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房子的桃树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5收藏

老房子的桃树,第1张

        东北平原虽然是平原,但却并非一马平川,地势还是有些起伏的,我家的老房子刚好就站在这些起伏上,脚下是路,肩上是山。

        小时候,那些路很气人,要站在高处才看得见它。但是那山却是十分招人稀罕的,就在我家房后。山上种满了玉米,东北话叫苞米。我们那里的吃法很简单,用火烤,或是用水煮。烤苞米是父亲的事,煮苞米是母亲的事。

        除了玉米,山上还曾经有一棵大桃树,一棵小桃树。那棵大桃树并不能结很多的桃子,这是后来母亲告诉我的。但我小时候总感觉那棵树上茂茂密密得长的都是桃子,可我就是不够吃。那棵小桃树,我清楚地记得是春天我和爷爷一起种下的,爷爷说桃树得十年才能结果儿呢, 我就天天去看,看它长没长叶儿,看它结没结果儿。

        虽然我天天去看望,可小桃树却并没有半点争气的样子,倒是那棵大桃树,盛夏一到,送来了满树的桃子和阴凉!

        我每次吃完了桃子就把桃核儿给爷爷,爷爷把它摆到窗台上,放到太阳底下晒干了,就把它抠成一个小筐儿,拴上一根红绳儿,戴到我脖子上。多的时候,我可以戴着十来个小筐儿,但是爷爷抠核儿的速度赶不上我吃桃儿的速度,于是,我家的窗台上就躺满了晒太阳的桃核儿。

        村里有一个会照相的老头儿,他姓什么我不大确定了,只记得他是个结巴,我小时候老学他说话,当然不敢当着他的面儿,只是背地里悄悄地。这个老头儿给我们拍过很多照片,其中有一张是我和爷爷一起拍的,那时候已经是秋天了,我们的背后就是那棵小桃树,这也是小桃树留给我的最后印象,因为那一年的冬天,它就被冻死了。东北的冬天很冷,有时候冷得不近人情。这是我后来才明白的。

        然而小时候我是特别喜欢冬天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冬天才有冰糖葫芦儿呢!冰糖葫芦儿,红的,和过年贴的春联儿、挂签儿一样,是冬天里唯一的颜色。冰糖葫芦儿不光好看,而且好吃,不仅我爱吃,父亲母亲也爱吃。爷爷是从来不吃的,因为他戴了假牙,怕给粘掉了。

        除了冰糖葫芦儿,小时候喜欢冬天还因为只有冬天才过年呢!我家过年的时候要供奉家谱,我们管它叫老祖宗,就是把祖上过世的人的名字写在一张庄严的纸上,画上画像,挂在墙上,再挂上老祖宗专门配备的对联儿和挂签儿。在老祖宗正前方摆上爷爷奶奶结婚时打的立柜,柜上靠墙的一端摆着鸡、鱼、猪蹄子、猪肘子、冻柿子、冻梨、糖块儿、馒头等贡品,贡品后面是五双筷子;另一端摆着香炉、香桶、蜡台和酒盅,除了酒盅,另外的三大样儿和筷子都是红的,爷爷说那是桃木的。这些东西平时都放在一个箱子里,爷爷管它们叫家伙事儿。一切准备妥当后,爷爷就在香炉上插三根香,倒上酒,拿起烧纸点了,跪下来磕头。等到太阳将落不落的时候,爷爷就会把屋里屋外的门都打开,去大门外放一个双响子,把老祖宗请回来,这一过程俗称“请神儿”。因为请了老祖宗,晚上即使睡觉也不能关灯了。爷爷说这叫点长灯。等到“送神儿”时一切才恢复原样儿。大年初二是“送神儿”的日子,这天帮黑天儿时,爷爷就在香炉上插三根香,倒上酒,拿起烧纸点了,跪下来磕头,嘴里念叨着:“吃好喝好了,年年有人经管你们多好啊,都保佑孩子大人平平安安的,别磕着,别碰着,卡个跟头还捡着。”然后爷爷就把屋里屋外的门打开,去大门外放一个双响子,把老祖宗送走。“送神儿”之后就要撤贡了,也就是把立柜上的贡品收起来,把老祖宗连同对联儿,挂签儿从墙上摘下来,卷好,用绳儿捆了,搁到父母结婚时买的立柜上,把老立柜抬走,放到后屋。每年,这些都是我帮爷爷一起做的,前年爷爷卧炕不起了,于是他在炕上说,我一样一样的完成了。

        曾经有一段时间,父母带着我搬出了村子,后来,又搬回了村子。回来的时候,大桃树也没有了。听爷爷说,父母把老房子卖了,新户主把桃树砍了。他家有一个小男孩儿,不喜欢戴小筐儿。

        老房子卖了之后,爷爷租了一个小院儿,里面有一个小房子,还有一个小园子,被爷爷拾掇得干干净净,整整洁洁。园子和房子之间没有墙,爷爷种了一排花,半人高,爷爷说那叫五色梅。我数过,没有五色,红的居多。

        一到冬天爷爷就没有阳气。前年冬天,爷爷八十岁,他病了,病得很重,父亲和姑姑们给他买回了寿木,爷爷很高兴,跟我说,我有房儿啦。爷爷怕死,我也怕。幸运的是,冬天一过,爷爷就好了。

        我害怕极了,寿木拉回来的那天晚上。直到爷爷让我去看看他的房儿——啊!红的,桃木的,上面画了花儿,还挺好看的。

潮汕拜神供品摆法

潮汕拜神供品摆法,中国传统文化中都会摆放祭祀的供品来纪念这个节日。当然可能有一部分业主对祭祀供品的摆放物品以及样式并不了解,每个地方的供品摆法不一样,以下分享潮汕拜神供品摆法

潮汕拜神供品摆法1

简单的摆放顺序,具体的细节最好是按照家里的习俗做为准:

斋菜在前,五牲在后。

牌位前面要摆上茶、酒、白米饭。

香炉放最前。

这里提醒一下,潮汕拜神中香烛是祭祀必须具备的物品,对供香是非常重视的;

香在古代用以祀神祭祖,俗称信奉民间宗教的人为「持香者」,以别于其他宗教。

点香的意义是与神灵沟通,借着香烟袅袅而上,象征与天上的神祇的交通。不同的祭拜对象用不同的香,但香的本质是一样的。

而有些化学香、香精香之类,就更不宜用了。燃香本有荡秽之功用,用化学香,不仅不能庄严坛场,还破坏环境。自个闻着都呛人,怎忍以此奉敬佛?岂不是更应制止么?

所以,请一款好香是十分必要的,建议可以到无相铜炉请几盒祈福香,传达你的敬畏之心,此香采用天然香料制作,燃烧产生烟不进对身心无害,也使人舒缓情绪,更有好的因缘获得神明庇佑。

潮汕拜神供品摆法2

搬家拜神需要几个贡品

——搬家拜神一般有三到四个贡品就可以了,一般会有鱼、苹果、香蕉,也有用鲜花的。

1贡品可以选择一整条的鱼,鱼的种类不限,最好是鲤鱼,实在没有鲫鱼也可以。但切记不要用半条或者残缺不全的鱼,做法无论是清蒸或者煎炸都可以,不要放太多的辣椒或者葱等物。在摆放上要把鱼头冲向神明,这样可以保佑家宅富裕,取的也是年年有余的意思。

2苹果也可以作为贡品摆在供桌上,苹果的种类不限,但是如果摆放就要摆放同一种苹果,大小颜色要相差不多。切记不要摆放蔫了的或者霉烂的苹果,这样是对神明不敬,会有反作用出现。摆放要整齐,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最好是单数,不要因为只图数量多,而让苹果放的不稳。

3香蕉也可以作为贡品摆放在供桌之上,最好是一整串,没有掰过的痕迹。所以这个成串的香蕉在选择上就要慎重了,最好跟你的贡盘差不多大小,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如果太大就会溢出盘子,显得很乱,如果太小,又显得对神明不够敬重。香蕉最好不要有黑点,鲜黄的颜色就是最好的。

4搬家上供的供桌上也可以摆放鲜花,可以选择鲜花,也可以选择绢花。如果是真花要切记不要买带刺的花,例如玫瑰这种,也不能摆放不新鲜的花朵,这样是对神明不敬。如果是绢花,一定要记住要很精致的花朵,不能随意摆放造型不够好的花朵,而且还要注意千万不要有脏污。

搬家拜神仪式流程

选定的时辰一到拜神活动及时开始,礼貌地向佛祖、神灵、新屋的土地神、灶爷、祖先等告知、邀请他们来,流程为:

1、上香,把神佛、土地爷请到客厅、把灶爷请到厨房、把先祖请到餐厅。可安排人在大门口放一小串鞭炮,也可贴对联。

2、点灯或点蜡(主祭人到各房间开启电灯),分客厅、厨房和餐厅。

3、化表(纸),分客厅、厨房和餐厅三个位置。

4、浇奠(分客厅、餐厅和厨房三个位置用酒、茶浇奠。)在客厅祈祷,默念祭文,如:苍天佛祖在上,吾今乔迁新居,众神灵保佑吾:安居乐业、食禄无穷、家丁兴旺、和顺吉祥、事事称心、人人安康,语毕,三叩首,如有纸质祭文要化。

5、宣布开灶做献饭,献饭分客厅、厨房和餐厅三个位置。数秒钟后,开始顺桌、铺床、让家人给亲朋上茶、水果、准备饭菜。

6、将“五色”粮食及“红包”高置藏存,在香点燃三分之一后,在大门旁边化表(送神佛),晚饭后化纸(送先祖),纸钱烧完后即算祭祀完成了。

7、搬入新宅后,当天下午黄昏时分,依习俗通常要祭拜地基主,每栋房子都有,祭拜地基主能保家宅平安。

潮汕拜神供品摆法3

贡品怎么摆放

熟悉祭拜需要摆放贡品的缘由。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祭拜和祭祖是非常重大的事情,人们认为通过祭拜和祭祖可以得到保佑,但是要摆放供品,不同的节日里,摆放的供品是不同的。

根据祭祀的内容,不同的地域摆放贡品的种类和数量有不同。

可以根据祭祀的内容,得知不同的地域摆放贡品的种类和数量有不同。比如庙里的祭祀,摆放的贡品主要以香火、水果类为主,也可以放灯油,一般摆放成一排,但不放乱了。为了表示尊敬,并要选择祭拜的时间,这样才有好运气。

根据祭祀的对象,摆放贡品的种类和顺序要从主到次。

可以根据祭祀的对象,摆放贡品的种类和顺序要从主到次。比如有的地方祭祀,摆放的贡品以水果类为主,糕点为辅,案桌上摆放整齐。

对于春节在家祭祖,可以多摆放贡品,种类丰富。

一般在过年的时候,家里会举行祭祖的仪式,可以多摆放贡品,种类丰富。比如用多个盘子装满水果,一些盘子里装满糕点,并可以摆放小酒杯,摆放在后面,表示对祖先的尊敬。

对于节日中的祭拜,贡品可以简单化,贡品为单数,摆放成三排。

在有的节日中的祭拜,贡品可以简单化,贡品为单数。并摆放蜡烛,可以摆放水果和糕点、酒类,还可以摆放肉类,摆放成三排。

对于祠堂里的大型祭祖,需要摆放三牲为主,并配上水果和糕点类。

有的地方有姓氏的大祠堂,对于祠堂里的大型祭祖,需要摆放三牲为主,并配上水果和糕点类。案桌需要摆放三排,贡品整齐的摆放,三牲的贡品有牛、羊、猪摆放在第一排,肉类摆放在第二排,水果和糕点在第三排。注意摆放的顺序比较重要,这样才会家族兴旺,子孙事业有成。

东北有句老话:请神容易送神难。

这里的请神和送神,其实不是东北年俗里的接送神,而说的是萨满跳大神的程序,以后有机会给大家介绍。

关于接神的年俗,我曾在 《东北年俗记忆》 中有过描述。

文中这样写道:“夜幕降临了,到了家家接神的时间。接神就是接神仙的意思,也就是接自己家的祖先回家过年。接神的地点在村里的十字路口。去接神的时候需要拎一盏灯笼,拿一撮香和一些纸钱。到达十字路口后,把香点燃插在雪地里,再把烧纸点燃烧掉。然后冲着西南方向跪地磕头,嘴里念叨:“老祖宗回家过年了”。然后起身,大人拎着灯笼带孩子们往回走。回去的路上不许说话,大概是因为老祖宗跟在身后,怕惊扰了祖先。”

说到接神,让我想到了小时候听到的一个笑话,这是一个发生在生活中真实的故事。

说的是有一家过年去接神,待在十字路口鬼神聚集的地方上好香燃烧了纸钱磕罢头,大人们带领孩子起身准备带领一众祖宗回家过年的时候,照例说了一句:“老祖宗回家过年啊”!

然后大人带着孩子从地上爬起来,转身往回走。

这是,突然后面传来一句:你们先走吧,马上到!

祖宗突然显灵,吓得谁也没敢回头看,大人带着孩子就往家里跑。

回到家后,据说大人仍然双腿发抖,祭祖的仪式也没有进行,倒在炕上好几天没起来,竟然被吓出一场大病。

后来村里人传出去谁家接神老祖宗显灵了,把后代人吓出病来了。然后有人出来说是他路过十字路口,看到某某家在接神,顺口说了一句:你们先走吧,马上到!

被吓出病的人听说以后,病也就好了。

吓唬人的人从此被很多村民所厌恶。接神祭祖这么神圣的事儿,怎么能开玩笑呢!

东北农村接送神的习俗,应该不是关外满族人、女真人等当地原驻民的习俗,而应是那批闯关东的关里人带过来的年俗。

我小的时候,村里过年供奉祖宗,有的人家供到初二撤供,有的初三撤供,有的初六撤供,还有的人家供奉到正月十五撤供。

老祖宗被接回来过年后,待年过去了,还要被送走,也就是所谓的送神。

送神也是夜晚时分。一般要晚上七点以后,讲究早接晚送,让老祖宗在家多待一会儿,和家人们多团圆一段时光。

送神时,要煮饺子上供,让在家过年的祖宗吃最后一顿饭。开饭前,仍然要点燃蜡烛,上香,再用铁盘子倒点白酒用点燃,表示老祖宗喝最后一顿酒。待蓝色的火焰燃烧完毕后,由爸爸带着孩子们给祖宗磕头,在祖宗面前烧几张纸,应该是给祖宗拿的路费钱,然后拎着灯笼,大人们带着孩子,祖宗跟在后面,前往接祖宗的十字路口送祖宗。

到了以后,再上香、烧纸,然后面向西南方向磕头,嘴里念叨“老祖宗来年再回来!”

起身回家,路上仍然不说话。到家以后,女主人已经把供品撤下来,这时要把糖块、水果分给孩子们吃,据说吃供果不仅消灾免难,还能身体健康。

一个家族里有几个男孩的,只在一家供奉祖宗,一般是长子长孙。如果老人和最小的儿子过,家谱就随老人在最小的儿子家存放和供奉。每逢过年,其他几个兄弟都会拿些供品到保存家谱的哥哥或弟弟家,给老祖宗上供,回来祭拜祖先。

我家是初三送神的。每年我都会在初二从城里赶回哥哥家,不能接神,送神是必不可少的。

今年送神和每年不同。今年家里的炕头没有了妈妈,妈妈的相片被摆上了供台,妈妈的名字被写上了家谱,妈妈被儿孙们接回来过年,然后又被儿孙们送走。

神上天:农历十二月廿三日为神上天日,在这之前几天,要择日打扫屋舍,为神像沐浴。廿三日下午,把各神坛的旧香脚、旧春联、旧门对等送到溪边焚烧,是日祭祀最为重视的是各家各户的灶神。认为灶神上天要往玉皇大帝那里禀告自己所在人家行事为善为恶,为了博得灶君的美言,所以特别虔诚。但祭拜物品较简单,黄冈邻近用一钵饭、一钵菜及用糯米粉做成的粿品加一碟红糖,有的用斋粿、斋菜碗拜灶君,焚“元宝”、“云马轿”,有的还加上几束灯芯。据说,“云马轿”是灶君和他亲属的坐骑,灯芯作为日夜兼程点灯之用。送灶君后,再到各神坛拜诸位神明,答谢他们一年来所赐予的平安。

十二月廿三至正月初四,一共十天,神明“放假”。正月初四夜,乡民的水缸都挑满清水,再在门外放上一桶清水,又在灶君坛前放一盘稻谷和一盘白米,然后点上香烛,灯火通宵。初五凌晨备办三牲、粿品及菜碗,放鞭炮,恭迎诸神“放假”归来。据说门外之水和坛前的谷、米是照应载着诸神明日夜兼程的马儿吃的,水缸的水是供灶君洗尘用的。

老房子的桃树

        东北平原虽然是平原,但却并非一马平川,地势还是有些起伏的,我家的老房子刚好就站在这些起伏上,脚下是路,肩上是山。 ...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