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谷张侯华,闪光的足迹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4收藏

府谷张侯华,闪光的足迹,第1张

本文来自1995年出版的《走向新世纪》

作者:杨桂花

每一个步入成功之门的拼搏者,都曾留下一行行凝聚着智慧和力量、心血和汗水的足迹。

——题记

引子

七十年代末掀起的改革大潮,汹涌澎湃热浪滚滚,“横扫千军如卷席”。一个个拼搏者,被推进这大潮的急流中心,在这大潮中打滚翻腾。有些人在大潮中学会了游泳,在风口浪尖中奋起,在激流中勇进,成了声名显赫的弄潮儿;有些人则被大潮中的巨浪击得晕头转向困在大潮的漩涡之中喝了几口浊水而不能自拔。然而闻名遐尔的陕北第一村府谷县前石畔村村委主任、村办黄河水泥厂厂长、黄河集团总公司总经理、不脱产县委副书记张侯华,似乎属于前者。

由于他的实干精神,早在七十年代就先后被团中央和省委命名为“新长征突击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他带领全村群众创办企业,走共同宫裕之路成绩卓著。闯出了一条农工商并举、两个文明建设同步发展之路,使昔日经济落后的贫穷山村变成了经济兴、党风正、民心顺、家家富的“陕北第一文明富裕村”。

几年来张侯华连续被国务院、农业部、团中央命名为“全国乡镇企业家”、“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全国优秀民兵连长”“全国农村十大新闻人物”,同时还被兰州军区命名为“模范民兵连长”、“精神文明先进个人”,陕西省委、省人民政府命名、授予他“优秀***员”、“优秀企业家”、“优秀改革者”等称号。一九九二年他又光荣地出席了党的“十四”大,村党支部被中共中央组织部命名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连续五年被陕西省委命名为“先进党支部”,省政府命名前石畔为“文明村”、“发扬延安精神先进集体”、“自治模范村”,团支部是全国“新长征突击队”、省“先进团支部”,民兵连被军委、总政授予“全国先进民兵连”

然而,张侯华和前石畔取得如此盛誉,前石畔及其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渗透了领头雁张侯华一滴滴血汗,留下了他串串闪光的足迹……

“黑宝石”的奉献

四十七岁的张侯华,既是一位平凡而朴实的人,又是一个具有博大胸怀富于追求的人。他出身于农民世家。丰厚的黄土地使他从小就养成了坚强刚毅、诚实待人、争强好胜、性情耿直的秉性。由于家境贫寒,他只上了七年学。十六岁就回村参加劳动,从那时起,他就立志用自已勤劳的双手改变家乡的贫穷面貌。一九六七年,天正大早,张侯华率领村里的年轻人在离村六七里的李家坟滩抗旱浇水。张侯华负责在地里看水,其他人抽水。几个年轻人四十八天没有回家,吃、住在野地里。他们的苦干保证了村里的一百八十亩地没有受旱。一九六八年村上修梯田。北方的初冬,天气已很冷,而张侯华他们却只穿背心,在农田基建工地上奔跑着。从一九六四年到一九六九年,前石畔的年轻人不知不觉就自发地形成了以张侯华为中心的“小团体”,为改变前石畔落后面貌齐出力、共流汗。

一九七0年,村党支部接纳张侯华为党员,并把村副书记的重担压在了他的肩上。乡亲们盼望他能带领大家脱贫致富,他也在心中暗下决心,一定要拔掉前石畔村的穷根。同年三月,他带领一支四十多名青年民兵组成的农田基建专业队,大战墩梁山,一边劈山造田,一边进行军事训练。他们有铁的纪律,天刚亮,墩梁山就响起嘹亮的军号,首先训练一小时,饭后就开始集体劳动。他们一天要干十四五个小时的强体力劳动,推山填沟,造渠引水。经过四百多个日日夜夜的苦战,终于使前石畔的黄土坡第一次彻底改变了模样。这支农田基建队削掉三道梁,填平两条沟,新建了三个抽水站,造出了二百零六亩水浇田,使前石畔人均新增水地6分…

前石畔人是勤劳的,有侯华这个领头雁带领大家艰苦创业,才有了现在的好景象。他们就更是励精图治,短短几年就把“吃粮靠返销,花钱靠贷款”的穷帽子扔进了东去的滔滔黄河,而且使村上的固定资产翻了三番,达到了三十二万元。

放开弄潮的胆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洪流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涌动起来。张侯华的心也在涌动起来。他想,光靠种地是不能使前石畔富起来的,要想富,就得办企业。于是他就大胆提出:投资23万元,在县城修建一座旅馆。

用这么多钱办企业,当时对这个村来说是一件大事,党支部、村委会就让大家讨论。这一方案的出台,平静的山村象炸开了锅,有赞成的,有反对的,也有担心的:“种地是咱庄稼人的本份,开旅馆咱能行吗”可是,经过张侯华苦口婆心地算细帐讲道理、做工作,村民们的思想被他赤诚为民的心所融通了。在全村群众大会上,大家一致同意了张侯华提出的方案。张侯华是个精明强悍的人,说干就干,四月十二日,旅社大楼选址动工了。

他带领一百四十名青年奋战在工地,为了缩短工期,早日建成旅社,他们不分昼夜地干,晚上挑灯夜战白天上砖砌墙,一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但从未有人叫苦叫累中途离开工地。经过一百零九个日日夜夜的苦战终于在县城的黄河大桥附近竖起了一座属于前石畔村的旅馆,他们给起了个通俗的名字:新桥旅社。旅馆当年就投入使用,收入达十二万多元。这十二万元来之不易,是用汗水和心血换来的,那是什么样的一百零九天啊是战寒冷斗酷暑的一百零九天,是争分夺秒挥汗如雨的一百零九天!

侯华用事实把人们从传统观念的禁锢中解放出来,群众看到旅社的收入,尝到了办企业的甜头,争先恐后集资办企业,张侯华因势利导,采取引资办厂,风险抵押,集资入股和利润滚动发展等办法,前石畔村又相继办起了砖瓦厂、涂料厂等八个村办企业。

举世瞩目的神府煤田的开发,给神府大地的经济腾飞插上了翅膀,也给更多的改革者开阔了视野,张候华及时抓住机遇,瞅准了市场,又一个成功的举措在他的脑海中形成一一创办水泥厂。为此,他不辞辛劳大量调査,请教水泥专家,到有关部门和县国营水泥厂了解本地矿石储量和请教技术方面的间题,并亲自到矿场考察,在获得充分资料的情况下,一九八四年张侯华提出投资四十三万元建没一座年产七千吨的水泥厂的具体方案。村里的群众知道侯华又要办厂子,个个奔走相告,欢呼跳跃,大伙积圾为建厂筹资,不到半月,四十多万元资金全部筹齐,侯华自荐负责筹建水泥厂。

就在这时, 社会 上有人说,前石畔这些“泥腿子”胆越来越大,他们能办成个水泥厂办旅社是个吃苦事,有苦就行,生产水泥可是个技术活,支书孙侯怀斗大字不识一筐,张侯华没念多少书,能摆弄了机器设备!

然而,风雨再多,压力再大,侯华办水泥厂的决心丝毫没有动,凡是他认定的事就一定要办成。此时此刻他觉得肩上的担子很重,他立下军令状:一定要把水泥厂建起来。建一个厂千头万绪,谈何容易啊!从资金落实到选厂址,从设计图纸到施工、安装,样样都离不开他。在建厂的日子里,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和促进速度,他就不分昼夜跟班作业,有时连续几天不进家门。他的脸消瘦了,眼睛熬红了,大家心疼地让他休息,他却说他不能离开工地,离开工地他不放心。

进入安装阶段,侯华干脆把铺盖背到工地整整一周没睡一个囫囵觉,没吃一顿热饭。安装完毕,经调试一切正常,他这才抽空回家休息。一天半夜,突然一声炸雷把他从睡梦中惊醒,他赶紧从床上爬起来,想到水泥厂院里还堆放着三十多吨基建用的水泥。于是,他就卷起炕上的漆布跑向工地,刚把三十吨水泥盖好,大雨就哗哗地下了起来。张侯华和村民们个个都象“落汤鸡”,可三十吨水泥安然无恙。在建厂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张侯华毫不犹豫停止家中盖房,将五千元用于建厂,在他的带动下,村民们你三千他五千纷纷解囊共集资五万多元,给建厂解了危。

有耕耘就有收获。一九八四年十月十日,一座年产七千吨的水泥厂耸立在高山之颠,人们望着厂房烟囱里冒出的多少年来村里从未飘过的缕缕青烟,打心眼里佩服他们的带头人张侯华。

这能说不是奇迹吗假如国家要建设一个同样规模的水厂最快也得一年多,而前石畔前进水泥厂仅用了不到半年时间;国家建设需要百万元,而前石畔只用了三十万元。刚投产后管理技术上有诸多困难,人们感到棘手,侯华主动承包了前进水泥厂,当年就超额三千元完成了上缴纯利十五万元的承包指标。

随着包神府铁路和神朔铁路的兴建,水泥市场求大于供。1988年根据市场预测情况,张侯华审时度势,提出前石畔再投资200万元,兴建一个年产4万吨水泥的黄河水泥厂。可以说,只有张侯华,只有前石畔人,才有这种超凡的胆略!张侯华的提议得到了全村乡亲们的赞同。

投资200万元建厂,前石畔村竟没有贷过一分钱。村里拿出130万元,村民集资20万元,前进水泥厂自投资金50万元。1988年3月19日,黄河水泥厂破土动工,他们仍然是“传统”的夜战和义务劳动。当年12月20日就剪彩投产。前石畔人又一次创造了特区速度!

随着黄河水泥厂的建成,前石畔规模更大的第二轮承包陆续行进。

张侯华以一年上缴42万元利润的“标数”承包了黄河水泥厂。面对200多人的黄河水泥厂,张侯华怎样才能驾驭这个村办厂子,让 社会 认可呢一个提高企业素质,强化职工主人翁意识的思路,首先在他脑海形成。他制定的办厂方针是:“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实行联产计酬、多劳多得、以质定产、以质定奖、劣质重罚的制度,使这个厂的水泥质量一直稳定在425#以上。张侯华在不断总结办厂经验的基础上,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进行大胆的 探索 ,大胆实践,在市场中寻找到了一条企业自我发展的成功之路,赢得了用户的好评。水泥销往山西、内蒙等地。

在组织企业生产中,他们实行“集中经营,分业生产,入股承包,统一核算”的原则。不搞大锅饭、平均主义,把责、权、利溶于一体。他对企业一律实行集体承包,按产值利润设备完好率,祈旧率、专项资金的提留和安全、环境工作等五项指标分层承包,落实到人。这种全员承包的办法,使企业内部形成“大包套小包、人人扛指标”的经营管理机制。

果实和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春天开出绚丽的花朵,秋后必有丰硕果实。由于张侯华的努力,由于他懂经营、善管理,使得黄河水泥厂每年可以创税利一百万元。弯弯的黄河养育了侯华这样不甘寂莫的灵魂,他也确为这黄河畔的儿女带了个好头。他象黄河水日夜不停地奔腾一样,为前石畔的发展壮大,共同富裕日夜操劳着……

廉洁无私助人

张侯华的威信为什么能在群众中久盛不衰,20多年来受到前石畔群众的交口称赞,其中奥秘何在

还是村民们说得好:侯华不爱钱,不贪钱,不谋私利,不占别人的便宜,能吃苦,乐于助人,别人的事情比自己的事情更着急。的确,侯华也正像村民们说的那样,对自己严格要求,为别人以苦为乐。请看这样一些事例:

1963年上小学六年级的张侯华,在上学路上捡到30元钱,他毫不犹豫地交给学校;

1970年保府黄河大桥架设开工,他和村民们披星戴月拉架子车挣得4600多元全部无偿交给集体;

1985年至1988年,张侯华承包水泥厂按承包合同他应得奖金十万零八千元,可他分文未拿,全部捐献给村里,用于扩大再生产。在他的带动下,其他村干部也把奖金捐献给企业,共计十八万九千元。

1989年至191年,张侯华再次应得奖金十五万元,他却仅仅拿了四万,剩余的十一万全部用于厂里扩大再生产。这四万元中,他给榆林地区高校捐款一万元,给本县几所学校损款三千多元,又给本厂有三年工龄的工人每人捐四百元。1989年3月,内蒙古一推销员来黄河水泥厂推销产品,厂里订了两吨货,推销员给他五百八十元好处费,侯华不但没收,还说服教育了来人。

同年7月,侯华到包头市购买四万吨机立窑生产设备时,厂方提出给他两万元回扣,他坚决不收。

1989年10月,侯华到北京参加全国劳模颁奖会,受到党和国家***的亲切接见,会上国务院奖励给他一千元,他分文没动,用这些奖金给全村村民买了纪念品,他并说,这1000元与前石畔五百多人共同努力分不开的,这钱应该花给他们!这样的事群众看得清却数不清。

“公生明,廉生威”,确实是这样。张侯华之所以在群众中有权威说了算,就是因为他处事公道,自身廉,以切切实实令人信服的行动,对村民们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和促进作用。

侯华的廉洁群众看得清,侯华的无私村民们更明了。侯华不仅严于律己,而且对爱人孩子和亲威朋友要求也很严,他常说“干部本人不搞特殊仅是一方面,还有另一面就是家属、子女、亲威朋友更不能搞特殊。”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就拿妻子陈梅梅来说吧,新桥旅馆建起需要服务员梅梅想去,人们也猾测她一定能去,可是旅馆开张那天,梅梅和以往一样,扛着锄头下地劳动;水泥厂建成了,大家要求给梅梅安排个清闲工作,也可以有时间照顾侯华,可侯华决定,正副厂长的爱人都去纸袋车间当工人,缝纸袋,计件工,一天工作8小时,工资不足200元。

侯华的大儿子给厂里开卡车,晴天一身尘,雨天一身泥,整天和石头水泥打交道,孩子提出搞水泥推销,侯华不允许,他却对孩子说:“哪有老子当厂长,儿子搞推销的事,咱们不能开这个先例。”侯华不仅没给儿子调工种,反倒教育了儿子一番。权、钱对某些人是很有诱惑力的,但对张侯华却不然,。1990年,榆林地委提拔他为府谷县委副书记,他专程去榆林找到地委领导,他说他不想当县委副书记,更不想离开前石畔……无奈,地委通知他为府谷县委(不脱产)副书记。对这件事,有人怀疑,有人不理解,可侯华心里明白,他的志愿是改变家乡的面貌,不想争权,更不想夺利,只愿和大家共同致富。

多少年来侯华“吃苦在前、助人为乐”在前石畔传为佳话。早在1984年,本村村民赵宽荣生活有困难,侯华就主动和他结为互助户,将自己仅有的3500元借给赵宽荣,帮他买了一台拖拉机,并安排他在水泥厂工作,不到两年,赵宽荣的生活就富起来了。前石畔黄河水泥厂和前进水泥厂三百多名职工,有一半是从本地区的绥德、米脂、吴堡、佳县等地和本县的“南乡”王家墩、武家庄等地招来的。姑娘、小伙子们在厂里工作有好多年龄大了还没有对象,侯华就留意给他们牵线。厂里烧成车间工人杨乐平是本县王家墩乡的,侯华看这小伙子踏实肯干,表现积极,就在村里的玻璃拉丝厂给他瞅了一个对象。侯华亲自领着他乘厂里的小车专程去“认丈母娘”,女方娘家非常满意。结婚时,侯华又借给杨乐平1000元,使他很受感动。

工人王根祥30多岁还没有对象,家里人也很是着急,侯华知道后就把这事记在心头,随时留心物色。1987年春,侯华去山西保德县办事时,发现了一个“茬茬”,他回厂后就领着王根祥到保德相亲。可见面了解情况后,女方嫌王根样年龄大,侯华看他们没有完全拒绝,就几次去说合。好事多磨,1988年元旦,张侯华又一次领王根祥上了门,几番周折,终于使王根样和保德女子喜结秦晋之好,侯华并把这女的安排在厂里当工人。几年来,侯华为“红娘”牵线搭桥,使十几对年轻人喜结伉俪。仅他个人就给这些年轻人结婚借款5000多元,使他们干起工作更有信心。逢人便说,张厂长理解年轻人,他为我们苦口要心,跋山涉水,是我们年轻人的好红娘、贴心人。

走共同富裕之路

改革开放以来,张侯华带领村民们走共同富裕之路,村里一直遵循国家、集体和个人三兼顾的原则,教育党员和群众牢记不忘国家、不忘集体、不忘个人。几年来,前石畔上缴税金200多万元,他们的集体财产象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集体经济形成了自找养鸡下蛋功能。在个人分配上实行两次分配,第一次按劳分配,第二次是按人分配,每人每年给“富裕金”1000元。为了鼓励支持本村中小学学生勤奋读书,1987年开始,村里又实行了奖学金制度,给考入大学、中专的学生每人每年1000元奖学金。这“富裕金”和“奖学金”使大家体会到 社会 主义的优越性,认识到搞集体经济可以保证大家共同富裕,长期富裕。

1991年七一前夕,全村人联名写信给党中央称赞他们的好村长张侯华,中央把此信转人民日报七月一日刊发了全文。1990年,村里投资75万元,在村里兴建了一座综合办公大楼,除了办公室、文化室、荣誉展览室外,并办起了青年民兵之家、电视室、游艺室,老年人活动室、农民业余党校等农民活动场所;1991年4月,村上投资5万元,整修了村里的一条主村道,给道路两旁的群众修通了排污管道,极大地改变了村容村貌。

1992年,村里又投资8万元,兴修了8套浴池,并配备专人负责服务工作,供全村群众免费洗澡。1993年村里又投资11万元给每户村民配上煤气灶和厨柜。这些年来前石畔的群众只有享受集体的福利待遇,免交一切 社会 费用。于是前石畔的群众感激地说:“村集体是我们致富的后盾,幸福生活的摇篮”。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1993年,前石畔又建起了几座贸易大楼,招商引客,外地客商络绎不绝。

这些年来前石畔村不断地支援外地、支持本县的建设。1991年南方遭水灾,前石畔村慷慨损款10000元,表达了全村500多人对灾区人民的一片深情厚意。县上集资办学村里资助25000多元。邻村闫家洼村有困难,村里援助粮食10000斤,现金6000多元。县城修地方公路前石畔捐款50000元。几年来,前石畔村给国家、集体、个人捐款达25万多元。张侯华说得好:“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

斗星移转,春秋数度。生活在黄河岸边的前石畔人,从70年代起步,带着碾碎的落叶,披着迷漫的浓雾,昴首向前,卷进了改革开放的滚滚洪流。于是前石畔这只经济建设之船在舵手张侯华的带领下鼓足了风帆,进行了一次伟大的征程。

面向新世纪

随着中国煤炭事业的飞速发展,张侯华发现煤矿以及其它部门需要大量的炸药,他就提出了办炸药厂的大胆设想。去年,在张侯华的倡导下,他与府谷县公安局、轻工业局等五个单位共同投资1200多万元联合办起了年产tnt炸药3000吨的黄河化工厂。这个厂占地130亩,是全榆林地区独一无二的炸药厂,也是陕北较大的化工合资企业之一。

作为一船之舵的张侯华,20多年来带领村民走共同富裕之路。抓住机遇发展企业,使前石畔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这些年来,前石畔采取“滚雪球的办法先后办起了涂料厂、砖瓦厂、塑料厂(年产编织袋450万米,该厂投产后使黄河、府榆东风等水泥厂使用外省包装袋的 历史 宜告结束)、造纸厂(年产纸能力为1400吨)、速凝剂厂等20多个企业,,使前石畔形成了水泥厂为龙头,各种工用建筑材料成龙配套的黄河集团总公司。从1980年至今,集体固定资产由32万元增长到4880万元,工农业总产值达7100万元,人均收入6000元,人均产值87万元,户均存款5万元。

去年前石畔率先成立股份制试点企业,闯出了一条乡镇企业发展的新路子。侯华领导的企业也正式批准为“黄河集团总公司”,他也成为公司总经理。1994年,他再次光荣地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在我采访他的时候,他正准备去北京领奖,他饱含真情地对我说:“这么多年我所取得的成绩,是与前石畔的父老乡亲和我并肩创业的同事们分不开的,党再次给我这么高的荣誉,我不会辜负党和人民对我的期望,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到1995年底工农业总产值要上一个亿,要为我们府谷经济再上一个新台阶继续拼搏,再创辉煌!”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要经营好现代化的企业,必须要有现代化的理论和知识。这是侯华在改革开放以来领办企业所得出的亲身体会。因此,为了充实自己,他不顾工作繁忙抽出专门时间参加省党校93级经济管理本科班的学习。在他看来要迎接新世纪的挑战,没有科学的理论和扎实的知识就会被 历史 所淘汰。张侯华基于能迎接好挑战,当好“领班”而不断加强学习和实践。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侯华正酝酿着使前石畔更加辉煌、壮丽的新蓝图……

张侯华带着人们的信任和期望坚定地向前迈去,那饱含着艰辛和拼搏的一行行闪光的足迹印在人生的旅途上,也留在府谷黄河金三角这片充满希望的黄土地上……

1,安徽省金寨县:启大道,正贤良, 一经传家,宗功世守 ,克承先训,继绪可久,长思祖德,齐敦孝友,尚学自立,光前裕后

2,安徽省亳州市:学北天守广,德心玉俊良;志明本绍统,兴家传费祥

3,安徽省桐城市:万志之云永,启世自荣昌,大德应时选,兴朝必以良

4,山东省齐河县:令之允传方圣永怀修世德

5,山东省新泰市:广安树继云,凤仙世孝远,仁怀振家真

6,山东省淄博市:成先志光宗,德士传家法

7,山东省青岛市:世开黄道日,双德吉祥始

8,山东省兖州市:文士堂西广,召书庆元祥,承彦明嘉绪,振国守典长

9,山东省诸城市:甲子寿光来,青春依旧在

10,河南省郸城县:栋国大怀付得加其太平安

-张姓

历代源流序

新唐书卷七二下 表第一二下,宰相世系二下

张氏出自姬姓。黄帝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周宣王时有卿士张仲,其后裔事晋为大夫。张侯生老,老生趯,趯生骼。至三卿分晋,张氏仕韩。韩相张开地生平,凡相五君。平生良,字子房,汉留文成侯。良生不疑,不疑生典,典生默,默生大司马金,金生阳陵公乘千秋,字万雅。千秋生嵩,嵩五子:壮、赞、彭、睦、述。壮生胤。胤生皓,字叔明,后汉司空,世居武阳犍为。皓生宇,北平、范阳太守,避地居方城。宇孙肥如侯孟成。孟成生平,魏渔阳郡守。平生华,字茂先,晋司空、壮武公。二子、祎、韪。祎字彦仲,散骑侍郎。生舆,字公安,太子舍人,袭壮武公。生次惠,宋濮阳太守。二子:穆之、安之。安之之族徙居襄阳,始兴张氏亦出自晋司空华之后,随晋南迁,至君政,因官居于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

吾白鲤沟张氏有谱记载始於君政公,君政公曾孙九龄、九皋因官复迁居长安,九皋公生抗、抗生仲芳、仲芳生孟常、孟常生克勤、克勤生浔、浔生崇纪,崇纪生璘,璘任唐僖宗祭酒,遇黄巢乱,随僖宗入蜀居成都,其孙文炬公早逝,妻杨氏携子紘徙绵竹依外家,紘生咸,咸生滉、浚,浚为南宋宰相,滉

公知抚州,入籍临川东之秋塘,滉公九世孙安五公讳资源,於明初洪武未年,奉朱元璋移民令,迁淮安府沭阳县白鲤沟,资源公五世孙师程公德高望重,修桥梁,施义冢,赈饥荒,事绩载於清康熙沭阳县志和清嘉庆直隶海州志,始创白鲤沟张氏宗谱;六世孙茂节公曾四任山东堂邑,大兴等地知县,颇具政声,现北京人还写诗撰文颂其功德,从六世始用;节和时中,振家之功,文开一士,继业从隆;现已衍续至隆字辈二十一世,包括台湾在内散居全国各地。到壬辰年润四月十六日2012年6月5日临川秋塘宗亲滉公二十六世孙盛昌等六人赴宗祠峻工大会时提倡;为今后两地寻亲方便,起名排辈统一用字,经讨论确定为;衍绵循序,望重炯昭,宏基福泽,昆裔启超。从滉公三十世,资源公二十二世实行。 资源公十六世孙、滉公二十四世孙张楼一君编辑 壬辰年秋公元二0一二年九月

1行一世张挥:子二:张昧和张般

2行二世张昧,子二:张台骀公、张允格公

3行三世张允格,子一:张伊源公

4行四世张伊源,子四:张突美、张简竹、张侯公、张谟公

5行五世张突美,子三:张德公、张实公、张咸公

6行六世张咸公,子一:张绍公

7行七世张绍公,子一:张伯明公

8行八世张伯明,子三:张有伦公、张有球公、张有从公

9行九世张有伦,子一:张方公

10行十世张方公,子一:张考公

11行十一世张考公,子一:张厥旦公

12行十二世张厥旦,子一:张存公

13行十三世张存公,子一:张珍公

14行十四世张珍公,子一:张古公

15行十五世张古公,子三:张刘公、张外公、张来公

16行十六世张刘公,子一:张寿公

17行十七世张寿公,子一:张戊公

18行十六世张来公,子一:张厚公-上接15行-

19行十七世张厚公,子一:张成公

20行十八世张成公,子一:张伟公

21行十九世张伟公,子二:张占公、张玷公

22行二十世张玷公,子一:张遐公

23行二十一世张遐公,子一:张裔公

24行二十二世张裔公,子一:张就公

25行二十三世张就公,子一:张岐公

26行二十四世张岐公,子二:张茂公、张盛公

27行二十五世张茂公,子一:张基公

28行二十六世张基公,子一:张蕃公

29行二十七世张蕃公,子一:张适公

30行二十八世张适公,子一:张戈鲁公

31行二十九世张戈鲁公,子一:张寰人公

32行三十世张寰人公,子一:张庄公

33行三十一世张庄公,子一:张万特公

34行三十二世张万特,公子一:张奇公

35行三十三世张奇公,子一:张伯衍公

36行三十四世张伯衍,公子一:张读宏公

37行三十五世张读宏,公子二:张琛公、张嵩公

38行三十六世张琛公,子一:张隆公

39行三十七世张隆公,子一:张申公

40行三十八世张申公,无传

41行二十五世张盛公,子一:张协之公-上接26行-

42行二十六世张协子公,子一:张檠缨公

43行二十七世张檠缨公,子一:张敌公

44行二十八世张敌公,子三:张远公、张过公、张近公

45行二十九世张近公,子一:张牛公

46行三十世张牛公,子一:张妙今

47行三十一世张妙公,子一:张续公

48行三十二世张续公,子一:张松公

49行五世张谟公,子二:张纪公、张义公-上接4行-

50行六世张义公,子一:张芳公

52行七世张芳公,子一:张祖公

53行八世张祖公,子一:张依公

54行九世张依公,子一;张的公

55行十世张的公,无后

56行五世张简竹公,子二:张正公;张果-上接4行-

57行六世张果公,子一:张青公

58行七世张青公,子一:张元公

59行八世张元公,子二:张育公、张乐公

60行九世张乐公,子一:张世兴公

61行十世张世兴,子一:张彭祖公

62行十一世张彭祖公,子一:张乾公

63行十二世张乾公,无后

64行五世张侯公,子三:张立方公、张敬和公、张若公-上接4行-

65行六世张若公,子二:张道公、张圣公

66行七世张道公,子一:张平公

67行七世张圣公,子二:张中华公、张远大公

68行八世张中华,子一、张雄公

68行八世张远大,子一、张英公

69行九世张雄公、张英公,无传

70行六世张敬和公,子二:张升公、张泰公

71行七世张升公,子三:张先公、张贵公、张义公

72行八世张先公,子一:张坚公,张坚公被称为玉皇大帝

73行八世张义公,子一;张单公,张单公为灶神

74行六世张立方公,子二:张乾公、张坤公

75行七世张乾公,子二:张政公、张齐公

76行八世张齐公,子一:张广公

77行九世张广公,子一:张有公

78行十世张有公,子一:张颜公

79行十一世张颜公,无传

80行七世张坤公,子一:张敦吾公

81行八世张敦吾公,子一;张效公

82行九世张效公,子一:张重熙公

83行十世张重熙公,子一:张吴光公

84行十一世张吴光公,子一:张天杰公

85行十二世张天杰公,子一:张钦若公

86行十三世张钦若公,子二:张桃公、张榆公

87行十四世张桃公,子一;张师公

88行十五世张师公,子一:张宣公

89行十六世张宣公,子二:张隐公、张骘公

90行十七世张骘公,子二:张采公、张宓公

91行十八世张宓公,子一:张孝公

92行十九世张孝公,子二:张丞公、张永公

93行二十世张丞公,子一:张爨公

94行二十一世张爨公,子一:张琮公

95行二十二世张琮公,子二:张琴公、张奕公

96行二十三世张琴公,子一:张赞公

97行二十四世张赞公,无后

98行二十世张永公,子一:张伯彦公-上接92行

99行二十一世张伯彦公,子一:张道绍公

100行二十二世张道绍公,子二:张恒公、张昊公

101行二十三世张昊公,子一:张表公

102行十四世张榆公,子二:张临公、张卧公-上接86行

103行十五世张临公,子一:张宜公

104行十六世张宜公,子一:张阳公

105行十七世张阳公,子一:张安公

106行十八世张安公,子一:张考公

107行十九世张考公,子一:张承公

108行二十世张承公,子二:张喾公、张璺公

109行二十一世张喾公,子三:张珑公、张琦公、张珍公

110行二十二世张珑公,子一:张纲公

111行二十三世张纲公,子一:张奇之公

112行二十四世张奇之公,子一:张流椒公

113行二十五世张流椒公,子一:张庆公

114行二十六世张庆公,子一:张仲文公

115行二十七世张仲文公,子一:张逸公

116行二十八世张逸公,子一:张_公

117行二十二世张琦公,子二:张契公、张希公-上接109行

118行二十三世张希公,子一:张燧公

119行二十四世张燧公,子二:张迈公、张遵公

120行二十五世张遵公,子一;张丝公

121行二十六世张丝公

122行二十五世张迈公,子二:张经公、张纶公-上接119行

123行二十六世张经公,子一:张穆公

124行二十七世张穆公,无传

125行二十六世张纶公,子一:张文公

126行二十七世张文公,子一:张伯先公

127行二十八世张伯先公,子一:张龙翔公

128行二十九世张龙翔公,子二:张广公、张旦公

129行三十世张旦公,子一:张玫公

130行三十一世张玫公,子一:张和

131行三十二世张和公,子一:张庚公、张雍公

132行三十三世张雍公,子一:张显公

133行三十四世张显公,子一:张休公

134行三十五世张休公,子一:张逊公

135行三十六世张逊公,子一:张郢公

136行三十七世张郢公,子一:张取公

137行三十八世张取公,子一:张顺公

138行三十九世张顺公,子一:张圉公

139行四十世张圉公,子一:张肃公

140行四十一世张肃公,子一:张永公

141行四十二世张永公,子一:张流公

142行四十三世张流公,无传

143行三十世张广公,子一:张汝胄公-上接128行

144行三十一世张汝胄公,子:张时英公

145行三十二世张时英公,子一:张琏公

146行三十三世张琏公,子一:张器之公

147行三十四世张器之公,子一:张迪宗公

148行三十五世张迪宗公,子一:张琳玉公

149行三十六世张琳玉公,子一:张绮公

150行三十七世张绮公,子一:张熙公

151行三十八世张熙公,子一:张同人公

152行三十九世张同人公,子一:张良父公

153行四十世张良父公,子一:张致静公

154行四十一世张致静公,子一:张景福介

156行四十二世张景福公,子一:张襄公

157行四十三世张襄公,子一:张明公

158行四十四世张明公,子一:张分辅公

159行四十五世张分辅公,子一:张仁贵公

160行四十六世张仁贵公,无传

161行二十二世张珍公,子一:张余公-上接109行

162行二十三世张余公,子一:张躜公

163行二十四世张躜公,子一;张秦公

164行二十五世张秦公,子一:张还公

165行二十六世张还公,子一:张纯公

166行二十七世张纯公,子一:张质公

167行二十八世张质公,子二;张厢公、张康公

168行二十九世张康公,子一:张启公

169行三十世张启公,子一:张立公

170行三十一世张立公,子一:张瑰公

171行三十二世张瑰公,子一:张秣公

172行三十三世张秣公,子一:张庖公

173行三十四世张庖公,子一:张颢公

174行三十五世张颢公,子一:张洙公

175行三十六世张洙公,子一:张逸公

176行三十七世张逸公,子一:张都公

177行三十八世张都公,子一:张助公

178行三十九世张助公,子一:张须公

179行四十世张须公,子一:张圆公

180行四十一世张圆公,子一:张肃公

181行四十二世张肃公,子一:张昶公

182行四十三世张昶公,子一:张浚公

183行四十四世张浚公,子一:张惠公

184行四十五世张惠公,子一:张谊公

185行四十六世张谊公,子一:张稳公

186行四十七世张稳公,子一:张元公

187行四十八世张元公,子二:张奎公、张正公

188行四十九世张正公,子一:张炳公

189行五十世张炳公,子二:张振公、张辰公

190行五十一世张振公,子一:张顺必

191行五十二世张顺必

192行五十一世张辰公,子一:张本公-上接189行

193行五十二世张本公,子三:张灼公、张燥公、张焰公

194行五十三世张灼公,子一:张兖公

195行五十四世张充公,子一:张灵公

196行五十五世张灵公,子一:宏公

197行五十六世张宏公,子一:张道公、张绅公

198行五十七世张道公,子一:张仲公

199行五十八世张仲公,子二:张逸公、张众公

200行五十九世张众公,子一:张叔谦公

201行六十世张叔谦公,子一:张卓公

202行六十一世张卓公,子一:张宪公

203行六十二世张宪公,子一:张_公

204行六十三世张_公,子三:张汝郊公、张汝乐卩公、张汝_公

205行六十四世张汝乐公,子一:张_公

206行六十四世张汝郊公,子一:张微公

207行六十五世张徵公,子一:张房公

208行六十六世张房公,子一:张策公

209行六十七世张策公,子一:张义公

210行六十八世张义公,子二:张寿公、张焘公

211行六十九世张寿公,子一:张晋公

212行六十九世张焘公,子一:张普公

213行七十世张普公,子一:张凝公

214行七十一世张凝公,子一:张伯公

215行七十二世张伯公,子一:张孝公

216行五十九世张逸公,子一:张伯谦公-上接199行

217行六十世张伯谦公,子一;张信明公

218行六十一世张信明公,子二:张贵公、张实公

219行六十二世张实公,子一:张禹臣公

220行六十三世张禹臣公,子一:张元驭公

221行六十四世张元驭公,子一:张熙公

222行六十五世张熙公,子一:张叔玄公

223行六十六世张叔玄公,子一:张奉义公

224行六十七世张奉义公,子一:张高陵公

225行六十八世张高陵公,子一:张宣武公

226行六十九世张宣武公,子一:张侯

227行七十世张侯公,子一:张老

228行七十一世张老公,子一:张君臣

229行七十二世张君臣公,子一:张_公

230行七十三世张_公三子:张骼公:张髓公:张体公

[张氏来历]

张姓之源,可追溯至黄帝。《元和姓纂》记载,黄帝的第五子青阳,生子名挥,挥聪颖异常,他通过观看天上的弧星,而仿照其形状制造出弓矢,因此被赐姓张。“张”本义为弓上弦,引申为开弓,即必须用力将弓拉开才能使用弓矢,“张”就是根据此而来的。另外,还有一些史书也有提到张姓的其他来源,但数来源于黄帝的这一支最古老。

[张氏名望]

张氏族大支繁,历史上的张姓名人不胜枚举,在这里略举一二: 战国时魏国政治家张仪,以游说六国连横事秦而闻名于世。西汉大臣张良,是辅佐刘邦夺得天下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以善出奇谋良计而颇受刘邦重用,汉朝建立后,被封为留侯。张骞,曾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中原与周边少数民族的联系,促进了中原文化与中亚各地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西汉还有历算家张苍、诸侯王张耳等张姓名人。东汉的张衡,是一名著名的科学家和文学家,他精通天文历算,创世界上最早利用水力转动的浑天仪(也叫浑象仪)和用于测定地震的地动仪,在文学方面,则有《二京赋》等作品传世。张仲景,东汉著名医学家,他总结了前代的医疗经验,对我国医学发展有重大的贡献,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被后人誉为“医圣”。书法家张芝,其书法被称为“今草”。汉以后,张姓名人还出现了如黄巾起义领袖张角,三国时名将张飞、张辽,晋朝文学家张载、张协,北魏教育家张伟,南朝画家张僧繇等。到了唐代,张氏更是英才辈出。张九龄,即是玄宗时的宰相,同时又是著名诗人。文学家张鷟,书法家张旭,画家张萱,诗人张若虚、张继、张籍、张祜、张志和等也为张姓赢得了赞誉。除此之外,北宋词人张先,诗人张耒,名画《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张择端,南宋将领张世杰、张宪,词人张孝祥、张炎,书法家张即之,大学者张栻,明朝著名政治家张居正,清朝诗人张维屏等等都是张氏中颗颗璀璨的明星。 历史上的张姓名人不绝于史,张姓家族对我国历史、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发展都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是一个古老的名望姓氏。 今天,张姓在当代百家姓中位列第三。

湖北张氏家谱 张氏家谱: 子 振 家 声 远、依 仁 延 士 策 、廷 正 余 永 宏

府谷张侯华,闪光的足迹

本文来自1995年出版的《走向新世纪》 作者:杨桂花 每一个步入成功之门的拼搏者,都曾留下一行行凝聚着智慧和力量、心血和...
点击下载
上一篇:宋姓的来源下一篇:盖姓的来源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