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亭中学的安徽省宿松县凉亭中学
学校地处宿松北大门——凉亭镇,北靠白崖古寨,南饮凉亭河水,东依烽火山峦,西望严恭石道,水秀山青,人杰地灵。整个校园三面环山,一面向水,环境优美。学校占地面积80余亩,建筑面积达60000平方米。学校有教学楼2幢,艺术楼1幢,综合大楼1幢,内设语音室、电脑室、图书室、阅览室、物理室、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生物标本陈列室、理化生仪器室、药品室、科技活动室、多功能报告厅等。电化教学设施和实验设施均达省颁Ⅰ类标准。图书馆藏书达30000册,种类繁多。
几十年来,凉中始终坚持“普通教育”与“特长教育”同步发展的办学方向,构建了“学校-班主任-学生-家长-社会”的教育管理网络。尤其近几年对音、体、美等学科的投入更大。现有美术教师3人、体育教师3人、音乐教师1人。艺体学生在校人数达180多人。钢琴、手风琴、电子琴、音像系统等装备齐全。标准400m跑道、标准足球场、篮球场、乒乓球台、羽毛球场等体育设施一应俱全。学校体育器材达到国家教育部新颁发Ⅰ类标准, 2000年学校被命名为“宿松县田径训练基地”。2005年学校成为“南昌航空大学艺术学院的生源基地”。
自1978年以来,学校教育教学成绩突出,高考成绩稳定,向各级各类高等院校输送了3000余名新生。
“团结、奋进、务实、创新”是凉中人遵循的校训,“以德治校,以德育人”是凉中人行动的指南,“求知求真求是、成人成才成功”是凉中人工作的主旋律,“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创新”是凉中师生的共同奋斗目标。“一边谋生存,一边图发展;一边狠抓硬件建设,一边争创教改一流”是学校的工作构想。凉中人将谨尊“严谨、博闻、善教、爱生”的教风,传承“诚实、守纪、乐学、尊师”的学风,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勇于超越自我,向省级特色示范学校的目标迈进,再创新世纪的辉煌!
您是想问宿松县凉亭中学升学率是多少吗?经宿松县凉亭中学官方查证,中考升学率维持在50%左右,也就是说中考过后,只有一半的考生能读高中,另一半的考生流入中职、技校、职高等职业教育道路。宿松县凉亭中学创办于1958年,地处凉亭镇,北傍白崖古寨,南饮凉亭河水,东依峰火山峦,西望严恭石道,交通便利,校景入画,是莘莘学子求知乐学的理想之地。
分类: 社会/文化 >> 民俗传统
问题描述:
越祥细越好
解析:
一、汉族高姓的来源 就人口而言,高姓现居中国姓氏第十五位。高姓的分布重心历来在中国东部,西部的陕北也较集中。除朝鲜、白、满、高山等少数民族也有少量高姓成员外,高姓绝大部分属于汉族。 见诸史籍的第一个高姓人士是“作宫室”的黄帝臣高元。后世高姓出自古老的姜姓,姜姓的起源则可上溯到中华民族的另一位始祖炎帝。周初,武王封灭商大军的统帅姜尚 (字子牙)为齐侯,号称太公。齐太公姜尚的6世孙(依《史记》则为8世孙)、齐文公姜赤有个儿子被封在高邑(在今山东禹城县), 世袭“高子”爵位,名字就叫“高”,称作“公子高”。姜高的孙子名叫姜傒,字敬仲(一说是谥号),相传号“白兔”,被周天子任命为齐国上卿,执掌军政大权,因和名臣管仲合作,使齐桓公称霸中原,建立大功,桓公赐“以王父(即祖父)名为氏”,因而叫做高傒。高傒就是后世绝大部分高姓子孙的共祖。高傒去世后,子孙世袭上卿的职务。高氏和同为上卿的国氏成为齐国最显赫的两大贵族。高傒墓至今仍在山东临淄敬仲镇白兔丘南村。田氏代齐,高氏衰落,族人多外迁鲁燕等国。直到东汉、西晋,高姓才逐渐复苏,并形成渤海、渔阳、辽东、广陵、河南五支望族。 二、高姓五望 1、高姓主流——渤海高氏的发端 东汉后期渤海郡太守高洪为春秋时期高姓始祖、齐国上卿高傒的25世孙。高洪担任渤海郡太守后,定居于郡内的蓚县(今河北景县)。高洪后裔十分兴旺,成为景县历史上最有名望的姓氏宗族。这就是天下高姓的主流“渤海高”。今县城南偏西15公里处,仍保存有绵延十余里的南北朝时期的高氏墓群。 高洪之后,直到南北朝以前,家族事迹在史籍中记载不详。只知道高洪的后代直至北朝时期累世为官。 2、渤海高的南方分支——晋陵高氏的兴起 早在东汉时期,吴郡无锡高彪、高岱父子皆为江东一代名儒。三国至两晋,是后世晋陵高氏产生、形成时期。晋陵高氏出自东吴丹阳(治今江苏南京)太守、广陵(治今江苏扬州)人高瑞,因而又叫作广陵高氏。浙江《萧山高氏家谱·原系图》把高瑞列为高洪之后,据此,晋陵高氏也是渤海高氏的分支。高瑞的4 世孙高悝迁居秣陵(今江苏南京南),成为晋陵(治今江苏常州)高氏始祖。高悝后来官至丹杨尹、光禄大夫,封建昌伯。高悝之子高崧,于哀帝时官至侍中(宰相),其侄高耆官至散骑常侍。隋朝时,高瑞13世孙高子长任秘书学士。高子长之子高智周于唐高宗时官居同中书门下三品(宰相)。然而南宋以后的晋陵高氏始祖是出自庐陵( 治今安徽合肥)的晋陵令高彻(号琼台)。 3、渤海高的北方分支——渔阳高氏的形成 早在春秋时期,齐国贵族高氏成员、高傒7世孙高止(字子容) 及高无丕先后在和政敌斗争失利时逃往北燕。西晋末“永嘉之乱”,中原世家大姓纷纷南迁,而渤海高氏主要是大规模向幽州(治今北京)一带移民。西晋光熙年间(公元306年),高瞻补任尚书郎,“永嘉之乱”发生后,回到家乡县和叔父高隐一起率领乡亲数千家北徙幽州,和当地高姓先住民如涿郡高氏等汇合,形成渔阳(治今北京西南)高氏。雍奴( 属渔阳郡,今天津武清西北)人高原为西晋上谷太守、关中侯,其5世孙高闾文才超卓,于北魏明君孝文帝时担任中书监(宰相),和名相高允并称“二高”。 4、渤海高的又一北方分支——辽东高氏的来源 高瞻率族人迁居幽州后,因王浚政策多变,难以相处,又随平州刺史、东夷校尉崔毖迁往辽东(治今辽宁辽阳)。高隐曾任晋玄菟( 治今辽宁抚顺)太守,其7世孙中有一个就是北齐王朝高氏政权的奠基人高欢。随高瞻、高隐徙居辽东的高氏族人成为高姓五望之一——辽东高氏的源头。辽东新昌人高策曾在北燕主冯跋属下任散骑常侍、新昌侯,其子高育为北燕建德公,后率500余户向北魏太武帝投诚,官居太守。高育子高玄任武邑太守,定居县。高玄子高道悦于孝文帝时历任谏议大夫、御史中尉、太子中庶子。隋相高颍先祖出自渤海县,至边塞为官,子孙留居辽东,至高颍曾祖高高,于太和年间投奔北魏,世代为官。 5、河南高氏的渊源 宋代韵书《广韵》中列举的高姓五望族渤海、渔阳、辽东、广陵、河南,前四望均源于渤海,且至两晋之交均已发祥。唯有河南高氏形成的过程较为复杂。“河南”指河南郡,治所在今河南洛阳东北。南北朝以后“河南高氏”的内涵主要是北魏孝文帝时改为高氏的鲜卑族是娄氏。北魏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孝文帝自平城(今山西大同) 迁都至洛阳,逐渐采取汉化政策,于公元496 年把内迁的鲜卑各部姓氏一律改为汉姓,史称“河南虏姓”。内迁鲜卑人均以洛阳为籍贯。“河南高氏”也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古今姓氏书辩证》把隋朝吏部侍郎高孝基归于河南高氏。 6、其他高姓分支 除《广韵》等古籍列举的上述高姓五望外,历史上还有其他源于渤海高的高氏分支。例如: 高句丽高氏 出自渤海高的高顾、高抚兄弟也是在“永嘉之乱”中逃往高句丽,北魏献文帝时, 高抚之孙高潜归来居于辽东。高顾4世孙高飏、高乘信也于孝文帝时回归北魏。高飏的女儿和一个孙女成为皇后,高飏之子高肇、孙高猛则成为驸马。高肇还位居尚书令(宰相)的高位。今朝鲜高氏的一支出自此家族。 北海高氏 渤海蓚人高轨随鲜卑南燕主慕容德迁至青州( 治今山东临淄北),此后定居于北海(治今山东昌乐东南)剧县,成为北海高氏开基祖。高轨4世孙高聪颇有文才,又兼习武艺,受到族祖父、北魏名相高允的赏识提携,历任侍郎、幽州刺史、安化将军等职。 京兆高氏 唐德宗时任守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的高郢,先世由渤海蓚县迁卫州(治今河南汲县),又迁至京兆( 今陕西西安)。高郢曾祖高卿任遂城(治今河北徐水西遂城)令,祖父高质为沧州(古渤海郡治)长史,父高伯祥任右拾遗,始定居京兆。高郢子高定官至京兆参军。 三、渤海高的兴衰 渤海高于东汉末形成后,至西晋渐趋兴盛,并形成上述多个支系。南北朝时期,渤海高已成为山东(指太行山以东)士族的代表,进入鼎盛阶段。相继任大丞相的高欢、高澄父子控制了东魏军政大权,至高澄弟高洋,更以相国、齐王的身分接受东魏孝静帝(高欢婿)的禅位,成为北齐王朝的开国君主。 隋代国祚短暂,高姓人物只有几位北周遗臣。其中最为显赫的是在统一战争中立下大功的名相高颍,还有高欢堂弟高岳之子高劢和吏部侍郎高孝基。唐代高姓一度复兴。首先是高劢之子高俭(字士廉)作为太宗皇后长孙氏的舅父,成为开国功臣,于太宗时为相。后世各地高氏多为高士廉之后。唐代除高士廉外,还有4位高姓宰相。高季辅,高士廉族弟;高璩,高士廉8世孙;高郢,京兆人,出自渤海迁卫州一支;高智周,晋陵义兴( 今江苏宜兴)人,祖上出自渤海高支系广陵高氏。唐代渤海高文武齐飞,涌现6员名将,其中4人封王。高开道,自称燕王,一度受唐封为北平郡王。高崇文,先后封渤海郡王、南平郡王。高霞寓,受封感义郡王。高骈,高崇文之孙,受封渤海郡王。 经过唐代“安史之乱”、“黄巢起义”两次大动乱,继而演变为五代十国的纷乱局面,渤海高成员四处离散,而且谱牒散佚,以至五代时期以后,史籍中的高姓人物不再称作“渤海蓚人”,而是以各自父祖甚至本人出生地为籍贯,这也标志着渤海高已经解体。现存河景县(即古蓚县)高氏墓群下限为唐代,就是上述历史事实的反映。北宋亡后,高氏家族大批南渡,今南方各地高氏族谱仍普遍记载祖先出自渤海。 四、渤海高的后嗣 五代时期十国之一的荆南政权创建人高季兴自称为北齐勇将高昂之后,因而也是出自渤海高。荆南高氏和北齐相似,也是以尚武为家风。荆南是渤海高氏创建的第二个王朝。 北宋以后,作为渤海高后裔,世系最清晰,地位最显赫的,应属宋武烈王、名将高琼一系。流传至今的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六修浙江《海宁岩门高氏家谱》中保存着下署“皇宋龙飞至道元年归义节度使兼侍御亲军都指挥使六世孙琼”的《渤海高氏宗支图序》,序文说:“(唐)太宗时,高氏遍山东,在渤海者尤盛……德宗朝有讳岳者,申公七世孙也,谪判蓟门,卒于官舍。其子讳登者占籍于蓟……今奉为一世祖……大父讳霸。”《海宁谱·大传一》中又说: “公讳登,许国文献公七世孙、侍御公讳岳长子也。”可见“申公”就是唐太宗时任宰相、谥号“文献”的高士廉。据《海宁谱》,高琼为高登6 世孙,高士廉13世孙,高洪30世孙,高柴45世孙,高傒54世孙,姜尚62世孙(依《史记》则为64世孙)。高琼子嗣甚多。据宋神宗熙宁九年 (公元1076年)宰相王圭受命撰写的《二王碑》记载,当时武烈王高琼后裔已有儿子14人(均已去世)、女儿12人、孙遵度等63人、曾孙士先等145人、玄孙公庠等71人、来孙世祚等13人。高琼重孙女为宋英宗皇后、神宗生母,曾辅政三朝,史称“女中尧舜”。自高琼起,五世七人追封为王:高琼为武烈王,子继勋为康王,孙遵甫为楚王,重孙士林为普安郡王、士宏为武安郡王,玄孙公绘为咸宁郡王、公纪为新兴郡王。公纪之子高世则于北宋末任天下兵马大元帅、康王赵构麾下行营副使,后“扈跸南渡”,金兵渡江南侵时,一直护从高宗赵构转战于浙东沿海,任元帅府参议,后担任万寿观使、开府仪同三司、温州节度使、太保。高世则长子高百之后裔世居温州,次子高千之后裔居山阴西(在今浙江萧山)。据《越州萧山高氏家谱》,北宋靖康年间,高世则及同辈兄弟二百余人南渡至江浙一带,家族另有数百人陷落中原。高世则家族散布在江南临安、钱塘、温州、山阴、上虞、平湖、海宁、仁和、余姚、余杭、台州、处州、宁波、无锡、苏州等地,成为今浙江高姓的主体。建炎年间(公元1127—1130年),高宗下诏在杭州武林门内建高氏“五王祠”,内祀高世则五代先祖高琼、高继勋、高遵甫、高士林、高公纪。绍兴初(公元1131年),在山阴县西梅花山白达湾建分祠,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起,又附祀少保忠节公高世则。钱塘高仪于明代官居文渊阁大学士(宰相)。据广东陆丰《高氏族谱·流源》,高琼之子高继伦之孙高耀祖和高继和之重孙高重光于北宋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因逃“青苗倩”自山阴避居福建,分别居福清、漳浦。漳浦开基祖高耀祖之孙高登(号东溪)为进士、迪功郎、古县令,其第四子高拂聘岳飞之女银瓶**为妻。高登长子高扶后裔有迁居粤东潮阳和惠来等地的。闽南、粤东高氏子孙又大批移居港台和海外泰、马、新等国。 此外,据民间族谱,浙、湘、鄂、川、赣、皖、闽、滇、苏、豫等省都有明确记载为渤海高氏名人后裔的家族。 据1926年修《府西高氏族谱》,浙江衢县府西高氏一世祖高俨为北齐神武帝高欢6世孙,于唐咸亨四年(公元673年)任福建永平县令,5世祖高德文居于邵武城南。至12世高询,于元泰定年间(公元1324—1328年)任衢州推官,后居于府西,其弟高谋居于洪都(治今江西南昌) 丰城。 据渤海堂1936年修《资阳高氏六修族谱》,湖南益阳十一里外城山口高氏系五代南平王高季兴裔孙,于元代经湖南宁乡横塘冲转迁而来,后又分迁宁乡、沅江、华容、湘乡、桃花江、湘阴、常德、吉水及湖北、四川等地。《宋史》记载,高季兴4世孙高怿饱读经史,曾在终南山豹林谷隐居,屡屡拒绝为官,要其弟高忻去就任。高怿后在京兆府学讲学。 据《合肥高氏族谱》,本支出自南宋参知政事(副相)高若纳,而高若纳7世祖高重(字文明)又是唐相高士廉5世孙(《新唐书》作6世孙) 。高若纳4世孙高良为避元兵之乱隐居江西九江府城西山中, 此山就叫“高良山”,元末,有4 兄弟为避陈友谅之乱由九江德化迁居江苏勾容县勾曲山中,不久又迁居庐州(治今合肥)城内,后散居4乡,现发展到一万余人。 安徽绩溪、宿松高氏均称源于唐威武王高崇文。据1934年修《绩溪霞间高垂裕堂支谱》,高崇文5世孙高戬于唐乾符二年(公元875年)任新安绩溪县令,因战乱不能返回原籍,故留居绩溪。据宿松《高氏宗谱全编》,剑南西川节度使高崇文之子高承简有后裔世居成都崇庆,传至高祖一,于元代担任淮南行省都事,其子高瑞甫定居安庆府治西门外,明初,高仕贤、高仕贵兄弟迁至宿松,分别居于城南和城东。另一说是高承简之后有继尧、继周自蜀迁居江西铙州,其后有4 兄弟分居九江德化湖口彭泽、福建建宁、广信(治今江西上铙)上清、宿松和黄梅(今属湖北)。谱中还说:成都高氏始于高崇文,皖(安庆) 之高氏始于高瑞甫,宿松高氏始于高祖一。 云南白族高氏源于宋代大理国世袭清平官(相国)的白蛮高氏。据云南鹤阳土司村《高氏家谱》(万斯年1942年手抄本),白族高氏原籍江西吉安府庐陵县景冈村,先世也是上溯至唐代高崇文,及其孙、唐安南都护高骈,重孙高芳。自高芳之子高望奏始,皆如同今彝白等族实行父子联名制,例如高奏晟、高晟君、高君补……暗示着从这一代开始融入白族之中。直至清末,白族高氏世袭鹤庆土司之职。可见高崇文后裔广泛分布于川赣皖闽滇等地。清平官高升泰于宋元九年 ( 公元1094年)受大理国王段正明禅位,称“大中国表正帝”。 这是渤海高氏族人所建第三个王朝。高升泰去世后,其子高泰明遵父亲遗嘱还位给段氏,但仍世袭清平官,称“高国主”。不过,大理高升泰之先是否果出自唐将高崇文,仍有异议。 《十国春秋》记载,自认为唐代曾任剑南西川节度使的高骈裔孙的高讽,前蜀时即居于西川,后蜀时位居高官,随后主孟昶降宋后任太府卿。 据河南淮阳、项城等地1990年续修《高氏族谱》、江苏扬州清光绪三十三年《维扬裕民洲高氏重修族谱》,江苏宜兴丁山《丁南高氏族谱》,广东澄海《华窖高氏族谱》,4地高氏均出于北宋开国元勋、太祖赵匡胤妹夫、渤海郡王高怀德之后。江苏二支均于北宋亡后辗转南迁而来。澄海一支先祖随南宋末帝转战闽粤,失败后子孙留居下来。有材料表明,和高崇文一样崛起于幽燕地区的高怀德家族也是系出渤海,且可上联高士廉, 为12世孙。 至于广大北方地区,由于历代战乱,动荡不已,尤其金元时期,世家望族多携谱南迁,滞留中原的或在抗战中殉节,或隐姓埋名,辗转避难,谱牒自然难以保全,故今北方高姓谱牒中世系一般只能上溯到元明之交,和渤海高氏的具体渊源关系已难查明,但和南方高姓一样,世世代代保留着出自渤海高的传说。 综括上文所述,形成于东汉的渤海高成为后世高姓的主流,晋唐间高姓名人和分支几尽出于渤海。渤海高于南北朝时期成为山东士族的代表,唐以后解体,散向全国,金元时期又大规模南渡。近代以来,明确记载出自渤海高氏名人之后的高姓家族广泛分布于中国南部几乎所有省分和河南。实际上,今天几乎所有高姓家族,即使族谱中世系记载不全,也是众口一辞自认系出渤海高。因此可以说: “天下高姓出渤海”。宿松《高氏宗谱全编》还说高崇文为唐相高士廉5 世孙。《合肥高氏族谱》则把先祖高若纳列为高士廉12世孙。如以上二谱之说确有实据,则可看到,出自渤海的北齐皇族旁支高士廉一系高姓,除北宋武烈王高琼一支于靖康年间南渡后成为浙江等地高姓主体外,也形成后世整个南方高姓的主干。 诚然,谱牒和口碑未必尽属信史,但在史料残缺不全的情况下,谱牒和口碑就成为研究宗族史的极为珍贵的材料,事实上也常常能补正史之不足,赖以揭示许多历史迷案,因而在尚无确凿反证材料时,不可轻率舍弃。至于许多姓氏的不同分支族谱把世系追溯到同一位历史名人的现象,学术界早已有审慎的分析,认为其中真伪均有,不能一概而论。就本文所引谱牒材料来说,除浙江萧山、海宁两地《高氏家谱》所载北宋武烈王高琼后裔世系颇为详备,可信度相当高之外,其他各谱因记载支离破碎,对其真实性都暂时难下断语。但是,即使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不可靠,今天看来已无碍大局。因为,千百年前的祖先究为何人,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这些谱牒和传说铸就了人们群体出自共同祖先的坚定信念,正是这种信念,促使全球华人都坚信同为炎黄子孙,从而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的一种强大精神纽带。 注释: 1 见《世本》。 2 见(唐)林宝:《元和姓纂》,《新唐书·宰相世系》。 3 见《新唐书·宰相世系》。 4 见《景县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50、969页。 5 见《新唐书·宰相世系》、浙江《越州萧山东瓜沥高氏家谱·原系图》。 6 见《后汉书·文苑传》、《万姓统谱》。 7 见《晋书·华轶传》、《晋书·高崧传》、《新唐书·宰相世系》。 8 见《新唐书·高智周传》。 9 见常州守愚堂《晋陵高氏支谱》。 10见《春秋左传集解》。 11 见《晋书·高瞻传》。 12见《北史·高闾传》。 13见《晋书·高瞻传》、《晋书·王沈传》。 14见《魏书·高道悦传》。 15见《隋书·高颍传》。 16参见姚薇元:《北朝胡姓考》。 17见(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卷十一。 18见《魏书》《高崇传》、《高肇传》。 19见《魏书·高聪传》。 20见《新唐书·高郢传》。 21见《魏书》有关各传。 22见《北齐书》有关各传。 23见《北齐书》《幼主纪》、《武成十二王》。 24见《新唐书·高士廉传》。 25见《萧山谱》。 26见新旧《唐书》有关各传。 27见《旧五代史·高季兴传》 28见浙江《海宁岩门六修高氏家谱》,清光绪三年修。 29见《萧山谱》。 30见《明史·高仪传》。 31详见拙文:《粤东高氏的源流与文化传统》,载《岭峤春秋》一,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版。 32见《元史》卷61。 33另文详论。 34见《明史》《高拱传》、《高谷传》。 本文原载《河北学刊》1998年第4期。 内容参见高路加著《高姓群体的历史与传统》,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高考上线率都在10%以上,居安庆市前列。2001年高考文科上线率10%,理科上线率9%,居安庆市倒数第一;2002年文理科上线率均为87%;2003年文理科上线率为99%;2004年文理科上线率97%,本科上线率高达5%。学校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成果卓著。全校近三年有300余篇教改论文获国家、省、市级奖,564篇论文在各级报刊发表,五部教育专著出版。
2008年到2013年,学校先后被《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安庆日报》、安庆电视台、《安庆宣传》等媒体多次报道学校先进事迹,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许嘉璐等领导先后到该校视察工作,对该校办学高度评价为“县教育的一张名片”、“办学楷模、人才摇篮”。
凉亭中学创办于1958年,1970年成为完全中学,1984年在县率先改制,1997年被省教委批准为艺体特色教育学校。现有24个教学班,2000名学生,112位教职工,其中高级教师20人,中级教师45人,本科学历78人。
学校地处宿松北大门--凉亭镇,北傍白崖古寨,南饮凉亭河水,东依烽火山峦,西望严恭石道。水秀水青,人杰地灵,鸟语花香,仙田稻酥,105、318、合九线穿镇而过,青草坪、林阴道、柏油路隐在校中。
学校占地80余亩,建筑面积达两万平方米;拥有三栋教学,一栋集微机室、语音室、图书室、阅览室、理化生实验室、多媒体教室于一体的综合大楼;一个标准的足球场,三个篮球场;多间音乐室、美术室,藏书达3万余册。设施配套齐全,发展初具规模,曾荣获“安徽省田径训练基地”、“安徽省电教I类达标学校”、“安徽省艺术教育先进集体”、“市先进基层单位”、“县级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几十年来,凉中坚持普通教育与特长教育同步发展的办学方向,构建了“学校-班主任-学生-家长-社会”的教育管理网络。“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创新”已成为凉中师生共同的教育目标,“求知、求真、求是、成人、成才、成功”是学校工作的主旋律,“团结、奋进、务实、创新”是我们的校训,“以德治校、以德育人”是我们行动的指南。教育教学成绩斐然,教研教改蔚然成风。在1999年、2000年的高中教学质量评估中名列普高第一,一直以来被誉为“升学四大户”之一,堪称农村普通高中的典范。
新世纪赋予门凉中人新的使命、给予凉中人新的机遇,我们将谨遵校训,苦练内功,坚持“两条腿”走路,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向市级示范高中的目标挺进。
凉亭中学诞生在不平凡的岁月。
她出现在大跃进战鼓中,成长在“四人帮”丧钟敲响之际,辉煌在科学春天的凯歌声里。她在奋进中不断发展,在发展中努力奋进。每一个历史阶段都写出了新的篇章。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为形势发展需要,教育必须加快发展,县里决定在凉亭地区创办一所初级中学,开办一个班,附设在凉亭中心小学。这是凉亭中学具体而微的雏形。至一九五九年秋季,才扩招三个班,由县人民政府聘任王旦才同志为首任校长。教职工十多人,校址设在段祠。同时选址烽火山南麓,开展轰轰烈烈的建校运动。今天鳞次栉比的高楼矗立,就是在当初的几座红砖平房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首届学生是宿中、花中录取之后的学生,文化知识等诸多方面也不言而喻。但通过老师们不断努力,学生素质很快得到提高,随后有了在地区学科竞赛获奖的学生,有在文体竞赛中获奖学生,一时间凉亭中学声名鹊起。
一九六八年年底,在侯王三人的“公办学校下放到大队办”的鼓噪声中,已经是初具规模的凉中,被一分为三,老师、教具(除房子不能搬动外)等被分给河塌、趾凤学校。这些人硬将从无到有,从简陋到完善,从乱石荒山到花木茂盛的环境优美的凉亭中学,拆散得支离破碎。
宿松十景
海门天柱——喻小孤山,山如椎髻,一峰孤立于长江之中,古称长江绝岛,又名海门第一关,故被誉为海门天柱。
小孤山雄居长江中下游之吴头楚尾,坐落在安徽省宿松县东南部复兴镇境内,屹立在长江中,砥柱中流,形势险要,秀拔奇特,有“江上蓬莱”之誉。
小孤山是遐迩闻名的旅游胜地,风光旖旎,独立不依,北望天柱,南盈匡庐,与江西湖口县的石钟山、彭泽县的龙宫洞相毗邻,山高百米,方圆一里,巍然耸立在江心。
相传大禹治水在此刻石记功,秦始皇勒“中流砥柱”于石上。
小孤山形体独特,无处不景,无景不奇,主要胜景有:“龙耳洞”、“先月楼”、“弥陀阁”、“天妃殿”、“半边塔”、“界潮祠”、“梳妆亭”、“御诗碑”等。
钓鱼台
陈汉沟三河口附近河拐弯处,潭深水碧,河岸高高的石头山崖壁下有一块巨大的石板,石板上有两个“脚印”,传说是当年八仙之一的张果老云游到此,沉醉于陈汉风景如画的山水,仙境般的环境,留恋忘返,经常长时间站立于此而形成的“脚印”。
又传说当年姜太公也曾云游到此,并在此石上钓过鱼,故称钓鱼台。
因为是仙家蹬过的地方,陈汉沟河里每年清明前后汛期间,均有一批又一批的红尾鲤鱼和其它鱼从下游龙湖逐水经县大河、二郎河上游到钓鱼台水域“朝圣”。
钓鱼台览胜
我县西北部的大别山南麓,座座险峰高耸入云,条条峡谷神秘深邃,如削悬崖鳞次嵯峨,随处可观流泉飞瀑。
相传八仙之一的张果老曾垂钓于峭崖伸延入河中的石矶之上。
因倾慕此地胜景,常憩坐于矶上,流连不忍离去,至今石矶有两个深深凹陷的脚印。
后人为追忆此段张仙果老的逸事,遂将此处命名“钓鱼台”,并赋诗以记之,诗曰:果老骑驴独钓秋,溪边坐石看鱼游,鱼吞仙饵翻飞去,剩得清泉日夜流。
如今,此处已成为水面呈“吕”字形,总库容10790万立方米,可灌溉16万亩田地的钓鱼台水库。
水库高涵出口处建有水电站1座,配备4台机组,总装机容量1520千瓦,已纳入华东电网联网运行。
水库大坝全长230米,最大坝顶高近44米,非常泄洪道11孔泄洪闸门净宽60米,泄洪时强大的水流自闸门倾泻而出,似凌空垂练于空中飞珠溅玉,落下时汇聚成排天巨浪搏击深潭,其声如雷贯耳,似千军万马在奔腾咆哮,令人精神振奋。
库面为436平方公里的高山平湖,每当天气晴好,眼前是水平如镜,波浪不惊。
波光粼粼中,倒映出一幢幢新建楼房。
其中就有钓鱼台水库招待所——闻名县内外的度假村。
若于盛夏登临,远眺碧万顷,翠山绿水交相辉映;近观渔船弄波,游鱼戏水。
若有兴致泛舟水上,便觉迎面凉风习习,轻拂慢弄于你的脸颊,乃至身
心。
如正值天高气爽,还可于水库中心隐约窥见水底的昔日重镇陈汉沟的倩影遗踪呐!
倘遇刮风下雨,天幕低垂,怒涛争击,风呼叫,水怒啸!水库里象锁链着的万千匹野马、千百条蛟龙在闹腾翻跃,试图冲出重围……此刻,您定会对改造自然、征服洪水为民造福的设计
、建筑者们产生出由衷的崇仰之情,您会情不自禁地呼赞:这是人工伟力的凝聚!
湖心小岛五枢观,这天然的褐绿色屏障,将水面分为外湖与内湖。
使得水库显露出幽奇有致,别具风韵。
正所谓“犹抱琵琶半掩面,羞羞答答五枢观”。
月亮大桥飞架于水库尾梢的朱湾河上,全长80余米,高20余米,她将钓鱼台水库的风姿延至无限远方。
而水库边的电站管理所,如盖如伞的柑桔树漫坡逢坎而种,放眼皆绿。
每当暮春,柑桔花开,如同水晶撒嵌在满山遍野,千姿百态的翡翠之上,花香袭人,沁人心脾。
钓鱼台水库东北与太湖接壤,西北与蕲春毗连,三面尖,罗汉宕、珠宝寨、罗汉尖等千米以上的奇峰险山,恰似众巨人携手共捧着这颗熠熠闪光的明珠拱揖而立……
石莲洞----石莲洞国家森林公园地处宿松县城郊,距城三公里,属城郊型国家森林公园,是国家2A级风景名胜区。
公园以森林景观为主体,以自然景观为依托,动植物资源丰富,野生动物达八十余种。
境内山峰林立,苍松滴翠,秀竹娉婷,云雾缭绕,霞光熠熠;更有冰晶清碧的泉水,形态怪巧的石林,或立、或卧、或侧、或横,各具形态,趣味盎然。
其古洞、幽谷、巧石、奇树交相辉映,构成典雅、清秀、静谧、深邃的森林生态环境,令人留连忘返。
公园内石莲洞镶嵌在万木葱茏的河西山西半腰,洞口峭壁嵯峨,藤树垂蔓,洞前古树盘枝虬干拱护洞口,洞前挹仙台临崖而建洞内石室嵌空,清泉滴答,钟乳倒悬,内有授法洞和八仙雕塑像栩栩如生,并留下不少神话传说。
严恭石道——宿松十景之一,是严恭山上一大自然景观,俗称石(道)大仙,上有数处前人的石刻,为宿松县不可多得的文化留存。
石道指的是巨 似道人,并非石板道路或石洞;石大仙因石大如峰、云雾缭绕而被称之为大仙。
严恭山是宿松的一座名山,海拔464米,座落在凉亭镇夏家村境内。
这里突峰兀立、怪石嶙峋、茂林修竹、古树繁荫、珍禽簧语、溪流飞瀑。
山顶上的严恭寺相传为禅宗五祖弘忍所建,而“严恭”之名,据考证是从佛教中著名经书《楞严经》而来,鬼斧神工的严恭石道上就刻有“南无佛顶首楞严”字句。
凿山仙洞——宿松古十景之一,座落在九姑境内。
有宿松民谚唱:“凿山有个仙人洞,洞里共有十八家,每家共有十八个,个个都会采棉花,每人采了十八朵,总共采了多少花?”
孚玉青峰----苍松翠竹,孚玉青峰,为宿松十景之一。
孚玉山在安徽省宿松县城境内,山上有麒麟庵、聪明泉、烈士陵园、电视塔等景点。
仙田瑞谷----原为一种穗大、粒重、味道香甜的优良稻种。
“仙田铺”,距今宿松城北五十里。
宿松县令张何丹曾在朝廷担任中散大夫(谏官),因秉性忠直,有强烈的爱国热忱,多次上书弹劾王莽,后来遭到王莽的报复,被贬为松兹县令。
被贬至松兹后,他爱民如子,十分重视农业,几年以后,就培育出一种穗大、粒重、味道香甜的优良稻种,名叫“仙田瑞谷”,惹得周围郡县的人都来松兹引种,一时名传遐迩,竟把松兹县称为仙田县,县治亦名仙田铺。
龙胡浮笠
秀河烟柳----旧址位于宿松县城中心的黎河园,园地总占地面积为289公顷,水陆面积各占一半。
黎河,乃宿松的县河,蜿蜒温婉、宁静幽美。
太白书台----位于县城南门外3里许的南台山。
这里依山傍水,背城面河,古木葱笼,群芳竞茂。
过去一度被誉为“十里桃源”,是宿松十景之一。
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秋,诗人李白避安史之乱,来宿松养病,住南台山上的南台寺。
宿松县令闾邱慕其才,特筑台供其读书。
台依山傍水,古木葱茏,向有十里桃源之称。
李白在此栖留三月之久。
写下《赠邱宿松》、《赠间邱处士》等诗篇。
因时代远久,原台已圮。
1983年,县人民 重建了太白书台,台高二点二米,直径792米,台中上竖清同治九年“太白书台”石碑,台六方,刻有李白在宿松题咏的诗章。
台周置长石坐凳,供游人小息。
附近饯客岭、南台寺、对酌亭等遗迹,仍依稀可辨。
现已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文字说明已载人《诗人李白》画册。
西源九井----宿松古老的“宿松十景”之一。
九井沟位于安徽省宿松县西北部的深山古坞之中,河谷全长约二十华里,整条河沟呈带状。
因沿河沟自上而下分布着九个深井(实际是“潭”)而得名。
九井沟风景特色有瀑布、悬崖、怪石、特点为鬼斧神工的泉中石井。
山清、地静、水碧、瀑变、井深、崖峭,组合成罕见的自然景观,是一处未开发的处女地。
其中最具特色为水景、瀑布,宛如一道道银河飞泻而下。
尤其是四井、六井、七井、九井飞瀑更是惊涛浪怒,山鸣谷应。
七井瀑布呈三叠式从高达两百米的悬崖一直挂到七井下的潭中,若是雨后宽可达3米,为皖西南一带不可多是的奇观。
全国著名旅游学家杨乃济教授实地考察后称赞:九井沟是一处难得的“天然大氧吧”,会成为皖、赣、鄂三省回归自然的“后花园”,可成为比黄山、庐山“卖点”更大的旅游风景区。
安徽省旅游规划设计院的专家在考察该处时也称此景绝不比庐山的三叠泉、黄山的翡翠谷逊色。
该处在宋朝前就被发现,宋大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
历代文人墨客闻其景而到此游览,并留有赞美的诗篇。
目前,九井沟已被宿松县委、县 列为旅游开发重点。
不久的将来,神秘沉睡的九井沟将会以崭新的风姿现在世人面前。
该处1987年被公布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燃灯古寺----唐代金二祖师始建此寺,明万历四十年重建,清顺治八年又由知县孙继文捐款重修。
前重山门结构精巧,全由石块砌成,门内外石壁上刻有各种花纹,组成龙凤、花鸟、虫鱼、八仙图案。
中重正殿,建筑庄严雄伟,殿柱上书有清杜春华所题楹联:“古寺燃灯,借一点灵光,好读圣经贤传;长溪如带,流千秋秀水,都成学海文澜”。
殿东西各有辕门,通两厢余屋,殿后上重为黄鹤亭,雄踞山腰,栋宇巍峨,檐角耸入云端,系宣统元年所建。
古寺于1971年拆毁,寺址今为耕地,仅有黄鹤亭正殿一间尚存
孚玉镇、复兴镇、汇口镇、许岭镇、下仓镇、长铺镇、破凉镇、二郎镇、凉亭镇。
宿松县,安徽省直管县,由安庆市代管。2019年8月,入选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2020年6月30日,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6月30日,入选安徽省省级乡村治理试点示范县名单。
凉亭中学的安徽省宿松县凉亭中学
本文2023-09-22 14:56:24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69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