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 | 滕州各镇村名的来历之(一)——原城郊乡
村名是代表聚落实体的一种语言符号,同时也蕴涵着浓厚历史文化和复杂的民俗传承,与居民、民居和居住民俗都有相当大的关系。在聚落形成的过程中,人口由少变多,渐成村庄。
北辛街道:北辛街道以“北辛文化”命名。
荆河街道:因滕州“荆河”横贯辖区东西而得名。
龙泉街道:因辖区内建有“古滕八景”之一的“龙泉塔”,故名龙泉街道。
善南街道:滕州古有“滕国”、“善国”之称,善南街道办事处地处滕州城之南,故取名为善南。
位于滕州南部偏西,西起铁路,东至东寺院街。
初有薛氏居此。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姚氏由巨野迁入,因东邻奶奶庙,名寺院村。清乾隆南巡路经由此,酬谢小祝、寺院村民迎送盛情,赐宴一席,民以为荣,二村皆称赐宴村。道光年间统称寺院村。后两村分称,本村居西,名西寺院村。1990年,改为西寺院东街和西寺院西街。
位于滕州南部,东起善国南路,西至西寺院街。
清初(1644-1661年)建村,名小祝庄。乾隆南巡,路经于此,为酬谢小祝、寺院村民迎送盛情,赐宴一席,民以为荣,二村皆称赐宴村。道光年间统称寺院村。后两村分称,本村居东,名东寺院村。1990年,改为东寺院街。
位于滕州南部,南起南环城路,北至善文西街。
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侯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名侯家庄。同期,姜姓武馆退居于侯庄西南部建村,名姜庄。1982年,侯庄因有重名,更名为南侯庄。1990年,两村合并为侯庄街。
位于滕州南34公里,南邻南沙河后七里铺村。
本村原名夹道,初有霍氏居此。明嘉靖年间(1523-1566年),丁氏迁入,改名丁家庄,1985年因村庄重名,更名为南丁庄。
位于滕州西南部,东起新兴南路,西至平行南路。
明代,此处有杜姓茔林,居数户看守。嘉靖年间(1522-1566年),倪氏由洪林迁此定居。始称杜家墁。1911年撕碎机修津浦铁路,村分为二,路东称东杜家墁,路西称西杜家墁。1990年,改为杜墁东街和杜墁西街。
位于滕州南部偏东,西依善国南路。
明末(1628-1644年),韩氏居此。清初(1644-1661年),秦氏由迭湖迁入,名秦庄。1959年因重名更为南秦庄。19901年改称秦庄街。
位于滕州南4公里,南于南沙河镇十里铺村毗邻。
明初(1368-1398年),实行移民屯垦之政,此为屯胡聚居之小村,故名小屯。
位于滕州南25公里处。
明初(1368-1398年),武官李某致仕归田,于此建村,因距县城五里,故名五里坂。
位于滕州南3公里,济枣公路西南侧。
本村始建于明代,名尤家庄。清初(1644-1661年),鞠氏由大宫迁来定居,更名鞠家庄。1958年与张庄合并为张鞠庄。1985年 ,两村分治,复称鞠庄。
位于滕州南28公里处。
明末(1628-1644年),王氏由江苏炮车迁此建村,名王家庄,今称王庄。
位于滕州南3公里处,
明末(1628-1644年),张氏由大坞迁此建村,名张家庄。1958年与鞠庄合并为张鞠庄,1985年,析称张北庄。
位于滕州南21公里处,北邻南环城路。
清康熙末年(1722年),贾氏迁此建村,称贾家庄。后有郭、秦二姓相继迁入,仍用原名,今称贾庄。
位于滕州南25公里处。
明洪武二年(1369年),孙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继有高氏迁入,共议村名高家庄,今称高庄。
位于滕州南3公里,京沪铁路东侧。
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刘氏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名刘家庄。1958年因重名改称南刘庄。
位于滕州北部65公里,北邻龙阳乡曾楼。
相传战国时期建村,名宋家寨。元代因居南北官路之侧,名为官路口。清代改为道西铺。后以距城十里,俗称十里铺。因其东南村改名前十里铺,本村更为后十里铺。
位于滕州北55公里,西邻姜屯镇东倪村。
明末(1628-1644年),陈氏迁此建村。由于村址介于鲍叔牙与管字墓之间,故取名管理村。后因村居十里铺之前,更名为前十里铺。
位于滕州北45公里,西邻京沪铁路。
明初(1368-1398年),汤氏迁此建村,因东邻后屯,取名近屯村,后更名为汤庄。
位于滕州北4公里处。
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孙氏迁此建村,名孙家庄,今称孙庄。
位于滕州北55公里,北邻龙阳镇郗庄。
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黄氏后裔由滕县城北门里,迁徙居冯卯北黄安岭。1966年,因岩马水库建成蓄水,淹没部分耕地,黄安岭60余户居民迁此建村,名幸福村,1982年,更为黄安村。
位于滕州北5公里,滕州至龙阳公里西侧。
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周氏迁此建村,名为周庄。继有孔氏迁入,沿用原名。
位于滕州北部4公里处。
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沈氏有山西省迁此建村,名为沈硕屯。后村民于此设有店房,演称沈家店。明中期,因其南有前店村,本村俗称后店,1813年名为后屯。
位于滕州北部4公里处。
清咸丰元年(1851年),鲁寨富户在此设有南、北两个打谷场,该处居北,俗称北场。后张氏迁此为佃,因生活艰辛,名北辛庄。清末该村惨遭火焚,重建后改名后辛庄。1949年,村民以刘姓人口较多,议更村名为北刘庄。
位于滕州北25公里处。
建村前此系鲁寨富户的南打谷场。清代中期(1733-1822年),鲁寨部分鲁姓迁此建村,名南场。清末,因其北有后辛庄,故更名为前辛庄。
位于滕州北35公里处。
明代中期(1460-1552年),朱、刘二氏迁此建村,因居沈家店之前,名为前店。后因村北河沟上有七里桥一座,村名遂称七里沟。清代中期,村东已建东七里沟,故本村改为西七里沟。
位于滕州北3公里,南邻北环城路。
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周氏迁此建村,并盖土楼一幢,故名周家楼,今称周楼。
位于滕州北部3公里,南邻北环城路。
清代中期(1733-1822年),沈氏迁此建村,取名沈家庄,今称沈庄。
位于滕州北32公里,东靠滕州至龙阳公路。
清代中期(1733-1822年),沈姓从后屯迁此,随之岳氏迁来,共建成村,议村名岳家庄,今称岳庄。
位于滕州东3公里,滕州至北庄公路南侧。
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程氏由城西程家庄迁此建村,名程家堂。今称程堂。
位于滕州东部,西起东环城路,东至程堂村。
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夏氏自山西省迁此建村,名夏庄。1990年,改称夏庄街。
位于滕州东42公里,郭河西侧。
相传,明代即有高、裴二姓居此。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黄氏迁此定居,名黄庄。1982年,因村庄重名,更为黄平。
位于滕州东35公里,北邻东沙河镇前大庙村。
元末(1333-1368年),唐氏由山西省迁此建村,名唐家村。今称唐村。
位于滕州东3公里,滕州至北庄公路北侧。
明洪武二年(1369年),巩氏自山西省洪洞县迁至滕县西洋汶村定居。其二世二支于洪武中期(1378-1388年),由洋汶村来此建村,名巩家村,今称巩村。
位于滕州东南部,西起贺庄街,东至东环城路。
明代(1368-1644年),赵氏来此建村,名赵家楼。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康、刘等姓相继迁入,仍用原名。1990年更名为赵楼街。
位于滕州东4公里,东与东沙河镇史楼村隔河相望。
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王氏由王家堂迁此建村。因处郭河及其故道之间,故名夹河滩。后孙氏迁入,更名孙家堂。今称孙堂。
位于滕州东南4公里,东与东沙河镇亢村隔河相望。
明洪武二年(1369年),王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并建有一庙堂,古村名王家堂。万历年间,王氏大部分迁出。崇祯年间(1628-1644年),郭氏由汶上县南门里迁来,在王家堂庙东定居,后自立成村,名郭家庄,今称郭庄。
位于滕州东南部,西起文昌路,东至赵楼街。
明初此处有贺姓茔林,蔡氏居此看护。明中期(1460-1552年),王氏由县城东关迁入贺邻附近定居成村,名贺家庄。1990年更为贺庄街,下设兴文、兴盛、兴隆三巷。
位于滕州东南35公里处。
明洪武二年(1369年),王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并建有一座庙堂,故名王家堂。万历年间,王氏大部分迁出。崇祯元年(1628年),冯氏由刁庄迁来王家堂庙西定居,后自立成村,名冯家村,今称冯村。
位于滕州东部偏北,西起杏坛东路,东至城河北岸。
明初(1368-1398年)建村,时因村南河中有形状似龙形的礁石,名后龙村。天启七年(1627年),村民于河汊筑坝防洪,演称后洪。1989年更为后洪街,下设皇店、皇港、卧龙三巷。
位于滕州东部,西起坛洪街,东至城河。
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侯姓迁此建村,因村后河中有形状似龙形的礁石,取名前龙村。天启七年(1627年),村民于河汊筑坝防洪,演称后洪。1989年因与市区联体,更名前洪街,并设东、西、中、前、南五街。
位于滕州东部偏北,西起西北坛街,东至东坛东街。
明初(1638-1398年),此为县令试耕祭神之先农坛。后人于坛北聚居成村,名北坛。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因坛西建村名西北坛,本村改称东北坛。1989年因与市区联体更称东北坛,并设东坛东、西二街。
位于滕州北部偏东,西起善国北路,东街北坛街。
清康熙元年(1661年),此处即有零星住户。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陈氏自北门里迁入,因居北坛村西,名西北坛,1989年因与市区联体,改称西北坛街,下设1-10巷。
位于滕州东部,西起河滨东路,东至城河故道。
周宣王时(公元前827-782年),郳国(亦称小邾)于此建城,惠王时期(公元前676-652年),城废为村,称土城。1982年,更名为小邾城村,1990年,改为小邾城街。
位于滕州东北部,西起新华后街,北至北环城路。
相传,战国时期(公元前480-222年),此处为兵营之凉甲场。后梁氏居此成村,名为梁家场。1990年更名为梁场街,并设有梁场东街。
位于滕州东南45公里,东隔郭河与南沙河镇北池村相望。
明洪武二年(1369年),欧氏自山西省迁此建村,名欧家庄,今称欧庄。
位于滕州东南3公里处,文昌路东侧。
明初(1368-1398年),章、黄二姓迁此建村,俗称章庄。万历年间(1573-1620年),张氏自张阿迁入,改称张家庄。今称张庄。
位于滕州东南4公里,郭河故道东侧。
元代(1260-1368年),此处曾是董姓庄园,佃户聚居成村,名董家村,今称董村。
位于滕州东南3公里,文昌路东侧。
元代(1260-1368年),即有此村,名紫檀。后以村前有关帝庙,村西由甘露寺,演称双庙。
位于滕州东南35公里,文昌路东侧。
原名郭庄。明末(1628-1644年),赵氏由寨里迁来定居,改名赵家庄。1985年因重名,更为东赵庄。
位于滕州东南42公里,济枣公路东侧,南于南沙河王开接壤。
元代(1260-1368年),任氏等姓迁此建村,因地处郭河与其故道之间,名夹河滩。至正年间(1341-1368年),于浙江东海右道居官的任某卒后,全家返里,改村名为任家村。今称任村。
位于滕州北45公里处。
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李氏由李家王村迁此建村,因居俗称冯河的两岸,村以河名,故称冯河。
位于滕州北6公里处。
1960年,马河水库建成,库区龙阳镇邱石村部分村民迁此建村,名红旗。
位于滕州北33公里处。
此地原为赵沟富户之场园。清代中期(1733-1822年),赵氏由赵沟迁此定居,名赵场。
位于滕州北6公里,滕州至龙阳公路东侧。
相传,元末(1333-1368年),这一带已有村落,因村塘纵横,称十里塘村,后演为十里王村。明初(1368-1398年),李氏由留庄迁其北首定居,与原住户共建成村,名李家王村。后以村中水沟为界,分为东、西二村,本村称西李家王村。1949年村内曹姓增多,议名曹王。
位于滕州北6公里,北邻龙阳镇李沙土。
相传,元末(1333-1368年),这一带已有村落,因村塘纵横,称十里塘村,后演为十里王村。明初(1368-1398年),李氏由留庄迁其北首定居,与原住户共建成村,名李家王村。后以村中水沟为界,分为东、西二村,本村称东李家王村。1949年改称李王。
位于滕州北57公里,东北与龙阳镇尚河圈毗邻。
相传,元末(1333-1368年),这一带已有村落,因村塘纵横,称十里塘村,后演为十里王村。明代中期(1460-1552年),侯氏迁其东部定居,后析立成村,名侯家王村,今称侯王。
位于滕州北8公里,东北与龙阳镇张沙土毗邻。
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秦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名秦家庄。1949年,因重名改为北秦庄。
位于滕州北55公里处。
相传,相传,元末(1333-1368年),这一带已有村落,因村塘纵横,称十里塘村,后演为十里王村。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王氏由西辛安迁此定居,继有马氏于石井村迁入,后析立成村,议名马家王村,今称马王。
位于滕州北55公里,西南临冯河小水库。
相传,元末(1333-1368年),这一带已有村落,因村塘纵横,称十里塘村,后演为十里王村。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明氏迁此定居,后析立成村,名明家王村,今称明王。
位于滕州北65公里,北临龙阳镇丛条村。
此处原为龙阳黄氏庄园,明末(1628-1644年),杜氏来此定居,名黄庄。1949年因重名,改称北黄庄。
位于滕州北35公里处。
此地原有张家庄、胡家坑二村,清代中期(1733-182年),于、周二姓由浙江绍兴迁至两村之间定居,逐连成一体,因居住七里沟村东,更名为东七里沟村。
位于滕州东5公里处。
明初(1368-1398年),周氏由山西省迁此建村,因地处砂礓岭地,取名小岗。
位于滕州东北62公里,滕平公路北侧。此地地势较高,原名宝子岗。
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于氏迁此建村,名于岗。
位于滕州东北5公里处。
1966年,因马河水库建成蓄水,党山乡库区王任庄村民迁此建村,名革命村,1985年复名王任庄。
位于滕州东北7公里,城河西岸,荆泉之东,东隔城河与东沙河前梁相望。
汉代城河名南梁水,后俞、侯、栗等氏,余其上源聚居成村,名梁上村,后因三面环水,势若水寨,议称俞寨。
位于滕州东北45公里处。
此地较早有盖、刁、庞姓聚居,称稽村。相传唐薛仁礼曾于此歇马挎甲,改村名挎甲庄。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李氏由冯河迁此定居,沿用其名,1813年改为侉庄。
位于滕州东北6公里,荆泉之南,城河绕东、南两面,隔河与东沙河前荆沟相望。
元代之前即有此村。因其附近有泉若轮,溢流成渠,且荆棘丛生,故名荆沟。明初(1368-1398年),以河为界分为两村,本村居北,称后荆沟。
位于滕州东北7公里,东北邻东郭镇南徐庄。
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于氏迁此建村,名于家楼。继有王、侯、夏等姓迁入,沿用原名,今称于楼。
位于滕州东北7公里,北与东郭镇龙王庄为邻。
明永乐二年(1404年),王氏自山西省迁此建村,因居俗称土龙的土岭之侧,故名兴龙庄。后演为兴隆庄。
位于滕州西部4公里,小黑河南岸。
元至达年间(1308-1311年),俞氏由赵坡迁此建村,名俞家庄,今称俞庄。
位于滕州西南4公里,南与洪绪乡幸福坝隔河相望。
明末(1628-1644年),张氏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此建村,名张家庄。1958年改称南张庄。1982年更为张明庄。
位于滕州西北部,南起龙山西路,北至柳楼街。
明代(1368-1644年)建村,潍坊盗患,村中组织团练,并公推鲁氏为首,扎栅建寨,深挖壕堑,以作屏障,股取村名鲁家寨,简称鲁寨。1990年,因与市区联体,改为鲁寨西街。
位于滕州西北部,南起龙山西路,北至柳楼街。
明代(1368-1644年)建村,潍坊盗患,村中组织团练,并公推鲁氏为首,扎栅建寨,深挖壕堑,以作屏障,股取村名鲁家寨,简称鲁寨。1990年,因与市区联体,改为鲁寨西街。
位于滕州西4公里,小黑河曲绕东、南两面。
明永乐二年(1404年),王氏自山西省洪洞县迁此建村,因处小黑河及其支流之间,取名小河圈。
位于滕州西北部,东起蕃阳街,西至小黑河。
明中期(1460-1552年),为城北孙楼富户所设的外庄子,称小孙楼。清咸丰七年(1857年),刘氏由刘岗迁入,沿用原名,简称孙楼,1990年,因与市区联体,更名孙楼街。
位于滕州西北部,东起平行北路,西至鲁寨东街。
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何氏由曹州(今菏泽)迁此建村,名何家庄,1990年更名何庄街。
位于滕州西北部,小黑河绕南而过。
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年),即有此村,因村南有含娘桥一座,名含娘桥村,后演为韩梁桥,简称韩桥;1990年更名为韩桥村,并设韩桥东、西二街。
位于滕州西北部,西起西环城路,东至柳屯路北首。
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柳氏由江苏柳家来此建村,名为柳楼。1990年更为柳楼街。
位于滕州西部偏北,西起柳屯路,东至铁路货场。
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张姓迁来韩梁桥南建村,名张庄。乾隆年间(1736-1795年),刘氏由南门里迁张庄之东建村,名刘庄。1985年因重名,张庄改成张桥。1990年,两村合并为张刘庄街。
位于滕州西北部,东起平行路,西至鲁寨东街。
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袁氏由山西省迁此建村,名袁家庄。1990年更为袁庄街。
位于滕州西北部,东起平行路,西至蕃阳街。
原名范庄。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郭氏迁入,更名郭庄。1985年,改称张彭庄街。1990年更为郭彭庄街。并分郭彭庄南、北两街。
位于滕州西部,东起柳屯路,西至西环城路。
明永乐二年(1404年),王氏率三子由山西省洪洞县野鹊窝来滕,于城西小黑河北岸定居成村,名小河圈。后次子东迁里许至此,于小黑河南岸另建新居,名王家楼。1990年更为王楼街。
位于滕州西部,东起柳屯路,西至西环城路。
明初(1368-1398年),原为军屯之所,万历十三年(1586年),始有居民来此定居,因距县城五里,称为五里屯。1990年更为五里屯街。
刘氏家训敦孝弟:孝弟为百行之首,凡为人子弟者不可忍灭天性,兹我族子孙,宜敦孝弟于一家。睦亲族:宗族为万年所同,虽分房系支派,实源同一脉。和乡邻:乡邻同井而居,出入相友,守望相助,不可相残相斗,视异姓同骨肉之亲。明礼让:礼让为处世之道,应提倡谦逊之风。务本业:士农工贾,各有其业,业精于勤,荒于嬉,凡务其业者,宜自食其力,切勿闲游于度。端士品:士为名之首,为官者要明礼义,隆其名,贵有其实,若荡检逾闲,不求上进,后悔莫及。隆师道:师道为教化之源,尊师重道,正以崇其教也,宜尊之崇之。修坟墓:坟墓为藏祖先魂骸,要常整修、祭扫。戒犯讳:子孙择名时,不得择父兄叔伯之名。戒争讼:争讼非立身保家之道,争必有失,祸从口出,宜忍让,勿导致亡身及倾家荡产之悔。戒赌博:赌非人生正业,一入赌场,百业俱废,人格亦轻,宜守本分,切勿贪财,害累终身。戒*恶:*是万恶之源,宜捡身防过,免损名节。戒犯上:不得以卑凌尊,以下犯上,宜尊长敬老。戒轻谱:家谱是一家一族之宝,应爱惜珍藏,以传后世,详悉源流,查考世系。刘氏族训诗、格言和戒律一、刘氏家训诗骏马骑行各出疆, 任从随地立纲常。年深处境皆吾境, 日久他乡即故乡。早晚勿忘亲舍语, 晨昏须奉祖炉香。苍天佑我卯金氏, 二七男儿共炽昌。二、刘氏格言十则立身其正其言, 待人以厚以宽,教子唯忠唯孝, 治家克勤克俭,存心能忍能耐, 做事不偏不倚,接物勿欺勿怠, 处事曰谨曰廉,尊长必恭必敬, 交友与德与贤。三、刘氏戒律十条赌博 酗酒 *乱 斗殴 行骗蛮横 偷盗 争讼 懒惰 吸毒四、三帝遗训三帝遗训”,也叫“三祖遗训”,在国内外广大刘氏族姓中广泛流传,已成为整个刘姓宗族的共同族训。刘邦故乡的汉里堂刘氏族谱《汉祖流源史》、湖南湘中地区刘姓族谱《刘氏文史》、马来西亚柔佛州刘氏公会1999年编印的《第一届世界刘氏宗亲联谊总会纪念特刊》上,都刊载了“三帝遗训”。近年来,随着海内外炎黄子孙联系的加强和刘氏宗族的深人开展,“三帝遗训”更越来越赢得广大刘姓宗族的认同,成为刘姓宗族教育、激励族人的重要内容。西汉高帝遗训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而不绝于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克,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这是汉高祖刘邦当年和大臣们在一起讨论、分析自己战胜项羽、夺取天下江山的原因时所说的一番话。见载于《史记》和《汉书》。此句话也已成为中国人的名言之一。 )东汉光武帝遗训柔能制刚,弱能制强,舍近谋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故曰:务广地者荒,务广德者强;有其有者安,贪人有者残。(这句话所表达的是一种务实的生活哲学,反对好高骛远,提倡知足常乐的人生观。)蜀汉昭烈帝遗训勉之,勉之,忽以恶小而为之,忽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可以服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已成千古名言,它已不只是刘姓家族,而是整个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念、是非善恶取舍和个人行为的标准。)
遂平城南八里刘祠堂原二十字辈:
汉廷斯明儒 泽大世承康
忠厚能言继 俊英玉众良
民国初年,八里刘祠堂家谱第八代与小顶山山东人子营祠堂家谱第九代相续,二十字辈改为:
汉廷斯明儒 泽大世承康
忠厚学才广 俊英玉众良
我是小顶山刘氏忠字辈,我们小顶山刘氏在1640年左右由山东济南迁入小顶山南(kua)子营,二十年前重修家谱,记载有这段历史。你是继字辈应该是属八里刘,辈分这么勉想必祖上出于长门一支。
一、刘邦是有“名”与“字”的人
长期以来我们都听信了一种说法:刘邦当皇帝前没有“名”,“季”是他的排行,是“老四”、“最小”的意思。因此有教授蔑称为“刘小”。
那么“老三”呢?好象 两千多年来都说不清楚。
因此有教授作结论:“刘邦的大哥叫刘伯,二哥刘仲,没所说刘邦有三哥,书上没有,没发现有叫刘叔的。”
其实太史公是早讲清楚了的。根据《史记 楚元王世家第二十》载:“楚元王刘交者,高祖之同母少弟也,字游。高祖兄弟四人,长兄伯,伯蚤(早)卒。”
因此,刘邦有兄弟四人:
长兄是刘伯,伯早逝。
老二是刘喜,字仲。
老三是刘邦,字季。
老四是刘交,字游。
刘邦是“老几”?究竟有没有“名”?不是“学术”问题,而是一个小学生都能解决的“识字”问题。
这是中国那学界的悲哀!而按“伯、仲、叔、季”之排行,将刘邦排为“老四”,这是臆说。
二、臆说的原因
古人从没说过刘季没有“名”,为什么当代的教授、专家、学者们众口一辞都说汉高祖微时无名呢?因为太史公说:“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既然太史公都没说他有名。当然也就是“无名之辈”了。
但是,太史公在介绍“大人”时,一律如此。如“吕太后者,高祖微时妃也”、“孝文皇帝,高祖中子也”、“孝景皇帝者,孝文之中子也”、“孝武皇帝者,孝景中子也”,这些入了“本纪”的汉家帝王都没写“名”,难道他们都无“名”?
中国人一般都知道古有“讳名制”,此制肇创于太史公。“讳名”只避讳“大人”之名,不讳姓和字的。
例如,秦楚之际的大说士姓蒯名“彻”,由于汉武帝名“彻”,为了“讳名”,太史公只好将蒯彻改为“蒯通”;司马迁的父亲为司马“谈”,汉文帝的宠臣姓赵名“谈”,因此赵谈也就改为“赵同”了。
项羽与太史公的“当今”无关,不属他的“大人”范畴,因此他就可直书:“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
“讳名”的原因很好理解,中国人至今也不能直呼父母的名字。
两千二百多年了,我们应该为刘邦“正名”。
三、关于“刘大叔”与“刘大妈”的名字
有教授说:“史书上怎么介绍刘邦的父母呢?是‘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太公是什么意思?大叔。媪是什么意思?大妈。就是说刘邦父亲的称谓叫刘大叔,刘邦母亲的称谓叫刘大妈。可见这两位都是无名之辈。”
国有史,家有谱。中国的家谱(或族谱)为世界之最,早逾四万部。家谱的重点是记录人名和传承关系,在这一点上,它毫无所讳,也不需作假,比“史”可靠。
据“世界刘氏宗亲联谊会会长”刘恒心老先生著《刘氏大成谱》载:
刘邦曾祖父:名清,字恩盛,号成公。
刘邦祖父:名荣,字仁浩,号丰公。
刘邦之父:名昂,字煓,号太公。其母王含始,于秦始皇31年—即-216年5月逝,葬于沛丰。那年刘邦40岁,7年后举兵。
刘氏帝王,直至400多年后的刘备,都是单名,唯汉孝武帝之子、汉昭帝“刘弗陵”为复名。
《刘氏大成谱》不仅明载了刘邦父母的名字,而且告诉了他的家世,并透露了他的身世!
四、曾祖父刘清原是魏国大夫
按《刘氏大成谱》载,刘邦的曾祖父刘清,战国末年仕魂,原是魏国大夫。公元前225年秦灭魏前,悉家由魏都大梁(开封)迁至沛县之丰邑。为避秦祸,取“卯、金、刀”之主字,改姓为金,后复姓刘。故今之丰县赵镇“金刘寨”依在。刘清病逝于此,葬于斯,至今坟墓依存。
(图1:右为守陵负责人刘恒诺,左为本文作者。碑上书有“派沿唐尧卯金氏”。三点水+公=沿,是“沿”的异体字。)
所葬之地,两千多年来一直称为“汉皇祖陵”。当地简称为“汉皇陵”。该陵原规模很大,现拟扩建。
五、刘邦的身世
刘邦生于-256年,秦-225年灭魏时他己31岁。根据多方资料分析,他是31岁之前随曾祖父刘清由大梁迁于丰邑的。因此他的出生地应在大梁而不是丰邑中阳里。
据族谱载,刘邦的曾祖父和祖父两代,家财富有。 “公(指刘邦祖父)富有百万,好善乐施,有恩于人,及至资财施尽。”
这百万资财并非虚言,是有来历的!为何散财?下文探究。
家财散尽以后,刘邦的祖父刘荣游历去江西,逝于江西,葬于斯。
刘邦兄弟四人,大哥刘伯早卒。由于无资无地,刘昂带着三个大儿子,从金刘寨搬到丰邑城内,在中阳里开了个小店铺,以“酤酒卖饼”为生。
刘昂“爱朋好友,乐于助人,深得里人敬重,遂尊为太公。”
太史公称刘邦“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性情开朗)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刘邦能得人,据郦食基(谋士)和王陵(萧、曹之后的丞相)总结,与他不吝赏赐有关。
“喜施”,是一种慷概,是一种豪爽之情。是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养成了刘邦所特有的“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社会意识呢?
在明白刘邦的身世后,过去许多惑而不解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六、沛县父老为何共举刘邦为沛公?
史有明载,刘邦当沛公,不是自告奋勇,更不是“运气好”,而是在他推让之后、在沛县父老们的坚持下才推举出来的。古人讲门第,沛公之所以被共举,固与他平时的行事为人有关,也与他出自名门、祖上有恩于乡梓、素孚人望有涉。
七、刘邦为何要给魏公子信陵君安排守陵人?
汉高祖十二年,即-196年,“十二月,高祖曰:‘秦始皇帝、楚隐王陈涉、魏安禧王、齐缗王、赵悼襄王皆绝无后,予守冢各十家,秦始皇二十家,魏公子无忌五家。’”
魏公子无忌就是信陵君。信陵君逝于-243年。
六国将相多矣,为何刘邦独独想起要给己逝47年的无忌派五户守陵人?
过去一直不解,以为是张耳之故,现在明白了。一查年代,原来刘邦的曾祖父刘清曾与无忌同列为朝,共事于魏安禧王!
太史公说:“高祖始微少时,数闻公子贤,及即天子位,每过大梁,常祠公子……。”“高祖每过之而令民奉祠不绝也!”
这是说,刘邦当皇帝后,不仅每过大梁都要祭祠魏公子,还令民众奉祠不绝。这是他对魏公子素来崇敬的必然表现,也是他将怀祖敬祖之情报之于魏公子也!
以上数事,足见刘邦对魏国的眷顾之情,处处优渥,原来事出有因!
八、丰邑深藏的故事
-209年9月沛县父老共推刘邦为沛公后,他将丰邑交县豪雍齿留守,10月即率沛中子弟二、三千人北上击秦。
早在9月,陈王率兵去攻咸阳时,曾命部将、魏人周市(fu)将魏王室后裔魏咎扶为魏王,苦无地盘。11月周市派使者到丰邑,找到留守的雍齿,使者的第一句话是:“丰,故梁徙也。”这句话的意思是:“丰邑,乃以前大梁徙都之地。”
使者接着说:“现在魏地己收复的有数十城,(实际上一城未有)你如果降魏,则封你为侯守丰邑。如果不降,我们就要屠丰邑。”
这里透露的信息是:魏咎、周市(相国)欲复国时,第一眼看中的是“丰邑”!他们深知丰邑的底细,必对这个小地方有深刻的了解!
“雍齿雅不欲属沛公,及魏招之,即反为魏守丰。沛公引兵改丰,不能取。沛公病,还之沛。”
长期以来,我们对“丰,故梁徙也。”这句话不解,因为《魏世家》及《魏公子列传》都未记载迁都之事,现综合数处记载,丰邑应发生过以下故事:
1、据《史记魏公子列传》载:“秦闻公子死……其后秦稍蚕食魏,十八岁(魏公子死后18年)而虏魏王,屠大梁。”
又据太史公实地考察,“太史公曰:吾适故大梁之墟,墟中人曰:‘秦之破梁,引河沟而灌大梁,三月城坏,王请降,遂灭魏。’”
这是说,秦灭魏时,引水灌大梁三月,城破之后,全城杀尽。
2、丰邑当时只是沛县的一个村寨,雍齿叛变后,刘邦先后以三千人、九千人、一万四千人三次攻打。最后一次也不是强攻而下的,而是靠一个叫彭祖的士卒私开城门才得以进城。此公后来先后专为太公及吕后驾车,封为敬侯2000户。
一个小小的村寨,哪来这么城坚池深的城池?
3、《汉书高帝纪》注载有:刘清“曾仕魏,为大夫,秦灭魏,(刘)清徙居沛之丰。”
刘邦的曾祖父、魏大夫刘清是何时由大梁迁丰邑的?
是大梁城破之后吗?大梁四野泥泞,况遭屠城,这时己不可能举家南迁了,因此,刘清是在城破之前就出走了。
大敌当前,刘清大夫敢临阵逃跑吗?不敢!唯一的解释是:在秦灭魏之前,刘清奉魏王魏假之命,携王室巨资南下至丰邑建都!
中国的第一位目录学家刘向说:“战国时刘氏自秦获于魏,秦灭魏,徙大梁,都于丰。(建都于丰邑)”刘向是刘邦四弟刘交的玄孙,对自己家史的来龙去脉是清楚的。
刘清是哪一年迁丰的?应当是在秦灭魏之前一、两年!怀着这样的揣测,一查《刘氏大成谱》,果然!那上面记有是在-227年!
-227年魏安禧王崩,魏假继位,赢政并吞天下之心昭然若揭,刚即位的魏王假惶恐,于是派八十多岁的老臣向东撤四百余里,到丰邑建“陪都”。
丰邑是古代宋国的都城,从大梁向东一条直线即丰邑。这时刘邦应为29岁。
4、“丰都”城高池深,异常坚固。建成之后两年,即-225年魏王假被杀,魏灭。但巨资仍未用完,刘清祖孙不敢据为己有。刘清抑郁病死之后,于是刘清之子刘荣—刘邦的祖父,“公富有百万,好善乐施,有恩于人,及至资财施尽。”这百万巨资的来历和去处都清楚了。
刘邦是在31岁时,家道开始中衰的。
5、不吞公款,散尽资财,这是一个清白之家!时年三十一岁的刘邦,应当随祖父及太公一起参与了散财工作,从而养成了“仁而爱人,喜施”之风,蓄就了豪爽之情。
不爱财、不贪财,这是他日后事业的精神财富!
范增说刘邦“贪于财货”,诬也!
6、太公宁愿一贫如洗地去“酤酒卖饼”,而不背着祖父私下窖藏巨资,这是刘邦对太公由敬而孝的真正原因,也是刘邦“以孝治国”、五日一拜太公、全国官员也五日一休假孝敬父母(休沐日)、从此奠定汉族两千多年不衰、构成东方文化主脉、至今犹存“孝道”的深刻原因!
从刘氏悠久的家世来看,太公不是一个无知无识的老叟,自幼好“斗鸡蹴鞠”,是一位颇有竟争意识的人。
从刘邦对大嫂“不象个长者”的话来看,刘邦是一个有道德标准、有是非标准的人。他还不是愚忠愚孝,太公对他的影响相当大。
刘邦对太公尽“孝”的程度,难以想象!太公当了太上皇后,想乡邻,常“凄怆不乐”。于是刘邦命匠人吴宽按照丰邑的街道、房舍,在今临潼县重建“新丰宫”,令丰邑父老搬来陪太公。当时连鸡犬鹅羊一并迁入,以致“鸡犬认户,人识其家”。
太平街村位于莱城西北27公里处,地处寨里镇西部平原,距镇政府约6公里。南至双龙汇河与杨庄镇接壤;北临莱芜市蚕种场、寨里镇和平村;东临瀛子河与莱芜市蚕种场分场接壤;西临寨里镇水北村。全村共有725户人家,总人口2196人,耕地面积2214亩。
太平街村,村中有东西大街三条,南北大街两条,形成两纵三横。姚口路从中东西大街穿过,太吴路也由村内通过;村北800米处有寨金路,交通四通八达,是莱城西部小有名气的村庄。
据民国二十四年《续修莱芜县志》和刘氏墓碑记载:元朝中叶燕、赵、张三姓建村,取吉祥名太平。后村落扩大,曾设过集市。据赵氏墓碑记载,元至大元年(1308年)刘姓迁此,丁姓早居,以姓名村丁家庄。据村碑记载,明成化年间,曹姓迁此,赵、刘两姓早居,原名赵家洼,又名刘家坡,曾设过集市。据茶棚洼庙中石碑记载:清朝康熙时期,燕、赵、张住在崖头上面,起名为崖上村。以丁姓为主的住在崖头下面,起名为崖下村。1946年改成太平街与丁家庄村,为一行政村。
太平街村附近有房干生态旅游区、莱芜战役纪念馆、莱芜龙山、卧云铺景区、莱芜笔架山景区等旅游景点,有莱芜黑猪、莱芜猪、莱芜黑兔、莱芜吉山黑鸡、莱芜生姜等特产。
资料 | 滕州各镇村名的来历之(一)——原城郊乡
本文2023-09-22 14:31:46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67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