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有哪些风俗?苗族的传统文化有哪些?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3收藏

苗族有哪些风俗?苗族的传统文化有哪些?,第1张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原先无民族文字,20世纪50年代后期创制了拉丁化拼音文字。现今大部分人通用汉文。

苗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祀奉祖先。"祭鼓节"是苗族民间最大的祭祀活动。一般是七年一小祭,十三年一大祭。于农历十月至十一月的乙亥日进行,届时要杀一头牯子牛,跳芦笙舞,祭视先人。食时邀亲朋共聚一堂,以求增进感情,家庭和睦。 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群众喜爱的芦笙舞,技艺很高。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在国际上享有盛名。苗族节日较多,较隆重的节日有过"苗年"、"四月八"、"龙船"节等。

苗族的传统风俗:   

1、开年节

开年节是苗族人民的“春节”,也称作“客家年”。过年时,家家户户杀猪宰羊,烤酒打粑庆丰收,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按照风俗,苗族人民用对歌的方式表达他们对新年的祝福和希望。一大早,黔湘渝(贵州、湖南、重庆)边区五乡四镇的各族同胞就从四面八方赶到三省市交界的天星坡脚,用歌声表达迎新的喜悦。还要唱《开春歌》,歌词大意为思春、盼春、惜春、挽春等。

2、踩花山节

踩花山是苗族传统节日。云、贵、川等省苗族群众在农历正、二月间或四、五月间盛行踩山、跳场,源于青年男女的求爱活动。节日期间,青年男女对歌、跳芦笙舞、寻求配偶;老农们则来到花场地交流生产经验,传授生产技术,祝愿五谷丰登。居于山区的苗民在节日内还要进行斗牛比赛。屏边县的苗族还举办跳狮子和爬花杆的比赛。

3、四月八

苗族传统节日,传说这个节日起于明代。每逢农历四月初八,苗族人都身着盛装群集于贵阳市喷水池边,吹笙奏笛,对歌谈心,以纪念、凭吊传说中的古代

4、英雄亚努。

此外,四月八还是布依族的节日,有称它为“牛王节”的,也有叫“牧童节”或“开秧节”的。每逢这天,人和牛都要吃“牛王巴”或糯米饭,并休息一日,表示对耕牛的慰劳。

5、龙船节

龙船节是流行于湘西和黔东南施洞、松桃一带的苗族节日。大都在农历五月初五进行。这天除了角逐龙舟外,还有跑马、斗牛、踩鼓等活动。

6、姐妹节

在贵州省东部清水江畔的苗家村寨,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十八日为苗家“姐妹节”。节日里,苗家按传统风俗都要吃“姐妹饭”。这种饭是用姑娘们在山上采集的野花和叶把糯米染成五颜六色后蒸成的。节日里还有热闹的斗牛场面和“游方”活动。

7、赶苗场

为苗族传统节日。流行于叙永、古蔺一带。每年农历二月十三日和七月三日举行两次。关于赶苗场的起源,相传是苗族人在一次起义失败后形成的。官府不让他们联聚会。人们便以到场坝吹芦笙娱乐为名,秘密联系,后来逐渐演变为固定的节日。

8、赠带节

流行于叙永县下东一带。每年农历二月初五日举行。届时,方圆数十里的青年男女。如双方中意,便可互赠腰带,作为订婚礼物。事后反悔者,可索回腰带,解除关系。

扩展资料

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散布在世界各地,主要分布于中国的黔、湘、鄂、川、滇、桂、琼等省区,以及东南亚的老挝、越南、泰国等国家和地区。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和苗族口碑资料,苗族先民最先居住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其祖先是蚩尤,“三苗”时代又迁移至江汉平原,后又因战争等原因,逐渐向南、向西大迁徙,进入西南山区和云贵高原。自明、清以后,有一部分苗族移居东南亚各国,近代又从这些地方远徙欧美 。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分湘西、黔东和川黔滇三大方言。由于苗族与汉族长期交往,有一部分苗族兼通汉语并用汉文 。苗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

在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中,中国苗族总人口为9426007人,人口在少数民族中居第四位。

参考资料

-苗族

-苗族节日

-苗族的习俗

生活习俗:

吃油茶。油茶是将油炸后的爆花米,掺水煮成的待客茶,客人喝了,主人高兴,不喝,则视为瞧不起主人。有的还要喝3杯,第一杯是油茶,第二杯是苦茶,第三杯是甜茶。

吃山泥鳅(晰蜴,统称四脚蛇)。将处理后的山泥鳅加少量米粉,一起腌入坛子内,用来招待贵客。

吃青菜。农历过年喜欢吃青菜,一般不切碎。

苗族的服饰因地区不同而有差异。男,一般老人穿无领斜扣大襟衣,束腰带,穿裤脚,打绑腿。中年人和青年人,穿开襟上衣,短而小,布料多是自产的"家机斑衣",妇女服饰另具风格,上身穿无领镶边绣花衣,缀栏插花瓣与其间,下身着镶边、绣花或数纱宽脚裤。引人注目的女头帕,一般有一丈多长,颜色是青、蓝两种,黑色相间衬花格子有的包丝帕。

住吊脚楼,吊脚一般2-3屋,飞檐翘角,并有走廊围白木质栏杆,栏杆雕有各种图案。吊脚下层用来贮藏粮食,存放农具、堆放柴草、土灰,或圈牛、羊、猪及厕所等。上层为人居住。

节日、宗教信仰:

1三月初三青年男女对歌恋爱。

2四月初八吃乌饭,纪念杨再思,也有传说是纪念要一妹乌饭用树叶煮成,要提前将姑娘接回娘3家一起吃乌饭;近处的可以不回娘家,但要给她们送去。此俗仅限于杨姓。

4六月初六敬土地神,到田坎上挂纸、烧香。一般都将家谱晒一次。

5十月初二过"小年",要杀老鼠吃。

信仰:敬奉杨公再思。过去,乡境内有飞山庙16座。每年秋天举行盛大的庆庙活动。唱几天几晚人戏,其中"扛华山"和"打求财"等是每次必唱的节目,主要内容是,教育家庭和睦。在庆庙期间,要摆猪首、装香、烧纸。

过去祭祖要杀牛,以自然寨子为整体,举行杀牛仪式,牛内脏用来祭祖先然后每人带一份肉回家。敬奉幡蝴,传说幡蝴是苗族的祖先。

婚丧习俗:

恋爱:以歌为媒,农历三月初三,青年男女穿戴整齐,成群结队赶到山头水边,对歌恋爱。情同意合者,便相邀离去,表示恋上了。平时看牛、放羊也对歌,并赠红。双方父母同意便结婚,如不同意,还有逃婚的习俗。 

结婚:一般在结婚前一个月,长则半年,就开始哭嫁。对长辈要一个一个地器,然后再送礼物,现在改变了许多。男女结婚时,女方和来人到男方家吃三天三晚酒,这三天新娘只能同伴娘睡,不能与新郎同床。三天后,新娘与伴娘一起回娘家生活,二年、三年、五年不等。男方有农事需人帮忙,接女方在男方家同住。待女方怀孕后,才能接新娘到男方家长住期共同生活。 

丧事:老人落气时,要抬到中堂里,坐在正中,备有斗(容器)、凉筛,坐在斗上脚踏凉筛落气。洗尸,由长教子井里担水,参入桃叶、菖莆叶煮成温水给洗尸,洗过的水(倒入便桶),让其后代每个尝三点,表示吃字不愁,叫"衣饭水",在死者身上围白线,一岁一根,平时掉的牙齿要保存着,殓时放入棺材内,死后头发禁烧。进棺材时,口含银,手捏茶叶米还要到飞山庙点亮。

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散布在世界各地,主要分布于中国的 黔、 湘、 鄂、 川、 滇、 桂、 琼等省区,以东南亚的 老挝、越南、泰国等国家和地区, 苗族的主要信仰有 自然崇拜、图腾崇拜、 祖先崇拜等 原始宗教形式,苗族社会迷信鬼神、盛行 巫术。

  苗族主要的风土人情如下:

  1、文化: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语分三大方言:湘西、黔东和川黔滇。1956年后,设计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由于苗族与汉族长期交往,有很大一部分苗族兼通汉语并用汉文。

  苗族地区以农业为主,以狩猎为辅。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剪纸、手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驰名中外。其中,苗族的蜡染工艺已有千年历史。苗族服饰多达一百三十多种,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服饰相媲美。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情歌、酒歌享有盛名。芦笙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乐器。

  2、习俗:

  苗族十分注重礼仪。客人来访,必杀鸡宰鸭盛情款待,若是远道来的贵客,苗族人习惯先请客人饮牛角酒。吃鸡时,鸡头要敬给客人中的长者,鸡腿要赐给年纪最小的客人。有的地方还有分鸡心的习俗,即由家里年纪最大的主人用筷子把鸡心或鸭心拈给客人,但客人不能自己吃掉,必须把鸡心平分给在座的老人。如客人酒量小,不喜欢吃肥肉,可以说明情况,主人不勉强,但不吃饱喝足,则被视为看不起主人。

  3、婚俗:

  在青年男女婚恋过程中也必不可少的食品是糯米饭。湖南城步的苗族把画有鸳鸯的糯米粑做为信物互相馈赠;举行婚礼时,新娘新郎要喝交杯酒,主婚人还要请新郎、新娘吃画有龙凤和奉娃娃图案的糯米粑。

  4、服装:

  苗族的服饰各地不完全相同,男子多用布包头,身穿短衣裤但苗族妇女的穿戴普遍比较讲究,尤其是盛装,极为精美,花饰很多,有的裙子有四十多层,故名“百褶裙”衣裙上面绣制的各种图案,古色古香,异彩纷呈。妇女擅长纺织、刺绣、蜡染,工艺十分精湛。

  5、食俗:

  大部分地区的苗族一日三餐,均以大米为主食。油炸食品以油炸粑粑最为常见。如再加一些鲜肉和酸菜做馅,味道更为鲜美。肉食多来自家畜、家禽饲养,四川、云南等地的苗族喜吃狗肉,有“苗族的狗,彝族的酒”之说。苗家的食用油除动物油外,多是茶油和菜油。以辣椒为主要调味品,有的地区甚至有“无辣不成菜”之说。苗族的菜肴种类繁多,常见的蔬菜有豆类、瓜类和青菜、萝卜,大部分苗族都善作豆制品。各地苗族普遍喜食酸味菜肴,酸汤家家必备。酸汤是用米汤或豆腐水,放入瓦罐中3-5天发酵后,即可用来煮肉,煮鱼,煮菜。

  苗族的食物保存,普遍采用腌制法,蔬菜、鸡、鸭、鱼、肉都喜欢腌成酸味的。苗族几乎家家都有腌制食品的坛子,统称酸坛。苗族酿酒历史悠久,从制曲、发酵、蒸馏、勾兑、窖藏都有一套完整的工艺。日常饮料以油茶最为普遍。湘西苗族还特制有一种万花茶。酸汤也是常见的饮料。典型食品主要有:血灌汤、辣椒骨、苗乡龟凤汤、绵菜粑、虫茶、万花茶、捣鱼、酸汤鱼等。

  6、节庆:

  苗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祀奉祖先。节日较多,除传统年节、祭祀节日外,还有专门与吃有关的节日。如:吃鸭节、吃新节、杀鱼节、采茶节等。过节除备酒肉外,还要必备节令食品。

  苗年一般先在正月第一个卯日,历时三、五天或十五天。年前,各家各户都要备丰盛的年食,除杀猪、宰羊(牛)外,还要备足糯米酒。年饭丰盛,讲究“七色皆备”、“五味俱全”,并用最好的糯米打“年粑”。互相宴请馈赠。杀鱼节多在江边,由妇女带上饭、腊肉、香肠等酒菜,只要捉到鱼,即燃起篝火,架锅煮鱼直到尽兴方归。“祭鼓节”苗族民间最大的祭祀活动。一般是七年一小祭,十三年一大祭。于农历十月至十一月的乙亥日进行,届时要杀一头牯子牛,跳芦笙舞,祭视先人。食时邀亲朋共聚一堂,以求增进感情,家庭和睦。

  苗族先民于秦汉时聚居在“五溪”地区,即今湘西、黔东等地。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这就是从黄河流域直到长江中游以南被称为"南蛮"的氏族和部落。

苗族名人

---------------------------------------------------------------

沈从文(1902—1988)中国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原名沈岳焕,笔名还有小兵、懋琳、炯之、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湖南凤凰人。苗族。小学毕业后长期在土著军队生活。1923年到北京靠自学从事文学写作。1926年开始发表作品,并与胡也频一起编辑《京报副刊》和《民众文艺》。1927年到上海吴淞中国公学任教。1928年与胡也频、丁玲先后编辑《红黑》杂志,并参加新月社。1930年任教于青岛大学。1934年主编北平《大公报》副刊《文艺》,次年主编天津《大公报》副刊和《益世报》副刊。抗战期间,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抗战胜利后,任北京大学教授。三四十年代期间,与杨振声、朱光潜等,集合平津一带的作家从事文学活动,形成较为一致的艺术追求和文学倾向,因而有“京派”或“京派作家”之称。沈从文是有名的多产作家,作品有《鸭子》、《蜜柑》、《阿丽思中国游记》、《神巫之爱》、《阿黑小史》、《月下小景》、《记丁玲》、《从文自传》、《八骏图》、《湘行散记》、《边城》、《长河》等小说、散文、文论、自传、通信的集子70多种。作品内容十分广泛,有表现少数民族风情的、有描写土著军队生活的、有刻画备受残害的农民形象的、有抨击虚伪丑恶的城市绅士和知识阶层的等等。写得最为出色的是闭塞荒僻的湘西地方的风土人情;作品中充满了迷人的风光、淳厚的民风、神秘的原始生活以及强悍的民族气质和蛮性力量,以及人们无法掌握自身命运的忧伤和感慨,具有浓厚的湘西地域的独特风采。中篇《边城》为其代表作。他的作品在艺术上除了注意细节描写的真实性外,还吸收浪漫主义手法,浸透抒情诗的气氛,创造出富有诗情画意的牧歌意境。这对后来的一些湘籍和非湘籍作家产生过较深影响。1957年以后,沈从文放弃了文学生涯,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等单位从事古代文物和工艺美术、文化史的研究。所编撰的如《中国丝绸图案》(与王家树合编)、《唐宋铜镜》、《龙凤艺术》、《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多为很有学术价值的专门著作。

项崇周(1856年—?)又称项四,苗名称年四,云南麻栗坡人,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抗击法国殖民者入侵的民族英雄。项崇周出生于贫苦的苗族雇农家庭,世世代代定居于云南边境麻栗坡猛洞野猪塘。项崇周生活和成长的年代,正是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代,项崇周深感切肤之痛。1884年(光绪十年),28岁的项崇周联络苗、瑶、壮、傣各族青年,在猛洞举起了武装抗法斗争的旗帜。他们偷袭敌人的营房,使敌军通宵难安,伤亡不断。法国侵略军不甘心失败,他们恼羞成怒,以疯狂屠杀无辜百姓来进行报复,项崇周与猛洞的乡亲们对敌人血洗村寨的暴行愤慨万分,决定痛惩这些殖民者。他把各村各寨的群众发动起来,充分利用地利、人和的优势,砍伐竹子,削制了大量的竹签,在侵略军来往必要的道路上,挖掘了许多深坑,在坑里插满尖锐的竹签,坑上搭盖树枝草皮等伪装物,等待法国侵略军自投罗网。项崇周还命令善于狩猎的群众,在道路两旁的草莽树丛中,暗中遍布机弩,所有的机弩都涂上了由剧毒物熬成的毒汁,无论是人是兽,只要被毒弩射中,即使稍微被擦破一点皮肉,都会立即丧命,就这样,项崇周率领士兵和众多乡亲,给了侵略者一次又一次沉重打击。大长了人民的志气,大灭了敌人的威风。从此,项崇周和他领导的抗法人民武装的声威令法国侵略军闻风丧胆。

为了稳住阵脚,恢复元气,法国侵略者就改变战术,要求同项崇周进行停战和谈。项崇周鉴于停战言和既可使抗法人民武装借此得到调整,充实提高战斗力,也有利于边境各族人民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发展生产,就同意了法国侵略者的请求。

1886年(光绪十二年),双方派出代表,在马关县境的一条小河边进行了停战谈判。经过多次唇枪舌剑,终于达成协议。法国侵略军被迫同意放弃侵占的猛洞一带74平方公里的土地;并划定疆界,在确定的国境线上竖立起72道界碑;双方还依照中国的传统习俗,宰鸡杀狗,歃血盟誓,规定双方从此不得逾越。这一用边疆人民热血换来的胜利协议,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写下了光辉一页。人们为了纪念这一胜利,特将谈判地的边境小河命名为“赌咒河”,并一直沿用至今。

法国侵略者的武装入侵失败,政治阴谋破产后,又企图通过金钱收买的办法来实现其侵略目的。1894年,法军以马队驮载大量银币到猛洞找项崇周谈判,提出以高价购买猛洞的一块地皮,只要愿意,即使是一张牛皮那样大的地皮,都可以付给数十万银元。但贫苦农民出身的项崇周一眼就看穿了帝国主义者的险恶用心,他大义凛然,在巨大诱惑力的金钱面前,毫不动心,严正地拒绝了侵略者所谓买地的要求,并将满桌的银币抛掷于地,勒令其搬走,立即驱逐出境。

法国侵略者的各种入侵手段一一遭到项崇周领导的坑法战士与人民的挫败后,就对项崇周恨之入骨,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采取比武、暗杀等手段,妄图杀死项崇周,但均未得逞。项崇周自从率领人民从侵略者手中夺回猛洞,经过多年的辛苦经营,不仅边防固若金汤,而且生产恢复,经济繁荣,项崇周实际上已成为这一地区人民公认的领袖。1895年初,项崇周把从法国侵略者手中夺回的猛洞归献给清王朝。清王朝接受这一请求后,特委项崇周为“边防团练营管带”,负责麻木头坡、马关、河口三地国境线的边防,并将猛洞命名为“归仁里”,赐予项崇周为世袭衣禄地,以表彰项崇周和边境各族人民赶走法国侵略军、收回失地归献祖国的义举。项崇周担任“边防团练营管带”之后,带领三百多名团丁驻防在麻栗坡一马关一河口边防线上,忠于职守。法国侵略军经过多次惨痛的教训,已被项崇周的声威所镇服,既不敢无故寻衅,也不敢染指其防区的一草一木。十余年间,这条边境线上一直相安无事,这一地区的各族人民也过着和平安静的生活。为了嘉奖项崇周镇守边疆的功绩,光绪三十四年(1908),清政府赐他锦旗一面,上书“苗中之豪杰,兵防如铁桶”十个大字。更为可贵的是,项崇周做官后,依然保持劳动人民的朴素本色,除办公事外,很少穿戴顶带官服;平时无事,照旧下田干活,以至远处之人来找“项四大人”办事,当面相遇还不知道他是赫赫有名的项崇周。

陶新春(1825—1867)原名陶正春,又名陶虎,贵州威宁人,太平天国革命时期黔西北苗族人民起义的著名首领。陶新春出生于一个世代农奴家庭,父亲受尽了土目的百般折磨,过早死去,母亲王氏改嫁到巴拉寨的农奴熊家,陶新春也随母亲到了熊家。他们身为农奴,生活极为悲惨,苦难的遭遇在他心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促使他率领各族人民奋起反抗。1860年陶新春领导的起义军消灭了七星关的敌人,占领七星关,缴获了大量的武器。这次胜利大鼓舞了群众的斗志,起义军的声势日益壮大。威宁、大定、毕节地区的彝族、布依族人民纷纷参加起义军,张油客、谢三火炮也从喜乐带领一支起义军前来参加,苗、汉两支起义军的联合,成为黔西北各族人民联合起义的强大武装力量。1861年秋,陶新春在猪拱箐建立了农民政权,自任统帅,并仿效太平军设立了军师、将军、经略、宰辅、巨乡、礼师等职,分管军政事务;实行“垦土种田”制度,使粮食生产连年增加;开辟了商业贸易场,实行“互易通市”政策,粉碎了敌人的经济封锁;并兴办教育,招徕技艺工人,这些措施,使起义军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胜利,根据地各族人民团结一致,秩序井然,被誉为“铁筒江山”。

陶新春领导的起义军经过1862年至1866年的斗争,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清朝统治者对起义军的声威日益畏惧,1866年4月,调集滇川黔三省的兵力向猪拱箐大举进犯,血腥镇压起义军。陶新春据敌情进行了防御部署。1867年正月,岑毓英在镇雄镇压了李开甲、漆老新领导的起义军之后,又到毕节秘密召集了曾经投靠起义军的土目为他提供内情,2月9日,他亲自带领清军,乘黑夜突然偷袭了吴家屯,起义军措手不及,死伤甚重,吴家屯失守。岑毓英又调集重兵包围红严尖山,起义军英勇反击,但在重兵围困又无援军的情况下,阵地失守,德高望重的军师基哉壮烈牺牲,给起义军带来重大损失。6月,岑毓英又集中兵力向猪拱箐发起猛攻,陶新春率领起义军与敌人进行了四个多月的激战,击败了清军的大举进犯。岑毓英在武装进攻遭到失败后,又采取阴谋手段收买起义军中的叛徒。在叛徒王长毛的告密和预谋下,6月19日,岑毓英趁起义军在卯时换班吃饭之机,偷袭猪拱箐营地。在众寡悬殊的情况下,根据地陷落,陶新春等首领被敌人包围。陶新春的弟弟陶三春等人历尽艰险冲出重围,转移到海马姑与当地义军共同战斗,因海马姑孤立无援而陷落,陶三春被敌人杀害。陶新春等首领被俘后,押解到黔西城,9月初被敌人杀害。余部继续坚持斗争达四五年这久,直至1871年才在敌人的镇压下失败。

陶新春领导的苗、彝等民族共民参加的起义虽然失败了,但他中国少数民族革命史上谱写了光辉的一页,这次起义中太平天国革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陶新春不愧是苗族人民的优秀代表,他和他的战友们的英雄业绩,将永远受到人们的敬仰。

张秀眉(1823—1872)贵州台拱(今台江县)人,清朝咸丰同治年间黔东南苗族农民起义领袖。张秀眉出生于一个苗族农民家庭。在张秀眉十一二岁时,父母都先后身染重病去世,孤苦伶仃的张秀眉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生存,只得到地主家里起早贪黑劳动,过着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悲惨生活。1851年1月,洪秀全在广西金田领导了太平天国起义,这一消息迅速传到贵州东南山区,心中埋藏着满腔仇恨的张秀眉以洪秀全为榜样,挺身而起,投身于反清斗争洪流。1855年,台拱南界高坡数千苗民因请求清王朝减轻苛征重索而遭到拒绝和镇压,群情激愤,冲人台拱城内,杀死了黄平州知州,向清政府提出永远取消种种苛征重索、退还被汉族地主强占的田地房屋的严正要求。张秀眉审时度势,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于是他与苗族各寨议定起义,用刻木和鸡毛、火炭传传令各寨。顷刻之间,贵州东南的千里苗疆,群起响应,张秀眉领导的持续十八年之久的轰轰烈烈的贵州苗民起义在台拱地区爆发。

张秀眉率领起义军驰骋贵州东南,纵横七八百里,并在台拱地区建立政权,开创根据地。仅三年多时间,就占领了贵州东南的千里苗疆,兵锋直指贵阳,使清王朝在贵州的统治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他还数次出兵攻打湖南,使湘军首尾难顾。

张秀眉自称大元帅、将军等武官,并设管理地方政务的文官,建立一套较完善的政权机构;将所有屯田与汉、苗地主的田地分给贫苦农民使用,农民收获后,除交纳公粮外,其余全归自己;实行奖励垦荒、保护商业、组织集市贸易等政策措施,制定一系列维护穷苦人民权利的、有利于各族人民团结反清的法令和措施,使以台拱为中心的千里苗疆秩序井然;建立了一支拥有相当数量的勇猛善战的常备军,把全体农民编为后备军,平时生产,战时参战,建立牢固的军事基础。

张秀眉领导的苗族起义军与各地起义军协同作战,沉重打击清王朝在贵州的统治,因而清政府认为张秀眉是“苗疆祸首”。

1864年,太平天国及各地起义先后被清政府镇压,清政府便集中兵力镇压张秀眉领导起义。1866年到1867年,清政府派大批湘军进入贵州,并于1868年正月攻陷了号军在黔东的几个重要军事点,使张秀眉建立的根据地失去了屏障。张秀眉为了援救号军,就率军攻打湘军后方,向湖南晃州厅、沆州府大举进攻,有力地支援了号军。但在回师途中被清军拦截,战败而归,起义军根据地的门户——寨头也被湘军攻陷。但张秀眉并不胆怯,于5月率领起义队伍大举反攻,在战斗中利用险要地形、运灵活机动的分兵作战战术,使湘军一日数十警、一地数十战,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于是,清政府又增调湘军进入黔东,向起义军根据地发起疯狂进攻,1869年攻陷镇远府及众多苗家村寨,起义军被迫向西撤走。湘军恃胜骄横,一味冒进,三月,攻陷了施秉县城后,即刻趾高气扬地向施秉西南的瓮谷陇地区进犯。张秀眉抓住时机,利用这里险要的地势,预先设下伏军,伺机歼敌。当湘军拥入埋伏圈之后,一声炮响,起义军喊杀之声震天动地,滚右、檑木、飞炮像山洪似的倾泻而下,打得敌人颅开血溅,全歼湘军一万六千五百余人,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1870年10月,起义中心台拱被清军攻占,1871年4月,凯里城被攻下。张秀眉领导的起义军弹尽粮绝,陷入重重包围。但他英勇无畏,于1872年2月号召起义军在乌鸦大坡与敌人决一死战,由于众寡悬殊,起义军虽然浴血抗击,乌鸦大坡各寨还是被敌人攻破。4月,张秀眉退至乌东山,湘军穷追猛扑过来,张秀眉视死如归,率领义军战士与敌人殊死奋战,往来冲杀,最后力竭,被清军俘获。5月,张秀眉在长沙壮烈牺牲。他领导的轰轰烈烈的苗民起义就这样被清王朝镇压。

苗族人民的优秀儿子、杰出的英雄张秀眉领导的贵州苗民大起义虽然失败了,但他在中国农民革命战争史上谱写的光辉灿烂篇章,在我国近代少数民族的革命斗争中立下的卓越历史功勋,永远值得人们怀念。苗族人民怀念英雄,流传的史诗《十八年反政》、《英雄张秀眉》等在民间传唱。

苗族节庆 苗族 苗族民俗 中国教育

<摘要> 踩花山是境内苗族人民的盛大传统节日,一般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初三、初六这几天举办。凡有苗族居住的各县,这几天都要立花杆,举行隆重的踩花山活动。这既是苗族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的好时机,也是苗族人民开展文体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苗家男女老少,穿金戴银,从四面八方赶到花杆脚下,吹芦生、弹响蔑、跳脚架、耍大刀、斗牛、摔跤、斗画眉、爬花杆。 打背节流行于境内富宁县的部分地区,于每年农历正月初三到十五这几天举行,是苗族男女青年的节日。

苗族有739万多人,主要聚居在贵州省的南部和湖南省的西部。云南的苗族有896万余人,主要分布在文 山、红河两个自治州和昭通地区。大多数苗族是从明代以后从湖南、贵州迁入云南的。

苗族的历史悠久,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定居在湖南洞庭湖和沅江流域一带,从事渔猎和农业生产。后经过历 代不断地迁徙进入西南地区。苗族自称“蒙”,云南的苗族有八个冠以“蒙”的自称单位,解放后统一称为苗 族。苗族居住分散、支系较多,有青苗、花苗、白苗、独角苗等。

苗族的服饰各地不完全相同,男子多用布包头,身穿短衣裤,但苗族妇女的穿戴普遍比较讲究,尤其是盛装,极为精美,花饰很多,有的裙子有四十多层,故名 “百褶裙”。衣裙上面绣制的各种图案,古色古香,异彩纷呈。妇女擅长纺织、刺绣、蜡染、工艺十分精湛。

苗族历来以能歌善舞闻名遐迩。苗族的歌曲调较多,如质朴庄重的古歌,豪迈奔 放的飞歌,缠绵动听的情歌,还有酒歌,丧歌等,无不各具特色、韵味无穷。每年农 历5月5日的“踩花山”是全省苗族最盛大的节日,届时男女青年欢聚对歌,选择佳侣, 并举行吹芦笙、跳芦笙舞、踩鼓、爬花杆等活动

苗族起源于黄帝时期的“九黎”,尧舜时期的“三苗”。“九黎”是五千多年前居住在黄河中下游的一个部落。后与黄帝部落发生战争,失败后退入长江中下游,形成“三苗”部落。在四千年前,以尧、舜、禹为首的北方华夏部落与“三苗”发生战争,“三苗”被击败。从此,“三苗”部落分崩离析。

“三苗”失败后,一部分被驱逐到“三危”,即今陕甘交界地带,后又离开“三危”向东南迁徙,经过很长时间逐步进入今川南、滇东北、黔西北等地,形成后来西部方言的苗族;留在长江中下游和中原的“三苗”后裔,其先进的部分逐渐与华夏族融合。其发展较慢的部分,商周时被统称为“南蛮”,居住汉水中下游的,被称为“荆楚蛮夷”。后来,荆楚蛮中先进部分逐浙发展成为楚族,建立楚国;后进的部分,继续迁入今黔、湘、桂、川、鄂、豫诸省毗连的山区,成为今日东部、中部方言苗族的先民。

自秦汉至南北朝时期,苗族的分布更广。东至淮河流域,西到今四川大部分地区及贵州中西部,即当时的巴蜀、夜郎、牂牁,纵横数千里,而以今之湘、鄂、川、黔四省边区最多,是当时全国苗族分布的中心。其中又以黔中(今川东南及黔北边境)、武陵(今湘西、黔东之大部)两郡较多。在武陵郡中,又以沅江流域的苗族最多,是当时所谓“五溪蛮”的主体民族。汉代迁入黔西北的苗族,在彝文《夜郎竹王》中就有记载,不过人数很少。迁入贵州中南部的苗族,从近几年贵州考古工作者在这一地区发掘的许多苗族岩洞葬的研究中得知,大致始于两晋之时。近几年来的民族调查,发现这一带有些苗族追述族谱长达五十多代人,与上述考古材料相近。

唐宋时期,苗族的分布有较大的变化:一方面是汉水中下游以东至淮河流域的多数苗族已逐步汉化而消失;另一方面是移入贵州的苗族进一步增多,逐步成为全国苗族分布的中心,同时开始进入云南(滇东北除外)。据彝文史籍记载,唐代长庆、大中、咸通年间,云南南诏军队数次侵扰播州时,曾俘掠了数万苗族和仡佬族到云南作奴隶,说明当时黔北苗族相当多。贵阳以西至镇宁、关岭、贞丰一带,晋代时设牂牁郡,为大姓谢氏世袭统治。到了唐代,牂牁分裂为东西二部,其部民遂被称为“东谢蛮”和“西谢蛮”,元明两代则称作“东苗”和“西苗”。在黔南惠水、长顺直到黔桂边境,近几年发现了许多苗族岩洞葬,经鉴定,除部分是魏晋南北朝的以外,大部分都是唐宋至明代的遗物。

这一时期,“苗”的称呼在唐人樊绰《蛮书》、宋人朱辅的《溪蛮丛笑》和《宋史》等书中已开始出现。贵州已逐步形成全国苗族分布的中心,不过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当时这一情况并不为人所知。

从元明到清初,由于封建王朝大力经营西南,在各民族地区逐步设流官治理,对各省具体情况的了解进一步深入,贵州苗族很多的事实遂渐披露于世。又由于湘西、鄂西、川东苗族的大量汉化,于是贵州作为全国苗族分布中心的地位就更加突出。人们根据苗族居住的地理环境,以及苗族各部分服饰颜色、式样的不同,分别将其称为高坡苗、平地苗、长裙苗、短裙苗、红苗、黑苗、花苗、青苗、白苗等,名称多至数十种,因而有“百苗”之说。

苗族社会的发展是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封建社会。但由于种种原因,这种发展长期以来十分缓慢而又极不平衡。贵州设治较晚,又远离文化发达的中原地区,因此,苗族社会的发展,比湘西、鄂西、川东一带的更为迟缓。秦汉至两晋时期,湘西桃源、沅陵一带苗族已开始出现强大的部落首领。南北朝至唐宋时期,沅陵、辰溪、溆浦以北、汉水流域以西直到川东巴峡的苗族,出现了许多强大的封建主,并受到封建中央的赏赐,加官进爵;社会经济有的与汉族完全一致,父系氏族的鼓社制和农村公社的议榔制,是当时主要的社会组织,在外部,则受他族奴隶主和封建主的统治或羁縻:居于黔东北者受思南、思州田氏领主的控制,在黔北则为播州杨氏领主的属民,在黔西北受罗甸国奴隶主的统治,在黔南受龙、方、张、石、罗五性领主的羁縻,在贵州中部,受宋氏领主的制约。这些首领统治下的苗族,有的沦为奴隶,有的沦为农奴,有的成为依附民。有的虽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但形式上仍依附于外族统治者,被称为“羁縻蛮地”。有的完全保持了自己的独立性,被称为“生蛮”。

元明两代到清代雍正年间“改土归流”前后,封建王朝一方面分封各族首领(包括征蛮有功的汉族将吏)为土司,以统治各族;另一方面又直接派流官以控制土司,实行土流并治。由于汉人进入苗区的增多,汉文化的促进作用加强,苗族社会的封建化得以加速,阶级分化开始明显。这时期,苗族中也出现了一些中小土司,如雄据于紫云、长顺一带的金竹安抚司及平越杨义长官司的金氏,黎平亮寨长官司龙氏,以及雄据于八寨(今丹寨)和都匀一带的夭坝安先司夭氏,承袭时间各有数百年之久。在黔东铜仁、松桃和黔北务川、道真等县苗族中,出现了一些当时被称为“富苗”的地主。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19年),铜仁府罗金寨苗族地主吴老夭,有钱有势,“久为诸苗雄长”称霸湘黔边境,湘西、黔东北各县不少都投靠他。今黔东黄平、凯里、施秉、镇远等处,也出现不少“富苗”。;其中凯里的阿溪,广有钱财,到处放高利贷。甚至贿赂省内监军总帅,借势凌人。贵阳附近各州县,苗族内部的阶级分化也开始明显,出现了一些较大的部落酋长。元泰定二年(公元1325年),今贵定平伐苗族大首领的娘率部民十万户归顺元朝。到了明代,平伐地区设了流官,但苗寨 仍由苗族土司治理。社会经济有了发展,有了集市贸易,促使土地买卖关系进一步民展起来。

雍正年间改土归流后至鸦片战争前,苗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封建化加强了,地主经济继续发展。今黔东南雷公山区相继出现了地主,完全进入了封建社会。如咸同年间台拱厅巫生寨的欧养生和五岔的潘老马、丹江厅掌批寨的绍伯寡,都是当时比较有名的地主。黔中南贵阳、龙里、贵定、惠水等地的苗族中也有地主出现,他们大量购买土司、屯军和农民的土地山林,从而成为“殷实之户”。

近代以来,苗族地主经济继续发展,有些地区如黔东南、松桃、务川等地苗族地主,有的还占有年产数千挑至万挑稻谷的田地。不过,从总的情况看,由于历史、地理、民族等多方面的原因,苗族地主经济的发展并不充分。在许多苗族聚居区的阶级结构中,都存在着两头小中间大的现象,即地主富农少,中农多,贫雇农少。除个别大地主外,一般地主占有田地年产谷仅二百担(每担一百二十斤)左右,经济力量很薄弱;地主中多数人也没有完全脱离生产。在苗族杂居区,地主绝大多数都是汉族和其他民族,苗族人民几乎全是贫雇农,地主富农仅是极个别的人家。

苗族人民有反压迫反剥削的光荣传统。从商周到民国,数千年来斗争不息。从唐宋起,贵州苗族有记载的斗争不少。多是受湘西、川东苗族斗争的影响而爆发。

元明时期,随着中央王朝势力的深入,民族压迫之加剧,贵州苗族人民的起义逐渐增多。仅明代的斗争就有百余次,有的规模很大。如正统十三年到景泰二年(公元1448—1451年)的全省各族人民起义,明朝动用了二十多万大军镇压,历时三年。苗族是这次斗争的主力。以韦同烈为首的黔东清水流域和贵定、福泉一带的苗族农民军,据香炉山一直坚持到最后。天顺元年至三年(公元1457—1459年),龙里、贵定、八番(惠水)、平越(福泉)等处“十三番”苗族首领干把珠领导的起义,也曾震动一时。嘉靖十七年至三十年(公元1538—1551年)龙许保领导的黔东北和湘西的苗族起义,长达十四年之久,先后抗击明年十六万之众。

清代苗族起义同样很多。其中规模最大的有三次:第一次是雍正十三年至乾隆元年(公元1735—1736年)发生的“雍乾起义”,***是包利和红银,起义范围遍及黔东南地区,抗击了七省清军数万人的残酷镇压;第二次是乾隆六十年到嘉庆元年(公元1795—1796年)石柳邓、吴八月等领导的“乾嘉起义”,范围扩及松桃、铜仁、印江和四川秀山酉阳和整个湘西苗区,抗击了七省清军18万人的进攻;第三次是张秀眉、柳天成、陶新春等分别领导的“咸同起义”,发生于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终于同治十二年(公元1872年)。起义范围以贵州为中心,波及湘西、川南、桂北和滇东,延续了18年,影响十分深远。这三次起义间隔都是60年,因而苗族民间有“三十年一小反,六十年一大反”的说法。

民国年间,贵州苗族人民参加了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当时被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九第十两军的黔军,就有许多松桃、铜仁和天柱、锦屏一带的苗族、侗族官兵,他们在战争中屡挫强敌,功勋卓著。抗日战争时期,1942年黔东清水江流域的苗侗两族发动“黔东事变”,反抗国民党暴政。次年,贞丰苗族联合布依起义,两次下县城。望谟苗族、布依族在熊亮臣领导下,得到党的帮助,在麻山乡一带开展游击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当时活跃于滇黔边区的滇桂黔边纵队(简称边纵)第三支队,活跃于云南宣威和贵州威宁的边纵第六支队和威宁游击团,都有许多苗族参加。松桃苗族人民成立了“边胞支队”,在松桃和湘西开展革命游击战争。贵州苗族人民在推翻国民党统治的斗争中,作出了很多的贡献。

苗族的风俗习惯和民族特色 苗族风俗习惯

苗族的服饰在各地各有其特点。黔西北、滇东北的苗族男子穿带有花纹的麻布衣服,肩披织有几何图案的羊毛毡;其他各地苗族男子一般都穿对襟或左大襟的短衣。下穿长裤,束大腰带,头缠青色长巾,冬天脚上多缠裹绑腿。古代苗族男子都蓄长发,挽椎髻于头顶,插木梳或发针,戴耳环、手镯、项圈等饰物。至清代末期,他们已不再蓄发挽椎髻,有的改梳长辫子。各地区苗族妇女服饰差异较大,式样约几十种之多,但大多数地区妇女穿大领对襟短衣和长短不同的百褶裙,有的长及脚面,有的短至腿根,仅七、八寸长。湘西,贵州松桃、凯里,广西大苗山,湖北宣恩等部分地区苗族穿大襟右衽上衣,下着宽脚裤。湘西苗族的上衣无领,衣袖和裤脚绣有宽大花边,头缠格子布或青布头巾,戴耳环、项圈、手镯等饰物。苗族妇女的头饰式样繁多,挽髻于头顶,配上各种式样的包头帕,有的包成尖顶、圆顶,有的把头发绕在支架上高竖于头顶上,别具风格。她们的盛装以黔东南独具特色,把银饰钉在衣服上成“银衣”,头上戴着形如牛角的银质头饰,高达尺余。

黔东南、湘西、海南岛和广西融水的苗族,主食大米,也有玉米、红薯、小米等杂粮;黔西北,川南,滇东北的苗族,则以玉米、土豆、荞子、燕麦等主食。黔东南地区的苗族把糯米饭和蔬菜一起封存坛内,一、二个月后再取食的醅菜,是一种特具风味的酸腌菜。饮酒的嗜好十分普遍,凡遇婚丧、节日或亲友来访,都用酒招待宾客。

苗族的建筑在各地也有很大差别。黔东南居民住木制平房和楼房。楼房一般为两层,建筑形式多为“吊脚楼”(即按山坡斜度竖桩,在桩上建筑),屋顶为双斜面。顶棚上层贮藏粮食、杂物,吊脚楼下堆放杂物或圈养牲畜。湘西和贵州松桃等地,采用木质结构、双斜面瓦顶或草顶平房,每幢3~5间,“偏厦”作灶房或牲口圈。过去,地主或富裕人家还筑有庭院,并砌高墙或石碉围护。云南文山地区苗族居民住宅的墙壁多用竹条编织、外面糊上泥土的方法建造,屋顶为平形草顶。昭通地区的苗族居民多装权权房”,即一种用几根树干交叉搭糊,盖上茅草,用树枝或竹子编织、糊泥作墙的房屋。一般隔为两间,人畜各一。海南岛苗族住的是长而窄的茅草房,三间一幢,屋檐较长,檐下走廊是休息的地方。川南和黔西北的苗族多住士墙草顶或瓦顶的房屋。

苗族一般是一夫一妻的小家庭,财产由男子继承,主妇在家庭中享有较多的权力和地位。年老父母一般由幼子供养。有的地区,有父子连名的习惯,子名在前,父名在后,平时都只呼本名,不连父名。由于受汉族宗法封建的影响,有的制定字辈、建立宗祠、修纂家谱。苗族青年男女婚姻比较自由,男女青年通过“游方”(黔东南)、“坐寨”(广西融水)、“踩月亮”(云南文山、楚雄)、“跳花”(黔中、黔西)、“会姑娘”(湘西)等社交活动,自由对歌,恋爱成婚。云南楚雄等地有“姑娘房”制度,以便择配良偶。也有父母包办婚姻的,一般通过亲友撮合,讲门当户对。苗族妇女有婚后“不落夫家”的习俗,特别在黔东南至今仍有保留。有的地区苗族还有“还姑娘”、“转房”、“妻姊妹婚”等习俗。

苗族的民族文化 苗族有着上千年的历史,由古以来,苗族留存着丰富、独特的民族习俗。在婚姻方面,苗族一般都比较开放自由,他们实行一夫一妻制家庭;苗族的服饰款式多样,工艺独特,而且具有明显的民族特色,苗族有着许多传统特色的节日……

贵州苗族建筑

苗族地区盛产木材,因此,过去的房屋多为木结构。建筑在山区的吊脚楼,一般分为两层,上层住人,下层圈养牲畜或堆放杂物。

贵州苗族文化

历史文化是由人民创造的。我们多民族的大家庭里,各民族人民以其勤劳和智慧,共同创造了祖国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化,对祖国的历史文化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历史的长河中,苗族曾涌现出许多杰出的革命家、科学家、艺术家、思想家等,他们是创造本民族历史文化的杰出代表,同时也对推动祖国历史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贵州苗族服饰

苗族服饰反映了苗族历史悠久、居住分散风俗多样的特点,苗族支系与支系、县与县,易于寨与寨之间在服饰上都有严格区别。其服装的主要色调亦不尽一致,所谓“白苗”、“黑苗”、“花苗”、“汉苗”等就是依据所着服色或服式而来的自称或他称,也有根据妇女的裙样,称为“长裙苗”和“短裙苗”的。其实,同一种称呼之严,不同地域的妇女服饰也各各不同。同是“白苗”,麻栗工一带的人,上着圆领开襟窄袖青布衣,袖肘以三道黑布镶衬,内着白色衣,领围胸襟露出白衣,额部以白巾交叉而缠,白巾上又缠黑巾,黑白分明;而镇雄、威信一带的“白苗”,穿青黑色斜襟长衣,下着绉褶花裙,凡领边、袖口、围腰都以五色丝线镶绣,以宽约五寸,长达丈余的青黑布缠头,突出的白色在于裹白布绑腿。

苗族服装大多遍施图案,刺绣、挑花、蜡染、编织、镶衬等多种方式并用,做工十分考究,令人眼花缭乱。尤其从刺绣图案中往往可以寻出苗族的历史和象征意蕴,可谓是“有意味的形式”。例如,文山“花苗”,在其黑色圆领斜襟窄袖衣的领边、袖肘绣有红、黄、蓝、白等花纹,纹路多呈花状、江水状,据说这些花纹象征着苗族祖先所居之地:红、绿波浪花纹代表江河,大花代表京城,交错纹代表田埂,花点代表谷穗。禄劝、武定、安宁一带的大花苗爱披加花披肩,上绣三道方形图案,与苗族古歌上“格蚩尤老练兵场广花三道”的说法正相符,所以,传说它象征古代的练兵场和令旗,披肩两头的花纹代表过去京城的城市和街道……这些服饰的来由,大多与上古九黎三苗与黄帝逐鹿中原,战败后从黄河流域退到长江,又退到云贵高原的历史有关。因而,苗族的衣装图案并非每个能织会绣的男女都可以随心所欲地织绣,什么地方饰什么图案,什么图案表示什么,什么身份年龄的人该饰什么图案,都有严格的规定。

贵州苗族节日

苗族有很多节日,但各地区叫法和过法不尽相同。一跋都过春节(亦即客家年),有的苗族过年时要用糯米饭喂牛,并将红纸贴于牛角上,赶到水井边给牛“照镜子”。此外,还过清明节、端午节、七月半、赶秋节(立秋)、八月十五、吃新节(稻谷、玉米成熟时)等节日。篙明等地部分苗族七月立秋和八月十五要举行热闹的斗牛。每年正月的“踩花山”,是全省苗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青苗”称“踩花山”为“奥道”,“红苗”称为“厚道”,意即“睬坡”。节日活动由两三户人家联合主办;主办人称为“尤厚道”,通常由无子嗣而为祈求子嗣者充当。举行节日之前,主办人家负责栽插一棵高约两三文的五彩花杆(多用大龙竹)于选定的乎缓坝坡上,并陈设好酒于花山场内。届时,远近各村男女皆来参加。节日期间内容极其丰富,小伙子和小姑娘对唱山歌选择情侣是花山节的主要内容。此外,青年小伙子要跳芦篷舞,还有斗牛、跳狮子等活动,持续数日,热闹异常。苗族还有很多传统购宗教节日。部分苗族正月初>>

苗族有什么特色? 银饰

苗族最重要的是他们的银饰

存钱就是为了婚嫁的时候全部打成银饰佩戴在唬上,所以女孩子结婚的时候,全身上下有一两百斤的银饰

苗族人住的是什么,吃的是什么,有什么民族特色,有什么不一样的风俗 苗族的历史悠久,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这就是从黄河流域直到长江中游以南被称为南蛮的氏族和部落。苗族没有文字,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苗族居住在高山地带,以农业为主,农作物有旱稻。包谷,荞子,薯类和豆类,经济作物是麻,一般是自己种麻,自己纺织苗族人民有丰富的民间口头文学,如古歌,诗歌、情歌等等。苗族也善舞蹈,芦笙舞最为流行。

苗族的特点 苗族,现有人口7398035人,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湖北、海南、广西等省(区)。 苗族聚居的苗岭山脉和武陵山脉气候温和,山环水绕,大小田坝点缀其间。出产水稻、玉米、谷子、小麦、棉花、烤烟、油菜、油桐等。除此,还蕴藏着丰富的木材资源和矿产资源。 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商周时期,苗族先民便开始在长江中下游建立“三苗国”,从事农业稻作。苗族在历史上多次迁徙,大致路线是由黄河流域至湘(湖南)、至黔(贵州)、至滇(云南)。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原先无民族文字,2 0 世纪5 0 年代后期创制了拉丁化拼音文字。现今大部分人通用汉文。 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群众喜爱的芦笙舞,技艺很高。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在国际上享有盛名。苗族节日较多,较隆重的节日有过“苗年”、“四月八”、“龙船”节等。

苗族的民族风俗 宗教习俗  苗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祀奉祖先。“牯藏节”是苗族民间最大的祭祀活动。一般是七年一小祭,十三年一大祭。于农历十月至十一月的乙亥日进行,届时要杀一头牯子牛,跳芦笙舞,祭祀先人。食时邀亲朋共聚一堂,以求增进感情,家庭和睦。

苗族的主要信仰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原始宗教形式,苗族传统社会迷信鬼神、盛行巫术。也有一些苗族信仰基督教、天主教。苗族信仰佛教、道教的主要是东部方言苗族,苗语称Bad deib zhal(芭代周)。

饮食习惯

大部分地区的苗族一日三餐,均以大米为主食。油炸食品以油炸粑粑最为常见。如再加一些鲜肉和酸菜做馅,味道更为鲜美。 肉食多来自家畜、家禽饲养,四川、云南等地的苗族喜吃狗肉,有“苗族的狗,彝族的酒”之说。苗家的食用油除动物油外,多是茶油和菜油。 以辣椒为主要调味品,有的地区甚至有“无辣不成菜”之说。苗族的菜肴种类繁多,常见的蔬菜有豆类、瓜类和青菜、萝卜,大部分苗族都善做豆制品。 各地苗族普遍喜食酸味菜肴,酸汤家家必备。酸汤是用米汤或豆腐水,放入瓦罐中3-5天发酵后,即可用来煮肉,煮鱼,煮菜。 苗族的食物保存,普遍采用腌制法,蔬菜、鸡、鸭、鱼、肉都喜欢腌成酸味的。苗族几乎家家都有腌制食品的坛子,统称酸坛。 苗族酿酒历史悠久,从制曲、发酵、蒸馏、勾兑、窖藏都有一套完整的工艺。日常饮料以油茶最为普遍。湘西苗族还特制有一种万花茶。酸汤也是常见的饮料。 典型食品主要有:血灌汤、辣椒骨、苗乡龟凤汤、绵菜粑、虫茶、万花茶、捣鱼、酸汤鱼等。

三叶虫茶

湖南城步县的苗族族群众都会制作一种似茶非茶的“茶精”------三叶虫茶,据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本草纲目》载:“此茶装笼内,蛀虫也,取其屎用。”说明三叶虫茶最早出现在明代初期。清光绪《城步乡土志》载:“茶有八峒茶,略可采用。亦有茶虽粗恶,置之旧笼,一二年或数年,茶悉化为虫,余名为虫茶,收藏耐久,大能消痰顺气。”城步三叶虫茶作为贡品进京前后长达170年。

服饰特色

黔东南苗族服饰不下200种,是我国和世界上苗族服饰种类最多、保存最好的区域,被称为“苗族服饰博物馆”。苗族服饰从总体来看,保持着中国民间的织、绣、挑、染的传统工艺技法,往往在运用一种主要的工艺手法的同时,穿插使用其他的工艺手法,或者挑中带绣,或者染中带绣,或者织绣结合,从而使这些服饰图案花团锦簇,溢彩流光,显示出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从内容上看,服饰图案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各种活生生的物象,有表意和识别族类、支系及语言的重要作用,这些形象记录被专家学者称为“穿在身上的史诗”。从造型上看,采用中国传统的线描式或近乎线描式的、以单线为纹样轮廓的造型手法。从制作技艺看,服饰发展史上的五种形制,即编制型、织制型、缝制型、拼合型和剪裁型,在黔东南苗族服饰中均有范例,历史层级关系清晰,堪称服饰制作史陈列馆。从用色上看,她们善于选用多种强烈的对比色彩,努力追求颜色的浓郁和厚重的艳丽感,一般均为红、黑、白、黄、蓝五种。从构图上看,它并不强调突出主题,只注重适应服装的整体感的要求。从形式上看,分为盛装和便装。盛装,为节日礼宾和婚嫁时穿着的服装,繁复华丽,集中体现苗族服饰的艺术水平。便装,样式比盛装样式素静、简洁,用料少,费工少,供日常穿着之用。除盛装与便装之分外,苗族服饰还有年龄和地区差别。

苗族建筑

苗族由于特有的迁徙历史,在建筑选材和房屋构建形成自己特有的建筑风格。苗家人喜欢木制建筑,一般为三层构建,第一层一般为了解决斜坡地势不平的问题,所以一般为>>

苗族的文化特色 苗族是我国仅有的几个人口超过500万的少数民族,也是我国最为古老的民族之一,其历史要追溯到上古时代以蚩尤为代表的苗蛮集团,甚至是更早的九黎和三苗。

苗族,是一个勤劳智慧的民族。居住在靖州的苗族拥有本民族的光辉历史和古老丰富的文化艺术遗产。如神话、传说、故事等口头文学以及歌舞、绣织等民间艺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乡土气息。苗族人民在民间工艺美术方面也颇有造诣。他们制作的工艺美术品,种类繁多,如刺绣、编织、彩绘、蜡染、雕刻、剪纸等等都各有特色。

苗族刺绣,有着悠久的历史。纳雍的苗族刺绣也有数百年的胆史。自种、自纺、自染、自织、自绣、自用的线绣等工艺,普及整个纳雍县境内的苗村山寨。苗族刺绣和挑花多以大自然为题材,结合生活实践,绣出风格优雅、充满民族气息的花纹图案。苗族妇女随手绣来,花样百出,有平绣、盘绣、结绣、绉绣、牵线绣、布贴绣等多种绣法,图案美观大方,耐人寻味,凝聚着苗族妇女的才能和智慧,堪与其他绣种争芳斗妍。苗族姑娘无不都是飞针走线“挑、编、织、绣”的行家。苗族刺绣种类的繁多和工艺的精美,让其他的刺绣种类望尘莫及。苗族刺绣不仅记录节日、图腾和英雄,还记载着苗族几百年迁徙的历史,在很多苗族刺绣图案中,都有水波状的花纹,苗族用这样的符号表示他们的祖先曾经跋山涉水,渡过长江、黄河,最后才来到西南。

苗族的绣花技术主要是用各种颜色的纱线在自己的头巾、腰带和衣襟上绣上具有民族特色的花纹,别具风格。挑花历史悠久,许多民族广泛运用。挑花多以几何化的形体挑绣,讲究反挑正看,平滑细腻,朴素自然,无论在色彩、构图等方面都极富审美情趣,用挑花绣制而成的裙子、披肩、围腰、帽子、背包等生活饰品在民族传统工艺品中独具特色,深受都会人青睐。,

来源:人人网;石越宇的日志

苗族的民族特色 急! 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散布在世界各地,主要分布于中国的黔、湘、鄂、川、滇、桂、琼等省区,以及东南亚的老挝、越南、泰国等国家和地区。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和苗族口碑资料,苗族先民最先居住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其祖先是蚩尤,“三苗”时代又迁移至江汉平原,后又因战争等原因,逐渐向南、向西大迁徙,进入西南山区和云贵高原。自明、清以后,有一部分苗族移居东南亚各国,近代又从这些地方远徙欧美 。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分湘西、黔东和川黔滇三大方言。由于苗族与汉族长期交往,有一部分苗族兼通汉语并用汉文 。苗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

在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中,中国苗族总人口为9426007人,人口在少数民族中居第四位 。

苗族民族特产 苗族自治州

民族工艺有在宋代就作为贡品的苗族蜡染和侗族的侗锦以及苗族侗族的刺绣、民族服饰和首饰等,都具有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竹编是都匀布依族、苗族、水族、瑶族等众多民族的传统工艺品。剪纸是都匀水族聚集的奉合、阳和、基场民族乡特有的剪纸艺术。

荔波风猪

采用四十至六十天的奶膘猪仔,刮毛去五脏后,加洒八角、茴香、花椒、草果、桂皮、山奈、生姜等佐料及精盐腌制风干而成,故名风猪。产品远销欧洲、印度、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水蕨菜

水蕨菜生于荫凉潮湿的河谷里,荔波水蕨菜主产于王蒙、朝阳、玉屏、捞村一带。水蕨菜在沃土可长至一尺余长,但通常情形仅五寸左右。水蕨菜味甜、鲜嫩。普通蕨菜味苦,口感粗。且可食部分仅为蕨芽。但水蕨菜通株可食。

没有三苗族,三苗是传说的古代部落名。

三苗,姜姓,与欢兜、共工、鲧合称为“四罪”。中国传说中黄帝至尧舜禹时代的古部落名。又叫苗民、有苗。有西北说,也有长江以南说。 当禹的夏部落联盟跨入奴隶社会时,三苗已有君子、小人之分,开始有了阶级分化。

危姓与三苗的关系:

源于缙云姓,出自蚩尤后裔三苗,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相传,上古时帝尧因儿子丹朱行为不检,故而把帝位禅让给舜。当时居住在河南南部至湖南洞庭湖、江西鄱阳湖一带的三苗部族比较强大,他们也反对禅让。丹朱就联合三苗起兵,与舜争夺天下。

舜派大禹领兵镇压,禹在丹水一带打败了三苗,三苗君主被杀,丹朱不知所终。三苗叛乱被平息后,舜帝将三苗族人迁徙到西北的三危山(中国甘肃敦煌)一带居住。三苗后裔遂以危为姓,称危姓。

扩展资料:

三苗的起源:

在中国传说中“三苗”是黄帝至尧舜禹时代的古部落名。

有的文献说三苗是“九黎之后”。尧时,三苗作乱,尧发兵征讨,作战于丹水,打败三苗。有文献说三苗的首领驩兜是“尧臣”,被称为“诸侯”。后来,尧将三苗流放到西北的三危山。禹时,三苗不服,禹与三苗进行了一场历时70天的大战,从此三苗在历史记载中消失。

此后,史籍中不再见三苗的活动。近代有少数学者认为,现代的苗族就是三苗的后裔,但章太炎、吕思勉等与此看法不同,认为现代的苗族与三苗无关。

-危

-三苗

一、社会制度

1、鼓社制

新中国成立前,苗族鼓社是由共同源于一个男性祖先而结合起来的人们的集团。鼓社一般由同宗的一个或数个自然村寨组成,小的几十户或百来户,大的几百户乃至上千户。一个社共立一个鼓祭祖,有共同的宗教节日、共同的地域观念和共同的习惯法规,穿同一服饰,操共同的方言。

2、议榔制

议榔是不同宗的家族组成的地域性村寨组织,即农村公社组织。各地苗族的叫法不一。黔东南叫“构榔”或“勾夯”,也叫“构榔会议”;广西叫“栽岩会议”或“埋岩会议”;湘西大部分地区称“合款”;云南金平县叫“丛会”或“里社会议”。它是苗族社会中一种议定公约的制度,是地区性的政治经济联盟组织。

3、理老制

理老(或称“寨老”、“乡老”)是苗族村寨中的自然领袖,他自然形成,不经选举产生,也不世袭。理老大致有三级:一个村寨的理老,称之为“寨老”或“勾往”。

主要调解发生在本村寨内的纠纷;一个鼓社(氏族)的理老,称为“鼓公”或“娄方”,主要调解管理发生在本氏族内的纠纷;一片地方(包括若干村寨)的理老,称为“勾珈”或“大理头”,负责调解发生在本片地方内的重大纠纷案件。

二、禁忌

1、生活禁忌

生活习俗禁忌:有些苗族地区,忌随时洗刷饮甑、饭包、饭盆,只能在吃新米时洗,以示去旧米迎新米。随时洗刷会洗去家财,饭不够吃。在山上饮生水忌直接饮用,须先打草标,以示杀死病鬼。

忌动他人放于路边的衣物,以免传染麻风病。忌孩子在家中乱耍小弓箭,恐射中祖先。忌跨小孩头顶,否则孩子长不高。禁忌妇女与长辈同坐一条长凳。苗族的禁忌,据不同的支系各有不同。

2、产忌

产妇生育,忌外人入室。不慎误入者,出门时须洗脚,并喝下一碗冷水,以防将产妇的奶水“踩干”。产妇忌吃老母黄牛肉、母猪肉、公鸡肉、小鱼、蔬菜、辣椒等。有些苗族地区,忌孕妇与孕妇会面,亦忌去别的产妇家,否则会被认为延长产期。

3、农事禁忌

苗族人每年第一次往田里送粪归来时忌见外人,若遇之,忌打招呼。栽秧时若见秧田有鱼时忌说鱼,否则鱼会吃秧根。有些村寨,收获小米时留下穗小的不收,若孩子问及,忌说“不要了”,要说“它们未长大”,否则以后小米因伤心而拒绝再长。

4、丧葬禁忌

有些苗族地区,忌男性死于白天,女性死于夜晚,认为时辰不对,死者须再要一异性死者相伴。故死时不适,丧家常请巫师

苗族有哪些风俗?苗族的传统文化有哪些?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原先无民族文字,20世纪50年代后期创制了拉丁化拼音文字。现今大部分人通用汉文。苗族过去信...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