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相册——寻根山西大槐树 老鹳窝
大槐树,位于洪洞县城北、汾河东岸、贾村西侧,现已围进大槐树寻根祭祖园内。600多年前,从明洪武三年(1370年)至永乐十五年(1417年),在近50年的时间里,由官府进行的大规模移民多达18次,涉及1230个个姓氏,人口逾百万,主要迁往京、冀、豫、鲁、皖、苏等18个省,600多个县市。经过600多年的辗转迁徙,繁衍生息,而今全球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大槐树移民的后裔。洪洞县的大槐树是明代移民史实的见证者,也是移民后裔心目中的祖籍和“根”。
大槐树寻根祭祖园的大门(南门),为槐根造型,东西跨度20米,高13米,古老沧桑,造型特异的大门直接点明了寻根的主题。
门、“根”字影壁、献殿、祭祖广场和祭祖堂自南向北依次坐落在祭祖区的中轴线上。
“根”字影壁,与大门正对,为景区的标志性景观,隶书的“根”字是由原工艺美术学院院长、著名书画家张仃老先生题写的。
同源渠,位于献殿前,自西向东流过,寓意:虽然移民后裔们遍布祖国各地,但其根源同属洪洞大槐树。
同源渠上,自西向东并列着三座石拱桥,分别命名为莲馨桥、槐香桥和鹳鸣桥。槐香桥,槐香,谐音“槐乡”、“怀乡”,表达的是思乡之情,恋祖之情。鹳鸣桥,有民谣曰:“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老鹳窝是一个情结是移民后裔们魂牵梦绕的老家的标志、祖地的图腾。 莲馨桥,洪洞自古就盛产莲藕,莲花是圣洁之花,君子之花,“莲馨”谐音“连心”,寓意山西老家与移民后裔永远心连心。
献殿,是祭祀时用来摆放供品的地方,也是主祭人员的主要活动场所,位于“根”字影壁之后,在祭祖活动区的中轴线上,建筑面积1250平方米,面阔五间,进深五间,单层重檐,廊围四边,仿明代建筑,十字歇山屋顶与仿明戏台连为一体,作为民间祭祀场所,其华丽壮观为全国罕见。
祭祖堂,原在"古大槐树处"石碑后面的一孔枕头窑内,阴暗狭窄。1998年重建为仿明代建筑,坐北朝南,面阔112米,进深55米,总占地面积6160平方米。堂前置露天铜鼎香炉,堂内设1230个移民先祖姓氏牌位,不仅体现传统文化,而且突出“祭祖”主题, 是全国最大的百家姓祠堂,是天下民祭第一堂。祭祖堂里还陈列着大量的古槐子孙后代的家谱、族谱、祠堂碑文、墓碑碑刻、村史调查、人口调查等。在供桌上分十个供橱,含433个姓氏牌位。
祭祀广场,位于“一堂两阁”正前方,东西宽99米,南北长93米,建设面积为9207平方米,青石板铺面,可容纳万人祭典。
溯源阁 自“根”字影壁沿路向东,有三组移民情景雕塑。第一组雕塑“朝堂决议”,展示的是朱元璋听取朝中大臣的奏议,下令开始迁民的场景;第二组雕塑“大槐树下”,官员正在为移民办理迁民手续,老人则在与他的子女依依话别;第三组“讲不完的故事”,当年外迁时的那位青年壮丁已经变成了老人,正在给他的子孙后代讲述着迁民的故事。
这三组移民情景雕塑向我们形象地展示了大槐树下的移民历史。明朝移民是一次规模空前的官方大移民,从明初朱元璋洪武二年起,到朱棣永乐十五年止,长达五十年之久,据正史记载,仅官方组织的大规模集体移民就有18次,迁民人数达100多万,无论是从时间上、地域范围上、组织规模上,还是迁民人数上都已达到中国移民史上的顶峰。
明朝大移民的起因
元朝末年,农民纷纷起义,反抗元朝的残暴统治,而元军则以“拔其地、屠其城”对农民军进行残酷地镇压,致“豫、鲁、苏北、皖北之民十亡七八”,“中原诸州,积骸成丘,居民鲜少”,山东地区“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而当时的山西,既无战乱,又少灾疫,连年丰收,经济繁荣,邻省难民多流入山西,人丁兴盛。至洪武十三年(1381年)全国总人口为59873305人,而山西人口却达4103450人,相当于河北、河南人口的总和。明洪武年间,朱元璋决定按"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的比例,自山西向地广人稀的地区实施移民。
明太祖朱元璋死后,燕王朱棣反对建文帝朱允炆的“削藩”措施,从北京起兵进取南京,燕兵所至,抢掠屠杀,村城成墟,民非杀即逃,四年战争更加剧了中原地区荒凉局势。这也是明代自洪武至永乐三位皇帝都实施移民的又一原因。
解手场,景区的厕所。明朝洪武年间从洪洞大槐树下迁民,人们故土难离,不愿离开故乡。为防止途中有人逃跑,军队遂用一根绳子把人一串捆绑起来,人要上厕所,要把手解开。故称解手。
慎终追远
故土芳华
《古大槐树赋》影壁
过厅,是由原先老园区的大门经数次扩建演变而成,它不是门,但能起到一种似隔非隔的效果。五间三开一启,门厦琉璃盖顶,吻兽齐全。楹联:举目鸹窝今何在,坐叙桑梓骈甲情。正中檐下书写七绝二首。
其一:生生死死说前因,同是杨侯国里人。莫道源渊无考证,私家记述最为真。
其二:幽燕鲁豫并滁和,异派同源认未讹。故老相传谈轶事,问君足指果如何。
移民浮雕图,以大槐树为背景,分别为:移民之始、移民惜别、移民迁徙。中间有文字隔开,以文释画,文画互彰。具体讲述了大槐树移民的起因、槐乡人们别离乡土、迁徙途中的情景。
牌坊,建于民国三年(1914年),正额镌刻着“誉延嘉树”、背额镌刻着“荫庇群生”。
“誉延嘉树”说的是随着大槐树后裔的辗转迁移,大槐树在海内外也享有盛誉。两旁配有两首诗:“西汾北霍旧河山,碧翠清流四面环。荟萃人文称乐地,云烟过眼故乡关。”
“古道青槐倚夕阳,浮屠突兀插云傍。窝名老鹳相传久,高建丰碑姓字香“。
“荫庇群生”说的是民国二年(1913),袁世凯派卢永详的三镇兵,由太原顺古驿道南下,进军平阳(临汾),进攻山西革命军,一路抢掠。来到洪洞大槐树下,官兵们便停步不前,相互传言说是:"回到洪洞老家了"。洪洞百姓因大槐树避免了一场兵灾人祸。
家字景观墙
碑亭,建在第一代大槐树的遗址上,碑高一丈零五,宽二尺四寸有余,碑冠在盘龙细雕之中篆书“纪念”二字,碑阳镌刻“古大槐树处”五个隶体字。两边有一副楹联:
开疆拓土筚路蓝缕启山野;报本溯源铭功昭德兴中华。
古驿门,民国八年在原来的古驿道上修建的,当时的移民就是沿着这条官道迁往异地他乡的。驿门上面刻有“殖民遗风”四个字(此处殖为繁殖之意),意思是说这里是先祖们繁衍生息的地方,这里传承着先祖们的风俗。 这条路是当时的南北官道,也称驿道,是通往太原府的必经之路。
千年槐根,据考古人员鉴定,此根大约生长在宋元时期,距今约1000年左右,远在明初移民之前。槐根高度62米,其中外露部分42米。槐根盘枝错节,形象奇特,能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是一棵罕见的大型古槐真根。
石经幢是古代佛教石刻的一种,创始于唐,由多块石刻堆建成柱状,柱上有盘盖,刻有垂幔、飘带等,柱身刻陀罗尼经文及佛像。这座石经幢是广济寺的唯一遗物,距今有800多年的历史,是明代迁民的唯一见证,它由青石砌成,平面呈八角形,四层十五级,高94米,是金代雕刻艺术珍品。
大槐树(一代大槐树),根据记载仿建,位于广济寺山门左侧,是明初迁民之时,办理公差事务之处。据记载,当时的大槐树身围 “七庹(tuǒ)零一媳妇”,也就是说,要七个男人和一个女人手连手才能合抱,男一庹五尺,女一庹四点五尺,故这棵新塑大槐树身围近40尺,直径13尺。
广济寺,唐贞观二年所建,原址在洪洞城内永安里,金承安年间迁徙贾村汾河畔。当年广济寺寺院宏大,僧众济济,香火旺盛。内有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法堂、藏经楼、伽蓝殿、祖师堂、禅堂、方丈、钟鼓楼。还有斋堂、客堂、寝堂、茶座、延寿堂等。
广济寺山门
大雄宝殿
钟楼
鼓楼
思源潭
溯源阁,位于祭祖堂西侧,与望乡阁对称而建,是大槐树主体建筑“一堂两阁”之西阁,建筑造型为仿古四角攒尖顶三檐双层建筑,上层有爬廊与祭祖堂相连。溯源阁取义溯源,意在追溯移民史实,感念先祖功德。
中华姓氏苑,主要由中华民族的姓氏来源、发展演变,以及56个民族从古至今用过的11969个姓氏,姓氏郡望、堂号、堂联、家训等姓氏文化布置而成。
民俗村内的雕塑
民俗村的明代四合院
魁星楼,据《汉书》记载:魁星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主宰文运。魁星楼是古代村庄里供奉魁星的圣地,读书人在魁星楼拜魁星,以祈求在科举考试中榜上有名。塔联:笔下龙虎榜,阶前状元郎。
槐树庄牌坊‘’臻境‘’
莲花塘
老鹳窝,有民谣曰:“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老鹳窝是一个情结是移民后裔们魂牵梦绕的老家的标志、祖地的图腾。
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姓氏共812个,移民分布共18个省(市)、500个县(市)。
其中:河南106县(市),北京、天津、河北129县(市),山东92县(市),江苏、安徽、湖北、湖南62县(市),映西、甘肃、宇夏51县(市),山西34县(市),内蒙古8长(市),辽宁11县(市),吉林3县(市),黑龙江3县(市),广西1县。
陕西省的山西移民比较多,大概是与山西一河之隔距离近的缘故。据征集的谱谍看,武功县的戴氏、麟游县的赵氏、邢氏、扶风县的刘氏、彬县的陈氏、固源县的郑氏、米脂县的杨氏、并氏、眉县的刘氏,其先祖都是明初从洪洞迁去的。
扩展资料:
明初从洪武六年(1373年)到永乐十五年(1417年),近半个世纪中,从山西向外地移民17次,每次数百户,甚至上万户,前后人数达到100万以上。回顾中国历史上政府组织的移民活动,汉代仅限于屯垦戍边,并没有形成全国规模;
三国割据一方,各自分散屯田;唐代移民屯垦兴盛,但安史之乱以后废弛;宋代重文轻武,屯田时盛时衰;元代全国兴屯,但很快天下大乱。所以说,明初山西移民,是有组织、有计划的官方移民中规模最大的一次移民。
在很多地方都可以听到自己的父母或者爷爷奶奶提到自己家里原来是从山西洪洞大槐树搬过来的,甚至会拿出家谱作证,也就有了传言山西洪洞大槐树是汉人祖先源头。这些从山西洪洞大槐树迁移出来的人,遍布河北、河南、山东和东北等地区,涉及到的也有很多姓氏都传言自己是从山西洪洞大槐树迁走的。其实,山西洪洞大槐树是汉人祖先源头这个说法是不准确的。
山西洪洞大槐树村的移民迁徙是从明朝开始的,源于明朝的一次大规模移民迁徙活动,起因是明朝刚建立的时候由于战乱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被杀害,再加上当时的洪水、蝗虫、瘟疫等灾害,人口大规模减少,大量良田成了无主荒地。朝廷为了解决开荒增粮、稳定流民等的问题,开始从比较富裕的地区向其他地区移民以解决耕作农户不足。
山西由于地理位置等原因受到战乱灾害较小,再加上水土资源比较丰富,于是朝廷开始从山西等地区向外迁移。再加上山西洪洞县也是当时人口最稠密的地方之一,南方战乱受灾害比较严重,朱元璋又在南京定都,所以急需发展南方经济,将人口由北向南迁移。
要准备迁移的移民在山西洪洞大槐树处做记录登记,所以当时移民的很多人就有了关于大槐树的记忆。当时向外迁移的移民不光不止有山西的移民,还有来自其他地区的,但山西洪洞大槐树是一个比较集中的转运迁移登记处,所以大部份人会将自己的来的地方与大槐树挂钩。迁移时为了防止逃跑和发展稳定等原因,每个姓氏中都有所选择地迁出,所以在洪洞县留下的记录中有很多姓氏从中迁出。
五大要点
01、祖居地的确切记载(包括文字记载和口耳相传)
若是口耳相传注意同音字。特别提醒的是,同一地方的古今地名不一定相同,管辖区域也不一样,但是,县级以上的不同时期地名变更,百度打字都可以查到。
02、始祖名讳、字、号、派名、始祖所处年代及相关事迹资料
以及始祖的其它他旁证资料和谁是同族……根据这些资料查到同族的迁徙情况,再追溯相同的先祖谱系。
03、郡望、堂号、祠堂名、祠联
一般根据这个,可以直接追溯到是哪位名人之后,或是迁出地是哪里,从而找到寻根问祖的方向。
04、字辈(字派、排行)
一般字派相同的是同宗,但出于古代历史条件的限制,大部分相同宗支的族人在不同地方的字辈用字不一样。
05、家族的迁徙史
中华姓氏,源远流长,不论大姓小姓,大多也都经过历史的洗涤。居住地在千百年的时间跨度中,变迁相对频繁。
现代流行着一种说法:山西洪洞大槐树是汉人祖先的源头,很多地区的老百姓都是从那里迁出来的。
因此,如果要落叶归根,就必须魂归大槐树。那么,这种说法有依据吗?山西洪洞,大槐树到底流出来多少个姓氏?
事实上,这种说法没有历史依据可言,纯属一种文学性的想象。自古以来,大槐树的对外移民都是非常少的,不足以承担起作为汉族祖先的地位。
古代的移民是很困难的,成本很高。一般而言,大规模的移民潮会发生于以下两种情况:
1、朝廷崩溃,老百姓必须逃难;
2、朝廷迁徙某地的老百姓,到另外一个地区垦殖。
大槐树的移民就属于第二种,这一地区的大规模移民发生于明朝。洪武二十五年(1392),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将大槐树的598户人家,迁徙到河南的开封、彰德。
尽管在朱元璋以后,明朝还迁出了几次大槐树的老百姓,但人口数量都不多。
根据目前的人口统计,河南省有人口9559万。大家可以动脑子想想,那么点迁出的人口,怎么可能在短短几百年间,发展到近亿的数量级?
由此可见,所谓汉族为大槐树移民一说,在逻辑上和科学上都是站不住脚的。大槐树的移民规模,还不可能对其他地区的人口遗传基因带来根本性的影响。
事实上,这种想法与其说是事实,倒不如说是一种对不知道来历的祖先的想象。
现今很多家族的家谱,其实都是编写于清朝初年。
清初历经战乱,很多人流离失所,到新的地方居住,繁衍子孙,总要给自己找个来处。
由于大槐树的移民是明朝曾经宣传过的,所以这些不清楚祖先来历的人,就把自己的祖先归附到了大槐树。
请大家谨记:家谱不能反映真实的历史,因为家谱也是人写的啊,并不是什么客观的东西。
旧相册——寻根山西大槐树 老鹳窝
本文2023-12-09 07:24:55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651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