯郸淳,任博士给事中,对《说文解字》颇有研究,著有《笑林》,是中国笑话集的鼻祖。此外,建安年间,武威太守张猛谋反,杀雍州刺史邯郸商。

(11)士孙

是春秋战国时士大夫的后人。东汉末年有士孙奋,其侄士孙瑞,联合司徒王允、温侯吕布共诛董卓。之后每当朝中三公的高位空缺时,皇甫嵩总举荐士孙瑞(又相互吸引了)。其子士孙萌,受封澹津亭侯。曹魏《曹真残碑》有“士孙秋”。

(12)扰龙

上古时代刘累,为孔甲做事,赐姓扰龙。东汉末年有侍御史扰龙宗,刺杀董卓不成反被杀。和士孙瑞一条战壕,又双叒叕相互吸引了。

(13)东里

春秋时郑国的著名改革家子产,居住在东里,因此被称为东里子产,之后就有东里氏。于禁有部将东里衮,任南阳太守,又名东里褒、东里昆。

(14)周生

曹魏有博士侍中周生烈,本姓唐,被周家养大,因此改姓周生。周生烈曾为《左传》、《论语》作注,著有《周生子要论》。

(15)公沙

东汉末年北海一带有公沙穆(突然想到太史慈最初也在北海)后任辽东属国都尉。他的五个儿子合称“公沙五龙”(和司马八达好像),公沙绍、公沙孚、公沙恪、公沙逵、公沙樊。时称“公沙五龙,天下无双”。北海还有当地豪强公沙卢,不肯受当地官员调配被斩。三国时的《临辟雍碑》上有人名“公沙濡”。

(16)濮阳

以地为氏。东吴有外黄侯丞相濮阳兴,其父为长沙太守濮阳逸。东吴的外黄还有文士濮阳闿,教授《左传》、《韩诗外传》等书。

(17)淳于

是春秋时诸侯国淳于国的后人,袁绍手下大将淳于琼,在官渡之战时镇守乌巢,遭到曹操的偷袭而惨败,自己也被曹操处斩。汉献帝时有司徒淳于嘉。陆逊有部将淳于丹,东吴有会稽太守淳于式。曹魏有《周易》博士淳于俊。《三国演义》有虚构的曹仁部将淳于导。

(18)鲜于

箕子受封于朝鲜,后人又被封在于地的,合称为鲜于氏。也有人说是春秋鲜虞族的后人。曹魏有辅国将军鲜于辅,本是幽州牧刘虞的手下,曾打败公孙瓒(又双叒叕……)。刘虞手下还有骑都尉鲜于银。魏明帝时有乐浪太守鲜于嗣。东吴有鲜于丹,曾随吕蒙为将。

(19)钟离

以地为氏。东吴有楼船都尉钟离绪,是汉代尚书仆射钟离意的后人。绪之子钟离骃、武陵太守钟离牧。钟离牧之子钟离祎、偏将军钟离恂、尚书郎钟离盛。东吴还有钟离茂,在魏伐江陵时战死。东吴还有猛士钟离斐,与丁奉并称。

(20)挛鞮

是匈奴单于的姓氏,也译作栾提、栾鞮、虖连鞮、虚连题。三国时代的匈奴单于有挛鞮于夫罗、挛鞮呼厨泉、左部帅刘豹。呼厨泉单于的侄孙刘渊建立了灭亡司马家西晋的汉赵。

(21)呼延

匈奴四大贵族之一,本写作“呼衍”。左部帅刘豹的妻子就姓呼延。

(22)师宜

春秋时宋大夫师延宜的后人。东汉末年有大书法家师宜官。也有人说师宜官姓师。

(23)上官

以地为氏。战国时和屈原作对有上官大夫。蜀汉有行中典军、讨虏将军上官雍,太尉上官胜,还有上官显、上官子脩,都是和姜维一样被诸葛亮从魏国带回蜀汉的。曹魏河东太守任嘏有故吏上官崇。《临辟雍碑》有“上官桢”、“上官雄”。

(24)綦毋

是晋国大夫綦毋张的后人。匈奴也有綦毋氏。又写作其毋、期毋、丌毋。刘表手下经学家綦毋闿,与宋忠合著有《五经章句》。东汉末年的广陵太守赵昱曾师从綦毋君学习《公羊传》。

(25)陶丘

出自地名陶丘。曹魏有太仆陶丘一,与永宁卫尉孟观、侍中孙邕、中书侍郎王基一同推举管宁。东汉末年陶丘洪,曾参与谋废汉灵帝的活动。

(26)成公

卫成公的后人。周昭王子成公男之后也有成公氏。曹魏是有秘书郎、秘书丞、中书郎成公绥,一直活到了晋代。成公英,本追随西凉韩遂,后降曹,曾率军伐卢水胡。

(27)慕容

《三国演义》有虚构的曹魏文聘部将慕容烈。慕容氏是鲜卑爱戴步摇冠的莫护跋的后人,莫护跋曾参与讨伐公孙渊的战争。事实上,在小说中慕容烈出现时,莫护跋都还没出生呢。三国时期,慕容鲜卑部的首领有莫护跋、慕容木延、慕容涉归。慕容涉归曾随毋丘俭征讨高句丽国。

(28)公綦

汉灵帝时期张纯、张举谋反,乌桓校尉公綦稠参与镇压。也有人认为“公綦稠”是“箕稠”的误写,实际上并无公綦氏。

(29)闻人

春秋时鲁国有少正卯,号称“闻人”,后为孔子所杀,其后有闻人氏。东吴有闻人敏,在当地很出名,但同郡的陆瑁不以为然,后来果然不如陆瑁。陆瑁就是陆逊的弟弟。

(30)令狐

春秋时晋大夫魏颗受封于令狐,因以为氏。袁绍、袁尚属下令狐邵,后入曹魏,任虎贲中郎将,子弘农郡丞令狐华。兖州刺史令狐愚,是令狐邵的族侄,曾参与其舅王凌反司马氏的斗争中。王凌也与毋丘俭、诸葛恪的叛乱并称淮南三叛。魏明帝时有清商令令狐景。

(31)王子

孔融有部下王子法。这位可能是王子氏,名法,也可能姓王,字子法。王子王孙的后代有王子氏。春秋时有王子城父、王子伯廖、王子伯骈,汉代有经学家王子中同,汉印中有王子孺、王子辨、王子卿。所以孔融手下好多复姓。

(32)沙丘

这个姓记载很少。据《水经注》,魏明帝景初二年曾派都尉沙丘部等人率工五千人治理黄河。

(33)乌桓

《三国演义》虚构了一个幽州太守乌桓触。实际上是《后汉书》“熙、尚为其将焦触、张南所攻,奔辽西乌桓。触自号幽州刺史”的断句错误所致。但乌桓确实有这复姓,是北方乌桓族的后裔,大多记载在南北朝时期,比如北齐乌桓远,北周乌桓轨、乌桓泥。

(34)胡毋

又写作胡母。齐宣王将其弟封于毋乡,又由于战国时田氏齐国本是陈胡公的后裔,于是就有了胡毋氏。东汉末年有胡母班,与度尚、张邈、王考、刘儒、秦周、蕃响、王章合称八厨。胡母班为侍御史,在诸侯讨董时被派去游说瓦解联军,被袁绍部将所杀。汉末河内太守王匡有友胡母彪。

(35)公仇

又写作“公州”、“公臼”、“公救”、“公䓘”,是春秋时晋太子仇的后人,汉印有“公州长乐”、“公州长兄”、“公臼䰙”、“公救沈”、“公䓘长孺”。诸侯讨董时孙坚有帐下长史公仇称。

(36)白侯

是古诸侯柏成子高的后人。东吴重臣张昭,曾师从白侯子安学习《左传》。

(37)仲长

又作“中长”,汉印有“中长孺”、“中长始昌”。东汉末年有仲长统,著有《昌言》一书。晋代有文士仲长敖。

(38)东方

以居住的方位为氏。魏文帝曹丕在《典论》中提及年少时京城有弹棋大师东方安世,受封为马合乡侯。

(39)将匠

出自官名将作大匠(毋丘兴就曾任此职)、将匠少府。东吴有中散大夫将匠彧、曲阳令将匠熙。

(40)南公

战国时有阴阳家南公子。《史记·秦本纪》有南公揭。秦印有“南公章”。东汉末年中平年间《刘宽碑》有“南公就”、“南公珖”。

(41)弋门

出自地名弋门。《刘宽碑》碑阴有“弋门樊”。

(42)曹师

三国时代有玺印“曹师季众”。

(43)古成

春秋时晋大夫有被封在苦成的,号苦成叔,之后有苦成氏,又写作车成、古成、枯成、库成。《曹真残碑》有“古成凯伯”。

(44)索卢

墨子有徒孙索卢参,西汉末年有起义军首领索卢恢,东汉初年有洛阳令索卢放,曹魏《景元四年海头伍佰师领磏劵》有“索卢灵”。

(45)太士

古代掌管监狱的职官叫“大士”,又作“太士”,之后就有了“太士”氏。汉末三国时期有建安太守太士灵秀。

(46)周阳

西汉时赵兼被封为周阳侯,他的儿子由就以周阳为姓。魏文帝时有周阳成,能占卜异事。

(47)东野

鲁公伯禽之子鱼被封在东野,于是就有了东野氏。三国时期有东野熙,由于战乱,举家迁往东海一带。

(48)申屠

这个姓也写作“申徒”、“胜屠”等等。东汉末年有隐士申屠蟠,挺过了黄巾之乱前的党锢之祸,挺过了董卓时期的灾乱,最终以七十四岁高龄寿终。

(49)拓跋

鲜卑族姓氏。三国时期拓跋部鲜卑的首领有拓跋侩、拓跋邻、拓跋诘汾、拓跋力微与拓跋悉鹿。拓跋氏后来建立了代国与北魏。

(50)秃发

是拓跋氏的分支。拓跋力微的兄长为拓跋匹孤,其子寿阗生于棉被之中,鲜卑语称棉被为“秃发”,寿阗就成为了秃发寿阗。秃发部在三国时期的首领有秃发寿阗、秃发树机能。他们的后代秃发乌孤建立了南凉。

(51)乞伏

是陇西部鲜卑首领的姓氏,三国时期首领有乞伏祐邻。他的五世孙乞伏国仁建立了西秦。

(52)宇文

是宇文部鲜卑的姓氏。三国时首领宇文莫槐。后人建立了北周。

(53)段干

出自战国初期霸主魏文侯的老师段干木。《战国策》中还有策士段干越人、段干纶,将领段干崇。三国时期的西晋咸宁年间《临辟雍碑》碑阴有人名“段干琰伯”。

(54)梁丘

出自地名梁丘。和晏子同时期有梁丘据。汉印中还写作“粱丘”,有“粱丘相如”。三国时期的《临辟雍碑》碑阴有人名“梁丘龙”。

(55)东乡

是春秋时宋国大夫东乡为人的后代。《临辟雍碑》有“东乡芬子”。

(56)丘宫

出自地名“丘宫”。《临辟雍碑》有人名“丘宫默”。古玺印中又写作“曲宫”,古玺有“曲宫□□”,汉印有“曲宫慎私”。

(57)相里

战国时墨家有一个分支就叫相里氏之墨,有相里勤。《临辟雍碑》中有“相里挥”。

(58)西门

这个姓很常见了。魏文侯除了有个复姓老师,还有复姓重臣西门豹。《临辟雍碑》有“西门佩”。战国古玺又写作“西闵”,有“西闵沽”。

(59)闾丘

是春秋时住在闾丘的齐国大夫闾丘婴、闾丘息、闾丘明的后代。《临辟雍碑》中有“闾丘邦”。汉印又写作“闾虚”、“卢丘”,有“闾虚长公”、“闾虚未央”、“卢丘禹”。

(60)欧阳

这个姓是中国当今人口最多的复姓,可在三国时期却似乎人丁不旺,只有《临辟雍碑》里有“欧阳某”,字“益茂”。欧阳氏是越国灭亡后,被封为欧阳亭侯的公子蹄的后人。汉印又写作“区阳”,汉碑又写作“欧羊”。

(61)侍其

刘邦手下有说客郦食其,号“高阳酒徒”,他的后代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的,即食其氏,等到郦食其的玄孙食其武的时候,由于食其武的职位是侍中,便改姓侍其了。汉印有“侍其繇”,《临辟雍碑》有“侍其某”。是个姓一直没什么名人,可宋朝却蹦出一堆来,侍其类、侍其曙、侍其玮、侍其端、侍其光祖、侍其君佐、侍其良器……现在基本都改姓侍了。

(62)第五

这个姓很特殊。在西汉初年,原来齐国的后裔田氏被刘邦迁出老家,改在关中落户,以便中央监管,于是田氏八家便分别以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为姓氏。除了第五氏之外,都人丁凋落,记载只有王莽时的讲学大夫第八矫和唐玄宗时的中尉第二从直。第五氏尤其在汉代人特多,汉印中有“第五建”、“第五忠”、“第五翁仲”,东汉光武、明、章三朝元老第五伦,其子将作大匠(熟悉的官名)第五颉,后来还有兖州刺史第五种、南阳太守第五访(东里衮也当过这官)。东汉末年有个大大大大大大学者郑玄,是刘备的老师。而郑玄的师匠就是第五元先。到了唐宋是,还有第五氏。唐朝有宰相第五琦,唐昭宗有亲信第五可范,宋代有宰相第五均。现在据说还有第五氏,在陕西省和台湾省。

(63)侯史

春秋时晋侯的太史董狐的后人。汉末有东莱太守侯史乾。

(64)蛇丘

出自地名。西晋开国元勋、定策灭吴的羊祜,他的祖父羊续娶了河内太守蛇丘惑的女儿。

(65)百里

这个复姓知道的人很多。秦国有五羖大夫百里奚,其子百里孟明。汉末有徐州刺史百里嵩,为官清廉,爱民如子。一次干旱时,百里嵩亲自视察,果然天降大雨,称为“刺史雨”,算是东汉萧敬腾了。百里嵩具体时代不清,又说东汉末,也说西汉的。

东野姓源于姬姓。据《东野志》记载,东野来源姬姓,黄帝姓公孙名轩辕,生长于姬水,改姓姬。武王灭商后封功臣,周公(姬旦)为首封于鲁,周公没有就封,留下辅佐武王。成王元年,周公长子伯禽代父就封于鲁,为鲁公。鲁公生子三,长子袭,次子熙,三子鱼。鲁公赐三子鱼东野田一成以自养,因此以东野为姓,以田为名,此东野姓来历。

所以东野看似像日本名字,但实际上它是中国一个非常古老的姓氏群体。

北宋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宋真宗赵恒追封周公为文宪王,并在鲁国太庙旧址为其重建文宪王庙,东野氏一族列入庙堂。自得姓之后,姬鱼一脉东野氏一直在山东省的曲阜一带发展。清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当康熙帝授予第七十五代东野沛然为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时,在曲阜地区的东野家族仅百余人。

百家姓里有姓野的吗?

百家姓里没有野的姓氏,但我国有野这个姓氏。《百家姓》成文于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其中并...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