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下临沂莒南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3收藏

介绍一下临沂莒南,第1张

莒南概况

齐鲁红都,人文莒南。

莒南西周时属向国,东周时属莒国,秦、隋时随莒国划入琅琊郡莒县。

莒文化传承于龙山文化,与齐文化、鲁文化并称为山东三大文化。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杨妙真、王璟、孙镗、庄瑶、庄陔兰等一大批历史名人,境内至今仍留有王璟石刻造像群、孙镗纪念馆、孙膑著书修身处——孙膑洞等历史人文遗存。

莒南是一方孕育辉煌的热土,抗战时期,曾是全省政治、军事指挥中心和文化中心,被誉为山东的“小延安”。

1941年3月,八路军三大主力之一的115师进驻莒南,时间长达4年之久。

1945年8月,山东省 在莒南大店镇宣告成立。

山东省新华书店、山东省第一个团支部先后在这里成立,《山东画报》、 滨海区委机关报——《滨海农村》先后在这里创刊,《大众日报》、山东文协、抗大一分校、省实验剧团、山东大药房等新闻、文化、卫生机构曾长期驻扎在莒南。

、罗荣桓、陈毅、徐向前、谷牧、朱瑞、黎玉、肖华、陈光等共和国的***、元帅及两百多位将军都在莒南工作过、战斗过。

50年代涌现出了高家柳沟、王家坊前、厉家寨三个受到 主席亲笔批示的全国先进典型,特别是“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的光辉批示,曾经作为全国农业战线上战天斗地、改造山河的口号响彻全国。

临港腹地,活力莒南。

莒南地处青岛港、岚山港、日照港、连云港四大港口腹地,距岚山港仅10公里,距日照港、连云港50公里。

穿越县境的兖石铁路、岚济公路、日东高速、同三高速、日枣高速、长深高速把莒南与长三角、珠三角和山东半岛等经济发达地区连为一体。

依托近海临港优势,抢抓省委省 鲁南经济带规划建设和市委、市 发展临港经济的战略部署,实施县经济开发区、临港产业区“双区联动”,强力打造临港经济主体功能区。

规划27平方公里的莒南经济开发区,以高新技术产业主导,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辅,组团推进,联动开发,形成了“一核”、“一脉”、“三心”、“四线”、“六区”的发展格局。

截止目前,共有79个投资过千万元的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621亿元,其中,57个项目已建成投产,完成投资5185亿元。

总规划面积328平方公里的临港产业区,规划通过铁路支线、疏港大道、物流货运中心、产业配套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培育现代物流、钢铁、石油化工、机械制造四大产业,打造临港物流、半岛制造业转移、重化工业加工配套重要基地。

围绕临港抓招商,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年”活动,实施“过江入浙下广东”和“对接半岛”战略,新引进开工项目70个,其中过亿元项目5个、过5000万元项目16个,项目投入总量、单体规模和质量明显提高。

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形成了花生、板栗、肉类、磨料磨具、草柳编、石雕石刻六大出口产业。

其中,磨料磨具年产15万吨,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2%,出口量占全国的43%,大店镇成为全国磨料磨具第一镇。

花生出口分别占全国、全省的33%和41%,实现了花生总产量全省第一,单产、加工能力、出口创汇三个全国第一,“中国花生年会暨2007中国花生博览会”在莒南召开。

产业名县,特色莒南。

莒南是特色农业之乡。

莒南县属暖温带季风区半湿润大陆性气候,适宜农作物生长,以全国“花生之乡”、“柳编之乡”、“板栗之乡”、“茶叶之乡”、“石雕艺术之乡”享誉海内外。

发展“基地型”农业。

重点建设花生、茶叶、黄烟、柳条、桑蚕、板栗、瓜菜、草莓、果品、畜禽十大优质农产品基地,花生播种面积突破50万亩,我县被列入全国“花生高产创建示范县”。

发展“加工型”农业。

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国家级1家、省级达到2家、市级达到36家。

发展“出口型”农业。

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总面积达到23万余亩,标准化生产基地达32万余亩,20万亩花生标准化生产基地被评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45处标准化规模养殖场被命名为“全市标准化畜禽养殖示范小区(场)”。

发展“品牌型”农业。

继续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以特色创品牌,我县绿茶先后26次获国家和省农业博览会金银奖。

发展“生态型”农业。

实施了国家级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国家沿海防护林重点生态工程、沼气国债项目、沭河培堤、陡山灌区东干渠项目和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累计完成水利工程7000多处,开发整理土地面积28万亩,新增耕地4万多亩,建设户用沼气池51万个。

莒南是新兴工业基地。

大力实施“工业兴县”主战略,实施了总投资18亿元的鑫海科技、总投资5亿元的阜丰生物科技、投资41亿元的鸿泰化工氨基乙酸、投资32亿元的碧海液体食品无菌包装生产线、投资32亿元的信义重机数控立车等一批大项目,打造了阜丰、鑫海科技、绿润、三方、信义、碧海等一批科技型、骨干型企业,培育了生物发酵、钛铁合金、机械、食品、化工等主导产业。

阜丰集团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成功上市,生物发酵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同行业第一,是全球第一大谷氨酸生产商和亚洲第二大黄原胶生产商。

绿润公司在美国证券市场上市,板栗产品加工总量、品种和效益在全国同行业中位居第一。

目前,莒南县正围绕实施产业振兴规划,以创新工业园为载体,着力培育以信义机械、碧海机械为龙头的机械设备制造业产业集群,打造全国最大的奶包机械生产基地、数控车床生产基地和镍铁合金、不锈钢生产加工基地。

莒南是文化旅游胜地。

坚持把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来培植,积极融入全省红色旅游线、黄金海岸线,围绕“齐鲁红都、古镇庄园、天佛圣地、山水莒南”的品牌定位,着力开发精品旅游产品。

总投资39亿元、一期投资15亿元的天马岛旅游开发项目正式投入运营,总投资46亿元的省 旧址二期工程和大店古镇庄园开发已开工建设。

目前,全县拥有国家“AAAA”级景区1个、“AAA”级景区2个、“AA”级景区1个,创建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1处、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1处,我县被列入全省十佳休闲旅游度假区、全省红色旅游重点线路和全省县域旅游品牌十强县。

莒南是现代物流名县。

“拆除三尺柜台,立起自选货架”,实施“十百千”工程,形成了“以连锁配送经营为纽带,镇镇有超市、村村有连锁店”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我县发展农村现代流通的经验做法,被省委领导和全国供销总社称赞为“莒南模式、临沂经验、山东现象、全国推广”,全国“供销合作社与新农村建设暨莒南经验高层论坛”在我县举办,今年5月份,全国县级供销社工作会议参观了我县现场。

积极稳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已建成农村社区56个;年内新建33个,覆盖建制村111个,覆盖人口123万人。

被国内外媒体誉为“中国农村又一重大变革”的“大村庄制”农村社区建设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在全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现场会议上,我县作了典型经验介绍。

宜居城市,文明莒南。

实施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园林城市“双城同创”,有力地促进了县城文明程度的提高和人居环境的改善,进一步展现了和谐发展新形象。

县城旧城改造有序推进,温泉小区、阳光小区、富泉小区38座还建楼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

按照“八纵九横”的道路框架,对城区主干道路进行改造升级。

实施鸡龙河城区段改造,初步形成了“一河清水、两岸绿色”新的城市景观带。

在县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行的基础上,建成启用了6万吨新区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6万吨垃圾处理场,进一步完善了城市功能。

莒南被授予“山东省适宜人居环境奖”、“市级文明城市”和“生态市建设先进县区”称号。

深入实施民生工程,极大地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指数。

积极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油路、通客车、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通远程教育网络、通沼气。

全县农村医疗和城乡低保基本实现了全覆盖,有18671户、25486人享受到了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补助水平增至80元,参合率达到983%。

全县年增各类人员就业再就业6000人以上,年输出转移农村劳动力2万人以上。

深入推进“平安莒南”建设,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切实维护了政治安定、社会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县法院成为全省唯一被授予“全国优秀法院”荣誉称号的基层法院。

创业热土,效能莒南。

抓服务提速增效。

以“争先进位创一流,优化服务促发展”为主题,在全县深入开展“效能建设年”活动,进一步解决影响和阻碍发展的突出问题。

在全市率先成立了县行政审批服务大厅,“一站式服务、一条龙办公”的经验做法在全省全市推广。

建起了高标准的“行风热线”直播间,开通了“马上就办”投诉举报热线和投诉电子信箱,形成了快速联动、联合查纠的投诉受理机制。

抓班子强基固本。

实施了以“六带六联八结合”为主要内容的“县带乡联村结合”工程和“弘扬厉家寨精神,争创‘好例’型支部”活动,全县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形成了跨越发展的坚强领导核心。

抓风气激浊扬清。

在全县大力倡树“解放思想不停顿、咬定发展不动摇、艰苦创业不懈怠、团结实干不折腾”的风气,进一步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坚定了全县上下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大力推进惩防体系建设,探索建立了《廉政沟通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机制,形成了党风正、政风清、民风和的良好局面。

抓落实做功求效。

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成立了25项重点工作领导小组,对60个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实行县级领导包保责任制,强化督导调度,强力推进落实。

进一步完善对县直和乡镇工作的绩效考核办法,通过奖优罚劣,最大限度地调动工作积极性,在全县上下形成了你追我赶、奋力争先的发展局面。

庄谦

(?~?) 字含光,大店镇大店人。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 中举,四十七年(1619年)中进士,授汝宁府(今河南汝南县)推官。为官期间,体察民情,革除弊端,惩治奸邪,因政绩突出升任浙江道监察御史,后巡按陕西八府。晚年恬淡仕进,回乡督促子弟读书。

庄瑶

(1791~1865) 字琪园,大店镇大店人。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中举,二十二年中进士,曾任工部都水司主事、营缮司员外郎、都水司郎中、湖北荆宜施兵备道。咸丰十一年(1861年),捻军活动于大店一带,庄瑶奉旨在家乡督办民团,防堵农民起义军。同治四年(1865年)去世,赠太仆寺卿。

庄陔兰

(1870~1946) 字心如,大店镇大店人。光绪三十年(1904年)殿试中进士,入翰林院编修,诰封朝议大夫。1914年后任山东省民政长官公署总务厅厅长、兼任山东图书馆馆长,山东省议会议长,国会参议院议员。1934年春任《重修莒志》总纂。1936年任孔子77代孙孔德成汉文教师,1946年在曲阜去世,葬于孔林。其代表作为颜体《重修定林寺碑》。

庄孝俨

(1901~1966) 字明远。1925年参加国民革命军,先后任国民革命军秘书处处长、总政治部总务厅厅长、国民党第六战区参议、国防部储备司中将司长。1949年9月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新中国成立后,任国家交通部供应局局长、财经局局长。第一、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钮恩升

(1913~1975) 大店镇何家店村人,中共党员。历任村青年抗日先锋队队长、农救会长、农业合作社社长、村党支部书记、公社副主任、公社党委委员、县委委员等。1954年起当选为山东省第一、二、三届人民代表。1952年获“全省农业劳动模范”称号,1957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张秀菊

(1903~1980) 女,大店镇薛家道口村人。历任村妇救会长、农业社社长、村党支部副书记、乡信用社主任。1944年创办莒南县第一个养牛合作社。1945年被滨海专署授予“劳动模范”称号,1955年被山东省妇女联合会授予“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称号,1956年被山东省人民委员会授予“社会主义农业建设积极分子”称号,1960年和1979年两次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

庄肃贞

(1944~1988) 大店九村人。中共党员。1973年在县工业局水晶管理站干临时工, 先后承担了省、地5项科研项目,其中“古代指南车结构原理及其在工艺品、玩具行业中的应用”项目,获临沂地区科技进步一等奖、省二轻厅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新华社、《光明日报》、《北京日报》等十几家报刊和美国《华文大报》均作了报道,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相继作了专题介绍。庄肃贞制造的仿古指南车工艺品被中国科技馆征集并赴美展览。1985年经省人事局批准,破格录用为国家干部。是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山东省工艺美术学会理事,莒南县第二、三届政协委员,1986年获山东省首届自学成材表彰大会三等奖,1987年获临沂地区“振兴沂蒙”劳动奖章,同年被选拔为县级拔尖人才。1988年3月被选拔为地级拔尖人才,同年4月病故。

王增笃

1934年10月生,中共党员,大店镇北小官庄村人。自20世纪70年代初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带领广大村民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发展村办企业。先后当选中共山东省第四次代表大会代表,第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临沂市第十四届人大代表,莒南县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委员。多次荣获“优秀***员”“模范党支部书记”称号,1986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山东省农业劳动模范”称号。

  山东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从古至今山东出现过许多的历史名人,而这些历史名人为我国的文化带来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山东也成为了中国最有文化历史的城市,而山东也有很多的历史名镇,你知道都有哪些吗?下面的山东文化为你带来更多内容,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山东历史文化名镇滕州官桥镇

 滕州市官桥镇地处滕州市区南部,隋未唐初始建官桥镇。官桥自古贤人辈出,造车始祖奚仲、养贤纳士的孟尝君、勇于自荐的毛遂、汉家儒宗叔孙通等皆出于此。官桥镇是距今7300多年的北辛文化发祥地,古徐州首府薛国故城所在地。境内有各类文物古迹保护点70余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为北辛遗址、薛国故城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为前掌大商周遗址、西康留大汶口文化遗址;枣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为西王宫新石器至商周遗址。此外,古迹还有孟尝君墓、毛遂墓。

 山东历史文化名镇莒南大店镇

 莒南县大店镇位于莒南县北部,历史上就是商贾云集、市井繁华之地,是鲁东南三大名镇之一。金朝时期,朱陈两姓始迁定居,称朱陈村,清朝中期改称大店。1938年,鲁东南特委在大店成立。1941年,八路军115师进驻大店。1945年8月,党领导的山东省政府在大店成立。着名历史人物有明代巡按陕西八府的庄谦,清代任湖北荆宜施兵备道的庄瑶,民国时期任山东省议会议长的庄陔兰等。

 自明代以来,庄氏家族共出了10名进士,20多名举人,拔贡等200余名,300多名致仕为官,五品以上官员达80多位。刘、罗荣桓、朱瑞、陈光、黎玉、肖华、陈仕榘、谷牧等老一辈革命家长期在这里生活、战斗、工作过。八路军一一五师司令部旧址和山东省政府旧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境内还有西周向国故城遗址、老龙腰古墓遗址、葛埠岭英雄塔、薛家窑陶器遗址、庄氏庄园等。

 山东历史文化名镇即墨金口镇

 即墨市金口镇位于黄海之滨,相传有金姓渔民最早在此泊舟避风,结草为庐,故称金家口,简称金口,明清时这里有屯兵。金口开埠于明朝天启年间,至清乾隆年间,金口港已臻初盛,“商贾云集、商船林立”,后因港口淤积和青岛、烟台港崛起,金口港逐渐失去了往日的繁华。金口镇的文化遗迹有大汶口文化遗址、天后宫、古港、古街、李氏庄园、卧牛山战斗遗迹等。此外还有大量庙宇,如龙塘埠大庙、周疃大庙、金口马神庙、关帝庙、龙王庙、胡三太爷庙等古建筑群体。

 金口天后宫建于1768年,山东境内规模最大的一座天后宫,为青岛市级重点保护文物。杨家屯有两株对生需二人合抱的酸枣树,至少已有三千年历史。凤凰村为一古村,有50余处清代建筑,明清时曾出过七品以上官员有28人、太学生46人。李家周疃村的李氏庄园始建于清朝中晚期,是一座古城堡式庄园。

 山东省招远市辛庄镇高家庄子村

 通知说,经专家评审并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评价指标体系》审核,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决定命名河北省武安市伯延镇等71个镇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北京市房山区南窖乡水峪村等107个村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山东沂南县大庄镇高家店子高氏,源自沂水县汇川乡东流古村,即今沂南县大庄镇高家店子村,村北有高氏祖茔,文化价值极高。该村明清期间出过六位进士,是名副其实的文化古村,堪称大庄镇,乃至沂南县第一文化古村,可惜前几年已经被拆,文化价值破坏殆尽。

山东沂南高家店子高氏(以下简称“大庄高氏”),据族谱载祖籍原长山(今邹平),传闻齐高子后迁是邑,但世事变迁历史久远,已很难考查清楚,尊本于沂水者为始祖。明朝初年,始祖(失名)过穆陵关抵沂水南界东流店(今沂南高家店子)定居,至今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始祖传至二世,兄弟二人,长公失名,二公高友。二世长公传至四世兄弟三人,长公高礼,二公高玘,三公高闵(今谱为高昂、高浒、高闵)。该兄弟三人于明成化年间先后由东流店(今高家店子)迁居于沂南之神墩。二世二公传至五世,兄弟四人:高通、高达、高逵、高迁。三公高逵于壮年时期迁居沂河西岸之西流(今沂南大庄)。至明朝中叶,沂南高氏已成为名门望族。随着人口的不断繁衍生息,族人也不断外迁。在山东,主要分布于临沂的沂水、沂南、费县、蒙阴、平邑、临沭、苍山、莒南、罗庄、河东等县区。济南、青岛、日照、烟台、潍坊、莒县、淄博等地亦分布有沂南高氏族人。另外,沂南高氏族人还分布于江苏省的高邮、连云港,东北的黑龙江、吉林、辽宁以及台湾、香港,乃至海外亦有高氏族人的分布。目前,沂南高氏约有族人近十万。

沂南高氏自明朝中叶起,科第蝉联,累世不断,屡有族人在各地州、府、县乃至朝廷为官,为国为民做出了一定贡献。

大庄高氏自明朝中叶起,科第蝉联,累世不断,屡有族人在各地州、府、县乃至朝廷为官,为国为民做出了一定贡献。

在明朝,大庄高氏族人出了两位进士,一名女诗人,两位郡马,数名官员。六世高大化,嘉靖壬子举人,已未进士,曾任江阴知县。才俊江东。因杵权贵在家闲住,与邻村知名人士郭南泉组织指挥重修河阳白龙桥,并撰写碑文,碑文末为诗曰:“白龙石桥几千古,唐宋遗文尚可睹。高贤去后杳无踪,流水东来如有情。宏观再造忆前人,万事伤心转眼新。等闲聚散若浮云,赖有斯文无古今”。明朝另一位进士八世高名衡,万历戊午举人,崇祯辛未进士,曾任河南巡抚。李自成军曾连续三次围攻开封,高名衡率军民英勇守城顽强抵抗,终使李自成军败撤退。因军功高名衡升兵部右侍郎。后因病回乡休养。崇祯十五年,清军南下破沂水城,高名衡拒不投降,同夫人张氏一起遇害殉国,表现了英勇不屈的英雄气概和民族气节。清乾隆乙未赐谥“忠节”,传载明史,守汴诗《更生吟》八首被四库全书载其目。一九三四年高名衡直系后裔十八世高颃及其他几个族人将其遗稿搜集整理成《高忠节公遗集》印刷传世。内容包括奏章,平台召对,守汴日记,守汴诗《更生吟》八首,《楚游草》画衣诗等。另附有钱谦益等人的和诗以及其玄孙进士高淑曾的诗文。二〇一一年十八世高傒勋将《高忠节公遗集》加标点及注释后重印。这对于弘扬高氏文化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善举。八世女诗人高玉璋,系高名衡胞妹,自幼聪颖,善诗文,嫁沂水张庄(今属沂水泉庄乡)张瑞明(字兆圣)。张初任北方边塞守备,后任京畿五城兵马司指挥。高玉璋病故后,其遗物中有大量诗稿。由其兄高名衡整理成诗集《玉映草》并写序,刻于碑立其墓前。该碑文革中被毁。高傒勋重印的《高忠节公遗集》,《玉映草》亦被收集在其中。

大庄高氏于明朝外任为官的还有:六世高大同,岁贡生,任当涂县主簿升河南布政司检校;七世高炫,太学生,任河南祥符县主簿升审理工正;七世高炜,太学生,任湖广道州通判升唐王府审理;七世高燝,庠生,授凤阳府护陵守备加都司衔;七世高烱,衡王府仪宾,配朱氏郡主,人称高驸马;九世高可任,岁进士,青州衡王府仪宾,配朱氏郡主;十世高奇,太学生,曾任青州府通判。

在清朝,大庄高氏出了四位进士八名举人。七世高熏,顺治戊子举人,壬辰进士。授兴宁县知县,升湖广郴州直隶州知州,为政体恤百姓,刚直不阿,制行持大体,不屈于势,不趋于时,多受百姓赞扬。八世高名图,清顺治辛卯举人,康熙丁未进士,曾任山西汾州石楼县知县。十二世高淑曾,雍正癸卯科举人,丁未科进士。历任江南同考试官,蒙城县知县,湖南常德府知府。十四世高斅龄,清嘉庆戊午科举人,辛未科进士,曾任登州府学教授。

八名举人分别是:十世高璩,康熙壬午举人,青州郡王府医生。十一世高岸,康熙丁酉科举人,诰封奉直大夫,例赠中宪大夫。十二世高侗,康熙乙酉科举人,候补内阁中书。十二世高晟,乾隆壬午科举人。曾任定陶县训导,益都县教谕。壬子科捷取知县,不闲吏治告降,即升济南府学教授。十二世高韶南,乾隆丙午举人,拣选知县。道光辛巳呈请改授金乡县教谕。十三世高葵,乾隆戊子科举人,曾任湖北应城县知县,汉阳县知县,人称汉阳公,卒于官。十五世高云庆,宣统壬子师范科举人。民国元年任沂郡中学堂监督,沂水县视学。

闻名乡里,显赫于世的沂南大庄高氏一门三进士两举人指的是:八世高明衡进士,其曾孙十一世高岸举人,玄孙十二世高淑曾进士(岸之长子),来孙十三世高葵举人(淑曾长子),昆孙十四世高斅龄进士(葵之五子)。此五先祖科举及第时间与为官情况前已叙明,不再赘述。

另外,明清两朝,庠生、武庠生、监生、贡生、拔贡、岁贡生、岁进士、从九品、从七品、议叙九品、议叙七品、盐关大使、候补教谕、候补训导、其他候补官员以及授貤赠、诰封的各级官员达数百人之多,不再一一列举。

在现代,参加创建新中国的斗争,并在建国后担任较高职务的族人主要有:十六世高沂。在青年时代高沂就参加了革命,先在晋东南开展敌后抗日工作,后去延安,又到东北。建国后历任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高教部副部长,教育部副部长,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任,教育部顾问,著有回忆录《沂水流长》。在其九十七岁时为高氏族人第十次续修的族谱写了序言。十八世高运城,青年时就参加了抗日救亡运动。曾任游击大队长,区、县武装部长,获“战斗模范”、“一级战斗英雄”称号,参加了开国大典。一九五二年去朝鲜,任志愿军工兵营长,一九五九年转业于青岛山东化工学院任组织部长。十八世高明城,十六岁参加八路军,曾任连长、营长、胶州区委书记。一九五三年调西藏那曲县任县委书记。一九七三年调山东沂南县,先后任沂南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政协主席。十八世高嘉芳,曾任四川省委副书记、四川省委党校校长。十八世高嘉培,曾任济宁市组织部长兼嘉祥县委书记。十九世高修善,曾任上海市卢湾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二十世高润祥,曾在空军政治部担任副总编、总编,享受副军级待遇。二十一世高存亮,曾任广东珠海警备区司令员,珠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二十一世高有为,曾任连云港常务副市长,政协副主席。

从明朝至今,大庄高氏共十次续修家谱。明朝洪武初年,始祖过穆陵关抵沂水南界东流店定居,至明正德十六年五世二公高达创修族谱,为谱碑。二修于崇祯十二年,三修于清康熙六年,四修于康熙四十六年(谱碑),五修于康熙四十九年,六修于嘉庆十一年,七修于道光二十六年,八修于光绪十五年,九修于民国四年,十修于二〇〇六至二〇一〇年。 清嘉庆六年《刘氏族谱》记载,始祖刘全,由济南府长山县, 迁居东流。后世刘氏分支族谱多以嘉庆六年《刘氏族谱》为基础进行续修,祖居地也表述为济南府长山县。刘氏始迁祖的具体情况,本地族谱语焉不详。桓台同治十三年《刘氏世谱》也记载:始祖刘穷,祖居地河北枣强刘家村,迁居地新城(今桓台)县波扎店。桓台《高氏族谱》也记载,明洪武四年(1371),高鹏远奉母与表兄刘泉离开新籍长山县,再次南行寻求理想的安居之地,最终在“县治之南界,曰东流店因籍焉,遂为会川乡东流社人氏。”由此可证,店子刘始迁祖刘全(泉),与店子刘始迁祖高鹏远是表兄弟,落籍沂水县会川乡东流社东流店的时间是明朝洪武四年(1371)。

有明一朝,东流店刘氏还没有成为当地望族。清中后期,刘氏一族渐显隆盛。自道光十八年刘恒泰进入仕途开始,其子侄及孙辈相继出仕为官。 高名衡,大庄镇高家店子人。崇祯辛未进士,巡按河南,即升河南巡抚。辛巳冬,闯寇八十万围汴城,攻二十日夜,贼以火炮穴城下数百洞,东城十五里砖石俱飞。名衡夜缒人城下修城,天曙修完,贼骇而去。壬午夏,闯贼复来,决黄河灌城,八日,波与楼橹平。名衡保周王北渡,寻病,以状上闻,加少司马衔,赐归。后以沂水城破,偕妻张氏同日殉节。

高名衡明末河南巡抚、兵部右侍郎高名衡(1583年生)为大庄人。崇祯四年(1631年)进士,先任如皋知县,后又调任兴化知县,他督民治水,赈济难民,政绩突出,被推为云南道试监察御史。崇祯十二年(1639年)出任河南巡按,弹劾贪官,严肃政纪,忠于职守。崇祯十四年(1641年)二月升河南巡抚。李自成率农民军进攻开封。高名衡指挥官兵固守,升兵部右侍郎。后病归故里。崇祯十五年(1642年)冬,清兵攻破沂水城,高名衡与妻张氏自杀。其所著诗文,经其后代整理,1934年刊印成《高忠节公遗集》。(明清时期,大庄高氏一族考中进士7人、举人8人。) 朱富胜1954年、1955年连续两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的朱富胜,祖籍为大庄镇后交良村。

张修海山东省一级战斗英雄张修海,为大庄镇前东河村人。

高阳解放前就参加革命,曾任浙江省临安地委书记、浙江省委党校副校长的高阳,是大庄镇沟崖村人。(曾在大庄镇后土山村住过十余年)

1、江苏徐州铜山刘氏:梅、玺、泰、山、守、德、传、正、文、光、振、西、继、世、宏、昌。

2、陕西安康刘氏:金祥治(志)家邦,定国显名扬。

3、辽宁北镇满族刘氏:汝应学养,名显文登,清时懋树,维国兴宗

4、江苏兴化市安丰镇刘邹村刘氏:步忠堂学新,德厚传桂芳,龙政万年树,则守焕金银。

5、睢宁王集林庙刘氏:金华开启,福庆勋宣,忠桢崇祥,百世其昌,贵坤献锦,新建久远,学奎武扬,宇元安长。

扩展资料:

刘姓人口分布:

刘姓分布很广,但不均衡。刘姓在北方和中原地区是最常见的姓氏之一。刘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辽吉黑大部、内蒙古东部、河北、山东西北、新疆喀什地区,刘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7%以上,其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121%;

在青海以东、浙江以西的大批南北地区,刘姓分布频率在42%—7%,其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386%;

在浙江、江苏南部、福建大部、台湾、广东中部、海南南部、云南西南、四川西端、青海东部、新疆西地区,刘姓分布频率在14%—42%,其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215%;在其他地区,刘姓分布频率不足14%,其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278%。

-刘姓

-刘氏家谱  

大店镇位于莒南县城北19公里,北邻日照市,东依风景秀丽的马鬐山天湖风景区,总面积1289平方公里,辖71个行政村,72万口人,7万亩耕地,属温带季风区半湿润大陆气候。莒阿路在此交汇,距日东高速公路5公里,距兖石铁路18公里,距临沂飞机场40公里,距石臼港40公里,交通便利,区位优越。境内邮电通讯全部进入国际通讯网,无线电通讯覆盖全境,被授予“临沂市移动电话第一千户镇”称号。  大店镇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历史上,蜚声国内外的庄氏庄园72堂号,鼎盛于明清两代近400年。革命战争年代,山东省党政军机关及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曾长期在此驻扎。1945年8月13日,中国***领导的第一个省政府――山东省政府在大店镇成立,因此大店镇 被誉为“山东的小延安”。境内重晶石、石英石、明矾石等矿产储量丰富,其中明矾石储量达13亿立方,居江北之最。  大店镇是省政府命名的工业主导型中心镇,工农业发达。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立足磨料磨具、泡化碱两大主导产业,强化镇驻地及园区载体功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民营经济得到迅猛发展。目前,已建成省级民营经济园区1处,拥有民营企业700余家,构筑了磨料磨具、泡化碱、印刷包装、化工辅料、针织棉纺、矿石加工六大产业体系。磨具产品远销东南亚、中东、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素有“中国磨具第一镇”的美誉。全镇70%的耕地坐落在浔、沭河冲积平原上,土地平坦肥沃,灌溉便利,是鲁东南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盛产水稻、小麦。镇西部平原为2万余亩的无公害草莓、杂果及花卉栽培基地,其中草莓杂果栽培规模居省内乡镇之首,有“山东草莓第一镇”之称。还先后被授予“临沂市首批康镇”、“临沂市文明乡镇示范点”、“临沂市乡镇企业明星镇”“山东省安全文明乡镇”、“山东省农村新型小城镇”,被山东省列为中心镇、省级示范镇。  “德不广不能使人来,量不弘不能使人安”。大店镇-杨自军携全镇人民,诚邀八方宾客前来投资兴业,共谋发展,同铸辉煌!

介绍一下临沂莒南

莒南概况 齐鲁红都,人文莒南。 莒南西周时属向国,东周时属莒国,秦、隋时随莒国划入琅琊郡莒县。 莒文化传承于龙山文化,与齐...
点击下载
上一篇:田姓字辈下一篇:耿氏的由来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