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温州苍南县有什么好玩的村庄中秋国庆游玩指南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2收藏

浙江温州苍南县有什么好玩的村庄中秋国庆游玩指南,第1张

在浙江南部,浙南地区有很多很不错的村庄,据说那里的村庄都很发达。浙江省,阿姨跟我说,浙江的乡村都很发达,简单的一个乡村基础设施或许能够抵得上贵州的一个县城,更有甚,浙江的一些村庄远离城市,却是个历史悠久的古村呢!苍南县值得游玩的村庄推荐给大家,留作中秋国庆游玩!

苍南搜村,哪些好玩的村庄快点出来

秋来到苍南,当你静心慢走,会在散落各处的古村落中,找到一种别样的静谧。当然,苍南美名远扬,各种自然美景如玉苍山、渔寮等都是温州人最爱的旅游目的地之一,但今天小编想要安利的,是古村落,去那里看别样秋色,感受另一种悠闲可好

话不多说,这份搜村指南送给你!去蒲壮所城吧。它位于苍南县马站镇蒲城乡,虽然并非古村,却有古意。

听过“一亭二阁三牌坊,三门四巷七庵堂,东西南北十字街,二十四井八戏台”吗不必再有太多的形容词,古村形象跃然纸上。好家伙,这地方居然建于明洪武年间,算一算,至今已有600多年,原来是一座保存完整的明代抗倭海防城堡建筑。

这名称怎么得来的呢!

这里原系沿浦湾一角,受潮汐涨落,泥沙淤积,渐成菖蒲、苇草丛生的海涂,先辈来此搭寮垦荒取蒲叶编制为门,故称“蒲门”,因地势险要,自古为海防重地,又称“蒲关”,唐代设蒲门戍,北宋设蒲门寨(巡检,元代立镇守司,明初建蒲门所城,隆庆年间(1567因壮士所城屡遭倭寇登犯难守,归并于蒲门所城,合称为蒲壮所城。

这个城堡依山面海,造型很特别,南方正,北弧圆,平面呈“天圆地方”状。城内街巷排列成“四”字形,街街相贯,巷巷相通,感觉去玩捉迷藏挺适合。

也可以去爬城墙,参观古民居,瞻仰后英庙,感受历史的变迁,心情会变得平和许多。有趣的是,只有6000多人口的蒲城竟使用瓯语、闽南语、畲语三种方言,其中城内居民通用的瓯语,想必厦门人没听过,据说是来自温州一带抗倭兵官所说的方言受当地闽南话影响后的产物,好厉害啊,建议大伙去了都好好听听。

离苍南县城东南187公里的江南平原上的项东村,也很有历史,最早称瀛桥西堡,由瀛桥项氏始祖国明公从闽之长溪赤岸而来,所以村里大多数人都姓项。南宋四年(1244还出了一位武状元项桂发。

和厦门能见到的古村落不同,项东村做足了水文章,当老师的余青诗意地说:“那里四面环河,水路四通八达,可以说是典型的江南古村,小桥、流水,灰瓦、白墙,单是想象就颇有意境,去这样的古村落走走,想必是极好的。”

项东的诗情画意项东村介绍

所以嘛,去这个村子若不坐坐船吹吹风是不行的,一艘船游览1小时仅50元,一艘船可以坐8人,性价比很高。

对了,一定别忘了去福德湾,这是苍南最有名的古村落,位于“世界矾都”苍南县矾山镇南侧,是一座历史上因采矾、炼矾而生、而盛的村落,相当有特色,很多人去了,都会生出很多感慨。

这个村特别在哪呢看图便知,老街周围是民国时期的炼矾遗址,炼矾窑高大的烟囱林立,一看就和别处大不一样,2016年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

福德湾的别样滋味福德湾的陶瓷手艺

去福德湾,除了走走老街,看看炼矾遗址,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欣赏矾塑工艺,听起来很高大上,原来是用一条缠上各种颜色的色线的铜丝,扎出花木虫鱼、亭台楼阁、飞禽走兽、山水风光等模型,再将模型放入生产明矾的明矾结晶池,使其上的纱线沾上晶莹剔透的明矾,就仿佛在模型上盖上一层通透的白玉。

看,矾塑透明胜似冰雕,色彩鲜艳夺目,看起来就很讨人喜欢对吧逛古村古堡,不仅能放松身心,还能找到别样的趣味,我给八十分!

说苍南的古村,肯定也少不了碗窑古村,也有600年历史了,以前叫蕉滩或蕉滩碗窑,始建于明洪武年间,位于风景秀丽的玉龙湖上游,很多人说它是浙江省最美丽的乡村,是古民居的活化石,到底有多美,去过才知道。

碗窑古村的秀丽喜欢手工的走过来

有人这么形容:“从玉龙湖对岸,碗窑停车场望去,山中有村,村中有窑,有如一座重重叠叠的山城。”这个村子至今仍完整保留着古老村落形态,300多间清初所建的八角楼、吊脚楼极具特色,还有古龙窑、古戏台,都是历经岁月流逝的产物,静静地讲述着一段历史。

估计会让小朋友很开心的是,碗窑至今保留着最原始的手工作坊,保留着最传统的十八道生产工序,包括瓷土采矿、挑土、粉碎(碓坭、淘漂、晒泥、拌土、拉坯成型、印坯、利坯、晾晒、绘花、施釉、刮脚、装窑、烧窑、出窑、开碗、验收等,值得去开开眼界。

今年暑假去过的厦门人阿朱说,在碗窑的陶瓷作坊里,有一位老师傅会向游客展示着制碗技艺,很多人爱看呢。

怎么样,中秋国庆就挑这几处吧出行超级方便!

浙江苍南林姓迁徙

林姓迁徙和演变 入迁苍南的林姓,与陈姓入迁苍南同属历史悠久的望族。

基本上也分为五代、南宋、明末、清初等4个时期入迁定居,繁衍成族。

但不同的是,陈姓系颍川郡分南朝派、龙湖派、太傅派等3派,林姓分西河郡、济南郡、博陵郡等3郡。

林姓最早一支入迁的是,唐末中郎将林鲁直,号愚山,原籍福建莆田,因五代时,闽王王审知之子王曦、王延政兄弟为争夺王位而相互残杀,致闽疆大乱,林愚山即桂冠避居平阳金鸡山前(今苍南新安乡山北村),支分新安鉴桥等地。

西河郡林姓 入迁苍南分布有:项桥林家塔、大渔南山、莒溪田寮、南宋北山街、南水头坝头、灵溪河美庄、龙沙下宅、盘山庵、赤溪圆潭、赤溪塘头、南水头北山下、观美大坡、观美大宇(雨)、桥墩钱仔脚、枫树湖、大龙长潭、桥墩三十六新村、大龙小沿底、中贡昌基内、桥墩中贡、龙泉田、大观岩头、渔塘口、东河、沪山百丈、水门、东垟、龙船湖、渎浦汤家垟、凤池上方、凤池水月、藻溪樟浦岭、浦亭黎湾、屿山、小亭西山、汇底、古磉后厝、下厝、浦亭渔池、藻溪桥头湾、险口、灵峰渔池、盛陶横山、百叶江边、西埕港边、杨家浃、浦亭小玉苍渡湾、沪山徐家垟、桥墩龙井、毛徐丘、垟贡、凤岙、沪山小光、灵溪水门、西山下、南宋后垟、埔坪夏井、埔坪王梅坑、华阳瓦厝、南坪松柏林、澄海斗垟、南坪深湾、南坪小、南坪柳垅、南坪水门宫、南坪牛溷(运)、南坪蛟龙头、沿浦仙峰头、蒲城城内、岱岭、平等林官仑、魁里中魁、城门东岭脚、宜山黄图头、白沙陈家巷、鲸头石贡下、金乡、新安小云兠、管店石塘、金乡周家畲、湖前朱家站、凤江长连屋、云头垟、沈家东、白河刘店、路边村、新街林头、矾山街、后街、龙舌头、矾山西坑、矾山白严、灵溪古磉、炎亭东沙、西沙、钱库街、灵溪街等地。

济南郡林姓 入迁苍南分布有23个村。

繁衍成族,享誉全县的如:金乡半浃连,中墩海滨、芦浦儒桥头、平等林官仓、新桥、沪山百丈、对务上村、浦亭南山、对务夏村、沪山山南、繁枝下村、昌禅、三大垟、老城半峡连、浃底、中墩、白沙第七河、五显殿后、白沙刘店、矾山贡子、信智乌岩、灵江四大、望里猪肝山、浦亭罗溪、浦亭坑垅桥、望里等地。

博陵郡林姓 入迁苍南分布有:新安山北、鉴桥、新城九刀莲、舥艚港边、舥艚林家庄、江南路边村、江南垟西、南道江边、望里东山头、新城马鞍桥、望里凤岙、林家堡北山等地。

苍南林姓人口

苍南林姓人口发展史 苍南原属平阳县,于1981年从平阳析出建县。

据民国《平阳县志·食货志》记载,林姓在历史上居平阳县大姓之一,北宋绍圣年间(1094—1097)统计,平阳县总人口36772人,林姓约3230人;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统计,平阳县总人口61290人,林姓约5400人。

元至元年间(1264—1294)统计,平阳县总户数53072户(没有统计人口)。

明洪武年间(1368—1398)统计,平阳县总人口170358人,林姓约15000人;景泰三年(1452)设置泰顺县,从平阳县归仁乡析出38都、39都和40都划入泰顺县,是年统计,平阳县总人口减至85841人,林姓约7550人;嘉靖年间(1522—1566)统计,平阳县总人口86719人,林姓约7630人。

清顺治十八年(1661)统计,因平阳沿海迁界,逃亡人数约43200人,实际居住人口43554人,林姓约3830人;宣统三年(1911)统计,平阳县总人口467960人,林姓约41180人。

民国9年(1920)统计,平阳县总人口674765人,林姓约54000人。

浙江苍南林氏名人

据《宋史翼》卷32、《南宋书》卷62、《新元史》卷241、《宋诗钞》、明万历《温州府志》、明隆庆《平阳县志》、清乾隆《平阳县志》、民国《平阳县志》、《中国文学家大辞典》、《中国人名大辞典》、《苍南县志》等史志记载,自南宋至明、清三朝,苍南籍林姓人物共有58人。

其中,考中武科状元1人,进士36人(包括国学生、太学生),举人6人,贡生3人,地方官6人,将军4人,其他2人。

林倪,字仁乐,唐时,荪湖(今望里镇)人。

仕吴城为虞侯、节度使。

林薿,字仲立,亲仁乡荪湖(今望里)人。

18岁随两兄入太学,北宋宣和七年(1125),与陈东等伏阙上书。

南宋绍兴七年(1137)随驾到临安(杭州),南宋绍兴八年(1138)戊午科进士,官尤溪知县。

乾道三年(1167)为随州(在湖南省)知州,被监司韩晓弹劾,罢官。

林清卿,字季仁。

繁枝(今藻溪镇繁枝)人。

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戊辰科进士,官福建沙县县丞、政和县令。

林湜(1132—1202),字正甫,松山(今桥墩镇人),(原籍福建长溪)。

南宋绍兴三十年(1160)庚辰科进士,官富阳尉,以功改知江、司农丞。

湖北转运副使,直龙图阁至仕。

林迈,字仲逸。

荪湖(今望里镇)人。

南宋乾道二年(1166)丙戌科进士。

林仲懿,字绍孟。

荪湖(今望里镇)人。

南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戊戌科进士,官宣教郎、山阴知县。

林仲彝,字清叟。

夏口(今钱库镇夏口)人。

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丁未科进士,官台州知州。

在故乡筑乌屿、新潜、湖南三所陡门,开河道五十五万五千九百丈。

灌溉四乡农田。

林管,林坳(今藻溪镇繁枝村)人。

南宋绍熙四年(1193)癸丑科武状元。

(南宋临安府志·林管为榜首)。

林现,仲懿弟。

荪湖(今望里镇)人。

南宋绍熙四年(1193)癸丑科进士。

林士逊,荪湖(今望里镇)人。

南宋绍熙四年(1193)癸丑科进士。

林有声,字大才。

八丈(今灵溪镇沪山百丈村)人。

南宋宁宗嘉定元年(1208)戊辰科进士,官知高邮军。

林善补,字退思,下岭(炎亭)人。

南宋嘉定元年(1208)戊辰科登进士第,官无为军教授,干办四川茶马分司公事、潮阳宰等职。

林湘,字宪。

八丈(今灵溪镇沪山百丈村)人。

南宋宁宗嘉定七年(1214)甲戌科进士,官真州教授、和州司户。

林自宪,字道章。

荪湖(今望里镇)人。

南宋宁宗嘉定七年(1214)甲戌科武进士,官吏部员外郎。

林倜,荪湖(今望里镇)人。

南宋宁宗嘉定七年(1214)甲戌科武进士。

林济舟,字作楫,荪湖(今望里镇)人。

南宋宁宗嘉定七年(1214)甲戌武科进士,官融水县令。

林应周,字廷桂。

八丈(今灵溪镇沪山百丈村)人。

南宋宁宗嘉定十年(1217)丁丑科武进士,官邕州知州。

林孟治,林湜孙,字叔良。

松山(今桥墩镇)人。

南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丙戌科进士。

林公度,字廷甫。

林坳(原籍藻溪镇繁枝,徙居八丈)人。

南宋端平二年(1235)乙未科进士,官昌化主簿。

林明善,士逊子,字体仁。

荪湖(今望里镇)人。

南宋嘉熙二年(1238)戊戌科进士。

林思学,居雅次子。

字幼成。

舥艚港边人。

南宋嘉熙二年(1238)戊戌科进士,官迪功郎。

林思齐,字齐贤,荪湖(今望里镇)。

南宋淳佑四年(1244)甲辰科进士。

林泳,字子浮,林坳(今藻溪镇繁枝)人。

南宋淳佑十年(1250)庚戌科进士,官镇原州判官。

林杰,字孟璘,荪湖(今望里镇)人。

南宋宝佑四年(1256)丙辰科进士。

林雍,字公雅、尧民、功雄。

林坳(今藻溪繁枝,后徙平阳县梅溪)人。

南宋景定三年(1262)壬戌科武进士,后考中文进士,官国史实录院编修。

林则祖(一作测祖),字兴周。

宝佑年间(1253—1258)游太学,与同舍生陈宜中、刘黻、黄镛、陈宇、曾唯等 ,揭发、声讨佞臣丁大全、卢永升、董宋臣等罪行,被削籍发送边远州郡拘管。

国子监祭酒、司业等闻讯,率领十二斋太学生整顿衣冠恭送6人出桥门。

丁大全闻讯大怒,在太学中立碑,严禁太学生“妄议国政”。

士大夫则翕然推许,称之为“六君子”。

开庆元年(1259),丁大全被劾罢官,“六君子”才免解。

林则祖参加南宋景定三年(1262)廷试,赐进士及第。

林弅,下岭(今炎亭镇下岭村)人。

南宋度宗咸淳四年(1268)戌辰科武进士,官殿前正将。

林奖,字孟功,下岭(今炎亭镇下岭村)人。

南宋度宗咸淳四年(1268)戊辰科进士。

林雄,八丈(今灵溪镇沪山百丈村)人。

南宋度宗咸淳四年(1268)戊辰科进士。

林景熙(1242—1310),(一作景曦),字德旸,号霁山,杰出爱国诗人。

坳中(即在今藻溪镇繁枝)人。

南宋咸淳七年(1271),太学上舍释褐进士,初任泉州教授,迁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

德佑元年(1275)二月,贾似道兵败鲁港,13万宋军一时溃散。

三月,元军进入建康,南宋王朝已呈土崩瓦解之势,而权臣还在勾心斗角,景熙不忍目睹故国沦亡,便弃官归隐于平阳县城白石巷。

林时中,八丈(原藻溪镇繁枝,后徙八丈村)人。

南宋度宗咸淳七年(1271)辛未科武进士。

林雷振,八丈(原籍林坳,后徙百丈村)人。

南宋度宗咸淳七年(1271)辛未科武进士,官中山知府。

林介,松山(今桥墩镇)人。

林湜子,南宋官户部郎中、提举两浙两路常平茶盐、浙西提刑、太府卿兼删修敕令官又兼临安知府等职。

林居雅,号四川,金乡艾阳人。

南宋嘉定初,太学生,官斋谕,平阳县令汪季良创筑阴均埭兼建徒门。

居雅与同乡郑万全兄弟及陈子直等各倾家助之,历一年建成,不受水旱灾害浸袭。

林宜中,时中长兄,字中行,林坳(今藻溪镇繁枝村)人。

南宋度宗咸淳武科进士,官知县。

林楶,林灵真祖父,林坳(今藻溪繁枝)人。

南宋官武经郎。

林嗣孙,林灵真父,林坳(今藻溪繁枝)人。

南宋官保义郎。

夫人徐氏,为状元徐俨夫之妹夫。

林灵真(1239—1302),本名伟夫,字君昭,林坳(在今繁枝乡)人。

宋元间符箓派名道士,被称为“绍开东华之教,蔚为一代真师”。

母徐氏,为状元徐俨夫之妹。

林焘,迁子,荪湖(今湖里镇)人。

南宋官道州法曹。

林士裕,契子,字道足,原籍荪湖,后移居鳌江墨城。

南宋历官歙县县丞、房州、永州、建州等知州。

林自中,时中次兄,字系孙,林坳移居沪山百丈(今灵溪镇百丈村)人。

南宋度宗咸淳武科进士。

林思学,居雅次子。

字幼成。

舥艚港边人。

南宋嘉熙二年(1238)戊戌科进士,官迪功郎

林迁,荪湖(今望里镇)人。

南宋上舍释褐进士,官台州教授、南乐县令。

林翠,字元翌。

荪湖(今望里镇)人。

南宋靖平间授进士,官福州文学、广东经略司干办公事。

林嵩,字惟高。

八丈(今灵溪镇沪山百丈村)人。

明洪武六年(1373)癸丑科举人,官庆符县丞。

林彦宽,字世大。

东括(今括山乡东括村)人。

明洪武十五年(1382)壬戌科举人。

林彦范,字世正。

东括(今括山乡东括村)人。

明洪武十七年(1384)甲子科举人,官宣城县丞。

林彦士,字高若,又字伯中,水心(今舥艚镇新城水心村)人。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授宁波税课大使、工部文思院副使等官。

林彦安,字世静。

东括(今括山乡东括村)人。

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丙子科举人,官兴化教授。

林继安,字尚荣,号定山,蒲门魁里(今马站镇魁里)人。

明末太学生,以孙东明赠怀远将军。

林伯鹤(1588—1646),继安子,字一升,号栋华,蒲门魁里(今马站镇魁里)人。

以子东明赠怀远将军。

林文梓,字震生,号晦庵,蒲门魁里(今马站镇魁里)人。

明末官惠州参将、护理广州协守、副总兵。

明亡后削发为僧。

林东明,字启生,一名文冕,号服周,魁里(今马站魁里)人。

清初投军,官授千总,后升任定州守备迁都司。

三藩之乱,东明奉旨领兵征剿,以战功升任南汝协镇、诰封定国将军。

林公彰(1664—1723),东明子,魁里(今马站镇魁里)人。

清初,官宁海同知。

林堂,字为登,号玉川,松山(今桥墩镇)人。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庚寅贡生。

林廷浙,字子瀚,汤家岭人。

清乾隆四十年(1775)乙未贡生,官会稽训导。

林朝栋,八丈(今灵溪镇沪山百丈村)人。

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己酉科武举人。

林万青,南港汤家阳(今灵溪镇渎浦汤家垟村)人。

清光绪元年(1875)乙亥恩科武举人。

林舒锦,字灿三,南港人。

清光绪六年(1880)庚辰贡生。

根据1990年7月1日零时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资料,全县林氏在籍血缘人口为92469人,占全县总人口88%,名列全县第2位。

分布全县72个乡镇,乡镇人口列表如下:

苍南县分乡镇林姓(1990年)人口统计表

乡镇名称 人数

灵溪镇 3214

中墩乡925

信智乡891

埔坪乡694

龙港镇2819

金乡镇5867

钱库镇3166

宜山镇1426

芦浦镇2097

望里镇2809

炎亭镇1163

湖前镇660

藻溪镇796

灵江镇820

桥墩镇1444

莒溪镇 1571

矾山镇 1321

马站镇972

霞关镇 653

赤溪镇 1158

沪山乡1822

凤池乡1042

渎浦乡1292

浦亭乡696

对务乡 1879

大观乡 740

渡龙乡 517

繁枝乡 546

挺南乡 734

沿江乡 201

龙江乡 526

白沙乡 1661

海城乡 797

铁龙乡 1057

平等乡 1125

凤江乡 1515

云岩乡 3005

江山乡 745

仙居乡 683

新安乡 3458

陈东乡 104

项桥乡 1047

夏口乡 759

括山乡 1564

舥艚乡 5440

大渔乡 2831

石砰乡 1152

新城乡 4581

观美乡 710

南水头乡 805

黄坛乡 594

五凤乡 307

碗窑乡376

腾垟乡177

大龙乡 500

天井乡 269

华阳乡 702

昌禅乡 382

南宋乡 781

渔寮乡 1384

南堡乡 220

沿浦乡 1777

南坪乡 2129

蒲城乡 279

云亭乡 204

城门乡 653

魁里乡 1194

岱岭乡 659

澄海乡866

龙沙乡1215

半垟乡215

凤阳乡 86

苍南县(2004年)林姓人口

2004年7月1日,据县公安户口统计资料,全县林姓在籍血缘人口增至106208人,占全县总人口875%,名列全县第2位。

其中万人以上的有灵溪、龙港两镇,五千人以上的有舥艚、金乡、钱库3镇,二千人以上的有新安、霞关、云岩、宜山、望里、马站、桥墩、大渔、赤溪、矾山、凤池、沿浦、藻溪、芦浦14个乡镇。

其乡镇以人口数为序列表如下:

浙江苍南县林姓人口分布表

(2004年统计资料)

乡镇名 人数 每方公里人数 部分行政村或自然村分布

灵溪镇 15733 18188

南水头坝头、北山下、大观岩头、渔塘口、东河、百丈、水门林、汤家垟、汇底、古磉后厝、下厝、灵峰渔池、西程巷、洞美庄、杨家浃、徐家垟、凤岙、小光、西山下、上林、下林、山南、仓桥四大、双垟、新浦、水尾垟、仓桥四大、灵峰徐江、山东、望鹤

龙港镇 13988 16853 白沙黄头图、白沙陈家巷、朱家站、刘店、凤江长连屋、林官仓

舥艚镇 9171 50950 林家庄、浃底、新城马路下、新城北大垟、港边、新城九刀连

金乡镇 5863 13463

周家畲、老城半峡莲、郊外林家硐、老城洪山岭下,湖里瓦窑、湖里桥头连、湖里梅岭脚、湖里干溪

钱库镇 5538 22625 项桥林家塔、钱库街

新安乡 4584 56025 鉴桥、小云兠、管店、山北、林家堡

霞关镇 3858 11200

南坪松柏林、上林、下林、蛟龙头、水门宫、澄海斗垟、深湾、小、柳垅、牛运、长沙、岙内、北宝、坝头、库下、路尾街、三星、蕉坑林厝、瑶洞、霞关

云岩乡 3275 25192 鲸头石贡下、鲸头街、凤山、云头垟、金中、梁峰、三峰联友坑口、瑞岩

宜山镇 3112 24124 林梁、宜一、宜二、黄头图、芙蓉、八岱、谢垟底、东跳、陈家寺

望里镇 3046 9401 北茶寮、凤岙、罗厝半港、溪头埠、猪肝山鞍内、东山头

马站镇 3014 8372 中魁、下魁、赤岭脚、大贡牛运、南垄瓠靴山、桥头牛眠山、马站街

桥墩镇 2990 3719 黄檀口、钱仔脚、枫树湖、长潭、三十六、新村、小沿底、龙井、三十七新厝林、横墙

大渔镇 2906 18163 南山、大岙芦竹湾、大岙心

赤溪镇 2366 4732 官岙圆潭、大坝埕、塘头、流岐岙长岩、乌岩、后垵、棕利头、过溪松柏林脚、园林贡后、半垟

矾山镇 2361 4459 埔坪下井、王梅坑、盘山庵、矾山街、白岩、西坑、矾山贡子龙舌头、深白半山、埔坪、园盘后面厝

凤池乡 2122 15158 水月、垟岙、徐桥头、渔池

沿浦镇 2122 6442 沿浦、仙峰头、二十亩、鼻头、大姑、新塘沿浦巷、七亩、下在园山尾、岭尾拱桥内、斗门头新厝

藻溪镇 2106 2782

蕉浦岭、桥头湾、盛陶横山、盛陶毛徐丘、繁枝下村、公婆石脚、下九堡、吴家园老虎坑、险口、东垟、毛徐林厝、汇江寮、东湖、横圳大坑

芦浦镇 2091 34850 芦浦儒桥头、林家院

莒溪镇 1863 3689 田寮、中贡昌基内、莒溪

括山乡 1778 7408 将军、周家城、新岙路头林、西括三迭石、东括内、顺岭

观美镇 1579 3715 大埔、溪边垟岙内、华阳顶垟瓦厝林、西古竹子寮、十字路宋阳隔、赤山岭头坑

渔寮乡 1431 8418 王梅岭、雾城城后壁、割草旦、蛤蟆头顶林、览瑞、罗家山、王孙、打石坑、荷包田

龙沙乡 1411 4276 岭头坪、石塘垟头、下宅、岭门山、玉溪盘山庵

炎亭镇 1208 8628 东沙、西沙、洪岭头

石砰乡 1151 11510 坑南、北山、鸳鸯井、风水湾

浦亭乡 1103 4040 黎湾、渔池、小玉苍、罗溪、坑垅桥、北岙、锋底坑口、新同过溪、小玉巷渡湾、浦南山、丽湾

中墩乡 969 9690 王家山下厝林、中贡、屿山、下厝、尖礁

南宋镇 857 3895 后垟、北山街

仙居乡 688 8600

岱岭乡 684 3790 杨家边、朗腰

昌禅乡 378 1080 昌禅、大心垟、南山

五凤乡 315 1087

蒲城乡 282 3135 城北、甘溪岚下、西门外鸡松岩

腾垟乡 150 750大田后岭头

凤阳乡 105 500

姓氏起源

蒲性的来源主要有三:

1 来源于一种称为蒲草的植物。东晋时期怔北大将军、冀州刺史苻洪的家中有一个水池,里面长了茂盛的蒲草。很多人看到以后都感到奇异,于是人们就把他家称为蒲家。得到蒲姓。

2 同样来源于蒲草。传说古时西羌族的酋长的家中有一个池子,其中生长的蒲草长约五尺,节子象竹节一样,人们于是把酋长一家称为蒲家,后来他们家也以蒲为姓。

3 来源于封邑名。相传夏朝时舜帝的子孙被封在蒲坂,于是他的子孙就把蒲作为自己的姓氏。

迁徙分布

蒲姓的望族居住在河东(今天的山西身境内)》

堂号:

揖让堂、帝师堂:舜帝的时候,十八岁的蒲衣是舜帝的老师。舜帝要把天下送给他,他不接受,后来就消失了。

历史名人

1 蒲元:三国时期蜀国人,是刘备的大臣。是一个铸造刀的能人。相传那时的西南民族很善于铸造刀,蒲元就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他为诸葛亮铸造3000把刀,他说汉水不能使刀很锋利,于是派人去蜀江取水。水取来以后,他告诉取水人说这水要是不纯就不能用,取水人说是纯水,蒲元用刀划了一下水就断定其中有八升不是蜀水,取水人马上承认了。后来重新取回蜀水,打造的刀子果真锋利无比。

2 蒲松龄:字留山,又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朝文学家,临淄人。年少时就以文章闻名,但是后来屡试不中,71岁的时候才考上贡生。一生穷困潦倒,教书度日。他一生创作了很多文学作品,有诗、词、赋、戏曲、小说等,每种都有杰出的代表作。其中的《聊斋志异》最为有名,这部小说集采用了浪漫主义的手法,通过讲述奇异的鬼怪故事,揭露了封建礼教和科举制度的腐朽、封建统治的黑暗,深刻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现实生活,被看作是古代文言小说的最高峰。

3 蒲殿俊:字伯英。四川广安人。光绪三十年进士,后留学日本。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革命家、社会活动家。为中国的进步作出了贡献。晚年隐居家乡,退出政治。民国23年在北平逝世。终年59岁。

4 蒲宗瑞:明代有名的县令,字信之,永州人。作官的时候爱民如子,留下了很好的口碑,因为疾病退居乡里。回去的路上,碰到强盗,将他的行李抢去,才发现只有一个竹笼的东西。由此可知他作官的清廉。当时他被称为清白令。

5 蒲国宝:宋朝状元。对宋朝很忠诚,进入元朝以后不再做官。对经史很有研究。

6 蒲尧元:宋朝时期的泰和知县,福州人。绍兴进士,为官清廉,他的俸禄要得很低,经常数月不吃肉。

浙江温州苍南县有什么好玩的村庄中秋国庆游玩指南

在浙江南部,浙南地区有很多很不错的村庄,据说那里的村庄都很发达。浙江省,阿姨跟我说,浙江的乡村都很发达,简单的一个乡村基础设施或许...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