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二十岁时跟马三立学相声,提出要拜师,他究竟是谁呢?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2收藏

他二十岁时跟马三立学相声,提出要拜师,他究竟是谁呢?,第1张

他二十岁时跟马三立学相声,提出要拜师,他是李文华!2008年李文华“拜师”马三立之事,笔者这里给“拜师”用了引号,因为那一场相声行业的聚会,本质上其实也不能算是“拜师”,而是一次马三立和李文华师徒关系确认发布会。这么多年过去了,依然有不少自媒体和读者认为马志明代父收徒收了李文华先生,这就属于不懂相声行业规矩了。

二十岁时跟马三立学相声,晚年拜师

一代捧哏名家李文华先生八十一岁高龄拜在相声泰斗马三爷门下,成为相声行内流传的佳话。早年间,李文华也是票友下海出身,跟随捧哏巨匠郭启儒老先生学习相声,但没有正式摆知拜师。

经过几十年舞台表演的磨练,李文华的捧哏功底可称“若有似无”,即看似话语不多,给观众的感觉像是在听逗哏演员说单口,可真要没有李文华站旁边量活,逗哏的表演顿觉暗淡无光。怹与姜昆的搭档,一老一少、亦庄亦谐,相得益彰。作为经验丰富的老艺人,在掌握段子节奏和包袱的铺平垫稳上处理的相当老道,并且能给姜昆足够的个人发挥空间。很多曲艺评论家都一致认为姜昆李文华的搭档可称“老叟戏顽童”。

李文华在1981年前后四次给马三立去信诚恳表达了想拜在马老门下的愿望,而马三立对李文华的人品、艺德和相声水平也颇为认可,爷俩早已在那时互相默许承认了这段师徒关系,但当年在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正式摆知,这也成为日后李文华多年来的心结。

2008年11月11日,已经身患重病的李文华在姜昆、李金斗、刘兰芳等人的帮助下最终促成了当时的拜师仪式。由于当时马三爷和门下大弟子阎笑儒皆已故去,因此由少马爷马志明和马三爷弟子常宝华作为见证人,在马三爷蜡像前,插着氧气管的李文华在少马爷搀扶下行鞠躬礼。

从此一代捧哏名家李文华的名字正式写入相声家谱,成为马氏门人,位列宝字辈艺人。仅过半年,李文华便因病去世,令人安慰的是老先生在临终前完成了自己一辈子的夙愿。

李文华从拜师至今已过去近十年,而当初究竟是哪位相声圈内大蔓儿对拜师一事极力阻挠却成为谜团。对于此事,知情人士的说法各有不同。郭德纲在接受采访时的说法是:相声界的同行作梗,一直拦着这个事,不让拜,因为你拜了马三立以后,你的辈分就高了,会比某些人大一辈或者两辈,相声界背后的事情都不能写在纸上。

少马爷的解释是:由于时代环境所限,李文华身处中国广播说唱团,那时都称之为老师,不兴拜师学艺,拜师叩头正是被抨击的旧习。至于当年“中广”的话语权掌握在何人之手,资深相声迷都心知肚明。既然阻力来自相声界内部,那么究竟是什么人站出来反对能让身为寿字辈的泰斗马三立有所顾忌。

很多人第一个想到会是侯宝林。因为只有侯宝林的名望和成就最大。其实不然,侯宝林是宝字辈艺人,而马三爷是寿字辈,马三爷收了李文华的话,最多是和侯宝林平辈,按郭德纲的说法分析,如果当时拜成了,也不存在比侯爷大一辈的问题。

即便假设作梗阻挠之人真是侯宝林,侯爷1993年去世后已无人阻拦,完全可以那时拜师,或者在马三爷生前举办的从艺80周年纪念演出时拜师,很显然从中作梗之人不是侯宝林大师。了解事情真相的当事人已经作古,而姜昆、马志明、常宝华、郭德纲等知情人又不愿点破。但此人是谁在相声迷中已经有了定论: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如果众位看懂这句话请在评论中写出他的名字。

德云社刚建社时就三名演员:张文顺,郭德纲,李菁。张文顺是长辈,也是德云社的元老,郭德纲十分尊敬他。德云社的是由张文顺先生命名的,张先生非常喜欢"德"、"云"两字。相生兴起时有大名鼎鼎的"相声八德",还有就是郭德纲一辈是新字德辈。而"云"则是因为当时张先生的书房名叫云什么,我忘了。所以张先生给起名叫德云社,这是郭德纲说的。包括德云社后辈成员的排字,"云"、"鹤",都是根据张先生提的"云鹤九霄,龙腾四海"来排的,足以见德云社对张文顺的尊重。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鹤字科不是比云字科小一辈,而是小一科,就像我们上学的低一年级,而他们的辈份高低,则要看正式拜师了 郭德纲

  郭德纲1973年生于天津,自幼酷爱民间艺术。

  8岁投身艺坛,先拜评书前辈高庆海学习评书,后曾跟随相声名家常宝丰学相声,曾受到许多相声名家的指点、传授。其间又潜心学习了京剧、评剧、河北梆子等剧种,辗转于梨园,工文丑、工铜锤,对丰富自己的相声表演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多种艺术形式的借鉴,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他技艺全面,成为青年相声演员中的佼佼者。2004年拜师相声艺术家侯耀文。他现居北京,在北京德云社相声团体发掘上演了一些已不多见的传统相声,上演节目达六百余段,深受京津相声迷喜爱。

  于 谦

  1982年考入北京市戏曲学校相声班学艺,在校期间曾跟随相声名家王世臣、罗荣寿、高凤山、赵世忠学习。1985年拜师石富宽先生。1995年毕业于北京**学院影视导演系大专班。参加诸多影视作品拍摄,代表作品《九九归一》《天下第一丑》《人虫》《新刀马旦》等,并于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及地方台的长期栏目中担任节目编导及主持人。2002年与郭德纲合作表演相声,演出节目达数百段至多,深受观众喜爱。

  张文顺 (已故)

  北京相声名家,北京市曲艺团第一科学员,师承佟大方先生。复跟随“架冬瓜”先生学习滑稽大鼓。退休后与郭德纲搭档表演传统相声。其捧哏风格幽默含蓄,自成一家,并发掘保存上演了一些已不多见的传统单口相声。

  李文山

  1938年生人,自幼生长在北京天桥,酷爱相声。50年代曾与郭全宝先生创作合说相声《历书与皇历》,60年代曾在邮政文工团与李文贵合作创作相声《杂谈空城计》、《南来北往》、《女英雄》、《一比吓一跳》等。70年代创作的相声代表北京唯一一段相声参加全国曲艺调演。80年代曾与郝爱民合作,并调入北京宣武说唱团至退休。90年代至今发挥余热,继续创作演出。

  邢文昭

  自幼喜欢相声,1959年加入中国广播文工团说唱团学员班,专攻相声表演。1961年拜刘宝瑞大师学习,代表作品《官场斗》、《韩复渠演讲》。50年代曾与马季、李文华、李国盛等在北京工人艺术团工作。60年代参加全国第一届文艺汇演,并在全国工会曲艺汇演中获表演奖。2001年在全国小品比赛中参演的《四个老头》获一等奖。

  谢天顺

  谢天顺:(1946— )天津人。五十年代末参加天津市曲艺团少年训练队,师承相声名家郭荣起。他生于曲艺世家,受环境熏陶和名师指导,加之自己勤奋的学习和不断的舞台实践,成绩突出,进步很快。他擅长捧哏,多年来先后与马志明、赵伟洲、刘俊杰、刘西雨等合作,演出了《白事会》、《拴娃娃》、《报菜名》、《论拳》以及《纠纷》、《话说天津卫》、《治病》等相声。他的功底扎实,火候恰到好处,表演火爆,大方自然,善于把握现场效果,能够掌握不同风格的新老节目。在2003年10月的“津门曲荟”上与魏文亮、刘俊杰、张永久等合作重排了传统相声剧《张古董借妻》。

   张德武

  自幼酷爱曲艺,有多年演出经验,拜北京相声名家张文顺先生为师,擅使文哏,柳活节目。

  高 峰

  师承相声名家范振钰先生,勤奋好学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捧逗俱佳。并跟随金文声先生学习王派快板表演。

  史爱东

  现年37岁,师从梁厚民先生学习快板书,很好的继承了师傅的代表段子,如《酒迷》、《隐身草》等。后期学习相声捧哏,与孔云龙合作,颇受好评。

  王 惠

  女,自幼学艺,九岁登台,十四岁于天津成功举办个人专场,轰动曲坛。王惠勤奋好学,深得天津所有白派名家亲传,更得京韵大师骆玉笙先生指教。使得技艺突飞猛进,并于2002年赴台演出,大获成功。王惠的演唱特点行腔委婉、韵味醇厚、吐字讲究、妩媚多姿,善于表达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 郭德纲夫人,现德云社大管家。

  肖佳玉

  出生于曲艺世家,自幼喜爱曲艺。从六岁起跟随父亲肖四北学习扬琴,并参加各种演出。中学毕业后又在中国北方曲艺学校继续学习乐器。现在就读于中央戏剧学院学习表演专业。现在北京德云社担任主持人。

   曹云金

  2001年经田立禾先生开蒙,2002年拜师郭德纲先生学习相声艺术至今。经常表演的节目有《拴娃娃》、《大保镖》、《兵器谱》、《托妻献子》等。

  刘云天

  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本科生,11岁拜孟繁贵为师,2001年毕业于中国北方曲艺学校,2004到2005年参加中法文化年表演话剧《一日烦》。后拜郭德纲为师学习评书。

  孔云龙

  自幼喜爱艺术,2004年跟随郭德纲老师学习相声至今。常演的节目有《地理图》、《竹城水寨》等贯口类作品。

  李云杰

  自幼喜爱艺术,曾学习京剧青衣,后拜杨进明学习相声,拜郭德纲学习太平歌词。能演唱数十段太平歌词。

  岳云鹏

  自幼喜爱相声艺术,2004年跟随郭德纲老师学习相声、太平歌词、竹板书。能表演数十个曲目,为当今为数不多的太平歌词演员。

  栾云平

  自幼酷爱相声,师承郭德纲。捧逗兼擅,尤擅演出《反八扇》之类的节目。

  朱云峰

  1991年出生于哈尔滨。曾随来宝刚先生学习快板。2004年拜郭德纲为师。

  崇云昆

  自幼喜爱曲艺,拜师李菁学习快板艺术,颇具梁派特色。

拜师了。在《我为喜剧狂》的舞台上,郭德纲收下了马兆壮为徒,现场磕头拜师,在公布的德云社家谱中,马兆壮位列于九字科,艺名为“马九萌”,所以马兆壮正式拜师了。马兆壮,中国内地男演员,2014年参加湖北卫视喜剧真人秀《我为喜剧狂》,后被郭德纲收徒。

杨少华老先生现在属于功成名就了,人生赢家,但是他的这份成就完全是熬出来的。郭德纲经常说“三个说相声的对着骂街,你把另外两个熬死,你就是艺术家”;杨少华老先生的艺术家差不多就是这么来的。

年轻时没有代表作

在年轻时,杨少华的艺术可不行,一直没有混出样子来,直到60来岁的时候才通过与赵伟洲合作的《枯木逢春》、《危言耸听》等作品,创造了“蔫哏”这种独一无二的捧哏方式,开始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这个成名的过程太漫长了,太大器晚成了。

从相声家谱来看,杨少华的师父是郭荣启,而郭荣启的师父是马德禄,他可是相声八德之一。这么说郭荣启是寿字辈相声演员,和马三立同辈,杨少华就是宝字辈相声演员了。

作为相声圈里的“宝”字辈相声演员,杨少华算是现今活跃于相声圈辈分最高一位了吧。以此,也被大家称为相声界的老艺术家了。

只是,杨少华如此辈分,似乎很多同行们都不怎么看好,甚至都不承认啊,这就有些尴尬了。

进一步凸显他的师承

杨少华早年登台演出,一直以来都以慢和蔫坏而出名,相声表演还是很不错的,以此和老一辈相声演员都有不少搭档,也受到一定的认可。

最为让人欣慰的应该就是受马三立先生的赏识了,马三立曾受他为义子。基于这关系,杨少华还和马志明一同搭档说了不少相声,像戒烟》、《八扇图》等作品,都是他们当年合作的产物啊。只是,后来不知何故,两人就分开未曾在搭档了。

杨少华没有摆知,因为穷

杨少华1932年生于北京,今年已经88岁,是相声界为数不多的高龄人士。他见证了相声从没落到繁华的过程,但他却没有师父。确切的说,是他的师承关系不被认可。

1944年,12岁的杨少华进入北京启明茶社学相声,后拜郭荣启为师。当时,郭荣启并没有想收他,就没有答应。

后来,启明茶社的创始人常宝霆要清理门户了,他与郭荣启关系好,便说杨少华是郭荣启的徒弟,让杨少华喊郭荣启师父。这个时候,郭荣启碍于面子,就想收杨少华了。

如果杨少华当时就举行拜师仪式,那么他就会成为郭荣启的徒弟,到现在都是相声辈分很高的人。

相声界有相声界的规矩,也许有陋习的,马季我们都知道是相声大师,严格说他拜后侯宝林不也没摆知吗?黄族民拜马志明,孟凡贵拜高英培不也没摆知吗?

因为他们辈分低,杨少华属于第五代宝字辈,当时已经是除了寿字辈已经是最高了,部分不认是因为怕多个师爷师叔罢了,给大家带来欢乐的,能给百姓送来丰富生活的艺术,都是好的相声演员。

2009年,63岁的侯耀华才正式拜入常宝华先生门下,成为相声第7代传人,为“文”字辈。也正是在这次拜师会上,侯耀华还替代牛群,成了掌门大师兄。

一直以来,侯耀华先生本来就争议多多,他入门最晚却成了大弟子,这在相声界会不会不合规矩?朋友们请继续往下看。

常宝华

常宝华(1930—2018年)出生于天津,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常氏相声的代表人物之一。

常宝华自幼随父亲常连安、兄长常宝堃(艺名“小蘑菇”)学习相声;八岁时,到北京西单商场启明茶社相声大会学徒;九岁开始登台表演,学习和演出过七十余段传统相声。

1951年常宝华拜相声大师马三立先生为师,并加入“天津市曲艺工作团”。1951年4月23日常宝华的哥哥常宝堃先生在朝鲜前线演出时,遭美军飞机疯狂轰炸扫射,不幸牺牲,成为革命烈士。

哥哥的壮烈牺牲,激发了常宝华的爱国热情,他放弃了在曲艺团的优厚待遇,毅然加入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行列,成了“海政文工团”的一员。常宝华在“海政文工团”期间,曾荣立二等军功两次、三等功一次。

1976年常宝华和侄子常贵田(常宝堃先生的儿子)创作表演的相声《帽子工厂》轰动一时,成为当时相声直接介入重大社会生活的代表作品之一。此后常宝华不断地以相声、小品、快板等文艺形式创作一百七十多篇。2006年8月常宝华被授予中国曲艺界的最高荣誉——“牡丹奖”终身成就奖。

侯耀华

侯耀华,1946年出生于北京市,是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的第二个儿子,侯耀文先生的二哥。侯耀华参演过多部电视剧、也演小品还主持节目,偶尔也说相声。后来因为“广告门”事件争议不小,最近几年也是争议不断。

侯耀华、侯耀文小时候,侯宝林大师是禁止他们说相声的。侯耀文脑子灵活,也有艺术天赋,所以他背着父亲偷偷学相声,后来自己考入了中国铁路文工团。木已成舟,侯宝林大师只能支持。

 

而侯耀华非常听话,他早早就进入工厂工作,是一名合格的工人。在工作之余,他也涉足文艺演出。门里出身自会三分,侯宝林先生的艺术天赋也遗传给了侯耀华。改革开放以后,侯耀华开始进入娱乐圈,出演电视、主持节目、偶尔也说相声。

背靠大树好乘凉,父亲侯宝林大师的威望和人脉让侯耀华如鱼得水,他也收了不少徒弟。可是侯耀华在相声界毕竟没有师承,他还是没有身份的海青,名不正言不顺。于是侯耀华就准备拜师了,拜谁呢?他早有目标。

拜师

2009年12月15日,79岁的常宝华先生喜收63岁的侯耀华为徒。在拜师仪式上侯耀华说他认识师父最早,所以他要当大师兄。常宝华先生赞同侯耀华的说法,把侯耀华收为掌门大徒弟,把原来的掌门大徒弟牛群降为二徒弟。常宝华先生为什么对侯耀华如此宠爱?

相声界是三足鼎立,马家、侯家和常家。常家和侯家交情非常深。在收徒仪式上,常宝华先生说:“这孩子(侯耀华)从小就跟常家特别亲,他和耀文都管我叫四爹。他刚生下来的时候,他母亲奶水不太好,侯耀华就吃我二嫂的奶……”

常宝华先生一直把侯宝林先生当亲哥哥,侯大师也没少提携常宝华,所以侯耀华提出要拜他为师,常宝华就必须收下侯耀华。侯耀华已经63岁了,让他喊牛群等人为师哥,面子上也不好看,干脆常宝华先生就好人做到底,直接让侯耀华做了大师兄。当时在现场忙着拍照的牛群对此毫无怨言,有道是师命难违。于是当了近30年大师兄的牛群只能让位,成了二师兄。

什么是规矩?规矩都是人定的,侯耀华提出来,常宝华先生同意,牛群等人也没有意见,在场的那么多相声名家们,也没有一个人说不合规矩。所以侯耀华入门最晚,却要当大师兄是没有丝毫问题的,在相声界也是合乎规矩的。

结语

当然侯耀华拜入常宝华先生门下并不是投师学艺,他要的是名分,要的是相声界的名分。有了这个名分,他就有了尚方宝剑,他就可以处理侯家(侯宝林、侯耀文)徒弟。至于是不是合乎规矩,侯耀华先生才不管他呢!

3月30,侯耀华发布了一条微博:侯耀华和郭德纲一直不合,何云伟被郭德纲逐出师门,而侯耀华却把何云伟收入门下。何云伟和郭德纲成了一辈,以前何云伟要称呼侯耀文为师爷的,现在却喊三叔。您看这事闹的……

各位朋友们,你们认为侯耀华拜常宝华先生为师,成为大师兄合乎规矩吗?

相比于谦老师大公子 于思洋 (艺名于云霆,江湖称呼“郭小宝”)时常出现在德云社舞台,并因为郭德纲不断“宣传”而被观众广为知悉,二公子 于庚印 鲜有曝光,很少人知道。

于庚印 ,2013年出生,已赐艺人 于云田 ,郭德纲“云”字科徒弟中第十三位。不能不说于谦在郭德纲心目中位置之重要,才几岁的小儿子还能位列德云社“云”字科,即使带艺投入郭德纲麾下的张潘和刘铨淼也未必有这个待遇。

于思洋今年已经十四岁(虚岁),郭德纲徒弟中第五位,在张云雷、栾云平、孔云龙之后,排位比岳云鹏、烧饼还大,人称“五哥”。这个行业论拜师入门次序,与年龄无关。

显然,于庚印早已经是正式位列郭德纲徒弟。按照郭德纲热衷于徒弟从小授艺、以及于谦老师对于相声的执着,于庚印和哥哥于思洋一样,肯定一边读书,一边受郭德纲口传心授、学习相声艺术。

这里有个问题,这小哥俩是否已经正式举行“摆知”拜师仪式?没见过相关报道,不过郭德纲对于相声习俗很讲究,没有“摆知”的徒弟都会在“德云社家谱”中注明“口盟”,而于思洋和于庚印都没这个标注,由此可以推测已经“摆知”过了。

于庚印尚小,还在读幼儿园,路还很长,以后是否真的会走上相声之路还很难说,但依靠父亲于谦光环,先占据一个德云社名额,也算是为今后生存留个饭碗。

有于谦老师这个“金牌捧哏”,于思洋和于庚印长大后,再不济在德云社混口饭吃绝对没问题,而且都是“云”字科,未“出师”已经江湖声名大噪,又有相声江湖大腕郭德纲亲授艺术,前途不可估量。

确实拜师了,这是郭德纲和于谦的早有的约定,于谦的小儿子大名于庚印,艺名于云田,也是云字辈,也是云字辈最后一位。

于云田2013年生,现在才6岁

于云田出生在2013年5月,是于谦最小的儿子,于云田经常和郭德纲的小儿子安迪一起玩。张云雷在澳洲做个人巡演的时候,两个孩子就也一起去捧场了。

虽然有排辈,但是长大了不一定就说相声

于谦和郭德纲是有相互约定的,互相成为对方儿子的师傅,但是并不意味着孩子长大了就说相声。于谦和郭德纲一样,对自己的第二个孩子打算放养,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做过多要求,甚至不要求孩子学习什么,一切顺其自然,安安生生做个二世祖。

于谦对于自己的儿子的信息还是尽量的保护,因为大儿子的信息曝光导致了一堆麻烦

于谦的大儿子艺名叫于云霆,有一次于谦去马场游玩的时候曝光了儿子的照片,结果麻烦就来了,让大儿子的生活过多的被媒体介入,直接影响了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所以对于小儿子,于谦是吸取了教训,尽可能保密。

结语

所以于谦的小儿子于云田确实拜了郭德纲为师,但是这种师傅更接近于西方的教父,是负责教育孩子的人生,而不是一定只教孩子相声。如果孩子长大了有自己想做的事情,他们是不会勉强他的。

众所周知,于谦是德云社的二号人物,也郭德纲的固定搭档和亲密搭档,他俩关系堪比亲兄弟,没有于谦就没有郭德纲的今天,没有郭德纲也没有于谦的成就。于谦于大爷有两个儿子,大儿子于思洋2006年出生,6个月后就拜郭德纲为师,而小儿子于庚印还不到2岁,据网传已拜郭德纲为师,于谦的两个儿子俨然成为郭德纲的干儿子。

于谦的大儿子于思洋6个月拜师郭德纲,取名郭小宝,当然这是郭德纲给于谦开的一个玩笑,不必当真,于思洋在德云社是最小的相声演员,于是郭德纲同样给于思洋取了一个艺名于云霆,现在的于云霆已有12岁,聪明活泼,很有表演天赋,不过现在还是以学业为重。

关于于谦小儿子的曝料不多,小儿子名叫于庚印,据网传已是德云社的一员,并且拜师郭德纲,郭德纲赐艺名于云田,于庚印就成为德云社"云"字科最后一个徒弟,至此于谦两个儿子都成为德云社的相声后备人才,也成为郭德纲最小的两个徒弟。郭德纲与于谦既然搭档,自然对两个徒弟,希望他们长大后将德云社相声继续发扬光大。

这几年,无论是郭德纲还是他创办的德云社都是风头大盛,俨然成为当今相声界的第一人,而这除了和郭德纲自己本人稳健的台风和踏实的相声基本功外,和“德云社一姐”,爱好是“抽烟喝酒烫头”的于谦也有着分不开的关系。

要知道当年郭德纲能拜侯耀文先生为师,入了相声传承,这其中于谦可是出了不少的力,再加上于谦本身师承石富宽先生,尽得石富宽先生捧哏真传,这也令他和郭德纲搭档说相声期间配合十分默契,而且于谦老师极善“现挂”,这也令他们的相声极具看点。

也因此,郭德纲对于谦十分尊敬,两人也在长达十几年的搭档之中建立了超越友谊的关系,所以现在流传着“ 不限鸳鸯不羡仙,只羡郭德纲有于谦 ”这句话。

在这种情况下,郭德纲和于谦关系十分要好,不但让自己的儿子认对方为干爹,更是成为他们相声领域的师父。

比如,郭德纲就让自己的两个儿子郭麒麟和郭汾瑒认于谦做干爹和师父。

而于谦老师也让自己的孩子认郭德纲为干爹和师父,只不过因为郭德纲在说相声期间经常调侃于谦老师的大儿子“郭小宝”于云霆,没怎么提过于谦老师的小儿子,于谦老师本人也极为低调,基本上没怎么曝光过自己小儿子的消息,因此,网友们都以为于谦老师只有一个儿子,或者小儿子没有拜郭德纲为师。

其实,我们从德云社家谱中就可以发现,于谦老师的小儿子尽管出生于2013年,今年才5岁,但是从德云社家谱中可以看出,郭德纲很早就收他为徒了,还赐名于云田,“云字科”弟子,从年龄来看,于谦老师小儿子于云田俨然是德云社最小的相声演员了。

如今,于谦老师的大儿子于云霆已经12岁,在师父郭德纲和父亲于谦老师的带领下,已经多次登台亮相,而于谦老师小儿子目前还比较小,上台机会不多,但是,郭德纲无论是出于做干爹还是处于做师父的层面都会好好教授于谦老师的两个儿子相声基本功的,再说了单从“郭小宝”和“郭小小宝”这两个称号,郭德纲也会尽职尽责的,你们说是不是?

拜了,郭德纲赐艺名于云田,是云字科的关门弟子

一般质子一个就可以了

好事!相声讲究传承,心里为中国的传统艺术能够发扬光大感到高兴!

于谦的大儿子于思洋已经成为了德云社的“五哥”,却很少有小儿子的信息。不过,在德云社丙申年新修的家谱中,云字科最后多了一个于云田。上面只写了本名于庚印,2013年5月31日生人。家谱中并未写明身世,也未写明拜师时间。

这个还没有摆知的,排名云字科第十三位的,就是于谦的第二个儿子,人称“郭小小宝”或者“郭二宝”。之前,郭德纲已经和于谦约定,各自的孩子分别拜对方为师。用郭德纲的话说,这叫“互换人质”。

于庚印的亲哥哥,今年刚刚十三岁的于思洋,因为排名云字科第五,因此被很多人称为“五哥”。就算是当今的德云一哥岳云鹏也不能例外。因为岳云鹏虽然来的不晚,但水平太差,第一批拜师把他甩了。现在,他的排名是第七位。

2006年,德云社正式走红的第二年,何云伟,栾云平,曹云金和孔云龙,再加上刚刚半岁的于思洋共五人,正式拜在郭德纲门下。因为当时于思洋年纪最小,因此排行第五,因此就有了“五哥”的称谓。

艺术家庭里的孩子,天生就有表演天赋,再加上名家的悉心培养,于思洋三岁的时候就在舞台上,面对数千观众唱了一段“十三香”,并且赢得一片热烈的掌声。

但与大哥哥高调献艺不同,于谦的二公子于庚印就显得低调了很多。如果不是被德云社新修的家谱收录,很多人几乎忘记了这位最小的云字科的存在。而这一切还是因为他的父亲于谦的有意为之。

原来,于庚印出生的2013年,国家的二胎政策还没有完全放开,于谦在体制内的身份,是不允许生二胎的。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于谦干脆就来了一个冷处理。现在的二胎政策已经放开,大家也就都无所谓了。

2019年的时候,郭德纲的霄字科都收了好多个徒弟了。但还是把于云田放在了云字科。不知道在2018年9月拜师的张鹤擎与刘鹤安得有多尴尬。

但德云社向来对辈分要求十分严格,2016年,栾云平和岳云鹏同时正式收徒。这样,栾云平的徒弟侯筱楼、高筱贝等人和岳云鹏的徒弟刘筱亭,尚小菊见到于云田就得叫一声“十三叔”了。

现在7岁的于云田应该算是相声第八代演员中,最小的一个了。而最年长的八代相声演员是姜昆的徒弟齐立强。1956年生,他和于云田的年纪相差到了57岁。

而同是姜昆门下,唐爱国的徒弟,第九代演员小么哥张勇,出生于1975年,虽然年纪比于云田大了38岁,但见面还得喊一声师叔。其实,辈分大小并不重要,能把相声说好,才是根本。大家说,是不是这样呢?

暂时还没有吧

自己的儿子还要拜师么,规矩还挺多啊!

佛教皈依三宝没什么讲究,按照寺院的要求忏悔、皈依就行了。佛教没有拜干爹、拜师。佛教以戒律为师,所有出家人都要称为师父,而不是这个是我的师父,那个不是我的师父。皈依弟子,不攀缘,更不要拜什么干爹。

1错误礼拜会失去皈依戒体

我们去寺院应该拜佛和菩萨,这是对的,皈依三宝也是对的,可以获得吉祥。但是,如果有不正确的想法,不正确的礼拜,容易失去三皈依戒体。我们有恭敬心是一方面,但是礼拜又是一回事,所以千万不要乱。(提问者说的干爹,如果是什么爷、奶的畜生道众生,天道众生,作为佛弟子是绝对不能有的)

如《法句譬喻经·吉祥品》所说:“亦不从天人,希望求侥幸;亦不祷神祠,是为最吉祥。”所以你也不要从天人那儿期望一个侥幸。有的人拜佛的时候四面都拜,问他拜的什么,他说:“啊,这是把鬼神、天都拜一拜。”这面拜着佛,那面又拜着外道,所以说对佛没有一点虔诚心。他希望什么呢?这种希望能得到侥幸的心理,实际上是错误的。

佛法讲种什么因得什么果,自己种的因,必然自己要承受这个果,不是别人所能给的。就像吃饭,自己吃自己饱。

2天人不接受受了三皈五戒人的礼拜

有的人受了五戒,礼拜天人的时候,天人都不敢受,他躲得远远的。因为啥呢?一个受五戒的人去礼拜他,他怕减少他的福报,他还想在天上多呆几天呢。你这一拜,他的福报反而减少了,所以说不能礼拜。

佛入灭了以后,可能是阿育王,曾经走到一个寺庙,这个寺庙也没写是什么,他就问随从和老百姓,这是不是佛庙?他们说是佛庙。后来阿育王就去拜了,当他一拜,整个庙就塌了。阿育王就奇怪了:我拜它怎么就塌了呢?既然是佛庙不应该塌啊!就马上打听,向周围邻居打听,后来知道是一个神庙,不是佛庙,别人误认为是佛庙。所以说,国王的礼拜它就不能承受,阿育王去礼拜了,这个庙就不能承担,最后整个庙就塌了。所以一个受五戒的人去礼拜天人,他都不会接受的,躲得远远的,何况鬼神了,是不是?你礼拜它等于害它一样。

3不要想着能都拜了,哪头好处都占

“亦不从天人,希望求侥幸”。不存在这个问题,你修得好自然生天,修得不好,自然受其果报,不是谁能给你的。佛讲得很清楚:自作自受。所以我们应该按着佛的教导去修行。

4“亦不祷神祠”

“神”指的就是一些庙宇,“祠”是祠堂,就是那种家庭祠堂。

听说现在有的人推崇祠堂,把家谱摆在祠堂里,让大家去礼拜。作为世间人无可非议,因为他有家族概念,通过这个祠堂来教育一些族人,都是封建社会所留下来的一些东西,确实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但也有它弊病的地方。

对世间人无可非议,我们不能讲什么,因为他们自己想做什么是他们的自由。

但作为一个佛教徒,一个皈依佛法的人,一个信佛的人,称赞这种祠堂的做法是不正确的(——如果当做祖先长辈去拜一拜还可以,要是视为神灵去拜就)容易失去三皈依戒体。所以你不去拜神和祠是最为吉祥的事情。

到底拜还是不败?不拜会有恶报吗?

我们有时候有恐惧,说这座庙不拜,以后它(神仙鬼神等)来找我怎么办?这是大家普遍的心理,一种暗影。实际上什么是最吉祥的?你不拜是最吉祥的。

你拜了以后就产生暗影了,产生暗影心就多疑,很多的正见就破了。本来我们学习佛法有很多的正见,由于这么礼拜,我们的正见一破再破。所以说这个很可怕。

不是拜不拜的问题,是我们想不想获得吉祥的问题。想获得吉祥,我们就要远离这些不善、邪见和不吉祥的事物。(摘自上妙下祥法师《吉祥经讲记》)

他二十岁时跟马三立学相声,提出要拜师,他究竟是谁呢?

他二十岁时跟马三立学相声,提出要拜师,他是李文华!2008年李文华“拜师”马三立之事,笔者这里给“拜师”用了引号,因为那一场相声行业的...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