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三大土司府是什么?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3收藏

云南三大土司府是什么?,第1张

1、丽江土知府

木府是丽江木氏土知府衙门的俗称,木氏土司家族历经元、明、清三个朝代,鼎盛时期占地一百多亩,有近百座建筑,是八百年大研古城的心脏所在。

2、南甸宣抚司

南甸宣抚司署,是土司中著名的边地“三宣六慰”之一,同时也是是现今云南保存最为完好的土司府。整个建筑群是从1851年到1935年,用了八十四年时间建成的。南甸宣抚司建筑群宏大,整个司署占地面积10625平方米,建筑面积7780平方米,在全国土司署中属于前列。

3、盈江干崖宣抚司

盈江刀安仁故居暨干崖宣抚司署位于盈江县新县城。干崖刀氏家族本姓郄,原籍南京应天府,第一代郄忠国明洪武年间随军南征,因功授干崖长官司长官,从此便在盈江扎根下来。以后历代刀氏土司为国镇守边疆,积功升至宣抚使,成为滇西十土司中地位最高的“三宣”之一。

南甸宣抚司辖境

其地距云南布政司西南二十二程,东至腾冲小龙川寨,南至于崖,西至木邦孟木寨,北至腾冲。其民皆百夷,俗与木邦同。其结亲则用谷茶二长筒,鸡卵五七笼为聘礼,客至则以谷茶供奉嘲,手拈而食之。所产有叫鸡,昼夜依时而呜。又有红藤篾,夷妇用为腰饰。

山有南牙、沙木笼二处,俱有石梯,夷人以此据险。水有南甸、南宋二河,四时不竭。有巡检司四,曰木缚,曰邦哈,曰孟弄,曰鸠陇卯。馆驿三,曰南甸,曰罗卜思庄,曰盂哈。

土司又称土官、酋是古代中国边疆的官职,元朝始置。

用于封授给西北、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部族头目。  

土司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土司既指少数民族地区的土著人在其势力范围内独立建造的且被国家法律允许的治所(土衙署)。

又指“世有其地、世管其民、世统其兵、世袭其职、世治其所、世入其流、世受其封”的土官。狭义的土司专指“世有其地、世管其民、世统其兵、世袭其职、世治其所、世入其流、世受其封”的土官。

扩展资料:

土司制度

土司制度是元、明、清王朝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的地方政权组织形式和制度。“土司”又称“土官”,是由封建王朝中央任命和分封的地方官,“世官、世土、世民”是其重要特点,即世袭的政治统治权,辖区土地的世袭所有权及对附着在土地上的农民的世袭统治权。

土司对农奴的主要剥削形式多是劳役地租。农奴除为土司提供繁重的无偿劳役外,还要向土司缴纳或进贡各种实物。

鄂西土司的各项政治制度

土司官制及承袭。元、明、清三朝代的土官官职,可分为文官属与武官属两类。鄂西地区土司的职官,属于武官属。按其职位尊卑,入流的大致有宣慰使、宣抚使、招讨使、长官等。其秩位品级与各司官位多少,则因朝代不同而略有差别。

到了清代,宣慰使司为从三品,宣抚使司为从四品,安抚使司为从五品,长官司、蛮夷长官司为正六品。土官之属,有同知、经历、都事、吏目、儒学、教授、训导,皆以流官为之。

清朝还设有土游击(从三品)、土都司(正四品)、土守备(正五品)、土千总(正六品)、土把总(正七品)等。以上均为朝廷命官。在土司统辖境内,还可自行任命官职,其职务有总理、家政、舍把、旗长、亲将、总爷、峒长、寨长等职。这些职务一般都由土司家族成员担任。

土司职官的升降

职级升降是封建王朝对土司控制的措施之一。新王朝建立后对来归附的前朝土司,首先是定职定位,实际上多数是复职复位。在土司定职定位后,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政绩考核,一般的奖励与参劾有之。随着职级升降,官司级别名称也随之变动。

土司与流官待遇不同,流官可以按时升迁,有罪治罪,子孙不能承袭;土司不能按时升迁,有较大功过的一般就地升降,子孙可以承袭为世官。即使新旧朝代交替,也基本按此原则不变。

升降要有大功大过,结合战事胜败进行。明末曾被调到川东、荆州、房、竹一带镇压农民军的容美土司有“功”,得到“天子嘉其忠勤”的殊荣,由宣抚使晋升为宣慰使,容美属下的椒山、五峰、石梁、水浕四长官,都同时晋升为安抚使;

唐崖长官元时有军功于朝,以武略将军授唐崖宣慰使世职,传给儿子,直到洪武四年(1371年)随廖永忠征蜀失败, 降为安抚使,后又因“多叛”,洪武七年(1374年)降为长官。由此可以看出:有大功于封建王朝则升,有大过于封建王朝则降。

参考资料:

-土司 (少数民族官名)

参考资料:

-土司制度

夜天子里面五大家族分别是播州杨天王的杨家、水西的安家、水东宋家、思州田家以及最后靠叶小天发展起来后的叶家。

1、播州杨家

杨家的历史则从唐末开始。杨氏自称出自弘农,存在时间自唐朝僖宗乾符三年(公元876年)起到明朝神宗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止。

乾符三年,杨氏始祖杨端(原籍山西太原府阳曲县)率军击败占据播州的南诏。唐廷下诏授杨端为播州侯,杨氏从此定居播州,并开启了历二十九代七百二十五年的播州杨氏汉领土司时代。

播州杨氏历史上人才辈出,第十四代播州土司杨价和他儿子十五代土司杨文镇守播州,多次大败试图从贵州进攻南宋的蒙古大军。蒙古大军纵横天下,却屡在播州折戟。直到蒙古灭亡南宋,播州都未被攻下。

2、水西安家

安家是贵州历史最悠久的土司家族,可以直接追溯到三国时期。三国时期,南中叛乱,诸葛亮开始了著名的“七擒孟获”之战。

在这场战争中,安家先祖罗氏首领帮助诸葛亮战胜孟获,被诸葛亮册封为罗甸国王,世袭统治今天的毕节地区。

北宋初期,罗甸国王主色攻陷了矩州(现在的贵阳),其孙普贵驻扎在现在的白云区。

宋太祖开宝七年(公元974年),罗甸国王普贵晋京,矩州之地归顺朝廷,土语讹"矩"为"贵",宋太祖赵匡胤予以敕书,文中有"惟尔贵州,元在要服"。"贵州"一词始见于文献。

宋太祖封普贵为矩州刺史(其实也就是土官,还是世袭)。

元世祖忽必烈时期,罗甸国主阿榨内附,受封水西安抚使。明朝初年,水西土司和水东土司归顺明朝,朱元璋在两大土司的之地设置了贵州宣慰司。当时的水西宣慰使霭翠为贵州正宣慰司,改汉姓为安,历史上就称为“水西安氏”,正式成为贵州土司王。

3、思州田氏

田家世镇思州,其历史可以追溯到隋朝,隋文帝开皇二年(582),田宗显为黔中刺史,止于明永乐十一年(1413) 统治时间长达831年之久。

元末明初,田氏被分离为思南、思州(岑巩)两部。至此,思南、思州田氏宣慰司为贵州四大土司中的两大土司。思州田氏土司是黔中历史上最著名的土司之一,世袭千年,领地幅员辽阔,史学素有“思播田杨,两广岑黄”的称誉。

“思播田杨”,其意思为思州乃田氏土司的天下,播州乃杨氏土司的天下。

但在永乐年间,因为思南、思州田氏宣慰司为了争夺朱砂矿脉爆发冲突,史称沙坑之战。这个致命的内讧,成为永乐帝解决思州土司问题的绝佳借口。

他派遣军队镇压,将思州田琛和思南田宗鼑两大土司捉拿归案,次年诛杀于京城。

由此,思州土司不复存在,田家势力大为缩小。不过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田家还是保留了长官司的职位。

剧中后期将要出现的田妙雯就是思州田家的女土司,此人颜如桃李,冷若冰霜,一心想恢复田家的势力,对叶小天帮助极大。

4、水东宋氏

水东宋氏从唐初至明末(620~1630)长期统治贵州水东地区(今鸭池河以东贵阳地区及龙里、贵定和惠水等地),是最早从中原迁入贵州的汉族移民之一。

我们前面说过宋太祖册封安氏先祖普贵为矩州刺史。不过好景不长,不久之后,宋氏就攻占了矩州,改名贵州省。宋氏从此占据了乌江以东的土地,称为“水东宋氏”。

明太祖时,水东宣抚同知宋钦和水西宣抚使霭翠一同入朝袭职,被封为贵州副宣慰使。宋钦死后,如同奢香摄职贵州宣慰使,贵州副宣慰使也由宋钦妻子刘淑贞摄职。

5、叶家

叶小天本是六扇门里的一个小小牢头儿,常与在监的贪官污吏打交道,练就了他足智多谋,鬼计多端的性格特点。但叶小天也有他自己为人处事的原则与底限,为人重情重义,被激怒便会大爆发。

他靠着自己的正直和聪明逐渐成为除四大家族以外的第五大家族,成为一方土司。

扩展资料:

夜天子:

他世袭罔替,却非王侯;他出身世家,却非高门。作为六扇门中的一个牢头儿,他本想老老实实把祖上传下来的这只铁饭碗一代代传承下去,却不想被一个神棍忽悠出了那一方小天地,这一去,便是一个太岁横空出世。

他自诩义薄云天,为人四海,是个可以托妻献子的好朋友,可他所到之处,却是家有佳妇贵女者统统藏之深闺不敢示人;他自称秉性纯良,与人为善。可是只为逃避做他的上司,堂堂江宁布政便打起“丁忧”的幌子,欢天喜地的辞官归故里了;他自谓忠臣,光霁日月,可一向勤政的万历皇帝却因他而再不早朝。

-夜天子(小说)

木光有2个儿子,1个女儿。儿子在云南省临沧市生活和工作。女儿在丽江生活和工作。

木光,男,纳西族,1929年出生于云南丽江木府,丽江木氏土司第48代传人。大专学历,**技术专业高级职称,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

曾先后担任政协云南省第六届委员会委员,第七、第八届常务委员,临沧地区政协教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临沧行署文化局顾问。现为丽江文化研究会名誉副会长,临沧市丽江文化研究会顾问。

木光同志曾长期在临沧边疆民族地区**行业从事少数民族语影片的译制、发行和放映工作。因工作业绩突出,1984年,应邀光荣出席国家民委和文化部联合召开的全国少数民族语**译制、发行和放映表彰大会,受到乌兰夫等国家***的亲切接见。

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研究“木氏土司”和“徐霞客”,已在报刊和杂志公开发表相关文章数篇;曾历时10个春秋编著《木府风云录》一书,该书于2006年由云南民族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其分别以“木氏土司”和“徐霞客”为主题的著作和文章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和好评。

扩展资料:

很多人只知道丽江木氏土司府,但80%的人却不知它真正起源何处!

丽江,一个让全国乃至全球的朋友了解云南的窗口,这里是高原上的”江南水乡“,人在画中住,水在房中流。

相信很多人到丽江只听说过丽江古城、束河古镇、大研古镇、玉龙雪山等著名景点,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丽江的起源不在这些地方,而是在——白沙古镇。

白沙古镇位于丽江古城以北,距离古城约10公里,白沙古镇北临玉龙雪山,南至龙泉,西依芝山。

据史料记载,白沙村才是是丽江第一大家族,即丽江土司“木氏家族”的发源地,纳西族人进入丽江坝子最早就是定居在此,白沙古镇才是丽江最具纳西族特色的古镇,是丽江最具原生态的纳西村落之一。

白沙古镇最具特色的一大景点是白沙壁画,白沙壁画属于藏传佛教壁画,创作于明清时期,至今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白沙古镇除了白沙壁画,最有特色的另一景点雪嵩村,这个小村子因西面的一泓清泉而得名,所以又被称为玉湖村。

这个村子就在玉龙雪山的山脚,站在村子里面就能看到远处的玉龙雪山泛着银光。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撰稿人、著名的摄影家、探险家”纳西学之父“,约瑟夫·洛克的故居就在雪嵩村,现在的洛克故居按照他当年居住的样子保留了下来,而且开设了展览厅,以便更多的人了解这位"纳西学之父”。

或许大家并不了解洛克,但是可能过听过另一个人——詹姆斯·希尔顿,成就香格里拉盛名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就是詹姆斯·希尔顿写的,而激发了作家詹姆斯·希尔顿的创作灵感都来源于,洛克以丽江附近的村落为基地,对当地的风土人情、文化进行考察之后发表于国家地理杂志的文章。

白沙古镇的中心地带依然保留着当年木氏家族在此统治的殿宇群落、象征政治权力的大广场,以及解脱林内的福国寺、大宝积宫、琉璃殿、大定阁等宗教建筑群。

白沙古镇比大研古镇更加安静,没有太多商业化的东西,古镇只有一条很旧的商业街,这个商业街上只卖两种东西,一种是扎染,另一种就是和纳西东巴文化相关的小物品,而摆摊的大多是悠闲的老人。

这在里没有太多的商业气息,有的只是慢节奏的淳朴生活,有人说这里是十年前的丽江,坐在小镇的街角,偶尔抬起头看看玉龙雪山,或者散落在石板路上的柴火,以及慢悠悠的人。

参考资料:

-木光

位于红城镇永安村的感恩寺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竣工于弘治八年,是明孝宗为表彰长期镇守西北边陲的连城鲁土司而敕建的,由五世土司鲁麟主持修建。

寺院坐北朝南,建筑面积400平方米,主体建筑在一条中轴线上有山门、碑亭、力士殿、天王殿、护法殿、菩萨殿、大雄宝殿,结构严谨,气势浑大,汉藏文化融汇,民族特色浓郁。碑亭中的《敕赐感恩寺碑记》石碑,通高达42米,正面为汉文,背面为藏文,保存完好,为寺中瑰宝,据首都师大教授谢继盛介绍,该碑记是西北地区唯一一处有确切年代记载、以汉藏两种文字记录、完整保存时间最长的汉藏文化交流的见证。寺中还留有珍贵的佛教壁画、塑像、藏文经卷、青铜造像、传世文物以及大雄宝殿中罕见的《西游记》故事悬塑。 鲁土司在连城地区还留下了庞大的家族墓葬,埋藏着珍贵的文化遗存。同时鲁土司也留下了数量众多的传世文物、谱牒、文献资料、神奇传说,极大地丰富了永登文化。其中永登县博物馆珍藏的鲁土司家传文物更是精品纷呈,不乏国之瑰宝。

据传由嘉庆皇帝赐给十五世土司鲁纪勋的龙袍和团花福寿女袍以及鲁土司家族传世的两件清代雕漆漆盘均为国家一级文物,还有大量发现于这些寺院中的明代早期的青铜佛像、唐卡,是难得的佛教文物珍品。

永登县博物馆还藏有大量鲁土司传世的金、银、铜、玉、瓷器和书画、家谱、服饰以及生活用器等,琳琅满目,精美绝伦。这些珍贵文物见证了鲁土司曾经的辉煌,透溢着明清时期的灿烂文化。

在西汉历史上,韩信是“汉初三杰”之一。

他是淮阴(江苏省淮阴县)人,当时他作为一位出色的军事家,南征北战,出陈仓、定三秦、擒魏、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霸王项羽的楚军,无一败绩。

韩信为西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不朽功勋,并成长为一名开国功臣。

尽管韩信有这段辉煌的人生轨迹,不过他由于功高震主,最后还是遭到了汉高祖刘邦的猜疑。据《史记》记载,刘邦的老婆吕后乘机与丞相萧何谋划,把韩信抓起来杀掉,还诛杀了韩信三族。

韩信这位古今少有的常胜将军与开国功臣,最后在晚年时候被刘邦处死,着实令人感到惋惜。

2000多年以来,历代的人们都以为韩信已经绝后,事实难道真的如此吗?但令人宽慰的是,事实却并非如此。

非常幸运的是,当时韩信的一位门客将他的幼子带走,因此躲过了一劫。当时这位名叫韩修的幼子还没有长大成人,父亲便遇害,他从此成为了孤儿。

在当时那个特殊的时代,只有南越国保持着一定的自治,因此只有在那里可以保证韩修这位将门之后生存。韩信的一位门客便将韩修千里迢迢带到了南越国生存了下来。

在韩修成年之后,他迎娶当地女子开枝散叶,同时也让韩信的血脉得以延续下去。

这段历史直接导致今天很多两广一带的老人自称韩信的后人。据这些老人讲述,当年为了避免被他人告发,韩信后人还将自己的姓氏改为“韦”,因此在西南地区很多的韦氏宗祠中,都可以看到韩信的雕像。这些“韦”姓人被当地人成为“韩韦”。“韦”这个家族在隋唐时期便已经成为当地一个非常有名的大家族。

如今,“韦”这个家族的族人已经遍布西南地区,甚至在东南亚还能看到这些身影。很多“韦”姓人甚至将自己的姓氏重新改为韩,还修韩式家谱,以此来祭奠自己的先祖。

对此,有的人说:“他们显然是在作秀”。但这些人没考虑过,对于中国人来说,祖先可不能随便拿来开玩笑的,更何况人家还有家谱为证。

如今,“韩韦”后人们依旧坚持祖先定下的规矩,那就是不反叛、不独立,所以“韦”这个家族在两广一带延续了一千多年。

土司的权力:职位世袭,保留一定规模的私人武装:土司在自己的领地内可以拥有一定数量的私人士兵、家丁和仆役,以维护自己的统治权威。土司在自己的领地内拥有比一般地方官更大的权力,土司在辖区内可自行任命属官,可以自定种种“土政策”,征纳税赋,摊派徭役,生死予夺,朝廷概不过问。

土司是元朝在西南地区册立土司进行管理,“土司”并不是这些官员的正式官名,而是对类似官员的称谓。土司、士官与普通百姓之间是一种人身依附的主仆关系,也具有着浓厚的奴隶社会色彩。土司制度是当政的王朝利用当地民族集团的上层,以间接统治的形式处理周边民族问题的一种形式。

扩展资料:

土司制度是元、明、清王朝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的地方政权组织形式和制度。“土司”又称“土官”,是由封建王朝中央任命和分封的地方官,“世官、世土、世民”是其重要特点,即世袭的政治统治权,辖区土地的世袭所有权及对附着在土地上的农民的世袭统治权。土司对农奴的主要剥削形式多是劳役地租。农奴除为土司提供繁重的无偿劳役外,还要向土司缴纳或进贡各种实物。

承袭,土司同封建帝王一样,子子孙孙世代相传,以保持独家统治特权。鄂西土司的承袭制度为封建世袭制,在土司统辖境内,还可自行任命官职,其职务有总理、家政、舍把、旗长、亲将、总爷、峒长、寨长等职。这些职务一般都由土司家族成员担任。

在土司制度下,土司属下的百姓就是农奴,他们没有土地,除为土司提供繁重的无偿劳役和当土兵外,还要向土司缴纳或进贡各种实物,这种封建农奴制,就是土司制度的经济基础。

参考资料:

-土司制度

云南三大土司府是什么?

1、丽江土知府木府是丽江木氏土知府衙门的俗称,木氏土司家族历经元、明、清三个朝代,鼎盛时期占地一百多亩,有近百座建筑,是八百年大研...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