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如何编写?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4收藏

家谱如何编写?,第1张

编写家谱要广泛收集资料,要从各种媒体查阅本族古今各行各业的名人。这一过程需要大量时间,要翻阅各类史稿,查阅各种人物辞典。家谱的内容一般包括序言、姓的起源、氏族世系表、氏族文化、名人介绍和后记等部分。

姓的起源。中国人的姓,绝大多数是因时、因地、因史而产生,很多姓的背后都有复杂曲折的故事。历史上有多种这方面的书籍,以《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和《元和姓篆》为基础,其它大多雷同。

氏族世系表。这个表能反映出一个宗支的迁徙、发展、沿袭、变化的总体情况。对于支系庞杂的大族、姓源不同的氏族,这部分非常重要。

氏族文化。包括族人的著述和受奖;先祖留下的遗迹;祖先们用的命名序,族规、族训等。对这些内容要分析、鉴别,抛弃其过时的糟粕,依据现实的文化精神,对中华传统美德赋以新的内容,使每部家谱都成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教材。

名人介绍。撰写家谱要着力写好这部分,要做到"以史为鉴"、"古为今用"。为方便阅读尽量语言通俗,并加注解。对入谱人物,应如实摘用历史定论,不妄加评论。所列名人介绍按年代排列。

关于马氏的姓氏来源说法为下:

出自嬴姓,为帝颛顼裔孙伯益之后,其始祖为赵奢。相传帝颛顼有个孙女叫女修,因食燕子蛋而怀孕生子大业。大业之子伯益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 ,帝舜赐他姓嬴。伯益之子大廉,传至季胜有个曾孙叫造父,世周穆王的驾车大夫,因平定徐偃王之乱有功,被封在赵城(今山西洪洞县北赵城),称为赵氏。后建立赵国。战国时赵王有子叫赵奢,以善于用兵著称。因功卓著被赵惠文王封在马服,称为马服君,死后便葬于封邑,其子孙最初以"马服"两字为其姓氏,后省去"服"字,遂有马氏。世居邯郸。史称马姓正宗。

出自他姓改马姓。如汉代有汉戚人马宫,本姓马矢,至马宫以仕学显,改姓马。

出自他族改姓。西域人马庆祥,人居临洮狄道(今甘肃省境内),遂以马为氏。蒙古人月乃和,因其祖在金末为凤翔兵马判官,遂改姓马氏,取名祖常。马祖常之后亦为马氏。金元以后,为回族大姓。

迁徙分布

赵奢之子牧,亦为赵将,居住在邯郸。公元前222年,秦国灭赵国,将牧之子迁徙至陕西咸阳。马兴后人马何罗徙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从此,扶风茂陵成为马氏的发展繁衍中心。两汉至南北朝时期,马氏除在扶风茂陵成为望族外,还分布于今河南、河北、山东、湖北、四川、甘肃、江苏、浙江等省的一些地方。唐朝末年,王潮、王审之入闽,有河南马氏随同前往,在福建安家落户。许州人马殷,少为木工,应募从军,随秦宗权部将孙儒入扬州,转从别将刘建峰攻取潭州。896年,刘建峰北部下所杀,马殷被推为主,被唐任为潭州刺史,后进武安军节度使,于907年被后梁封为楚王,建立楚国,历时45年。宋代以后,闽、粤地区马姓逐渐增多;至明代,马姓族人遍布福建;至清代,有的移居台湾,进而又远徙东南亚及欧美。

台湾的马姓,以嘉义、台南和新竹为最多,名列第七十二位。台湾马姓的开基始祖,来自广东,与广东马姓关系十分密切。早在两千年以前,是由马援将马氏带到南方的。这些人虽然很可能不姓马,但在寿冷县定居以后,却统统改姓为马了。并成为马氏在南方的开基始祖。台湾的马姓,跟广东的马氏关系十分密切。他们的开基始祖大多来自广东。

堂号

"铜柱堂":汉伏波将军马援征阯,胜利后,在交阯立铜柱表功。到了唐朝,马援的后裔马总做安南都护,在原汉立铜柱的地方又立了两根铜柱,铸上了唐朝的威、德,说明自己是伏波将军的后裔。到了五代时马希范也立了铜柱。

"绛纱堂":汉校书郎中马融,才高博洽,为世之通儒。弟子常千余人。他在教室里设绛纱帐,前授生徒,后设女乐。弟子都专心听讲,没有人顾盼女乐。

马姓堂号还有"扶风"。

家乘谱牒

河北:丰润马氏家谱不分卷、安次得胜口马氏家谱不分卷、东安马氏家谱稿不分卷、马谱一幅、马氏族谱不分卷

江苏:京江马氏宗谱二卷图一卷、马氏宗谱七卷首一卷、锡山马氏宗谱不分卷、常州马氏宗谱六卷首一卷、利城马氏宗谱六卷

浙江:光溪马氏宗谱六卷首一卷末一卷、会稽马氏宗谱五卷、山阴朱咸马氏宗谱四卷、吴宁安恬马氏宗谱二十三卷

马氏家乘不分卷、马氏族谱不分卷、马氏宗祠族谱不分卷、马氏宗谱不分卷、三官马氏宗谱十四卷首一卷、繁阳马氏宗谱十九卷、远阳马氏家谱不分卷

1、三槐堂的由来 王祜(亦名王佑),祖籍莘县(宋时属大名府,今属山东省),以文学见长。五代时先仕晋,后及汉、周,北宋建国后,宋太祖赵匡胤拜其为监察御史,颇得赏识,官职不断升迁,以尚书兵部侍郎知制诰。乃举家迁来京城,落户开封。时在宋乾德三年(965年)至开宝二年(969年)之间。 王祜落户开封的具体地址,明李濂的《汴京遗迹志》说在仁和门外,清周城的《宋东京考》说在望春门外。这仁和门和望春门实际指的都是曹门,即今曹门关中街偏北一带。 宋开宝二年(969年),有人密告魏州节度使符彦卿谋叛。魏州即大名(大名县亦名魏县),宋太祖乃派王祜权知大名府。那个时候,莘县一带归属大名府,宋太祖要王祜衣锦还乡,许以“便宜”行事,并以赵普(一说王溥)相位相许的真实用心在于除符,王祜自是心知肚明。但王祜至大名接任后,明察暗 开封府题名碑上有多位三槐堂族人姓名访,却查无实据,数月无闻。宋太祖乃驿召面问,王祜直言禀报,符彦卿无谋叛事实,并以自己全家百口性命担保。甚至直谏太祖吸取晋、汉(五代)皇帝因猜忌而滥杀无辜的教训。太祖听后很不以为然,乃把王祜改派知襄州。如此以来,王祜升迁宰相的许诺当然是落空了。王祜赴襄州任前在其宅院内,手植槐树3棵,曰:“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以我们今人的思想揣度王祜当时的心情,很可能对自己当不成宰相有点生气,可能是“别看我不能位列三公,我的子孙一定有能担任宰相,位列三公的”气话。当然,也可以认为王祜这句话是他的自信或远见。但他以三槐比拟三公确是无疑的。 后来的事实果不出其所料,他的儿子王旦在宋真宗时做了宰相,使他的预言变成了现实。三槐堂不仅成了王祜一支的堂号,而且成为整个王氏大家族中很重要的一个分支——三槐王氏。

娘娘桥的民间故事(300字)

娘娘桥又名天后桥,建于清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为木结构,桥上建有凉亭,内供天后娘娘像。何为“天后”?,古时候有两说,一说天后是唐代女皇武则天做皇后时的称号。《新唐书后妃传上》载:“高宗则天顺圣皇后武氏……上元开年进号天后。”二说天后为海神名。民间传说宋代福建莆田大户林家第六女,一次出海游玩时遇风暴船沉,不幸溺死,林女死后,后屡显灵于海上,救助渔民脱难,百姓感恩,多在海边烧香膜拜。至元代朝延赐天妃称号,清康熙时又加封为天后。旧时通海之地多立庙祷祀之,有天后庙、天后宫、天妃宫等。灵渠上所建的娘娘桥,应该取意为后一种。灵渠虽不近海却通海,想当年灵渠上商船南通珠江,入南海;北达长江,入东海,内地船民们受沿海船民影响,也希望天后娘娘给以保护,是可以理解的。不过,天后娘娘的法力并非无边,只能救苦救难于海上,对于远离大海的灵渠,看来是无暇顾及了。1923年,一民间戏班在桥亭上演戏,百姓竞相拥挤观看,致使木桥翻倒,压死百姓30人。天后娘娘不能保一方平安,于是也就受到当地文人的责难,桥重建后,有人便提议将桥名改为“沧浪桥”,取《诗经》“沧浪之水可以濯吾缗”之意。不过,民间还是习惯把该桥叫做娘娘桥。 不管是叫沧浪桥,不是叫娘娘桥,总是代表着百姓的一种美好的 传说古代在灵渠中有一条人性化了的红鲤鱼,红鲤鱼化成了一个美丽的姑娘,爱上一个在娘娘桥上唱戏的小伙子。两人爱情正要结出果实,却不想遭到了一条锗婆龙的嫉妒。锗婆龙想占红鲤鱼为妻,但红鲤鱼坚持自己的爱情,于是,横蛮的锗婆龙就把红鲤鱼困在娘娘桥上。鲤鱼离开了水,自然难以活下去,善良的小伙子抱着红鲤鱼,用自己的唾沫来不救助爱人,终于,纯洁的爱情感动了上天,上天派来神仙,赶走了锗婆龙,让红鲤鱼和心上人永远在一起,从此,娘娘桥更成了爱情的象征。有了这样一个美好的传说,娘娘桥更显得美丽,尽管桥上没有了娘娘的牌位,但是我想,还是有许多年轻人愿把自己的心愿悄悄地与化成神的红鲤鱼诉说的。

300字的民间故事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古老的黄河是一匹很难驯服的野马,它任意奔流,好像一个龇牙咧嘴的怪物,日夜怒吼,滔滔不息,吞噬着万顷良田。咬啮着千万重山,黄河两岸的回汉人民只能在山尖、沟底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 那时候,宁夏不是一马平川的塞上平原,而是青山重叠,沟壑纵横,没有一块平坦坦的田地,也没有一块田能灌上黄河水。 传说,牛首山上住着几户回回和汉人,他们人老几辈在山底挑水,在山头上种地。老老小小忙个不停,却吃不饱,穿不暧,天长日久,谁也 受不了这种折磨。 有一年,一个七十开外的老回回,名叫尔德,在山上开了一个瓜果园,种了些黄瓜。他每天起早贪黑,到黄河里去挑水浇黄瓜,肩膀压肿了,脚底起皮了,精心地务育着黄瓜,黄长得又嫩又甜。 这一天尔德老汉累了,躺在菜园门上睡着了。 他刚睡熟,就梦见天空飘来一朵白云,渐渐地,那白云变成了一个白胡子阿訇,抖动着银色的胡须,对尔德老说:“今天有两场大风,你要注意。中午是一场黄风,能把黄瓜吹蔫;后晌有一场黑风,能使黄瓜蒂落。不管有多大的风,你都不要把黄瓜摘下来。 尔德老汉惊醒一看,不见了白胡子阿訇,却见北面黄风弥天盖地,霎时刮到牛首山来了。尔德老汉细细瞅着黄瓜,果然一个个蔫了,他心里非常难过,一年的血汗白费了,可一想起白胡子阿訇的话,就没有动。 到了后晌,一股黑风过,吹得山摇地动,树叶落下一层又一层。尔德老汉一看,黄瓜快要落地,他气得摘掉了一个又蔫又小的黄瓜使劲扔进了黄河。黄河马上断了一条线。像神仙用刀切过一样,清清楚楚地看见了河底,尔德老汉往下猛扑时,河水“哗”地一下又并拢了。老汉又累又饿,坐在河岸上,眨眨眼睛,金花乱舞,晕晕昏昏啥也不知道了。 这时,尔德老汉又听见那位白胡子阿訇说“这黄瓜就是征服黄河的钥匙,它可以叫黄河断流,也可叫黄河听人的话。可现在黄河叫黄风和黑风这两个伊比利斯折腾苦了。你不能心急,要耐心,要下更大的工夫。明年,你再种一园子黄瓜,黄瓜熟了的时候,你拣最大的一个扔进黄河里。那时,你走进河底洞里,珠宝由你挑,粮种由你拿,还有一把宝剑可以斩龙杀妖,驯服黄河,你指哪里,黄河水就流向哪里。” 第二年,勤劳的尔德老汉又种了一园子黄瓜,他不怕路远,不惜流汗,从黄河里挑水浇瓜。工夫不负苦心人,最后,园子里结了一个三尺长的黄瓜,长得像一把钥匙。老汉高兴地日夜睡在瓜园里,一直等到瓜熟。 这一天,天气晴得没一点子云彩。尔德老汉把那三尺长的黄瓜摘下来,念了个“太斯米”,扔进黄河里。这时只听黄河一声咆哮,裂开了一条长缝河底的石头都看得清清楚楚。尔德老汉下到河底,见靠着河岸有个洞,洞里珍珠玛瑙应有尽有。老汉拿了些,刚往出走时,听得一阵暴风狂吼,一时河面上波涛滚滚,一浪高过一浪。尔德老汉拿起宝剑向那黑旋风和黄旋风左右猛劈几十剑。一会儿,黑风和黄风吹出天边去了。 这时,黄河的断缝渐渐地合严。尔德老汉想起白胡子阿訇的嘱咐,这宝剑可以征服黄河,他心里豁亮了,心想:我要叫黄河填满沟壕,淤平山梁。老汉手持两把宝剑,向黄河猛劈下去,黄河的水马上不流了,好像前面堵了一道长城,只是节节升高,远远地看去真怕人。 三天以后,南至六盘山,西至贺兰山,到处都是水,只留下几个山尖尖。尔德老汉这才抽出宝剑,叫黄河水向前流去。 从此以后,山大沟深的宁夏,变成了一马平川,居住在黄河两岸的回汉人民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开渠造田,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求白菜姑娘的民间故事

白菜姑娘

这棵白菜不甘于一辈子默默无闻,所以每日里向日月祈祷,希望变成一个美丽的女孩子,到人世间走一趟。

有位得道高僧路过这片菜园子,听到了白菜的自言自语,叹了口气。

白菜在高僧的点化之下,终于可以做人了。在月光下,她清丽的身姿,让许多白菜姐妹羡慕不已。

高僧对白菜姑娘说:“我只能满足你的两个要求,这已经是第一个了,给你一个念珠,如果你再有要求的话,就把念珠吞下去……。”

白菜姑娘感激地看着高僧一步一个脚印地消失在地平线。

这个世界太新奇了。会走的白菜姑娘内心充满着激动和兴奋,她随着人潮涌进了大都市。

“你长得太美了!”一个星探看见了白菜恭维地说:“我觉得你可以做歌星,可以做模特,可以做演员!”

白菜姑娘最愿意做演员。她认为每天听到老农讲的故事,好多都是演员演的哩。

白菜姑娘被领到了一个摄影棚,这里正在进行现场拍摄。只见两个男女在那里缠绵,男孩子的嘴巴终于吻到了女孩子的红唇,白菜姑娘一下子捂住了自己的眼睛,心跳得比兔子还快。

导演给白菜安排了一个角色,来自乡下的小保姆。

电视剧的收视率创下了新高,白菜姑娘被某奖项授予最佳配角奖。据说因为白菜的演出是原汁原味的菜园子风情。

白菜一时成名,各种机构都来找她,让她拍广告,拍名著任主角。

白菜都忙坏了,眼睛发晕,内心越发地没谱了。她思量这人世间就是好玩。

又要拍电视剧了。这一回,白菜演的是个农村来的姑娘,来到城里打工,成为了某个家庭的第三者。

导演因为白菜拒绝和男主角的吻戏,于是大发雷霆。导演说:“如今女人的吻就是空气中的灰尘,有时候不经意就能碰上,这女孩子假正经!”

白菜心里苦:“我刚刚来到这个人的世界,还没有享受到爱情的芬芳,就让我把我的初吻献给一个演员?这个演员吻过多少女孩子了?”

白菜辞职不干了。

白菜得罪的是娱乐圈内的资深导演,此后,那个导演像阴影一样追随着她。从此,没有一个导演再用她拍戏。白菜没有什么技能,没有人请她当演员,日子过得太清贫了,连租房子的租金都交不起。

那天导演单独找到她说:“白菜,我不是说你,这个世界现在早就开放得不得了,你就是死心眼,你要是跟着我,我准保让你享受荣华富贵!”白菜两眼含泪,委屈地答应了。

这个导演终于把白菜接到了一个别墅。

人间天堂,白菜在内心想。

从那天开始,白菜在没有担心过花钱的问题,她想要什么,只要打个电话就有人送过来。

每天没事的时候,白菜就看电视剧,电视剧里的人干什么,她就学会了干什么。

白菜学会了抽烟,学会了喝酒,学会了逢场作戏,学会了和男人们打情骂俏。

白菜在某个晚上喝醉了。半夜里被重重的一个身影压着喘不过气来,白菜只觉得来自身体的疼痛,让她刻骨铭心。

白菜在这个别墅里慢慢地流逝了青春,她的脸上有了皱纹,身体里积攒了肥肥的脂肪。她完全没有了菜园子刚刚做人时的清丽俊秀,因此那个导演也就慢慢地不过来了。白菜的生活由于没有收入,开始日益走向贫困。

她有许多习惯,比如晚上要喝葡萄酒,无聊时要抽烟,孤独时要上网,想要快乐享受休闲可以去打高尔夫球。不过,这一切都是过眼云烟,她拮据的手头,连买菜的钱都没有了。

她开始逐步地变卖这个别墅里的一切,最后,连别墅也卖了,住到了城市里最破的房子。

城市里的开支还是太大了,对于没有收入的她来讲。

她最终离开了这个城市,回到了乡村。

到处飘着泥土气息的乡村故土,是她久久遗忘的地方。她早衰的身体,在风中摇摆,在田垅间寻找自己的姐妹。

见到了,一大片的白菜,生机勃勃,绿的发蓝。

那些白菜看见了她,都同时惊讶地叫起来:“快看哪,一棵会走的白菜,还人模人样的,全身散发着烂白菜的味道!臭死了,不是我们的同类!”

曾经是白菜姑娘的她,全然失去了往日最后的自信,疯狂地在奔跑。

到了一条小河,河水污浊,不知被什么污染了。

她突然想到了,高僧答应过自己还有一个要求可以满足。她把念珠吞到了肚子里,然后默念说:“给我个镜子,让我打扮一下,还让我变成白菜吧!”

然而,念珠到了她的肚子里之后,却没有产生任何动静。

她绝望了。她走到了山村里最高的那个山头上,准备跳下去。就在这个时候,有个声音在她的耳边回荡:“孩子,你根本没有明白,我让你去这个世间走一趟为了什么?你就坐在这里悟吧!悟出来了,你的第二个要求就会实现了!”

海螺姑娘(民间故事,作文,400字)

很久以前,有一天官井洋的白龙子祭墓,海面上适刮起风暴,海浪冲天而涌,海上的渔船全部被掀翻。小斗帽一家的渔船也被巨浪打翻,父母都被巨浪吞没不知去向。小斗帽死死抱住折断的桅杆,任凭海浪摔打。过了一阵,风平浪静,小斗帽被海浪送到了一座无名岛的海滩上。

无名岛荒无人烟,鸟上奇峰怪石,花香鸟语,风景秀丽。小斗帽站在海滩上面对大海大声哭喊着爹娘,可怜的爹娘已葬身海底再也听不见儿子的呼唤声了。小斗帽只好只身向山上走去。夜幕渐渐降临,小斗帽来到一块岩洞下避风,就这样忍饥挨冻地过了一夜。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小斗帽起身来到海边,顺手摘了三根芦苇草,以草为香,插在海滩上,面对大海跪拜爹娘。声泪俱下,感天动地,从此,小斗帽每天都要到海边跪拜爹娘半个时辰,然后才起身去干活。

小斗帽砍来山上的树木和芦苇在岩洞前盖了一座小屋,又砍了几棵大松树做了一条渔船。有了船,小斗帽又可以出海打鱼了。

话说官井洋中有一位修炼千年的母海螺,她时常在海边看到小斗帽天天都在清晨跪拜父母,不管刮风下雨从不间断。小伙子的孝心深深地感动了千年海螺。她天天在观察小斗帽,先由好奇转为同情,又由同情变成爱慕。常常乘小斗帽出海时,变成一个姑娘上岸,帮小斗帽洗衣烧饭,煮很多好吃的东西放在锅里,然后等小斗帽的船快到岸了才偷偷溜回海里。开始几天,小斗帽感到非常纳闷,是什么人在帮他呢,找遍全岛也不见人影,小伙子百思不得其解。时间长了也就见怪不怪了,只是心里感激着帮他的好心人。

三年后的一天,小斗帽跪拜完父母,又整装出海了。傍晚,海螺姑娘帮小伙子煮完饭正准备回去。突然,海面上刮起了狂风暴雨,看不见一条回归的渔船,这可把海螺姑娘担心死了,过了一个时辰,风雨停了,可天黑的伸手不见五指,在这四处漆黑的海面上小斗帽的船怎能找回家呢?海螺姑娘急了,只见她奋不顾身地摸黑爬上山顶,从口中吐出夜明珠,把夜明珠高高托起。顿时,官井洋海面一片光明。此时的小斗帽正因躲避风暴误了时辰,回来的路上天黑的辨不着东西南北,正在喊天叫娘不应的困境下,突然看见无名岛方向一片光明,小伙子眼前一亮,奋力划桨飞去。到了岸边,他系好船绳,快步向山上跑去。小斗帽气喘吁吁地来到山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一个貌似天仙的姑娘,拖着长龙似的秀发,手托夜明珠,含情默默地望着他微笑呢!小斗帽太激动了,原来三年来一直在暗中帮他洗衣煮饭的也一定是这位姑娘了。小伙子一激动,也顾不了许多。赶紧飞奔上前一把抱住姑娘,姑娘宽慰地柔靠在小伙子坚实的胸脯上……他们以大海为证,苍天作媒,拜了天地,从此成了恩爱夫妻。海螺姑娘将外壳脱去,穿上村姑的衣服,和小斗帽在半山岩洞小屋建立了美满幸福的家。

震龙桥和娘娘桥什么民间传说关系的故事

“震龙桥”是一座桥的名称,这其实是一个传说来的。后来也有人按照桥的不同形状和结构,用“震龙桥”来命名形似龙身一样长长的桥。

从前,有一条金色的游龙,名叫“震”,大家都叫它“震龙”。

有一天,“震龙”在天上一边游,一边俯视大地。他发现许多人家生活很贫苦,吃不饱,穿不暖,连个吃饭的桌椅都没有。“震龙”心想:唉,玉帝老儿过这么富裕的生活,穿的衣服是用金丝镶成的,吃的菜都是上等菜肴,用的碟子也是金碟子,睡觉的床,坐的椅子更别提了,都是上好的材料打造的。可是,他却不顾老百姓,只顾自己花天酒地,真是不应该。于是,“震龙”便掏出玉帝给他的龙珠,这龙珠可是个无价之宝啊!“震龙”把龙珠分给了贫苦的老百姓,老百姓对“震龙”心怀感激。

谁知,玉帝得知“震龙”把龙珠分给老百姓后,脸色大变,大声喝道:“大胆游龙,竟敢无视天规,将仙中之宝分给凡人,该当何罪!”一个嫉妒“震龙”的大臣添油加醋地说:“震龙罪该万死,罪该万死啊!”玉帝一怒之下便将“震龙”斩首。

地上的老百姓听说“震龙”被害,无不伤痛欲绝。决定为纪念“震龙”造一座桥,但苦于没有钱。孙悟空得知后,再次闹上天庭,为“震龙”讨个说法。当初,孙悟空大闹天宫,玉帝已领教过孙悟空的厉害,这次见孙悟空再次闹上天庭,立马答应了孙悟空的请求,拨下银两造桥纪念“震龙”。

从此,就有了“震龙桥”。

有趣的民间故事300字内

您好,那就写段中国四大民间故事一:梁山伯与祝英台 的故事!此故事感人,有趣而且真实吧!

从前有个姓祝的地主,人称祝员外,他的女儿祝英台不仅美丽大方,而且非常的聪明好学。但由于古时候女子不能进学堂读书,祝英台只好日日倚在窗栏上,望着大街上身背着书箱来来往往的读书人,心里羡慕极了!难道女子只能在家里绣花吗?为什么我不能去上学?她突然反问自己:对啊!我为什么就不能上学呢?

想到这儿,祝英台赶紧回到房间,鼓起勇气向父母要求:“爹,娘,我要到杭州去读书。我可以穿男人的衣服,扮成男人的样子,一定不让别人认出来,你们就答应我吧!”祝员外夫妇开始不同意,但经不住英台撒娇哀求,只好答应了。

第二天一清早,天刚蒙蒙亮,祝英台就和丫鬟扮成男装,辞别父母,带着书箱,兴高采烈地出发去杭州了。

到了学堂的第一天,祝英台遇见了一个叫梁山伯的男同学,学问出众,人品也十分优秀。她想:这么好的人,要是能天天在一起,一定会学到很多东西,也一定会很开心的。而梁山伯也觉得与她很投缘,有一种一见如故的感觉。于是,他们常常一起诗呀文呀谈得情投意合,冷呀热呀相互关心体贴,促膝并肩,两小无猜。后来,两人结拜为兄弟,更是时时刻刻,形影不离。

春去秋来,一晃三年过去了,学年期满,该是打点行装、拜别老师、返回家乡的时候了。同窗共烛整三载,祝英台已经深深爱上了她的梁兄,而梁山伯虽不知祝英台是女生,但也对她十分倾慕。他俩恋恋不舍地分了手,回到家后,都日夜思念着对方。几个月后,梁山伯前往祝家拜访,结果令他又惊又喜。原来这时,他见到的祝英台,已不再是那个清秀的小书生,而是一位年轻美貌的大姑娘。再见的那一刻,他们都明白了彼此之间的感情,早已是心心相印。

此后,梁山伯请人到祝家去求亲。可祝员外哪会看得上这穷书生呢,他早已把女儿许配给了有钱人家的少爷马公子。梁山伯顿觉万念俱灰,一病不起,没多久就死去了。

听到梁山伯去世的消息,一直在与父母抗争以反对包办婚姻的祝英台反而突然变得异常镇静。她套上红衣红裙,走进了迎亲的花轿。迎亲的队伍一路敲锣打鼓,好不热闹!路过梁山伯的坟前时,忽然间飞沙走石,花轿不得不停了下来。只见祝英台走出轿来,脱去红装,一身素服,缓缓地走到坟前,跪下来放声大哭,霎时间风雨飘摇,雷声大作,“轰”的一声,坟墓裂开了,祝英台似乎又见到了她的梁兄那温柔的面庞,她微笑着纵身跳了进去。接着又是一声巨响,坟墓合上了。这时风消云散,雨过天晴,各种野花在风中轻柔地摇曳,一对美丽的蝴蝶从坟头飞出来,在阳光下自由地翩翩起舞! 下面的简直在胡说巴道,要 实的 大家都知道的 你看你写的 什么什么跟什么呀 一看就知道假的!

大禹传说。古代民间传说。禹是传说中夏代的始祖。他的主要业绩是治水。古籍记载,相传帝尧之时,发生洪水,帝命鲧去治理。鲧治水失败,被杀于羽郊,其子禹继承父业,经13年终于平复水患。后舜禅位于禹,夏王朝由此建立。此外,传说中还有他逐共工,杀相繇,以及应龙助其治水等情节。禹的传说,原含有较多的神话因素,在长期流传中,有关他的神话传说被“历史化”,出现了更多政治性活动的情节,如他派人度量大地、召集臣民开会议事、赏功罚罪、求贤任能等,并为他制造了显赫的家谱世系。这就使禹这个传说人物逐渐脱离了本来面目,成为符合儒家观念的帝王典范。然而,在人民中间,大禹仍然主要是一位具有神异色彩的治水英雄。

简短的民间故事(300字内)

从前在咱柳条边外,雾开河边有个放牛的王小二,就一个人,爹妈死得早,无啥依靠,只有个舅舅。王二勤快聪明,放牛着调,远近名声还好。二十好几了,穷啊,没人给你亲,自己总寻谋找个伴。 他每天放牛路过雾开河边,看到常来河边洗衣裳的姑娘花妹。时常搭个话唠几句嗑,互相都有好感。可谁都抹不开,都没好意思说白了。偏巧有一天,花妹在河边洗衣裳,不小心一脚踩滑掉进河里。王小二正好赶上,连衣裳都没脱,一头就扎进河里,把花妹就救了上来。花妹感激小二救命之恩,两人都表示了互相爱慕之情,就私定了终身大事。 王小二托人去花妹家提亲,花妹家本来不同意,一看小二救了花妹命,也就同意了,但必须得要一百两彩礼钱。钱不到不许迎亲。小二没办法就去找舅舅借钱,他舅说:“这钱娶媳妇我借给你,我怕你胡花,先给你一半五十两,那五十两,我见着媳妇就给你。”小二让媒人先将这五十两送去,说迎亲时再给五十两。迎亲哪天,花轿到了女方家,花妹娘非要那五十两不可,见不到钱说啥也不让花妹上轿。舅舅见不到媳妇不给钱,这边见不到钱又不让迎亲,这可急坏了小二。 这可咋办呢,有个花匠给出了个主意,让小二先抬个纸扎的媳妇回去,应应急再说。小二没招啊,只好走一步算一步了。花轿到家,把纸扎媳妇脸冲里放到炕上,就算是新媳妇做福了。舅舅来了,小二故意喊:“花妹快下地,给咱舅舅磕头装烟。”你说奇怪不,只见新媳妇扭身就下了地,叫了声:“舅舅大人好”!笑容可掬,又磕头又装烟。舅舅一看这摸样好又懂事,喜得不得了,掏出五十两银子,又给了装烟钱。晚上了,人都走没了,小二站在门外不敢进屋。新媳妇直喊:“小二,都忙一天了,快进屋歇歇吧!”小二胆战心惊惶惶忽忽进了洞房。三天回门,一到老丈人家,岳父岳母俩心中奇怪呀,就说:“姑爷呀,你迎亲那天,我们不让花妹上轿,她一气就气背过气去了,现在在炕上还人事不省呢,你从哪又弄来这么个人,假冒我女儿?”谁知话刚说完,那纸扎的媳妇一 坐在地上不动了,一看还是个纸人。 炕上躺着的花妹一骨碌起来就下了地,说:“小二,还发什么愣,快给咱爸咱妈磕头!”小二赶紧跪地磕头叫爸妈。吃饭的时候,大家问花妹这几天是咋回事花妹说:“那天,爹打了我一下,我一着急,跑出大门就上了花轿,我是附了纸人的体,和小二过来三天。” 从此小二娶纸媳妇变真媳妇的事就在十里八村传播开来了。

  福建省安溪县所产的乌龙茶中,数“铁观音”最为出名,这种名茶美如观音,重如铁,味醇香浓,深受国内外茶客的喜爱。那你知道有哪些吗下面是我给大家分享的,欢迎大家阅读。

篇1

话说明朝万历年间,安溪詹氏始祖詹敦仁公第廿一世裔孙詹纵辉与妻子杨氏下称“杨氏祖妈”带着三个孩子从安溪县祥华乡多卿迁到西坪镇圆潭村定居。不巧,迁居到这里后不久,纵辉公便病逝了,撇下了三个年幼的孩子和妻子,最小的孩子才几个月,正当嗷嗷待哺。家庭惨遭不幸,沉重的家庭负担压在杨氏祖妈一个人身上。

为了养家餬口,裹着小脚的杨氏祖妈来到了八公里外的邻村赤水村马石村落给大户人家黄姓打短工。杨氏祖妈勤劳善良,心灵手巧,家计杂活,样样精通,打工一段时间下来,深得主人的倚重。一次,黄姓大户人家在隆重做寿,大办宴席,特别雇请了大批帮工。一整天忙碌下来,天色已经黑了,帮工们抢著吃晚饭。而杨氏祖妈没吃晚饭摸黑要赶回家去;主人怕影响明早的繁重杂活,要她住下来不肯让她回去。当问明事情原委后,黄姓大户才知道她家主人已经去世,家中还有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要喂奶,孩子们在家正等着她做晚饭呢。黄姓大户深表同情,目送着她回家去。

第二天一早,杨氏祖妈很早就赶到黄大户家干活。黄大户十分同情她的艰难处境,需要她长期帮忙,就腾出一间房间要让她一家人居住。杨氏祖妈觉得无功不受禄,何况自己是一个妇道人家,怎能随便住在别人家呢她断然拒绝了。执拗不过她,黄大户便指著厝旁的一块空地,让她搭个草棚定居。杨氏祖妈便搭起一个简易草棚带上三个孩子定居下来,从此以后,她长期给黄大户帮工。一晃二十几年过去了,杨氏祖妈的三个儿子詹怀仰、詹怀硕、詹怀德都长大,随着经济状况的逐步好转,这座马石草棚也换成了土坯瓦房;再过几百年,詹氏人丁逐渐兴旺起来,至今马石村有詹姓人口一千多人,这座房子便成了马石詹姓宗祠。原来,杨氏祖妈当年所搭建的草棚正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当时路过这里的风水先生断言,这房子所占据的地方将是一块大富大贵的风水宝地。

  时光飞逝,过了七、八代人时间。一天,有位詹氏宗亲到对面山的田地劈田埂草,劈著劈著,抬头往马石祖宇一看,看见自家宗祠像一座金宝殿般闪闪发光,祖宇前庭金元宝一块一块飞起来,在宗祠上空绕飞一圈,飞入背后山仑的树林之中。他以很快的速度跑到宗祠,挥动着劈刀,挥了好久,才见两块银元掉下来。当他再次挥动时,劈刀碰著一块银元,银元反弹过来,正好击伤他的腿,鲜血直流,他只好眼见着金光闪闪的金元宝离他而去。他拄著劈刀一瘸一瘸地拐回家里,把今天的情形告诉家人,请来了医生帮他治疗,两块银元正好够他治疗。晚上睡觉时,在梦中,一位满头白发的老者对他说:“今天这些银元,不是你该得的。”他连忙问:“那是谁能得到这笔银元呢”老者说:“是留给宗祠子孙后代一位牢记祖宗恩德的人。”他激动说:“我就是一个牢记祖宗恩德的人,每年春偿秋祀,我没有一次漏下,祭祀祖宗,我的心特别诚。”老者说:“他这个人很有福相,圆筒形的身材,似焙笼高、焙笼大。这位贤人现在还没有出世呢。他来时,肩负著完成宗祠重修、重振宗风的重大使命。”醒来后,他把梦境告诉家人,故事慢慢地传开了,一传就是几代人。

转眼间,到了1990年,随着海峡两岸紧张关系的解冻,敦仁公第卅三世裔孙、台湾建筑业巨头詹记德踏归故里,寻根祭祖,了解到祖功宗德,深为安溪詹氏始祖詹敦仁公的丰功伟绩所折服;当他看到大陆那记载着先祖芳名的家谱时,如获至宝,感激万分。从此,他恋上了故乡这方热土,以年迈之躯奔走于海峡两岸,为完成宗祠重修、重振宗风的重大使命出谋划策,呕心沥血。2000年以来先后为安溪开先令詹敦仁纪念馆个人捐资460万元,连同儿女共捐600万元、安溪县祥华多卿灵惠庙个人捐资900多万元、凤鸣祖宇、上厝祖宇个人捐资100万元和西坪镇赤水村马石祖宇1992年个人捐资444万元、湖头灵惠庙个人捐资123万元等宗祠事业建设捐资数千万元人民币,完成了几十代人所盼望的重振宗风的夙愿。

詹记德,他身材雍容大肚,圆筒形的身材,似焙笼那样高、那样大。他就是一位记住祖宗恩德的詹氏贤人。

篇2

白濑乡位于安溪县东北部,距离县城39公里,古时隶属湖头。湖头溪穿境而过,在今白濑大桥上方,只见两岸耸峙,翠绿欲滴,溪中怪石嶙峋,水流若奔,溪水与巨石相撞,白浪翻飞,水花四溅,涛声震天,这就是远近闻名的“白濑溪声”,古时湖头八景之一,白濑乡因而得名。

白濑乡很早就有人类开发,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考古发现中,长基村临溪山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这里早在一万年至四千年前就有人类活动痕迹。而当地族谱记载,这里唐宋时期就有人居住,大部分为明清时期从外地迁徙并定居下来。

白濑乡与其他地方比较呈现三个不同特征:

一是古墓多。这里悬崖峭壁,不利繁衍,古时属湖头行政区域。明清时湖头出过很多进士举人,现白濑乡境内发现很多湖头李氏族人墓葬,大都属明清时期,还发现其他一些墓葬,年代或许更早,如兵部侍郎墓、天子墓、老爹墓等。相传夏夜,长基村村民站在飞凤寨上,曾听见敲锣打鼓声,像身穿白衣白裤的仪仗队从山头走过。

二是古寨多。白濑乡境内寨址特别多,几乎有山就有寨。如下镇的殿前寨、内堤寨、庵尾寨,苏山格的炉地寨、鼎仔寨等。山寨主要是防盗匪,也可能是土匪为抢占山头,把持路口以便掠夺过路行人财物而设。

三是古寺多。白濑乡境内古寺庙遗址也多,供奉的神祇不同于其他地方,如福兴巖供奉库司大王,是管理仓库的神,上灶洋的地方还有跑马射弓的练武场遗迹等。这里的庵巖遗址特别密集,如九凤巖、狮头巖、秋炉庙、蔡阪庵等,数目众多。

在长基村还发现一户白头白毛,面板潮红,类似返祖现象的人,可能是古闽越人。在下镇村,古称霞镇,50多年前,在下镇水尾,一户周姓村民建房子时在溪底掏石,捡到一块花岗岩石碑,上刻“霞苑”二字,笔力遒劲,类似“仙苑”碑,可能为朱熹所题,现存放在下镇村部。

白濑乡地处安溪永春交界,山高林密,地理位置特殊,虽很早有人类开发,但属贫瘠之地,兴兴亡亡,很少见诸史志记载,呈现诸多不同于安溪其他乡镇的地方。

篇3

在安溪县白濑乡王帽山半山腰上格村村口,有一座灵圣巖,一进三开间、歇山顶、砖木结构,始建清代道光年间,当地流传着一个建巖的动人传说。

上格村背枕王帽山,前与省道307线湖剑公路隔溪相望,村子底下发源于永春玉斗的下镇溪和来自于西溪上游的剑斗溪两水在此交汇,两岸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水流湍急,地势十分险要。站在灵圣巖前望去,远处山峰重重叠叠,蜿蜒起伏,横卧在眼前的山峰,似一神龟,正俯头吸水,风景极佳。

上格村两水交汇,上连汀漳,下抵湖头,枕山际水,古时设有渡口,收放竹排。相传上格村先民在该村一个叫宫仔坪的地方建有一庙宇,供奉佛祖,不知什么原因,佛像经常被白蚁蚀坏,村民十分苦恼,想择地重建巖寺。

重建巖寺,一没资金,二没巖地。一天夜里,该村洋上角落一位苏姓人家,单名叫“贡”的人,作了一个梦。梦里佛祖自称自己是泰湖祖师,说你们要建造巖寺,“要钱去溪边找,要地背大狮头。”说完祖师不见了,苏贡惊醒,感到十分诧异,冥冥之中又十分清楚,莫非祖师相助,托梦于他。

第二天,苏贡连忙把子孙召集起来,把昨夜祖师托梦的话告诉他们,并让他们到溪边看看。然而, ,烈日当空,溪边无任何异象,他们整整等了一天,一无所获。第三天,他们将信将疑,又前往溪边等候,依旧太阳高照,正当他们打退堂鼓之时,溪水突然,从剑斗溪方向流下很多竹排,有的竹排上还捆着杉木,他们连忙把竹排一一打捞上来,原来上游下大暴雨,竹排主人流走很多竹排,因为他们帮忙打捞,竹排主人给了不少钱。又过一天,下镇溪方向,也下起暴雨,又流下很多竹排,也被他们一一打捞上来,又得到一些工钱。连续三天,他们在溪边等来了两天竹排,共计得到白银70两。村民大感神奇,祖师的话应验了,所得银两,全部用来畴建巖寺。

而在上格村东边有一巨石,屹立溪边,酷似人形,人称石,石前又有一巨石,酷肖狮子,当地有石赶狮的传说。而形似大狮子的巨石底下刚好有一开阔平地,正好印证泰湖祖师梦里的话“要地背大狮头”,于是村民在此拓建巖寺。巖寺地处村口,村民每天路过,感于泰湖祖师托梦,佛祖灵圣显应,就把巖寺取名为“灵圣巖”。

上格村村民主要姓苏,与长坑衡阳苏姓同宗,灵圣巖寺建成后到长坑衡阳割火,供奉泰湖祖师、忠翌尊王、五谷帝仙等。现存巖寺,为1945年翻建,2005年重修。

家谱如何编写?

编写家谱要广泛收集资料,要从各种媒体查阅本族古今各行各业的名人。这一过程需要大量时间,要翻阅各类史稿,查阅各种人物辞典。家谱的内容...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