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免费旅游景点

栏目:资讯发布:2023-12-09浏览:1收藏

洛阳免费旅游景点,第1张

洛阳免费旅游景点有:洛邑古城、上清宫、下清宫、魏家坡民居、汝阳观音寺、周公庙、丽景门、五花寺塔、白河镇、白马寺等。

1、洛邑古城

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是太行山麓一座城堡式村落。城内是独具特色的明清建筑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古建筑学泰斗罗哲文誉为"中华民居之瑰宝"。又有"中国乡村第一城"之称。

2、上清宫

洛阳上清宫位于洛阳老城西北4公里许邙山翠云峰上,相传为太上老君炼丹的地方。老子(李耳)于魏晋时代被老庄学派所神化。唐代初年,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唐高祖李渊尊老子为“鼻祖”。

3、下清宫

下清宫。又名青牛观。位于洛阳上清宫森林公园下岭。它正是洛阳八景中"邙山晚眺"的立足点,整个宫观被揽在邙山镇岳村襟怀之内。 山门并不高大,朱门红墙,歇山式,黛色瓦,门洞两层,娇小玲珑,却十分紧凑。

4、魏家坡民居

魏家坡民居位于洛阳市区北5公里,连霍高速公路洛阳西站西北05公里处。宅院青砖瓦舍,布局对称,院内主仆、水路分明,房上有五脊六兽、狮子海马等装饰,宅院内保存有大量木雕、砖雕、石雕及匾额等工艺美术品,展示了清代民间建筑的艺术风格。

5、汝阳观音寺

汝阳县观音寺,是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南省二级文物保护单位。观音寺,北临汝河,东傍板棚河,南依凤凰山,绿树葱郁,景色宜人,该寺庙已有近千年的历史,观音寺坐南朝北,前低后高,走进门去,可以看到一座硕大的山门,高耸的钟楼。

6、周公庙

周公庙亦称元圣庙。洛阳周公庙占地面积35000余平方米;现有明清建筑 定鼎堂、礼乐堂、先祖堂和东西两庑,凡25楹;唐代、明代、民国年间曾先后重修和扩建,大体保存旧制,虽历经沧桑,但风采依旧。

7、丽景门

在隋唐应天门遗址东北。由城门楼、瓮城、箭楼、城墙和丽景桥,护城河等部分组成,其城垣高厚,月城宏阔,重门叠关,上干浮云,气势磅礴,成为洛阳老城历史文化古城街区的龙头。成为洛阳古城历史文化最具特色的标志之一。

8、五花寺塔

五花寺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花寺塔,位于宜阳县三乡村北,连昌河畔,汉山脚下的连昌宫遗址上。五花寺其余建筑已不存在,仅余此塔。五花寺塔实际修造年代不详,旧志记为唐塔,但有关人员鉴定为宋代遗作。

9、白河镇

因地处白河上游而得名白河镇。白河镇处于高山深谷这中,相面高、中间低,呈盆状。境内东有“颉颃泰华、睥睨衡霍”之誉的国家自然保护区龙池漫,西有人间仙境之称的国家森林公园白云山,南望世界生物保护圈宝天曼自然保护区。

10、白马寺

位于河南省的洛阳白马寺,是中国的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寺内的景点非常多,像是山门、接引殿、清凉台、齐云塔、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毗卢阁等等,都可以看到特色的佛教文化,感受佛教的无穷魅力。

中国有五年多的历史,诞生了400多个国王。洛阳是中国的古都,传播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著名的周公庙就是其中之一。每逢节假日,许多游客都会前往观赏,为响应国家防疫政策,周公寺也引入了防控管理。详情请看下文。

洛阳周公庙博物馆疫情防控公告

近期,我国多地发生疫情,洛阳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为进一步加强洛阳周公庙博物馆疫情防控措施,严格落实“外防投入、内防反弹”的部署,切实保障游客安全,根据国家、省市有关部门疫情防控要求,结合洛阳周公庙博物馆实际,特制定本公告。本公告自2021年11月2日起实施,现将相关工作措施公告如下:

一、严格执行团队参观预约制

请提前打电话预约团队参观。按照“限量、预约、错峰”的要求,对预约参观实行实名制登记,谢绝未预约的团队。

:二、严格分区分级防控管理

1所有观众应出示他们的实时“健康代码”和“旅行代码”

2谢绝来自中高风险地区的观众参观博物馆;

3凡河南省外观众(包括有中高风险地区居住史者),在出示本人绿色健康码、行程码的基础上,还应提供并出示本人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原件;

三、严守防疫检验方法与流程,提高观众入馆效率

严格执行“五必查”防疫工作法,即“实名查、绿码查、出行查、体温查、口罩查”,强化“无接触”服务。采用“自动手持”双重测温方式,实施核对“健康码”、“旅行码”、“核酸检测报告”的服务流程。请按要求在检查区排队等候,避免聚集。

四、提升展馆内部疫情防控措施,确保观众参观安全

严格执行展馆内部全面消毒制度。展馆工作人员戴口罩,与观众保持安全距离,实行非接触式服务;为观众提供基本医疗服务,设立秩序服务员,加强馆内巡查频次,及时提醒观众防疫安全。

五、特别提醒

请及时关注国家疫情防控信息,科学合理安排行程。洛阳周公庙博物馆将根据国家、省、市疫情防控的最新要求,及时调整服务规则和内容。详情请关注洛阳周公庙博物馆官方微信服务号和订阅号。

电话:0379-60176172

周公庙简介

周公,姓姬名旦,西周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思想家,古代洛阳城的建造者,中国儒学的创始人。

周公曾协助伐商,建洛邑为周,东征平叛,协助成王定洛邑,礼乐制度,立国,使中国成为文明古国和礼仪之邦。

曲阜的周公庙是为了纪念和祭祀周公而建的。

曲阜的周公庙可以免费参观,只要你带上身份证和健康码。周公庙发现了最大的一组有甲骨文的周墓,四座金字塔形的墓和墓地周围的夯土墙。由此初步判断,该遗址是一处规模较大的周聚落。

周公庙的发现可以证明山东是黄河文化的发祥地,是中国西周文明的摇篮。

周公庙建筑介绍

洛阳周公寺博物馆,中国三大周公寺庙之一,是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建于隋朝,是为了纪念周公姬旦。现存建筑从南到北依次为山门、丁琪媛殿、祭祀殿、祖先殿。周公庙最大的看点是丁琪媛殿的建筑风格,明代的单色雕塑和两座anc

洛阳市的旅游景点介绍

1、龙门石窟AAAAA1项建议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城南12公里处,是中国三大石窟之一,是国家5A级景区,与大同云冈石窟、敦煌千佛洞石窟齐名。龙门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这里东西两座青山相对,伊水缓缓北流。从远处看,它像一个天然的门阙,所以在古代被称为“一阙”。“一阙”自古以来就是游龙门的第一景观。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说,“洛阳四郊胜山水,龙门第一”。龙门石窟在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4年)前后开始开凿。后来经过东魏、北齐、北周,从隋、唐、宋继续大规模修建了400多年。沂水东西两山,南北长1公里的山崖上,有97万多尊佛像,1300多个石窟。有2345个洞穴,3600多个铭文和题字,50多个佛塔和10多万个雕像。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只有2厘米。这些都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艺术造诣。奉先寺是龙门唐代最大的石窟,长宽各30余米。据碑文记载,此洞开凿于唐代武则天时期,历时三年。洞内佛像清晰地体现了唐代佛像的艺术特征,面部丰满,耳朵下垂,造型安详、温馨、善良,极其动人。石窟正中的鲁舍那佛像是龙门石窟中最大的佛像,高1714米,头4米,耳19米。它体型丰满,外表华丽,衣着光鲜[详细]2、洛阳白云山AAAAA建议2洛阳白云山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嵩县南部伏牛山腹地,是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AAAA旅游区和中国十大休闲胜地之一。景区总面积168平方路。现在,已经开发了五个旅游区,如白云峰,玉皇顶,鸡脚曼(小黄山),九龙瀑布和原始森林。白云湖、高山森林氧吧、高山牡丹园、留侯寺、鲁花谷没有大的休闲区。白云山风景区横跨长江、黄河和淮河,是中原地区独一无二的风景名胜。这是中原的一个独特的景点。白云山位于暖温带和北亚热带的过渡地带,平均海拔1800米,夏季最高气温不超过26℃。它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据调查,这里有动物204种,植物1991种,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被专家学者誉为“天然博物馆”。中国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峰有37座,其中玉皇顶海拔2216米。是中原第一峰,也是看日出和云海的最佳地点。这里有美丽的山峰、白云、瀑布、深林和深谷。主要景观有:以怪石、险峰为代表的中原第一峰玉皇顶、吉角曼、仙人桥;唐代以高山杜鹃林、万亩原始森林、银杏林为代表的森林景观;以九龙瀑布、珍珠池、黄龙井为代表的瀑池景观;以留侯寺、黄愚亭、五满寺、云岩寺为代表的人文景观;以云海日出、鸡角日落、秋日红叶为代表的物候景观。全部[详细]3、新安龙潭大峡谷AAAAA建议3龙潭大峡谷景区位于洛阳市新安县北部,距洛阳60公里,距郑州180公里。连霍高速公路、310国道、陇海铁路穿境而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国家5A级景区,国家地质公园,洛阳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核心景区,以红岩张谷群典型地质景观为主的峡谷景区。洛阳龙潭大峡谷景区面对谷中关峡,池、瀑、珠,壁上万仞,幽峡。经过12亿年的地质沉积和260万年的水流切割和侵蚀,形成了高峡瓮谷和山体滑坡的奇观,堪称世界独一无二的奇观,举世罕见。它享有中国第一峡,古海洋自然博物馆,最好的峡谷和黄河。景区有“水往上流、佛光罗汉崖、巨人指纹、碑刻、蝴蝶泉、仙人足迹”六大自然奥秘。奇游湖瀑布:“五龙潭、龙仙湖、青龙潭、黑龙潭、卧龙湖、阴阳湖、芦苇湖”。八大自然奇观:“绝世碑、石上春秋、阴阳池、瓮谷、五代波纹石、天崩地裂、铜陵巷谷、喜鹊迎客、银链挂天”。惊艳,挥之不去。赤壁、瀑布、幽潭、窄沟深谷、怪石、绿荫,构成了世界罕见的景观长廊。2009年,龙潭峡正式更名为“龙潭大峡谷”。龙潭峡是紫色应时砂岩经流水追踪切割后形成的U型峡谷,全长12公里。谷中的山谷、窄谷呈珠状分布,云气蒸霞[详细]4、老君山-鸡冠洞旅游区AAAAA4项建议景点门票:90开放时间:门票价格:70元/人;栾川居民(凭身份证)优惠价40元/人次;牡丹花会期间(4月10日至5月10日),80元/人次。地址: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城西三公里处(地图)电话:0379—66890998传真:0379—66890271军山北麓有一座险峻的孤峰,形似一只昂首挺胸、啼叫的雄鸡。山顶就像公鸡的鸡冠,风景优美。山中有天然地下洞穴,幽深莫测。山因山形而得名,洞因山穴而得名,故名其籍贯。鸡洞发现于清朝乾隆年间。旧栾川县志曰:“鸡冠洞有龙蛇洞等四庙”,“蝙蝠织如网,危在旦夕”,“者有柴火,挥剑棍棒,以烛入之”,“其所以不可测,以惧而回也。”。公鸡洞蛰伏在茫茫群山中,蒙着神秘的面具,拒绝造访,从此与世隔绝。鸡冠洞被誉为“北方第一洞”。盛夏,鸡冠山披上绿锦,处处绿。当我们爬上318石阶,站在鸡冠花幽深的洞口时,我们都是汗流浃背。走进山洞,迎面而来的凉风让人神清气爽,暑气也随之消失。当你置身于色彩斑斓、瑰丽神奇的钟乳石世界时,颇有些寒意。洞内峰回路转,曲径通幽,景观布局参差不齐,钟乳石形象各异,姿态各异。溶洞旅游资源丰富,共有景点168处。特别[详细]5、洛阳古城建议5洛阳古城是在北宋初金爱宗郑达元年(1224年)任命为河南知府时所建城市的基础上重建的。城西墙采用唐东城旧址。北墙的西墙和西端是利用东城北、西墙的老地基建造的。老城周长近9里,两边各有一门,东有建春门,西有丽景门,南有长西门,北有安西门,都是重楼。月城围绕建筑而建,其上有4座炮塔和30座敌塔作为防御工事。原城墙为土筑,至明洪武六年(1373年)才建成高4丈的砖墙。崇祯末年,明朝统治者为了抵抗农民起义,在城外修筑了一道高1尺,宽1尺,周长33里的土墙。元明清河南省设洛阳,辖10县。战后人口少,商业不旺,街道不多。如今大部分街名都是民国十六年1927年冯玉祥驻罗时改的。现在,老城区的东西会馆、文峰塔、城隍庙、周公庙、旧府门洞(明代王宓正门)、府石室(今青少年宫)、钟鼓楼、祖师庙(北街)等都是元、明、清三代建筑遗址。明朝护国银根寺(今洛邑高中)是李自成起义军在崇祯十四年(1641年)攻克洛阳,俘虏朱的地方。19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撤销河南省,设置河南道,辖豫西10余县,至今仍处于军事枢纽和主要贸易中心的地位。袁世凯和吴先后立下[详细]6、洛阳白马寺旅游区6项建议白马寺位于河南洛阳东10公里,西距汉魏洛阳老城雍门15公里。古称金刚崖寺,号称“中国第一古刹”。它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的第一座官方寺庙。它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至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它是国家AAAA风景区。据史料记载,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的一个晚上,汉武帝刘庄做了一个梦,梦里梦见一个金身被光环绕的仙女,从远处轻盈地飘来,落在皇宫前。汉明帝很高兴。第二天早上,当他去法院时,他把他的梦告诉了他的大臣,并问是谁。石学识渊博,多才多艺。他告诉汉明帝:听说西方天竺(印度)有个佛。他可以在幻觉中飞行,全身散发光芒。国王,你大概梦见过一个佛吧!于是派了13个人,包括在榆林的郎和的一个博士生弟子,去西域参观佛教和道教。三年后,他们带着两位印度高僧加耶·摩顿和朱法兰回到洛阳,带回了一批佛经和佛像,并开始翻译一些佛经,其中相传四十二章经就是一部。皇帝下令在首都洛阳建造中国第一座佛教寺庙,以容纳德高望重的印度著名僧侣,并存放他们珍贵的经文和其他物品。这座寺庙就是现在洛阳的白马寺。据说因当时载有佛经的白马而得名,白马寺成为中国佛教的“祠堂”和发源地。白庙属于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7、黄河小浪底旅游区建议7横跨洛阳、三门峡、济源三市,总面积1262平方公里(其中水面296平方公里),全长175公里(三门峡大坝上游9公里至小浪底大坝36公里)。因大坝位于洛阳市孟津县小浪底村,工程以小浪底命名。由小浪底大坝、景子山、八里峡、三门峡大坝等13个景区和113个景点组成。30国道、207国道、连霍高速、二广高速数据来自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景区边缘穿境而过,陇海铁路、焦枝铁路、洛阳机场近在咫尺,交通十分便利。景区位于黄金旅游线路——河南“0号线”上。它横跨黄河南北两岸,南岸是小山东北支,西边是汾渭盆地,东边是华北平原,北岸是太行山和吴王山。景区集小浪底工程文化、景观文化、历史文化于一体。景点介绍黄河小浪底水利风景区位于黄河中游最后一个峡谷出口处,河南省洛阳市南40公里(小浪底大坝位于洛阳市孟津县小浪底村,距洛阳市孟津县7公里),河南省济源市北30公里。30国道、207国道、连霍高速、在建的太奥高速从景区边缘穿过。陇海铁路、焦枝铁路、洛阳机场近在咫尺,交通十分便利。景区还位于国家黄金旅游线河南“0号线”的中心,[详细]8、黛眉山旅游区建议8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秦岭与太行山过渡带,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北部,小浪底水库上游南岸,总面积约328平方公里。它是一个以峡谷地貌和水域景观为特色,生态与人文相互辉映的综合性地质公园。它分为五个景点:黛眉山(黛眉峡)、青瑶山、龙潭峡、万山湖和景子。传说是离宫的商汤之妻黛眉皇后劝说王堂以天下为己任,治理国家,统一天下,解救百姓于水火之中。修德奋力一战,最终打败了夏杰。为了感激黛眉皇后的恩情,王堂为她修建了圣母院和几座宫殿,并以她的名字命名她修行的那座山黛眉山。它是戴眉山黄河小浪底库区的最高峰。管辖黄河水面20公里,形成了黛梅山独一无二的黄河之旅。黛梅山东麓形成一万多亩马殷湖,周围是郁郁葱葱的青龙山半岛和气势磅礴的红岩红龙山半岛。在黛梅山北麓,黄河之水沿着六条河的老路向上流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小装饰品。每个半岛上分布着许多文物古迹,包括墨子故里、墨子墓、墨子雕像、白蒂庙(白蒂庙)、黛眉万年柏等。,在黛眉山北麓形成寻古一线。巍峨的黛眉山巍峨如画;黛眉大峡谷深40多公里,神秘莫测。还有春天桃花盛开的仙桃沟景区。黛眉山风景区集黄河之旅、山水、森林、草原和古代旅游资源于一体,不仅[详细]9、洛阳栾川鸡冠洞旅游区推荐9鸡冠洞是一个大型喀斯特地貌石灰岩洞。鸡冠洞长5600米,观赏长度1800多米,观赏面积23000平方米。这样的窑洞在北方并不多见,被誉为北方第一窑洞。景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城西三公里处,山青水秀,怪石幽洞。鸡东是一个天然的石灰岩洞,地质学上称之为“喀斯特岩溶地貌”。冀东是一个石灰岩洞。景观主要由石笋和钟乳石组成。石笋和钟乳石的化学成分是碳酸钙。雨水中的碳酸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用于石灰石生成碳酸氢钙溶液,在流动滴落的过程中释放出氢气,剩余的碳酸钙凝固石化成各种石笋和钟乳石。100年间石笋和钟乳石增加了1厘米。地质学家测定,蔡邑大厅形成约6亿年,其中海豚嬉戏的石笋形成约54万年。洞内的石花是方解石水晶花,是碳酸盐的结晶。必须附着在月乳石上,在非重力水的作用下向四周扩散,久而久之形成花朵。石盾、卷石和管子记录了水动力的复杂形式。鸡洞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它还涉及到物理、化学、地理、气象、自然等各个方面。多学科的蕴涵使其成为珍贵的自然遗产。根据当地的民间传说,鸡冠山是由一只偷偷进入洞穴寻宝的公鸡制成的,被一只天鹰碾碎。从远处看这座山,它的轮廓很像公鸡打鸣,因此得名[详细]10、天河大峡谷景区(倒背沟)旅游区建议10道沟位于蛟河乡东南,栾川县城西40公里,距蛟河

孟津县景点

魏家坡民居、汉光武帝陵、王铎故居、负图寺、郁金香花园等。

1、魏家坡民居:位于洛阳市区北5公里,连霍高速公路洛阳西站西北05公里处。魏家坡民居建于清朝乾隆至道光年间,是魏氏家族兴盛时期建造的官宦住宅。现存建筑面积25500平方米,房屋248间,院落窑洞26孔。

2、汉光武帝陵:古谓原陵,原陵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陵墓,位于河南省孟津县白河乡铁榭村。当地亦称汉陵,俗称刘秀坟。

3、王铎故居:国家3A级旅游景点,是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洛阳市旅游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旅游总局确定的全国旅游景点之一。

4、负图寺:位于孟津县会盟镇雷河村旁。始建于东晋穆帝永和四年(348年),已有1600多年。《书序》中说:“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作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治,由是文籍生焉。”

5、郁金香花园:分东、西、南、北、中5个,分别以郁金香、牡丹、苗木、欧式大型喷泉雕塑、荷兰风车村构成的观赏区域,花卉种植面积400余亩,其中300多亩牡丹花、100万株郁金香,是河南省唯一一座以牡丹、郁金香为主题的公园。

来到洛阳孟津参观游玩,有什么有趣的项目?

1黄河小浪底

地跨洛阳、三门峡、济源三市,总面积1262平方公里(其中水面296平方公里),全长175公里(上至三门峡大坝上游9公里,下至小浪底大坝36公里处)。由于该大坝位于洛阳市孟津县小浪底村,故而以小浪底命名了该工程。它由小浪底大坝、荆紫山、八里峡、三门峡大坝四个片区

2龙马负图寺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马负图寺

负图寺位于孟津县会盟镇雷河村旁。始建于东晋穆帝永和四年(348年),距今已有1600多年。《书序》中说:“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作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治,由是文籍生焉。”伏羲氏依据龙马负出的河图,画成了先天八卦。“伏羲氏有天下,龙马负图出于河”

3中国牡丹画第一村

中国牡丹画第一村——平乐村地处洛阳汉魏故城遗址,北靠邙岭,南接佛教圣地白马寺,交通便利。因公元62年东汉明帝为迎接西域入贡“飞燕铜马”筑“平乐观”而得名。历史上曾5个朝代在此建都,文化积淀深厚,“归来宴平乐,美酒斗诗千”等诗句,脍炙人口,千年流传。

4会盟银滩位

于会盟镇李庄村。景区南依邙山、北临黄河、东接省会郑州、西连著名的黄河小浪底和西霞院水利枢纽工程,连霍高速G30和二广高速G55穿镇而过,这里历史文化厚重、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条件较好、农副产品丰富,被誉为“河洛江南、鱼米之乡”。

5

黄鹿山半岛密境度假中心

黄鹿山因有黄鹿而得名,这里有仰韶晚期、龙山早期文化遗址,有战国时期妯娌和寨根村落遗址,有北魏时期的谢家庄摩崖石窟造像,这里还是历史上的古战场。黄鹿山半岛秘境度假中心距离洛阳市区20余公里,位于孟津县黄河小浪底南岸,黄鹿山主峰西麓。

6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铎故居(王铎书法馆)

洛阳神笔王铎故里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点,是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洛阳市旅游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旅游总局确定的全国旅游景点之一。王铎(1592—1652年)字觉斯,号痴庵、松樵;别号烟潭、渔叟;因祖居洛阳孟津,故又称其王孟津。

7

卫坡古民居

青砖蓝瓦,青石板铺路,洛阳市郊北部邙山,留存着这样一个清朝古村落。据家谱记载,这里出过53位秀才、监生,文武官员达28人。这个偏安一隅,沉睡200年的古村落,经过保护开发,将成为一个新的旅游景点。 “卫坡古民居,有400多年的历史了。”

洛阳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在这里的著名旅游景点有很多,印象最深的是龙门石窟。前两年,我经常去洛阳出差,去龙门石窟也不止两三次了。给我最大的感受是:规模宏伟,气势壮观。下面,随我来一起看看吧~

龙门石窟

景点介绍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位居中国各大石窟之首。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现存洞窟像龛2345个,造像11万余尊,与莫高窟、云冈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后加麦积山石窟称四大石窟。龙门石窟碑刻题记2860余品,有古碑林之称。代表作:“龙门二十品”、龙门双璧(褚遂良《伊阙佛龛碑》、宋真宗《龙门铭碑》),是中国书法艺术之杰作。

景点位置洛阳市洛龙区龙门镇龙门大道

门票成人票90元/位

交通路线

公交:

1、石窟位于洛阳市区南12公里处,可从洛阳火车站乘81路公交车前往,车程约40分钟

2、在永泰街开元大道口南乘坐99路,经过15站,到达龙门石窟步行约90米,到达终点。

3、在开元大道市府东街口乘坐37路,经过4站,到达关林市场步行约10米,到达关林市场乘坐k81路,经过9站,到达龙门石窟步行约100米,到达终点。

4、在开元大道市府东街口乘坐966路,经过6站,到达高铁龙门站步行约10米,到达高铁龙门站上客站乘坐71路,经过9站,到达龙门石窟步行约40米,到达终点。

5、在金城寨街开元大道口南乘坐94路,经过15站,到达龙门大道龙门北桥路口步行约650米,到达终点。

参观路线

总路线:

西山石窟---东山石窟---香山寺---白园西山石窟:北门---禹王池---潜溪寺---宾阳三洞---摩崖三佛龛---万佛洞---莲花洞---奉先寺---古阳洞---药方洞--南门

东山石窟:

南门---擂鼓台三洞---文物廊---千手千眼观音像龛---西方净土变龛---看经寺---二莲花洞---四雁洞---北门

香山寺:

南步游道---莲花池---钟楼、鼓楼---天王殿---罗汉殿---石楼---九老堂---观景台---大雄宝殿---乾隆御碑亭---蒋宋别墅---撞钟(钟、鼓楼观景台留影)---从后门经东山宾馆进入白园

白园:

南大门进---南诗廊---琵琶峰---北诗廊---道诗书屋---乐天堂---青谷---正门

推荐游览项目

(1)潜溪寺

潜溪寺是龙门西山北端第一个大窟。它高、宽各九米多,进深近七米,大约建于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代初期。窟顶藻井为一朵浅刻大莲花。主佛阿弥陀佛端坐在须弥台上,面颐丰满,胸部隆起,衣纹斜垂座前,身体各部比例匀称,神情睿智,整个姿态给人以静穆慈祥之感。主佛左侧为大弟子迦叶,右侧为小弟子阿难。两弟子旁边分别为观世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

(2)宾阳洞

宾阳中洞是北魏时期代表性的洞窟。“宾阳”意为迎接出生的太阳。宾阳三洞开凿于北魏时期,是北魏的宣武帝为他父亲孝文帝做功德而建。它开工于公元500年,历时24年,用工达80万2366个,后因为发生宫廷政变以及主持人刘腾病故等原因,计划中的三所洞窟(宾阳中洞、南洞、北洞)仅完成了一所即宾阳中洞,南洞和北洞都是到初唐才完成了主要造像。

(3)古阳洞

古阳洞在龙门山的南段,开凿于公元493年,是龙门石窟造像群中开凿最早、佛教内容最丰富、书法艺术最高的一个洞窟。它规模宏伟、气势壮观。洞中北壁刻有楷体“古阳洞”三个字。清末光绪年间,道教在龙门地区兴起。道士见古阳洞无主,不忍荒废,于是将释迦牟尼像改成太上老君道德天尊神像。因为据传老君曾在此修道炼丹,故而古阳洞又叫老君洞。

古阳洞大小佛龛多达数百,雕造装饰十分华丽,特别是表现在龛的外形、龛楣和龛额的设计上,丰富多彩,变化多端。

近日,受疫情影响,洛阳周公庙博物馆决定自2022年1月5日起暂停对外开放。洛阳周公庙博物馆开馆时间将另行通知。有关关闭的详细信息,请参阅以下内容。

1、闭馆通知

亲爱的市民朋友和游客朋友们:

根据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为避免人群拥挤,保障人民健康安全,我馆将于2022年1月5日起暂时闭馆。具体开放时间将根据疫情情况另行通知。请关注我们的官网和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及时了解相关信息。请理解在这个特殊时期给您带来的不便。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洛阳周公庙博物馆的支持。祝你身体健康,幸福快乐,万事如意。

洛阳周公庙博物馆

2022年1月5日

2、具体地址

河南洛阳老城区丁琪媛南路与凯旋东路交叉口东100米

公交:在丁琪媛南路、凯旋东路乘公交到西站,步行即可。

3、景区介绍

洛阳周公寺博物馆是在洛阳周公寺的基础上,为弘扬周公文化,传承礼乐文明而建立的主题博物馆。1989年开始建设,1992年洛阳第十届牡丹文化节期间正式对外开放。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洛阳周公寺位于市中心,三面临街。南至吴县街,西至丁琪媛路,北至周公路,是龙门、关林黄金旅游线路的必经之路,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洛阳周公庙,又名盛远庙,纪念我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古代洛阳城的创建者、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周公曾辅佐伐商,辅佐成王摄政,征服、蔡叔、霍叔和之子武庚,造反,建立洛邑和礼乐制度,使中国成为礼仪之邦。由于周公多年开创大业,被后人尊为天下第一圣,——“盛远”。

洛阳周公庙南北两侧有一组古建筑群。按中轴线从前到后依次为丁琪媛殿、祭祀殿、祖先殿、东西殿,面积664平方米,是洛阳市为数不多的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唐定殿建于明嘉靖四年,是周公寺现存古建筑中最古老的一座。

五间宽,三间深,单檐歇山顶,绿管瓦,绿琉璃瓦镶边。龙凤殿屋顶两端饰有吻兽。正殿的四个角被抬高、扩大、拉伸,比例对称,节奏和谐。既庄重、稳重,又不失优雅。据我国著名古建筑专家郑介绍,这是一座保留了辽金时期建筑风格的艺术杰作,具有很高的文物和历史价值。

厅内陈列着周公的长子、次子、长子和次子五尊雕像,厅内墙上绘有周公名胜古迹的大型壁画。唐定厅之后,是礼乐厅。现在,展示一组人物肖像。分别是西周时期的诸侯雕像、石编钟、编钟。

纪念馆是一座清代的单檐硬山式建筑,前廊。现陈列周公后裔的姓氏牌位,供后人寻根问祖纪念祖先。东、西两个胡同都是清代的硬山建筑。

中国神秘神物《河图洛书》在这里出现的。 相传在伏羲氏时,伏羲氏教民“结绳为网以渔”,养蓄家畜,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存生活条件。因此,祥瑞迭兴,天授神物。有一种龙背马身的神兽,生有双翼,高八尺五寸,身批龙鳞,凌波踏水,如履平地,背负图点,由黄河进入图河(今洛阳市孟津县,白鹤、送庄乡境内),游弋于图河之中。人们称之为龙马。这就是后人常说的“龙马负图”。伏羲氏见后,依照龙马背上的图点,画出了图样。接着,又有神龟负书从洛水出现。伏羲氏得到这种天赐的用符号表示的图书,遂据以画成了八卦。这就是《易系辞上篇》记载的,“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即伏羲氏“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故后人在伏羲氏龙马负图处修建了负图寺。以纪念伏羲氏开拓文明的功绩。 后羿射日 在伊放勋(尧)时代,天上有十个太阳,烧得草木,庄稼枯焦,伊放勋请来了后羿,一连射下九个太阳,从此地上气候适宜,万物得以生长。他又射杀猛兽毒蛇,为民除害。民间因而奉他为「箭神」。相传后来后羿从黄河河伯的手中救出了落难的宓妃,并惩罚了河伯,然后两人在洛阳居住了下来,过上了美满幸福的生活。为表彰他们惩治河伯有功,天帝还封后羿为宗布神,宓妃为洛神。 传说中后羿是尧时候的人,神话说,尧的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同时出现在天空,把土地烤焦了,庄稼都枯干了,人们热得喘不过气来,倒在地上昏迷不醒。因为天气酷热的缘故,一些怪禽猛兽,也都从干涸的江湖和火焰似的森林里跑出来,在各地残害人民。 人间的灾难惊动了天上的神,天帝帝俊命令善于封射箭的后羿下到人间,协助尧除人民的苦难。 后羿立即开始了射日的战斗。他从肩上除下那红色的弓,取出白色的箭,一支一支地向骄横的太阳射去,顷刻间十个太阳被射去了九个,只因为尧认为留下一个太阳对人民有用处,才拦阻了后羿的继续射击。这就是有名的后羿射日的故事。 但是后羿的丰功伟绩,却受到了其他天神的妒忌,他们到天帝那里去进谗言,使天帝终于疏远了后羿,最后把他永远贬斥到人间。 杜康的传说 千百年来,关于杜康的民间故事和传说在汝阳地区乃至河南各地都流传不衰。这些故事和传说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且在不断演绎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杜康文化。 洛阳牡丹的由来 武则天把长安的牡丹贬到了洛阳 白马寺的来历 相传汉明帝刘庄夜寝南宫,梦金神头放白光,飞绕殿庭。次日得知梦为佛,遂遣使臣蔡音、秦景等前往西域拜求佛法。蔡、秦等人在月氏(今阿富汗一带)遇上了在该地游化宣教的天竺(古印度)高僧迦什摩腾、竺法兰。蔡、秦等于是邀请佛僧到中国宣讲佛法,并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跋山涉水,于永平十年(67)来到京城洛阳。汉明帝敕令仿天竺式样修建寺院。为铭记白马驮经之功,遂将寺院取名“白马寺”。 从白马寺始,我国僧院便泛称为寺,白马寺也因此被认为是我国佛教的发源地。历代高僧甚至外国名僧亦来此览经求法,所以白马寺又被尊为“祖庭”和“释源”。 1、洛神的传说 在洛河两岸,流传着一个脍灸人口的洛神宓妃的故事。 宓妃原是伏羲氏的女儿因迷恋洛河两岸的美丽景色,降临人间,来到洛河岸边。那时,居住在洛河流域的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有洛氏。宓妃便加入到有洛氏当中,并教会有洛氏百姓结网捕鱼,还把从父亲那儿学来的狩猎、养畜、放牧的好方法也教给了有洛氏的人们。 这天,大伙儿劳动之余,宓妃拿起七弦琴,奏起优美动听的乐曲来。不巧,这悠扬的琴声被黄河里的河伯听到,这个浪荡公子便潜入洛河,看到宓妃,一下子就被宓妃的美貌所吸引。于是河伯化成一条白龙,在洛河里掀起轩然大波,吞没了宓妃。 宓妃被河伯押入水府深宫,终日郁郁寡欢,只好用七弦琴排遣愁苦。这时,后羿来到了宓妃的身边。后羿原是位善射的天神,因射死了九个天帝的儿子,便与妻子一同贬到人间,后羿妻子嫦娥偷吃仙药,一人返回天宫,便只剩后羿独自留在人间。 后羿听说了宓妃的遭遇,非常气愤,将宓妃解救出深宫,回到有洛氏中间,并与宓妃产生了爱情。那河伯本来就窝了一肚子火,听说了后羿宓妃之间的恋情,更是恼羞成怒。他化作一条白龙潜入洛河,吞噬了许多田地、村庄和牲畜,后羿怒火填膺,射中了河伯的左眼,河伯仓皇而逃。 河伯自知不是后羿的对手,只好跑到天帝那儿去告状。天帝早就知道了所发生的一切,并不向着河伯说话,河伯这下只能灰溜溜地回到水府,再也不敢管后羿与宓妃的事了。 从此,后羿与宓妃这对情侣便在洛阳居住下来,过上了美满幸福的生活。后来,为表彰他们,天帝还封后羿为宗布神,宓妃为洛神。洛河两岸的人于是在老城东关(我家附近呀,呵呵)兴建了座宏伟的“洛神庙”。洛神宓妃的故事也就一代代传了下来。 2、老子炼丹翠云峰 洛阳市北约4公里邙山之巅的翠云峰(去过哦),相传是太上老君炼丹处。老子,名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曲仁里人。 传说他母亲感流星而娠,先天地而生。其母怀他72年,剖开母亲左腋才降生人间,且面世就是个白头发,因此就叫了个“老子”。其母适至李树下生他。他坠地就能讲话,指着李树说:“以此为我姓”。他耳朵有三个洞,目是重耳无轮(故名重耳又称聃);眉如北斗,色绿,中有紫毛,长五寸;目方瞳,绿筋贯之,有紫光;鼻双柱;口方,齿数六八一十四个,颐如方丘,颊似横垄……。 他就是这么个神神奇奇的人,因此,他在周朝的国家图书馆“王城守藏室”里早早就当上了负责官员“柱下史”。 公元前520年,老子52岁时,周王朝内外交困,发生了争夺王位的内讧,守藏室的典籍全被王子朝等囊括到了楚国,诸侯国势力也愈来愈强大,觊觎(ji yu)朝廷。老子见周室日渐衰落,自己又无书可管了,只好离开王堀,来到城北邙岭最高处“翠云峰”上,静心炼丹养生。 翠云峰上松柏葱茏,登临远眺,洛河和龙门山,万安山,王城市井等历历在目,让人心胸豁然开阔。老子对仕途失望后,精力专注地用在炼丹上。他砌了太极八卦炉,以乾、坤、离、震、艮、兑八方位,调动天、地、水、火、雷、山、风、泽、云灵性,运用内外相同的道理炼将起来。整整炼了九九八十一天,揭炉时轰然一声,犹似地震,只见炉堂里进射出万道金光,直冲霄汉。老子自用一粒,顿时脱了凡骨,面露紫气。 老子上山时,为求心静,将所乘青牛栓在翠云峰旁一条峪谷之间。丹成后,老子用仙丹点化青牛,青牛也成了神牛。老子就洒脱地骑上青牛出函谷关,留下一部传世之作《道德径》。后来传说是西游天竺教化胡人去了。实际上隐于今栾川县伏牛山主峰老君山(去过哦)。北魏时山上建有老君庙、唐太宗时重新修缮,明代时药灶、丹炉遗址俱存。现又修革一新。 唐代时,为纪念这位道教创始人,在翠云峰巅建了庙宇后称上清宫,在拴牛处建了“青牛观”,亦叫“下清宫”,并将拴牛的山谷称为“青牛峪”。明朝诗人张姜谷的《青牛吼谷》就描写了这个故事: 大道归何处 白头一老翁。 名逃柱下史, 丹炼翠云宫。 紫气冲关外, 青牛吼谷中。 流沙越万里, 西去觅真空。 3、周公庙的故事 大禹治理了洪水,接着又铸造了九个大鼎,到了商周时九鼎成为传国之宝,谁想统治天下,就要先夺取九鼎。 商朝末年,纣王荒*无道,周武王举兵讨伐,灭了商朝。灭商后,周武王的第一件事就是准备把九鼎搬运到周朝的国都镐京(今西安市西南)。谁知那九尊大鼎个个象小铁山,既难搬又难运。武王组织了大批人马,据说一尊鼎就动用了八九万人,花了几个月的功夫,才拉到洛阳。当他们准备再向西拉时,不管用什么办法,大鼎象生了根似的,定在那里巍然不动。武王闻知此事,感叹地说:“九鼎是镇国之宝,它们到了洛阳不往西走,定有缘故。夏朝国都在洛阳,洛阳又位于天下之中,上天莫不是要我把国都迁到洛阳不成如果是这样,就把九鼎安放在洛阳吧。”不料正当武王准备奉行安放九鼎的典礼时,却不幸病故了。 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继了位,在周公旦的辅佐和帮助下,在太庙里建成了一座宏伟壮丽的大殿,选择了良辰吉日,召集文武百官,四方诸侯,举行了隆重的定鼎大典,表示周朝已完成了灭商的大业,取得了天下。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周公旦辅佐周成王“定鼎洛阳”的功劳,就兴建了一座殿宇辉煌的周公庙,庙里的大殿被叫做“定鼎堂”。至今,周公庙仍坐落在洛阳老城的西关外供人们浏缆凭吊。周公庙前的道路则取名为定鼎路。 4、河图洛书 相传很久以前,洛阳北黄河边上的孟津(回老家经过),有一年从黄河里爬出了个大怪物。这个怪物异常庞大,一张嘴就吞下个活人,一打滚地里的庄稼全都遭秧。从此这里田地渐渐荒芜,百姓也吃尽苦头,无以谋生。 怪物闹的大家没有活路,只好找来了伏羲。羲皇听了大家的诉说后,忙带上宝剑,来到河边。那怪物原来是黄河中的龙马,看到羲皇挥舞宝剑站在面前,知道逃脱不掉,忙伏地告饶,乞求羲皇放它条生路,并承诺:“若放了我,定从黄河里拿件宝贝给您!”羲皇听到说:“我不要什么宝贝,只要你答应不再祸害百姓,我就放你。” 龙马答应潜入河中。几天后,它果然背负着一块玉版献给羲皇。伏羲一时也琢磨不出玉版上黑色小点和那些图案,只知它是黄河中的宝贝,便唤这块玉版为“河图”。 此后,羲皇同龙马结下深厚友情,伏羲经常去看龙马。一天,伏羲细看龙马身上的花纹,再琢磨河图上的图案,一下悟出了八卦图。据说,伏羲还曾将他的八卦知识写了本书叫《易经》,后经商周末年周文王的完善,变成了今日的(周易》,一直广为流传。 至于《洛书》,需从大禹治水说起。 有年夏天,大禹凿开了龙门,伊河在龙门南形成的湖水流入了洛河待湖水渐渐流浅时候,从湖底浮出一个足有磨盘大的乌龟。大禹的手下人见了,忙挥剑去砍,被大禹拦住了,大禹看这只龟对百姓也从没做过坏事,便把它放入洛河。 过了不久,有天,整个洛阳城都被大雾笼罩,大禹率领手下到洛河岸边察看水情。忽然,在大雾茫茫的洛河里升起了一束五彩宝光,随之,罩在空中的大雾也烟消云散。大禹仔细一看,那宝光升起的地方,浮出一只乌龟,那宝光也正是从乌龟背上的一块玉版放出来的。原来,当日的乌龟为抱答大禹,特将此玉版献上,拜称这块玉版为《洛书》。 在《洛书》上有65个红字,大禹一个也不认识。后来经过反复揣摸,整理出九个方面的内容,有历法、种植谷物,制定法令等。 后来,古人根据《洛书》的九章大法,整理出一本科学法典一《洪范篇》。这部书一直传至今日。 有趣的是,1987年安徽含山县陵家滩原始社会末期墓葬中出土距今5000年的玉片和玉龟,据专家考证,是无文字时代原始先民把天地、北辰、四维、四时、八方、八节、八卦和洛书之数融为一体的宇宙图式,也是原始的洛书和八卦图。出土的玉版、玉龟的年代,比大禹治水还早1000年左右。在今洛宁县长水一带“洛出书处”石牌二通。黄帝时,“仓颉随帝南巡,登阳虚之山,临于玄泸洛讷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以授之”。仓颉为黄帝史官。他依河图洛书造出一代象形文字,成为中国最早的计数文字、汉字。仓颉造字后遗址也在洛宁县西南30公里的兴华乡阳峪河东。

民间古庙会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形式,在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庙会最早的形式是隆重的祭祀活动,是人们敬祀神灵、愉悦身心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经济的发展,庙会和集市交易融为一体,成为人们敬祀神灵、交流感情和贸易往来的综合性社会活动。

在漫长的远古社会,庙会和崇神是一体的。一直到商周时期,庙会都是一种不自觉的活动。

汉代以后,庙会向多元化转变。汉代庙会的主体性质因为佛文化的传入而发生了变化。从此,佛文化如滔滔洪水般涌向中州大地。伴随着佛教教义的传播,佛寺星罗棋布分布于中原地区的名山、巨邑、小镇。许多著名的寺院如洛阳白马寺,开封相国寺,登封少林寺,临汝风穴寺,镇平菩提寺、石佛寺及瓦宫寺,信阳灵隐寺,光山净居寺,安阳高阁寺,济源盘谷寺,辉县白云寺,汝南小南海,永城崇法寺,许昌文明寺,项城高丘寺等,如雨后春笋,林立中原,并留下了许多神奇的传说。于是,崇佛庙会应运而生,林林总总。中原地区广大庙会群中,佛与道或分庭抗礼,或相互渗透,使庙会文化更加丰富。

唐宋时代的经济高度发展,中原地区居于全国的领先地位,保持着中心位置。道教文化经过帝王们的倡导更迅速地繁盛起来。道教文化是强大的本上文化,庙、台、祠、宫、观、庵等道教建筑在中原地区的分布十分密集。

如登封中岳庙、洛阳关林庙、桐柏淮渎庙、济源济渎庙、汤阴文王庙、洛阳周公庙、内乡文庙、准阳人祖庙、西华女娲庙、商丘阏伯台、鹿邑太清官和老君台、浚县碧霞宫、济源王屋山奉仙观和阳台宫等,和各地的龙王庙、天爷庙、祖师庙、娘娘庙、火神庙、土地庙、城隍庙、关爷庙、山神庙、河神庙、禹王庙、圣母庙、二郎神庙、泰山庙、虫王庙等,数不胜数。这些庙宇为日后庙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尤其是北宋时期,中原地区一度出现了经济大繁荣和文化大繁荣,以东京开封为中心的城镇经济迅速发展,庙会亦应运而兴。

明代是中原广大地区庙会群昌盛的重要转折时期。经济飞速发展,使得在洛阳、黎阳(浚县)、陈州(淮阳)等规模较大的城镇大兴土木、建造庙宇成为可能。明代手工业的繁荣, 了生产力的发展、也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庙会在这种背景条件下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繁密。

明代庙会有—重要的特点,就是“行会”或者称为“会馆”、“公所”的大量兴起,使庙会更加秩序化。中原地区出现许多“山陕会馆”,他们敬祀关羽,立祠建庙,特别是建造戏楼等祭祀场所,使庙会的影响和作用进一步扩大化。

说起中原古庙会的分布,比较明显的可以分为5大片,即豫西地区以中岳庙会为中心的嵩山庙会群,豫北地区较为散漫的太行山庙会群,豫东地区以淮阳太昊陵为中心的平原庙会群,豫南平原和山陵相间的豫南庙会群,郑州一带的豫中庙会群。

豫西庙会即以嵩山庙会群规模最大,着重于山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其社火群特色非常突出,风格独特。较为古朴、细腻、平稳的文化风格。

豫中地区郑州一带寺庙与其他地区相比不密稠,祭祀意义不十分明显,娱乐也多为一般歌舞、杂技一类的内容。

豫南地区地形复杂,在历史上楚文化影响比较大,神鬼观念较浓。

当然,山区和平原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庙会群的分布不同,其文化风格亦不同,但总的来看,庙会群从内容上来划分,又可分为道教文化群、佛教文化群和历史文化群。

道教文化的庙会最多最广,影响也最为深远,山区和平原地区的河岸分布最密。佛教文化的庙会也多集中于山中,而佛道两教文化相互渗透。

特别是佛教文化,在许多道教文化的庙会中也有所表现,体现出佛的“到处时时都有”。不过,这种佛已不完全是印度地区传来的纯正的佛教,而是中国化或者称为中原化的佛教文化,构成了中原文化的一部分。

庙会群和神话传说的关系极为密切。原始神话主要反映中原地区氏族社会的生活,包括天地起源、人类诞生、文化发展和图腾崇拜等内容。西华女娲城庙会、准阳太昊陵庙会、商丘阏伯台庙会、桐柏盘古庙会等,是原始神话集中流传的场所,几乎可以构成人类早期社会的发展史。

除了女娲伏羲和盘古兄妹两大传说外,大禹神话传说群分布之广也是惊人的。

道教传说由于其本土生成的特殊性而普遍多于佛教,诸如老君庙、龙王庙、娘娘庙和土地爷庙,甚至有虫王庙、大王庙等,被有些学者称之为“仙话系统”。

庙会作为民俗的载体,承袭浩如烟海的民间文化,凝聚一定地区的人民的思想感情、道德风尚和审美情趣。知道了这些庙会的特点,或许你逛庙会就会逛出不同的心境来。

洛阳免费旅游景点

洛阳免费旅游景点有:洛邑古城、上清宫、下清宫、魏家坡民居、汝阳观音寺、周公庙、丽景门、五花寺塔、白河镇、白马寺等。1、洛邑古城它是"...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