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人的习俗与当地自然特征有什么关系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4收藏

蒙古人的习俗与当地自然特征有什么关系,第1张

蒙古人的习俗与当地自然特征有什么关系

一、内蒙古自然地理环境概述

蒙古族广泛聚居于内蒙古自治区。

该自治区位于我国的北部边疆,由东北向西南斜伸,呈狭长形。

东、南、西依次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和甘肃8省区毗邻,跨越三北(东北、华北、西北),靠近京津;北部同蒙古国和俄罗斯联邦接壤。

(一)气候特征

内蒙古自治区地域广袤,所处纬度较高,高原面积大,距离海洋较远,边沿有山脉阻隔,气候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有降水量少而不匀,风大,寒暑变化剧烈的特点,年平均气温为0℃~8℃,气温年差平均在34℃~36℃,日差平均为12℃~16℃。

(二)地貌特征

内蒙古自治区的地貌以蒙古高原为主体,具有复杂多样的形态。

除东南部外,基本是高原,占总土地面积的50%左右,由呼伦贝尔高平原、锡林郭勒高平原、巴彦淖尔--阿拉善及鄂尔多斯等高平原组成,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

高原四周分布着大兴安岭、阴山(狼山、色尔腾山、大青山、灰腾梁)、贺兰山等山脉,构成内蒙古高原地貌的脊梁。

内蒙古高原西端分布有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库布其、毛乌素等沙漠,总面积15万平方公里。

全区河流、湖泊、水库等水面面积占08%。

二、自然地理环境对蒙古族民俗的影响

(一)自然地理环境对蒙古族民族服饰的影响

内蒙古地区气候变化较大,冷热温差也大。

长期以来,蒙古族游猎放牧在这片土地上,服饰在他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可以说,服饰的产生是人类对自然环境适应的结果。

由长袍、窄袖、束腰和靴子构成的蒙古民族服饰的着装形式,其形成受到了蒙古高原的自然环境和草原的马背游牧生活的影响,服饰形制具有对这种自然环境的适应性。

袍子的结构具有明显的御寒功能。

袍子的长度一般较长,蒙古袍袍子长及脚背,骑在马上可护住膝盖乃至小腿。

袍子的袖子也很长,长长的袖子既可以护住双手,又可以举起护住面部。

蒙古袍腰身肥大而耐磨,既便于骑马时护膝防寒,夜里安歇时,蒙古袍即成了被子。

斜襟、右衽或左衽可以防止冷空气进入。

腰部是人体上下通气的中枢区域,穿袍者均束腰,主要是腰带能够防止冷空气的上下对流,在寒冷的天气里挡风保暖,尤其可以保持住身体上部的热量,提高人体对环境的承受力。

穿上靴子,便于上马、涉草,宜于行走;还可以防湿、防虫蛇;冬季在靴子里面套上毛毡袜套,还可以抵御寒冷和潮湿。

自然环境不仅决定着人们衣着形制的繁简、宽窄、长短等,而且也制约着人们生产、生活方式以及衣饰材料的选用。

北方草原的气候条件是冬季较长,春夏秋季较短,而草原游牧生活长年风吹日晒、草长水深,也只有那些即保暖又厚实耐用的服装才比较适合。

所以蒙古族服饰所运用的面料大多以毛皮、毛织物或者比较厚实的织锦、绸缎为主。

辽阔无垠的草原和高原地带,其自然条件非常适合于放牧牲畜,因此他们的服饰多用畜皮直接缝制,或将畜毛搓捻成线织成布或碾轧成毡制作而成。

不同的人、不同的民族对色彩的理解和解释也不尽相同。

究其原因,与民族历史、文化背景、宗教等固然有密切关联,但也离不开其生成地域自然环境的熏染。

人烟稀少、广阔无边的大草原上,人与人之间的行动距离相当大,鲜艳的色彩为人们提供视觉上的注意,甚至可以在较大的距离范围内辨别对方的年龄、身份、性别等等。

当草原上出现白灾”和“灾”等主要的自然灾害时,在暴风雪中,鲜艳的色彩可能成为生死枚关的视觉信息。

因此蒙古袍的颜色以红、蓝、绿、粉、白、青、紫等较为鲜艳的色彩为主。

(二)自然地理环境对蒙古族居住民俗的影响

居住是人类最基本的物质需求之一。

民居习俗的类型、分布、形成与发展,都深深地打着环境的烙印,与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内蒙古自治区冬长夏短、雨量不多,牧民逐水草放牧,居无定所,这时的住所都是随时拆搭的帐幕,这种帐幕文献中称之为“穹庐”“毡帐”等,它一般为圆形,多用条木结成网壁与伞形顶,上盖毛毡,用绳索勒住,易拆易装,便于移动。

毡帐外围包裹物也可以按照气候的变化和其他的需要,揭开或盖上这种建筑形式极适于游牧民族的习俗,既方便又经济,从而也就一直沿用至今。

蒙古包的形制以圆形为主,这是对抗草原上恶劣气候及环境的最佳形式。

蒙古包下部为粗壮的圆柱形,上部为圆锥形,这种流线形特点的形状,迎风所受的阻力最小,很难被大风刮倒,抗风效果好。

暴雨或暴雪集中的季节里,蒙古包的圆形锥顶,不积雪也不会存水,避免了屋顶渗漏,借其坡度还有助于快速排水。

从构成和建筑材料来说,蒙古包主体构架由“哈那”(围墙)、“陶敖”(天窗)和“乌乃”(穹顶)组成,围饰材料有门、围毡、顶毡、盖毡、系绳及地毡地毯等。

“陶敖”是蒙古包的天窗,是通风采光和排烟的地方。

它的大小由蒙古包的大小决定,一般用木材做成平面圆形。

“哈那”是支撑整个蒙古包包壁的骨架,一般是由柔韧的红柳条编成的活动网片,能够伸缩,因此可以根据不同要求调整墙的高度,十分灵活。

“乌乃”是连接陶脑和围墙的木杆,起着檩、檐及房笆的作用,它向上支撑穹顶,向下依托围墙。

乌乃上端略削扁六七寸长并打小眼,用以插进陶敖周围的乌乃窟隆中并用毛皮绳串起固定,下端也打眼与哈那的交叉处穿绳作套固定,使陶敖与哈那形成一个整体。

乌乃起到定形作用,一般用坚固的柏木和榆木制成。

蒙古包门是蒙古包的唯一出入口,一般都十分低矮,可以减缓寒风大量涌入,且其朝向大多是东南方向,可以躲避从西北方呼啸而来的风雨。

围毡、顶毡、盖毡等毡制部分用羊毛赶制而成,具有良好的隔凉和防潮作用,用来包裹围墙、覆盖穹顶。

系绳用马鬃、驼毛、生羊皮或生牛皮编制。

从材质上来说,蒙古包采用就地取材的原则,与草原真正地融为一体。

搬迁的时候,将哈那折叠起来,可当做牛车的车板或护围,车上放乌乃、陶敖、围毡和包门等,并以毛绳捆牢,十分方便。

从颜色来说,白色蒙古包是蒙古人尚白的传统爱好的表现,有着深层的寓意和内涵。

白色是乳汁、羊毛、白云的颜色,它含有神圣,纯洁、吉祥、美好的寓意。

白色的蒙古包与白色的云,白色的羊群,蓝色的天,碧绿的草原融为一体,使人感觉到空间十分辽阔,与草原环境相适应。

(三)自然地理环境对蒙古族饮食民俗的影响

自然地理环境对蒙古族民俗的影响也深刻表现在蒙古族的饮食习惯上。

一个民族的饮食文化包括其饮食特点与习惯,这些特点与习惯又从不同角度反映着这个民族的血统、经济历史、生存环境,成为民族传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从饮食内容上看,蒙古族的饮食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乌兰依德根(肉食)与查干依德根(奶食)。

乌兰依德根主要有:手扒肉、烤牛、烤羊、烤羊腿、肉干、肉粉等;查干依德根有马奶子、酸奶、奶酪汁、奶茶、奶酒、奶豆腐、奶干、奶皮子等。

这与草原上的游牧经济相协调,草原上牛羊成群,牲畜膘肥体壮,从而使牛、羊、马肉和牛、羊、马奶等牧业产品成为蒙古族传统食物构成的主要内容。

草原上气候寒冷,使蒙古人形成了饮用奶茶的习惯,它不仅供应方便,又可以增加热量以抵御严寒。

从食物的加工方式上看,夏秋季节人们将过剩的肉割成细条、撒上盐、放在通风处晾干,做成风干肉,或者加工成肉松,这些生肉经干制后,不但减小体积,而且不易变质,便于携带和保存。

人们将吃不完的牛奶或羊奶分离成奶和油。

奶经加工制成奶干、奶豆腐,奶酪等干制食品。

油则熬制成黄油,灌入牛胃或羊胃制成的皮囊中,然后,让其在通风处凝固风干,也是为便于携带。

牧民“逐水草而居”,居无定所,这种生活方式要求他们尽量减少不便携带的物品,而对于食物,他们则采用干制的方式,使其方便携带。

当冬春季草场枯萎时,人们可以将风干肉以及奶干、奶豆腐、奶酪等干制食品取出备用。

说到底,蒙古族饮食与内蒙古地区寒冷的气候和广阔无边毫无遮拦的地理环境相适应,游牧式的生产、生活方式创造了这些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

(四)自然地理环境对蒙古族民歌的影响

内蒙古地区是“歌的海洋”,蒙古族不论男女老少都爱唱歌,他们尊崇唱歌和善于唱歌的人。

蒙古族民歌以声音宏大雄厉,曲调高亢悠扬,音域宽广而闻名。

这是因为辽阔的草原地广人稀,在长期的环境适应中,人们养成了说话声音洪亮,唱歌的音域及音调特别高的习惯。

蒙古族民歌内容非常丰富,有描写爱情和娶亲嫁女的,有赞颂草原、骏马、骆驼、牛羊、蓝天、白云、江河、湖泊的,也有歌颂草原英雄人物的等等,歌词内容多以描述蒙古族的生活环境和风土人情为主。

蒙古族民歌从音乐特点来讲,大致分为“长调”和“短调”两大类。

长调的音乐特征为音调高亢、音域宽广,曲调气息悠长、旋律起伏跌宕,气势恢弘或苍凉凄楚。

这与北方草原的自然地理环境完全适应。

蒙古族牧民逐水草而居,流动放牧,在辽阔的草原上,牧民眼界开阔,胸襟宽宏,情感激荡,这种悠闲自在的游牧生产方式使牧民可以抒发情感,无拘无束的歌唱,为悠长舒展、节奏自由的长调民歌的形成提供了空间条件和时间条件。

从地理分布上看,长调主要分布在蒙古族人民依旧从事传统的畜牧业生产劳动,过着流动的游牧生活的内蒙古自治区的大兴安岭和阴山山脉以北的草原牧区。

大凡曲调短小、节奏较快,不同于长调民歌的歌曲,统称为短调民歌。

与长调民歌明显不同的是,短调一般是两行,有韵的两句式或四句式,节奏整齐,结构紧凑,装饰音较少,旋律起伏不大。

歌词简单,但不呆板,带有鲜明的宣叙性特征。

短调民歌主要流行于蒙汉杂居的半农半牧区和东部农业地区。

任何文化的产生都离不开特定的地理环境,蒙古族的一切都与草原环境有着生生相惜的亲密关系。

蒙古族民俗生存繁衍的过程就是对自然地理环境不断适应和利用的过程,在其形成、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自然地理环境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蒙古人和契丹人有什么区别

蒙古人和契丹人完全是两个概念,把蒙古人叫契丹人是十三世纪蒙元崛起后,中亚以西各地对占据原大辽及其后的西辽(均为契丹政权)辖地的蒙古人的习惯性统称,应当说是错误的。两者之间并无种族继承关系。

当然从历史渊源上说,蒙古人和契丹人都来自先秦时期活动于东北地区的东胡部落。东胡是一个部落联盟,包括了当时族属相同而名号不一的大小部落。东胡族系包括的部落和民族很多:如东胡、乌桓、鲜卑以及由鲜卑分化出的慕容、宇文、段部、拓跋、乞伏、秃发、吐谷浑各部,此外还有柔然、库莫奚、契丹、室韦、蒙古。 蒙古人发源于蒙古东部的蒙古高原,一直以游牧为主;而契丹人发源于西伯利亚的森林中,属通古斯人,先民以渔猎为主,后向西迁徙至草原区。 他们语言同属于阿尔泰语系,但分属不同的语支。蒙古语属蒙古语支,契丹语属通古斯语支,乃东北古民族语言。 “契丹”本意为镔铁,表示坚固。然而,自元末明初以来,契丹族已从史籍中消失。中国医学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部分专家利用DNA技术分析得出结论:生活在东北的达斡尔族与契丹有最近的遗传关系,为契丹人后裔。云南的阿、莽、蒋氏“本人”与达斡尔族有相似的父系起源,也是契丹族后裔 突厥,契丹与蒙古族是啥关系

突厥是西北种,辫发近白种,存于南北朝隋唐。契丹是北种靠东,秃发黄种人,存于唐宋。蒙古族是北种,与契丹同宗,受突厥文化影响,融合少许突厥,宋时成编为族群,延续今日。

蒙古族,女真族,契丹族,满族,这4个民族有什么联系,

契丹族源于东胡后裔鲜卑的柔然部。

史学界只能推测几百万契丹人的命运大致有三种: 第一,居住在契丹祖地的契丹人渐渐忘记了自己的族源,与其他民族融合在一起。 第二,西辽灭亡后,大部分漠北契丹人向西迁移到了伊朗克尔曼地区,被完全 化。 第三,金、蒙战争爆发后,部分"誓不食金粟"的契丹人投靠了蒙古,并在随蒙古军队东征西讨,扩散到了全国各地。 元代蒙古人建立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大帝国时,连年征战,频繁用兵的契丹人被征服,分散到各地,有的保持较大的族群,如达斡尔族作为民族续存保留下来,有的则被当地人同化了。经过不断地迁徙、隔离和融合,契丹人大多融入其他中国北方的民族,如汉族、女真族、蒙古族等。据考证,目前的达斡尔族可能是契丹族的后裔,另外在中国西南有家谱的家族中,有根据家谱记载,是随蒙古军队出征而留在当地的契丹后裔,已经汉化和当地居民融合了。达斡尔、阿、莽、蒋氏“本人”都是契丹后裔。云南“本人”犹如湖南桃源县的 尔族人均是元代不同民族的官兵落籍于当地而保存着原来民族的记忆。 女真族,源自3000多年前的“肃慎”, 汉朝-晋朝时期称“挹娄”,南北朝时期称“勿吉”(读音“莫吉”),隋-唐称“黑水靺鞨”,辽-金时期称“女真”、“女直”(避辽兴宗耶律宗真讳)。 “女真”在明朝初期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三大部。后又按地域分为建州、长白、东海、扈伦四大部分;依接近汉化程度及活动区域南北:多汉化程度、南境者为 真,少汉化程度、北境者为生女真。 清朝以后,“女真”一部份融和其他民族称为“满洲”,后通称为满族至今。 同是女真族,不同的是:金国为生女真创建,后大量进入中原,主体部分同化于汉族;清朝为 真创建,当时首领努尔哈赤于1616年创建后金为萌芽,皇太极于1636年定国号清。 蒙古族自称“蒙古”。“蒙古”这一名称较早记载于《旧唐书》和《契丹国志》,其意为“永恒之火”。别称:“马背民族”。蒙古族发祥于额尔古纳河流域,史称“蒙兀室韦”、“萌古”等。 全世界蒙古族人约为1000万人 中国的蒙古族人口为581万人(2000年人口普查)。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三省、新疆、河北、青海,其余散布于河南、四川、贵州、北京和云南等地。鄂温克族(2万7千人)和土族(24万人)也有时被认为是蒙古人的分支。 蒙古国的总人口大约有280万人(2006年7月统计265万人,),其中80%是喀尔喀蒙古人。 俄罗斯有大约90万蒙古人。有在西伯利亚的布里亚特蒙古人(约40万人)、鄂温克族(在俄国被认为是蒙古人的一支)(约3万人在俄国)、卫拉特人(含卡尔梅克人17万和杜尔伯特人(Dörbed))。 另外,分布在阿富汗、伊朗等地的哈扎拉族人(近四百万人)有可能是蒙古人和中亚其他民族的混血后代。 综上所述,这四个民族中关系最清晰的是女真和满族,清朝以后,“女真”一部份融和其他民族称为“满洲”,后通称为满族至今 契丹(28)蒙古人(17)

几乎每一个民族都有一个古老的传说:汉族有伏羲女娲的传说;契丹族有白马青牛的传说;女真族有天女浴躬的传说;突厥族有狼生狼养的传说。我们千万不要去考证各个民族远古传说的真实性,这绝对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差事,因为每一个民族都希望有一个浪漫而神奇的开始。

而蒙古人的起源也不例外,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说说蒙古人的起源有哪些神奇的传说。

太阳女儿的传说

这个传说最为神奇。说太阳神有两个女儿,有一天,她们并排坐在轻舟之上,一路之上观赏着琼花瑶草,有说有笑来到了神州大地。后来,姐姐生下了一个婴儿,就用丝绸给他做成襁褓。因孩子出生时发出“唉咳”的哭声,就把婴儿叫做“孩子”,取名“海斯特”,意为“汉族”。婴儿出生的时候,手里就紧握着一把泥土,所以长大了就会种植五谷。

不久以后,妹妹也生下了一个婴儿,就用毡裘给他做成襁褓。因孩子出生时发出“安呀”的哭声,就把婴儿叫做“安嘎”,取名“蒙高乐”,意为“蒙古”。婴儿出生的时候,手里紧握着一把马鬃,所以长大了就会放牧牛马。

苍狼白鹿的传说

不仅仅游牧于北方草原上的突厥人以狼为自己的祖先,就是蒙古人也把狼当成自己部落的图腾。《蒙古秘史》记载:蒙古人的先祖们被突厥人打败后,在族人孛儿帖赤那(意:苍狼)的率领下,从额尔古纳河西迁到今斡难河、克鲁伦河、土拉河一带。在圣山不儿罕山(今肯特山附近)和斡难河的源头,孛儿帖赤那和豁埃马阑勒(意:白鹿)结合后,生下了巴塔赤罕巴塔赤罕就是称霸四方的蒙古人的第一代祖先。到了明代,因为对畏吾体蒙古文书写的《蒙古秘史》翻译的错误,曾将蒙古人的来源描述成:“蒙古人的先祖是苍狼和白鹿的后代”。当然,从这里也反映了蒙古族崇拜狼的历史印迹。

孛儿帖赤那十一世孙朵奔·篾儿干死后,有一天晚上,一位金**的天神降临到朵奔·篾儿干的妻子阿阑豁阿的房间,并赐给他三个儿子,分别为:不忽台塔吉、不合秃撒勒只、孛端察儿。其中,成吉思汗就是孛端察儿的后裔,因为孛端察儿是金**的天神赐予的,所以,成吉思汗家族被称为“黄金家族”。

蒙古最有可能是东胡人的后裔

在蒙古民族的真正族源问题上,现代、当代多数学者认为蒙古族出自东胡。东胡是和匈奴同时兴起于中国北部草原,东胡被匈奴击破后,余部分两支逃亡。其中一支逃到乌桓山(今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一带),自称乌桓;一支逃到鲜卑山(今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一带),自称鲜卑人。随着时间的推移,鲜卑部的其中一支叫室韦的部落,移牧到今额尔古纳河一带定居下来,其中就有一个“蒙兀室韦“的成员,这就是蒙古人最早的先祖。这就是《旧唐书》对生活在额尔古纳河流域的室韦人的记载,这跟《蒙古秘史》对孛儿帖赤那西迁的记载有高度的吻合,印证了蒙古民族对自己族源记忆的真实性的可靠性。

王姓家谱介绍

  修谱

  南北朝时就兴起了谱牒之学,但大量的古代姓氏族谱已经亡佚。今天藏于全国各地图书馆以及个人手中的王姓家谱族谱,绝大部分为近代以后重修和续修的,因此,这些家谱族谱应归于近现代文献中。

  家谱的内容

  现存的王姓家谱、族谱中,基本上都是一宗一族、一房一支所修的,属于私修谱牒。私修谱牒盛行于宋代。至清代以后的家谱族谱中,基本都是私家修撰的天下。比如《豫章王氏宗谱 湾里分谱》经过全体宗亲和编纂人员一年多来的共同努力,终于和大家见面,2009年3月28日在湾里举行了隆重的发谱仪式,是新的发谱仪式。

  王姓家谱文献目录

  《豫章王氏宗谱�6�1湾里分谱》

  《东沙王氏支谱·家规》

  《三槐堂王氏族谱》

  《绮山东沙王氏支谱》

  《义乌南陵王氏宗谱》

  《润州王氏族谱》

  《凤林王氏宗谱》

  《赣榆王氏家谱》 江苏赣榆县金山乡保存

  《王氏族谱》 四川珙县下罗乡五星村保存 清王廷麟等主修 光绪四年刊印

  《王氏家谱》 河北青县陈嘴乡吴辛庄保存 写本。

  《王谢世家》 明天启二年刊刻的30卷现 美国

  《王氏通谱》 清光绪二十年槐政堂 活字本 日本

  -------------------------------------------------------

  王姓字辈

  《义乌南陵王氏宗谱》规定的字辈:

  十六世到三十五世:宣振常充,仁义礼让,文行忠信,善积庆远,学勤业隆。

  三十六世到七十六世:晋萃理贯通,乾坤道圆净。爱竹风节高,植槐枝秀挺。芝兰生庭阶,裘图争辉映。地久并天长,似续斯与并。

  《润州王氏族谱》中议定的族人必须遵守的排行字为:

  洪勋振立,世德克昌,绍承先志,永锡嘉祥。

  《凤林王氏宗谱》咸丰年间定的排行字是:

  创业凤林,勋绩立敬,存诚著贤声。

  同治年间修的宗谱排行字为:

  文章华国妥先灵,忠孝世家启后人。

  光绪年间修的宗谱排行为:

  乌邑发祥绵世泽,凤林创业振家声。

《蒙古源流》(萨囊彻辰)、《蒙古秘史》(佚名)、《蒙古黄金史》(罗卜藏丹津)。

1、《蒙古源流》

《蒙古源流》是清代萨囊彻辰创作的一部历史著作,成书于1662年。

该书是17世纪蒙古编年史中一部最完整的代表作。

在蒙古史学发展中是一部极为重要的著作。

《蒙古源流》 以印度和 诸王世系、佛教的起源和传播、蒙古族社会的起源和蒙古部落的崛起、成吉思汗及蒙古帝国、元朝诸帝事迹、东西蒙古部封建主的纷争为主要内容,其中对达延汗及俺答汗时期历史事件和西部蒙古诸部的历史事件的记述尤为详细。

《蒙古源流》无论从内容及体例,对后来的蒙古编年史都产生了较深的影响。

《蒙古源流》对研究14—17 世纪蒙古族的历史和语言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2、《蒙古秘史》

《蒙古秘史》是成书于13—14世纪的一部历史著作,作者佚名。

该书记述了蒙古民族500多年形成、发展、壮大的历史,语言简洁明快,音韵节奏感强,散发着浓烈的草原生活气息。

《蒙古秘史》从成吉思汗二十二代先祖孛儿帖赤那、豁埃马兰勒写起,直到窝阔台罕十二年(1240)为止,共记载了蒙古民族约五百年的盛衰成败的历史。

《蒙古秘史》与《蒙古黄金史》、《蒙古源流》并称为蒙古民族三大历史著作。

 

《蒙古秘史》是蒙古族文学史上第一部由文人创作的书面文字经典作品,198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名著。

3、《蒙古黄金史》

《蒙古黄金史》,原名《概述古代诸汗所建立政道之著作黄金史》,是17世纪下半叶蒙古史学家罗卜藏丹津创作的一部蒙古文历史著作。

《蒙古黄金史》 为蒙古族编年史,详尽记述了蒙古族发展的历史进程,以14—17世纪的蒙古族历史史实作为该书的记载重点,呈现了自成吉思汗统治至林丹汗时期(13—17世纪)蒙古及其周边国家的历史。

特别是这个历史阶段中蒙古贵族的政治斗争、阶级矛盾的状况记述得更为详尽。

扩展资料:

内容介绍:

1、《蒙古源流》

全书以编年体上溯蒙古部落的崛起及成吉思汗王统的起源,并与印度、 诸王世系联系到一起,下述元至清初蒙古的历史文化及佛教传播,历述元明两代蒙古各汗的事迹,其中有关明代北元朝蒙古部封建主纷争的内容占全书之半。

书中对北元朝达延汗及俺答汗时期政治、经济、宗教、领地划分、各部战争和诸汗世次、名号、生卒年及人地诸名、职官等的叙述在所有蒙古文史籍中最为详细。

此书还收录了很多蒙古民间传说、诗歌及藏、梵、汉、满等族的语言资料。

2、《蒙古秘史》

该书以口述实录的方式,从蒙古民族的起源,以及成吉思汗的远祖,一直写到窝阔台汗在位时期。

书中突出描述了成吉思汗早年的艰难经历和他在战乱中壮大自己势力,建立蒙古汗国的过程。

记载蒙古汗国南征并进兵中亚、远征欧洲的情况。

3、《蒙古黄金史》

《蒙古黄金史》可分为两个部分。

前半部分记载了蒙古的祖源和成吉思汗的生平。

其主体内容是记述和歌颂了统一蒙古诸部的开国元勋,完成民族统一大业的奠基者成吉思汗艰苦奋斗的一生。

包括了成吉思汗的诞生、九岁成为孤儿,受尽欺辱到广交“安答”,多方联盟终于以弱胜强,以少胜多,逐步掌握政治斗争的主动权。

然后展开对内对外统一战争,最终结束蒙古高原的分裂割据,建立蒙古帝国的整个历史过程。

正是在这一部分记述蒙古族祖先起源的神话传说和黄金家族家谱世袭的篇章中,首次出现了把蒙古人的祖源上溯至印度一 王统的记载。

《蒙古黄金史》的后半部分,主要记载了蒙元时期从窝阔台汗到妥欢帖木儿汗的传承世袭、妥欢帖木儿汗失国,明代从妥欢帖木儿汗到林丹汗的传承世袭及其史事。

其中,大量记述了明代蒙古异姓权臣与黄金家族之间、东西蒙古之间以及黄金家族内部的封建内讧,突出记载了达延汗再度统一蒙古和重新分封六万户及右翼土默特万户阿拉坦汗再次引入藏传佛教等重大历史事件。

——蒙古源流

蒙古族王姓的起源:

周灵王之子太子晋,称王子晋,因值谏而被废为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职,时人因其是王族的后代便称为“王家”,这支族人遂以王为氏。

先秦时期,这支王姓一直活跃于河南洛阳一带,秦末汉初,王离之子王元和王威,为避战乱分别迁徙至山东琅琊、山西太原,最终发展成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两大王姓望族。

姬姓王有三个分支:

①源出东周毕公之后。周武王之弟毕公高封于毕国,春秋时其裔孙毕万任晋国司徒,受封于魏,战国时魏、韩、赵三家瓜分晋国。秦灭魏后,后裔魏无忌之孙魏卑子逃入山东泰山,汉初,魏卑子奉诏做官,被封于兰陵郡。因其是王家之后,故称其族为“王家”,从此以王为姓。

②源出春秋初周平王之后。周平王在位51年,太子早夭,周平王死后,由其孙姬赤继位,但姬赤的胞弟姬林夺了王位,史称周桓王。姬赤出奔晋国,子孙以其曾为王者而改姓王。一直到唐朝,这支姬姓王一直生活在山西临猗一带,史称河东猗氏王姓。

③源出周考王胞弟桓公揭之后。桓公揭封于王城,古城在今洛阳王城公园。其封地虽小但处于东周王城的西部,史称其为西周桓公。国亡之后,子孙迁到河南伊川和昭汝,以居王城改姓王,后来称为王城王氏。

扩展资料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下令迁到洛阳的鲜卑人一律把籍贯改为河南洛阳,姓氏改为汉姓,可频氏改为王氏。隋唐之际羌族钳耳宗、钳耳干兄弟。营州地区高句丽人改姓王氏在北朝至隋唐屡见不鲜。

唐高宗总章元年(668年)设立安东都护府,所辖回纥人中有姓阿布思的,是回纥大姓之一,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安东都护府被取消,阿布思姓中一个叫五哥之的人投到成德节度使李宝臣帐下,被裨将王武俊收为养子,从此改姓王氏。

匈奴是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后,在与汉族交往中也有不少把姓氏改成王姓。契丹人建立辽国,皇室耶律氏也有很多人改姓王氏。另女真、蒙古、满等少数民族在长期与汉人接触过程中也有许多改姓王氏。

--王姓

姓氏起源

  

   出自姜姓,是为避帝王名讳所改的姓氏。春秋时,齐桓公(姜姓)有个孙子叫公孙庆克,她的儿子庆封以父名命氏,称为庆氏。庆封在齐灵公时任大夫,在庄公时与崔杼曾为上卿,执掌国政。后两人再升为左右相国。因崔杼家内发生内乱,庆封以弑君罪灭掉崔氏,独霸朝政。于是庆封把政事交给儿子庆舍处理,自己只管吃喝玩乐,引起了朝上朝下对庆氏的不满,后庆封的亲信卢蒲癸和王何,趁庆封外出之机,杀死了庆舍,庆封见势不妙,便逃到了吴国。吴王噶朱方封给庆封,庆氏宗族闻讯赶来相聚,从此,庆氏比在齐国时还要富裕。至西汉末,子孙徙会稽山阴,东汉时传至庆仪为汝阴令,其曾孙庆纯官拜侍中,为避汉安帝的父亲刘庆的名讳,"庆"字改为同义的"贺"字。庆纯改为贺纯。史称贺姓正宗。是为江苏贺氏。

   出自他族改姓。据《魏书。官氏志》等所载,南北朝时后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汉化,将鲜卑族复姓贺兰氏、贺拔氏、贺狄氏、贺赖氏、贺敦氏皆改为汉字单姓贺氏。是为河南贺氏。

  

  

  聚集地(迁徙分布)

  

   中国贺氏播迁各地,主要是在汉代之后,分布地区广泛,郡族门望较多。

   据《元和姓篡》记载,庆质的孙子叫贺齐,为三国时吴国大将军,齐的孙子贺邵任中书令,邵的儿子贺修在西晋任太子太傅,修的12世孙贺德仁为唐太子中书舍人,德仁的侄孙贺默为彭州刺史,德仁的侄曾孙就是唐玄宗时秘书监贺知章。又拒《古今姓氏书辩证》记载,南北朝时,后燕有清河太守贺耕,南凉(都乐都,今属青海)有将军贺连,宋朝时有忻州定襄(今属山西)贺氏,易州(今属河北)贺氏、开封陈留(今属河南)贺氏、蔡州(今河南汝南)贺氏、洛州(今河南洛阳)贺氏、济南(今属山东)贺氏、会稽(今浙江绍兴)贺氏、齐州临邑(今属山东)贺氏,密州(今山东诸城)贺氏等。其中,会稽贺氏和河南(今洛阳市)贺氏族大人众,所以贺氏以会稽、河南为郡号;洛阳的贺氏以鲜卑族居多。除了上述贺氏之外,宋代以后各朝代贺姓人散居各地者仍多,不胜枚举。

  

  堂号

   "四明堂":唐朝时光禄大夫贺知章,诗作得最好,书法也漂亮。醉后作诗填词写字,毫不费力就成了卷轴。他自号"四明狂客"。

  

  

  历史名人

  

   贺知章:越州永兴人(今浙江萧山),唐代著名诗人。证圣进士,后还乡为道士。好饮酒,于与李白、张旭等关系密切,时称"醉中八仙"。能诗,又工书法,尤善草隶,其诗今存20首,其《回乡偶书》传诵颇广。他高寿85岁,为贺氏名人中得寿星。

   贺 循:会稽山阴人(今浙江绍兴)。晋代时官至光禄大夫,他与顾荣同为支持司马睿得江南士族领袖。善属文,博览群籍,尤精《礼》传。朝廷疑滞皆咨之,辄依经礼而对,为当世儒宗。

   贺狄干:代人(今河北北郭一带),鲜卑人,魏道武帝将领,因功赐爵襄武侯。他还曾在长安习读史书,通《论语》、《尚书》诸经,尤儒将风度。

   贺 懋:临清人(今属山东),官至贵州道监察御史,宽舒公明,清慎仁爱,民称为"贺清天"。

   贺 岳:海盐人(今属浙江),著名医学家,著有《明医会要》、《医经大旨》、《药性准绳》等。

   贺长龄:湖南善化人(今长沙),道光时历任江苏、福建、直隶等省布政使、贵州巡抚、云贵总督等职,主张查禁私种**和吸食鸦片,重视经世致用之学,惠政颇多。

辽西西部主要指朝阳市、阜新市等地区。生活在这里的蒙古族人民,其 生活习惯和人生礼俗,颇具特色。

·民居·

  蒙古族在游牧时期,主要居住在毡房里,俗称“蒙古包”,它设计简单, 但却合理、实用。到了半农半牧和全农区,房屋建筑已从土房向石头房、海 青房发展,建筑结构日趋完善,形成了定居的村落。

  解放前,房屋建筑上表现出明显的等级差别,王公贵族的住房,上房、 厢房都是七间;王爷的近亲、长辈为五间;一般台吉为三间。受封的亲王、 郡王、贝子、贝勒、镇国公、辅国公、图士勒格其(协理)的住房,均为“滚 龙”瓦顶。旗扎萨克任命的梅林、章京、百岱等一般台吉,住房均为“鱼鳞” 瓦。一般平民百姓,即使很富裕,若无官职,也只能建三间正房,间量不足 可以在正房两侧续建耳房。房屋建筑上表现出的严格的等级界限,不能任意 更改,否则,就以“僭越”论处。在房屋的建筑上,非常忌讳偶数问量的房 屋,如认为四六间形式会导致后代不成材,说是“四六不成材”。住房多为 坐北朝南,既防猛烈的西北风,又可使房内采光充足。房间次第以西为大, 习惯上尊西为上,最东的那间做厨房,右起锅台,做饭并暖炕。窗户都是木 制格子大窗,里面用纸糊。

住室在西间,习惯上在南面和西面靠墙处砌炕,俗称“弯子炕”。人口多的,可在南、西、北三面都砌上炕,俗称“钱褡子炕”。一般是长辈住南 炕,晚辈住北炕。五间房者,东间为子媳住室。平民的三间房南炕西头为尊。 来了客人,让坐或留宿都是在西问南炕,表示尊重。睡觉时要头北足南,枕 头临近炕边,脚抵窗户。

解放后,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住房条件得到了改善,但民间仍沿用

传统的设计习惯,以西问为大,东面为小间,南面靠墙处搭炕。现今农村多 为三间或五间正房,结构上也有所变化,多以砖石土木构筑,俗称、海青房”。 近几年来,许多外地的建房形式被引入,如北京平房和“青年平房”等,房 内的设计也发生了许多的变化。

·饮食·

  现今的辽西西部蒙古族,由于生产上农牧结合,以农业为主,饮食习惯 与过去已大不相同。主食以谷物为主,而将牛羊肉和各种蔬菜烹制成各式炒 菜为副食,形成具有地区特点的珍馐美馔有“粘豆包”、“蒙古馅饼”、“牛 犊子汤”、“肉粥”等。

  粘豆包是本地区蒙古族群众非常喜爱的食品。它以黍米面做外皮,放以 豇豆或红小豆为馅,包成球状,上锅蒸熟,趁热沾以荤油、红、白糖等食用。 春节前,蒙古族农户一次要集中蒸制很多粘豆包,做熟放入大盆或大缸中储 存。在正月里,每日蒸热豆包当早餐,一直吃到正月过后。有些人家可吃到 农历二月末。

  蒙古馅饼是蒙古族农牧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独创出来的、具有鲜明民 族特点的食品。它以养麦、小麦、糜子等农作物的面粉为面料,将各种菜、 肉切成细未和好,加入佐料,制成馅。把馅包干面片中再拍成圆饼,放入热 锅中烙制,烙热后,再用油煎熟食用。它以色、香、味、形俱佳,制法精细 而享有盛名。曾有人为蒙古馅饼写下了一首形象而又诙谐的小诗:

  

皮薄如纸可见馅, 香胜乳饼不腻人; 蒙古馅饼独一味, 汉兄食后笑吟吟。

蒙古馅饼现已成为招待宾客的具有独特民族风味的食品。 “牛犊子汤”,也称芝麻汤。当家中所养的母牛生犊时,全家为表示喜庆和祝愿六畜兴旺而吃芝麻汤,“牛犊子汤”由此而得名。一般做法是将和 成的养麦面擀切成小方块,放入开水中煮熟捞出,再将芝麻酱和水烧成浓汤, 加入面片搅匀食用。

  茶,是蒙古族人喜爱的一种饮品。本地区蒙古族饮用红茶,也称“清饮”, 它不同于牧区蒙古族喝奶茶是为了摄取营养,而是为了助消化、消除疲劳和 暑热等。有些喝早茶习惯的人,每天清晨起床后,不吃饭也要先烧水沏茶。 更多的蒙古族人是饭后喝、来客人喝、晚间喝。本地区蒙古人有“舍茶叶而 不舍茶水”的习俗,即主人已泡好的茶水,不能分给别人喝,以茶待客,必 须重新沏,且盛满茶杯,以示尊敬;饮红茶已是该地区蒙古族人生活中的重 要组成部分,被视为是一种生活享受。

·丧葬·

  蒙古族的葬俗与社会历史发展相适应,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其 葬式曾有过石葬、风葬、深葬、火葬和土葬等。解放后,辽西西部蒙古族对 死者一般多实行土葬。

寿终正寝者逝于炕上,要用白方布遮住面部,过七炷香后,按季节穿上“寿衣”;晚辈在逝者头前放上供桌,摆好供果,跪地叩头,然后给逝者洗 手净面,将遗体从窗户抬出,殓入木棺。根据亡者家庭经济状况和季节条件, 可停灵三至七天,但大都在当天出殡。蒙古族人有守灵的礼节,但无戴孝的 规矩。治丧期间,死者的家人亲友,不穿艳丽的服装,不向外人请安问好, 也不接受他人的请安问好,不嬉笑打闹。如遇春节,则不贴对联、年画,即 使张贴,也要用蓝色纸张。

在院中停灵时,为年纪大的亡人祭奠的果品,外人可一抢而光,分给儿

童食用,以祈增寿。相反,对中青年死者的供品,则无人索取。有的行善人 家,为老人治丧,还有舍饭的风俗。

出殡时,死者长子承担灵柩辕驾,如无长子,可由次子承担,无子者可由晚辈男性至亲担任。灵柩运到坟地放入坟穴中,填上稍高于地面。三天后, 再添上圆坟,形成一个较大较高的土坟墓。

  丧葬中还要烧纸钱,祭果品、白酒等物品,以示让亡灵享用。每逢死者 的“五七”、“百日”、“周年”之日亏儿女子孙亲友要去墓前祭把,以示 对先人的哀思。每年清明节要扫墓添坟,以示后继有人。

·祭祀·

  在蒙古族的祭把活动中,最隆重的是祭敖包。敖包也叫作“鄂博”,是 土堆子的意思,即用人工堆积起来的石堆、土堆。

  祭敖包习俗始于蒙古族信仰佛教之前,由于人们对天地的敬重,逐渐演 变成为祭天祭地的祭祀活动,可是人们又无法找到天地神的偶像,于是便堆 敖包以示象征,从而敖包就成了崇拜物。

  祭敖包的时间,在西部蒙古族各地区有所不同,时间不固定。祭敖包时, 先在敖包上插一树枝或纸旗,树枝上挂五颜六色的花布条,纸旗上写经文。

  

仪式大致有血祭、酒祭、火祭和玉祭四种。 血祭是在敖包前,用宰杀的牛、羊进行供奉,以示报答天地神灵赏赐给人们牛羊。酒祭是把鲜奶、奶油、奶酒洒在敖包上,祈求天地给人以平安和 幸福。火祭是在敖包前燃烧一堆火,将供品投到火中,人们向火堆叩拜,祈 求天地赐予人间欢乐和平。玉祭是古代人们把最心爱的昂贵玉器拿出来当供 品祭敖包,以示虔诚。

  祭敖包有一定的仪式,其中包括大家要围绕敖包从左向右走三圈并叩拜 等。礼仪结束后,举行欢宴,大家用供品会餐一顿,高兴之余举行传统的赛 马、射箭、摔跤、歌舞等盛大的那达慕活动。

  

养活孩子捆起来

  东北有给孩子睡悠车的民间风俗。悠车也叫邮车子、腰车子、晃车子等, 其实就是摇篮。悠车的种类较多,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在选择和使用悠车 上,也各有特色。辽西西部民间百姓家,给孩子主要是睡“摇车”。

  摇车最早产生在我国东北狩猎民族中。据《东蒙风俗志》记载,蒙古族、 满族、赫哲族、锡伯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的先民们,当外出狩猎时,就 把用兽皮做成的摇车吊在大树权上,让自己的孩子在里面睡觉,以防止野兽 的侵袭。据公元。1240 年成书的《蒙古秘史》中记载:“贴木真九岁,拙赤 哈撒儿七岁,合赤温额勒赤五岁,贴木格斡惕赤斤三岁,贴木伦女方在摇车 中也。”这里所说的摇车已是进步化了的育儿工具,蒙古等游牧民族走出森 林,来到草原,把原来吊起来的摇车改为左右摇晃的摇车了。

  辽西西部使用的是木制摇车,选料非常讲究,一般选用结籽多的树木为 料,如榆木、松木等。不过,也有人专用柳木做摇车,因为柳与留的音相近, 希望孩子平安长大,留在世上。还有人用雷击木做摇车,据说雷击过的东西, 恶魔不存,这样的摇车可以避邪,孩子能够平安长寿。

  摇车一般用一块整木做成、长约三尺,宽约一尺左右,厚一寸多,正面 较平,背面为“凸”型,这样左右摇晃省力。摇车的顶部上面是半圆柱形的 挡风布,用细木支撑,两端插入木板里。挡风布多为红布,上面挂有古铜钱、 小镜子或其他象征吉祥之物。木板两边钻有四五个木洞,用来穿布带固定孩子。

  摇车上面要放“炕口袋”,炕口袋起褥子的作用。它的大小与摇车大致 相同,里面装荞麦皮或其他谷物壳等。荞麦皮做的炕口袋吸水性强,透气好, 易保温,方便实用,颇受欢迎。在炕口袋的上面放一块尿布,将婴儿放在上 面,把婴儿的胳膊、腿、膝盖和脚脖子用布带子捆绑起来,即可摇晃婴儿入 睡了。

西部民间还流传着借摇车的风俗。某家有了婴儿,没有摇车使用,往往向日子过得“红火”或子女双全、孩子长得俊俏人家借播车。有时还会出现 两家婴儿合用一个摇车的现象。”

婴儿在褪褓期一般都睡摇车,长辈们认为:睡摇车的婴儿睡得舒但,有安全感,长大胆子大;摇车一晃动,苍蝇、蚊虫就会飞开,孩子受罪少。另 外,睡摇车的婴儿,不易出现大后脑勺,更少有“O”型腿。所以,辽西西部 女人常说:“睡摇车的孩子,长大了漂亮,结实!”

蒙古人的习俗与当地自然特征有什么关系

蒙古人的习俗与当地自然特征有什么关系一、内蒙古自然地理环境概述蒙古族广泛聚居于内蒙古自治区。该自治区位于我国的北部边疆,由东北向西...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