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有哪些风俗

栏目:资讯发布:2023-12-09浏览:1收藏

客家人有哪些风俗,第1张

生产风俗

来宾良江的客家人,每年正月十五人们走访亲友后,都要举行隆重的宴会,合家老少及分灶了的兄弟团聚,由年纪较老、生产经验丰富的家庭成员,根据历年和来年的情况进行分析、估计,作出一年的生产安排,较年轻的家庭成员则在旁补充。然后集中力量翻地、耙地、种玉米,完成这些工作后,迎来了繁忙的春耕。“二月灶”(农历二月二日)那天,天乍蒙白,人们(主要是妇女)争先恐后担着蜡烛、香、荤菜、糯饭去祭拜“灶王”,祈求神灵保佑来年风调雨顺,生产丰收。嗣后,种下甘蔗,撒播水稻种子。待秧苗长均,抓紧时间进行春耕工作。由于春耕工作较繁重、紧张,人们多是互相帮助完成插田。管理工作则是各人的事了。作物即将成熟的时候,一般由老人决定什么时候收割,小孩不得多言。夏收时,各种家畜、家禽业已长大,塘里也可以捕捞,客家人欢欢喜喜摆上一桌最丰盛的饭菜,又得“洗一次眼睛(意大嚼大吃)”。中元过后,人们又忙乎秋种秋收,其后,集中力量把种植的作物部分出售,饲养的猪、鸭、鹅、鱼上市。

折叠编辑本段生活风俗

广西的客家人在生活风俗上保持了勤俭节约、聚族而居的特点。来宾的客家人仍两稀一干,早上、中午吃粥,晚上吃饭。主食大米饭、大米粥,由妇女在早上煮好,凉冷,放进橱柜,粥白天吃,饭晚上吃。饭是倒出米汤后干焖而成。他们不喜欢吃烂饭,故用此法煮饭。吃粥时,喜欢熟盐拌粥。其副食是猪肉及各类蔬菜,不定时吃牛肉及其他肉类。一般猪肉是切片,水煮熟,炒干,放入佐料即成。蔬菜是用油炒热后,放入配料即盛入碗。客家人的佐料不外乎姜、蒜、葱、酱、五香粉、味精。他们的传统名菜是扣肉、白斩鸡、醋排骨、醋大肠以及炒醋酱鸭。风味食品是冬米糖、酸刀豆、辣椒,晒到半干程度,放入酸坛,鲜黄即可打开食用。逢正月初二、十五、端午节,客家人都要包粽子,有肉粽、绿豆粉粽等,作粽用的馅都事先用八角粉、胡椒粉、酱、盐制好。裹粽用粽叶。农历二月初二、清明,都煮糯米饭,放入糖,再用树叶染成不同颜色,香甜可口。冬至。都要吃糯米粉、肉馅制成的水煮馍。他们没有喝开水的习惯,口渴了,多以粥水、米汤代替,喝茶很少,喝酒多是自家酿的米酒。 来宾客家人的房屋都是大瓦房,传统的房屋为平房,厅堂分为上厅、下厅,中间为天井,上厅后面是储藏室,上厅正宗摆八仙桌、挂镜屏,镜屏上面是祖宗牌位。吃饭在下厅,冬天烤火也在下厅。上厅两侧是大寝室,为老人和已婚夫妇使用,下厅一侧为小寝室,是未婚青年使用,另一侧为厨房,猪牛圈则在房屋的左右两侧。照传统俗规,旧房多留给长子住用。

客家风俗

折叠编辑本段家庭风俗

由于客家人多聚族而居,因此有事按宗房活动,往往一个姓有若干宗房。整个姓氏,传统有不成文的族规。凡是出现有损姓氏声誉的大事,由全姓氏出人商量解决。如果出现与外姓斗殴的事情,则每户出人前往解决,目的是防止吃亏。一般客家人不擅自动手,有理则据理相争,无理则和气解决,如果谁敢冒犯族规,势必被族人孤立。每逢宰猪,客家人都要设宴招待族人,小村的是每户请一人,大村的则是请有威望的老人和宗房兄弟。一旦家里有人考上中专、大学,或参军、出外工作,客家人都要设宴款待前来祝贺的宗房兄弟。为了维持宗房的团结,女方过房后,一般是三世、四世同堂,如果男方以下还有弟妹。新娘、新郎必须随老人居住合灶一段时间才能分灶。即使不和老人同灶,也必须承担赡养老人、抚养弟妹的义务。否则被视为逆子。分灶以后,每逢有好酒好菜,都要喊老人同吃或挟一份菜给老人。

由于重家族,所以老人极受尊重。来宾客家人俗规,吃饭时,老人座位面向大门,以示尊重,成年人次之,坐在两旁,小孩只能坐在对着老人的那一面的坐位。如果家里人太多,男的坐一桌,女的坐一桌。吃饭时,小孩要主动帮老人挟菜,小孩帮老人添饭时,接碗、递碗必须是双手伺候。老人讲话,小孩不能随便插嘴,或在旁喧嚣。吃完饭,小孩得讲一声“慢吃”。

在家庭风俗中,小孩的出生极受重视。来宾客家人孩子出生三朝,外婆和近房嫂子、弟婶(弟媳)和已婚妇女用竹萝装鸡蛋,来到新产妇家做“三朝”。半月后,外婆邀更多的妇女,担甜酒、鸡蛋、米、母鸡、背带给外甥做“半月”,俗称“吃姜酒”,这次酒席最热闹。小孩满月后,外婆又邀妇女给外甥做“满月”。客家人一般不做周岁。

折叠编辑本段婚姻风俗

来宾客家人择偶,多为父母作主,媒人拉线,其婚礼一般有说媒、坐谈、合八字、定亲、迎娶、三朝几个环节。

媒人看两家年龄相当、人才相配的男女青年尚未婚配,就主动上门说媒,或是家中有待婚或待嫁的青年,其父母也会求媒人作好事。男女双方见面后,互相倾吐心事,于老人同意,认为合适,就开出“八字”,由男方交给算命先生按天干地支等捏算,假如男命是金或水,女方是水或金,就认为比较合适成婚。一旦“八字”合适,双方老人同意,男女双方同意,婚事就有希望了。接着男方下聘金,俗称“外家钱”,多少由双方议定。下聘金就算定婚了,然后才到政府去办结婚证。待男方准备妥当,把迎娶时间告诉女方,女方就得着手准备嫁妆。婚礼前一晚,新郎在陪郎陪同下,给女方送去肉、酒、水、糖若干,新郎回到自家。第二天,新郎在陪郎的陪同下去迎娶新娘,并带去名目繁多的封包,给新娘的父母、兄弟、姐妹、叔伯、婶婶,甚至厨房烧饭、砍肉的也得一份。新娘的哥嫂也得给新郎封包和新鞋。又从男家挑选两位姑娘拿稻穗、剪刀、镜子、公鸡到女家,由女方家招待。和当地壮族群众一样,女家都要给陪郎和男家来的姑娘挂彩,抬出嫁妆。出嫁那一天早晨,新娘站在米箩下向祖宗辞行,然后,穿黑衣、黑裤、黑鞋,束红头绳,撑黑伞,捂白毛巾,由嫂子背出门坎,向新郎家步行或乘车去。到男家拜堂后,新娘当晚要回娘家,第三天才在母亲、伯娘、婶母、嫂子等人的陪同下,担着小猪、小鸡到男家,以示为新婚夫妇准备生活的本钱。

折叠编辑本段节日风俗

客家人的传统节日是春节、元宵、清明、六月六、中元、中秋、冬至等节。春节是大节,年货丰富,多是腊味,包粽子、炒花生等。正月初一不能杀生,初二方可开怀痛饮。春节的娱乐活动,最重要的是舞狮上门拜年。元宵节时,客家人喜欢包汤圆,再次大吃一顿。“二月灶”,煮糯米饭杀鸡拜灶王,求得一年丰收、顺利。三月清明是传统的扫墓节,煮甜糯饭,备酒菜,巡回祭扫祖墓,客家人又随便加一次菜,也算是一个节日。端午节,包粽子。六月六,备酒菜。中元节,是一年内的第二大节,杀鸡杀鸭宰鱼,女儿、女婿及诸亲戚都要返回看望老人,热闹一番。中秋节,备水果、月饼赏月。重阳节,出外登高。冬至,吃一种比水饺大,用糯米粉裹外,馅为鱼肉、猪肉、萝卜丁的水煮馍。除夕那天,客家人全家停止工作,集一年的各种收获,隆重地吃一顿团圆饭,在外工作的家人,都要赶回来团圆。

清流客家祖山下长校镇长校村的客家民俗活动游龙灯,与其它地方有些不一样,我们一行相约前去观看。游龙灯称客家“拔龙灯”、“游龙灯”、“出龙灯”;长校客家拔龙一般是在正月和二月举行。让称奇的是,长校的龙灯是白天出灯,游龙活动在山上举行。客家拔龙它是以各村庄以各姓氏牵头举行。族姓中每家每户出一桥灯,桥灯上有两个纸糊的小灯笼,灯笼有各种各样,有跨鱼灯、鲤鱼灯、六角灯、八角灯等,有的写着“五谷丰登”“风调雨顺”“政通人和”等字;灯笼固定在木板上,形似农家的板凳,木板的两头还凿了孔,便于板凳与板凳之间相嵌,前后相接连成一体。其它地方的游龙灯是在村庄里进行,而且大都是晚上进行。这里的游龙灯是在白天进行,而且不称游龙而称拔龙;家家户户所有的龙灯必须抬到东嶂山顶上衔接好,方能起步下山。

折叠编辑本段信仰风俗

客家人的保护神是“灶王”——土地神。土地神的神位设在村口,旁种一棵大榕树,每逢农历正月初一、正月十五、二月二、四月八、端午节、中元节,客家人都要前往祭土地神,摆上猪头、鸡、鱼(均是熟的),三碗饭、三双筷、三杯酒,点燃香烛,席地而跪,祈祷土地神保佑全家安好、生产丰收以及其他要求。供品的摆设位置是:香最近神位,酒饭次之,荤菜最远,蜡烛在两旁。另外,谁家添丁添口、出外读书工作,也要祭土地神。

伏波庙、大人庙、女庙,是客家人每年都要参拜的,即使“文化大革命”期间,曾三令五申严禁搞迷信活动,客家人还是暗中参拜。伏波庙,即为纪念汉朝将军马援南征而建的庙,庙会时间是正月初六。大人庙是纪念清朝丞相(大学士)陈洪谋为广西民众请命免交钱粮而建的,庙会时间是正月十九。女庙是纪念刘三姐建的庙,庙址是在一个山洞里,正月二十九日举行庙会。

客家人祭祖是一件大事。三月清明时,整个姓氏都热闹起来,联合到祖坟去搞祭祖活动,良江乡内的客家姓氏,每年清明都要集中到宾阳进行祭祖,一般每家派一人到场参加。每逢节气或岁终,客家人都是先用荤菜祭祖后,方才进餐。正月的时候,供品必须摆到十五那一天才能撤去。正月的供品多是粽子、猪头肉(整块)、米花糖之类。

客家人过去每逢春耕前、夏收后以及秋收后集中于祠堂,一来听文化程度较高的人解释家谱,续写家谱;二来商量姓氏内需要解决的大事,例如同外姓的纠纷、建筑、生产等。

折叠编辑本段客家婚嫁风俗

惠州民间传统的婚嫁礼俗,以封建礼教诸俗为基础,大多显得繁文缛节,劳民伤财,可说是颇多陋俗。儒家经典《礼记昏仪》说:“夫权,始于冠,本于昏(婚),重于丧祭,专于朝聘,和于射乡。此礼之大体也。……昏(婚)礼者,礼之本也。”可见儒家十分推重婚姻礼俗。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儒家思想,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五彩缤纷、礼制颇多的婚俗文化。惠州的传统婚俗,大抵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在一个地方的具体表现。

封建社会的几种婚姻形式,如“包办婚姻”、“买卖婚姻”、“聘请婚姻”、“指腹婚姻”、“童养媳婚姻”、“荒婚”、“望门婚”、“幂婚”等等,惠州均有之。其中聘娶婚姻尤其盛行,聘礼、聘金不可或缺,在今日惠州依然可见其遗风。

聘娶婚姻在惠州有悠久的历史。光绪《惠州府志》记曰:“婚姻,俗用槟榔为聘,以多为贵……其聘仪妆奁则称家之丰约为之”。“俗用槟榔为聘”中的槟榔,旧时中药铺有售,在聘礼中,它多具象征意义,而真正的聘礼传统都是以银钱、食用之物为主的。“府志”说聘礼“称家之丰约为之”,实际上,即始“约”者,聘礼的数量也是相可观的。

惠州传统的聘娶婚姻的礼仪十分繁锁复杂,从开始的媒人提亲,到最后的三朝回门之俗,其间经历卜吉、过礼落定、报日、过大礼等婚前诸礼及铺房、亲迎、拜堂、滞新娘等盛大的联姻仪式。

惠州民间的繁杂婚俗,是由封建婚嫁礼仪的“六礼”演变而来的。“六礼”起源于周朝。《礼记》记述当时应循的婚姻程序为“纳采”(媒人提亲)、“问名”、“纳吉”(男方卜吉,女方正式认婚)、“纳证”(下礼落订)、“请期”(婚期的商定)、“亲迎”(迎亲接新娘)。这6个环节就是所谓的“六礼”,是封建礼教中最早的婚姻礼仪。其后两千余年,六礼虽有变异,但万变不离其宗,今日各地的婚仪中都依然可见其影子。

客家丧葬礼俗

比起其他礼俗,丧葬之俗来得更为庄严肃穆。客家人对于此,做得十分周到,甚至过于繁文缛节。葬务从厚,礼务从奢,丰其筵席,醉饱灵侧,鼓乐奠别等等。一些地方至今旧俗犹存。

病人临终之际,便将事先做好的"寿衣"给病人穿上,称"着寿衣"。过去有“上六下四”之说,即上身穿六重衣服,下身穿四重裤子。

客家风俗重视送终。出门在外的千方百计赶回家,以求在临终前见最后一面,显得孝顺。人断气后,马上烧轿,焚纸,眷属、儿女悲哭成叫。是为“送终”。

报丧:病人断气后即刻报丧。孝子往外祖母舅家及亲伯叔家报丧,在门前或附近路口还出讣告。

摆孝堂:在遗体前挂白布,摆香桌,放灵位牌或遗像。早晚哭灵,登记亲友送来的礼物或“代烛”,帐布按序挂在孝堂两旁。

落枕:移动遗体,在厅堂地上铺一白布,将遗体放在上面,头新瓦,瓦上垫以布制三角枕,日夜派人守候;择日定时将遗体入棺叫“入材”。每天清晨和傍晚以及亲友来吊唁时,丧家女眷在帐内棺旁举哀。晚上亲友参加孝堂守灵,俗称“陪夜”。

发丧要择时,常在早晨。旧时在头一天要“闹丧”,通宵达旦,鼓乐喧天。发丧先举行祭奠,再起柩出殡。讲究排场,以显示儿女孝顺。

安葬:将灵柩放入墓地。墓地选择讲究“风水”。坟墓外观很似客家人的围龙屋,是客家人崇拜祖先的一种表现。埋葬后第三天,亲属穿孝衣到坟上哭拜祭奠,烧纸钱,谓“醮三朝”。

做七:人死后,每逢“七”日,要举行祭奠,俗称“做七”。一般只做“五七”。最后举行祭奠,焚化灵屋(纸屋),叫“完七”,以示丧事的结束。以后,周年举行祭礼,叫开小孝;三年举行祭礼,叫开大孝。开大孝时,门前、厅堂换上红联,一切恢复正常。

客家之俗,安葬若干年后(常为十年),挖开墓穴,将遗骸用炭火烘烤,按人体结构屈肢装入特制的陶瓮内,谓“检金”,然后重新安葬,这才是永久、真正的坟墓。

对于非正常死亡的人,有一些特别的丧葬礼俗,如比较注重请僧道打醮念经,超度亡魂等。

历史 记载,广西自前秦以来就有人居住。但并非能说明所有的广西人都是本土原住民。经过历代王朝的征战,人类迁徙活动幅度增大,几千年的融合血脉,原住民特征已经不明显。

先秦华南就有土著了的(有些东西敏感 历史 书不会说的),战国至汉统称华南~云贵地区势力为南蛮/百越,具体到广西当时主要有两股反秦势力,西欧/壮族祖先~活动范围大致在广西中/北/西、广东西/北部(差不多是珠江流域中、北边),骆越/越南祖先,主要活动在南宁、崇左、贵港一带;后来秦军南征,其后裔就是讲白话的,战败的壮族渐渐的融入华夏文明,越南战败南迁(当时他们的都城在南宁境内)!!客家人是五胡乱华之后不断南迁的……其原驻地是战国/秦汉时期的山东地区(不是现在的山东省),差不多是晋国疆土。苗族是蚩尤部的后裔被迫南迁散居。

秦始皇派50万人入广西,实际只有五万人在广西生根的,广西汉族人大部分都是明朝清朝迁来的!虽然是壮壮自治区汉族人占据大半个广西土地。壮族人古代时候有帮派分支,因内斗跟头领迁往了泰国!泰语和壮语很接近和广西某地壮语直接可以交流。

桂北,桂东,桂南地区汉族比较多,桂西南壮族多一些,而且这么多年的民族融合,真正纯粹的壮族人没多少了(不信自己去查查看自家的族谱),广西其他少数民族族群小相对于壮族来说会好一点(我说的是被融合的程度)……

很多人忽略了黄巢出广西北伐号称50万,最后兵败山东,自称山东后裔的广西平话人壮话人y染色体数据显示和壮族主体血统无异。说明山东后裔,是跟随黄巢从广西北上后返回广西大本营……

广西壮语就是原住民说的,外地人不会说这种语言,学也学不会,客家人来了还是说客家话,说明壮语是壮族土著语言,不会是外来民族。但是大量汉族从北方来到广西,大部分融入了当地人,因为他们不带老婆过来,入乡随俗,后代也说壮语。我的祖先大概是从北方来,姓李,但是到当地后发展分支,一户人家到我村造新村,改姓,1757年。但是汉族男性是没有疑问的,一直有家谱。如果没有家谱就没法知道自己祖先来自北方。

阳朔 历史 沿革

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活动。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阳朔为属荆州零陵郡。

东汉,属荆州零陵郡,为始安侯国地。

南朝宋泰始年间(466—471年),改始安郡为始建国,熙平县属其辖地。

隋朝开皇十年(590年)县治由熙平迁今阳朔镇,县衙建于羊角山下,以“羊角”谐音“阳朔”为县名。阳朔县因此得名,该名历经各朝,流传至今。

我家在广西博白,整个县差不多180万人口,有一大半是客家人,其它人的讲的是地佬话(属粤语系),客家人传说是秦汉时期南征时入广西的汉人,秦汉前这里住的都是壮族人,解放后在地里还出土有壮锣(打仗用的战锣),应该是兵败时失弃的。先来为主,后来为客,客家人的来由,汉人文化的确是秦汉时期入广西的。

明朝隆庆三年(1569年),广西人张翀在题为《乞处广西地方,并甄别两广人林疏》的上疏中还提到獞人乃从贵州迁入广西的:“臣本广西人,目击本省之害,州县残破,人民游离,欲呼号阙下以就乡井之危,非一日矣……臣请言广西之害,广西自秦汉以来,只有土人,土人皆不为盗,为盗者獞也。獞人入粤西(粤西指广西),自国初开始。国初取贵州之地而府卫之,刘南征之兵而屯田之,贵州之夷,势不能敌,其大伙名獞家者,相率二万余徒,徙於广西之西南界。此獞人入粤西之始也。当是时荒山茂林,聊以匿命,岂谓生齿日富,逐盘踞占害,使州县不保,如今日然哉。”

明万历《广西通志》也说:“国初有湖北獞者,由黔中入柳桂,性剽悍,其后党类日滋,浸肆侵剽,村落之间,几无宁宇。”明代广西的地方志印证了张翀的上疏,指出了从湖北贵州入侵广西并不断增加的獞人,在广西四处抢劫盗窃当地百姓,搞得当地鸡犬不宁,严重扰乱当地治安。

广西自前秦就有无可厚非,但是并不是前秦时候就有壮族人!

很多人应该都是听说过“客家人”这个称呼的,但其实,在我国众多的少数民族中,并没有客家人,换句话说,客家并非指的是一个少数民族,客家人其实是一个汉族民系,用简单的少数民族的概念并不能概括客家人的概念。而客家人的分布又是非常的广泛的,而且在世界上也是一个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民系。客家人的人数也是众多,很多人也都很好奇,为什么会有客家人这个群体出现客家这个称呼的含义很显然,是说他们原本并不是这里的人,只是后来到这里定居了,因此是“客”,那客家人的祖先究竟是什么人,他们如今遍布世界,他们最初又是从何而来的呢为什么有很多客家人的家谱当中记载他们来自江西

1客家人简介

客家(英文:Hakka,客家语白话字:Hak-kâ或Khak-kâ,客家语拼音:Hag1-ga2或Kag1-ga2)。

客家是汉族民系之一,是唯一一个不以地域命名的民系,是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于客家的称呼是怎么来的,可以说是众说纷纭,尚无定论。

客家先民始于秦征岭南融百越时期,至宋朝逐渐南迁的汉人在赣江、汀江、梅江冲击而成的“三江平原”上形成了客家民系,发展成了赣州、汀州(今分属龙岩和三明)、梅州、河源、惠州、韶关、深圳等客家主要聚居地。据统计,目前全球约有8000万客家人,约5000万人分布在广东(2500万)、江西、福建、广西、四川、海南、湖南、浙江、台湾(500万)、香港、澳门等19个省的180多个市县,约1500万人散居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聚居在印尼、大马、泰国、新加坡、越南、美国、秘鲁、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牙买加、荷兰、缅甸、法国、毛里求斯、南非、留尼旺等,其中印尼、沙巴州、英国、牙买加、毛里求斯、留尼汪、塔希提岛等华人社区以客家人为主。客家语成为苏里南法定语言。

“客家”既是一个汉族民系的称谓,更是文化层面的概念。客家文化有古汉文化活化石之誉,客家语言是古汉语的活化石,能与《切韵》《唐韵》《广韵》《集韵》等古代韵书记载的发音对应,今仍保留大量文言文字眼,如客家语发音的你、我、他就是尔、吾、其的古音。。客家学是当今世界的一门显学。至2017年,设有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3个。

2客家人的起源

首先要明确一点的是,客家人不是少数民族,客家人属于汉族的一个分支。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客家人是正宗的汉族人,也即客家人自称的“老汉人”。汉民族最早的起源地在黄河流域的渭河平原一带,属于炎黄子孙后裔,黄帝之后有大禹,大禹之子启建立夏朝,夏商两代的人都称自己为“有夏”、“华夏”,华夏族便是最早的汉族主体。

后又历经千余年,秦始皇统一天下,秦二世而亡。汉朝建立之后,华夏族的称谓被汉族取代,汉族称谓从此流传天下。随着黄河流域自然环境的变化和西晋“八王之乱”、“五胡乱华”等战争的影响,居住在黄河流域的汉人开始南迁。最初的汉人从山西、陕西南下,经过河南南阳,进入湖北襄阳后,沿着汉水进入今天安徽、江苏一带,也有少部分迁移到了江西、湖南等地。安史之乱后,唐王朝由盛而衰,北方连年战乱,人口又开始南迁。

唐僖宗乾符六年(879年),黄巢在江南起义,黄巢20多万大军直指长安。唐王朝此时最后一支精锐部队在润州刺史、镇海州节度使高骈的手上,唐僖宗命令高骈率领7万精锐阻截黄巢,高骈非但不听圣旨,反而起兵谋反,割据江淮。

黄巢起义失败后,唐僖宗派大将秦彦降服了高骈。高骈虽然被灭,但江淮各地的军阀趁机起兵作乱,杨行密、朱温、孙儒等人长期在江淮之地割据厮杀,来回反复践踏。最后,朱温击败其他势力,终结了唐王朝的统治。这一场大混战,史书上称之为“唐末江淮大混战”。

唐末江淮大混战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导致从秦汉以来迁居到江淮等地的汉人继续被迫南迁。从渭河平原迁来的汉人,在江淮之地繁衍生息数百年,人口兴旺。安史之乱时,人口的大量南迁,主要迁在河南、江淮一地。安史之乱后,尤其是唐末江淮大混战之后,迁居在江淮之地的大量汉人继续南迁,进入江西避难。

3为何客家人家谱上记载起源于江西

如此一来,作为距离江淮最近的江西省,成为了承接大量人口涌入的地区。当时江西节度使危全讽管理江西,由于防守严密,兵灾和战火很少波及江西。古籍《谭全播传》记载:“危在任七年,人物殷盛。”

唐朝末年,江西的袁州、汀州两地突然之间人口暴增。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记载:汀州人陈本起兵造反,陈本的兵马大多是江西本地的土人,但是战争打到第三年时,陈本的人马越打越多,而且这些人都是来自两淮之地的汉人。在《资治通鉴》中多次有“淮汉入汀”、“掳淮汉为前驱”等记载。可见,当时大量汉人的涌入是客观存在的。

据北宋《元丰九域志》、《宋史·地理志》等记载的人口数来看,唐朝末年,赣南人口增加了一倍多。明嘉靖年间的《赣州府志》记载,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赣州的户数是120985户,淳熙年间(1174—1189)赣州户数增加到193339户。在汀州,崇宁年间(1102年)汀州的移民户数达到了172432户,庆元年间的汀州户数是达到了218570户。在虔州,崇宁年间人口从172432人,迅速暴增到272400人,短短一年时间之内人口暴增了10万人。

北宋中期之后,赣南之地聚集的人口达到100多万人,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文化区。由于赣南之地不产盐,百万人口逐渐向南方的两广、福建一带迁移,当时地处蛮荒的两广和福建也渐渐有了汉人迁入。《续资治通鉴长编》嘉枯七年(1062)二月辛巳说:“江西则虔州,地连广南,而福建之汀州亦与虔接。盐既弗善,汀故不产盐,二州民多盗贩广南盐以射利。每岁秋冬,田事既毕,往往数十百为拿,持甲兵旗鼓,往来虔、汀、漳、湖、循、海、惠、广八州之地。所至劫人谷帛,掠人妇女,与巡捕吏卒斗格,至杀伤吏卒,则起为盗,依阻险要,捕不能得,或赦其罪招之,岁月浸霪滋多。”

《资治通鉴》这段话,证明了大量汉人从赣南迁到两广一带掳掠钱财和盐巴,最后甚至结成一个团体对抗官府的事实。南宋之后,随着战火蔓延,汉人继续从赣南迁出。《梅州图经》记载:“土旷民惰,而业农者鲜,悉借汀、赣侨寓者耕焉。”汀、赣侨寓者是谁当然就是唐末迁移到江西的汉人,因为从南宋时起这些人就被称之为“侨寓者”,所以人们都通俗地称呼他们为“客家人”。

这就是客家人的祖辈为何大多来自江西的缘故,翻开客家人的家谱追溯到唐末时期,大多数客家人的先祖均来自汀州、赣州等地,再往前推则是江淮之地和河南,这符合客家人迁移的路线,也符合历史事实。

经过对南方客家人姓氏及家谱的研究,发现南方的揭、曾、赖、廖、刘、蔡、钟、练、卢、谭、黎、罗为主的客家人姓氏家谱,都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最远甚至可以追溯到六朝时期。从南方客家姓氏的族谱来看,其迁移路线和祖辈溯源符合客家人迁移路线图,符合唐末江淮大混战和安史之乱后人口南迁的规律。

由此可见,唐末江淮大混战后,迁居到江淮、河南等地的客家人纷纷进入江西,江西人口在短时间内暴增至百万,从唐末在宋末的数百年之间,客家人在江西繁衍生息,并有人因为盐、土地等不足向两广、福建一带迁移。南宋末年之后,大量客家人继续迁移南下,进入到当时还是蛮荒的两广、福建等地。

由于客家人是迁入者,因此被两广和福建一地的人称之为“侨寓者”,也就是后来通俗话说的客家人。当然,客家人从南宋迁移两广和福建等地并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历经了近千年的历史。乾隆中期后,大量客家人进入两广。清末时,土客矛盾激化,因为土地、水源、婚姻等爆发大规模土客械斗,最终引发了太平天国运动。

一般来说,客家人的迁移历史,历经了西晋、唐末、南宋、清初、清末五次大迁徙。五次大迁徙,客家人一路南下,并经过近千年的繁衍,这才形成了今天客家人的分布格局。

截止目前,客家人总数约为8000万人,海外约有1500万人。主要分布在两广、江西、福建、香港、澳门等地,海外的客家人在越南、新加坡、美国等地。在历史上,客家人出过很多豪杰英才,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综上,这就是客家人的来源,这就是客家人家谱记载祖辈来自江西的原因。

  客家风俗-生产风俗来宾良江的客家人,每年正月十五人们走访亲友后,都要举行隆重的家宴,合家老少及分灶了的兄弟团聚,由年纪较老、生产经验丰富的家庭成员,根据历年和来年的情况进行分析、估计,作出一年的生产安排,较年轻的家庭成员则在旁补充。然后集中力量翻地、耙地、种玉米,完成这些工作后,迎来了繁忙的春耕。“二月灶”(农历二月二日)那天,天乍蒙白,人们(主要是妇女)争先恐后担着蜡烛、香、荤菜、糯饭去祭拜“灶王”,祈求神灵保佑来年风调雨顺,生产丰收。嗣后,种下甘蔗,撒播水稻种子。待秧苗长均,抓紧时间进行春耕工作。由于春耕工作较繁重、紧张,人们多是互相帮助完成插田。管理工作则是各人的事了。作物即将成熟的时候,一般由老人决定什么时候收割,小孩不得多言。夏收时,各种家畜、家禽业已长大,塘里也可以捕捞,客家人欢欢喜喜摆上一桌最丰盛的饭菜,又得“洗一次眼睛(意大嚼大吃)”。中元过后,人们又忙乎秋种秋收,其后,集中力量把种植的作物部分出售,饲养的猪、鸭、鹅、鱼上市。 [编辑本段]客家风俗-生活风俗  广西的客家人在生活风俗上保持了勤俭节约、聚族而居的特点。来宾的客家人仍两稀一干,早上、中午吃粥,晚上吃饭。主食大米饭、大米粥,由妇女在早上煮好,凉冷,放进橱柜,粥白天吃,饭晚上吃。饭是倒出米汤后干焖而成。他们不喜欢吃烂饭,故用此法煮饭。吃粥时,喜欢熟盐拌粥。其副食是猪肉及各类蔬菜,不定时吃牛肉及其他肉类。一般猪肉是切片,水煮熟,炒干,放入佐料即成。蔬菜是用油炒热后,放入配料即盛入碗。客家人的佐料不外乎姜、蒜、葱、酱、五香粉、味精。他们的传统名菜是扣肉、白斩鸡、醋排骨、醋大肠以及炒醋酱鸭。风味食品是冬米糖、酸刀豆、辣椒,晒到半干程度,放入酸坛,鲜黄即可打开食用。逢正月初二、十五、端午节,客家人都要包粽子,有肉粽、绿豆粉粽等,作粽用的馅都事先用八角粉、胡椒粉、酱、盐制好。裹粽用粽叶。农历二月初二、清明,都煮糯米饭,放入糖,再用树叶染成不同颜色,香甜可口。冬至。都要吃糯米粉、肉馅制成的水煮馍。他们没有喝开水的习惯,口渴了,多以粥水、米汤代替,喝茶很少,喝酒多是自家酿的米酒。

  来宾客家人的房屋都是大瓦房,传统的房屋为平房,厅堂分为上厅、下厅,中间为天井,上厅后面是储藏室,上厅正宗摆八仙桌、挂镜屏,镜屏上面是祖宗牌位。吃饭在下厅,冬天烤火也在下厅。上厅两侧是大寝室,为老人和已婚夫妇使用,下厅一侧为小寝室,是未婚青年使用,另一侧为厨房,猪牛圈则在房屋的左右两侧。照传统俗规,旧房多留给长子住用。 [编辑本段]客家风俗-家庭风俗  由于客家人多聚族而居,因此有事按宗房活动,往往一个姓有若干宗房。整个姓氏,传统有不成文的族规。凡是出现有损姓氏声誉的大事,由全姓氏出人商量解决。如果出现与外姓斗殴的事情,则每户出人前往解决,目的是防止吃亏。一般客家人不擅自动手,有理则据理相争,无理则和气解决,如果谁敢冒犯族规,势必被族人孤立。每逢宰猪,客家人都要设宴招待族人,小村的是每户请一人,大村的则是请有威望的老人和宗房兄弟。一旦家里有人考上中专、大学,或参军、出外工作,客家人都要设宴款待前来祝贺的宗房兄弟。为了维持宗房的团结,女方过房后,一般是三世、四世同堂,如果南方以下还有弟妹。新娘、新郎必须随老人居住合灶一段时间才能分灶。即使不和老人同灶,也必须承担赡养老人、抚养弟妹的义务。否则被视为逆子。分灶以后,每逢有好酒好菜,都要喊老人同吃或挟一份菜给老人。

  由于重家族,所以老人极受尊重。来宾客家人俗规,吃饭时,老人座位面向大门,以示尊重,成年人次之,坐在两旁,小孩只能坐在对着老人的那一面的坐位。如果家里人太多,男的坐一桌,女的坐一桌。吃饭时,小孩要主动帮老人挟菜,小孩帮老人添饭时,接碗、递碗必须是双手伺候。老人讲话,小孩不能随便插嘴,或在旁喧嚣。吃完饭,小孩得讲一声“慢吃”。

  在家庭风俗中,小孩的出生极受重视。来宾客家人孩子出生三朝,外婆和近房嫂子、弟婶(弟媳)和已婚妇女用竹萝装鸡蛋,来到新产妇家做“三朝”。半月后,外婆邀更多的妇女,担甜酒、鸡蛋、米、母鸡、背带给外甥做“半月”,俗称“吃姜酒”,这次酒席最热闹。小孩满月后,外婆又邀妇女给外甥做“满月”。客家人一般不做周岁。

  伏波庙、大人庙、女庙,是客家人每年都要参拜的,即使“文化大革命”期间,曾三令五申严禁搞迷信活动,客家人还是暗中参拜。伏波庙,即为纪念汉朝将军马援南征而建的庙,庙会时间是正月初六。大人庙是纪念清朝丞相(大学士)陈洪谋为广西民众请命免交钱粮而建的,庙会时间是正月十九。女庙是纪念刘三姐建的庙,庙址是在一个山洞里,正月二十九日举行庙会。

  客家人祭祖是一件大事。三月清明时,整个姓氏都热闹起来,联合到祖坟去搞祭祖活动,良江乡内的客家姓氏,每年清明都要集中到宾阳进行祭祖,一般每家派一人到场参加。每逢节气或岁终,客家人都是先用荤菜祭祖后,方才进餐。正月的时候,供品必须摆到十五那一天才能撤去。正月的供品多是粽子、猪头肉(整块)、米花糖之类。

  客家人过去每逢春耕前、夏收后以及秋收后集中于祠堂,一来听文化程度较高的人解释家谱,续写家谱;二来商量姓氏内需要解决的大事,例如同外姓的纠纷、建筑、生产等。

  补充回答: 客家风俗-客家婚嫁风俗  惠州民间传统的婚嫁礼俗,以封建礼教诸俗为基础,大多显得繁文缛节,劳民伤财,可说是颇多陋俗。儒家经典《礼记昏仪》说:“夫权,始于冠,本于昏(婚),重于丧祭,专于朝聘,和于射乡。此礼之大体也。……昏(婚)礼者,礼之本也。”可见儒家十分推重婚姻礼俗。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儒家思想,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五彩缤纷、礼制颇多的婚俗文化。惠州的传统婚俗,大抵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在一个地方的具体表现。

  封建社会的几种婚姻形式,如“包办婚姻”、“买卖婚姻”、“聘请婚姻”、“指腹婚姻”、“童养媳婚姻”、“荒婚”、“望门婚”、“幂婚”等等,惠州均有之。其中聘娶婚姻尤其盛行,聘礼、聘金不可或缺,在今日惠州依然可见其遗风。

  聘娶婚姻在惠州有悠久的历史。光绪《惠州府志》记曰:“婚姻,俗用槟榔为聘,以多为贵……其聘仪妆奁则称家之丰约为之”。“俗用槟榔为聘”中的槟榔,旧时中药铺有售,在聘礼中,它多具象征意义,而真正的聘礼传统都是以银钱、食用之物为主的。“府志”说聘礼“称家之丰约为之”,实际上,即始“约”者,聘礼的数量也是相可观的。

  惠州传统的聘娶婚姻的礼仪十分繁锁复杂,从开始的媒人提亲,到最后的三朝回门之俗,其间经历卜吉、过礼落定、报日、过大礼等婚前诸礼及铺房、亲迎、拜堂、滞新娘等盛大的联姻仪式。

  惠州民间的繁杂婚俗,是由封建婚嫁礼仪的“六礼”演变而来的。“六礼”起源于周朝。《礼记》记述当时应循的婚姻程序为“纳采”(媒人提亲)、“问名”、“纳吉”(男方卜吉,女方正式认婚)、“纳证”(下礼落订)、“请期”(婚期的商定)、“亲迎”(迎亲接新娘)。这6个环节就是所谓的“六礼”,是封建礼教中最早的婚姻礼仪。其后两千余年,六礼虽有变异,但万变不离其宗,今日各地的婚仪中都依然可见其影子。

  惠州传统的婚嫁礼俗,大抵按如下几种程式进行。

  (一)提亲

  惠州传统聘娶婚姻之始,首为提亲。一般是男家请媒人到女家说合。提亲为六礼中“纳采”的一种变化形式。《仪礼士昏礼》中记曰:“昏(婚)礼下达,纳采用雁。”就是说,秦汉以前的提亲一般是以提活雁作为礼物的。这是取其顺乎阴阳往来之义。到了秦汉以后,送礼又采用糕羊、合欢、嘉禾、胶漆等物,到了后来竟发展到了30余种,这些礼品一般都象征着夫妇牢固和睦。惠州传统婚仪中的提亲携礼多是活鸡或花布妆奁类用物。这种鸡,民间称“带路鸡”,寓意吉祥。

  在提亲中,媒人受男家之托,凭三寸不烂之舌通女家。因惠州以前作媒人的多为女性,故惠州习惯称之为媒人婆。

  媒人在中国古已有之,《诗经》中就有“匪我愆期,子无良媒”的诗句。惠州传统婚仪中的媒人婆一般分职业的和非职业的两种,职业媒人婆以做媒为生,唯利是图,所以不惜摇唇鼓舌,讲假话,讲瞎话,夸大对方家庭对个人的优越条件,隐瞒对方及其家庭的欠缺方面,往往撮合出一些畸型的婚姻。正因为如此,在人们的心目中,媒人婆往往给人一 种“哄神骗鬼、谋人钱财”的丑恶形象。

  (二)过大礼

  婚前诸礼最为隆重和至为重要的莫过于亲迎前夕的“过大礼”了。在传统聘娶婚姻中,两家相互商定的聘金、聘礼、嫁妆在这一天要履行。此日男家将预先备好的各种聘礼装满食格、盒箩,贴红插柏,或挑或抬,由男家的姑嫂姐妹浩浩荡荡地送往女家。男方在“过大礼”中送全猪全羊是常有的事,故民谣里有“行猪过大礼”的唱词。饼食也是必备之物,惠州的定俗是备“大饼”,大饼的种类达十几种,依各家的条件和讲究铺张的程度备一种至数种大饼不等,不过,十数种饼全部备齐的并不鲜见。除此外,必备的还有烧猪肉、鸡、鹅、鸭、鱼、发糕等。

  女家在收到男家礼品时,立即将原先预定的嫁妆送往男家。惠州传统婚俗中常备的嫁妆,主要为生活用品,比较普遍的是衣服、被、枕、席、帐之类,还有诸如衣柜、梳妆台、皮箱、八仙台等家具。现在嫁妆中除主要的床上用品不可缺少外,常常还见有缝纫机、电冰箱、电视机、电饭煲等。

  “过大礼”一般在迎亲的前一日,喜庆的气氛十分浓厚,那些送礼品的姑嫂姐妹们,一般都着盛装,上下簇新,施粉抹油,招摇过市。惠州风俗,送礼的队伍专挑人多的道路行走,以沿途相告喜事。

  “过大礼”之俗,近于传统“六礼”中的“纳征”。《仪礼》说:“征,成也,使使者纳币以成婚礼。”也就是说,下了彩礼,送了嫁妆,才可以把女子娶过来。古代的纳征也是至为重要的一环,所用的彩礼各代不尽相同,秦以前多采用名贵的玄熏、束帛、俪皮;汉代多用金银。其后,风俗日盛,礼物日重,历代有识之士多视为时弊而欲杜绝,但此风却历代盛而不衰。“六礼”中,“纳征”是在“请期”“报日”之前,而惠俗却是在报日之后,两者在时间上有些差异。“大礼”过后,即时婚娶,尤显得热闹,这大概是此俗至今在惠州民间依然盛行的一个原因。

  (三)接新娘

  接新娘是传统“六礼”中的“亲迎”。亲迎为“六礼”之尾,是“六礼”的归结。现代人所说的婚礼或古人所说的婚礼大典就是以接新娘仪式为标志。

  古时候所说的婚礼大典,一般包括铺房或暖房、亲迎、回门三个环节,时间持续三天。第一天铺房或暖房,第二天亲迎,第三天回门。惠州的习惯不尽相同,所说的婚礼基本上是指亲迎和滞新娘两个环节,至于迎亲(也就是接新娘),则主要包括了铺房、花轿迎亲、撒盐米、跨火、踏凹栏等主要的几项风俗。

  1铺房:铺房是一种旧风俗,一直延续至今。铺房是女家送嫁妆到男家后,女家的姑嫂姐妹帮忙摆设新房的一种风俗。按惠州习惯,铺房讲究两点,一是摆设的床、柜、梳妆台等要注意方位、风水,至为讲究的是衣柜镜不能向床。惠州习俗中,镜与照妖同义,而照妖镜向床,显然是不吉利的。二是铺房之人要“命好”,民间认为命好的标准主要是“多子多福”。所以,寡妇、无生育能力或生育少的妇女是不能参加铺房的,而多子多福者,自然是铺房的主要参与者了。

  2上花夜:新娘出嫁的前一天,族中的姑嫂姐妹(必选所谓命好之人)要专门为新娘梳妆打扮穿衣,这就是民间所说的“插花”,这一夜,民间风俗又称为“上花夜”,是新娘嫁前的一项很为庄重的仪式。行此礼时,新娘往往伴以哭唱,其时新娘面临人生的重大转折关头,一般都十分动情,而旧俗中规定新娘插花后要在阁中静坐哭唱至天明,谓“五更守夜”。上花之夜,新娘悲悲啼啼,彻夜不眠,更显出一种传统婚嫁“喜亦悲”的氛围。

  3花轿迎新:惠州传统用花轿迎亲,五十年代尚有专门出租花轿的花轿店。多是二抬、四抬或八抬大轿,绣“凤鸾牡丹” ,“福禄鸳鸯”,饰“四彩花灯”,披“大红花绸”,故谓“花轿”。接新娘之时,由媒人领路,新娘领花轿,一路鼓乐。至女家后,女家姐妹拒之于门外,新郎赶忙派“利是”,过众姐妹一关后,便可将新娘接出。新娘哭赖不走,男家众人软硬兼施,哄出闺房,又哄其(硬推)上轿,新郎还要给轿夫封“利是”,方才起轿。几翻“拼搏”后,新郎往往已是精疲力尽。

  4、撒盐米:接新娘时,旧时惠州有些地方有撒盐米的习惯,预先用器皿盛好一些盐、米、黑芝麻等物,即在接新娘的途中沿路撒放,谓祭桥神;而沿路撒的,是为祭祀路神,这就是惠州传统婚姻礼俗的撒盐米之俗。撒盐米之俗其实为我国传统婚姻礼俗中“撒谷豆”之习的一个变种。“撒谷豆”出现在西汉,两宋时北方盛行,其传统的说法是为了“禳三煞”,亦即驱鬼避邪,这和惠州民间“撒盐米”差别不大。只是“撒谷豆”多为北方遗俗,南方并不普遍,而惠州有之,可见惠州习俗的渊源是甚为久远的。

  5、遮头、踩凹栏与跨旺火:新娘接到家中,鼓乐声中众亲扶新娘下轿,此是新郎手持扇子相扇,若男家的大姑**八字相克,她们必须用盖(竹编的盛器)、筛等物遮挡不与新娘直接见面。民间认为,新娘红运当头,杀气甚大,新郎用扇扇之,谓“弱其杀气”,人避开不见,谓“避其杀气”。有的地方,新娘下轿时,新郎用凹栏(主编的一种盛器)挡住新娘后脑地方。这一风俗,惠州流传的哭嫁歌中亦有反映:“我(新娘)脚踏轿门郎晾遮,郎晾遮头遮女死,我比(给)什么功劳来谢爷。”看来,新娘是颇怕这一“遮”的。按民间的说法,凡出嫁女要孝道,即使上轿到了男家,也要一步三回头,而新郎的那个凹栏,就是要遮住新娘不断回头的视线,很名显,这一做法就是要使新娘专心嫁到男家,不要老想着娘家除遮头这个风俗外,同时还有踩栏之习,新娘一下轿,男家的人便急忙在新娘的脚前铺就一个凹栏,让新娘脚踩而过,民间谓“脚踏凹栏随窝(凹)转”,很名显,这是要让新娘过门之后,能专心致志地在男家这个“窝”里做牛做马。踩过凹栏准备入屋时,惠俗中习惯要让新娘跨火而过。即便是不置专门的火盆,一些老人也要抓一把草燃烧在门口,让新娘跨过。此俗北方称“跨旺火”。也有的地方是跨碳火,是一种比较悠久的民间习俗。他有两个用意。一个是取“旺”字,新娘跨过旺火把之后,来日就给夫家带来“旺火”。另一个是取“避”字,主要是避去邪崇。民间人为有两个“邪”源,一个是婚嫁之时,观者如云,其中难免夹杂一些家中有丧、病之事的人,民间认为他们身上带有邪崇,惠州则称这些人身上带有“煨(讳)”;另一个邪源是出自新娘本身,女人身子带有“脏”,这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旧观念。因此,惠州的跨火之俗,虽取“旺火”之义,但主要是为了避邪,火盆所燃的旺草、丝毛草、挑卡等物,均是中国传统的避邪之物。尤其是“旺草”,惠州民间称其为“抹药”,是惠州穿统“去煨(讳)的专用药,在出生婚嫁礼仪以及“拜山”祭祀中,它都是人们用以避邪的护身药。

  6、捧蜡烛:“捧蜡烛”为惠州传统婚嫁迎亲中的必行之俗。在接新娘归后,新娘子入洞房之前,就先由童男捧蜡烛至洞房安放。此俗惠州最为讲究,民谣亦唱云:“捧蜡烛,捧到新娘房间笃(尽头的意思,或最里面之意)。”按习惯的做法,要首选童男一人(一般为族中亲戚中兄弟多者),随迎亲队伍接新娘(此时已捧好蜡烛),接归或直接将蜡烛捧至洞房内安放。此为奉子,俗不可耐,以兄弟多的童男作为引子,为新娘佳人点燃香火,便引来子孙满堂。

  7、迎亲鼓乐:惠州旧俗中“接新娘”的整个过程一般都鼓乐不停,光绪《惠州府志》所记的“鼓乐迎亲”即是。苏东坡寓惠时曾称:惠州“钟鼓不分哀乐事”,看来惠州传统的迎亲在宋代以前就已有了。惠州婚事的鼓乐称“锣鼓柜”,以锣鼓、镲、钹为主,配以唢呐。鼓乐队随迎亲队伍来回吹奏,渲染了喜庆气氛。光绪《惠州府志》说惠州的民间婚礼“鼓乐竟日”,亦即民间所称的“一日鼓”,但一些有钱人家婚事鼓乐,实际上是“二日鼓”、“三日鼓”。旧时,惠州有专门的鼓乐店,有职业鼓乐手,男家婚娶,只需花银钱便可雇专门的鼓乐班子,因而旧时婚礼请鼓乐班子捧场是普遍的。

  (四)滞新娘

  新娘到家后,先拜堂,拜天地祖公,拜父母高堂,并依次向男家长辈敬茶,此谓“饮新娘茶”;而诸长辈要回封“利是”包,以祝愿新婚新人大吉大利。礼毕,就是大开宴席“和新娘酒”了。惠州旧俗婚宴时新娘并不露面,一般要饿着肚子独坐闺房,不能抬头,不能言笑,不能轻易走动,独听正厅中传出的嘻闹狂欢之声。此时新娘内心一般都忧虑不安,因为她知道,那些狂汉醉鬼们,一会儿宴毕之后,便要冲入新房中“闹”她了。这就是惠州婚礼中一个最为狂欢的场面——滞新娘。

  滞新娘即习惯说的闹新房,“滞”是惠州方言,即戏弄之意,滞新娘即戏弄新娘。其实还在拜堂之时,滞新娘便已开始,如果新娘下跪的动作稍慢,有些人便在新娘的后脚弯上猛蹬一脚,使新娘跌跪在地;或一阵起哄,人叠人地把新娘压在下面。此前,女家同来的姑嫂姐妹等人总是事先作些准备,如在堂前铺一块草席,使新娘倒下时不致于弄得满身灰尘。但是,男家客人总是想办法把新娘弄得狼狈一些。

  婚后宴毕,人们迫不及待地涌入新房。先是要“食新娘茶,吸新娘烟”。按规矩新娘要逐一给每位倒茶点烟,这时,人们往往让滚烫的茶水倒得满满的,故意让新娘烫着;又故意将新娘点烟的火种吹熄,让新娘无所适从;尔后,又让新娘在几寸宽的长条木凳上走过,谓“过天桥”。板凳两头易翘,中间仅一个巴掌宽,人走在上面摇晃不定,而一些好生事者,还故意把凳脚事先弄坏,好让新娘从凳子上摔下来。至于要新郎新娘咬糖果,对新娘讲猥亵的话之类,则是平常的事了。越往下,秩序越乱。有的偷偷拿松毛针之类带刺的东西刺新娘的颈背,或向新娘的脸上喷撒胡椒粉,并左推右搡。女家同来的姑嫂姐妹尽力劝护扶持,也无济于事。新娘也强颜作笑,但脸上流趟着汗和泪。这种捉弄新娘的行为,往往要延至深夜。此俗对一个刚出嫁的新娘来说,是近乎残忍的。

  闹新房古以有之,汉代已十分流行。因闹新房是以戏谑新娘为主,因而此习也称作“谑亲”、“戏妇”。时人所著的《昌言》指出:“今嫁娶之会,捶杖以督之戏谑,酒礼以趣之情欲。宣*佚于广众之中,显阴私于族亲之间。污风诡俗,生*长奸,莫此之甚。”说明当时闹新房十分放纵,而且人们行为有违“礼教”,污秽视听,故此作者以“污风诡俗,生*长奸,莫此之甚”加以斥之。《汉书》亦云:“新婚之夕,于窗前窃听新妇言语及其动止,以为笑乐。”此为传统的“听房”之习,也属闹新房。惠州以上两者皆有,而且颇具“污风诡俗,生*长奸”的特征。但人们并不认为这是伤风败俗,世代相袭,以至今日的惠州,都依稀可见这种婚俗的遗风。

  (五)三朝回门

  娶亲的次日,新娘早起服侍家人,日间迎接串门探访的亲朋邻里,到了第三天,一早便要打点礼物同新郎一齐回娘家看望父母,这就是惠州习惯所称的“三朝回门”。它是惠州传统婚嫁礼俗之中甚为讲究的一项礼仪。如果说提亲、卜吉、落定、报日、过大礼为婚前礼,迎亲、滞新娘为婚时礼的话,那么,三朝回门便是婚后礼了。

  三朝回门和古时候的“打婿”风俗有着密切关系。《西阳杂俎》一书在记述南北朝“打婿”风俗时说:“婿拜阁(女子住的屋)日,妇家亲宾妇女毕集,各以杖‘打婿’为乐,至大委顿者。”

  广东近现代文献中亦有“戏郎婿”的记述。按广东的旧俗:郎婿回门之时,岳家以盛馔,谓之“待新女婿”,但席坐使时,岳家的姐妹群起而戏之,或出难题使新郎难堪,或迫新郎跪拜家中诸物。

  惠州的三朝回门,又称“滞新郎”,从形式到内容都和“打婿”、“戏婿”之习有相似之处。按惠州的习惯,新人到岳家之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拜见岳父母大人,而后逐一拜见族中诸亲。在拜见族中的姐妹时,往往就已开始“滞新郎”了。按照传统的风俗习惯,新郎到岳家祖宗和岳家宅屋的四方神,这时姐妹便于一旁起哄,或让新郎多拜几次,不让其起身;或让新朗频频下跪,不让其间歇;有些好事之人,还会拉新郎到鸡窝或猪圈旁,明说是要新郎拜鸡笼神或猪舍神,实际上是戏弄新郎。如新郎不从,众姐妹就回强行“执法”,使新郎不得不从。

  拜毕,岳家宴请郎婿。席间,岳丈及族中老者要出些对子和难题让新郎解答,说是测试新郎的才能,实际上是为难新郎;而那些好事的姐妹,这时便照搬“滞新娘”的做法去戏弄新郎,使新郎狼狈不堪。

  “滞新郎”尽管在程度上不如“滞新娘”,但岳家姐妹的矛头始终都是直指新郎,大致是对新娘在男家受到戏弄的一种“回敬”。新婚三朝回门是惠州传统婚嫁的一个定俗,故礼仪颇为讲究。回门时备的礼物,首要为鸡,民间谓“带路鸡”,这是必备的吉祥之物。其余的礼物,如鱼、肉、鹅、海味、山珍、饼食等各听其便。这些礼物,男家一般都多备一份,如肉、备两块,女家接礼后,按俗要回男家一块。其余如大桔亦不可缺少,如无大桔,即须以柑橙代替;大桔寓意“大吉”,女家接礼后。还要回给男家大桔(吉)。

  除远道联姻者外,市内及近郊联姻,三朝回门一般是岳家请郎婿、新娘及婿家姐妹姑嫂吃一餐,然后打点回礼,当日返归。

  回礼宾司使中,有岳母所蒸的大红发糕和红敛糕,“带路鸡”不可或缺。惠州还有新婚一月回门的习俗,回礼时岳母蒸大笼糕(一中糯米甜糕),娘家娘婶蒸敛糕。 [编辑本段]客家风俗-客家丧葬礼俗  比起其他礼俗,丧葬之俗来得更为庄严肃穆。客家人对于此,做得十分周到,甚至过于繁文缛节。葬务从厚,礼务从奢,丰其筵席,醉饱灵侧,鼓乐奠别等等。一些地方至今旧俗犹存。

  病人临终之际,便将事先做好的"寿衣"给病人穿上,称"着寿衣"。过去有“上六下四”之说,即上身穿六重衣服,下身穿四重裤子。

  客家风俗重视送终。出门在外的千方百计赶回家,以求在临终前见最后一面,显得孝顺。人断气后,马上烧轿,焚纸,眷属、儿女悲哭成叫。是为“送终”。

  报丧:病人断气后即刻报丧。孝子往外祖母舅家及亲伯叔家报丧,在门前或附近路口还出讣告。

  摆孝堂:在遗体前挂白布,摆香桌,放灵位牌或遗像。早晚哭灵,登记亲友送来的礼物或“代烛”,帐布按序挂在孝堂两旁。

  落枕:移动遗体,在厅堂地上铺一白布,将遗体放在上面,头新瓦,瓦上垫以布制三角枕,日夜派人守候;择日定时将遗体入棺叫“入材”。每天清晨和傍晚以及亲友来吊唁时,丧家女眷在帐内棺旁举哀。晚上亲友参加孝堂守灵,俗称“陪夜”。

  发丧要择时,常在早晨。旧时在头一天要“闹丧”,通宵达旦,鼓乐喧天。发丧先举行祭奠,再起柩出殡。讲究排场,以显示儿女孝顺。

  安葬:将灵柩放入墓地。墓地选择讲究“风水”。坟墓外观很似客家人的围龙屋,是客家人崇拜祖先的一种表现。埋葬后第三天,亲属穿孝衣到坟上哭拜祭奠,烧纸钱,谓“醮三朝”。

  做七:人死后,每逢“七”日,要举行祭奠,俗称“做七”。一般只做“五七”。最后举行祭奠,焚化灵屋(纸屋),叫“完七”,以示丧事的结束。以后,周年举行祭礼,叫开小孝;三年举行祭礼,叫开大孝。开大孝时,门前、厅堂换上红联,一切恢复正常。

  客家之俗,安葬若干年后(常为十年),挖开墓穴,将遗骸用炭火烘烤,按人体结构屈肢装入特制的陶瓮内,谓“检金”,然后重新安葬,这才是永久、真正的坟墓。

  对于非正常死亡的人,有一些特别的丧葬礼俗,如比较注重请僧道打醮念经,超度亡魂等。

  [编辑本段]中国境内客家人分布

  中国客家人分布

  客家地区分为纯客家县和非纯客家县,对于纯客家县和非纯客家县的定义,至今尚无衡量标准,比如纯客家县,客家人口应占总人口的多少,非纯客家县,应有多少客家人口或占总人口比例多少方能认定为非纯客家县。所以只能根据过去和近年各地学者的调查资料排列出来。下列县市是中国客家人分布的县市,由于属于阶段性研究,所以只能作现时的参考。

  江西:

  纯客家县市有:赣县、南康、信丰、上犹、大余、崇义、安远、龙南、全南、定南、宁都、于都、兴国、瑞金、会昌、寻乌、石城和铜鼓等18个。 非纯客家县市有:赣州、广昌、永丰、吉安、吉水、泰和、万安、遂川、井岗山、宁冈、永新、万载、宜丰、奉新、靖安、修水、武宁、萍乡、横峰、鹜源等20个。

  福建:

  纯客家县市有:长汀、宁化、清流、明溪、连城、上杭、武平、永定。 非纯客家县市有:建宁、将乐、泰宁、崇安、光泽、邵武、顺昌、沙县、永安、三明、南靖、平和、诏安等10个。

  广东:

  纯客家县市有:英德、佛冈、阳山、连州、梅江、梅县、大埔、蕉岭、平远、兴宁、五华、河源、东源、紫金、龙川、和平、连平、陆河、新丰、始兴、南雄、翁源。

  非纯客家县市有:深圳、东莞、乳源、乐昌、丰顺、博罗、连南、东昌、惠阳、惠东、揭西、惠来、普宁、陆丰、海丰、连山,还有广东西部茂名、阳江等部分县区

  广西:

  非纯客家县市:合浦、防城、钦州、博白、浦北、陆川、灵山、宁明、崇左、扶绥、邕宁、玉林、横县、北流、容县、武鸣、贵港、宾阳、藤县、桂平、平南、武宣、马山、苍梧、梧州、来宾、象州、全秀、柳州、柳江、绍平、蒙山、鹿寨、宜山、贺县、钟山、柳城、环江、河池、荔蒲、平乐、阳朔、罗城、融水、融安、三江、凤山等47个。

  四川(含重庆):

  非纯客家县市:通江、达县、巴中、仪陇、广安、巴县、陪陵、重庆、合江、合川、沪县、沪州、内江、富顺、隆昌、威远、资中、安岳、仁寿、简阳、成都、新津、双流、新都、温江、金堂、广汉、彭县、什加、西昌、会理等32个。

  贵州:

  非纯客家县市:遵义、榕江。

  湖南:

  非纯客家县市:临湘、平江、浏阳、醴陵、茶陵、炎陵、攸县、安仁、常宁、来阳、酃县、永兴、桂东、汝城、江永、江华、郴县、宜章等18个。

  海南:

  非纯客家县市:儋县、澄迈、定安、临高、琼海、文昌、万宁、三亚等8个。

  台湾:

  非纯客家县市:桃园、新竹、苗栗、南投、台中、屏东、嘉义、高雄、彰化、花莲、云林、台东、台北等13个。

  香港与澳门:

  香港与澳门的客家杂居各处,并且占了当地居民相当的比例。

  陕西:

  陕南有不少从闽、粤、赣客家区返迁的客家人,有不少客家住区,人口20万,尚无法确定非纯客家县市。

  河南:

  豫南有不少从闽、粤、赣客家地区返迁的客家人,还未确定哪些是非纯客家县。

客家人分布的城市非常广泛,总的来说,客家人遍布于长江以南的各省、市、县、乡镇。据统计,现在客家人分布在全国 21个省区,其中有42个纯客家县市,268个非纯客家县市。其中广东、福建、江西为客家人的主要聚集地。客家人分布的大致城市如下:

一、广东客家人

广东客家人几乎遍布全省,但主要分布在粤东、粤北地区。其中纯客家县市有:梅县、梅江区、兴宁、五华、大埔、蕉岭、平远、丰顺、龙川、和平、始兴、连平、新丰、源城区、东源、紫金、南雄、翁源、连南、英德、惠阳、曲江、博罗、宝安、惠东、仁化、乐昌、廉江、乳源。此外饶平县、揭西、海丰、陆丰、龙门、从化、花县、新会、化州、四会、阳江、鹤山、三水、高要、开平、信宜、珠海、深圳、东莞等县市也有客家人分布。据最新调查资料统计,在粤西的湛江、茂名、阳江三市约有190万人讲客家话,分布区域约为6400平方千米,具体分布在廉江、化州、信宜、高州、电白、阳西、阳春等县。

二、福建客家人

福建客家人主要分布在闽西的长汀、连城、上杭、武平、永定、清流、宁化、明溪等县。此外,南靖的曲江,平和县的九峰、长乐,诏安县的秀篆、官陂,龙岩西北部万安(旧名溪口镇)等地,也主要是客家人。

三、江西客家人

江西客家人主要分布在赣南地区,如兴国、宁都、石城、瑞金、会昌、寻乌、安远、全南、龙南、定南、大余、崇义、上犹、南康、赣县、于都等县,以及西北部的铜鼓县、修水县的大部分乡镇。此外,萍乡、广昌、永丰、吉安、泰和、万安、遂川、井冈山、宁冈、永新、万载、宜丰、奉新、靖安、高安、武宁以及赣东北的横峰、上饶等县市,也有部分客家人。

四、广西客家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客家人分布比较广泛的省份。据调查显示, 全区90个市县中有79个市县有客家人分布,占所有市县的 8778%。就乡镇而言,全区1364个乡镇中,有583个乡镇讲客家话,占所有乡镇的4274%。主要集中在陆川、博白、浦北南部与合浦东部;其次是防城、钦城与灵山相连的一片地区;以贵县为中心,沿铁路东南至玉林北部、西北黎塘、宾阳地区;此外还有来宾、桂平、平南、象州、柳州、蒙山、荔浦、阳朔等。广西的客家人大部分是清初以来,从今梅州地区迁徙过去的。近年常有人回梅州地区寻根。

五、四川客家人

四川省也是客家人居住较为集中的一个省份。由于明末清初长期战乱,四川人口锐减,田园荒芜,清朝康熙年间朝廷谕令准许各地人进入四川垦殖,史上称“湖广填四川”。很多客家人因此从南方迁到了四川。他们主要分布在成都郊区东山一带以及新都、金堂、广汉、什郊、彭县、双流、新津、简阳、仁寿、资中、威远、安岳、富顺、泸县、合江、宜宾、广安、仪陇、巴中、通江、达县、西昌等县市的局部地区。大量梅州的客家人就是在这一时期迁入四川的。

六、

客家人有哪些风俗

生产风俗来宾良江的客家人,每年正月十五人们走访亲友后,都要举行隆重的宴会,合家老少及分灶了的兄弟团聚,由年纪较老、生产经验丰富的家...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