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知道“柏”这个姓氏的来历和辈分与顺序,与家族有关的历史上的名人与故事。和一些起名的风俗习惯?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4收藏

有谁知道“柏”这个姓氏的来历和辈分与顺序,与家族有关的历史上的名人与故事。和一些起名的风俗习惯?,第1张

古书说柏姓是“古柏氏之后”。

相传上古时代有柏皇氏,是东方部族的首领,名叫芝,因以柏木为图腾,所以称为柏芝。据说他曾担任伏羲的助手,勤劳于天下而不居功,造福于民而无所欲求,所以深得百姓拥护,被尊为柏皇。他住在皇柏山(在河南陈留县)上,他的子孙就是柏氏。《姓氏考略》记载:[春秋柏国,为楚所灭,子孙以为氏,望出魏郡。]春秋时的柏国,在现在的河南省西平县的西方,至今还有一个柏亭。柏姓的发祥之地就在这里,后来国灭之后,子孙逐渐繁衍到魏郡(今河南临漳县)、济阳(今山东省定陶县)。

柏姓起源主要有三:

(一)、以封国命姓。它的来源可经追溯到三代以前。早在周朝的时候就有柏国,也叫柏子国,故址在今河南西平柏亭一带。相传柏国的开国君王是黄帝的臣子柏高。春秋时,柏国被楚国所灭,柏国国君的后代就用原来的国名柏作为自己的姓氏。《通志氏族略》载:“柏国在今蔡州西平县,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

(二)、以人名命氏。始祖为柏翳,起源于尧为部族首领之时,系出嬴姓。《史记秦本经》载:“大费拜受佐舜,调训鸟兽,鸟兽多训服,是为柏翳,舜赐嬴姓。”自此之后,柏翳使有了两个姓属,即柏姓和嬴姓,他的后代子孙也形成了两到,其中一支,是为柏姓。

(三)、以木名命姓。相传远古时代有柏皇氏,是东方部族的首领,名叫芝,因为以柏木为图腾,所以称为伯芝。据说,伯芝曾担任伏羲的助手,勤劳于天下而不居功,造福于民众而无所求,所以深得百姓拥护,被尊为皇伯。他住在皇伯山(在今河南陈留县)上,他的子孙就姓伯。伯姓,古时也作伯姓。

历史名人:

黄帝时有地官(司徒)柏常,帝颛顼有师傅柏亮父,帝喾有师傅柏昭。帝尧时,柏皋封在柏(今在河南舞阳县东南),号柏成子。柏,神话传说中的蜀王。《汉·扬雄·蜀王本纪》:“蜀王之先名蚕丛,后代名曰柏 ,后者名凫,此三代各数百岁,皆神化不死。” 柏高,神话传说中的仙人。《山海经·海内经》:“山青水之东,有山名曰:「肇山」有人名曰:柏高。柏高上下于此,至于天。”郭璞注:“柏子高,仙者也。”

西周时,柏国君柏冏曾任周的太仆。

东周时有史官柏堂骞。汉有柏直、柏始昌。

唐代有左拾遗柏耆,左领军卫大将军柏良器,封平原王。

元代有画家柏子庭、柏招。

明代有延安卫指挥史柏英。

清代有著名画家、诗人柏立本,

书法家柏谦

画家、书法家、诗人柏古。

近代有资产阶级革命家、安徽都督柏文蔚。

辈分因为分支不同而有差异,这个还真不好说,像兴化有不少柏氏,以金龙方吉庆;传等十个字排辈,碧山堂,历史上从宝应柏家墩迁来延续,应与苏北里下河一带柏姓较近

起名其实很简单,不必要求那么严,顺口、好听就好,当然如果起的名字很有内涵,很高雅那就最好了。柏姓的名字应该很好起,因为这个柏字,就很有诗意。比如柏杨,多好听啊!

早在四千多年以前就有柏姓人荣登历史舞台,柏姓姓氏悠久与古老。望出魏郡,忠恕堂。忠恕堂-出自唐代柏耆的传说和典故。柏耆---有纵横学之才,通论五经学术,善用兵法克敌。唐王承忠以常山叛,柏耆以左拾遗往说而有功封,声震一时。太和初年,李同捷反,柏耆以三百骑入沧,与李同捷朝京师,闻王庭奏欲却同捷,耆斩其首以献,文忠赞扬柏耆有功,忠于朝廷。柏氏家人为纪念此先人,遂取堂号为忠恕堂,也为柏氏家族的总堂。

明清时期,回族大量涌入安徽,并曾于明初和明末清初形成了两次迁徙高潮。 明洪武元年(1368 年),合肥柏氏家族由辽宁辽阳迁来。寿春的边、梅、赵、米、王、张六姓回民由山东枣庄老鸹巷迁来。 洪武五年(1372 年),阜阳穆氏等回民由山东枣庄迁来。舒城马姓回民由河南民权、开封等地迁来。 洪武八年(1375 年),“徙山西真定民无产者田凤阳”(《明史&S226;太祖本记》)。凤阳宋姓即由真定燕子窝迁来;蚌埠钱、李、回、忽四大姓回民由山西平阳迁来。 洪武十年(1377 年),太和县李氏回民由今北京金家胡同迁来;张氏由今北京椿树胡同迁来;马氏由河南项城迁来;哈氏由南京来,并集资建清真寺。 洪武十四年(1381 年),马聚成由云南调安庆卫指挥使,回族将士大量进入安庆。 洪武二十年(1387 年),和县马成祖等由河南新乡迁来。 洪武二十二年(1389 年),马哈只由河南改调安庆卫指挥使,“至是于怀宁为迁皖之始祖”(安庆《敦悦堂马氏宗谱》)。 明初,砀山县7 户苏姓、8 户马姓、17 户许姓由山西洪洞县老鸹窝迁来,以捕鱼捞虾为生;今固镇县任桥安、杨、陈等回民由山西洪洞县喜鹊窝迁来;颍上县姚氏由江苏金坛迁来,王氏由江西安福县迁来,白氏由河南桑坡迁来;临泉县长官镇的马、穆、杜等回民从山东枣庄迁来;凤台县胡姓、柏姓由陕西调卫而来,村名有胡家营、柏家营等,以往直呼为“回回营”。明初“蓝(玉)案”发生后,王瑛奉命剿灭“蓝党”,率部来到定远县王回岗。王瑛及所率部众大部为回族,后留居王回岗;一支沙姓回民由南京迁来合肥;江西为家坝一支陶姓回民迁居合肥,洪武年间,他们集资建寺,“色目人百姓祀之,赐回回岗(今三里庵一带)”(清康熙《合肥县志》)。元末任中书省中丞的阿达,明初由甘肃陇西县迁和州任知州,遂世居和州;原朱元璋部戍守江阴的沙厚德将军留居和州;陆氏一族由广州迁来和州;建文元年(1399 年),撒氏回民由陕西迁和州大西门。 明永乐十四年(1416 年),山西平阳迁回谦一家至巢县。宣德五年(1430 年)前,陕西杨姓回民迁居歙县。宣德年间(1438 年前),赛氏一族由山东文登县经池州辗转至和州。陈氏一族于明初由西域迁全椒县,陈景通父子随朱元璋征战天下,封骁骑校尉。成化年间,和县王氏回民由山西太原迁来。泰昌元年(1620 年)前,另王氏回民由河北宛平县迁来。 明末清初形成回民迁入安徽的第二次高潮。 明隆庆五年(1571 年),宣城回民詹沂中进士,其祖西域迁来,世代居宣城。崇祯年间(1628~1644 年),哈、赵、马、梅四姓回民由山东枣庄迁今长丰县一带。崇祯末年(1643年)到清顺治元年(1644 年),今嘉山李、马、锁等姓回民由北京大兴县椿树胡同迁来。清顺治六年(1649 年),山西、河北、河南一批回族迁入寿县;和州仝氏回民由陕西西安府迁来。康熙八年(1669 年),河南项城马姓回民迁入界首。 清初,阜阳县答姓回民由湖北沔阳迁来;穆姓又有从河南陈州(今淮阳)迁来;马姓又有从江宁(今南京市)避难而来的。乾隆年间,太和又有从江宁迁入的哈姓回民。另清初有各地回民大量涌入芜湖,“遂集资建寺”(清康熙《芜湖县志》)。从山西真定迁来一部李、张、袁等姓回民进入今固镇任桥。其后一段时间,又有回民迁入临泉、定远、和州等地。 随着回汉族交往的增多,也有不少汉族与回族通婚后皈依伊斯兰教而成为回民的。吴山(今属长丰县)一吴姓人到定远县二龙张圩村为一张姓回民帮工,张姓见吴为人憨厚,招纳为婿,一切习俗随回民,自后改为回族,沿袭至今。明成化年间(1465~1487 年),郭搂(今属利辛县)一汉族青年已和邻村汉族姑娘订婚,后因战乱逃至淮河南岸贾家冲,与一回族女子结合。动乱之后,携妻返家,又娶了原订亲的汉族姑娘。回族妻生子为回族,汉族妻生子汉族,从此一家世系两个民族,代代相传。郭楼又得以称“回汉郭楼”。今寿县陶店有前陶、后陶之分,前陶因与回族通婚,改信伊斯兰教,改族籍为回族,后陶仍为汉族。怀远县回汉乡李姓有前李、后李之分,也是如此。

明清时期,回族大量涌入安徽,并曾于明初和明末清初形成了两次迁徙高潮。 明洪武元年(1368 年),合肥柏氏家族由辽宁辽阳迁来。寿春的边、梅、赵、米、王、张六姓回民由山东枣庄老鸹巷迁来。 洪武五年(1372 年),阜阳穆氏等回民由山东枣庄迁来。舒城马姓回民由河南民权、开封等地迁来。 洪武八年(1375 年),“徙山西真定民无产者田凤阳”(《明史&S226;太祖本记》)。凤阳宋姓即由真定燕子窝迁来;蚌埠钱、李、回、忽四大姓回民由山西平阳迁来。 洪武十年(1377 年),太和县李氏回民由今北京金家胡同迁来;张氏由今北京椿树胡同迁来;马氏由河南项城迁来;哈氏由南京来,并集资建清真寺。 洪武十四年(1381 年),马聚成由云南调安庆卫指挥使,回族将士大量进入安庆。 洪武二十年(1387 年),和县马成祖等由河南新乡迁来。 洪武二十二年(1389 年),马哈只由河南改调安庆卫指挥使,“至是于怀宁为迁皖之始祖”(安庆《敦悦堂马氏宗谱》)。 明初,砀山县7 户苏姓、8 户马姓、17 户许姓由山西洪洞县老鸹窝迁来,以捕鱼捞虾为生;今固镇县任桥安、杨、陈等回民由山西洪洞县喜鹊窝迁来;颍上县姚氏由江苏金坛迁来,王氏由江西安福县迁来,白氏由河南桑坡迁来;临泉县长官镇的马、穆、杜等回民从山东枣庄迁来;凤台县胡姓、柏姓由陕西调卫而来,村名有胡家营、柏家营等,以往直呼为“回回营”。明初“蓝(玉)案”发生后,王瑛奉命剿灭“蓝党”,率部来到定远县王回岗。王瑛及所率部众大部为回族,后留居王回岗;一支沙姓回民由南京迁来合肥;江西为家坝一支陶姓回民迁居合肥,洪武年间,他们集资建寺,“色目人百姓祀之,赐回回岗(今三里庵一带)”(清康熙《合肥县志》)。元末任中书省中丞的阿达,明初由甘肃陇西县迁和州任知州,遂世居和州;原朱元璋部戍守江阴的沙厚德将军留居和州;陆氏一族由广州迁来和州;建文元年(1399 年),撒氏回民由陕西迁和州大西门。 明永乐十四年(1416 年),山西平阳迁回谦一家至巢县。宣德五年(1430 年)前,陕西杨姓回民迁居歙县。宣德年间(1438 年前),赛氏一族由山东文登县经池州辗转至和州。陈氏一族于明初由西域迁全椒县,陈景通父子随朱元璋征战天下,封骁骑校尉。成化年间,和县王氏回民由山西太原迁来。泰昌元年(1620 年)前,另王氏回民由河北宛平县迁来。 明末清初形成回民迁入安徽的第二次高潮。 明隆庆五年(1571 年),宣城回民詹沂中进士,其祖西域迁来,世代居宣城。崇祯年间(1628~1644 年),哈、赵、马、梅四姓回民由山东枣庄迁今长丰县一带。崇祯末年(1643年)到清顺治元年(1644 年),今嘉山李、马、锁等姓回民由北京大兴县椿树胡同迁来。清顺治六年(1649 年),山西、河北、河南一批回族迁入寿县;和州仝氏回民由陕西西安府迁来。康熙八年(1669 年),河南项城马姓回民迁入界首。 清初,阜阳县答姓回民由湖北沔阳迁来;穆姓又有从河南陈州(今淮阳)迁来;马姓又有从江宁(今南京市)避难而来的。乾隆年间,太和又有从江宁迁入的哈姓回民。另清初有各地回民大量涌入芜湖,“遂集资建寺”(清康熙《芜湖县志》)。从山西真定迁来一部李、张、袁等姓回民进入今固镇任桥。其后一段时间,又有回民迁入临泉、定远、和州等地。 随着回汉族交往的增多,也有不少汉族与回族通婚后皈依伊斯兰教而成为回民的。吴山(今属长丰县)一吴姓人到定远县二龙张圩村为一张姓回民帮工,张姓见吴为人憨厚,招纳为婿,一切习俗随回民,自后改为回族,沿袭至今。明成化年间(1465~1487 年),郭搂(今属利辛县)一汉族青年已和邻村汉族姑娘订婚,后因战乱逃至淮河南岸贾家冲,与一回族女子结合。动乱之后,携妻返家,又娶了原订亲的汉族姑娘。回族妻生子为回族,汉族妻生子汉族,从此一家世系两个民族,代代相传。郭楼又得以称“回汉郭楼”。今寿县陶店有前陶、后陶之分,前陶因与回族通婚,改信伊斯兰教,改族籍为回族,后陶仍为汉族。怀远县回汉乡李姓有前李、后李之分,也是如此。

A

[阿尔布氏] 光景、形象、形势

[阿哈觉罗氏] 阿哈,满语“家奴(包衣)

[阿喇氏] 山岗、大阜

[阿拉尔氏] 平矮山

[阿赉氏] 桦皮

[阿勒班氏] 官差

[阿礼哈氏] 花颜色

[阿穆拉氏] 雄禽

[阿苏氏] 网

[阿颜觉罗氏] 阿颜,满语“蜡烛”

[爱满氏] 外藩、番主

[爱新觉罗氏] 金

[安达拉氏] 半路

B

[巴克桑氏] 六十斛

[巴哩氏] 弓、豌豆

[巴雅尔氏] 从众兵中挑选出来勇敢果断的人

[巴雅拉氏] “富有”或“老汗王的贴身卫士

[巴颜氏] 富

[拜察氏] 检校

[拜津氏] 稍微、少许

[碧喇氏] 河川

[波罗军氏]波浪

[博尔衮氏] 清

[博和哩氏] 豌豆

[布鲁特氏] Bulute Hala 本蒙古姓氏,见于《八旗满洲姓氏通谱》,世居科尔沁。

[布尔察氏] 规避

[布库尔氏] 帽沿

[布希氏] 去毛的狍皮、鹿皮

C

[察克钦氏] 壤

[察喇觉罗氏] 那边、几年前

[绰罗氏] 名号尔,著名人物有:云骑尉达兰。

D

[达喇穆氏] 背后

[德敦氏] 站

[都勒氏] 原来

[都哩氏] 摇车

[都噜氏] 模样

[杜拉尔氏] 住在河边的人

[多尔衮氏]獾

[多罗宏氏] 有道理、老实的

[多罗氏]内

E

[额尔吉氏] 边

[额尔库勒氏]

[额勒赫氏] 平安、康泰

[额穆特立氏]孤单

[额色氏] 自然

[额苏哩氏]

[额哲氏]骟牛

[鄂尔格氏] 清早

[鄂济氏]森林

[鄂罗氏]线麻

[鄂通氏]强盛

[鄂岳氏]地窖

F

[福塔氏]绳子

[福锡氏]抚(顺)西

[富勒察氏]杨树

[富勒瑚氏]布施

[富色勒氏]花椒

[富森氏]孳生的

[富思库氏]喷壶

G

[噶努氏] 天鹅

[格格氏] **,姐姐

[格何恩氏]明亮

[格济勒氏] 捕鸟笼的木框

[格晋氏]戈

[葛尔克氏]天亮了

[葛哲勒氏]刨平(木头)

[耿音氏]昭、明

[郭尔本氏]衣架

[郭珲氏]钩子

[郭罗罗氏]“钩”、“躬身”或“放纵”的意思

[郭罗氏]国、部落

[果尔吉氏]铲子

H

[哈尔吉氏]水流湍急的地方

[哈萨喇氏]快走的牛

[哈思琥氏]左

[哈苏哩氏]茄子花色

[罕扎氏]廉洁、清洁

[和和齐氏]女人的

[赫尔济氏]纲纪

[亨奇勒氏]叩头

[洪衮氏]神铃

[呼伦觉罗氏]呼伦,满语“十小斗粮”,可能是善于务农的觉罗

[瑚德勒氏]船尾

[瑚呼氏]酒麴

[瑚噜氏]阜地、鸟背、龟背

[瑚塔氏]荒山

[瑚图哩氏]福

[瑚图氏]丑鬼

[瑚雅氏]半大狍子

J

[吉噜氏]模样、骨骼、弓胎

[纪里氏]正

[精格理氏]洁净

K

[喀尔佳氏]秃顶

[喀尔拉氏]黑马、黑狗

[喀喇氏]手、翼

[凯隆氏]海骝马

[康仪理氏]苗条

[孔果洛氏]黄马

[扣岱氏]汉人的口袋

L

[勒第氏]宽广、护甲

[留济理氏]黑狐皮

M

[玛察氏]小根菜

[梅赫哩氏]蛇

[梅勒氏]副

[明安氏]千

[谟岳罗氏]枫树

[墨尔赫氏]苜蓿草

[墨勒哲勒氏]用刀复仇

[木克得立氏]兴旺

[穆鲁氏]梁

[穆雅氏]秸

N

[那哈密瓜塔氏]住在南山坡的人

[尼玛哈氏]鱼

[尼玛奇氏]山羊皮

[尼满吉氏]雪

[尼沙氏]结实

[尼珠珲氏]珍珠

[尼珠氏]六十

[宁古塔氏]六

[钮赫勒氏]狈

[钮赫氏]狼

[钮祜禄氏]狼

[钮旺坚氏]甲、绿色

Q

[齐克腾氏]箭杆

S

[萨察氏]盔

[萨哈尔察氏]黑貂皮

[萨哈连氏]黑色

[萨克达氏]苍老

[萨玛喇氏]大木碗

[色勒杰氏]貘

[舍颜氏]洁白

[书玛哩氏]小口袋

[舒禄氏]白马

[舒穆禄氏]珊瑚

[舒舒觉罗氏]舒舒,满语“故乡”,即故乡的觉罗

[索察氏]还愿时撒的米

T

[塔喇氏]山野小路

[塔塔喇氏]特别多

[塔坦氏]窝铺

[唐古氏]百

[特济氏]太子

[佟启氏]罗圈腿

[图尔格氏]急速

[图克敦氏]在秃山脚下住的人

[图克坦氏]初始

[图勒哩氏]外边

[图们氏]万

[图萨喇氏]有益的

[托和罗氏]“套马”或“把袋子驮在马背上”

[托里氏]神镜

W

[瓦尔吉氏]西方

[瓦哩氏]戏法

[瓦色氏]瓦

[文德氏]尚未

[倭彻库氏]神主

[倭赫氏]石头

[乌察喇氏]遇

[乌拉氏]江

[乌勒理氏]猕猴桃

[乌噜氏]寡蛋、松籽壳

[乌努氏]是

[乌色氏]皮带

[乌苏氏]迂腐、气味不好

[乌锡氏]母水獭

[乌裕氏]绿松石

[吴库理氏]细鳞鲮鱼

[吴勒锡氏]掌管喂养祭祀牛羊的小吏

[吴穆氏]勿

[吴然氏]懦弱

[吴扎氏]谷物

X

[西林觉罗氏]士兵中佼佼者

[希卜苏氏]蜂蜜

[喜塔腊氏]“指甲”或“插孔雀翎的管”

[喜瞻氏] 熔炉

Y

[叶赫勒氏]磁

[叶赫氏]满语“盔顶”,蒙古语“太阳”

[叶禄氏]大公猪

[伊伯氏]前进

[伊尔根觉罗氏]伊尔根,满语“民”

[伊尔哈氏]布条

[伊拉齐氏]第三

[伊喇氏]三

[伊里氏]花

[玉鲁氏]穴居人

[岳察氏]痒

Z

[扎克塔氏]松树

[扎库氏]八

[扎库塔氏]各八

[扎拉氏]躲避

[瞻楚浑氏]甘甜

[章锦氏]将军

[章齐氏]毡衣

[哲柏氏]右翼

[哲尔德氏]红色的马

[哲尔齐氏]品级、层次

[哲哩氏]铁砧子

[朱尔根氏]大义

[珠尔苏氏]双层

[珠赫勒氏]冰冻

[珠鲁氏]双

有谁知道“柏”这个姓氏的来历和辈分与顺序,与家族有关的历史上的名人与故事。和一些起名的风俗习惯?

古书说柏姓是“古柏氏之后”。相传上古时代有柏皇氏,是东方部族的首领,名叫芝,因以柏木为图腾,所以称为柏芝。据说他曾担任伏羲的助手,...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