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关于黎族的介绍越详细越好 有奖!火速回答
黎族是我国岭南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海南省中南部的琼中县、白沙县、昌江县、东方县、乐东县、陵水县、保亭县、通什市、三亚市等七县二市之内,其余散居在海南省的万宁、屯昌、琼海、澄迈、儋县、定安等县。由于分布地区不同和方言、服饰等的差异,其自称有“伴”、“岐”、“杞”、“美孚”、“本地”等。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黎族人口数为1247814。以农业为主,妇女精于纺织,“黎锦”、“黎单”闻名于世。使用黎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支,不同地区方言不同。也有不少群众兼通汉语。1957年曾创制拉丁字母形式的黎文方案。
黎族源于古代百越的一支。西汉曾以“骆越”、东汉以“里”、“蛮”,隋唐以“俚”、“僚”等名称泛称中国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海南岛的黎族先民也包括在这些泛称之内。“黎”这一专有族称始于唐末,到宋代才固定下来,沿用至今。
据考古发现,海南岛新石器时代原始文化遗址有130处,大约距今五千年左右。史学界和民族学界研究认为,这些新石器遗物的主人是黎族的先民。是黎族先民开发了海南岛。秦汉时期,海南岛同汉王朝关系密切,汉武帝先后数次派兵打开琼岛,设置珠崖、儋耳两郡,部分大陆汉人迁居海南岛,与黎族土著居民杂居。以后,汉族大量移民海南岛。“村人”、苗族和回族也先后迁徙入岛。大量移民的迁入,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铁器)和生产技术(农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公元l世纪中叶,封建统治渐趋稳固。
南北朝和隋朝初期,中央政权对海南岛的统治更加巩固,俚僚领袖冼夫人起了重要作用。她率领俚僚1000余峒(包括黎族祖先)以及岭南其它越人,先请命于梁朝,后又归属于隋朝。冼夫人深明大义,致力团结,密切了中原与海南岛的关系,促进了黎族社会经济的发展。唐宋时期,海南岛与中央王朝关系更加密切,海南岛作为唐朝与南海诸国贸易往来的交通要冲。唐朝十分重视海南岛的统治和开发。黎族地区生产的金、银、珍珠、玳瑁、香料等既作为“贡品”又作为对外贸易产品。与此同时,黎族地区的封建地主经济进一步成熟。黎族劳动人民也受到日益沉重的奴役和剥削。
宋末元初,杰出的女纺织家黄道婆年轻时因不堪封建家庭虐待逃至崖州,曾在崖州居留40多年(一说30多年),向黎族妇女学习棉纺织技术,回故乡乌泥泾(今上海县华泾镇)后,在黎族传统纺织工艺基础上加以改进,创造出一套先进的棉纺织工具和技术,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元初,封建统治者采取羁縻政策,任用“峒首”为世袭“万户”、“千户”,加速了黎族社会内部的阶级分化,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激起黎族人民不断起义。
明、清两代,封建地主经济在黎族社会中已占统治地位,大部分黎族地区的生产力水平与当地汉族相近,出现了定期的市场和墟场,槟榔、椰子和牛只等成为大宗输往大陆的货物。在五指山腹地则仍保留原始公社残余的共耕制生产方式。
社会经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黎族以农业为主,种植稻、薯、玉米等作物;手工业、渔猎、饲养家畜家禽、采集野生植物是重要的家庭副业,商品生产和贸易不发达。这时黎族地区的社会形态虽是封建社会,但发展不平衡,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占黎族人口和总面积94%以上的一般地区,与当地汉族一样,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封建地主经济发展比较快。地主阶级通过租佃、高利贷、雇工剥削农民,出现了拥有千亩耕地、千头牛的大地主。另一类是在五指山腹心地带13000多人口的地区,到建国前夕仍保留“合亩制”的生产方式。合亩内部实行家族制领导,生产资料统一使用,成员按严格的分工集体劳动,收获后平均分配。这类地区生产力水平较低下,虽然早已使用从汉区购入的铁制农具,但耕作技术落后,牛踩田、手捻稻、不施肥、刀耕火种仍较普遍,粮食亩产一百多斤。“合亩”(黎语称“纹茂”,意为“大伙做工”)是农业生产的单位,以“亩头为首”,由若干户有血缘关系的“亩众”组合而成。主要生产资料耕地和牛只,基本上是合亩公有和几户伙有,但一律交由合亩统一使用,在亩头主持下进行集体劳动,基本上按户平均分配产品。在一些合亩内,已加入前来投靠的非血缘关系的亩众,亩内的生产资料已大部分归亩头一户占有,对亩众进行各种剥削,原始共耕组织的性质已经发生根本的变化。
建国前,黎族地区还保留“峒”(或称“弓”)的社会组织。有固定的疆界,若有侵犯,往往会引起峒与峒之间的纠纷和械斗。每峒都有一个由长辈充当的峒头,负责维持社会秩序和调解纷争,较重大的事件则召开全峒会议解决。早期,血缘纽带是峒的组织基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封建统治的加强,峒已成为县以下的行政单位,峒头成了基层统治人物。
1948年初,海南岛大部分黎族地区已获解放,在解放区内进行了土地改革和民主改革。以后,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黎族地区工业、农业、交通运输、邮电通讯、文教卫生事业得到了很快发展。农村除实行科学种田,提高复种指数,增加产量外,还充分发挥黎族地区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热带经济作物的种植。如橡胶、油料、甘蔗、胡椒、咖啡、腰果、水果等。多种经营为黎族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工业生产已形成初具规模的工业体系。1988年,海南岛被批准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以后,其对外开放步伐加快,黎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文化艺术
黎族虽然没有本民族文字,但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口头文学。其形式活泼,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世代相传。主要包括故事、传说、神话、童话、宗教家谱等。比较著名的有《人龚的起源》、《五指山大仙》、《洪水的传说》、《甘工鸟》、《鹿回头》等。既反映了社会历史,总结生活经验,传播各方面的知识,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寄托了黎族人民的美好希望和追求。
黎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的音乐和舞蹈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民间音乐有自己的传统乐器:鼻箫、口弓、叮咚板、独木皮鼓、蛙锣等。民间歌谣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海南汉语作唱词,以黎族民歌韵律为唱腔,称作“汉词黎调”;一种是用黎语作唱词,称为“黎谣正调”。内容多样,有劳动歌、生活歌、情歌、颂歌、仪礼歌、叙事歌、杂歌等。歌者即兴作词、吟唱心曲,引人入胜。并有独唱、对唱、说唱、联唱、领唱等不同形式。曲调旋律,各地区略有不同。
有歌就有舞。黎族人民不仅善唱歌,也爱跳舞,他们的舞蹈来源于生产和生活,来源于对祖先的崇拜。内容主要有生产舞、生活舞和宗教仪礼舞。较著名的舞有《招福舞》、《打柴舞》(竹竿舞)、《舂米舞》等。舞时,往往歌声、打击乐和喊声相融,场面欢快。
黎族的造型艺术,以织锦工艺最为著名。在唐宋时期,黎族的纺织技术就比中原先进。织出的黎锦、黎单闻名于世。他们利用各种不同的纺织工具,从轧棉、弹棉、纺线、染色、理经、织布、刺绣,直到生产出色彩斑斓的锦、被、单、筒裙、花带等,已形成一整套系统的生产工艺。而且至今,著名的“崖州被”和“双面绣”,以其技术精巧细密,花色艳丽又富于特色而驰名。此外,黎族的独木器制作和竹藤编织工艺,也十分著名。
风俗习惯的重要节日
黎族实行一夫一妻制的父系小家庭,儿女成年后即住在屋外的“寮房”里。婚后妻子一经在夫家定居,夫妻便与父母分居别炊。建国前多早婚,由父母作主,但婚前司以自由谈恋爱。盛行婚后不落夫家(婚后新娘返回娘家居住一、二年乃至七、八年后,才定居夫家)的风俗。非婚生子女不受歧视。离婚和寡妇再嫁比较自由。
黎族妇女束髻于脑后,插以箭猪毛或金属、牛骨制成的发簪,披绣花头巾,上衣对襟开襟无扣,尚青色,下穿无褶织绣花纹的统裙,盛装时戴项圈、手镯、脚环、耳环等,有些地方的妇女的耳环多且重,耳根下垂至肩,史称“儋耳”。部分地区居民仍保留古代称为“雕题”的文面、文身风俗,特别是妇女有文身风俗,一般从十二三岁开始至婚前陆续完成,个别有婚后完成的。文身工具是植物刺针、小竹木棒和植物染料。文身的部位主要是脸、颈、胸和四肢等处。不同地区,文身图案差别很大。这种习俗目前已基本消失,仅在偏僻地区能够见到。男子结鬃缠头,上衣无领对襟,下穿前后两幅布的吊檐。这些衣服都以棉、麻为料,自纺自织自染自缝而成。饮食比较简朴,以大米、番薯、玉米为主食,多以狩猎、采集所得为副食,只种少量蔬菜,且多从汉区引种。妇女爱嚼槟榔。住屋多为金字形茅屋,泥糊竹笪为墙。在白沙县偏僻山区和合亩地区还保留屋顶似船篷,地板架空离地的船形屋。
丧葬仪式各地不同,接近汉区的有停棺打醮、看风水择地起坟的风俗。合亩地区死者葬在氏族的公共墓地,以独木棺土葬,不筑坟立碑,葬后不再祭扫。
宗教信仰
黎族没有形成统一的宗教,各地均以祖先崇拜为主,也有自然崇拜,个别地区还残留着氏族图腾崇拜的痕迹。黎族信鬼,特别是祖先鬼,祭祖先是黎族的重要宗教活动,以求祖先保家人平安。
黎族是我国岭南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海南省中南部的琼中县、白沙县、昌江县、东方县、乐东县、陵水县、保亭县、通什市、三亚市等七县二市之内,其余散居在海南省的万宁、屯昌、琼海、澄迈、儋县、定安等县。由于分布地区不同和方言、服饰等的差异,其自称有“伴”、“岐”、“杞”、“美孚”、“本地”等。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黎族人口数为1247814。以农业为主,妇女精于纺织,“黎锦”、“黎单”闻名于世。使用黎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支,不同地区方言不同。也有不少群众兼通汉语。1957年曾创制拉丁字母形式的黎文方案。
黎族源于古代百越的一支。西汉曾以“骆越”、东汉以“里”、“蛮”,隋唐以“俚”、“僚”等名称泛称中国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海南岛的黎族先民也包括在这些泛称之内。“黎”这一专有族称始于唐末,到宋代才固定下来,沿用至今。
文化艺术
[编辑本段]
黎族虽然没有本民族文字,但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口头文学。其形式活泼,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世代相传。主要包括故事、传说、神话、童话、宗教家谱等。比较著名的有《人龚的起源》、《五指山大仙》、《洪水的传说》、《甘工鸟》、《鹿回头》等。既反映了社会历史,总结生活经验,传播各方面的知识,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寄托了黎族人民的美好希望和追求。
黎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的音乐和舞蹈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民间音乐有自己的传统乐器:鼻箫、口弓、叮咚板、独木皮鼓、蛙锣等。民间歌谣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海南汉语作唱词,以黎族民歌韵律为唱腔,称作“汉词黎调”;一种是用黎语作唱词,称为“黎谣正调”。内容多样,有劳动歌、生活歌、情歌、颂歌、仪礼歌、叙事歌、杂歌等。歌者即兴作词、吟唱心曲,引人入胜。并有独唱、对唱、说唱、联唱、领唱等不同形式。曲调旋律,各地区略有不同。
有歌就有舞。黎族人民不仅善唱歌,也爱跳舞,他们的舞蹈来源于生产和生活,来源于对祖先的崇拜。内容主要有生产舞、生活舞和宗教仪礼舞。较著名的舞有《招福舞》、《打柴舞》(竹竿舞)、《舂米舞》等。舞时,往往歌声、打击乐和喊声相融,场面欢快。
黎族的造型艺术,以织锦工艺最为著名。在唐宋时期,黎族的纺织技术就比中原先进。织出的黎锦、黎单闻名于世。他们利用各种不同的纺织工具,从轧棉、弹棉、纺线、染色、理经、织布、刺绣,直到生产出色彩斑斓的锦、被、单、筒裙、花带等,已形成一整套系统的生产工艺。而且至今,著名的“崖州被”和“双面绣”,以其技术精巧细密,花色艳丽又富于特色而驰名。此外,黎族的独木器制作和竹藤编织工艺,也十分著名。
风俗习惯的重要节日
[编辑本段]
黎族实行一夫一妻制的父系小家庭,儿女成年后即住在屋外的“寮房”里。婚后妻子一经在夫家定居,夫妻便与父母分居别炊。建国前多早婚,由父母作主,但婚前司以自由谈恋爱。盛行婚后不落夫家(婚后新娘返回娘家居住一、二年乃至七、八年后,才定居夫家)的风俗。非婚生子女不受歧视。离婚和寡妇再嫁比较自由。
黎族妇女束髻于脑后,插以箭猪毛或金属、牛骨制成的发簪,披绣花头巾,上衣对襟开襟无扣,尚青色,下穿无褶织绣花纹的统裙,盛装时戴项圈、手镯、脚环、耳环等,有些地方的妇女的耳环多且重,耳根下垂至肩,史称“儋耳”。部分地区居民仍保留古代称为“雕题”的文面、文身风俗,特别是妇女有文身风俗,一般从十二三岁开始至婚前陆续完成,个别有婚后完成的。文身工具是植物刺针、小竹木棒和植物染料。文身的部位主要是脸、颈、胸和四肢等处。不同地区,文身图案差别很大。这种习俗目前已基本消失,仅在偏僻地区能够见到。男子结鬃缠头,上衣无领对襟,下穿前后两幅布的吊檐。这些衣服都以棉、麻为料,自纺自织自染自缝而成。饮食比较简朴,以大米、番薯、玉米为主食,多以狩猎、采集所得为副食,只种少量蔬菜,且多从汉区引种。妇女爱嚼槟榔。住屋多为金字形茅屋,泥糊竹笪为墙。在白沙县偏僻山区和合亩地区还保留屋顶似船篷,地板架空离地的船形屋。
丧葬仪式各地不同,接近汉区的有停棺打醮、看风水择地起坟的风俗。合亩地区死者葬在氏族的公共墓地,以独木棺土葬,不筑坟立碑,葬后不再祭扫。
春节旧俗
旧俗春节从初一零点开始,山东各地一
般由家长首先起来“发纸”,开门前先放一挂火鞭,然后才能说话。男人在家长的带领下祭
拜天地神灵。春节的第一顿饭都是吃饺子。煮饺子时,要鸣放鞭炮。为驱邪恶、求吉利,有 的地区烧火煮饺子要用芝麻秸,意味着新一年象芝麻开花节节高,日子越过越好。饺子要煮
得多,必须有余,饭后锅内要放上馒头,意在有余头。水饺煮好后,先盛一碗敬天地,再盛
一碗敬灶君。就餐时,除每人一碗外,还要多盛一到二碗,意在希望人丁兴旺。吃饺子充满
了节日的欢乐气氛。春节的饺子里多包有钱、枣、栗子等,吃到红枣,意味着新一年能起早
干活,勤劳致富;吃到栗子,意味着新的一年能出大力,流大汗;吃到花生米,就能长命百
岁;吃到钱,
就能发财。
不管谁吃到其中的哪一种,
大家都衷心地祝贺。
如果小孩吃到了钱,
家长更十分高兴,认为孩子有出息,除了鼓励以外,还要赏钱,以示祝贺。许多地方初一吃
素馅饺子,取“素静一年”之意。临清地方初一早饭吃各种馍馍、枣糕、粘窝窝等,又佐以
各种丸子、粉条、白菜熬成的“全菜”,名为“吃全年的饭菜”。
拜年 春节拜年的习俗由
来已久,至今不衰。首先进行家拜,一家人中,晚辈给长辈拜年,平辈之间互相拜年;尔后
进行近拜,就是给没出五服的长辈拜年;最后是远拜,给出了五服的长辈和亲朋好友拜年。
旧时拜年要磕头,现在一般只是问好。商人拜年,除了问好外,还要互道恭喜发财。晚辈向
长辈拜年时,长辈要给压岁钱。临清初一拜年,男子与已婚妇女参加,男女分开,拜过自家
长辈,再拜族内各长辈,此谓“合族拜年”,之后,由族长率领到各庙宇、异姓祠堂内敬拜
神位,此谓“拜庄乡年”,最后,村长指挥全村人于村中十字路口互拜,以解往年纠纷怨气,
此则谓“拜团结年”。郓城等地有“春节五更乞长”的习俗。儿童起床后一声不响,先去紧
紧抱住椿树,同时唱“椿树椿树王,你长粗来我长长,你长粗了做材料,俺长长了穿衣裳”。
邹城则有捣鼠洞的特殊习俗,初一早晨,用面杖捣鼠洞,边捣边说“戳打戳,戳打戳,十个
老鼠九个瞎,还有一个不瞎的,也要叫我戳煞它”,意在保证粮食安全。
地区俗规
鲁西南
地区俗规,初一早上不能把鸡、鸭、鹅等放出来,有的圈一天,至少也要圈半天,怕搅乱了
年(因为鞭炮齐鸣,会把家禽惊得到处乱飞),其它如牛、马、狗、猫等家饲动物,都得到优
待,有的吃饺子,有的啃肉骨头。有的人家用五谷杂粮喂牲口,牲口吃饱以后,再用扫帚从
牲畜头上往下扫,扫出什么粮食来,就意味着这种粮食丰收。即墨初一早晨用隔年饭喂鸡,
据说鸡吃一粒米,就能下一个蛋,把各种食品端给狗吃,
据说狗先吃的东西,
必定丰收。
胶
东龙口、蓬莱一带,初一早晨还有些特殊活动。一是照虚耗,女主人一起床,就手持红烛,
掀起炕席照照,
然后再把各个角落照一遍,
意思是用光明驱逐黑暗,
把邪气恶息统统赶出去。
二是压窗台,把年前用面粉做好的各种各样的面花于初一早晨放到窗台上,十分美观。三是
“打秋千”,小孩一起床,就遵照父母年前的嘱咐,攀着门栓打三个“秋千”,据说这样能
长得快。四是放压缸钱,把一些硬币扔进水缸,据说放了压缸钱,一年不会干旱,五谷丰登 有余钱。五是丢盛虫(蟠龙),初一早晨,女主人先要把年前用面蒸的盛虫放进粮囤和面缸之
中。盛是剩的谐音,丢盛虫取“剩余”之意。地当京杭大运河的微山县南阳镇,年初一由儿
童擎灯笼上街,跳跃欢呼唱吉利歌谣,俗称“喊发”。儿童所唱吉利歌谣有多种:“发财!
发福!买地!盖屋!”,“今年好子(个)年!明年排大船!装红枣,下江南,装一个,卸一万,扫
仓扫个八百担!”,“发来!圆来!元宝轱辘家里来!”
莱芜等地有初一送家堂的习俗。人们上
坟、烧纸、鸣炮、叩头,将祖宗送回坟茔。回家以后,把家谱收起来,春节祭祖仪式遂告结
束。但是,有的地区是初二送家堂,还有的地区是在初三送家堂,各地不一。
初一忌讳
初
一忌讳很多,各地大同小异。莒南忌推磨(年前封磨,直到初五才准用磨),忌挑水,忌扫地,
忌打人骂人。临沂则忌动针钱,忌包饺子,忌吃荤,忌捣蒜。沂源初一晚上忌点灯,据说点
了灯,老鼠就会泛滥成灾。胶东各地最忌初一打破东西,万一打破东西,要手持碎片,不回
头,不说话,直走到井边,将碎片抛掷井中,否则“主凶”。也有的地方在打破器物之后,
念吉语“岁岁(碎碎)平安”来破解。初一煮饺子,破了不可说“破了”,要改说“挣(赚)了”。
商店过年吃饺子同时吃蒜时,因“蒜”与“散”音同,改称蒜为“义和菜”。
庆祝活动
春
节的庆祝活动,从初一开始,一直持续到正月十四。胶东地区于初二日落后送年,送年时要
摆贡品,焚香烧纸,鸣放鞭炮。有的在大街上摆上供桌,接连不断地鸣放鞭炮,十分热闹。
邹平初三下午送年,俗称“送百神”,又称“圆年”。临清有初二祭财神的习俗,商人之家
都要供着财神的牌位,桌上摆着“钱龙”和“枣山”。祭祀时,烧香叩头,街坊邻居也带着
香纸,到商人家祭祀财神,祝贺生意兴隆,主人则以酒肴招待,表示感谢。
串亲
串亲是春
节的一项重要活动。串亲拜年的顺序各地不一,临清是:初二日,姑祖母、姑家,出嫁不久 的姐家、妹家,外孙至外祖母家;初三日,拜岳父,俗称“走丈人家”;初四日,姨家及较
远的亲戚家。
胶东东部和莱芜等地于初二到岳父家串亲,
未婚的男女青年可代替父母去看望
外祖父和外祖母。春节串亲,都要带一些礼物。新婚女婿给岳父的礼物十分讲究,莱芜一般
是四色、六色、有的甚至八色、十色。四色就是酒、肉、糕点、馍馍。鸡、鱼、香肠、罐头、
挂面、油条各算一色。此外,香烟、糖块必不可少,但不算一色。鸡要带两只,鱼要带两条,
各色礼物,
均要双数,
切忌单数。
即墨于初三或初四给岳父母拜年,
但初五不能去。
俗话说:
“拜四不拜五,拜五死丈母。”莱西串亲的顺序是“先看姑,后看舅,岳父岳母在后头”。
岳家对姑爷,特别是新婚姑爷要盛情接待。莱芜等地的酒席上,除了鸡、鱼、肉、蛋外,一
般都要摆“四顶四”,就是四个果碟,四个炒碟,四个小碗,四个大碗和四个大盘。陪客的 人要轮流给姑爷敬酒。岳家给姑爷的回礼是
10
斤左右的大馍馍和大糕各一个。胶东的新媳
妇第一年要到丈夫的外祖家串亲,叫做“扎根”,据说到了外祖家就可以把根扎下,不会有 离婚和早年丧偶之事。扎根时,外祖父、舅舅、姨妈等都要送给新娘压岁钱,鲁西南的新婚
夫妇串亲一般都在双日,
意为成双成对,
大吉大利。
旧时,
临清在正月十五以前一般不串亲,
过了十五之后才能串亲。
娱乐活动春节期间开展娱乐活动,在山东民间极为普遍。秧歌、
龙灯、狮子舞、跑旱船、武术表演、球赛等形式多样。正月初二至十六日,曲阜城内有鼓楼
门会,并开放孔庙。会上,有花鼓、瞎腔等地方戏表演,有曲艺表演,有卖玩具、卖花炮、
卖花、
卖油炸糕等诸种摊贩。
此会以十四日为最盛,
乡下有不少人进城赶会,
俗称
“赶逛会”
。
孔府的**、太太为观赏会中热闹场面,在孔府大门里面墙边筑台搭棚,悬灯结彩,在台子
临街一面挂起竹帘,隔帘观光
黎族是我国岭南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海南省中南部的琼中县、白沙县、昌江县、东方县、乐东县、陵水县、保亭县、通什市、三亚市等七县二市之内,其余散居在海南省的万宁、屯昌、琼海、澄迈、儋县、定安等县。由于分布地区不同和方言、服饰等的差异,其自称有“伴”、“岐”、“杞”、“美孚”、“本地”等。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黎族人口数为1247814。以农业为主,妇女精于纺织,“黎锦”、“黎单”闻名于世。使用黎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支,不同地区方言不同。也有不少群众兼通汉语。1957年曾创制拉丁字母形式的黎文方案。
黎族源于古代百越的一支。西汉曾以“骆越”、东汉以“里”、“蛮”,隋唐以“俚”、“僚”等名称泛称中国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海南岛的黎族先民也包括在这些泛称之内。“黎”这一专有族称始于唐末,到宋代才固定下来,沿用至今。
文化艺术
[编辑本段]
黎族虽然没有本民族文字,但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口头文学。其形式活泼,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世代相传。主要包括故事、传说、神话、童话、宗教家谱等。比较著名的有《人龚的起源》、《五指山大仙》、《洪水的传说》、《甘工鸟》、《鹿回头》等。既反映了社会历史,总结生活经验,传播各方面的知识,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寄托了黎族人民的美好希望和追求。
黎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的音乐和舞蹈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民间音乐有自己的传统乐器:鼻箫、口弓、叮咚板、独木皮鼓、蛙锣等。民间歌谣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海南汉语作唱词,以黎族民歌韵律为唱腔,称作“汉词黎调”;一种是用黎语作唱词,称为“黎谣正调”。内容多样,有劳动歌、生活歌、情歌、颂歌、仪礼歌、叙事歌、杂歌等。歌者即兴作词、吟唱心曲,引人入胜。并有独唱、对唱、说唱、联唱、领唱等不同形式。曲调旋律,各地区略有不同。
有歌就有舞。黎族人民不仅善唱歌,也爱跳舞,他们的舞蹈来源于生产和生活,来源于对祖先的崇拜。内容主要有生产舞、生活舞和宗教仪礼舞。较著名的舞有《招福舞》、《打柴舞》(竹竿舞)、《舂米舞》等。舞时,往往歌声、打击乐和喊声相融,场面欢快。
黎族的造型艺术,以织锦工艺最为著名。在唐宋时期,黎族的纺织技术就比中原先进。织出的黎锦、黎单闻名于世。他们利用各种不同的纺织工具,从轧棉、弹棉、纺线、染色、理经、织布、刺绣,直到生产出色彩斑斓的锦、被、单、筒裙、花带等,已形成一整套系统的生产工艺。而且至今,著名的“崖州被”和“双面绣”,以其技术精巧细密,花色艳丽又富于特色而驰名。此外,黎族的独木器制作和竹藤编织工艺,也十分著名。
风俗习惯的重要节日
[编辑本段]
黎族实行一夫一妻制的父系小家庭,儿女成年后即住在屋外的“寮房”里。婚后妻子一经在夫家定居,夫妻便与父母分居别炊。建国前多早婚,由父母作主,但婚前司以自由谈恋爱。盛行婚后不落夫家(婚后新娘返回娘家居住一、二年乃至七、八年后,才定居夫家)的风俗。非婚生子女不受歧视。离婚和寡妇再嫁比较自由。
黎族妇女束髻于脑后,插以箭猪毛或金属、牛骨制成的发簪,披绣花头巾,上衣对襟开襟无扣,尚青色,下穿无褶织绣花纹的统裙,盛装时戴项圈、手镯、脚环、耳环等,有些地方的妇女的耳环多且重,耳根下垂至肩,史称“儋耳”。部分地区居民仍保留古代称为“雕题”的文面、文身风俗,特别是妇女有文身风俗,一般从十二三岁开始至婚前陆续完成,个别有婚后完成的。文身工具是植物刺针、小竹木棒和植物染料。文身的部位主要是脸、颈、胸和四肢等处。不同地区,文身图案差别很大。这种习俗目前已基本消失,仅在偏僻地区能够见到。男子结鬃缠头,上衣无领对襟,下穿前后两幅布的吊檐。这些衣服都以棉、麻为料,自纺自织自染自缝而成。饮食比较简朴,以大米、番薯、玉米为主食,多以狩猎、采集所得为副食,只种少量蔬菜,且多从汉区引种。妇女爱嚼槟榔。住屋多为金字形茅屋,泥糊竹笪为墙。在白沙县偏僻山区和合亩地区还保留屋顶似船篷,地板架空离地的船形屋。
丧葬仪式各地不同,接近汉区的有停棺打醮、看风水择地起坟的风俗。合亩地区死者葬在氏族的公共墓地,以独木棺土葬,不筑坟立碑,葬后不再祭扫。
赣州的历史是什么人书写的?赣州的土地又是什么人开发的?为什么千百年来,北来的移民对这片山水情有独钟?为什么天各一方的客家后人对这里深怀崇敬?她曾是流浪者的家园,也曾是南来北往的大本营,唐代的古道、21世纪的青铜鼎共同诉说着客家赣州的沧桑往事。
公元2004年,一尊5米高的青铜大鼎被安放在了赣州古城下的赣江之畔。在中国传统中,鼎是权力的象征,也代表着巨大的向心力。而赣州从古至今都是一个远离权力中心的地方,那么是什么原因使21世纪的赣州人,选择这尊鼎作为城市的标识呢?
“吾客家先民,本炎黄子孙”,通过鼎上的铭文不难看出,它是为纪念客家人的祖先而铸造的。这说明赣州这块土地与客家人的历史有着某种特殊的联系。那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联系,以至于今天的人们要将它作为城市的象征呢?为此我们有必要走进历史,去探查客家先民的源头,寻找她们与这块土地的因缘。
公元4世纪,中国的历史正处于两晋时期。由于晋王朝统治的衰落,使王公贵族为争夺皇权而刀兵相见,一时间中原大地烽烟四起,战乱频繁,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八王之乱”。利用这场战乱,北方游牧民族的铁骑趁势踏入中原,并一举杀入王朝的统治中心河南一带。
面对这场空前的浩劫,平民百姓逃离家园躲避战乱,这就导致了中国历史上中原人口的第一次大迁徙。方向是远离战乱的南方。
这批找寻新家园的人群中,相当一部分人沿长江进入了赣江流域,当他们到达赣江的源头时,眼前出现了一片开阔的土地。这里地广人稀,起伏的山川是他们的屏护,纵横的河流是他们生养的依靠,于是他们留在了这里。
这个北方移民首选的居住地,就是今天的赣州,她是中国北方通往东南地区的必经之路,也是这条路线上第一个既远离战乱,又拥有大量土地的地方。因此在难民眼里她自然就成了一方安居的乐土。由于他们来自远方,客居于此,所以久而久之,人们就把这些特殊的居民称为“客家人”,赣州也就成了客家人最早的大本营。
为了寻找这段历史的佐证,赣州的历史学者刘劲锋带我们来到了一条古代交通要道的遗址。
这边是一条古驿道,从两晋至到唐宋由于北方战乱,所以大批的移民就渡过长江逆河而上再翻过武夷山就顺着这条道路,最后经过这个门进入了赣南,所以这是一条当时北方移民南迁重要通道。据当地的学者考证,当年从水上到达赣州的客家先民,正是从今天的赣州城下登陆的。
然而,古驿道和赣江水是无法言说的。如果说发生在两晋时期的客家先民第一次大规模南迁是在这里落脚,那么这里是否有着和那个时代有关的客家人信息呢?为此,刘劲锋带我们走进了赣州的乡间。
今天赣州的大部分居民都是客家人,这里几乎每一个家族都保存着几十本厚厚的家谱。历史上客家人极为重视家谱的编修,这种传统随着时间的伸延,在家谱中记载了千百年来祖先们辗转迁徙的每一个足迹,这也成为今天的文史学者考证历史的重要凭据。就在这些家谱中,刘劲锋为我们找到了有关早期客家先民的重要信息。
最早是在颖川后来从颖川迁到松阳浙江的松阳,东晋的时候因为僻战乱,所以就迁到了(赣州)的宁都,那老祖宗来了以后又分布到赣南各个地方。
这个家谱告诉后人,他们的祖居地是河南的颖川,东晋时期迁入赣州。这和1700年前那场战乱的发生地,早期客家先民迁徙的时间是完全一致的。
客家先民的到来,打破了这块土地的平静,北方先进的农耕技术使赣州大量的土地得到了开发。从此这片红色的土地,供养着北来的移民,也见证着他们的繁衍生息,岁月的流转也逐渐使它获得了新的平静。然而就在这一代客家人到来的400多年以后,又一批北方移民的到来,再次打破了它的平静。
隋唐两代,中国的版图重新获得了统一,中原腹地再次成为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公元8世纪上半叶,中华大地更是迎来了大唐王朝的鼎盛时期,富庶的中原也以文化的昌明和经济的繁荣而成为国际交往的中心。
然而,始于公元755年的安史之乱,再次将北方游牧民族的兵锋导入了中原,中国的历史又进入了一个灾难深重的时期。安史之乱不仅直接毁灭了大唐盛世,也导致了唐末五代中国北方群雄割据、战乱不断的局面。长期的战争使大量北方平民生灵涂炭土地尽失,流离失所的人们只得举家南迁,其规模远远超过了两晋时期的难民潮。他们沿前辈的南下路线去追寻久居南方的乡亲,而此时的赣州也再次成为了南迁移民的大本营。
据史料记载,唐末至五代的北人南迁持续了70多年,大量人口的涌入也使五代时期赣州的治所由7个县扩充为11个县。
如果说两晋时期的客家人是第一代拓荒者,那么来自唐末的客家人又为这块土地留下了些什么?今天的赣州是否还留有那个时代的痕迹呢?
在赣州市的近郊,有一个奇特的村名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她叫“温坊村”。奇特之处在于村名中的“坊”字。唐朝为城市的建制设定了“里坊制度”,“坊”就是那个时代特有的街巷称谓。
这个地方叫温坊,“坊”是土字旁的“坊”是吧,这个很有意思,由于中原汉人移民来到南方以后把北方的一些地名就带到南方来了,所以这个地方叫温坊。
移民进入赣州,自然就成了客家人,温坊村的居民早已和赣州这块土地融为一体了。但是祖先的印记就像这村名一样,总会不经意间穿越时空,向后人传递着久远的信息。
浪迹天涯的客家人是从那里出发的?是什么原因使客家人去寻找新的家园?梅关古道留下了多少南行的脚步?古老的门榜追忆着哪些久远的传奇?
现在,当我们再次面对这尊青铜大鼎时,已然多了几分感慨和追思。然而在仔细端详之下,这尊鼎的基座似乎有些异样,为什么它一反常态的用三种不同颜色的石料组成?
唐末五代以来,随着北方移民的不断涌入,赣州也由以往的地广人稀,逐渐变得人满为患了。而赣州的位置正处于江西与广东、福建的交界处,那些赣州以南的沿海地区一向是中原人很少涉足的,那里有着大量未被开垦的土地和丰富的海产资源。于是许多赣州的客家人告别乡亲,再次将迁徙的脚步向南伸延。而他们这次南迁的道路,已成为今天的人们追念客家先民的重要地点。
通过这条古驿道客家先民到了赣南以后再翻过武夷山他们就可以进入到闽西,像长汀、宁化这一带,再往南面走翻过会昌的军门岭又到了粤东地区,就是现在的梅州,兴宁这一带,所以从这讲这也是一条客家人南迁的一条重要通道。
由于这条古驿道是客家人由赣州通往福建和广东南部的必由之路,所以后人题写了“闽粤通衢”的匾额,将此地视为客家先民走向再生之路的起点坐标。
在赣州境内,还有一条在客家人迁徙的历史上有着重大意义的通道。赣州的大余县位于五岭之一的梅岭脚下,正是梅岭将广东与江西分为岭南岭北。在梅岭的群山之间,有一条蜿蜒崎岖的千年古道,沿古道到达山顶,有一座古老的关楼,这就是梅关。今天这里已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她对游客有一个特殊的吸引力,因此在关这边拍照是在江西,而在另一侧留影就到了广东了,梅关古道正是在这里穿越了梅岭。
这条古道建于唐代,它是沟通岭南地区与中原的重要通道,也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要地。正是由于它的存在,使一代代客家先民借助古道翻越梅关进入岭南,去寻找新的家园。走下梅岭就到了广东南雄的珠玑巷,历史上珠玑巷在岭南的客家人心中一向有着特殊的意义。
从现在的资料和家谱查看,现在生活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居民,他们的先民都通过江西的赣江,然后通过大余梅关古驿道来到了珠玑巷,然后在珠玑巷在经过文化的整合以及心态的调整,然后继续向珠江三角洲移民,然后聚集在珠江三角洲定居,成为今天珠江三角洲地区包括港深地区、港澳地区居民的先祖。
千百年来,告别赣州的客家先民正是珠矶巷休息调整,重新集结而后开始了他们开发岭南建设家园的历史。
三省相交的特殊地理位置,使赣州不断迎接着北来的移民,也不断送走着南下的家族。从此客家人的足迹遍布了东南沿海,而这种不畏艰险的开拓精神,也使他们的后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海外移民。但是从赣州出发的客家人,无论身处何方,对大本营的情感都是代代相传的。在他们的心中,赣州是故乡,是祖先流过汗也流过泪的地方。
正是因为当年从赣州南下的客家人,主要迁往了广东、福建,所以当现代赣州人为纪念客家先民而建造纪念坛时,分别从赣州、广东、福建三地选取了具有当地土质特色的石料作为青铜鼎的基石,从此象征他们的先祖来自同一个源头。
客家人无论迁徙到那里,都会聚族而居。亲情的纽带、家族的向心力,使他们团结一致共渡难关,从而在陌生的环境里迅速强大起来。由于远离祖居地,世代客家人都对祖先故土怀有极为深厚的情感和宗教般的崇拜,这一点从客家人独有的门榜题字上可以明显地看出。每一处门榜都向人们昭示着这个家族的祖居地和曾经的辉煌。
各地客家人的门榜几乎一致性地昭告着人们,他们的根中原。但是这一点在赣州却有着例外。这家门榜上写着:扬誉莆田”,莆田位于福建中部,它与北方先民的祖居地分处不同的方向,怎么莆田也成了客家人的祖居地呢?
主人家的祖谱给了我们又一个发现,那上面清楚地记载着这家黄姓族人早年由赣州迁入福建莆田,而后又迁入广东龙川,清康熙年间由龙川迁回赣州的往返路线。
从这个族谱当中可以清清楚楚的看出他们的迁徙轨迹。所以他现在是尊重他的老祖,认为他是扬誉莆田,就是说他在莆田很有名声,是一个望族。这个家族反复迁徙的历史,也记录了赣州与客家人又一段不解之缘。
千百年的迁徙往返,无数代的春种秋收,沧桑岁月里客家先民给赣州留下了那些印记?神秘的风水术,大山中的围屋,还有世代相习的民俗,能解读出多少赣州客家的传奇?
明末清初,东南沿海先后发生了倭寇侵扰和清政府收复台湾的战事。为应付战事,朝廷发布了禁海令。清康熙年间,为了备战,又严令沿海居民内迁30里,这使得大量沿海居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海洋和土地,而这些人几乎全都是客家人,他们中相当多的一部分是从赣州迁入的客家后代。
这样一来,那些苦于生计的沿海民众,沿着祖先南下的路线,返回了赣州,于是赣州就出现了客家人迁徙史上独特的返迁现象。
千百年来,南来北往的客家先民在赣州这块土地耕耘着、开拓着,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他们不仅营造了一个留给子孙后代的生存空间,也将北方的生活习俗、文化风尚与这块土地的物产、民风相互交融,逐渐形成了客家赣州的人文特色。
酿豆腐是深受赣州人喜爱的传统食品,它将肉馅塞进豆腐中,再进行加工,每当喜庆的日子,餐桌上总少不了它。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它就是客家先民的饺子。
饺子是北方的传统食品,以往它只能在除夕夜供人享用,因为它象征着来年的吉祥如意。在古代北方人眼里,吃饺子是一个重要仪式。但是小麦无法在赣州生长,没有面粉,饺子就吃不成了。于是早期北方移民用豆腐里塞馅的办法代替饺子,以此来完成他们过年的仪式,寄托对北方故土的思念。
有趣的是,在赣州人的传统食品中,也有一种饺子,从外观上看,它和北方的饺子别无二致,区别在于它的面皮是用番薯粉做成的。它的出现与南方客家人返迁的历史有着直接的关系。
番薯原产于南美洲,明朝中晚期通过海上贸易传入中国沿海地区。明末清初当沿海地区客家人返迁赣州的时候,这一物种被带回了大本营。后来,人们发现番薯经过加工可以做成黏度很高的粉面,于是难改乡情的客家人用它包起了饺子,赣州人也得以见到了饺子的原貌。
在赣州周边的山区,有许多堡垒似的的建筑,当地人叫它围屋,它是赣州山区客家人特有的一种民居建筑。在明朝中晚期,赣州的客家人已通过世代的勤奋,积累了大量财富,但山区匪患不断,时时威胁着富裕起来的客家人。为保护财产和族人的安全,他们建起了围屋,它屋高墙厚,具有强大的防御功能。围屋的出现为赣南山区的客家人提供了安全的保障,也成为中国民居建筑的一大特色。后来,这种建筑形式传入了广东、福建,那里的客家人也纷纷建起了围屋。在今天,这些地区的围屋都成为当地重要的人文景观,供游人和学者解读客家人的沧桑岁月。
说到建筑,就必须提到赣州客家人与风水术的关系,在今天风水术已被学者们视为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艺术中的体现加以研究,而赣州则一向被视为中国风水文化的发源地,这同样与客家人的迁徙历史有关。
唐代以前,风水术一向被皇室贵族垄断。唐末的战乱,使皇室成员四散逃离,这时皇室的风水师杨筠松随难民来到了赣州。在赣州的山川河流之间,杨筠松把他的风水观念付诸了实践,也培养了一批弟子,他们将风水术逐渐传播到了赣州民间。崇尚中原文化的客家人很快接受了风水观念,从此这里的民居村落出现了山环水绕讲究方位的特点。在今天看来,这些建筑与山水环境相得益彰,既错落有致又端庄优雅。
赣州的客家人,作为风水术最早的实践者,在他们后来的往来迁徙中,逐渐将风水术传播到各地的客家村落,进而传播到全中国。
赣州的历史,就是一部客家人的传奇,一千多年来,这里养育了世世代代的客家儿女,也见证着他们的聚散离合。一千多年来,赣州对客家民系的发展壮大和文化传播,始终扮演着不同寻常的角色。而这一切已被深深地铭刻在这块土地之上,并永远地昭示后人。
我要关于黎族的介绍越详细越好 有奖!火速回答
本文2023-09-22 00:12:31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6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