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有多少人口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2收藏

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有多少人口,第1张

人口:约117万人

人口密度:890人/km2

邮编:466100 代码:411623 区号:0394 拼音:Shangshui Xian

商水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周口市西南部,东经114°15′-114°53′、北纬33°18′-33°45′之间(中心坐标:东经114° 37′、北纬33° 33′)。西邻郾城县,南连上蔡县,东接项城市,北靠川汇区,西北、东北与西华、淮阳县隔沙河相望。县城城关镇与周口市连接,东距项城市区28千米,西距漯河市区60千米。全县总面积1314平方千米,总人口117万人(2002年)。

地势平坦,西北高东南低。主要河流有沙颖河、汾河、清水河等。地处暖温带南部,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为季风半湿润气候,全年温度适宜,四季分明。年日照时数平均20949小时,年平均降水量7851mm,无霜期历年平均为223天,年平均气温145℃。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02℃;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75℃。

行政区划

商水县辖3个办事处、9个镇、11个乡,1个国营农场:新城区办事处、东城区办事处、老城办事处、黄寨镇、练集镇、魏集镇、固墙镇、白寺镇、巴村镇、谭庄镇、邓城镇、胡吉镇、城关乡、平店乡、袁老乡、化河乡、姚集乡、舒庄乡、大武乡、张明乡、郝岗乡、张庄乡、汤庄乡;商水县农场。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新城区办事处面积:约1302平方千米 邮编:466100 代码:411623001 

位于县城北部,与周口市行政新区毗邻。以周商大道为中轴线,北起商水县境,南至纬一路,东至省道吴黄线,西达李城公路,南北长约31千米,东西长约42千米,区域面积约1302平方千米,计划人口规模10万人左右。2006年,管理3个社区、3个村委会:郑庄社区、大马庄社区、商城社区、王化雨村、算张村、马口村。

东城区办事处面积:17平方千米 人口:332万人 邮编:466100 代码:411623002 

于2006年9月20日正式挂牌成立,管理3个社区、7个村委会:康庄社区、左庄社区(?还是东关社区?)、备战路社区、王沟桥村、倪庄村、傅庄村、苏坡村、柴坑村、安庄村、王道平村;左庄自然村。

老城办事处面积:933平方千米 人口:391万人 邮编:466100 代码:411623003 

位于县城西南角,东邻东城办事处,西与汤庄乡接壤,北隔护城河与新城相邻,南隔汾河与姚集乡相望。2006年,管理7个社区、6个村委会:南街社区、南关社区、南园社区、东关社区、西街社区、西关社区、北街社区、董欢村、龙王庙村、曹营村、曾庄村、顾楼村、梁庄村。(另一资料为14个村居,38个自然村、59个村民组)

黄寨镇面积:68平方千米 人口:61万人 邮编:466113 代码:411623101 

位于商水、项城、淮阳三县市交界处,距周口市18千米。2006年,辖26个村委会:黄寨村、焦芦埠口村、程王营村、后王营村、后胡村、周腰庄村、陆老家村、曾楼村、赵草楼村、唐店村、张寨村、宋营村、赵营村、勾营村、半坡村、杨营村、闫先店村、吕墓坟村、郑埠口村、童岗村、刘井村、小集村、谢庄村、王潭村、前赵寨村、王老村,(114个自然村,270个村民组)。

练集镇面积:54平方千米 人口:51万人 邮编:466112 代码:411623102 

练集镇位于商水县东半部,距县城10千米。原辖辖26个行政村,97个自然村,231个村民组。2006年,辖23个村委会:刘楼村、薛套村、朱集村、东刘坡村、王寨村、南胡庄村、村李村、时庄村、田楼村、耿楼村、河沿村、闫桥村、梁寨村、东梁庄村、梁楼村、五所楼村、曲吴庄村、练集村、中杨庄村、马庄村、周楼村、东钱营村、曲三所楼村。

魏集镇面积:56平方千米 人口:54万人 邮编:466143 代码:411623103 

位于商水县东南部,东与项城市南顿镇毗邻,南与上蔡县接壤。2006年,辖29个村委会:位集村、陈楼村、许寨村、魏屯村、新集村、汪屯村、胡屯村、邓屯村、谷李屯村、高庄村、小莫庄村、赵湾集村、大石营村、小石营村、党桥村、常庄村、韩营村、夏寨村、营子村、郭屯村、井王庄村、苏童楼村、前苏村、洪桥村、钊常村、杨凹村、苏寨村、沈庄村、殷庄村,(77个自然村,214个村民组)。

固墙镇面积:81平方千米 人口:75万人 邮编:466125 代码:411623104 

位于商水、上蔡两县交界处。古时《淮阳志》称互乡,《上蔡志》称固墙,后沿袭上蔡称谓至今。辖2个居委会、33个行政村。 2006年,辖37个村委会:固墙村、大郭楼村、李吉屯村、郁庄村、刘坡村、毛屯村、徐屯村、连桥村、小智庄村、北张庄村、智新庄村、黄台村、赵吉村、魏庄村、翟楼村、仝民庄村、邢楼村、李楼村、尚庄集村、王店村、毛寨村、叶庄村、智王村、朱殿下村、关庄村、代庄村、周寨村、李华实村、许楼村、张坡村、前茅岗铺村、彭庄村、南赵庄村、朱夏庄村、桑树李村、三合村、季坡村。 镇政府所在地面积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2万人,居委会人口07万人。

白寺镇人口:40824人 邮编:466132 代码:411623105 

位于商水县西南部,沿周驻公路与上蔡县接壤。2006年,辖23个村委会:白寺村、郭洼村、李庄村、穆庄村、王演庄村、西郭庄村、郭老家村、魏桥村、周庄村、北岳村、靳庄村、火烧楼村、秦湘湖村、天坡村、王坡村、西边界刘村、大屯村、白庄村、保平村、郭小寨村、乌沟张村、岗叉楼村、范楼村,(51个自然村,196个村民组)。

巴村镇面积:66平方千米 人口:46696人 邮编:466135 代码:411623106 

位于商水县西部,与漯河郾城县、驻马店上蔡县交界。2006年,辖28个村委会:巴南村、后党村、董村、小胡家村、前党村、胡集村、小訾家村、大訾家村、西安庄村、双楼田村、于庄村、朱郭村、张杨村、大邵庄村、党寨村、刘楼村、巴北村、袁吴徐村、娄庄村、杨楼村、贾庄村、司李家村、上城村、韩庄村、黑朱家村、西张庄村、吕刘村、崔庄村,(42个自然村,206个村民组)。

谭庄镇面积:905平方千米 人口:59万人 邮编:466141 代码:411623107 

位于商水县西部。2006年,辖35个村委会:谭庄村、冯庄村、柏树王村、桥东村、卜刘寺村、田庄村、肖谭村、前谭村、杨楼庄村、王家寨村、候庄村、马村、大连湖村、西铁炉村、韩村、焦城村、曹渠村、湾子村、大曹村、堤东村、新庄村、张老村、三里店村、西康庄村、十字井村、碱场村、曹楼村、夏庄村、南楼村、三李村、三里桥村、肖杨村、马营村、西陈庄村、武庄村。

邓城镇面积:72平方千米 人口:53万人 邮编:466144 代码:411623108 

位于商水县西北部,南邻周漯公路,北与西华县隔沙河相望,东、东南距周口、商水各15千米。三国时魏大将邓艾在此屯兵,故名邓城。2006年,辖30个村委会:邓东村、张堂村、白地村、白蛇村、杨河村、屠家村、大陈村、小陈村、林村、前史村、后史村、北李庄村、江庄村、王庄村、潘堂村、拐地村、黄翟庄村、路口村、东范庄村、牛张庄村、杨湾村、许村、张湾村、程寨村、腊梅庄村、牛堂村、小张庄村、朱湾村、邓西村、西营子村,(76个自然村)。

胡吉镇面积:平方千米 人口:47万人 邮编:466124 代码:411623109 

位于商水县城东南部25千米处,东与项城接壤,南与上蔡毗邻。2006年,辖28个村委会:东胡村、前张村、后张庄村、前沟刘村、后刘村、省庄村、东陈庄村、南岭村、中岭村、东拐村、北岭村、西胡村、北康庄村、张岗村、韩屯村、刘屯村、康老家村、上下许寨村、夏闫庄村、西王庄村、夏老村、沈李家村、尚贺村、党冯村、尚庄村、北陈庄村、南康村、蔡庄集村,(183个村民组)。

城关乡人口:35万人 邮编:466100 代码:411623200 

环绕商水县县城,北接周口市区,全乡南北长约65千米,东西长约9千米。2006年,辖18个村委会:大井村、郝庄村、李风寨村、董营村、朱冢村、王老庄村、远通寺村、干河沿村、家庙后村、中兴寨村、双庙集村、大刘村、吴楼寨村、瓦房庄村、黄庄村、陈家寨村、大李庄村、王楼村,(181个村民组)。

平店乡面积:60多平方千米 人口:53507人 邮编:466121 代码:411623202 

乡政府位于商水县城东南11千米处。2006年,辖28个村委会:平店村、胡庙村、袁庄村、半河桥村、刘营村、李岗村、吴吉屯村、葛楼村、东邓店村、后刘楼村、赵庄村、王坡寨村、王老家村、东朱庄村、程岗村、文寨村、杜庄村、广投庄村、刘桥村、东海子涯村、后李村、戚楼村、刘雒庄村、刘大庄村、施营村、小曾庄村、秦黄村、周王村。(27个行政村?)

袁老乡人口:46万人 邮编:466122 代码:411623203 

位于商水县城东南部,与位集、平店、化河、固墙四乡镇交界。2006年,辖27个村委会:元关庙村、二府集村、郭庄村、南李庄村、三仙庙村、盛庄村、东马庄村、刘湾村、承屯村、朱屯村、王屯村、张桥村、袁老村、袁腰庄村、老虎庄村、樊庄村、罗堂村、前刘楼村、王庄寨村、贾阁村、贾寨村、杨寨村、马河村、南曾庄村、东连桥村、袁高楼村、郑桥村,(62个自然村,192个村民组)。

化河乡面积:49平方千米 人口:48300人 邮编:466100 代码:411623204 

位于县城东南6千米处,原辖28个行政村,77个自然村,207个村民组。2006年,辖22个村委会:化河村、杨树东村、何楼村、东张坡村、曹楼坡村、三里长村、南郭庄村、王教庄村、东化庄村、北郭庄村、宁楼村、大庄村、陈李庄村、小庄村、肖庄村、大王庄村、高楼村、谢楼村、高老村、大柴庄村、南马庄村、任庄村。

姚集乡面积:81平方千米 人口:676万人 邮编:466131 代码:411623205 

位于商水县城南9千米,北与城关乡,东与化河乡隔河相望,南与固墙镇、上蔡县东岸乡接壤,西与白寺镇为邻。2006年,辖38个村委会:姚集村、骆庄村、李茂桃村、龙塘河村、焦湾村、双桥村、袁桥村、赵黄庄村、朱庄村、王场村、白寨村、赵庄村、邓楼村、前刘村、孙庄村、南王庄村、马店庄村、老范楼村、仝邓楼村、芳寨村、黑刘村、陈庄村、窦湾村、杨沟河村、匡王村、陈冢村、周马村、郭楼村、雾台村、堤子湾村、豆庄村、大李庄村、庞庄村、鹭鸶楼村、卢庙村、宋庄村、段堤村、门坡村,(104个自然村,328个村民组)。

舒庄乡人口:36万人 代码:411623206 

位于商水县西南部。2006年,辖29个村委会:舒庄村、三所楼村、王一候村、东魏庄村、乔庄村、便宜张村、大朱庄村、小朱庄村、杜店村、西王楼村、杨集村、汾河村、府里庄村、扶苏寺村、訾楼村、胡庄村、吴庄村、郭大寨村、魏木营村、胡林庄村、杜谭村、钟镇仓村、王棚村、路楼村、文庄村、大张村、高庄村、西杨庄村、北王张村,(45个自然村,192个村民组)。

大武乡面积:55平方千米 人口:42396人 邮编:466134 代码:411623207 

位于商水县西南部,距县城25千米。南部与上蔡县小岳寺乡、华陂乡接壤,西部与郾城县万金乡、青年乡毗邻,北部、东部分别与本县巴村镇、舒庄乡交界。全乡东南至西北长145千米,南北长35千米。2006年,辖32个村委会:大武村、洼刘村、前朱村、后朱村、王停铺村、西赵庄村、卢庄村、张表村、官路韩村、焦寨村、边王村、化庄村、王金楼村、堤子王村、苦子王村、雷庄村、孙庄村、西贾庄村、大王村、堂李庙村、姚庄村、门王村、小许村、许尧村、固现村、前冯楼村、后冯楼村、刘庄村、边界李村、程刘村、方庄村、罗庄村。

乡名因乡人民政府驻大武村而得名。1975年由原巴村公社分设焦寨公社,1980年改为大武公社,1983年撤公社改乡至今。

张明乡面积:615平方千米 人口:5万人 邮编:466142 代码:411623208 

位于商水县西北部,距县城35千米,西与郾城县相邻, 北与西华县隔沙河相望。2006年,辖23个村委会:西张明村、东老门潭村、何渡口村、寺王村、董湾村、葫芦湾村、沟西村、龙胜村、董范村、沱河村、蔡庄村、屈庄村、东张明村、陆间楼村、小王庄村、后马庄村、坡杜村、闫庄村、胯陈村、尚集村、曹庄村、周济铺村、大连庄村。(40个自然村,199个村民组;另一:46个自然村,119个村民组。可能是统计年份不同。)乡政府驻西张明村。

郝岗乡面积:43平方千米 人口:42万人 邮编:466143 代码:411623209 

位于商水县西北部,西与漯河市郾城县接壤,北与西华县隔沙河相望。2006年,辖27个村委会:郝岗寨内村、郝岗寨外村、前沈庙村、后沈庙村、海子涯村、南常社店村、北常社店村、柴湾村、李新庄村、三义寨村、范庄村、东回窝村、西回窝村、高庙常村、大路李村、高庙卫村、官路陈村、逍停岗村、东千刘村、哲店集村、程庄村、练庄村、迎回村、东黄坡村、西黄坡村、陈坡村、吕场村,(43个自然村,164个村民组)。

张庄乡面积:75平方千米 人口:52万人 邮编:466145 代码:411623210 

位于商水县西北部,乡政府所在地东南距商水县城、东距周口市区均为10千米。2006年,辖27个村委会:大郭庄村、城上村、城下村、齐跪台村、南陵村、訾周庄村、东门外村、后张坡村、徐庄村、西高庄村、东屈庄村、八里王村、大姜楼村、唐庄村、双庙村、李寨村、赵棚村、王岗村、小河湾村、杨九庄村、杨湖村、刘村、西姜庄村、张庄村、北王庄村、杨单庄村、葛岗村,(78个自然村,209个村民组)。

汤庄乡面积:66平方千米 人口:53万人 邮编:466100 代码:411623211 

东北与周口市川汇区毗邻,东距商水县城不足15千米。2006年,辖24个村委会:汤庄村、东口头村、西口头村、訾庄村、赵桥村、张楼村、刘口村、大赵庄村、北坡村、南坡村、魏坡村、娄冲村、双王村、铁炉村、杨尤庄村、雷楼村、赵集村、杨庄村、北刘庄村、陈寨村、老杨庄村、均户庄村、吴楼村、傅楼村。(另一资料:原为29个行政村,102个自然村)

商水县农场面积:115平方千米 人口:6800人 代码:411623500 

国营商水农场是国家中型一级农垦企业。始建于1952年2月,现隶属于河南省农业厅农场管理局和商水县政府领导和管理。下辖15个农业分场、2个行政村(老支村、张庄村)、2个自然村,分布在全县白寺、舒庄、巴村、谭庄、汤庄、张庄等6个乡镇境内。场部设在老支村。

历史沿革

汉代称汝阳,以妆水为名。隋代改为氵殷水。宋太祖赵匡胤为避父讳(其父名赵弘殷),讳“殷”、“氵殷”等字,“殷”、“商”为同一王朝名,改“氵殷水”为“商水”。

商水地域在西周时,属沈国。春秋时,蔡昭侯十三年(公元前506年)沈国被蔡国所灭,此时其县境西部属蔡国,东部属顿国。楚昭王二十年(公元前496年),楚国先灭顿国,后又灭蔡国。战国时,属楚国。秦,在阳城(含舒庄乡扶苏寺村)置县,属陈郡。陈胜、吴广起义时期,改阳城为扶苏。西汉时,属豫州汝南郡,县境分属阳城、汝阳、博阳三县。其后其县名屡经变换,至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在其地域上又分置了殷水肥(治所为商水老城,另一说在今邓城镇潘堂)。大业初年(605年),并汝阳县入殷水县。皇泰元年(618年),置扶苏县,与殷水县同属陈州淮阳郡。唐武德五年(622年),并扶苏县入殷水县,属河南道。贞观元年(627年)属陈州。兴元元年(784年)属陈州淮阳郡。五代,县名仍称殷水,属陈州。宋建隆元年(960年),改殷水县为商水县。

1947年8月18日,商水县城第一次解放;10月23日,商水县城第二次解放;11月成立商水县民主政府,12月又在其今日辖地西部成立了郾商西县民主政府。1949年2月,郾商西县并入商水县。1952年6月10日,周口市改为镇归商水县管辖,商水县政府由商水城关迁到周口,属淮阳专区。1954年5月5日,商水县与周口镇分署办公。1958年,周口镇第二次并入商水。1965年11月25日,商水县与周口镇再次分署办公。1975年,商水县直机关由周口迁至商水老城至今。1953年前,商水县属淮阳专员公署。1953年—1965年,属许昌专员公署。1965年后属周口专区(周口地区),2000年8月2日属周口市。

2000年,商水县辖10个镇、12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093686人,其中:城关镇 44790人、黄寨镇 58799人、练集镇 51220人、魏集镇 56037人、固墙镇 69884人、白寺镇 41361人、巴村镇 44149人、谭庄镇 57946人、邓城镇 61082人、胡吉镇 46214人、城关乡 37555人、李埠口乡 51486人、平店乡 47231人、袁老乡 42793人、化河乡 43822人、姚集乡 64241人、舒庄乡 38114人、大武乡 43191人、张明乡 46861人、郝岗乡 38800人、张庄乡 49684人、汤庄乡 51706人、农场虚拟乡 6720人。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商水县辖10个镇、12个乡:城关镇、谭庄镇、巴村镇、白寺镇、魏集镇、黄寨镇、邓城镇、固墙镇、练集镇、胡吉镇;城关乡、化河乡、平店乡、袁老乡、姚集乡、舒庄乡、郝岗乡、张庄乡、张明乡、汤庄乡、李埠口乡、大武乡。

2006年,将李埠口乡划给周口市川汇区管辖。

2021年1月,2020年乡村振兴传播影响力县区排名发布,商水县位列第210名。

2021年1月,第四批河南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区)名单出炉,商水县上榜。

2020年6月,商水县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冀鲁豫片区)。

2018年2月,商水县上榜2017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04年,商水县位列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第63名。

恭喜你,说不定你是董仲舒的嫡派后人,因为董子故里就在枣阳。按史书,西汉董仲舒为广川(今河北枣强东)人。董姓为当地大姓之一。今日董姓以河北、山东、山西、云南、辽宁、浙江等省最为集中。

下面我给你网上资料,直接提到章丘董氏和枣阳董氏的关系,觉得好再给俺加点分!

本文可供(冀)枣强董氏(鲁)济阳,章丘,寿光,昌乐,安丘等地董氏后裔修谱时参考

-------------------------------------------------------------------------------

枣强董氏家谱序

此文董孝忠族长所写

董姓者,豢龙氏也,汉朝大儒董仲舒之苗裔焉居广川府枣强县两广新集庄宗族繁多不及备载,唯有我始祖讳士诚者,自洪武二年兄弟三人奉母迁至青州府益都县东北乡,离城四十里洱水之右范疃园子庄居住兄弟事母耕织为食聚首数年太祖母故去,葬于河山寺南,洱水涯西茔碑一座,地半亩,记载详明遂析筹焉长公士贤移居溎河,人才众盛,富贵共昌二公士能,移居丹河文武并见,功名迭出唯三公士诚,移居洱左,立产业,世务农桑,教子孙尝读诗书惧宗祀之无所茔田立右忧宗派之失守谱著晰清

大清康熙五十六年岁次丁酉正月 榖旦 ("董家村"家谱序由谭坊董廷琳提供)

寿光田马镇溎河村董氏墓志

按族谱:有明洪武年间,始祖兄弟三人,自阳信迁至青郡,分处三河长讳士贤居溎河,次士能居丹河,俱属寿光三讳士成居洱河,属益都据阳族谱系出广川,即今直隶之景州也董子祠在焉而山东德州亦名广川,不知孰是据丹河碑记,则云:阳信董氏系直隶枣强县籍,统俟考稽墓中有百余冢,世远年湮始祖冢不能复辨雍正年间,栽松树约五百株,兹汲立碑,以志其概聊寄水源木本之思于万一耳!

溎河董氏始祖讳士贤之墓

十代孙 裕先 永吉 玉圣 十一代孙大仪大成大冲大蕴大魁率

十三代孙 长泰暨九支众孙顿首 仝立

历世碑文

始祖讳士能公行二,兄弟三人明洪武间迁居寿邑长祖士贤公居溎滨,三祖士成公居洱涯,我祖居丹浒相传与阳信董氏俱系直隶枣强县籍,迄今十余代矣椒聊实衍,丹桂根深,奕奕书香虽分土以别井,绵绵世泽,洵异派而同源,修家乘于此时,庶免子孙失序之憾,识宗支于他日,尚存兄弟孔怀之思谨勒石以志言,母教数典而忘祖!

乾隆三年岁次戊午月建癸亥 朔 日

十一世孙董学唐约族人 公立

赐进士弟诰授中宪大夫湖广湖南长沙等处地方布政使司督理粮储道按察使司副使翰林院庶吉士学习国书加四级记录六次十二代孙思恭谨志子觐午书丹

大清乾隆三十九年岁次甲午三月 谷旦 ("墓志与碑石"等史料由溎河董日俭董浚溪提供)

又,据枣强县唐林乡前王寿村家谱记载:

大清光绪二十年岁次甲午年弍月十四日,四世祖董士安后人:十六世,董巨川;十七世,董连珠;十八世,董云祥由山东章丘县城西北五十五里董高唐寨村前来王善友村祭祖

公元一九九三年五月,始祖董士能后人,山东寿光赵庙乡西庞村,二十世后裔董梦泉来信叙谱写史,并言始祖董士廉由山东章丘县迁居山东寿光县溎河后改名董士贤

本文可供(冀)枣强董氏(鲁)济阳,章丘,寿光,昌乐,安丘等地董氏后裔修谱时参考

董氏出于同一宗源,为高阳氏颛顼帝之后裔。据史料所载,董氏的发源地在山东定陶北部、山西运城、山东平原县三个地方。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董氏先人从发祥地董国(今山西运城)向四方藩衍播迁,据有关史料记载:北京之尚义、魏县,山东之龙口、平邑,山西之太原,甘肃之酒泉,湖北之监利,广西之桂林,贵州之从江,云南之泸水河口、陇川,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董氏族人分布。实际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董氏族人在神州大地以及世界上分布不尽相同。诚如枣庄“江都堂”董族家谱所说董氏一族“始于虞,显于汉,盛于蜀,而大于元。”

1 先秦时期:

早在先秦时期,董氏族人主要的活动地区包括山西、陕西、河南、甘肃南部等,春秋战国时期活跃于晋国的有董狐和董安于。并且已经向西和向南迁移,散布于甘、川、滇、黔等广大地区,与当地土著混居,逐渐融入土著民族之中,成为土著诸姓之一。此外,也有西南、北方等外族融入董氏。

2 秦汉时期:

到秦、汉时期,董氏己北及河北,东进山东、南逾岭南、东南抵江浙、西到四川,在今山西、甘肃、河北、河南较为集中。另外,陕西,山东定陶、高青,广东广州,四川资阳、德阳,浙江余姚、湖北襄阳、枝江,福建福州,河南禹州、伊川、南阳、开封、杞县、信阳、灵宝等地也散居有董氏族人。后在不断的繁衍过程中,甘肃、山东两地董氏发展成当地望族。董氏名人有秦秦都尉西汉翟王董翳,西汉成敬侯董渫(山东单县人);西汉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董仲舒,西汉宣帝时期的高昌侯董忠(为东汉孝子董永先祖);西汉末王莽时期大司马董忠(为董仲舒八世孙);东汉洛阳令董宣;东汉太师董卓。

据记载,自汉至唐,云贵地区的董氏发展成为大姓,逐渐将云贵地区的土著民族同化为西南地区的汉族。东汉公孙述时,牂牁(治所在今贵州黄平县西北)大姓有董氏。

3 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百姓四处流散,大举迁往南方,安徽、江西、江苏、湖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均有董氏迁徙而来者。甘肃、四川的董氏已经繁衍成大姓,同时向西南的云南、贵州迁移。这时,有人称蜀国“四相”之一的三国名臣董允,医学家董奉,南北朝外交家董琬。

4 隋唐五代时期:

隋唐时期,是董氏一大繁衍时期,福建、广东、湖南、云南等地均有董氏迁居者,唐朝时董氏的人口重心开始在滇黔地区形成。唐代的《元和姓纂》列董氏郡望有四:陇西、弘农(今河南灵宝)、河东、范阳(今河北琢县),此外还有济阴(今山东曹县)。董氏艺人大量涌现出来,有琴师董庭兰、五代南唐的画家董源、唐朝宰相董晋。

并大批移民东南。唐末,固始(今属河南)人陈元光父子开漳入闽及王潮、王审知入闽时都有董氏加入。固始董氏随王潮、王审知入闽者,即今石狮、金门始祖董思安,开运二年(945年),董思安忠于旧主退隐泉州。元朝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农历七月十四董思安第十四世孙董善顺因避元兵骚扰从晋江青阳迁居石狮永宁沙堤村,其弟董善应则避居于金门古坑乡,故今金门、同安、厦门、漳州、晋江、石狮董氏均为同宗。其后裔有郑成功的岳父董先,董先坚决支持郑成功的抗清事业,其子董腾后追随郑成功收复宝岛台湾,并长期率水师驻扎澎湖。唐末“南诏宰辅”董成原籍金陵,流落至滇,仕南诏为布燮,后裔先后转徙剑川、景东、云龙、洱源、云县等地,是为大理史城董氏始祖。

5 宋金元时期:

迄于宋时,董氏大批迁居东南地区,同时进一步向西南地区发展。宋元时期,金兵入主中原及蒙古军队的南下再度迫使董氏南迁。元明时期董氏族裔宦游全国各地,近及于大理,远达漠北及岭北(包括今外蒙及俄罗斯一带)。其中董俊族裔籫缨世族,望重朝野,以“四世八公一翰林”著称于世,先后有上千族裔宦游于大江南北。董孝忠先生经深入的调查研究,在撰写《董仲舒后裔渊源研究》一文指出:在沿济南至青岛的胶济线两侧、徐州至连云港的陇海线南北各省居住着众多董俊后裔。宋代将领董宗本董遵诲父子、金戏曲作家董解元、蒙元时期藁城董俊董文炳董文用董文忠父子,元时柏乡董朴。

明代以前,董氏已遍布江南各省,其中浙江东阳(古称吴宁)、肖(萧)山、富阳、浦江、临安、安吉、绍兴、杭州等地的董氏许多是从唐贞观初迁入浙江的婺州判司董元的后裔。今江西宜黄、乐安、婺源、赣州、崇安、新干、以及长汀、监利、华容、石首、泾县等地的董氏是唐末入赣的董连(唐宰相董晋之后)的后裔,许多董氏名人均出于此宗,如董淳、董敦逸、董德元、董全祯、董杰、董邦达、董诰,今江西省乐安县牛田乡流坑村(古属庐陵)有四千余人董氏后裔聚居,被誉为“千古第一村”。

宋朝时期(公元960~1279年)董氏族人达四十六万之多,约占全国总人口的059%,居第三十四位。主要分布于江西、河北、山东、河南四省,约占董氏总人口的64—;其次分布于湖南、甘肃、安徽三省,约占董氏总人口的22%,形成赣皖湘、陇西、冀鲁豫三大董族聚居地。其中江西为董氏第一大省,约占全国董氏总人口的22%,占江西人口的12%。

6 明朝时期:

明朝时期(公元1368~1644年),董氏约有四十二万之众,约占全国总人口的045%,居当时第五十五位。主要分布于浙江(25%)、山东(19%)两省,约占董氏总人口的44%;其次分布于山西(87%)、江苏(81%)、河北(68%)、江西(63%)、安徽(62%)五省,约占董氏总人口的36%。其中,浙江为明时董氏的第一大省,约占全国董氏总人口的25%。

明朝时,董氏族人曾以军屯、民屯的身份迁住西南边陲云南等省。据民国时期《昆明县乡土教材》记载:“民家族,据称其始祖系随明将沐英平滇由大理、鹤(庆)丽(江)诸县迁至今所——滇池西岸大、小鼓浪,阳临谷(今杨林港)等处。”观音山杨林港、富善村的白族老人们认为,他们的“先祖姓张,第十三世祖还姓董,立过董氏宗祠。”《董氏家谱》中记有:“阳谷董氏,安徽凤阳之世族也。明洪武年间,先祖赐以医学,随黔宁王沐英到滇。”很显然,这些随军从安徽凤阳来的人们在滇池沿岸屯军并入赘土著的白族人家,其后代成了白族。其道理,与大理一带自称是来自“南京应天府”的白族一样。

明洪武年间,也有不少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军士随军来到大理和云南其它地方屯军,许多人入赘土著白族和其它民族人家,其后代成了自族和云南其它民族的。如云南省临沧市双江县档案馆保存的《董氏族谱》记载了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自治县董氏的源流:公元1386年明太祖朱元璋推行垦边政策,开发云南,从江西省南昌起程到云安;安置在楚雄府定居(包括楚雄、广通、定远、禄丰、大姚、封州、弥渡等地),于公元1800年迁入双江县上改心清平后山,后继续迁入忙糯康太与拉牯族杂居。临沧地区临沧、云县、双江、耿马县《董氏族谱》:董氏一世祖原籍河南开封府福禄街董家庄,明末清初赴滇整军,后落籍鹤庆,生六子,分居保山、大理、云县、景东、楚雄、鹤庆。该谱记述了董氏二世祖君正支系居云县后370年十四代六大支系世系分支,发展变迁状况。

据四川天府报报导,四川彭州市磁峰镇董益良30余年前董家老宅翻修时,发现了藏在梁上的《董氏家谱》,该谱撰于清代光绪十年,《董氏谱序》记载:明朝成化年间,董仲舒后裔董应辅从湖北押粮入川,后留在通化。其子董闲入籍理县,定居二百多年。

董氏于明末由云南呈贡迁入威宁温家屯,至今已传十四世。威宁 始祖董天成,到威宁后娶温氏,传二世一支、三世三支。董氏现有近千户,主要分布在威宁县的哈喇河乡、双龙乡的高山村、二塘镇梅花村和秀水乡、海拉乡、中水镇等地,在贵州水城县林青乡、安顺市轿子山镇、平坝县十字镇有少数居住,董氏于清雍正年间迁一部分到云南昭通,现多数居住在八仙营、洒雨河、水井湾一带。

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年),董仲舒第六十二世孙董承宣以接慰使出使高丽(也有研究认为:董承宣、董印宣二兄弟同时以明朝抚慰使赴高丽未归),未返国而归化高丽,定居荣川,被封为荣川君,并将中国故乡广川作为本贯,史称广川董氏。董承宣的兄弟董印宣第八世孙董一元,丁酉再乱时,以明朝将领的身份东渡朝鲜,参加抗倭战争,战后与其二子大顺、昌顺定居高丽。董一元及其后裔落籍后,未另立新的本贯,而加人了广川本贯。其后裔称董印宣为一世祖,以广川为本贯,形成朝鲜广川董氏。《韩国姓氏大百科姓氏的故乡》也认为:广川董氏渊源于中国,是汉代巨儒董仲舒的后裔。1985年韩国经济企划院的国情调查显示,广川董氏已有三千八百五十余人。韩国现在有四千六百多董氏族人。今朝鲜与韩国董氏族裔成立有董仲舒族裔会。

明朝以前,董氏主力一直集中在中原一带,宋元明时期由于北方战火连绵不断,董氏人群不可避免地遭受严重的打击,人口锐减。宋、元、明六百年间,全国人口纯增率为20%,但董氏人口同期为负增长,净减四万之多。其间董氏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迁移方向主要是由北方向东南,重新形成了鲁晋冀、江浙赣南北两大董氏人口聚居区。出现了明朝抗倭名将董邦政(明山东阳信人)、董一元董一奎兄弟(明宣府前卫人,今河北宣化),著名书画家政治家董其昌。

7 清朝时期:

清朝是董氏在东北地区发展的最重要时期。从清康熙年间开始董氏族人陆续移居台湾,在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有弁屯董、朱、柯、越、黄五姓,移住今屏东县恒春镇;乾隆初年(公元1736年),有董显谟筑大肚下堡玉田圳,引水开垦九弱黎庄等等。此后,又徙居南洋群岛及欧美一些国家和地区。名人有清代文学家董说,画家董邦达。

家谱里的乾坤

春节回老家探亲,团圆饭桌上有人提出,最新的百家姓排名,“董”这个姓排到了第29位,相较从前,是下降了的。我前几日在网上看到的一个数据,董姓人口约占汉族人口的061%,全国来看,也有700多万人。我们这一支所在的浙江,算是董姓较为密集的省份之一,但虽说那些排名前50的姓氏一概而言称为“常见姓氏”,许多姓氏在我们的身边,并不怎么常见。

以我自己为例,念书至今已经超过15年,与我同班过的同学约摸有200人了,从没有哪怕是碰巧地遇上一个同姓的同学,二百分之一的百分比为05%,对比061%普遍比例,我属于运气比较差的。当然同校的人中是有过这个姓的,但基数毕竟大了。

我很小的时候大伯就给我讲有关家族的历史。大伯对于历史颇有研究,虽说纯粹属于业余爱好,但也做到了《余杭镇志》的编委,且是编纂领导小组的组员之一。地方志的编纂在我看来是一件相当繁琐的工程,幸而余杭是一个小镇,这部1992年出版的不过300余页,总算是一个“见得底”的工程。

那个时候已经知道一些宗室的大概,我从小生活在城市,周围的环境毕竟不比农村,很多传统的东西都已经丢失了,有心的才会在后来一点一点地拾起。后来在老爸的抽屉里找到一份手抄的董氏家谱,一页一页翻过去,排到自己这一辈,乃是第21世孙,而可考最早的第11世祖董公如英,生于1746年那是清代顺治年间。

中国人多有修缮家谱的习惯。我就读的宁波大学是船王包玉刚捐资兴建的,刚来宁波之初就听说过包玉刚在天一阁查阅包氏宗谱,而得知自己是宋代包拯后人的美谈。这几年来大伯整理董氏家谱花费了很长的时间,有次他提及我们的先祖,很有可能是汉代大儒董仲舒,因为根据史料,董仲舒曾经在江苏江都为官,而据故乡青坛老辈留下的传说,青坛董姓先祖始于十二世三兄弟,从江苏江都逃难而来,南下谋生。当然这只是一个臆断,汉清之间千年的间隔,如此一贯延续的可能,其实并不大。

更早的渊源,根据家谱所志,董姓源于甘肃陇东之地,为黄帝之孙颛顼帝之后裔。2002年之时,百家姓排名为全国第25位,061%也大致是当时的数据。我们这一支,是为董氏绍圣公宗族(正伍公支族),爷爷死后,大伯长兄为父,一家12人姓董,11男1女,用旧时的话说,可谓人丁兴旺。近年来每逢春节,大伯总会带着这边的一些家人到绍兴青坛一带探访亲友。爷爷是家中最小的弟弟,年轻时也是由于逃难离开青坛老家到了余杭,青坛那一支至今家风浓厚,全村数百户基本姓董,我去年春节到过那里一次,相当有归属感。

60年代的一场“四旧”运动使许多有关家族历史的典故付之一炬,相当可惜,如今修订起家谱来,想必也是遇到过不少困难。比如说前十世的祖先已不得而知,使得家谱上多少显得有些不完整。大伯有一句说法令我觉得很有道理,修缮这样一部家谱本身具备着一种抛砖引玉的作用,其他同宗或有看到的,结合本宗的族谱,合计一番,或许能补充得更加完全。这需要有心人,一代又一代地去完善。

这便是家谱里蕴涵的乾坤,愿所有的董氏族人,为自己的姓氏感到骄傲。

浙江嵊县董氏宗谱,著者待考,民国己巳年(公元1917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二~三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湘潭董氏五修族谱十六卷,首四卷、末一卷,(民国)董贻玖纂修,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三策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长沙董氏族谱八卷,卷首上、下册,著者待考,清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陇西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董氏四修族谱十一卷,首一卷,著者待考,民国丁亥年(公元1935年)广川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三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大冶董氏宗谱,(清)董子怀等修,清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三策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今仅存第一卷、第三~五卷、第七~十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浦阳董氏宗谱,(清)董宏本等总理,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册,今仅存第一~三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泾县泾川中村董氏宗谱十七卷,首三卷、末一卷,(民国)董承恩等纂修,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永思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会稽董氏宗谱八卷,(清)董庭焙等总理,清嘉庆十九年(公元1814年)三策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会稽董氏宗谱八卷,(清)董庭煨总理,清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三策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字辈: 湖北红安董氏字辈:士为其基,贤良绍德。

  浙江嵊州董氏字辈:派语:启复宗成正,开元继述纯,传先敦孝友,永世守贤良。排行字母:江淮河潢海,桥梓松柏桐,烜煌焕煐耀,坤域均培增。

  赣榆董氏字辈:国家恒建作,毓淑自鸿兴,有为广盛大,承绪曰安长。

  山东新泰董氏字辈:佐泗培永志,玉仲和仕兆,慎秀其倡茂,怀明庆安祥。

  贵州赫章董氏字辈:万腾士如朝,文显贵登廷。

  山东枣庄董氏字辈:用庶隆际修,自大学鹏由,志鸣金鼎业,文兴伦灿周,复鸿荣光宗,仁远蕃衍承,庆升长毓秀,显贵振家庭,建功盛世耀国泰,斯宇环俊英,芳昆传厚德,先逸和顺征。

  湖南常德董氏字辈:应元文仲永,伯大胜兴希,启世宗国治,方正习学成,明道贤良主,佑尔少时昌。

  连城董氏字辈:德永祖荣,尚元崇文,木大其水,国家世盛,肇启书兴,志诚昭宪,业绩颖昌,瑞宁聪健,毓圣登强。

江苏徐州东郊(吕梁、伊庄董家湖、房村、睢宁、大庙董家村)等均为祖先董仲舒之后謪,堂号为“江都堂”,现晚辈家谱字号排序为:“存维现秉祥,书法化允良,明道修正宜,世泽德永常,子光耀勋辉,章海传远强”。现“存”字辈为第73世孙。

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有多少人口

人口:约117万人人口密度:890人/km2邮编:466100 代码:411623 区号:0394 拼音:Shangshui Xian商水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周口市西南...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