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潘”的由来?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3收藏

百家姓“潘”的由来?,第1张

潘姓的源出有8

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姚姓,出自上古舜帝之后,属于以国名为氏。

据《中国姓氏》记载,舜帝生于姚墟,因称姓姚,建都于潘地(今北京延庆)。后将潘地移至今陕西省兴平北部。

商王朝时期,舜的后裔建有潘子国,到殷商末期被周文王所灭,其子孙遂以国名为氏,称为潘氏,是为潘氏之始。

第二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周王朝时期周文王裔孙伯季之后,属于以居邑名为氏。

潘氏的最早起源与姬姓关系非常密切。

姬姓是中国远古时期活动在黄河流域的中华民族始祖黄帝的姓。黄帝是传说中中国原始社会末期的一位伟大部族首领,他开创了中华民族的文明。黄帝本姓公孙,因常住在姬水而改姓为姬,黄帝曾居住在轩辕之立(今河南新郑轩辕立),因崇尚土德,而土又呈**,故称黄帝。

传说黄帝是一个有智慧、有能力,且有魔法的神人。在黄帝时代的部落争霸斗争中,黄帝借助各种力量,吞并了炎帝的姜姓部落联盟,击败了蚩尤的姜姓部落联盟,取得了绝对胜利,征服了中原天下。从此,黄帝成为至高无上的权利代表,姬姓也成为尊贵的姓氏。后来的许多帝王和一些归附的少数民族也都以姓姬为荣耀,自称或被称为是黄帝的后裔。

相传,黄帝有二十五子,得姓的有十四子,共十二姓。后来的唐、虞、夏、商、周、秦都是这些姓的后代。

夏、商、周人的始祖都与黄帝有关。夏王朝的始祖是治水的大禹,大禹是黄帝的玄孙;商王朝的始祖契,是黄帝曾孙帝喾的次妃简狄所生;周王朝的始祖后稷为帝喾的元妃姜嫄所生。

后稷承袭了姬姓,其后代子孙建立了周。到周文王姬昌时,姜自己的第十五个儿子姬高封在毕国(今陕西咸阳),后人称他为毕公高。毕公高是后来周康王姬钊的顾命大臣,他同周召公姬奭等大臣一起辅政,使周王朝的经济、军事、文化等有了较大的发展,形成了著名的“成康之治”局面。

据史籍《元和姓纂》记载,毕公高后来让其子姬伯季食采于潘邑(今陕西西安、咸阳一带),姬伯季的后裔子孙们遂以封邑名称为姓氏,称为潘氏,是今陕西潘氏之源,也是史称的潘氏正宗。

第三个渊源: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楚国公族芈潘崇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记载,颛顼后裔陆终娶鬼方氏女嬇为妻。女姑怀孕三年,可是孩子总生不下来。最后陆终只好剖开女嬇的左胁下,取出了三个儿子,然后又剖开女嬇的右胁下,取出了三个儿子。其中第六个儿子叫季连,赐姓芈。季连的后代鬻熊很有学问,做过周文王的教师。

到周成王姬诵执政时期,追封前代功臣的后代,封鬻熊的曾孙熊绎在荆山(今湖北西部)一带建立荆国。周平王姬宜臼三十一年(公元前740年),荆君熊通自封为楚武王,他的儿子熊赀于周庄王姬佗八年(楚文王元年,公元前689年)改国号为楚,称楚文王。

当时,楚国地域辽阔,包括了今湖北、江苏、浙江、山东南部,河南中部、湖南洞庭湖的广大地区。

春秋时期,楚国有潘氏,为季连的庶支后代,其祖源史无记载。

据史籍《姓氏寻源》、《潘氏家谱》、《史记·楚世家》等文献记载,楚国大夫潘崇助楚穆王芈商臣(熊商臣)继位有功,受封为太师,其后代子孙便以祖名为氏,称为潘氏。从此,潘氏在楚国成为有势力的家族,荆楚潘氏因此而来。

楚成王芈頵(熊恽)执政时期,楚国潘氏家族中出了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叫潘崇,是太子芈商臣的师傅。此前,楚成王欲立长子芈商臣为太子,曾征求令尹(总理)子上的意见。子上说:“大王年纪不老,且后宫的宠姬很多,不必急于立储。一旦立了太子以后再想改换,那就容易引起内乱,国家就会不稳定,社稷就会难保。再说商臣长相特别,眼睛鼓鼓的像黄蜂,声音尖尖的像豺狼,这是心狠手辣的征兆,肯定是个狠毒的家伙。为楚国的江山考虑,不宜立商臣为太子。”可是楚成王最终还是没能听取子上的建议,仍将芈商臣立为太子。

数年以后,楚成王年纪大了,又想废掉芈商臣,立宠妃所生的小儿子熊职为太子。

芈商臣也听到了有关废立的风声,因为不知道是否属实,就找来老师潘崇商量。潘崇建议他去有意得罪一下楚成王最宠爱的妹妹江芈,然后就可辨明废立的真假。商臣依计而行,故意对江芈不恭敬。果然江芈发怒了,骂道:“你这个畜牲!怪不得大王要杀你呢!”

芈商臣把江芈说的话告诉了潘崇。潘崇说:“你甘心做职的臣吗?”商臣说:“不甘心!”潘崇又伺:“你愿意逃走吗?”芈商臣答:“不愿意!”“那么你敢做大事吗?”芈商臣又想了一想说:“敢!”于是,芈商臣在潘崇的授意下,立即召集东宫卫队包围了楚成王的住处,活捉了楚成王。

楚成王知道难逃活命,因平时最喜欢吃熊掌,故要求临死之前再吃一次熊掌。可是芈商臣却说:“熊掌难熟,煮起来很费时间,夜长梦多啊!我不能再等了。”楚成王无奈,在长子的逼迫下只好自杀。

芈商臣继位后,即为楚穆王,除了晋封他的老师潘崇为太师外,还对潘崇大加赏赐,把原来太子宫里的财物全都赏给了潘崇,以示恩宠。从此,潘氏一族在楚国成为有权有势的大氏族。

潘崇家族由于受到楚王的特别恩宠,故发展特别快,其后裔子孙的足迹几乎遍布楚国各地,在古籍中所记载春秋时代的潘氏名人,几乎都是楚国的人物。今天江苏、浙江、河南等地,皆有该支潘氏的后裔。

第四个渊源: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破多罗氏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北魏太和十七年(公元495年),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把国都由平城(今山西大同)正式迁到洛阳(今河南洛阳)。

为了使鲜卑族人适应由游牧生活到农耕生活的转变,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北魏孝文帝采取了一系列汉化改革措施,改革鲜卑族的旧习俗,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如鲜卑人改穿汉族服装;提倡和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士族通婚;朝廷上不准用鲜卑语而用汉语;迁到洛阳的鲜卑人都以洛阳为籍贯;改鲜卑姓氏为汉姓,等等。

在北魏王朝的这次大规模的汉化改革过程中,曾把繁杂难记的鲜卑姓氏全部改为一个或两个字的汉族姓氏,其汉姓化的方法是根据同音对译的原则把鲜卑姓氏的第一个字译成对应的汉字,其中破多罗氏的首音与汉字“潘”谐音,故把破多罗氏改成潘氏。

从此,这支由鲜卑族人改汉姓为潘氏的后代就留在了中原地区生息繁衍并逐渐融合于汉族之中,为今河南潘氏的主源之一。

第五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朝时期蒙古巴邻部,属于一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蒙古八旗姓》记载:

蒙古族巴林氏,源出元朝时期丞相巴邻·伯颜的后裔,以地为姓,世居巴林(伯力,今俄罗斯哈布罗夫斯克)、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叶赫(今吉林梨树)。后有满族、鄂温克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arin Hala。

清朝中叶以后,蒙古族、满族、鄂温克族巴林氏多冠汉姓为潘氏、詹氏、白氏等。

第六个渊源:源于满族,出自明朝时期东海女真伊拉哩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满族伊拉哩氏,亦称伊里氏、伊拉礼氏、伊喇立氏,满语为Ilari Hala,汉义“开”,世居乌喇(今吉林永吉)、叶赫(今吉林梨树)、蜚优城(今吉林珲春)、伊罕阿林城(今吉林东北十五公里处)、松花江等地。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者。

清朝中叶以后,满族、锡伯族伊拉哩氏多冠汉姓为潘氏、伊氏、何氏、赵氏、尼氏、苏氏、许氏、岳氏、禹氏、仉氏、柏氏、樊氏、郝氏、靳氏、李氏等。

第七个渊源:源于高山族,出自清朝时期台湾府岸里大社酋长阿穆,属于帝王赐姓为氏。

清康熙二十二年(台湾延平王郑克塽永历三十七年,公元1683年),清军收复台湾,东宁国延平王郑克塽投降清军,割据海外的东宁国灭亡。此后,台湾岛的岸里大社(今台湾省台中市神岗地区)酋长阿穆率部归顺满清政府,被康熙大帝赐姓为潘氏,世代为岸里大社土官。

到了清光绪十一年农历9月5日(公元1885年10月12日),清廷下诏决定在台湾正式建省,将福建巡抚改为台湾巡抚,并决定由抗法英雄、原福建巡抚刘铭传充任,从此,台湾成为满清政府的第二十个行省。

清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台湾省成立抚垦总局,下设十多个分局。刘铭传亲任抚垦大臣,开始开山“抚番”。他派大军修通进山的道路,委派地方官、官军一起去做“番酋”的工作,进行招抚。对招抚之后的“番民”,又设立“番学堂”进行教育,指示地方官发给衣服,教他们穿衣,让他们知礼。他还帮助高山族同胞革除杀人驱疫的恶习,通过教唱通俗易懂的歌谣宣传不该杀人的道理。刘铭传要各地“认真教导,不拘番童、番丁男女,朝夕歌唱,并为之讲解,使之家喻户晓,期革嗜杀之风,渐知人伦之道”。根据史书记载,仅在清光绪十二~十三年(公元1886~1887年),全台湾岛就有四百余“番社”、八万多“番民”接受招抚,同时开垦农田数十万亩。

其间,台湾高山族相率归化清廷,之后皆被台湾巡抚刘铭传依清前例赐姓为潘氏,形成今台湾省高山族潘氏一族。

第八个渊源: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在今水族、京族、土家族、彝族、瑶族、仫佬族、回族、壮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潘氏族人分布。详实情况,待本书笔者抽暇予以考证后再进行补充。

得姓始祖:姬伯季、潘崇、阿穆。

中华之骨

http://blogsinacomcn/u/1978966010

潘姓来源

一、出自姬姓后裔

潘姓的最早起源与我国早期的姬姓关系非常密切。姬是我国远古时期活动在黄河流域的中华民族始祖黄帝的姓。黄帝是传说中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一位伟大部族首领,他开创了中华民族的文明。黄帝本姓公孙,因常住在姬水而改姓为姬,黄帝曾居住在轩辕之立(在今河南新郑县轩辕立),因崇尚土德,而土又呈**,故称黄帝。

传说黄帝是一个有智慧、有能力,且有魔法的神人。在黄帝时代的部落争霸斗争中,黄帝借助各种力量,取得了绝对胜利,征服了天下。从此,黄帝成为至高无上的代表,姬姓也成为尊贵的姓。后来的许多帝王和一些归附的少数民族也都以姓姬为荣耀,自称或被称为是黄帝姬姓的后裔。

相传,黄帝有25子,得姓的有14子,共12姓。后来的唐、虞、夏、商、周、秦都是这些姓的后代。

夏、商、周人的始祖,相传都与黄帝有关。夏人的始祖是治水的大禹,大禹是黄帝的玄孙;商人的始祖契,相传是黄帝曾孙帝喾的次妃简狄吞食玄鸟卵而生;周人的始祖后稷为帝喾的元妃姜螈踏天帝脚印感孕而生。后稷承袭了姬姓,其后代建立了周朝。到周文王时,周文王的第十五个儿子高,被封在毕国(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后人称他毕公高。毕公高是周康王的顾命大臣,他同召公等大臣一起辅政,使周的经齐文化有了较大发展,形成“成康之治”的局面。

毕公高的小儿子叫季孙,他的封邑在番(今陕西省北部一带),于是他的后代就以时地潘为姓。今天陕西北部一带成了潘姓最早的发源地。

二、出自楚公族后裔

传说五帝之一的颛顼后裔(姬姓)陆终娶鬼方氏女姑为妻。女姑怀孕三年,可是孩子总生不下来。最后陆终只好剖开女(女贵)的左胁下,取出了三个儿子,然后又剖开女(女贵)的右胁下,取出了三个儿子。其中第六个儿子叫季连,季连的后代鬻熊很有学问,做过周文王的教师。到周成王时,追封前代功臣的后代,封鬻熊的曾孙熊绎在荆山(今湖北省西部)一带建立荆国,后来荆君的儿子建立了楚国。

当时的楚国地域辽阔,包括今江苏、浙江,北到山东南部,河南中部,南到洞庭湖的广大地区。

春秋时期,楚国也有人以潘为姓。关于楚国的潘姓人,其祖源史无记载。楚成王时,潘姓中出了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叫潘崇,是太子商臣的师傅。此前,楚成王欲立长子商臣为太子,征求令尹(楚王手下的最高执政官,有军政大权,相当今总理)子上的意见。子上说:“大王年纪不老,且后宫的宠姬很多,不必急于立储。一旦立了太子以后再想改换,那就容易引起内乱,国家就会不稳定,社稷就会难保。再说商臣长相特别,眼睛鼓鼓的像黄蜂,声音尖尖的像豺狼,这是心狠手辣的征兆,肯定是个狠毒的家伙。为楚国的江山考虑,不宜立商臣为太子。”可是成王最终还是没能听取子上的建议,仍将商臣立为太子。

几年以后,楚成王年纪大了,又想废掉商臣,立宠妃所生的小儿子职为太子。商臣也听到了有关废立的风声, 因为不知道是否属实,就去找潘崇商量。潘崇建议他去有意得罪一下成王最宠爱的妹妹芈,然后就可辨明废立的真假。商臣依计而行,故意对江芈不恭敬。果然江芈发怒了,骂道:“你这个畜牲!怪不得大王要杀你呢!”商臣;把江芈说的话告诉了潘崇。潘崇说:“你甘心做职的臣吗”商臣说:“不甘心!”潘崇又伺:“你愿意逃走吗”商臣答:“不愿意!”“那么你敢做大事吗”商臣想了一想说:“敢!”于是,商臣在潘崇的授意下,立即召集东宫卫队包围了成王的住处,活捉了成王。成王知道难逃活命,因平时最喜欢吃熊掌,故要求临死之前再吃一次熊掌。可是商臣却说:“熊掌难熟烧起来很费时间,夜长梦多啊!我不能再等了。”成王无奈,在长子的逼迫下只好自杀。商臣继位即楚穆王,除封他的师傅潘崇为太师外,还对潘崇大加赏赐,把太子宫里的财物全都赏给了潘崇,以示恩宠。从此,潘姓在楚国成为有权有势的大家族。

潘崇家族由于受到楚王的特别恩宠,故发展特别快,其足迹几乎遍布楚国各地,今天江苏、浙江、河南等地仍有这支潘氏的后裔。

三、出自北魏时鲜卑族的破多罗氏

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把国都由平城(山西大同)迁到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为了使鲜卑人适应由游牧生活到农耕生活的转变,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孝文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革鲜卑族的旧习俗,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如鲜卑人改穿汉族服装;提倡和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士族通婚;朝廷上不准用鲜卑语而用汉语;迁到洛阳的鲜卑人都以洛阳为籍贯;改鲜卑姓氏为汉姓,等等。在北魏这次大规模的改姓过程中, 曾把繁杂难记的鲜卑姓氏全部改为一个或两个字的汉族姓氏,其汉姓化的方法是根据同音对译的原则把鲜卑姓氏的第一个字译成对应的汉字,其中破多罗氏的破与潘同音,故把破姓改成潘姓。从此,这支由鲜卑人改姓潘的后代就留在了中原,在今河南一带活动。

潘姓迁徒史

发源于我国北方和南方的两支潘姓,他们在血缘上实同出一源,即都是黄帝的子孙。

春秋战国时,潘姓主要在今湖北省境内发展。

汉时,有潘姓北迁至荥阳中牟,至三国时发展兴旺,魏晋时遂成为当地一大郡望。

晋时,有潘姓北迁于广宗威县,后又发展成为潘姓历史上第二大郡望。此时又有潘姓迁入 今湖北随县及浙江杭州等地。

唐宋时,在今河南、江西省境形成了潘姓历史上另外两个郡望。

宋代以后潘姓是以我国南方为其繁衍的主要地区。潘姓南迁于福建,始于唐初,是自河南固始迁去的。至宋时,潘氏再由福建进一步迁居广东、云南等地发展。

明清时期,潘姓已遍及全国大部分地区。

潘姓历史名人

潘 璋:干(今山东省冠县)人,三国时东吴名将,关公父子败走麦城后,被潘璋所擒。(与下明代潘璋有别)

潘 岳:字安仁,荥阳中牟(今属河南省)人,西晋文学家、名臣。善缀辞令,长于铺陈,造句工整,充分体现了太康文学讲求形式美的倾向,所以在当时与陆机受到同样的推崇。以“美姿容”著称,在文学方面,长于诗赋,文词华靡,与同时代的文学家陆机齐名,其《悼亡诗》为世传诵,明人辑有《潘黄门集》。

潘 综:晋代乌程(今属湖州)人。孙恩起义,与父骠路遇兵。兵砍其父,乃伏身保护,被砍四刀。一人曰:“杀孝子不祥。”于是父子俱得免。后官遂昌长。南朝宋元嘉间改其里名曰纯孝,免其家三世税租。

潘 尼:潘岳之侄,官至太常卿,在文学上与潘岳齐名,世称“两潘”,其诗注重词藻,多应酬赠答之作,明人辑有《潘太常集》。

潘 美:大名(今属河北省)人,北宋名将,在灭南汉、南唐、北汉时立下奇功。宋太宗雍熙三年(即九八六年)攻辽,潘美因指挥失当,使名将杨业陷敌牺牲,而受降级处分。

潘 阆:大名人,宋太宗时进士,其诗词笔调清新,往往有出尘之语。

潘 翼:青田人,宋代学者,学贯诸子百家,工古文,邑人登科者多出其门。

潘 璋:字栗夫。金华人。明·成化八年进士。历任工部营缮司主事、都永主事,四川按察司佥事,陕西按察副使。曾往荆湖管理竹木证赋,政不苛而课入甚丰。提督学政,力崇正学,造就甚众。着意培养之合州士人邹知。后以刚直敢言驰名于世督修宋濂墓,并撰写墓志铭。卒于官,蜀士闻之,相率哭于三公祠下,且奉入名宦祠。

潘 耒:江苏省吴江人,清初学者,博涉经史及历算声韵之学,曾参与纂修《明史》。

潘大临:黄岗人,宋代诗人,与弟大观皆以诗名,有《柯山集》遗世。

潘自中:字时乂。宋代松阳人。曾江州司理,不媚上,不诬人,力雪冤案。

潘季驯:字时良,号印川,浙江省乌程(今吴兴)人,明代著名水利家。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大理寺左少卿进右佥都御史,四任总理河道,先后达二十七年,习知地形险易,成绩显著。著有《两河管见》、《宸断大工录》、《河防一览》等。

潘之恒:歙县(今属安徽省)人,明代文学家,撰有《叙曲》、《吴剧》等剧评,并有诗集《涉江集》。

潘柽章:江南吴江(今属江苏省)人,明末清初学者,著有《国史考异》,顾炎武推其精审。

潘平格:浙江省慈溪人,明清之际思想家,强调在日用实际上去追求真理,提出“浑然一体”、“见在人心”的理论,著有《求仁录》。

潘亦隽:江苏省苏州人,清初画家,其族弟潘奕鏊、潘奕钧、潘奕荫、潘奕藻等都是知名画家。

潘作梅:字肖野,号戒平。清代乌程(今属湖州)人,安吉籍。雍正元年拔贡。官海宁学正。冷官二十年,不慕荣利。博学多艺,精书法。画山水得倪云林逸致。

潘祖荫:字伯寅。江苏吴县人。年十七应顺天乡试挑取誊录。年十九以其祖太傅潘世恩年八十赐寿恩赏举人。咸丰进士,光绪元年授大理寺卿,署礼部右侍郎。次年,署刑部右侍郎、补礼部右侍郎,兼署工部左侍郎。四年,调户部右侍郎,仍兼署工部左侍郎。五年,转户部左侍郎,升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擢工部尚书,加太子少保衔,调刑部尚书。著有《四本堂文集》二卷、外集二卷,诗无专集,《晚晴簃诗汇》自《癸酉消夏南苑唱和集》中录存二十余首。辑有《癸酉消夏南苑唱和集》一卷等。

潘宗耀:字绳武,号虹桥。清代永嘉人。嘉庆六年举人。历丹徒、江浦知县,士民爱戴。有《五梅一研斋诗钞》。

潘子忠:广西岑溪县人。中国***党员。1929年参加广西百色起义,担任中国红军第七军的基层干部,随部投入创建和巩固右江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30年红七军集中河池整编,任连长,随主力北上,转战桂黔湘粤赣边。参加湘赣苏区的第二次反“围剿”作战。同年进入中央苏区,他历任红七军副营长、营长、红三军团某团副团长,率部参加了中央苏区的第三、四、五次反“围剿”作战和红一方面军长征。调任某师特派员。1935年夏,在四川过草地途中牺牲。

潘鼎新:名毓,又名平界,字祖义。华容人。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率兵响应萍浏澧起义,事败逃亡日本,入同盟会。次年8月,参与组织共进会。1908年回国,参与创办《商务报》。未几,焦达峰在湖南联络大举,被委驻守岳州。辛亥长沙光复,他组率义军攻入华容县城,旋率部驰援武汉。南北议和成立时,任共进会及湖北同盟会干事。“二次革命”时,任讨袁军总司令部代理参谋长。事败,再亡日本。护国战争时回国举兵讨袁,被授予陆军中将、二等大缓嘉禾章。后转入报界,在天津任《泰晤土报》华文版主笔。曾出任东北边防军驻热河特别党部政治部主任兼参谋长及热河省政府秘书长,遭软禁,被救后定居北平,闭门读《易》。“七七”事变后,将幼子送赴抗日前线,他遭日军捕押,折磨致精神失常。出狱后病卒家中。

潘天寿:浙江省宁海人,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擅长写意花鸟和山水画,布局善于“险、破险”,笔墨有金石味,朴厚劲挺、气势雄阔,融诗、书、画、印于一炉,亦能人物,并长于指画。著有《中国绘画史》、《治印谈丛》等。

潘汉年:宜兴归径人。1925年入党。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机关报《国民军日报》总编辑。1928年被调到中共中央宣传部,负责文化界的统战工作,先后任“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左冀文化总同盟”党组书记。1933年任中央局宣传部长。1934年参加长征,任总政治部宣传部长兼地方工作部长。1935年起在香港、广州、武汉、上海等地领导对敌斗争和统一战线工作。1949年任上海市委副书记、副市长。1955年因“内奸”问题被逮捕判刑。1977年含冤病逝。

原氏起源于姬姓。后来先轸,赵盾的一个弟弟也都改姓过原。河西的秃发氏改姓为源。 怎么跑到山东去的就不清楚了。 周武王灭商朝,西周立。封周文王第十六子为原伯(爵)。史称原伯贯, 受封于原国。 原,伯是他的氏。 官职初始是卿大夫。西周初期,平民百姓是没有"氏"的。春秋时原国被晋国灭。其后人以姬为姓,以原为氏。诸侯国之间不断战争,兼并到天下只有100多个诸侯的时候,原国还存在。由于原国很小,打败一次就举国迁徙一次。迁徙三次之后,原氏后人从此流散各地。 山西长治有一个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名为原起寺,大概在潞城。《沁水县志》称:原国故址在今沁水县西北里许。原国初始在今山西沁水县,后迁河南济源市(古称轵邑)。古城济源南临黄河与古都洛阳相望,北依太行与晋国毗邻。是愚公的故乡。《水经注》曰:"济水有二源,东源出原城东北。"杨守敬《水经注疏》曰:"在今县西北四里,俗呼为原村,遗迹犹存。"现济源市西北2公里的庙街有原城故址。20世纪40年代尚存城垣,其文化内涵以龙山文化为主,也有周代遗存。史传夏帝宁都于原,周初的原国可能就建在夏都原城的故墟上。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载,晋文公重耳于公元前635年冬,率兵围攻原国,预定三天攻下,但届期未克,晋文公即下令退兵。这时,侦察人员报告说:“原人准备投降了。”军吏也建议不要撤兵。晋文公说:“信义是国家之宝,百姓靠它来保护。如果得到原国而失掉信义,用什么来保护百姓?这样做是因小而失大。”于是,退兵三十里,原国人听到晋文公的话,于是就投降了。因为讲诚信,不战而屈人之兵,亡人之国,这本已是一件值得惊诧的事情。然而,重耳讲诚信的收获,并不止于此次战役。随着他诚信美名的传播,国内百姓信服,诸侯纷纷依附,晋国迅速崛起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原国亡国后,晋文公将原伯贯迁往冀(山西省河津市)。此时,原国人大批逃往各地,一支逃到温县的邢丘处(今北平皋村),落户于邢丘古地(邢丘到西汉初改名平皋)。 原氏后裔主要居住于太行,王屋山中以及纷河,漳河两岸,在别的地区及世界各大地区也有他们的身影。无论在那里,他们都在象愚公移山一样刻苦耐劳,奋斗不息。 原字可能还有其他不同的写法。 在英语国家,原字可能被写成YUAN。不管写法如何, 一笔写不出两个原字,都是原。 周有原庄公,以邑为氏。春秋时,陈有原仲,晋有原轸,鲁有孔子弟子原宪。唐有原复。 原庄公,世为王室卿大夫。 原仲, <<公羊传>>说,公子友如陈,葬原仲。原仲者何?陈大夫也。前680年没。 原轸,因封地在原,所以名原轸。 实际姓先。晋献公二十一年,公子重耳为避难流亡国外,漂泊达十九年之久,先轸与狐偃等一批近臣随行,为五贤之一。 重耳就是后来的晋文公,春秋时代五霸之一。原轸为春秋时期晋国上卿。晋文公的得力干将。原国择晋以后,他被封地到昔日的原国。生年不详,卒于晋襄公元年(前627年)。 《水经注》中说“辽县西南黄崖山,先轸所出也”。 辽县即今山西省左权县。 可见当时的黄崖山是先轸的出生地。原宪,字子思,鲁国人, 孔子的弟子。有一副对联写到: 泗水圣徒,虽贫非病 冀州贤吏,有政皆兴 上联说原宪生活贫困而洁身自好。戴帽子时带子断了,穿上衣时胳膊肘露在外面,穿鞋时脚后跟出来了。子贡见了问他:"你病了吗"他答道:"无财叫做贫,学道而不能实行叫作病。像我,只是贫,而不是病。"子贡大为惭愧。原宪是孔子学生中,所谓“七十二贤”里很有名的人物。他曾替孔子管过总务方面的事情,用现代观念随便来比,可能在孔子当司寇的时候,他担任过总务长一类的职务,孔子死了以后,他退隐于山泽布衣之间,走半隐侠的路线,等于在过去的社会中,领袖清流。所以司马迁著《史记》,在《游侠列传》中,曾提到他和季次。 下联说唐代人原复,开元年间官冀州刺史,政令严明,境内太平。

百家姓“潘”的由来?

潘姓的源出有8姓氏渊源:第一个渊源:源于姚姓,出自上古舜帝之后,属于以国名为氏。据《中国姓氏》记载,舜帝生于姚墟,因称姓姚,建都于...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