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氏家谱 怀宁丁氏的来由
怀宁丁氏家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元代的一位名叫陈峻的人。据怀宁当地的丁氏族谱记载,陈峻在鄱阳湖避乱时,渡江来到宿松(今属安徽安庆),并入赘到丁氏家族,从而改变了自己的姓氏,将陈姓改为丁姓。他的一个儿子名为介甫,定居在宿松,而另一个儿子名为义甫,则迁往怀宁的钦化乡汪家潭新安里居住。
自此之后,丁氏家族的子孙人才辈出,不断涌现出高官、学者等杰出人物。比如,丁柷是明正德己卯年的举人,嘉靖己丑年的进士,曾担任浙江东阳知县;丁冠甲是嘉庆己卯年的举人,道光癸未年的进士,曾被钦点为卫守备;丁魁榜是同治癸酉科的举人,光绪丙子科的进士,曾担任蓝翎都司衔江闾门守备。
然而,关于丁氏家族的具体历史和起源,如为何选择在怀宁地区定居,以及陈峻是如何与丁氏家族联系起来的等等细节,由于史料的缺乏,至今仍然没有明确的文字记录。因此,怀宁丁氏家族的起源和历史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一)、 清乾隆六年(1742年),位于湖北天门、京山、荆门、钟祥、襄阳、谷城、房县、宜昌等地的姜太公后裔(元末明初从江右迁鄂始祖丁朝英十一世孙视三公等)编定的丁氏派等:
派规
礼凡名子不以日月,不以国,不以隐疾,不以山川,未闻其有派也。自后代名以从派,而派以著世则联属之,可以笃恩递及之,可以明分经纶之。义亦于斯寓焉。吾宗先世有定派,后以人丁稠广,错出不一。乾隆六年(注:1742年),视三公虑尊卑难辨,进退莫从。编定四言八句,自十二世而始按派命名,不得任意更改,致滋混淆。庶族众画一不独,便于异代纂修家乘。即彼此通问一称名,而悱然秩序之意,未必不隐隐其有动也已。迄后,孟育公加派续修,已易原本后六句,惟首二句仅存。然其中鸣名赐帝等字锡名仍嫌未嘉,且截为派规派约,极待修正者谨复补缀数字,以重旧规焉。
派曰:
士思正大
人怀纯良
心存光明
志秉忠方
宏文启瑞
学道安邦
作述孔继
荣华其章
钟毓永秀
万代兴昌
(二)、1992年,姜太公后裔湖北省天门、潜江、仙桃新修丁氏族谱所编辈份顺序:
志 忠 祖 先
家 声 克 振
俊 才 雄 伟
信 义 纯 良
衍 庆 恒 茂
荣 华 显 杨
宣 赞 广 训 企 仰 在 怀 配 言 作 兆 学 继 存 成 培 良 尚 庆 最全的20辈,还够用80年的 哈哈,不好意思 我怀字辈,应该喊祖爷爷
一、姓氏起源
1、出自丁侯的后裔。丁侯为殷商诸侯。周武王讨伐殷纣时丁侯因不从而被周所灭,其祖孙散居各地,部族仍以丁为氏。
2、出自姜姓,为姜太公的后裔,其始祖为姜伋,以谥号为姓氏。
3、为孙姓所改,是周文王的姬姓后裔。《江表传》云:"孙权因孙匡烧损茅芒,以乏军用,别其族为丁氏。"所以,后世的丁姓中国人之中,特别是南方的丁姓人中,有一部分是周文王的姬姓后裔,因为孙氏传自周文王第8子康叔。
4、出自子姓。春秋时宋国有大夫宋丁公,死后,其子孙以谥号为姓氏,称丁氏。
5、历史上的西域(今新疆大部分地区)人名中,最后一个字是"丁"的很多,进入中原汉化以后往往改姓丁。如《灵山房集高士传》云:"鹤年西域人也,曾祖阿老丁,祖父苦思丁,父为乌禄丁,又有从兄士雅漠丁,鹤年知自曾祖以下其名末一家皆丁字,不知何义,后世遂以鹤年为丁姓。"
6、出自于氏所改。据《枫窗小牍》所载:"宋有无赖子于庆,欲依丁谓,一老儒教其改姓丁,后果得意。"
二、迁徙分布
秦汉时期,丁氏的聚居地主要在今山东、江苏、河南省境,同时已有迁至今河北、陕西、广西、湖北等省者。如,秦末项羽将丁公(名固)为薛人(今山东滕县南),刘邦部下丁义起于留(今江苏沛县);西汉时丁宽为梁人(今河南商丘南),丁外人为河间人(今河北献县东南),丁明为瑕丘人(今山东衮州东北);东汉时丁邯为阳陵人(今陕西咸阳市东北),丁茂为合浦人(今属广西);东汉末,丁遵任南郡(治所在今湖北江陵)太守,在当地安家。三国、西晋时期,丁氏在江南分布更为广泛。如三国时魏国丁仪为沛人(今江苏沛县),吴国丁諝为钱塘人(今浙江杭州),丁览为山阴人(今浙江绍兴),丁奉为安丰人(今河南固始东南),后徙家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晋丁绍为谯国人(今安徽毫州),丁义为建城人(今江西高安)。唐初,有丁氏族人随陈元光入闽。北宋,有长洲人(今江苏吴县)丁谓,任崖州司户参军,其后裔分衍崖州(今广东崖县西北)及广州。丁氏入粤始祖还有:丁允文,南宋时开基潮州;丁肇宪,明初由潮州徙梅州;丁仑,明代徙丰顺。清嘉庆年间,闽粤丁氏有移居台湾者,此后又有人徙居泰国、新加坡、美国等国。
三、郡望堂号
堂号 "驯鹿堂":后汉丁茂,小的时候死了父亲,家里很穷。他对母亲最孝,母亲死后,他自背了土筑坟,又栽了松柏在墓旁。白鹿从山上到墓旁守护墓。太守举他为孝廉,拒不受。
丁姓又以"济阳"为其堂号。
郡望济阳郡:战国时为魏邑,西汉置县,治所在今河南兰考东北。晋惠帝时,将陈留郡之一部分设置济阳郡,治所在济阳。
四、历史名人
1、丁 敬:清代杰出篆刻家,善鉴别,爱好金石文字。诗、书、画俱工。尤擅以切刀法刻印,苍劲质朴,别具面目,开创"浙派",为"西泠"八家之首。
2、丁汝昌:北洋水师提督。甲午战争爆发后,在黄海海战中受伤后仍指挥作战,后退守威海卫,当日军海陆围攻威海卫时,他拒绝投降,自杀身亡。
3、丁 丙:晚清藏书家。喜藏书,沿用其祖"八千卷楼"为藏书室名。文渊阁《四库全书》散失后,他多方收集和抄补,撰有《善本书室藏书志》。
4、丁 谦:清末地理学家,喜治历史上边疆及外围地理。撰有《蓬莱轩地理学丛书》69卷。
丁 恭:汉代人,曾任谏议大夫、博士。治有《公羊严氏春秋》。光武帝时,自远方来从学者达数千人,当时称为大儒
丁姓,最初为爵姓。远在殷商时代,便有丁姓。据《太公金匮》载:“武王伐纣,丁侯不朝”。为有丁姓之始。说明在殷商时代便有以丁为姓的诸侯,但丁侯名字,家世渊源,古籍中,均语焉不详。故无从探知其原始家世源流,但丁姓始此可知。嗣后丁姓为谥姓,均有史籍明确记载。《姓苑》载:丁氏系出姜姓。其远祖为炎帝。炎帝者,少典国君长子石年是也。生长于甘肃天水郡姜水之滨,因姓姜氏。以其创耒耜,启农桑,尝百草,作医书,兴贷利,制五谷,是为神农氏。神农氏以火德代伏羲氏君临天下,故号炎帝,初都陈,即今之河南淮阳,后迁至阜,即今山东曲阜北。立一百二十年而崩,葬长沙。历八代衰而为黄帝代。据《通志·氏族略》云,公元前十一世纪,西周分封诸侯,炎帝后裔姜太公望因助周夺取政权有功而受封于齐。太公望,号也,《史记》载:周西伯猎,遇太公于渭水,曰,吾太公望子久矣。故号之曰“太公望”。本姓姜名尚,字子牙。太公望之次子伋,嗣位于王官。《毛诗·齐谱》云:齐侯“伋以二千戈虎贲百人逆子钊子南门之外,成王之崩,职掌虎贲,又事康王,明为王官也。”孔安国“顾命”注云:“伋为天子虎贲氏”。伋死后谥号为丁公,开丁姓之宗,其后遂以丁为氏。故丁公伋者,吾丁氏之开宗始祖也。《史记·齐太公世家》、《姓纂》、《通志·氏族略》及《万姓统谱》等书均有记载。丁公伋,初发祥地为营丘,今山东临淄。《括地志》云,营丘在青州临淄北有百步外城中。《史记》云,盖太公之卒百有余年,子丁公伋立,丁公卒,子乙公得立。《礼记》云,太公封于营丘,比及五世,皆反葬于周。嗣后发展分散于济阳郡一带,今山东定陶也。一直都是济阳望族。后来渐渐遍布全国各地。故历史上名见经传的丁姓杰出人物,多是山东人氏。如,汉高祖刘邦打天下时,封侯拜将,列入元功十八人的丁复,丁礼,楚霸王项羽麾下,窘逐刘邦的大将丁固,都是山东人氏,为丁氏写下了不少光荣史页。这支丁氏,是齐太公嫡裔,以谥为姓,源出姜氏,血缘是炎帝神农氏后裔,为丁氏有史可考的主流成分。姓氏者,古为贵者专,即百官大人之族用之而贱者无。故吾丁氏,自古即为贵介之族。几千年来,门弟日盛,瓜瓞蕃衍,遍布四方。因而,丁氏在历史上为常见大姓之一。东汉《风俗通义》收之,宋《百家姓》有之。历史上丁氏门楣显赫,令人垂涎。除上面所提之外,还有西汉时刘邦部将丁义,当时为乐成侯,其姐为康王后。汉昭帝时丁外人权倾内外,连霍光都通过其安排自己的外孙女入宫。汉哀帝时,尊丁姬为定陶共皇后,封丁明为列侯,进尔升为大司马兼卫将军。汉明帝时,陵阳侯丁綝去世,儿子丁鸿除继承爵位,后又升为侍中,并奉诏同班固等人一起编撰白虎议奏、注五经,给后代做永久典范。汉灵帝时有武猛都尉丁原。汉献帝时,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娶丁氏为夫人,说明其丁氏定是望族。三国吴有大将军丁奉,安丰人,魏有丁仪,沛郡人。后来司马懿逼宫篡权,时有丁谧等人想起兵杀司马夺回政权未遂。东晋孝武帝时,顺阳太守丁彦远忠于晋而抗拒前秦符坚。南北朝时壮士丁旿协助刘裕夺取政权建南朝宋。西魏时有郎中丁和。唐有猛将丁士良协助李愬南征北战被封为捉生将,还有右补阙丁柔之。五代后梁朱全忠任命丁昭溥为供奉官,宋时丁惟清任西凉知府,丁谓任尚书,屡次被寇准推荐升参知政事,枢密使,同平章事。后丁度为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吏载,丁度淳厚质朴,在翰林院十五年,经常参入国家大事却从未谈及私事,仁宗极为看重他。南宋时,千承县丞丁兴宗抗金殉 职。宗泽招抚各路抗金义军,其中有河北的将领丁进。后南宋委以丁禩为涟水水寨统领,委以丁焴节制秦、凤翔一带军事,委以镇江丁大全为右司谏后升任枢密院事,直至右丞相兼枢密使。明洪武二年,朱元璋下令在鸡鸣山建造功臣庙,将徐达、常遇春、丁德兴等21人叙功画像,享受祭祀。洪武十八年丁显殿试第一。明嘉靖时,丁汝夔任兵部尚书。明成化时,丁玑任中书舍人。明万历时,丁此吕任浙江按察巡道,其后丁元荐权倾一时,后来游击丁碧率兵抗清。明崇祯时,陕西总督丁启睿升为兵部尚书。清军入关后,甘肃农民领袖丁国栋率军杀死清朝巡抚,席卷兰州、凉州一带,与南明南北呼应,形成了清军入关后第一次反清运动的高潮。明末清初的丁耀亢,一生著作很多,被誉为诗人、文学家、剧作家和小说大师,当时就有“北丁(耀亢)南李(渔)”之称,蜚声海内外,堪称为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文学巨匠。更为可歌可泣的是近代史上甲午中日海战时的北洋舰队海军提督丁汝昌,在敌我力量悬殊的危急情况下,不畏强暴,英勇奋战,身受重伤,坚持指挥战斗,最后宁死不屈,壮烈牺牲。以上仅举几例,均见于二十四史和中小学历史教材。今之中国名人大辞典载有丁氏一百六十九例,恕不一一复赘。可见,丁氏不惟族门兴旺,且人才济济。英雄贤者,高官达贵,朝朝皆有,层出不穷,为推动社会发展荣立不世功勋。无怪乎,三国吴孙权将其族人孙匡别为另族时,选择了丁姓。元末西域回族伊斯兰教穆斯林一族本无姓氏,汉化后也选择了丁姓,其名丁鹤年者即是也。据姓氏考略云,丁氏望出济阳济阴,即今之河南兰考山东定陶一带。另据九九年四月二十六日河南日报载,目前韩国已有丁氏族人二十八万之众,这更证明丁氏子孙昌盛,遍布海内外。
楼主,我们都姓丁,看我ID后面的简称就是dcl,呵呵!
不为别的,姓丁的顶下你!
丁氏家谱大全
1上海云间丁氏 谱一卷
丁佩撰
近代武进陶氏石印本世纪 一册
上园
注:附於《吴县沈氏综谱》
2江苏濡须苏南丁氏宗谱十六卷
(清)丁大年修
清光绪七年(1881)五果堂本刻本 十八册
河北大学
注:分宗谱始修於明永乐间。
3 江苏溧水丁氏宗谱二十卷
(民国)丁存泰纂
民国十年(1921)继善堂木活字本
江苏溧水县东屏乡蔴山
注:丁一桢初修于清道光十一年。
4 江苏丰县丁氏谱 序一卷
(民国)丁敬尚纂
民国二十四年(1935)钞本
江苏兴县套楼乡谢集
5 江苏泗阳县丁嘴支老长房丁氏族谱七卷
(民国)丁明绸 丁明森三修
民国二十三年(1934)石印本
江苏泗阳县三庄乡尤圩村
6 江苏淮安山阳丁氏族谱不分卷
(清)丁晏重修
清同治七年(1881)刻本 一册
吉林大学
7 江苏江都丁氏族谱二卷
(民国)张为汇纂辑
民国十二年(1923)木活字本
江苏镇江市博
8 江苏南通丁氏宗谱三十卷
(清)丁邦球重修
清道光五年(1825)裕昌堂刻本
江苏南通市图(存卷7、30)
9 江苏南通丁氏族谱十三卷
(清)丁若孚纂修
清道光十三年(1833)本刻本 十二册
河北大学
10江苏镇江京口丁氏族谱八卷
(清)江为霖辑
清嘉庆十三年(1808)木活字本 八册
上海图 日本 美国
注:封面题《润州丁氏家乘》。
11江苏镇江润州丁氏家乘六卷
(清)丁先珍 丁凝等重修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留馀堂重刻本 六册
哈尔滨师大
注:书口题《丁氏族谱》。丁宏撰创修於清乾隆三十九年.
12 江苏镇江古润开沙丁氏重修族谱八卷
(清)陈启阑等修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留馀堂活字本 八册
美国
13 江苏镇江京江丁氏族谱八卷
(清)丁绍遵等纂修
清同治十二年(1873)刊本
江苏镇江市图 江苏镇江市博 美国
14 江苏镇江润邘丁氏族谱十卷附新增谱五卷
(清)丁达福修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留馀堂木活字本 十一册
美国
15 江苏镇江京江丁氏支谱传略 录不分卷
(清)丁立中 丁立鋆等编纂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松铭堂活字本
辽宁图 吉林大学 江苏镇江市博(二部)
16.江苏镇江丁氏族谱六卷首一卷
(清)丁治寅主修
清光绪三十四年留馀堂活字本 六册
历史所
注:丁晔始修于宋景炎元年,此为八修。
17 江苏镇江丁氏家谱不分卷
(清)丁立中纂修
稿本
浙江杭州市图
18 江苏丹阳东门丁氏十三修族谱二十六卷
(民国)丁绳祖 丁允和等修
民国三十七年(1948)世贤祠活字本 三十二册
北图
注:版心韪《丁氏家乘》。
19 江苏常州丁氏宗谱四十六卷首六卷
(清)丁儒南 丁楚英重修
清光绪十年(1884)双桂堂木刻本 三十六册
河北大学
20 江苏常州毘陵丁氏宗谱二十四卷
(清)丁金叙 丁振刚等纂修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双桂堂活字本 二十六册
21 江苏常州丁氏重修宗谱□□卷
双桂堂木活字印本
江苏常州市图(存卷3、17、19-24)
注:其中记事止清咸丰十年。
22 江苏常州董村丁氏宗谱□□卷
双桂堂木活字印本
江苏常州市图(存卷14下)
注:其中记事止清光绪二十五年。
23.江苏常州丁氏家乘八卷
(清)丁增德 丁应骐等纂修
清光绪十六年(1890)双桂堂本刻本 八册
河北大学
注:封面、雇页作《丁氏宗谱》
24 江苏常州毗陵丁氏族谱十二卷
(民国)丁坤朝等修
民国三十六年(1947)双桂堂活字本 十二册
北图
25 江苏无锡南塘丁氏真谱十卷首一卷世系表十卷 一卷
(民国)丁锡镛主修
民国十三年(1924)铅印本 八册
北图
26 江苏无锡丁氏宗谱二十卷
(民国)丁福联重修
民国十八年(1929)双桂堂铅印本
历史所 吉林大学 苏州大学
注:丁认始修於于明嘉靖二十九年
27 江苏常熟丁氏家谱不分卷
(清)丁学羲 丁恩祜纂修
清光绪十年(1884)丁氏羲庄刻本 二册
江苏苏州市博
28 江苏常熟丁氏家谱不分卷
(清)丁秀庄辑
清同治十年(1871)刊本 二册
上海图
29 江苏吴县夫椒丁氏族谱六卷
(丁)丁兴周 丁德容等编修
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木活字本 六册
日本 美国
注:一名《丁氏宗谱》。
30 江苏吴县夫椒丁氏宗谱六卷
(清)丁梦熊 丁颜铸等重修
清道光三年(1823)椒荫堂刻本
辽宁图
注:明万历四十一年始修。
31 浙江杭州丁氏谱牒一卷
清丁氏嘉惠堂钞本 一册
浙江图
32 浙江萧山萧南历墅湖丁氏宗谱六卷
(清)丁仕蛟 丁仕彪撰
清道光八年(1828)瑞松堂刻本
辽宁图
33.浙江萧山丁氏宗谱十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丁起鹏等修
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活字本,二十册
北图
34 浙江萧山丁氏宗谱不分卷
(清)丁朝栋等纂修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敬爱堂活字本 四册
北图
35 浙江萧山丁氏家谱十二卷
(民国)丁南生主编 丁峙白等编
民国二十一年(1932)敬爱堂木活字本 十二册
北图 河北大学 美国
36 浙江奉化丁氏宗谱六卷
(民国)方汝济纂修
民国三十七年(1948)木活字本
浙江奉化县文管
注:谱始修于明万历五年。
37 浙江湖州乌镇丁氏族谱一卷
(清)丁寿祺重修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钞本
辽宁图
38 浙江新昌彩烟丁氏宗谱十二卷
(清)丁承瑞等纂修
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本活字本
天一阁(存卷1-11)
39 浙江新昌彩烟丁氏宗谱十二卷
(清)丁友贞 丁祖宪纂修
清光绪十八年(1892)木活字本
天一阁(存卷1、2、4、6-8、11、12)
40 浙江新昌彩烟丁氏宗谱十四卷
(民国)丁志贤 丁绍荣编辑
民国十三年(1924)木活字本
浙江新昌县文管
41 浙江新昌南洲丁氏宗谱十二卷
(民国)丁明盛征修
民国七年(1918)木活字本
浙江新昌县文管(存卷12)浙江嵊县明山乡许宅村(存卷1、2、5、12)
42 浙江上虞夏湖溪丁氏宗谱十六卷首一卷
(清)丁达先修 丁耀南纂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瑞松堂木活字本 十六册
浙江图
43 浙江上虞夏溪丁氏宗谱二十一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丁渭封修
民国十三年(1924)瑞松堂木活字本 二十册
北图 浙江图 四川图
44 浙江上虞虞东丁氏宗谱四卷
(民国)丁银北等编纂
民国十四年(1925)承德堂铅印本 四册
北图
注:丁龄始修于明万历二十五年。
45 浙江嵊县剡城丁氏宗谱六卷
(清)丁载和等纂修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木活字本 六册
天一阁
46 浙江嵊县剡西丁氏宗谱不分卷
清光绪六年(1880)留馀堂木刻本 二册
河北大学
47 浙江兰县丁家村丁氏宗谱六卷
(民国)童辉 丁懋得重纂
民国三十七年(1948)本刻本
浙江兰溪县圣山乡
48 浙江常山丁氏宗谱三十六卷
(民国)丁文达 丁只玉续修
民国二十四年(1935)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毛良坞乡东岭村
49 浙江常山丁氏宗谱六卷
(民国)徐燮重修
民国三十六年(1947)本刻本
浙江常山县青石乡丁家村(缺卷2、5)
注:谱始修于明万历十四年。
50 安徽徽州丁氏世宗谱不分卷
钞本 一册
安徽绩溪县横坞
注:谱中记事止于清光绪十二年。
51 安徽枞阳枞川丁氏宗谱十二卷
(清)丁子固等纂修
清光绪十九年(1893)刊本,十二册
安徽图
52 安徽怀宁丁氏宗谱七卷首三卷末一卷
(清)丁佐廷等修
清光绪十七年(1891)松兆堂刻本 十二册
人民大学
53 安徽怀宁丁氏族谱一百一十卷首三卷末一卷
清光绪十八年(1892)木活字本
安徽安庆市图(缺卷首1、卷3、14、24、53、60-62、79、87、88、93、96、105)
54 安徽蒙城蒙邑丁氏家谱八卷着二卷
(民国)丁化南 丁企辉等重修
民国九年(1920)毫县福萃石印馆石印本 十册
河北大学
55福建连江齐阳丁氏族谱一卷
(民国)丁美元续修
民国四年(1915)稿本
福建连江县档
56 泉州丁氏族谱
(明)丁仪等修
传钞泉州丁氏钞本 一册
福建图
注:附地契。
57 山东丁氏族谱四卷
(清)丁元爵 丁研书等续修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木活字本 四册
日本 美国
注:该族散居黄县、日照、诸城等地。
58 山东丁氏族谱十二卷
(清)丁麟 丁世佳纂
清宣统元年(1909)刻本
北图 人民大学 南开大学 辽宁图 吉林大学 哈尔滨师大 华东师大 日本 美国
注:该族散居黄县、日照、诸城等地。丁朝斡首修于清乾隆三年,此为五修。
59 山东栖霞丁氏谱书一卷
(民国)丁奎五纂
民国三十年(1941)修 钞本
山东栖霞县官道乡河崖村
60 山东黄县丁氏族谱
山东黄县县志
61 山东日照丁氏家乘五十四卷
(清)丁懋五重编
清咸丰七年至十年(1857-1860)刻本 十一册
北图
62 山东日照丁氏家乘八十二卷
(清)丁聊羽等修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刊本
山东日照市图 美国
63 山东日照丁氏家乘九十三卷
(民国)丁文玞编
民国十五年(1926)上海铅印本 二十八册
上海图
64 河南永城丁氏族谱四卷
(民国)丁卓牵纂
民国十四年(1925)石印本
河南永城县马牧乡
65 河南郏县丁氏家谱
钞本
河南郏县吴寨村
66 湖北新洲丁氏宗谱七卷
(清)丁传熙编
清同治末年钞本
湖北新洲县三店镇竹园村
67 湖北宜昌县白菓园丁氏族谱一卷
(清)丁朝品补修
清同治五年(1866)钞本
湖北宜昌市档
68 湖北咸丰丁氏族谱一卷
(民国)丁德善撰
民国三十五年(1946)修钞本
湖北咸丰县档
注:马丁寨丁氏
69 湖南上湘丁氏族谱四卷
(清)丁文斐 丁文仕纂
清乾隆三十年(1765)刻本 一册 湖南图
注:该族散居湘潭、湘乡等地。
70 湖南丁氏五修族谱十五卷
(民国)丁文乐 丁广文等纂修
民国十四年(1925)济阳堂刻本 十五册
广东中山图
注:该族散居湘潭、湘乡等地。
71 湖南丁氏六修支谱十一卷首四卷
(民国)丁流琪 丁流峻等修
民国十三年(1924)应北堂木活字本
湖南图(存卷首1-3)
注:该族散居宁乡、湘乡、湘潭等地。
72 湖南长沙丁氏族谱三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丁传湜等修
清宣统三年(1911)雍睦堂木活字本 二十四册
人民大学
73 湖南宁乡丁氏五修支谱□□卷
清光绪十九年(1893)木活字本
湖南园(存卷首2-4,卷1)
74 湖南宁乡为宁丁氏五修家谱□□卷首二卷
(清)丁玉齐齐修 丁玼莹等纂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济阳堂木活字本
湖南图(一部存卷首1、2,又一部存卷首1)
75 湖南宁乡为宁丁氏六修家谱二十六卷道三卷
(民国)丁树峰等 丁克让等纂
民国十四年(1925)济阳堂活字本
湖南图(存卷首1-3)
76 湖南湘乡上湘北门丁氏续修族谱八卷首三卷
(清)丁仙姿修 丁鹤立 丁鹤喧
清光绪十八年(1892)萝松堂活字本
湖南图(存卷首上、中、下)
77 湖南湘乡横洲润丁氏五修族谱二十六卷
(民国)丁氏合族修
民国十六年(1927)济阳堂活字本
历史所 湖南图(存卷1、3、4、6、7)
注:丁时通始修于清乾隆十八年。
78 四川合川丁氏族谱
(清)丁树诚纂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修 民国二十一年
(1932)丁禹孝增补石印本 一册
四川重庆市图
79 四川仪陇丁氏宗谱一卷
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重修 光绪间钞本
四川仪陇县档(残)
80 四川宣汉丁氏族谱一卷
清宣统元年(1909)木刻本
四川宣汉县五宝乡二村
81 甘肃庄浪丁氏三代宗亲族谱不分卷
(清)柳鉴纂修
清光绪十三年(1887)修 钞本
甘肃庄浪县刘庙乡丁家山
82 香湖丁氏家乘六卷
(清)丁桂芳 丁策定同辑
清乾隆刻本三册
北图
注:卷末有钞配页
83.丁氏宗谱二十四卷首一卷
(清)丁士涵纂
清光绪十六年(1890)刻本 十册
北图
84 丁氏宗谱二十四卷
(清)丁有铭编
清光绪刻本
江苏苏州市图(存卷10-15、17-24)
85 丁氏家谱七卷
(清)丁午编
稿本 六册
上海图
86 丁氏家谱不分卷
清写本 一册
美国
87 丁氏宗谱一卷
民国十六年(1927)重修刊本
浙江新昌县档
88 丁氏支谱二卷
(民国)丁传湜纂修
民国三十四年(1935)金蛟总祠活字本 二册
吉林大学
丁氏源自五支 炎帝后裔居多
丁氏,一直是一个阵容庞大的家族, 过去的两三千年来,参加这个大家族的组成份子,至少在五支以上。
根据历来学者的考证,丁姓的始见,大致是在3100年以前的周武王伐纣之时。《姓氏考略》上所记载的:“太公金匮,武王伐纣,丁侯不朝,丁姓始此。”明白指出了当时就已经有以丁为姓的诸侯。不过,古籍中对于这位丁侯的来龙去脉,大多语焉不详,所以到目前为止,大家只能知道丁氏的具有悠久历史,却一直无从探知最原始的丁氏的家世源流。
第二支丁氏,就有详实的源流可考了。依照《姓纂》和《万姓统谱》、《通志氏族略》等书的记载,他们是姜太公的后裔,发源于现在的山东省境内,其家族渊源,还可以远远地追溯到上古的炎帝神农氏,是最为道地、最为光彩的黄炎子孙。三书都是这样认为的:“齐太公生—719060及190,支孙以谥为姓”。这一支丁氏,实际上也是后世丁氏之族的中坚份子。汉代以后,虽然陆续有三批人马投入这个大家族的阵容,但千百年来的丁姓人,绝大多数都是来自这一支,算起来都是源自姜太公的炎帝后裔。
到了三国鼎立时期,位于江南的东吴,开始出现了第三支丁氏,那便是孙权之孙的被改姓为丁。这一段渊源,明载于《江表传》,是这样说的:“孙权因孙匡烧损茅芒以乏军用,别其族,为丁氏。”换言之,后世的丁姓人之中,也有一部份是周文王的姬姓后裔,因为孙氏正是传自周文王的第八子康叔。
此后,丁氏的阵容越来越是庞大,先后加入了两支新的生力军:一支改自于氏,一支则由来华定居的西域人所改。关于这两支丁氏的加入,都是有具体的证据可为依凭的,包括《枫窗小牍》所记载的:“宋有无赖子于庆欲依丁谓,一老儒教其改姓丁,后果得意”,以及明载于《杨士奇东里文集》的:“丁鹤年,其先西域人,西域人多名丁,既入中原,因以为姓。”
由此看来,现在遍布于世界每一处地方的丁氏之族,至少是有五个系统的。第一支是丁侯之后,第二支是丁—719060及190之后,第三支出自孙匡,第四支出于庆之后,第五支则为西域人的改姓。丁氏,真可以说是一个集英聚锐的姓氏。
从丁氏组织庞大和复杂的情形,还可以提示世人这样一个观念,那就是同姓的男女,不一定就绝对不可通婚,而不同姓的人,也不一定就必然适宜彼此联姻。这一点,《中华姓府》指出:“礼,同姓不婚,莫不知之,而同姓可婚,异姓或不可婚,则知者少矣。以丁姓而言,于及西域人所改者,同可婚也;以孙姓而言,孙改之丁,孙丁虽异,则不可婚。是结婚者,宜究祖姓之源,免铸错误。”
如此说来,年轻男女在决定自己的终身大事时,还真得先行了解自己姓氏的来龙去脉,免得无意之间铸成错误,而贻患后代子孙呢!
丁氏自从在汉、晋之际大放异彩之后,这一份光辉,就此千百年传留了下来,历史上的每一个朝代,丁氏都是人材辈出,而于清代登峰造极。
清代的丁氏,出过传名千古的国家栋梁之才,更出过功在传统文化的了不起学者,丁宝桢、丁日昌、丁敬、丁申、丁丙、丁取忠,无一不是满缀着晶莹光华的名字。
丁日昌,在光绪年间更是大名鼎鼎,不但作到江苏巡抚的方面大臣,以所历皆有名绩而著称,而且,曾经辅佐曾国藩,仿造西洋的火器和船舶最力,对于中国的现代化,献力不少。
丁氏家谱 怀宁丁氏的来由
本文2023-09-22 14:06:17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65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