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什么必须有家谱 清明必读
你好!你找的是不是这篇文章?
《中国人,为什么必须有家谱?》
清明,中国人最重要的祭祀先人和祖宗的节日,我们在这一天进行庄重祭祀,以表达我们的追思、怀念、感恩和不忘本。而这一切的前提,是知道自己的先人和祖宗是谁。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却正在淡漠甚至忘记。中国人血脉传承那个最重要的载体正在消亡,这便是家谱。
家谱被中国人丢了
中国家谱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夫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在中国,家谱有约3000年历史,素来与国史、方志并称为三大历史文献。
古语云:三世不修谱为不孝。家法坏,谱谍尚有遗风;谱谍坏,人家不知来处。故谱不可不修。
古人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中国人重孝道,最根本的是讲求慎终追远,饮水思源,不忘血脉传承,不忘祖宗先人。寻根问祖,是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国人自古重视家的根系源流。家谱,延续着家族的血脉,更传承着祖上的遗训和期望,一代代的接续,或绵延家风,或与时俱进,而为人孝悌,始终是治家的根本。
如今,一本本家谱已成陈迹,流入废品收购站、古玩店,或被图书馆收藏,很难再与家族的后人重逢。现在还讲究这些的人不多了,于是起名字不按字辈,各地亲戚回乡过年,叔叔侄子相互分不清,长幼全都乱了套。
只在一些乡村,还保留了这一文化习俗,修谱人也大多是老人。他们走了,谁再来接续呢?
家无家谱,就如国无国史
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自古以来,家谱承载着伦理规范,塑造着人格精神,维系着社会秩序。
纵观历史,国家可灭,朝代可替,家庭可散,个人可亡,惟有家族历久长存,生生不息。只有一个个家族存在和延续,才有整个民族的存在和延续;只有一个个家族团结,才能构成整个民族的团结,保证一个国家的团结;只有一个个家族兴旺和稳定,才能维系民族与国家的兴旺和稳定。
而家谱就是一个家族得以延续的唯一存在证明。因此自唐代以来,历代都对撰修、研究家谱大力提倡和支持。“凡国必有史,有家必有谱。”家谱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一个家族的百科全书,一个家族、家庭的历史文化汇总和历史档案。后人可由此了解家族的历史沿革、世系繁衍、人口变迁、居地变迁、每个人的生卒年月与婚姻状况,以及本家族成员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事迹。
同时家谱也为地方志和正史的可信度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佐证,对历史学、人口学、民俗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方面的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因此,续修、新修家谱既是一个家族的头等大事,也关系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家谱,流淌着中国人的血脉
家谱到底有什么用?那种价值,是根本性的。
明辨世系,尊宗敬祖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这是每一个人在人生过程中都要遇到的问题。孩童时代,疑问我是从哪里生出来的。而成人懂事之后,关心的是我的祖先是谁,为何生活在这里?而能准确、清楚回答这个问题的,只有家谱。
通过家谱,可以查证自己的血统,知道同一家族中家庭之间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亲我者,我亲之。”知道祖宗,才能尊敬祖宗;心系血缘,才能孝敬父母、尊敬长辈。
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冬至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长久存在和不断复兴,就是要告诉人们不忘根本,使尊宗敬祖、尊老爱幼的中华传统美德得到发扬光大。
寻根留本,承前启后
古人曰:“谱谍身之本也。”意思是说谱能告诉你,你是谁?你从哪里来?有了谱书你就能够追根溯源。
人从娘腹中十月怀胎,呱呱落地,在世几十年总归要悄悄地离开人世。“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名就是人之本,人生一世连一个名字都没留在世上,若干年后自己的子孙连先祖是谁都不知道,岂不是天大的憾事。
换言之,你的孩子也就此失去了根本。树高千丈,落叶归根,你的根在那里?万里江水源起何处?一个人连自己的根源都不了解,岂不负先人养你?由于诸多因素,有相当一部分人就连自己祖父母的名字都已经忘记了,更何况自己是哪支哪房了。
古人曰:“子孙不知姓氏所从来,以昧昭穆之序者,禽兽不如也。”意思说姓氏是一种血缘关系的标志,人兽之别就在于他们对于血缘关系的本族人,有一种生生相息的寻根意识,使这个家族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一个人,无论他漂泊有多远,总是忘不了他的家乡,因为那里有曾经养育他的亲人,那里埋葬有他的祖先。因此,家谱就是“根”的代名词,是中国人尊宗敬祖的一种信仰,是一种证明自己家族归属的身份证明,是一个人根本意义上的“身份证”。
敦亲睦族,凝聚血亲
一个家族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形成凝聚力,但是修谱建谱是最有凝聚力的途径。古人认为,家谱有“聚其骨肉以系其身心”的教化作用。通过修撰家谱过程中的反复登门拜访,不断了解情况,追根溯源,寻祖问宗,加强了家族内部人员和家庭之间的交流沟通,增进了家族内部的彼此了解和信任,凝聚了人心,使得族人受到深刻的族系传承亲情教育,激发起对祖辈的敬意与怀念。
因为修撰家谱和逢年过节中缅怀先祖的各种仪式,使得子孙后代能更加自觉地做到尊老敬长,怜惜孤寡幼小,在族中崇尚亲热之气,倡导和睦之风,有利于家庭的团结和幸福,有利于家族以及社会的和睦与和谐。
“亲不亲,故乡情”,今天,人们纷纷走出家门甚至走出国门,遍及天涯海角,这也是今后我们子孙们的必行之路,难免有时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有了族谱联宗,本族同一血脉的同胞就能更进一步加深了解。人在他乡,路人不如乡人,乡人不如亲人,有了家谱哪怕你走到天涯海角,也可能联接到那份血肉亲情,并且更温暖、更深厚。
治家齐国,教化子孙
家谱中包含的许多祖训家规,都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如敬父母、尊长者、睦族人、和友邻、恤贫孤、尙节俭、戒赌博、戒奢侈、戒懒惰、戒酒色、戒*逸等内容。有的家谱中记载有先辈族人们孝敬老人、忠君爱国、造福乡梓、刻苦学习、奋发拼搏的典型事迹,都是对族人和后代进行人生教育的生动教材。
治国先治家,治家先育人,正人先正己。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家族,一个家庭,要想自立于世界,自立于社会,最根本的还是要培养教育出众多品德高尚、能力出众的人才,好的祖训家规就能弥补现代教育只重知识才能却忽视品德的不足,用心良苦、精心修撰的家谱正有着这样的功能。
传承历史,问祖凭证
家谱都有姓氏渊源、始祖源流、支派迁徙、世系繁衍、人口变迁等诸多内容。家族的历史,反映的就是民族的历史、国家的历史。了解、熟知自己家族的历史,也就是了解熟知中华民族的历史、国家的历史、人类的历史。
改革开放以来,许多海外华人热心回国寻根问祖,造福乡梓,他们寻根问祖最信得过的就是查阅家谱。对于因各种原因迁居他乡的普通人,家谱就是他们与祖籍、族人沟通的桥梁,是他们思乡念祖的精神象征。因此,家谱不但是家族历史的记录,也是天涯游子落叶归根的精神寄托和寻根依据。
查阅中国历史,但凡国势强盛、社会安定的朝代,从皇家贵族到普通平民,均以修撰家谱或族谱为一件大事。现今国运昌盛,经济迅猛发展,人民安居乐业,正是修撰家谱的恰当时机。
在这个清明佳节,愿中国每个家庭、每个家族,都能拥有一本自己的家谱,使自己的根得以延续,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得以继承和发扬光大。
唐朝开始衰落的,直到唐代初,维系世家大族式和门阀士族制度的家谱,还在不断地重修,谱学还相当兴盛,谱学家也代不乏人。可是,在唐中叶以后,尤其是唐末五代以后,情况就完全变了。这时家谱已经散亡,谱学已经衰绝,我们甚至已无法举出一个有影响的谱学家来了。这说明世家大族式家族组织彻底瓦解之后,维系它们的统治的家谱和谱学已完成它的历史使命,而被送进了博物馆。那种专门记载士族门第高下、研究人们血缘世系的官修的家谱,藏于官府的正本,即人们据以选官和联姻的天下望族谱,因为长期战争和频繁的改朝换代,大多毁于战火。所以没有研究谱学的人士,家谱学就渐渐的衰落了。
族谱是记载一个宗族历史和文化的史实书籍,具有区分宗族成员血缘关系亲疏远近作用,是中国封建宗法制度的产物,后人可从族谱中借鉴、传承宗族思想文化。对于一个宗族而言,缺少族谱,宗族就是不完整的。族谱不仅是家庭历史,还是中国历史重要参考资料。后人通过族谱,了解到历史发展、中外关系等。在族谱发展进行中,尤其是在清代时期,宗族编写族谱,逐渐形成不断修特点。本文主要主要探究形成宗族不断编修族谱原因,并对其特点进行深入研究。
族谱是我国古代封建宗法制度留下的产物。不少历史学家在翻阅族谱时,会发现族谱被编写好几遍的现象。这种不断修的特点在明代时期有所表现,在清代时期表现最为突出。虽然明代时期时间较短,但是宗族依然坚持不断编修族谱[1]。特别是到了20实际80年代,将不断编修族谱推向热潮。
一、编写族谱意义
族谱是中国特有文化产物,在民族发展中具有悠久历史,后来在民族融合中,逐渐在各民族中开始出现族谱。族谱作为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之一,其具有十分重要作用。
(一)历史价值
留存至今的族谱是中华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不少族谱属于珍品。《仙源类谱》是现存最早的族谱,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系宋代内府抄本[2]。据《中国古籍善本数目》统计,列入善本的家谱有635种,但是实际存世的数量远超过这个数据。由于族谱里记载了宗族历史兴旺盛衰,所以其具有极高历史价值。
(二)教化功能
族谱中一般有记载“家训”“家规”“家法”等,比如:戒赌博、尚节约、首孝悌等。此外,在族谱中还记载了数代先辈们坚持不懈、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孝悌的优良传统、尊儒学经的育人风尚、忠于为国、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等,这些遗留下来的文明,具有积极引导作用,促进后代成为这样的人。在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中,传统伦理与现代文化是辩证的统一,现代文明是在传统伦理基础上建设起来的[3]。在现代文明建设过程中,同样也赋予了传统伦理新的生命力。族谱中反映出来的优秀传统伦理,实际上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奋斗的结晶。其不仅能凝聚中华民族强大团结力量,还能促进现代文明建设。由此可见,族谱对于中华民族文明建设具有激励作用。
(三)寻根价值
宗族渊源与世系图谱是族谱重要组成部分,其也是后代寻根问祖的重要参考依据。不少后代通过查询族谱方式,寻根问祖。当他们在翻阅族谱,找到自己祖先时,难掩心中激动之情。此外,通过查询族谱,还能增强海外华侨凝聚力及向心力,促进祖国统一大业。
(四)提升宗族凝聚力
通过编修族谱,不仅能提升宗族凝聚力,增强宗族之间的情感,还能促进宗族之间互相帮助。此外,通过编修族谱,还能了解到宗族历史和迁徙情况,知悉宗族学院亲疏远近关系。对于国家而言,如果没有历史记载和文化记载,国家就不会知道历史和文化的发展。由此可见,族谱不但是能反映宗族发展兴衰,还是民族文化传承载体。
(五)姓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姓氏文化在中华文明发展中有着悠久历史。姓氏寻根作为姓氏纽带的文化寻源活动,近几年引起海内外多方关注。此外,族谱还将对弘扬民族精神、完成统一大业、实现伟大复兴,产生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二、宗族不断编修族谱特点
后人在翻阅族谱时,会发现宗族族谱具有不断编修特点,许多宗族不断编修族谱,确保族谱连续不断。在明清时期,人们逐渐养成不断编修族谱特点。甚至将编修族谱当作宗族最重要的事情,如果没有编修族谱,总觉得少做了什么。只有修编了族谱,才觉得完成了最重要的任务。特别是在清代,宗族不断编修族谱特点愈加凸显。
清代时期,各宗族都有不断编修族谱习惯。但是历史数据并未明确显示究竟有多少宗族编修了族谱。在当时,族谱中记载了宗族成员、事件等,具有极强隐私性,一般不流传于世。并且,当时人们把族谱当作最为神圣的宝物,所以族谱不会出现在市面上。随着朝代走向灭亡后,许多族谱流于人间。因为族谱记载了许多宗族历史,为保护这些历史,不被不法分子利用,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期间,大量销毁了族谱,只有少部分族谱留存了下来[4]。清代人编修族谱数量众多,其中江西民间编修最多。据各大图书馆藏书统计显示,在所有收录藏书中,清朝时期藏谱最多。
在明朝时期,宗族逐渐形成不断编修族谱特点,在清朝时期最为凸显。且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们编写任何文书都养成了不断编修特点,其中特点最为明显的文献就属地方志和族谱。地方志与族谱相似性极高,人们在地方志和族谱上准确标注时间人员、事件等,完整记录地方发生事件和宗族历史,具有宝贵的历史价值。
三、宗族不断编修族谱原因
(一)对孝道的追求
在我国历史中,有“三是不修谱则为不孝”这一说法。在当时,做儿女的不孝敬长辈,会被世人唾弃辱骂,故人们极怕被别人说为不孝,所以养成编修族谱习惯。此外,人们通过连续不断编修族谱,表达自己的孝道。如果编修族谱人死去,就由子孙后代进行编谱,否则认为子孙后代为不孝行为。如果子孙后代不愿意编写族谱,将会得到严厉惩罚。并且,宗族将定期编修族谱定为族规,如不按期进行,则为不孝。
(二)处理人际关系
清朝时期,人们以群居为主,一个村落为一族或几个宗族共用生活。人们长期生活在一起,要进行人际交流。人们通过族谱之间关系,就能确定族人之间远近亲疏关系,知道怎么称呼对方。比如对方是自己长辈,在没有族谱情况下,就不知道怎么称呼长辈。所以通过编修族谱,明确各自在宗族中的地位,才能更好处理人际关系[5]。
(三) 反映宗族发展历史
通过编修族谱,能反映出宗族兴盛衰亡发展历史。人们通过编修族谱,能提高宗族凝聚力、向心力,同时还能反映出宗族经济实力及宗族团结力。如果宗族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编修,说明宗族间缺乏凝聚力,人们不重视族谱对宗族的重要性;如果宗族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编修,说明宗族有足够向心力,有望成为名门望族。如果有人问你,你的祖先是谁时。若你答不出来,会显得很难看。人们在没有族谱情况下,不知道自己祖先,就是宗族衰落表现。因此,为凝聚宗族团结精神,要不断修编族谱。
(四)尊重祖先的体现
在清朝时期,人们认为编修族谱是一种尊敬祖先的一种行为。人们认为通过编修族谱,能使散落的宗族重新聚集起来,提升宗族凝聚力。李光地在阅读宗法时,看到编修族谱有三大好处,其一是能促进宗族长远发展,其二是实现宗族人兴丁旺,荣华富贵,其三是敬孝道。宗族通过宗法伦理传播,让人们通过修谱、续谱方法,实现尊祖、敬宗、收族。尽管当时宗族伦理道德在受到冲击下,人们还是坚持认为通过通过修谱、续谱是收回宗族的重要途径。人们收回宗族,再一次把宗族人民团结一起,形成牢固的社会群体。
在中华悠久文明发展进程中,宗族形成不断编修族谱特点。由于这些族谱中记载有宗族历史兴旺衰落,因此其具有十分重要历史价值。后人通过查阅族谱,还能了解到历史变迁,社会发展,具有历史参考价值。
家谱一般分两部分,悬挂中堂的谱幕,谱幕只记录去世的族人,按家族大小可分三年、五年、十年一续不等。
第二部分是谱书:
谱书同谱幕不同,所有家族成员,无论是生是死、尽具所知,当祥细入册,包括先人照片、先进业绩、妻子姓名,娘家住址、姑太太出嫁哪里,姑爷姓名、外甥姓名以及在世族人的祥细情况当全部入册!
扩展资料:
家谱作用:
家谱是一个家族的历史记载,通过家谱,能够了解当时的历史面貌、时代精神、社会风尚,了解在那个历史背景下人们的生产、生活情况。
相传它是由正史中的帝王本纪及王侯列传、年表等演变而来。家谱是和正史、方志一样重要的历史典籍,是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家谱是一个巨大的资料宝库,可供从事社会学、历史学、考古学、经济学、民俗学、人口学、民族学、文学、政治学、宗教学、法学、姓氏学的研究人员从中查询资料,寻找依据,进行研究。
家谱的作用主要有:
1、宗法思想研究资料。
家谱和宗法的关系从一开始就密不可分。宗法制度是封建王朝维护其统治的重要基础之一,而家谱的族规、族约、家法、乡约等,正是加强宗法制度的有力工具。
2、家庭道德研究资料。
族规、家规中保留了许多对我们今天极为有益的东西,如孝父母、和夫妇、勉讳书、尚节俭、戒赌博、戒*秽、戒懒惰、戒奢侈等,对我们建设现代家庭道德和精神文明都有很好看借鉴意义。
3、家族制度研究资料。
家族制度是利用血缘关系统治族人的社会制度。在许多家谱中都有家族制度的极为详细的资料,如家族的组织系统、家族的财产管理、家族的赈济方法等,为我们研究家族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作用、组织形式、管理方法等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4、经济史资料。
家谱中保存有相当数量的经济史资料,这些资料包括家族的集体田产如祠田、坟田、庄田、山林等的数量、形成、经营、管理、收支情况等。有的家谱还记录了家庭成员经商、贸易的事迹。这都为我们今天研究古代经济史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5、人口问题资料。
家谱的中心部分是家族人口的世系传承,在家谱的“房派图”、“支派分布图”、“迁徙图”、“先世考”、“世系图”以及家谱的一些序跋中,记录了家族人口的数量、迁徙、分布、婚姻状况等资料,可提供人口学研究者使用。
6、历史人物传记。
家谱是世系的记录,许多家谱中既有简单的世系,又有十分详细的传记、行状、墓志、年谱等,对研究历史人物及其家世大有帮助。
7、民族史资料。
有的家谱记载历史上少数民族情况甚详,更有些少数民族家谱,它们是研究少数民族史不可多得的资料。如清代蒲慎斋纂修的《泉州蒲氏族谱》是回族家谱,记述了当地回族的一些情况;而辽宁《庄河金氏家谱》则是满族家谱,金氏是康熙皇帝四辅政大臣之一鳌拜的后裔。
8、地方史志资料。
家谱是地方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方志中所包含的内容如选举、职官、人物、户籍、祠宇、碑记、艺文等,在家谱中也是重要内容。
9、教育史资料。
家谱中一些重要的章节载录了许我教育史资料,如在族规、家法、仕宦录、科甲记、教育志、族墅、传记等就载有宗族教育、学校、科举、劝学措施、教育方法的内容。
10、民俗学资料。
家谱还是一个民俗学资料库,一些家谱在家礼和人物传记里记录了许多民俗内容,尤其是在家礼中的婚礼、葬礼、祭礼等中,本地的风土人情、本族的礼仪风俗都有相当的体现。另外,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物质民俗、岁时习俗、社会习俗、精神习俗等在各地家谱中都有记载。
11、宗教史资料。
有些家谱是信仰宗教者的家世记录。在这些家谱中,他们对本家族所信仰的宗教一般都给以说明,同时表达他们的宗教观。还有的对本族人的宗教活动、宗教礼仪和习俗详细记述。
12、华侨史资料。
中国沿海地区一些省份的家谱涉及族人出国谋生的历史,包括出走原因、人数、时间、侨居地区分布、职业、所在地生产、生活情况及与家乡、家族的经济、文化、政治各方面联系,这为我们进行华侨史研究提供了素材。
13、重大历史事件资料。
中国历史上一些重大历史事件,都不同程度地记录在家谱中,虽然这些记录并不完整系统,但却十分具体,也是研究者获取资料的一个途径。
除以上所述外,家谱还能提供有关古代妇女、古代伦理道德、遗传学、人才学等多方面的史料。由此可见,家谱作为史书之一,其作用是相当突出的。
家谱是一个家族的发展史。一个家族要发展壮大,除需要雄厚的物质条件外,还需要足以“强宗固族”的精神条件,而良好的家风的形成,正是这种精神条件的基础和内容之一。家谱中所保存的家规、家训以及治有格言等,从一开始就以积极、进取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态度来讨论家庭环境和家庭氛围的建设。
-家谱
教育轻视了道德,
少年抛弃了爱国,
青年丢掉了家族,
老年忘记了祖宗,
铜臭冲淡了亲情,
利益忽略了血缘。家谱制作还是需要更多青年人的加入,这样才能将家谱传承下去,才能真正实现家谱制作的意义和价值。锦秋文谱作为中原家谱制作公司,交给家族的是一本家谱,更是可以教育家族后辈,振兴家族未来的家族之魂!
有很多族谱都是从洪武年间开始的,再往前的族谱大多数可信度不高,这主要有两个原因:洪武大移民、明朝鼓励百姓修族谱。
一、族谱为何物族谱是中国文化的特有产物,依托宗法制而产生,表现形式一般是树状图为主,偶有纯文字型族谱,它一开始是用来区分家族成员之间的亲疏远近,能够帮助一个家族的日常活动、嫁娶等琐事。到后来,族谱当中所记载的内容不仅包括了人,还包括了一整个家族的兴衰历史、活动轨迹以及杰出人物,族谱的作用随着其所录内容的丰富也不断发生了改变,它是中国古代社会稳定的一大助力。
二、洪武大移民明朝初年曾经发生了一次大移民。因为元朝末期的战乱,各地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创伤,崭新的明王朝虽然已经建立,但是各地的壮丁人口显然不足,为了弥补一些地区人口的空缺,朝廷就下令进行移民,先后从山西各地调运人口去往山东、河南、河北各地,来补缺人口数量的不足。这次大移民让许多人离开了自己的家乡和家族,修族谱也就成为了这些人能够认祖归宗,记得自己生于何处的重要依据。
三、政府鼓励修族谱明朝之前的族谱,通常是世家才会有的。魏晋时期,因为出身能够与做官直接挂钩,那些世家就会修族谱,来维护门第,宋朝时期,当官与家族名望并无直接关系,修族谱这件事情一下子就变得没有那么受到欢迎,官府不帮忙修族谱,修族谱的任务就落到了寻常百姓的家中,修族谱的目的也渐渐变成了维护家族和谐。明朝时期,官方鼓励修建族谱,来帮助家族内部的和谐稳定,但是与此同时,由于攀附权贵的想法太多,一些人就会开始造假,把名人拉入自家的族谱,这导致了各地的族谱花样繁多,名人却没有什么变化,造假现象层出不穷,就导致了明朝时期族谱非常多。
关于这个话题,大家有什么看法呢?
中国是一个很注重根系传承的国家,中国人之间的联系也是通过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根系联系起来的。这个根系就是家谱,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辈分,那么农村的辈分是从哪里来的呢?为什么有的人年龄很小,辈分却很高?家谱是一个循环,与每一代的人有关,与年龄无关。
家谱又称族谱,最初的家谱是来源于古代的宗法制。这些家谱上的人都是由于有同一个血亲,根据血亲的传承而联系起来的。珍贵的家谱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文化作用,家谱中记载了这个家族的子子孙孙的传承以及时代的发展。我们可以把家谱的传承类比为生物学中的父代与子代。家谱的第一代传承人是附带他的下一任继承人就是F1,F1又衍生F2,F2衍生F3,如此衍生循环,源源不断的创造出属于这个家族的家谱。
但是由于父代产生F1的原因,F1当中的第一个儿子与最后一个子女相差的年龄特别大,因此,这第一个儿子的后代与最后一个子女的后代在年龄上就有了区别,但是在辈分上没有区别。如果有的人结婚晚或者养育孩子的年龄比较晚,那么他所生的孩子可能年纪比较小,但是辈分却已经比较高了。这就是造成有的人年纪小,辈分却很高的原因。农村里面的辈分其实也是按族谱来的,我们经常会说他是哪一辈,哪一辈的意思就是说他是族谱上面那一代的传承人。
农村的辈分最初也是来源于族谱,即宗法制衍生出来的具有血缘关系的血亲而编制成的族谱。这样的族谱有利于维系中国人之间的关系,有很多人能够根据族谱上的名字找寻自己的家人,甚至于联系海外的亲友。
中国人为什么必须有家谱 清明必读
本文2023-09-22 00:13:40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6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