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姓 淮氏家谱 淮姓起源 淮姓名人 淮姓的来源 淮姓简介
淮[淮,读音作huái(ㄏㄨㄞˊ)]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风姓,出自夏、商、周王朝时期历代的伏羲氏后裔淮夷族巫祝,属于以氏族称谓为氏。
据史籍《逸周书·王会解》中的记载:“成周之会,墠上张赤帟阴羽,天子南面立,絻无繁露,朝服,八十物缙珽。唐叔、荀叔、周公在左,太公望在右,皆絻,亦无繁露,朝服,七十物,缙笏,旁天子而立于堂上。堂下之右,唐公虞公南面立焉。堂下之左,尹公、夏公立焉,皆南面,絻有繁露,朝服,五十物,皆缙笏。为诸侯之有疾病者,阼阶之南,祝淮氏、荣氏,次之慓瓒,次之皆西面,弥宗旁之。为诸侯有疾病者之医药所居。”
阼阶,就是朝堂大殿东面的站阶。站阶,是王朝臣子们上朝时被指定排站的地方。
西周灭亡后,在东周王朝重新建立之时,众臣在成周(西周东都,东周王都,又称洛邑,今河南洛阳王城公园)排班,站在阼阶靠南者,是周王朝的精神象征——巫者、庙祝。其中的淮氏,为当时的淮夷族人,是周王朝的巫祝(男巫师),由此可见淮夷族人在周王朝中的政治地位。
清朝著名学者张澍(公元1776~1847年)在《姓苑》中分析:“当指水为姓,如河氏、淮氏、湖氏之类。”
祝淮氏,就是在周王朝中担任巫祝职务的淮夷族人,其后裔子孙,以先祖的氏族称谓为姓氏,称淮氏。
注:
淮夷族,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是最早融合于华夏族共同形成汉民族的氏族群体,也就是与华夏族并立的“夷族”,其在夏、商王朝时期称之为“夷”,西周时期,将其分为东夷和淮夷两个组成部分,最后在春秋时期彻底融入汉族。
中国科学院院士、新中国考古学奠基人夏鼐在《中国文明的起源》一书中认为:“夷族,是东方的夷族和西方的华夏族两个文化系统的交替发展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
著名历史学家徐旭生在1943年所撰写《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一书中认为:“远古的华夏集团、东夷集团与南蛮三大集团,是构成中华民族的主体,太昊是东夷集团的代表。”
著名的国学大师、北京大学的翦伯赞经考证后也在《中国史纲》中说:“中华民族早期的大融合,主要是以三个部族为核心的,他们是黄帝族、炎帝族和夷族。”
近有学者认为,称夷族为“羲黄子孙”,比称作“炎黄子孙”更恰当。
太昊,即伏羲氏,为六千四百余年前曾以“蛇”为图腾的氏族首领,他带领部落由甘肃天水迁至淮水以北的淮阳。之后,淮水流域乃至中国东部的以鸟、马、虎等为图腾的部落来归,伏羲氏融合了诸多氏族图腾,最终形成了以“龙”为图腾的东夷氏族,龙便是由虎头、鹰爪、牛耳、马脸、鹿角、鱼鳞、虾须和蛇身所组成的,其中,淮夷族人先祖的图腾就是“虎”。太昊伏羲氏定都于淮阳(古淮阴,今江苏楚州淮城镇),隔着淮水与淮阴遥遥相望。
伏羲氏为“百王先”,他在古书中为三皇(伏羲、神农、黄帝)之先、五帝(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之首。中国古代史学家早就考证出,太昊伏羲的第十五代后裔是炎帝神农氏,神农氏之后五百年才有黄帝。
太昊伏羲氏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是无与伦比的。他首创了八卦,造书契,发明网,制琴、埙,制定婚娶的礼仪,并以“龙”命官名,把人民带进了文明社会,因此被称为“人文始祖”。他所创的八卦不但是中华科学“数、理、象”理论的集大成,也在公元十七世纪为西方“数学二进制”及计算机的发明作了启迪。
台湾学者李田井甚至认为,炎帝的事迹在史书中无多,而且还有黄帝屡次败绩于炎帝的记载,故而,说中华民族是“羲黄子孙”,比说“炎黄子孙”更为恰当、贴切。
第二个渊源:源于芈姓,出自汉朝淮南王刘安后裔,属于以为氏。
该支淮氏,据传是出自汉朝淮南王刘安。
大汉王朝的创立者汉高祖刘邦共生有八个儿子,刘安的父亲刘长是他最小的一个儿子。刘安:(公元前179~前122年),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厉王刘长之子。
楚汉之争的尾声即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败亡后,刘邦在楚王韩信、韩王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衡山王吴芮、赵王张敖和燕王臧茶等诸侯王的“劝进”下,由“汉王”晋基而成了汉王朝的皇帝,完成了由秦到汉的历史性过渡。
汉王朝建立后,西汉中央政权与各诸侯王的矛盾很快便浮出水面,在激烈的利益冲突下,各诸侯王纷纷举兵叛乱。
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农历7月,淮南王英布首起率兵反汉,年老体弱的刘邦抱病亲率大军迎战,并最终将英布击败。此后,在一系列针对诸侯王的平叛战争中,刘邦得出了一条“经验教训”——各诸侯王之所以会与中央政权离心背德,关键的原因就在于他们都不姓“刘”。
于是,刘邦开始将诸侯王分封给刘氏的宗室子弟,到他于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去世时,总共有九位刘氏子弟被封为诸侯王,其中的刘长接替了英布的藩封,被刘邦立为淮南王。淮南藩国共领有九江、衡山、庐江和豫章四郡,都城在寿春,即今江西省寿县。
不过后来历史的发展却表明,刘邦总结出的这条“经验教训”实在是荒唐透顶,被他亲自册封为诸侯王的刘氏子弟,随着羽翼的丰满和势力的膨胀,又很快走上了英布等异姓诸侯王的老路,他们不仅“跨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甚至公然与朝廷分庭抗礼。
汉文帝即位没多久,济北王刘兴居便首先举兵反叛;公元前174年,被汉文帝刘恒“待以兄弟之礼”的淮南王刘长也起了叛心。
刘长的生母赵姬原是赵王张敖的姬妾,当年刘邦伐秦经过赵国时,赵王将赵姬献给了刘邦,赵姬在和刘邦一番巫山云雨之后竟有了身孕。后来张敖叛乱,赵姬受牵连被捕,她在生下刘长后愤而自杀。
由于有了这样的出身,刘长从小便养成了叛逆的心理,在被立为淮南王后,他更是将这种心理发展到了极致,平素为人傲慢,骄横无比。到汉文帝时,刘邦的儿子们大多已不在人世了,剩下的只有汉文帝和淮南王二人,因此,刘长做起事来更是骄纵妄法,无视朝廷的各种典章制度。比如他因为怨恨大臣辟阳侯当初没有替生母赵姬辩白,就寻机用袖中藏着的一把铁锥,亲手将辟阳侯杀死。
刘长不仅在淮南国内不用汉法,而且还自己任命起各级官员来,小小的淮南国,俨然成了不在汉王朝统治下的“世外桃源”。
公元前174年,刘长暗地里派人与太子刘奇等人勾结,并打算联合闽越人和匈奴人联手叛乱。但是,刘长的密谋很快便被朝廷发觉,他本人也被捉拿到了京城。
汉文帝八年(公元前172年),刘长被废王位,汉文帝因念及兄弟之情,并未依法处刘长极刑,而是将他废爵流放到蜀郡。刘长在发配途中绝食而死,时年仅二十五岁,死后被谥为“淮南厉王”。
刘长死后,淮南国藩号被取消,收归中央管理。
两年后,汉文帝又想起了刘长这个自杀了的弟弟,越想心里越不是滋味,便下诏将刘长四个年仅七、八岁的儿子都封了侯;到汉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年),汉文帝把原来的淮南国一分为三,即淮南、衡山和庐江,封给了刘安兄弟三人,刘安以长子身份袭封为淮南王,时年十六岁。寄望于幼年便惨遭丧父之痛的刘安能对汉王朝忠心耿耿。
然而事实上,刘安的一生,始终就是在对朝廷的不满、怨恨和异心频起之中度过的。
刘安不同于自己骄横无比的父亲,他喜欢交游宾客,在做淮南王时,他招募的宾客和术士最多时竟达到了数千人。这些宾客在淮南王府不仅从事讲学、炼丹之事,而且还经常与他进行为政、治学以及做人的讨论。
刘安也不同于一般的皇室子弟,他从小就不太喜欢骑马、打猎,而是爱好读书、学艺、弹琴,尤其热衷于道家黄老之术。由于天资聪明,加上勤奋好学,到汉武帝时,刘安已“流誉天下”,成了国内颇有名气的学者,在各诸侯王中也享有很高的声誉。汉武帝对他这位才华出众的皇叔很是欣赏,曾专门召他来长安撰写《离骚传》。据说汉武帝清晨下达了诏令,刘安中午就把《离骚传》给写好了,汉武帝看过后连声称赞。
刘安好读书鼓琴,不喜弋猎狗马驰骋,潜心治国安邦,著书立说。刘安爱贤若渴,礼贤下士,淮南国都寿春成了文人荟萃的文化中心。刘安和众门客著成《淮南子》(亦名《淮南鸿烈》)。
《淮南子》有《内篇》二十一篇、《外篇》三十三篇、《道训》两篇,共二十余万字。又著有诗歌《淮南王赋》八十二篇、《群臣赋》四十四篇、《淮南歌诗》四篇、《淮南杂星子》十九卷、《淮南万毕术》等,其内容涉及政治学、哲学、伦理学、史学、文学、经济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农业水利、医学养生等领域,包罗万象。
在《淮南子》中,集中体现了道家思想。在《淮南万毕术》中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据考证,“曾青”就是指铜的化合物,有的科学工作者认为是铜绿,说法不一。
刘安好黄白之术,召集道士、儒士、郎中以及江湖方术之士炼丹制药,最著名的有苏非、李尚、田由、雷被、伍被、晋昌、毛被、左吴,号称“八公”,在寿春北山筑炉炼丹,偶成豆腐。刘安因之被尊为豆腐鼻祖,八公山也因此而得名。
刘安的治国思想是“无为而制”,对道家思想加以改进,不循先法,不守旧章,遵循自然规律制定了一系列轻刑薄赋、鼓励生产的政策,善用人才,体恤百姓,使淮南国出现了国泰民安的景象。
尽管刘安的治国政策得到百姓的拥护,可是在那独尊儒术的时代,他所奉行的道家思想却屡遭汉廷驳斥。因此,汉武帝虽然非常欣赏刘安的才情,但他强力推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统治思想,却和刘安推崇的“无为而治”的道家学说南辕北辙,而父亲刘长之死更成了刘安心中的一个“死结”。因此,刘安在广置门客进行“学术研讨”的同时,也在不断地积蓄力量,为有朝一日的谋反做着准备。
不过,和自己的父亲一样,刘安的谋反还没有来得及实施,便由于门客雷被的告状,以及门客伍被、孙子刘建的告密而划上了句号。
在刘安招募的数千门客中,有八个人最具才华,他们分别是苏非、李尚、左吴、陈由、伍被、毛周、雷被和晋昌,这八个人号称是淮南王府上的“八公”。其中雷被是一位剑艺精湛的剑客,他在与淮南王太子刘迁的一次比试中,失手击中了刘迁,从此惹怒太子,后来更是被逼得在淮南国里待不下去了。雷被于是向刘安请求:跟随大将军卫青去打匈奴。没想到刘安听后,反倒认为雷被起了叛心,并将其免了职。心怀怨恨的雷被索性逃出淮南王府,跑到长安城状告起刘安来。根据汉律,凡阻挠执行天子诏令者,应被判弃市死罪。此时正忙着“削藩”的汉武帝,早已对刘安的所作所为有所耳闻,因此雷被这一状正好告对了时候,汉武帝顺水推舟,剥夺了刘安的封地。
“八公”中的另外一位门客伍被,在得知刘安准备谋反时,曾经多次进行劝阻,但刘安不仅不听,还总是拿出秦末陈胜、吴广起义成功的例子来反唇相讥。伍被见自己的谏言得不到采纳,也决定反戈一击,将刘安谋反一事密报给了朝廷。
俗话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就在刘安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他的孙子刘建又跳了出来,朝自己爷爷的心窝上狠狠地“捅了一刀”。刘建的父亲刘不害因为是庶出,很少得到刘安的宠爱,长期心存怨言。因此,他那个“没长脑袋”的儿子刘建,竟然也跑到了长安城告起状来。刘建的目的原本是想陷害太子刘迁,让自己的父亲当上淮南王的继承人。只是他没有想到,这一状恰恰将自己的爷爷送上了黄泉路。
如此一来,雷被告状在前,伍被、刘建告发在后,汉武帝遂派有名的酷吏张汤前来办案,结果认定刘安谋反属实。汉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汉武帝以刘安“阴结宾客,拊循百姓,为叛逆事”等罪名,派兵进入淮南,从刘安家中搜出了准备用于谋反的攻战器械,和用来行诈而伪造的玉玺金印,自知罪无可赦的刘安自杀身亡,终年五十四岁;而与他串通一气的衡山王刘赐闻讯后,也自杀而亡。
刘安死后,汉武帝下旨严厉追究此事,因此而受牵连而被杀者多达数千人。此后,汉武帝又下诏废除了淮南国,将淮南故地改为九江郡,收归中央管辖,淮南王藩族至此覆亡。
后来,刘安一支中侥幸脱逃的族人,因祖上曾经是淮南王,故有将刘氏改为淮氏者,其后代延续至今。
第三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战国时期燕国钜燕,属于以为氏。
智淮氏,高丽文为“”,为箕氏朝鲜的国民姓氏,其来源于战国时期燕国遗民,在古朝鲜分为邵燕、钜燕二部。
智淮氏出于钜燕,钜燕,即巨燕,指今山东北部地区,古属燕国。
箕氏朝鲜第四十一代王箕准执政时期,正值秦末汉兴,刘邦、项羽二人逐鹿于中原,史称“楚汉相争”时期。中原齐、赵及燕地之民数万口因避战乱而亡命于准(箕氏朝鲜),箕准辟其西地予以安置。“钜燕”,就是指秦汉之际避乱于源于箕氏朝鲜的山东燕国移民。
汉高祖刘邦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因汉燕王卢绾反汉,汉以樊哙、周勃伐燕,燕王卢绾亡命匈奴。时有燕国人卫满,乘卢绾亡命之机,聚党千余人,东渡浿水(今朝鲜大同江)投奔箕氏朝鲜。
卫满到箕氏朝鲜后,建议箕准开放其西界接纳中原亡命之人,以为朝鲜之屏藩。箕准采纳了卫满的建议,并拜卫满为博士,赐以圭,封之百里,命守西界。
后来,卫满谎称有十路汉军来伐,求入内宿卫,箕准稀哩糊涂地同意,开门辑虎,之后卫满联合党羽反叛箕准,箕准入海逃至韩地,自号韩王。箕氏朝鲜至此亡。卫满占据箕氏朝鲜后,以故燕、赵、齐诸国亡者,举卫满为王,立都于王险城,史称卫满朝鲜。
汉王朝定天下后,辽东太守即约卫满为外臣,负责“保塞外蛮夷,毋使盗边;蛮夷君长欲入见天子,勿得禁止”。
到汉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原卫氏朝鲜的秽君南闾降汉,率二十八万口诣辽东内属。汉武帝以其地置海郡(今辽宁海城),智淮氏随之内迁中原,后省文简化为单姓智氏、淮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四个渊源:源于满族,出自唐朝时期沙陀突厥族汪古氏部落,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满族洪衮氏,亦称洪果氏,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满语卫Honggon Hala,汉义为“槐”, 源出沙陀突厥汪古氏部落,出于金国时期的古姓黄帼氏,世居萨哈尔察(今吉林敦化)、吉林乌拉(今吉林永吉乌拉街至辉发河口、拉发河流域、双阳境。包括乌拉城、宜罕和林、金州、孙扎泰、俄漠、优哈尔、斐优等)等地,所冠汉姓为淮氏。
二分布:
山西省的运城市万荣县北薛朝村、荆淮村、中阳村,河北省的张家口市,陕西省的宝鸡市扶风县、沙河市淮庄,河南省的南阳市等地,均有淮氏族人分布。广东、广西、江西、福建等省地的淮氏族人今为客家人。
三郡望:
吴兴郡:周朝始置县,三国时期吴国宝鼎元年丙戌(公元266年)置郡,治所在乌程(今浙江吴兴),取吴国兴盛之意,其时辖地在今浙江省临安至江苏省宜兴一带。东晋朝义熙初年(公元405年)移至吴兴(今浙江吴兴),当时辖地在今浙江省临安市、湖州市、余姚市、杭州市、德清县一线西北、兼有江苏宜兴一带县地。隋朝仁寿二年壬戌(公元602年)因地濒太湖而改名湖州。唐朝时期亦曾改湖州为吴兴郡。
四历史名人:
淮 氏:(生卒年待考),俗名待考,法名释善胄;瀛州人。著名唐朝西京净影寺高僧。
通敏易悟极闲谈激,机辩为心美誉闻彻。
于唐仁寿末年奉敕置塔。后护送舍利于梓州牛头山华林寺。淮氏严舆将达感猪八头。突到舆下从行至馆。驱逐乃走还来如故。渐至城治。黑蜂四枚形甚壮伟随舆旋绕数匝便去。即至州馆。夜放大光明彻屋上。如火焰发。食顷方灭。又掘塔基入深丈余。正当函处得古瓷瓶。无盖有水。清澄香美。乃用盛于函内。寺九层浮图。从西南角。第二级放光上照相轮。如五石瓮。黄赤如火。良久方隐。又堂内弥勒佛。亦放眉间紫光。并二菩萨亦放赤光。通照寺院。前后七度众人同见。
淮宏珍:(公元1946~今),山西万荣人。著名地方环保技术专家。
1970年毕业于太原工业大学机械系。
1970~1973年任运城盐化局技术员;1974~1987年任运城行署环保局工程师。
1987年至今任运城行署计委投资科长,地区重点工程办公室副主任。山西省劳动模范。
多年从事经济技术开发研究,多次参加全国试点开发及跨省区开发等课题的组织和研究工作。
科研项目“硫化碱废水闭路循环干法排泥新技术”,获山西省1984年科学大会三等奖,1985年被国家环保局选人《全国环保科技成果汇编》;国家试点课题“山西省河津铝基地国土开发整治综合规划”,获山西省1989年科学技术进步一二等奖;“晋陕豫黄河三角经济协作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获陕西省渭南地区1990年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主要论文有《永济小麦受害考察报告》、《运城地区国土开发整治研究》、《关于建立晋陕豫黄河三角经济区的构想》、《晋陕豫黄河三角经济区有色工业开发前景研究》、《晋陕豫黄河三角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科技进步是企业振兴之本》。
1990年以后,作为副主编,先后编著出版了《市场营销奥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两本专著。
目前进行区域经济结构研究和生产力布局研究、区域经济中长期规划和重大项目管理。
张
一、张姓来源
来源有三: 1、出自黄帝之后挥。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黄帝少昊青阳氏弟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由此可知,曾经是重要武器弓的发明者挥,其后有以张为姓氏的。是为河北张氏。 2、出自黄帝姬姓的后代,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晋国有大夫解张,字张侯,其子孙以字命氏,也称张氏。又载,张氏世仕晋,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后,除部分留在原地外,大部分随着三国迁都而迁移。是为山西、河北、河南之张氏。 3、出自赐姓或他姓、他族改姓。世居云南的南蛮酋长龙佑那,于三国时被蜀相诸葛亮赐姓张,以后其子孙便以张为氏。魏国大将张辽本姓聂,后改为张氏。还有一些少数民族改姓张氏的。
二、迁徙分布
分布在各地的张氏,大体上都有分支始祖及迁徙原因。 河东张氏,出自晋司空张华裔孙吒子,自范阳徙居河东张氏;始兴(今广东韶关市东南莲花岭下)张氏,亦出自晋司空张华之后,随晋南迁,至君政,因官居于韶州曲江;冯翊(今陕西大荔县)张氏,出自东汉司空张皓少子纲,东汉时任广陵太守;吴郡(今江苏苏州市)张氏,出自张嵩第四子睦,东汉时任蜀郡太守,始居吴郡;清河东武城(今河北清河县东北)张氏,出自汉留侯张良裔孙司徒张歆,歆第协,生魏太山太守岱,自河内徙清河,传自彝,为后魏侍中,隋末徙魏州昌乐;河间(今属河北)张氏,为汉北平文侯张仓之后,世居中山义丰;魏郡(今河南安阳市)张氏,世居平原。 晋代有中原张氏迁至福建;唐高宗总章年间,陈政、陈元光父子奉命入闽,有中原张姓军校随从;唐僖宗中和年间,王潮、王审知入闽,又有河南固始人张睦随同前往,后被封为梁国公,福建张氏,大致以居住地分为鉴湖、金坡、板桥等派,此后有的又迁往广东,均称其始祖来自河南光州固始。从清初开始,闽、粤张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进而又有不少人到海外谋生。移居海外的张氏,现主要分布在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美、英、法、澳大利亚、巴拿马等国家和香港地区。
三、郡望堂号
堂号"百忍堂": 唐朝的时候,张公艺九世同居,这对当时的世风影响很大。唐高宗亲到他家请他介绍和睦相处不分家的经验。张公拿起笔来写了100个"忍"字呈给高宗。高宗很佩服,奖励了张公100尺绸缎。 张姓堂号还有"清河"、"金鉴""孝友"、"亲睦"、"冠英"、"燕贻"、"敦睦"、"宗岳"、"敬谊"、"源流"等。 郡望清河郡:汉时置郡。此支张氏,世居武城,其开基始祖为汉留侯张良裔孙张歆。 范阳郡:三国魏黄初七年(公元226年)改涿郡置郡。此支张氏,其开基始祖为东汉司空张皓之子张宇。 太原郡:战国时置郡。此支张氏,其开基始祖为北魏平东将军、营州刺史张伟。 京兆郡:汉时置郡。此支张氏,其开基始祖为西汉御史大夫张汤。
四、家乘谱牒
河北:南皮张氏东门家谱不分卷、南皮张氏族谱、南皮张氏西门家谱、张氏族谱不分卷、南皮张氏四门弟十八支家谱。 山西:张氏家谱不分卷、张氏家谱一卷、宗阳张氏家谱四卷、定阳张氏家谱四卷。 辽宁:广宁张氏家谱不分卷、顺天张氏家谱不分卷、张氏家谱一卷。 上海:申浦张氏宗谱六卷、奉贤张氏家谱六卷首一卷、云间张氏家谱一卷、云间张氏家谱续卷一卷、南塘张氏族谱八卷。 江苏:张氏宗谱十卷、铜山张氏家传、张氏族谱二卷、张氏家谱六卷、淮阴张氏宗谱九卷。 浙江:清河张氏支谱不分卷、张氏家谱一卷、甬上张氏宗谱、清河张氏宗谱二十二卷。
五、主要张姓人物
中国历史上的张姓六十三宰相
张仪(?-前310),战国时期魏国人,纵横家,秦惠文王时任秦相,封武信君。他用合纵的策略游说各国服从秦国,瓦解了苏秦倡导的连横抗秦策略。后入魏为相。
张苍(?-前152),西汉阳武(今河南原阳东南)人。帮助刘邦建立西汉政权有功,封为北平侯。文帝四年(前176)代替灌婴担任丞相十五年。
张禹(?-前5),西汉河内轵(今河南济源)人。成帝河平四年(前25年)拜为丞相,封为昌侯。在位六年,以老病归。
张邯(?-23),籍贯不详。因为推行井田制,得到王莽的称赞,地皇四年(24)拜为新朝宰相,任大司徒。
张湛 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人。西汉时官至二千石。王莽新朝历任太守、都尉。东汉初历任光禄大夫、太子太傅、太中大夫等。建武二十年(44)拜相,任大司徒。
张纯(?-56),平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东汉建武二十三年(47)拜相,在位十年。
张T(?-104),东汉汝志细阳(今安徽阜阳北)人,东汉和帝永元五年(93)拜相,任太尉,十二年罢相,十六年再次拜相,任司徒。为政刚正不阿,抑制豪强。卒于相位。
张奋(?-102)。张纯之子。东汉和帝永元六年(94)代刘方任司空,十三年任太常,以病免。卒于家。
张禹(?-113)。东汉襄国(今河北邢台)人,和帝永元六年(94)由大司农拜为宰相,为政节俭,重农垦水利。
张敏(?-112),东汉河涧馍(今河北雄县东南)人。建初二年(77)举孝廉,任司空六年。在位奉法守纪,用刑公正平允。以病重免相。
张皓(49-132),东汉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东)人。顺帝永建元年(126)拜相,任司空,在位四年。
张歆,东汉河内人。桓帝建和三年(149)拜相。
张颢,东汉常山(今河北元氏)人。灵帝光和元年(178)拜相。
偶/b>,东汉汝南细阳人,灵帝光和二年(178)拜相。
张温(?-191),东汉南阳穰(今河南邓县)人。灵帝中平元年(184)拜相,献帝初平二年(191)被董卓杀死。
张延(?-186),东汉河内人,汉桓帝相张歆之子。灵帝中平二年(185)拜相,后被宦官下狱至死。
张喜,东汉汝南细阳人,献帝初平四年(193)拜相,在位四年。
张悌(?-286),三国东吴襄阳(今湖北襄樊)人。末帝天三年(279)以军师兼任丞相,翌年,率三万大军抗击晋军,力战而死。
张华(232-300)西晋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人。武帝泰始七年(271)拜相,任中书令,力排众议,制订灭吴计划。咸宁五年(279)免相,改任度支尚书。元康元年(291)再次拜相,任中书监加侍中光禄大夫,在位六年,“尽忠匡辅,海内晏然”,封为壮武郡公。
张行成(587-653),定州义丰(今河北安国)人。唐太宗贞观十九年(646)拜相,以刑部侍O兼太子少詹事掌典机务。高宗即位,以顾命大臣辅政,封北平县公。历任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太子少傅,监修国史。
张文,(605-678),唐贝州武城(今属山东)人。乾封二年(667)任东西台舍人参知政事,拜为宰相。在位十二年,为政勤俭,办案公正,执法平恕,受到高宗倚重。
张大安,唐魏州繁水(今河南南乐)人。仪凤二年(667)拜相,同中书门下三品,受到章怀太子倚重。永隆元年(680)罢相,贬为普州刺史,终于横州司马任上。
张光辅(?-689)唐京兆(今陕西长安县)人。武则天垂拱三年(687),以讨平越王李贞之功拜相,永昌元年(689)改任讷言,迁内史令。同年,以不满武则天专权,坐心怀两端之罪被诛杀。
张锡,唐贝州武城(今属山东)人,高宗宰相张文的侄子。武则天久视元年(700)任宰相。次年以泄露宫中机密流放循州。唐隆元年(710)韦后杀中宗立少帝,命为宰相,仅十余天,韦后被杀,他亦被贬。
张柬之,唐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武则天长安四年(704),拜为宰相,次年发动政变,入宫杀张昌宗,张易之,迫武则天退位,拥立唐中宗复辟,以功升天宫尚书、中书令等职,仍居相位。
张仁愿(?-714)华州下圭(今山西富平东)人,唐中宗景龙二年(708)拜为宰相 ,封韩国公。是整个唐代少有的文武双全的宰相。
张嘉福(?-710),籍贯不详。唐睿宗景云元年(710)拜为宰相。同年被诛杀。
张说(667-730),洛阳(今属河南)人。唐睿宗景云二年(711),拜为宰相,监修国史。同年免相,改任尚书左丞。玄宗开元元年(713),第二次拜相,封为燕国公。不久免相,贬为相州刺史,唐玄宗开元九年第三次拜相,在位五年。开元十四年,为奸臣李林甫弹劾免相。
张嘉贞(666-729),蒲州猗氏(今山西临猗南)人。开元八年(720)拜相。开元十一年免相,封河东候。子延赏、孙弘靖分任德宗、宪宗朝宰相,史称“三相张家”。
张九龄(673-740)。唐韶州曲江(今广东)人。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拜相。三年后受李林甫排挤,罢相。
张镐(?-764?),唐博州(今山东平西)人。肃宗至德二年(757)拜相,主持平定安史之乱。
张镒,苏州人。唐德宗建中二年(781)拜相,次年罢相,谪凤翔右节度使,后为叛将所杀。
张延赏(727-787)德宗贞元元年(785)拜相,旋罢。三年,再次拜相,同年卒于相位。
张弘靖(760-824),唐德宗宰相张延赏之子。肃宗元和九年(814)拜相,在位三年。
张浚(?-902),河间(今属河北)人。唐僖宗光启三年(887)拜相,在位五年。昭宗大顺二年(891)免相,贬为武昌军节度使。后被朱温杀害。
张文蔚(?-908),河间(今属河北)人,唐昭宗天复四年(904)初拜相。天佑四年(907),朱全忠灭唐,任后梁宰相。
张策(?-912),敦煌人。后梁开平二年(908)拜相,兼刑部侍O。同年以病辞相。
张延朗(?-936),开封人。后梁清泰元年(934)拜相。后被石敬塘杀害。
张孝杰,辽永霸(今辽宁朝阳)人。咸雍八年(1072),封陈国公、北府宰相,赐国姓耶律氏。
张琳(?-1122),沈州(今沈阳)人。辽乾同四年(1104)为南府宰相。
张齐贤(943-1014),北宋曹州人。淳化二年(991)拜相,四年罢。咸平元年(998)再拜相,三年罢相。
张知白(?-1028),北宋沧州清池(今河北沧州东南)人,仁宗天圣三年(1025),以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拜相。三年后卒于相位。
张士逊(964-1049),北宋阴城(今湖北光化)人。天圣六年(1028)拜相,次年罢相;明道元年(1032),再次拜相,次年罢相,宝元元年(1038)三拜相,朝廷机务悉由裁夺。
张商英(1043-1121),北宋蜀州新津(今属四川)人。大观四年(1110)拜相,大革蔡京弊 政。
张邦昌(1081-1127),宋东光(今属河北)人,靖康元年(1126)拜相。金兵入侵力主议和。次年金灭北宋立他为楚帝。南宋初被处死于潭洲。
张浚(1097-1164),宋汉州绵竹(今属四川)人。绍兴五年(1135)拜相,督师抗金。忧郁而死。
张浩(?-1163)。金代辽阳(今属辽宁)人。本姓高,改姓张。大定二年(1102)拜相。
张璁(1475-1539),明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嘉靖八年,为内阁首辅。在位六年,从政刚明果敢,痛惩贪官。
张璧(?-1545)明石首(今属湖北)人。嘉靖二十五年(1544)拜相,不久病逝。
张治(?-1550),明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嘉靖二十八年(1549)拜相,不久病逝。
张居正(1525-1582),明政治家。江陵(今属湖北)人。隆庆元年(1567)入阁。穆宗死后他代为首辅,主持国政十年,大力改革弊政。
张四维(1526-1585),明蒲州(今山西永济西)人。万历十年张居正逝世,遂代为内阁首辅,力反居正改革措施,次年,以父丧离职。
张位,明新建(今属江西)人。隆庆十九年(1591)入阁,参预机务,为相果敢善断。
张瑞图(1576-1641),明晋江(今属福建)人,天启六年(1626)入阁,累升中极殿大学士、吏部尚书等职。崇祯元年(1628)被罢相。
张至发(?-1642)明淄川(今山东淄博)人。天启十年(1631)代温体仁为内阁首辅大学士。无大作为。次年,罢相归家。
张四知,明费县(今山东费县)人。崇祯十二年(1639)入阁,参预机务,累加太子太保、吏部尚书,后降清。
张瑞,山东掖县人。顺治十年(1653)拜相,任国史院大学士。次年卒于相位。
张玉书(1642-1711),清江南丹徒(今江苏镇江)人。康熙二十年(1681)累官刑、户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等职,颇得康熙信任
张英(1637-1708),清江南桐城(今属安徽)人。康熙三十八年(1699)拜相,颇受康熙器重。四十年以疾辞职,七年后逝世。
张鹏翮(1649-1725),清四川遂宁人。雍正元年(1723)拜相,三年卒于相位。
张廷玉(1672-1755),清江南桐城(今属安徽)人。雍正八年(1730),首任军机大臣,备受雍正、乾隆帝倚重。
张之万(1811-1897),清直隶南皮(今属河北)人。光绪十年(1884)任军机大臣,十五年加体仁阁大学士,转东阁大学士。为相十年。
张之洞(1837-1909),清末洋务派首领。直隶南皮(今属河北)人。历任内阁学士、两广总督、军机大臣等职。
--- ---
张 良:西汉谋臣。(?—前186),汉初大臣,城父(今安徽亳县)人,刘邦的重要谋士。和萧何、韩信等人辅佐刘邦创建了西汉王朝,封留侯。 刘邦称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张 骞:西汉外交家,陕西城固人。两次出使西域,建立起了我国与中亚各国的友好往来。
张 衡:东汉科学家、文学家,河南南阳人。他在天文上一改"盖天说",提出"浑天说",绘制星象图,发明"浑天仪"、"地震仪"等。
张道陵:江苏丰县人,东汉末年,在四川灌县创立了"五斗米"(道)教,人称张天师。
张仲景:东汉医学家,河南镇平人。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著《伤寒杂病论》,造福人民,为后人尊为医圣。
张 飞:字冀德,燕人,三国时名将。为蜀国五虎上将,战长坂名震于时。传与刘备、关羽结义于桃园,世称桃园三结义,被后世所传诵。
张 遂:唐朝天文学家,河南南乐人。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测出子午线的人。 张 旭:唐代大书法家,江苏苏州人。他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而后乃下笔,逸势奇绝,连绵回绕,人称"草圣"。
张择端 北宋画家,东武(今山东诸城)人。传世作品有《清明上河图》。
张景岳:明朝中医理论家,浙江绍兴人。他阐发了医易相通的中医理论,对中医理论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张居正:明末著名政治家。1525—1582)字叔大,号太岳,湖广江陵(今属湖北)人
张德成:清末,中国人民抗击八国联军的义和团首领。
张秀眉:清末,贵州台拱人士,清末苗民抗清领袖。
张天师:道家重要人物。
张大千:著名画家。
张自忠:著名爱国将领。(1890-1940)字荩忱,山东省临清市唐元村人
张学良,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国民党军陆军一级上将。西安事变的组织者。字汉卿,号毅庵,生于1901年农历4月17日凌晨(清光绪二十七年四月十七日),奉天(今辽宁)海城人。
张澜,爱国民主人士。(1872-1955),四川南充人。他是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创始人和***,著名爱国人士和教育家。1949年9月,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1954年,先后担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和全国政协副主席。
张爱玲,著名作家。(1920-1995)原名张瑛,上海人。著有《传奇》《金锁记》《倾城之恋》 等。中国近代四大才女之一。
家谱32字为:袖荣起光、知德元良、永开(承)天(先)作(西)、长发齐强、文张华国、诗李传家、政立手帮、万事人昌
[吴] 满族最早使用的汉字姓,渤海国有此姓。
老姓包括:兀扎喇氏、武佳氏、乌苏氏、乌苏占氏、乌雅氏、吴札库氏、吴尔锡氏、吴灵阿氏、乌拉氏、吴穆氏、乌尔瑚济氏、乌苏哩氏、乌色氏、乌尔古宸氏、乌尔汉氏,以及加入满族的乌礼苏氏(达斡尔族)、吴扎氏(索伦)、吴克定氏(赫哲族)、乌恰尔坎氏(鄂伦春族)、乌济奇特氏(蒙古族)、吴氏(汉族、朝鲜族)等。
现存吴姓谱序,最早当推唐代著名文学家吴少微的《吴氏正宗谱序》。吴少微是季札的第61世孙,他的诗文雄迈高丽,与富嘉谟合称“吴富体”。此后之吴氏谱序,宋初有著名学者、龙图阁大学士吴遵路的《丹阳吴氏宗支录初编叙》。宋以降,至民国时期,文人学者、政客要人所作的吴氏谱序,就数不胜数了。
吴姓家谱文献目录
全国·吴氏宗支蕃衍志不分卷 藏地: 美国 杨继盛纂写本 一册
全国·吴氏宗支世系图不分卷 藏地: 美国 写本 一册
全国·吴王寿梦等四子季札公世系图不分卷 藏地: 美国 吴如胜纂写本 一册
全国·吴氏先代溯源引不分卷 藏地: 美国 吴呜凤撰写本 一册
辽宁本溪·吴俄尔格氏家乘五卷 藏地:辽宁本溪市城子乡朴卜村 (清)吴守恩纂清雍正间纂写本
辽宁辽阳·吴守近家谱 藏地:北京图书馆清钞本 一册
辽宁·辽阳吴氏族谱三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二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辽宁图书馆(民国)吴恩培编1940年辽阳兴亚印刷会社精印本
河北·泺南吴氏家谱四卷 藏地:河北泺南县档案馆 (清)吴优善 吴鸿盘纂清道光三年(1823年)纂 清光绪十八年 (1892年)铁板本
河北泺南·吴氏家谱三卷 藏地:河北泺南县文管会 (清)吴宝善纂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纂 光绪二十五年 (1899年)刻本
河北河间·吴谱一幅 藏地:河北青县崇仟镇野兀屯吴淑珍纂钞本
上海松江·华亭张泽吴氏宗谱二卷 藏地:上海图书馆 (清)吴德达辑 吴应芝续辑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仁泽堂刻本
上海松江·吴氏宗谱三卷 藏地:上海松江县博物馆 (民国)吴承祜纂 1929年1936年铅印本
江苏·吴氏宗谱三十六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哈尔滨师范大学 (清)吴宗洛十一修清咸丰元年(1851年)至德堂铅印本 三十六册
江苏·吴氏族谱十二卷首一卷 藏地:上海图书馆 (清)吴瑞宗等修清光绪三年(1877年)至德堂木活字本 六册
江苏·吴氏族谱十卷 藏地: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清)吴丽生纂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刊本 十册
江苏·吴氏汇修宗谱十二卷 藏地:江苏苏州市图书馆(存卷1)(民国)吴仲山纂修民国吴氏至德堂活字本
江苏溧水·吴氏宗谱十五卷 藏地:江苏淋水县云合乡陈里坑屯竹窝里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三让堂木活字本
江苏溧水·吴氏宗谱四卷 藏地:江苏溧水县明觉乡向阳屯小吴家 (民国)吴祖起纂 1916年锦绣堂木活字本
江苏赣榆·吴氏宗谱长房卷不分卷 藏地:江苏赣榆县档案馆 (民国)吴怀镡重修 1937年至德堂油印本
江苏淮阴·南清河吴氏宗谱一卷 藏地:江苏镇江市图书馆 (清)吴昆田修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翻刻本
江苏·淮阴吴氏宗谱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 美国 (民国)吴其稑等重修 1921年清江柏碧山堂刊本 二十六册
江苏·淮阴吴氏族谱八卷 藏地:江苏镇江市博物馆 (清)吴芸等纂 1935年石印本
江苏扬州·吴氏宗谱四卷 藏地:吉林大学 (清)吴引孙修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朱印本 四册
江苏仪徵·古望亭吴氏家谱十一册 藏地:江苏仪徵县陈集乡工农屯清道光间重印本
江苏泰州·富安县吴氏重修族谱八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图书馆 (清)吴嘉珠纂修清嘉庆十六年至德堂刻本 八册
江苏泰州·海陵南圯塘吴氏族谱□□卷 藏地:江苏丹阳县图书馆(存爱字吴卷 6、忠字号卷1、2、4—6)(民国)姚龙光重修 1919年木刻本
江苏·高邮吴氏宗谱六卷 藏地:江苏宝应县郭桥乡友映屯塘河队 (民国)吴金波重修 192
目前,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康氏一族已绵延八代,现有直系康姓子嗣500多人,已知辈分字谱依次为:世—庭(廷)—永—同—寿—井—正—大—光……明,其中“明"字尚无传人。
据此,按汉人传统辈分字谱排列,反映以下几点信息:
一是此辈分字谱,按人伦五服辈分排列有三种可能:一为“世庭永同寿——井正大光明”,二为“XX世庭——永同寿井——正大光明",三为“XXX世庭——永同寿井正",“大光明(继承)"为后续”
二是此辈分字谱五字一轮可能性较大。因为“世庭永同寿"五字均含希望宗族延续和昌盛之意,"井"为承上,“正大光明"为一成语。依此,我们后辈续字谱亦应按此意图延续。
三是向上寻根,可按这类字谱,在相同或相近年代同类康氏辈分字谱向上追寻。这有两种可能:一是查找四字一轮尾字为"庭(廷)”字的,庭(廷)字后一轮首字如是"永","永“字后又为“同寿井正"则应该是血脉直系同宗,“永”字后面字可以不同,表示后面是分支;庭(廷)字后一轮首字如不是"永",则表明从"庭(廷)"这一支开始分支,可能“庭(廷)”字辈下面是旁支血亲 。
据此方法,作如下探考:
一、外迁始祖直系近支
查寻江苏省,在苏州市和苏北现在有不少与我族“同寿井正"四个字辈相同的康姓后人。如淮安市淮阴区有康庄,他们康姓现用辈分字谱与我们一致;宝应段大运河西岸向北5里地黄埔(堡,铺)有个康庄,那里康氏现用辈分也与我族一致。这些应为我族自“永"字起的直系宗亲。
那么这些直系宗亲为何散落在这些地区呢?为何称苏州是我们的老家呢?
这有三个方面原因:
第一,与史上北方汉民两次向南大迁徒有关
由于躲避自五代十国以来的北方战乱,我们远祖可能从陕西、山西携族南下,经河南、安徽到达江苏的南京、苏州安家。
第二,与元末明初的“洪武赶散"有关
洪武赶散时,我苏州远祖一部分族人被强迫迁徙到了苏北,但始迁苏北之地不在现在洪泽区地域。这是因为我们洪泽一族距今传八代,每代间隔按20—25年计,在洪泽区地域居住不足200年,迁到洪泽地域应是清朝年代的事。
因此洪武赶散时,我们从苏州始迁苏北之地可能是已沉入洪泽湖底原属凤阳府的泗州或富陵县、睢陵县、洪泽镇等旧县镇区域。
第三,与黄河夺淮入海形成洪泽湖有关
在洪武赶散的明朝,被强迫迁移到苏北的居民官府是不允许回原地的,就连省亲都是偷偷摸摸的,因此在洪泽湖逐渐成湖期间,这些移民需向湖四周边迁移。
到了清朝,由于黄河夺淮泥沙不断淤积,淮河水加黄河水逐渐淹没了淮河东岸的富陵县、睢陵县、洪泽镇以及淮河西岸的泗州、徐县等,在这些始迁地沉入洪泽湖底后,这些族人经清府安置和允许,分流向三个方向:
一部分回到了苏州原族人处安居,这有在苏州的部分族亲为证。
一部分回到了远祖南下前居住地陕西西安安居,这亦有我永字辈祖父兄弟俩在西安城经商和留有部分子嗣为证,"西安——山西——河南——安徽(蚌埠)——南京——苏州"以前一直是我永字辈祖上的商路,我世祖康永庆在从西安回来途中在蚌埠去世,他去世前在西安还留有当铺三十多个门点。
一部分在洪泽湖四周淮阴、盱眙、金湖以及洪泽湖西的安徽、河南之地择地而居。
因以上三个方面原因,造成目前我近支宗族分散苏州和淮安其他县区,并还有部分宗人一直在西安定居,而苏州是我们这一宗系从苏州经“洪武赶散”到苏北的始发地,故一直称苏州是我们的老家。·
二、相邻宗系
在相同或相近年代康氏辈分字谱中网搜数十家,以下几支可能为相近同宗:
1、河南省周口康氏家谱(一卷)
始迁祖至五世祖姓名失考,谱失序。六世贺、七世瑊、琪,八世守田、守身,九世国贤、国侦、国瑞(文耀、文餐、文星、文壮外迁无音)字辈从十三世开始。
已知辈分字谱顺序是:XX守国( 文)天,永佰如振鸿,好志培光X
2、安徽阜阳一支字辈:"世府庭天纪,金怀(玉)启同德(方言发音为dai),永庆历春景,文明震万国(方言发音为guai)"
3、河南鲁山县邓家寨康氏家谱(一卷)
字派是:有(振) 文 荣 守 光 ,永世庆光华,天泰敬贤士 ,长延贵宝嘉
4、陕西商南康氏族谱(一卷)
始祖康顺祥带领康甲仕、康万有一行三人从乾隆二年由老家江南省太湖县女儿街迁至陕西省商南县八龙庙黄泥沟,后又迁失马寨小寨沟,由小寨沟又迁到王家庄,永远安居乐业。
老宗派:顺甲万文正, 建明德华兴,盛世祯祥瑞 ,广招福禄春,光宗益耀祖 ,忠义显良臣,国清安邦定, 永远振家声
新派:继承先业起, 敦厚善来才,恩泽吉如庆, 北庭自发开
5、河南省汝州市康氏家谱(一卷)
一代先祖康广德,于1557年由山西迁至河南,安置在今伊川县城西十余里的康沟村(原犁树沟)。
已知辈分字谱顺序是: 永悌文尽忠,贤才德建庭,荣华富贵长,仁 义礼智信
6、山东省莘县康氏家谱(一卷)
始祖成,祖籍山西平阳府洪洞县,洪武年间(1386年—1392年)迁于斯邑。生二子,长立,次整,整生子升。
已知辈分字谱顺序是:新 庭彦 士 鸿,朝 品升 春 秋
从这六支辈分字谱考证如下:
1、在时代相近情况下,前四支“永”字与我一族字谱相合,后两支“庭”字与我一族字谱相合。尤其第一支可能直系更近,因为时代相近,代系传承相似,字谱字“xxx守国天——永"与“守文庭——永"相连都说得通。
2、这六支均有迁移史,并在我周边省份,地域文化相近,我族还保留北方方言和习俗。如父亲叫大、牛叫欧等,平时扎头巾以及红白事礼仪与陕西、山西相似等。
3、由于这些支脉辈分字谱无两字相连,故为相邻旁系分支宗亲。
4、我族清朝时有一支从北边寻找到我们的永字辈祖上,在我们现住地落户,与这几支相近。
5、这六支均为陕西、山西汉民正宗康姓后裔。
综合这五点考量,以上网搜六支可能为我族较远相邻宗系。
王[王,读音作wáng(ㄨㄤˊ 一姓氏用字: 二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周朝王族后裔,属于以帝王身份为氏。 周灵王的太子姬晋,因直言进谏,被废为庶民,迁居到琅琊(今山东胶南),世代繁衍生息。因其本为王族,世人称其为“王家”,延3131
你排错了!我知道的是你爷爷上一辈是世字辈,爷爷是保字辈!爸爸是朝字辈!你应该是树字辈!你的下一辈是德字辈!后面这四辈子人连起来正好是保朝树德!我们李氏家族的族谱应该是十六个字,我也就知道这五个了,
淮姓 淮氏家谱 淮姓起源 淮姓名人 淮姓的来源 淮姓简介
本文2023-09-22 00:21:11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7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