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公主的人物评论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2收藏

绿色公主的人物评论,第1张

评论文章

文章一

歌坛绿色公主——记青年歌手晏敏敏

一天作曲家刘书先带着一个女孩来做客,一曲《苗乡美》的激情演唱马上带来一片绿色的诗情画意。原来她就是著名声乐教育家糜若如教授的学生——堪称“歌坛绿色公主”的青年歌手晏敏敏。为什么这位湖南姑娘,年仅二十岁的歌唱就能为大家带来如此动人的诗情画意呢?大概还要从她短暂、曲折的经历谈起。  孩提时代的晏敏敏无论走到哪儿听到歌声或乐曲便会表现出独特的兴奋与敏感。童年时每天伴着歌舞厅音乐入睡,久而久之没有音乐反倒难以入眠啦。

也就是在怀化市靖州县鹤山小学读书时,爸爸发现了女儿的特长,送她到少儿艺术培训班参加各种文艺表演活动,有意让她从音乐方向发展。当时图书馆开办了电子琴班,第一节课敏敏便跑去看。两天时间里,敏敏一直站在那里眼看耳听老师授课,妈妈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第三天爸爸就买了台电子琴给她,报名参加了培训班。与电子琴同期开课的还有舞蹈培训班,敏敏是只丑小鸭,每天早晨要练,前桥、后桥、空翻、大跳、小跳、翻身、踏翻身、点翻身等等很多内容的基本功,老师的教学十分严厉,敏敏吃的‘苦头’可想而知,但就这样坚持了几年,十岁时居然已经是尖子班的学生啦。  有了这样的基础,14岁时,爸妈就把敏敏送到湖南省中南艺术学校学习钢琴、声乐。钢琴老师叫冉广林,发现敏敏的程度比同年的高,就给她布置有难度的练习曲,由于教学有方和敏敏刻苦,每次回课都能超额,切质量好。为全面锻炼、提高敏敏的艺术能力老师提出了要求,就是让他学会当肖老师!敏敏开始有些想不通,老师便说:“你不喜欢当老师,我还当老师喜欢你干嘛?”反思后敏敏尝试了一下,觉得自己确实可以教,并且与同龄人更好交流些,就在学习名列前茅的状况下,竟然帮老师把许多没有完成的任务都完成了。  与此同时,跟随省音协常务理事、国家一级演员、教育家徐竟存学习学习民族声乐。这也是敏敏第一次接触声乐。当时还处在童声阶段,徐老师有些不太愿意收。因爸爸执意要求,校长就以爸爸帮忙代理教务处主任工作作为条件,收下了敏敏。徐老师教敏敏唱歌,不要用白嗓子唱,要用轻声唱。敏敏不懂而且突然感到失声,便对教学又抵触情绪。后来,横下心来跟徐老师学,一个星期下来老师说敏敏进步很大。  回家爸爸让敏敏唱首歌,敏敏就唱了一首《映山红》,但声音只有蚊子那么大,爸爸说:“你能再大点声音吗?”敏再唱依然如故,爸爸又说:“用你原来的声音唱。”敏说:“唱不出来!”爸爸又说:“你能不能像歌唱家那样唱呢?”敏说:“不能。”爸爸说:“怎么回事?成这样啦?”就问徐老师:“怎么回事。”老师说:“她现在童声长不了,大人的还没学成,这是一个过程······”

经过一个暑假回校后,学校恰巧要抽人去演出,敏敏便主动向校长要求:“我也能去吗?”校长说:“你太小,再大点就能去啦!”敏又说:“您能让我试唱一下吗?”校长说:'可以。“敏敏一唱,把大家惊了一下,大家还以为她停留在“过程中”,没想到声音出来啦!不久,敏敏在校园内的歌唱比赛中拿了个第一名!徐竟存教授也参加了评比,惊了一跳说:“敏敏,没想到你进步了,很让我高兴!”晏的声音悟性越来越高,老师对她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初三、高一)的两年乐理学习课中,敏敏都随两届高三班上课。这一时间敏敏主要注意的是歌曲的韵味,感情处理。同时,也算确立了自己的艺术发展点和主攻方向——民族声乐。  2003年她来到广州星海音乐学院附中,被推荐到大学声乐教授雷慧兰处。雷慧兰听了敏敏的条件和唱功后觉得很有开扣潜力,便让她更多的接触歌剧性作品,着重指导其演唱的轻、重、缓、急,更加加强了歌曲感情处理方面的进步。附中的钢琴专业很强,一年后敏敏的钢琴又上了个新台阶。读到高二时,北京现代音乐学院到该附中去招生选中了敏敏,觉得她是应届条件最好的。让她跳进北京现代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声乐专业,成为大一学生,由柴林老师授声乐小课。柴要求敏敏抓住歌曲起中点,音不散,注意其内在的音点、音量,使声音更亮,更厚实,更稳。提出,敏敏应该找更好的老师来学。在校三年,敏敏同时跟海政歌舞团王晓莲老师选修了双排键电子琴。  此间,妈妈对敏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你歌唱、钢琴、电子琴、舞蹈都学啦,但是以后唱什么歌呢?”晏说:“想唱什么就唱什么。”妈妈提醒:“以后你自己写歌可不可以?”慢慢的敏敏发现,社会上许多歌都是一样的调子······还不懂什么是创作的敏敏在妈妈的不断启发和鼓励下,发现自己平时睡觉做梦经常会梦到许多漂亮的旋律,但是起床后便都忘掉了······回头一想:“那么好听的旋律,我自己唱该多好哇!”2004年末的一天晚上,突然间很自然就从脑子里留出一段旋律来,敏敏呼啦就起床拿起本子记录起来。写一会想一会,突然又断啦,想不起来啦就又躺下睡觉。睡着睡着,中断的旋律又接上了,敏敏又爬起来写,就这样一直写到早上5、6点钟。妈妈推开门问:”你起得很早?还是一夜没睡觉?“敏神秘的“嘘”了一声,妈妈跑到桌子上一看,密密麻麻的数字写了满本子,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当敏把音符全部记完后说:“妈,我想好了一段旋律了······敏敏把各种感情符号标上,一个谱子的初稿算出来啦。但是感觉还有旋律,于是试了一下好像还有声部,便在主旋上家谱了四部和声。之后对爸爸说:”我这个歌很好听······“爸爸说:”可是你怎么长啊?没有词呀······”敏敏说:”这词怎么写呀?“爸爸说:”只能靠你自己写。“敏敏看着谱子想场景,什么”太阳出来了“就写”出来了。“开始都不押韵有根据平时歌里的感觉花了连续三天的时间修改,就这样《苗乡美》在2005年春节时以“十八岁的灵感”诞生了。随后,爸爸专为敏敏写歌词,敏敏创作了歌曲《家乡的小河》、《都喊祖国叫爹妈》、《家乡的月亮》、《靖州美》、《相约靖州》、《娶朵苗乡的红玫瑰》等十多首,并在各种书、报、刊物上发表及多项塞事中获奖。  在北京学习期间,敏敏将艺术实践和理论结合起来,参加了不少音乐活动和赛事,2006年一次比赛中表现得十分优秀,词、曲、演唱获得一等奖!被音乐界不少专家、评委发掘,吸收为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协会会员、中国音乐文学协会会员、中国著作权音乐协会会员。其中作曲家、评论家沈尊光老师将敏敏推荐给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著名声乐教授糜若如老师,糜老师听敏敏唱了后的第一印象是:“很有潜力可挖、悟性很强,就收下了敏敏。要求她:“在同等水平线上你不能跟同等人去比,你要站在更高的地方去看。在班上第一不算,学校第一不算,走到哪都要第一才行,要精益求精,取长补短。”

敏敏已是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专升本科大一的学生啦。让我们预祝这位“歌坛绿色公主”——青年歌手晏敏敏不断进取得更新的成绩,早日走进听众视线,争取成为大家喜爱的歌手。  ——论文摘自于《黄河之声》、《词坛》、《丹顶鹤》、《莲香音乐》······

文章二

雪花贺岁展佳作红梅迎春推新人——贺《原创音乐报》创刊  岸江

在雪花贺岁,红梅迎春的季节里,由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协会主管,北京天龙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在2006年全国原创歌词歌曲暨演唱评选活动中《原创音乐报》于2006年11月18日出版面世。填补了我国报刊原创音乐之空白。原创是音乐之本,创新是民族之魂,《原创音乐报》的出版将提供高质量的音乐资源及演艺食粮,为繁荣我国音乐艺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有着深远的意义。  《原创音乐报》和原创歌词歌曲暨演唱评选活动,其主要宗旨创新推新。无论是专业的或业余的,无论是香港、澳门、台湾祖国四面八方或海外侨胞,无论工人、农民、教师、学生、战士都为其搭建展示自我音乐艺术的平台。同时推荐演艺新人及时介绍社会音乐动态,提供全国各种歌词歌曲演唱大奖赛信息,是广大音乐爱好者和音乐工作的良师益友。  《原创音乐报》配合一年一届的原创及演唱系列活动,以推新人推新作为主题,以公平公正为原则,一视同仁,不拘一格评佳作选人才。活动参加门槛低,起点高,费用低。品位高,出优秀作品多,时间花的少,推新人新作渠道多,走的弯路少。活动几千人参加,推出几百首佳品新作,一批新人在此展示自我才华,活动办得圆满成功,宣传面大,影响大。例如晏敏敏(19岁)在2006年首届原创歌词歌曲暨演唱评选活动中,得到了专家评委一致认可,获作品一等奖,演唱一等奖,词、曲、唱特别奖,即兴作曲特别优秀奖,即兴演唱特别优秀奖等五大奖项。由活动组委会颁发奖杯、荣誉证书。同时在首刊《原创音乐报》刊登其照片、简介、作品、并在初看画册发展其作品等一系列推荐活动。她就是《原创音乐报》及评选活动中在迎春的季节里栽培的一朵初放的红梅。  《原创音乐报》有乔羽、王世光、任志平、刘钦明、樊祖荫、石祥、王玉明、赵毅、程源、韩瑞林等***物及数十名专家名人做后盾,在飘着美丽雪花的季节里创刊出版问世,起点高、品位高,可喜可贺。祝愿在这块洁白无瑕的原创音乐园地里,千万新人新作在神州大地闪耀辉煌。  ——摘自于《原创音乐报》

文章三

梦中的田园诗话——听晏敏敏的《苗乡美》

这是一首青年歌手晏敏敏的处女作,她以十八岁的灵感在梦中绘制了一幅美妙音乐与诗情画意。那色彩绚丽的少数民族音乐语言、和声伴唱、舞蹈节奏、衬词甩腔的运用,可以看到一首抒情歌曲完整、严谨的结构,虽然某些地方还略带些稚嫩,但已经看到全能型歌手深藏的创作潜质。

那么,《苗乡美》到底美在哪里呢?听!电子琴轻盈的点缀与哗啦啦的流水声中,男声无伴奏合唱“阿依也”迅速掀起,一个民族特色鲜明、和声均匀、柔和的兴起,将全曲苗族特色的独特意境轻轻敲定。  色彩鲜明的旋律与各种劳动声音采样的打击伴奏中,首先进入女声独唱的主唱。“太阳那个出来也照呀那个照苗乡也。”“吊脚那个楼前也阿依哟,青山那个伴绿水。”音乐根据歌词语言密度和音调特点加入适量过度,在巧妙发展5642旋律特点同时出现了7121的降7特点。在舒展、浪漫中描绘了歌曲的清新意境。特别是衬词“阿依也”将苗族音调风格鲜明特点结合起来以前1后6迅速转掉,使“唱支那个山歌/山歌又有随风飞/唱支那个幸福遥/阿哥阿妹来相会”在紧密节拍中加入了女合伴唱,演唱在音阶转换中将歌唱《苗乡美》引入第一美——爱情美。  XXXX鼓的密集打击引导下,进入快板,具有舞蹈节奏的,女高、男合、衬词“噢”同时进行的三部合唱。但见“阿哥阿妹来相会/欢歌笑语双双配”的旋律在5音变奏中加入多出的1音过度,群体演绎效果在节奏密集、民族色彩鲜明的旋律中快速倒字,充满跳荡感觉和快速铺垫。苗族色彩鲜明的短暂衬词演唱“阿耶依哟阿哥阿妹来相会”以独唱加伴唱有张力的抒情将歌曲引入“来相会呀双双配”。在“来相会呀双双配”这个爱情干熊熊燃烧的乐句中。但见舞蹈节奏鲜明,主唱、女独伴唱、男声合唱伴唱的快速倒字,以跳荡节奏力度与群体感情爆发的能量释放,掀起舞蹈动感热浪。随即进入群体衬词长句子“阿耶哟”的演唱,旋律变奏中出现两处降7和降3的特点。伴唱也以女高、女中。男声高低音部等六个声部,同时掀起抒情高潮,呈现充满野性、狂热、奔放的歌唱情绪和浓郁的生活气息与民族色彩。

爱情美必然创造出生活美,这恐怕是《苗乡美》要表现的第二部分生活美。歌词呈现“唱支那个苗歌花香鸟语醉/唱过高山那个高山群山都来对/山河山河听我说/苗乡你最美”的变化,音乐转日开头的缓慢独唱抒情,旋律在A段发展变化中保持音乐风格同时,多出运用了降3降6降7及还原,复杂的语气却让诉说变得优美大气,情感表达由内向外扩展,将镜头对准苗寨愉快的劳动生活……  为对该段的具体内容进行抒情性歌唱,作者又创作出一段女生二部衬词“哈也……嘿呀!”的合唱伴唱和男声甩腔的新颖铺垫,并巧妙连接起B段音乐并为其填上新词“你看那个苗寨/芦笙阵阵伴歌随/再看那个赛歌场上/歌声处处苗翔飞”赋予了新的生活蕴含。群体的舞蹈歌唱节奏仍以苗族色彩鲜明的短暂衬词演唱“阿耶哟芦笙阵阵伴歌随歌声处处苗乡飞”那独唱加伴唱又张力的抒情来承接。  为最大限度的表达《苗乡美》的主题,尽兴展现苗族风格与抒情特点:一段打击乐间奏过门后,作者抓住B段两处降降7和降3特点的衬词“阿耶罗”长句子有张力的抒情,填上“伴歌随呀苗乡飞”的新词。将B段独唱开头“唱支那个苗歌/花香鸟语醉/唱过那个高山/群山都来对/山河山河听我说苗乡你最美”与女声二部衬词“哈也……嘿呀”的合唱伴唱,男声甩腔的新颖铺垫结合,三个疾徐不同音乐色块形成有机联系并产生第三次抒情高潮——集中对苗寨生活进行了刻意的热烈、爆发式情感表达……  紧接着,歌曲回到A段开头音乐“太阳那个出来也照呀那个照苗乡也/吊脚那个楼前也阿依哟青山那个伴绿水”那种清醇意境之中,在首尾相呼应的舒缓歌唱中以“水上鸳鸯成双对/山中金鸡鸣富贵/山歌悠悠随风飞/欢歌齐唱苗乡”美“悠然抒情,最后以高音51的衬词演唱、延长,准确的表达了歌曲主题。  ——摘自于《歌迷大世界》《歌词论坛》…… 她是个这样的一个人——

她很苗条,但个子不高;

她很能吃,但很难胖;  她很能睡,但也很能熬;  她很随意,但不随便;  她爱热闹,但不喜欢凑热闹;  她爱清净,但不喜欢太冷清;  她很自信,但她不会骄傲;  她爱打扮,但不喜欢做作;  她是急性子,但她不急躁;  她很聪明,但她不爱耍心机;  她很认真,但不古板;  她很粗心,但不邋遢;  她爱激动,但不冲动;  她很直爽,但不直接;  她有脾气,但不会耍性子;  她爱解忧,但不爱开玩笑;  她很执着,但不痴迷;  她很热情,但不殷勤;  她很善良,但不柔弱;  她很坚强,但不强势;  她很坚持,但不强求;  她很果断,但不武断;  她不计较,但不会纵容;  她有原则,但不会束缚;  她很天真,但不幼稚;  她爱幻想,但并不虚伪。

一、姓氏源流

嵇(Jī)姓源流较纯正,源出有二:

1、出自姒姓,稽姓所改。上古时候,会稽曾是大禹召集天下诸侯开会的地方,是当时一个重要的政治文化重地,大禹死后埋葬在会稽山,他的后代在会稽山上建立了宗庙。夏朝君主少康即位,将王子季抒封于会稽,称会稽氏,遂以稽为姓。到古代汉朝初年,会稽氏的后裔迁到礁郡的嵇山,便又改为嵇姓。此后,会稽氏的后裔就以“嵇”作为姓氏了。

2、出自北方少数民族所改。据《魏书·官氏志》上记载,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有复姓统稽氏、纥奚氏,迁徙定居中原后,改为汉姓嵇,遂成嵇氏。

得姓始祖:季杼。嵇姓是禹的后代。根据《元和姓纂》所记载,大约在4100年以前,夏禹死后,葬在会稽山,夏帝少康继位后,又将庶子季杼封在会稽,主持禹的祭祀,季杼的子孙称为会稽氏。到了西汉初年,会稽氏迁往谯郡的稽山,即现在的安徽省亳州,就以嵇山的“嵇”作为姓,称嵇氏。另一种说法,根据《文帝叙录》上的记载,稽康本姓奚,会稽人,由会稽迁谯郡铚县(今安徽省宿县西),取会稽的“稽”字上半部,去“日”加“山”为“嵇”,而称嵇氏。二则虽稍有出入,然嵇源于稽则一。故嵇氏后裔尊季杼为嵇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缺)嵇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略)

三、历史名人

嵇 康:会稽人,后徙迁谯郡(今安徽省宿县西南)铚县,三国时期魏国名士,“竹林七贤”之一,也是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博学多闻,有奇才,崇尚老庄,常修养性服食之事。工诗文,善鼓琴,精乐理。他善于写四言诗,风格清峻,与陈留阮籍、河内山涛、河南向秀、籍兄子咸、琅邪王戌、沛人刘伶友善,游于竹林,称“竹林七贤”。后遭钟会诬陷,为司马昭所杀,年40。著有《养生论》、《幽愤诗》、《琴赋》、《声无哀乐论》等。后人辑本,以鲁迅辑校的《嵇康集》为最详备。他还擅长鼓琴,以弹《广陵散》著名。嵇康在古琴曲上的成就也很高,他创作的《长清》,《短清》,《长侧》,《短侧》四首琴曲,被称为“嵇氏四弄”,与东汉蔡邕创作的“蔡氏五弄”合称“九弄”,是我国古代一组著名琴曲。隋炀帝曾把弹奏《九弄》作为取士的条件之一,可见其影响之大,成就之高。嵇康的儿子嵇绍在“八王之乱”时,为了保护晋惠王而被杀,鲜血溅到了惠王的身上,典故“嵇侍中血”就是出自此事。

嵇 绍:字延祖,晋朝礁郡铚县人。事母孝敬。山涛荐诸武帝,征为秘书郎。赵王伦篡位,署为侍中,惠帝复昨,遂居其职。永兴初河间王禺、成都王颖举兵,绍从帝战于荡阴,侍卫皆溃,惟绍以身捍卫,遂被害于帝侧,血溅御衣。事定,左右欲洗衣,帝说:“此嵇侍中血,勿洗”。元帝时溢忠穆。

嵇 颖:字公实,宋代应天府宋城人。天圣年间(1023-1031年)进士,时王曾、张知白相继任南京留守,见颖谨厚笃学,乃谓子弟曰:“若曹(你们)师表也。”官至翰林学士。

嵇 璜:字尚佐,清代江宁人。乾隆年间(1736-1795年),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幼年读《禹贡》,曰:“禹治水皆自下而上。盖下游宣通,水自顺流而下。”长老皆惊异,后治河果多有功绩。

嵇文甫:名明,河南汲县人。民国7年(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后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提前回国。先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燕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中国大学、民国学院等校讲授先秦思想史、明清思想史、宋代哲学及中国社会经济史等。民国20年后,任教于河南大学,曾任教授兼文史系主任、文学院院长。 1948年6月,与一部分师生投奔解放区,帮助创办中原大学,任副主任委员。 1949年5月起,历任河南大学校长,河南省人民 副主席、副省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 1956年9月,任郑州大学校长。著有《先秦诸子政治社会思想述要》、《先秦诸子与古代社会》、《中国社会史》、《嵇文甫文集》等。

又据载,嵇姓人表现得比较沉寂,除了名登《汉书·货殖列传》的那位以博戏发财的大富翁嵇发之外,不见其他人的活动。嵇康之后,嵇氏又出了不少名人。再有就是三国时期的名士“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嵇康的儿子嵇绍,也可算作一个代表。嵇绍,晋惠帝时为侍中。永兴初年,(304年)他跟从惠帝与成都王司马越交战于汤阴,两军交锋,晋军大改,惠帝的侍卫全部跑光了,只剩下嵇绍一个保护,结果就在皇帝的身侧被害,血溅衣。等到惠帝被救救出围,左右要把那件溅有血迹的龙袍拿出去洗时,惠帝却阻止说“此嵇侍中血,勿浣。”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河南郡:秦时为三川郡,西汉更名河南郡,东汉既都洛阳,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吏不称太守而称尹。

谯 郡:治所在今安徽省、河南省之间的地区。嵇氏望族居于谯郡,就是现在的安徽省亳州一带。

2、堂号(缺)

============================================================

嵇姓宗祠通用对联

〖嵇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孤松独立;

野鹤超群。

——佚名撰嵇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三国时魏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嵇康,字叔夜,谯郡锤人。娶魏宗室女为妻,官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祟尚老子、庄子,讲究养生服食之道,与阮籍齐名,为“竹林七贤”之一。因声言“非汤武而薄周孔”,且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氏集团,被司徒钟会诬陷,为司马昭所杀。文章思想新颖,往往与旧说唱反调;诗擅长四言,风格清峻;善于鼓琴,在《声无哀乐论》中认为同一音乐可以引起不同的感情;所作《琴赋》,对琴的奏法和表现力作了细致而生动的描写。著有《嵇中散集》。他博学多才,丰姿俊逸,如孤松独立。下联典指嵇康的儿子嵇绍,字延祖,历官秘书郎、侍中。西晋永安初年,东海王司马越挟持惠帝与成都王司马颖交战,在荡阴大败,他以身保护惠帝,被杀。有人曾说他“昂昂然如野鹤之在鸡群”。

会嵇棠叶;

夏后桐枝。

——佚名撰嵇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三国·魏嵇康事典。下联典指夏·嵇抒事典。

-----------------------------------------------------------------

〖嵇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笃学为师表;

治河悟上下。

——佚名撰嵇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北宋·嵇颖谨厚笃学,张知白谓其子弟曰:“若曹师表也。”下联典指清·嵇璜九岁读《禹贡》即有所悟曰:“禹治水皆自下而上,盖下流通则水自下。”

-----------------------------------------------------------------

〖嵇姓宗祠六言通用联〗

笃学足为师表;

幼年已识治河。

——佚名撰嵇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北宋·嵇颖事典。下联典指清·嵇璜事典。

第一个渊源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师旷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古今姓氏书辨证》中记载:“<风俗通>云:师旷之后。宋潭州旷元则,曾孙湜:绍兴二年进士。”在史籍《姓觽》中也记载:“<国名纪>云:古旷国之后,有旷氏、邝氏。”在史籍《广韵·荡》中记载:“邝,姓。出庐江。” 古旷国,在今安徽省巢湖市庐江县一带,古称旷林,居人因以为氏。 师旷,春秋时期晋国著名的音乐家,字子野,冀州南和人(今河北南部),活动时期在公元前572~532年之间,即晋悼公姬周、晋平公姬彪执政时期。 “师”是一种尊称,实际上是上古奴隶制时期世人对专职服侍贵族的大奴才的尊称,例如专职服侍和教授奴隶主子孙文史知识的奴才就称作“老师”,并一直沿用至今;当时地位最高的王室音乐家名字前也常冠以“师”字。在后来的历史地位评价中,“师”者在社会的三六九等级中均属于下九流之末,政治地位不抵“匠”,因而被鄙称为“老九”,既是历代统治者维护统治的基石,也是历代统治者踏在脚底的“治垫”,中外古今,概莫能外。因此,为“师”者当应明了自己的社会地位,不要昏头。 师旷天生眼盲,常自称“暝臣”、“盲臣”,他的音乐知识非常丰富,不仅熟悉琴曲,并善用琴声表现自然界的音响,描绘飞鸟飞行的优美姿态和鸣叫。师旷听力超群,有很强的辨音能力。汉朝以前的文献常以他代表音感特别敏锐的人。史籍《淮南子·汜论训》中记载说:“譬犹师旷之施瑟柱也,所推移上下者,无尺寸之度,而靡不中音”。在典籍《周书》中也记载他不仅擅琴,也会鼓瑟。 师旷也通晓南北方的民歌和乐器调律,史籍《左传》中记载:“晋人闻有楚师,皆惧,而师旷曰:‘不害!吾骤歌北风,又歌南风。南风不竞,楚必无功!’” 在史籍《左传》中还记载:周灵王的太子姬晋,幼有成德,聪明博达,温恭敦敏。谷、雒水斗,将毁王宫,王欲壅之。太子晋谏,以为不顺天心,不若修政。晋平公派遣叔誉聘于周廷,见到太子或,与之相谈,五称而三穷,逡巡而退。回来候告诉晋平公曰:“太子晋行年十五,而誉弗能与言,君请事之。”晋平公很惊奇,便哦爱大贤师旷去见太子。太子晋与师旷交谈后,深感师旷服德,遂与相结。后来姬晋问师旷曰:“我听说您能知人寿之长短?”师旷严肃回答道:“然。女色赤白,女声清汗,火色不寿。您应少贪女色!”姬晋叹道:“对呀。不过我三年后将升天,您说的贪色之警与我无干。”其后三年,太子姬晋果然病逝。孔子知道此事后曾埋怨师旷,并感叹:“惜夫!杀吾君也。” 师旷认为,人们可以通过音乐来传播德行。到晚年时,师旷已精通星算音律,还撰述了《宝符》一百卷,在明、清两朝的琴谱中,《阳春》、《白雪》、《玄默》等乐曲的解题均为师旷所作。 师旷虽然仅是一名乐官,一生均在宫中生活,但他的地位不同于一般乐工,他对政治有自己的见解,敢于在卫侯面前发表自己的意见,也向晋候担出了许多治国主张。 有一次,晋平公铸造了一口大钟,师旷听到大钟的音调不准,就直言相告,但晋平公因师旷目盲而不相信,后经另一名著名乐师卫国的师涓证实,其音就是不准。事后,晋平公感叹师旷生来就眼瞎,饱受昏暗之苦,师旷却正颜坦述天下有五种更可怕的昏暗:“其一是君王不知臣子行贿博名,百姓受冤无处伸;其二是君王用人不当;其三是君王不辨贤愚;其四是君主穷兵黩武;其五是君王不知民计安生。”他还曾用琴去撞击晋平公,以规劝晋平公勿沉湎于个人享受。由是师旷得到了晋平公的尊敬。 到晋悼公执政时期,卫国君主献公姬衎因暴虐而被国人赶跑,晋悼公认为卫国的民众太过份了,师旷则反驳说:“一个好的君主,民众当然会拥戴他,暴虐之君则使人民绝望,那么为何不能赶走他呢?”晋悼公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又问起治国之道,师旷对晋悼公简言了二字:“仁义!”这对后来孔子在斧正“仁”的哲学含义时有重大的启迪作用。 齐国当时很强盛,执政的齐景公姜杵臼也曾向师旷问政。师旷就此提出了“君必惠民”的主张。可见,师旷是一个具有强烈的民本主义思想的人,故他在当时深受诸侯及民众的敬重。 师旷虽有非凡的音乐才华,但在乐理上却比较保守,晋平公喜欢新乐,曾听卫国师涓演奏新曲,而师旷当场即攻击师涓所奏的是“靡靡之音、亡国之音”。 在后世的传说中,师旷被演化成音乐之神、顺风耳神的原型,甚至成为盲人算命这一职业的祖师爷。 师旷的后裔子孙,以先祖的名字为姓氏,称旷氏。

第二个渊源

源于黄姓,出自东汉时期河阳侯黄宣,属于避难改姓为氏。 在湖南的邝、旷氏族谱中,均称自己的姓氏是由黄氏而易,但所有姓氏书籍皆无记载,因而不知所本。今从俗称,邝氏即旷氏。 据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新田《邝姓氏族源流·远祖溯源》中的记载:“远祖姓黄讳宣,东汉治水有功,封河阳侯,家南阳白水,娶梁侯邓禹孙女,生子讳贤,字四明,唐神龙年间拜右相,以武功封郓国公,居汴梁邓州泉。” 黄贤之后代生有二子,长子黄旦,次子黄丞,为失守边关,二子逃外易姓,长旦添邑于右为邝姓,次丞添日于左为旷姓,仍不离黄姓本意。邝旦移居河南陈留东村,旷丞徙居江西吉州。其裔孙迁播各地。

绿色公主的人物评论

评论文章文章一歌坛绿色公主——记青年歌手晏敏敏一天作曲家刘书先带着一个女孩来做客,一曲《苗乡美》的激情演唱马上带来一片绿色的诗情画...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