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姓氏中,哪个姓氏出的名人最多?

栏目:资讯发布:2023-12-09浏览:1收藏

在所有姓氏中,哪个姓氏出的名人最多?,第1张

我认为在所有的姓氏中,王姓是出的名人最多。王姓人数的排名在我国历史上一直都是比较靠前的。比如有秦国的著名将士王翦,东晋时期书法家,被誉为书圣的王羲之,还有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还有王安石,王昭君,王国维,当代的王亚楠,王稼祥等等,可以说,王姓所出的名人占据我国名人的半壁江山,谱写了中华民族史上的一段绚丽篇章。

  楹联的世界

  作为中国文化的一种独特的艺术,书法是世界艺术市场的奇花异草。从格式区分,书法也似国画,有卷、轴、册、页等,但当今市场上出现最多的书法作品是楹联。

  楹联出现于宋代,它的盛行却在明万历以后。楹联也称对联、楹贴,两幅上下对称,常见字数有五、七、八言,讲求平仄、对仗,内容包含诗句,也可以是格言。像扇子一样,楹联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尤其是乾隆以降,书家的润例多取自对联,大有无书非联之势。

  市场上出现最多的是清中叶以后的作品。何绍基(1799-1873年),出生于湖南书香门第,父亲和二兄弟皆善书。他先出入于篆隶古体和北碑,后学行、楷,受争座位和集王圣教序影响较深,保持着颜真卿的雄健和王羲之的优雅之间的张力,晚年书法多显战笔。2003年12月18日的朵云轩上,何绍基的隶书临汉碑残本33万元和隶书四件屏轴55万元。

  篆书大师杨沂孙(1812-1881年),受邓石如影响,融会三代、秦汉的篆书传统(钟鼎文、石鼓文等),在清末名重一时,吴大澄、吴昌硕均对他的成就有所领悟。1993年、1994年两届朵云轩拍卖各推出一件杨沂孙的作品,拍得572万港币和32万元。2003年11月26日的北京华辰上,篆书七言对联198万元。墨迹如书学专家傅申所说的那样: 向着笔画的终端自然地形成枯笔,笔画的开端较粗,逐渐变细成为稍纯的尖尾。

  翁同酥(1830-1904年),咸丰朝状元,光绪帝老师。他早年学欧阳询、褚遂良,后沉醉于颜真卿。其早年书法疏朗宽阔,后期笔法颤动。1993年首届朵云轩行书对联 醉里雄辞惊电扫,起来信手揽书看,462万港币。2003年10月24日,他的一副行书八言联528万元(上海崇源)。

  康有为(1858-1927年)、梁启超(1873-1929年),众所皆知的维新变法领导者。康有为提倡北碑并身体力行,与鼓吹政治一般不惜余力。传闻一位学康书绝似的年轻弟子,与藏有康有为印章的遗孀合作,曾在杭州伪造了康有为大量书迹。1994年春季嘉德上梁启超书法有三幅,楷书对联燕子来时更能消几番风雨,夕阳无语最可惜一片江山,端秀抒情,与其师不同,55万元。2004年1月,康有为的行书横幅748万元(北京翰海)和草书四言165万元(上海崇源)。在2003年10月27日的苏富比拍卖会上,梁启超的楷书十五言联价值78万港币,2004年12月22日,康有为草书四诗屏在上海崇源售209万元。

  罗振玉(1866-1940年),1994年朵云轩上一幅立轴9千元。甲骨文的书写形式对这位精于此道的专家,乃本色当行。同次拍卖还推出郑孝胥(1860-1938年)的楷书对联,22万元; 此公政治上麻烦颇多,影响了他在书法史上的地位,其实,他至少是位近代史上少有的对楷书有创造力的书家。2004年1月9日蓝天国拍上,罗振玉的篆书四屏319万元; 而郑孝胥的行书立轴在2004年1月9日的中国嘉德上售价321万元。

  书法要比国画更难推陈出新,于右任(1879-1964年)能推出易识又不落入野狐禅的于体草书,当然地位颇高。1994年朵云轩上,其行书对联 湖光远带柳溪水,春色好在桃源家,11万元。另一位草书家沈曾植(1850-1922年),书风奇奇诡诡,风格浓烈,1994年朵云轩的章草对联,从08万元拍至35万元。2003年11月26日的北京华辰上,于右任的行书五言对联77万元,其草书立轴在中国嘉德上以715万元成交。2002年6月22日的上海敬华上,沈曾植的四体书法四屏264万元。

  张大千的两位老师,是当时号称北李南曾的书家李瑞清(1867-1920年)和曾熙(1861-1930年)。李瑞清工魏书,用笔颤掣到夸张的地步,1994年朵云轩上,其魏书立轴(11万元)中就能看得清清楚楚。曾熙亦以魏书著名于世,但书风不似李氏那么强烈。1994年春季嘉德上有一幅古画仿石溪笔法秋林古刹(44万元),和他的弟子张大千比较一番,还是蛮值得的。十年过后,曾熙的书画价没什么变化。2004年1月11日北京翰海上,其行书六言联132万元,而两天前的中国嘉德上的校碑品茶园33万元。

  现代书法

  章太炎(1863-1936年),朴学大师,其著作古奥。1994年嘉德春季拍卖,篆书七言对联城上赤云呈胜气,眉间**见归期,成交价为198万元。章太炎在拍卖行最高价的作品还是在十多年前创造的,1993年朵云轩上的篆书轴,99万港币。其师俞樾(1821-1906年),工隶书,他的居所曲园是苏州园林中最具学问气的。1993年朵云轩上的俞樾隶书四条屏,有篆书意味,谨严认真,308万港币。在同一个拍卖会上还有一幅叶恭绰(1881-1965年)的行书四条屏,132万港币。叶恭绰年轻时作了一篇铁路赋,铁路入赋,新鲜。更新鲜的是,他以后果然当了铁道部长。另一幅国学大师马一浮(1883-1967年)的行书,在书家字与文人字之间,写得很放松,估价6千到8千港币。在2003年上海敬华的两次拍卖会上,推出了马一浮的行书七言联与篆书八言联,售价187万元和1045万元。

  马一浮的朋友李叔同(1880-1942年),又名弘一法师,他的前半生入世,男扮女装演茶花女,会乐会画会词会诗也会玩,后半生却来个突变,出家当和尚,选择修道最艰难的律宗且振兴之,激烈与平和都极端地表现在他的身上。弘一法师早期写魏碑,神气十足; 晚年以文字宣扬佛教,气韵不温不火,亦大众亦雅人,人见人喜。1994年朵云轩上两幅对子,隶书对从09万元拍到2万元,楷书对拍得64万元。弘一法师类似的作品数量极多,每天可写四十件,还能拍得好价,可观。他的字假冒的极多,高手所为,单凭无迹可寻的笔墨难断真伪。按佛门道理来说,也是借更多的方便弘扬护生吧。弘一法师在21世纪初的艺术市场上仍是热门人物。在朵云轩的拍卖会上,弘一的许多作品拍得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如楷书普贤行愿品赞(51开)售价143万元(2002年6月25日),楷书摹龙门四品四幅50万元(2003年8月18日),行书十六言对联41万元(2003年8月18日); 2003年12月14日,他的出世入世箴言手卷在北京荣宝上拍得121万元; 2004年12月30日,弘一法师的《四分注戒本随讲别录》(49开),在朵云轩上拍得187万元,这不单是书法,还是文化与宗教的价值了。

  21世纪初,当代的一些书法家进行了一次投票,评选出了吴昌硕、林散之、康有为、于右任、毛泽东、沈尹默、沙孟海、谢无量、齐白石和李叔同为中国20世纪十大杰出书法家。

  林散之(1898-1989年)书价不低,他工草书,学二王、怀素,飞动跳荡,草书毛主席诗词154万元(中贸圣佳,2003年11月1日)和草书121万元(北京荣宝,2003年8月31日)。比较而言,沈尹默(1883-1971年)的书法价格要低些,较贵的也只是行草毛泽东诗并序82万元(朵云轩,2002年12月9日)。沙孟海(1990-1992年)也是现代书法大家,他在2002年6月25日朵云轩上的行书五言联卖到407万元,亦是高价了。谢无量(1883-1964年)在拍卖行里并不走俏,2002年4月22日的中国嘉德上有一幅行书七言联,成交价176万元。

  书法与国画价格落差较大。谭延闿(1876-1936年),清光绪进士,翰林院编修,曾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学颜书,善写牌匾,2003年12月17日的朵云轩上的行书七联只有8,250元,而其弟谭泽闿(1889-1969年)在2004年3月12日的朵云轩上的书法对联售价187万元。白蕉(1907-1987年)书风和沈尹默相近,清秀婉约,他在1995年9月24日朵云轩上的作品行书轴24万元,算是极高价了。王福厂(1879-1960年)是西泠印社的创立者之一,书风雅逸,在1995年的朵云轩拍卖会上篆书七言联售价32万元,十年过后,恐怕也只是这个价格。邓散木(1898-1963年)倒是拍卖会的常客,临石鼓文(27开)66万元(北京翰海,1996年6月28日)。

  画家之字

  中国艺术传统向来提倡书画同源,元代又强调以书入画,所以画家往往是书家,书家不少也是画家。相对来说,画家之字受法度约束较少,较随意放松。

  近代海上画派的赵之谦、蒲华、吴昌硕都是书法家兼画家。赵之谦初学唐楷,后专注北碑,兼杂宋人意味。蒲华的书法如其画,挥洒不羁。赵之谦的魏碑七言联462万元(中贸圣佳,2003年11月1日)。吴昌硕的石鼓文鼎鼎大名,行书一气呵成。1993年首届朵云轩上,吴昌硕的石鼓文,33万港币; 1994年朵云轩上,行书立轴,28万元; 石鼓文四屏,13万元。

  陈师曾是个全面型的文人,书艺亦杰出。吴昌硕曾评论他: 以极雄丽之笔,郁为古拙块垒之趣。诗与书画,下笔纯如。1994年首届中国嘉德上,行草潞河秋泛手卷,估价38万-4万元。1994年朵云轩的隶书对联,估价2万-24万元,可惜均流标。

  吴湖帆其书早年学董(其昌)赵(孟頫),又喜薛曜,遂作瘦金体,后又取法米南宫,晚年书风狂放。1994年朵云轩上,行书对联,18万元; 行书四屏,从14万元拍至46万元。2003年11月1日的中贸圣佳上,行书十二言联792万元。

  齐白石,书学何子贞、金农、李北海、天发神谶和三公山,晚年参以曹子建碑。他的篆书最珍贵,有大刀阔斧的金石意味,1994年朵云轩上的大幅篆书立轴,29万,当时书法有这样的价格是不多见的。2001年12月14日上海敬华上齐白石的篆书四言联拍得66万元,另一幅行书立轴在2004年11月16日的天津文物拍卖上也以同样价格售出。

  张大千的书法如其人,潇潇洒洒,风姿绰约,后期书风受黄山谷影响,体态变形拉长,以斜取势。首届朵云轩的早期行书立轴,22万港币; 首届嘉德上的行书立轴,385万元。10年过后,张大千的字迹卖得也不错,2004年1月11日的北京翰海上的行书七言联 1375万元,而只写了画廊二字的书法镜心要卖96万港币(苏富比,2003年10月27日)。

  黄宾虹,书读得多,金石、考据等学问精深,以三代金文为人称道。1994年朵云轩上的篆书对联,从07万元拍至38万元,超出估价三倍多。他的行书也好,笔无定迹,信手书来,崇尚内美,不以势压人,实属弘一、马一浮书法一路。2003年11月25日的中国嘉德上,篆书七言联拍得825万元。而行书诗句手卷792万元(中国嘉德,2000年5月7日)。

  潘天寿,书法成就也高,似其画风,雄强奇险,力能扛鼎。因此书价很高,一幅草书曾在1990年售出143万港币,但以后的拍卖会上极少出现他的作品。

  现当代画家能书者不胜枚举,如徐悲鸿、高剑父、来楚生,等等。在北京翰海上,徐悲鸿的行书七言联11万元(2003年8月30日)和行书五言联1045万元(1995年10月6日)。又如钱瘦铁的草书四屏242万元(上海工美,2003年7月16日)、高剑父的草书对联329万港币(佳士得,2000年10月30日)。来楚生的隶书毛主席诗词(21开)1265万元(朵云轩,2003年12月17日)。

  名人之字

  谁都知道,艺术市场没名头的东西卖不出去,而有名即非书画家,也能标价。人难免势利,去博物馆,见一幅佚名的古旧山水,若标上王蒙或倪云林的名字,观者也会多看几眼。

  清末以前的大官一般都会书法,有些还为功名所掩,旧时代的大官要经过层层科举,若字不好,很吃亏。清末学者、书家俞起先就因字迹影响了功名。书法基本功有了,官僚在纷纷扰扰的政治舞台上颠来颠去,气也养得很好。市场上数量特多的19世纪中叶左右的文官武将书迹,最能看出政治与艺术结合的庙堂之气。其中曾国藩名气最大,当个书法家确实也绰绰有余。他是个全面性的人物,依赖武功使清王朝多苟活了半个世纪。文治也在行,文章虽属桐城派,却超过了方苞,儒家气息浓厚,视界开阔,其后的蒋介石和青年时代的毛泽东都极佩服他。1994年朵云轩拍卖的行书水墨纸本手卷,338cm长,一丝不苟,见其文如见其人,48万元,不算贵。

  黄宾虹曾将林则徐列入咸丰年间画学中兴的人物,其书法也颇为可观,1994年嘉德春季拍卖的林则徐七言行书对联,33万元。清末年间对联很盛行,与太平天国作战过的左宗棠、胡林翼、李鸿章的对子都进入了国内艺术拍卖市场。左宗棠最多,七言楷书对联,308万元; 七言行书对联,352万元; 均在1994年嘉德春季拍卖上成交。1994年朵云轩拍卖,行书对联,18万元。李鸿章的八言行书和胡林翼的八言行书在1994年春季嘉德拍卖中,分别以275万元和176万元成交。后者的估价仅7千-8千元,名人确实有号召力。

  民国总统的字画也值钱。1994年朵云轩上的袁世凯行书对联,拍得24万元,袁大总统的书法在当时小有名气,评他书法古劲有姿媚,笔多反而白止,甚至预言他会称帝,因为其笔皆反也。袁世凯的二公子袁克文其实倒是近代有名的书家。袁克文的篆书6,600元(北京翰海,1996年6月28日)。1994年嘉德的黎元洪楷书对联估价5千-6千元,徐世昌的对联则估价1万-15万元,徐世昌的另一幅秋树闲亭画作,231万元。1994年朵云轩拍卖,有趣的是一件军阀兼清末举人吴佩孚的虬龙破雪,一枝墨梅还算工整,估价6千-8千元,拍出2万元,可能是代笔,也可能是本人手迹,可见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并不重要。冯玉祥将军的楷书对联也是2万元。

  在拍卖会上,孙中山的字迹也不少,一幅博爱两字书法在2000年10月30日的佳士得上卖了1645万元。蒋介石的八言楷书笺本字对在1995年北京翰海上以1045万元成交,他的致王宠画信扎一通在2003年11月25日的中国嘉德上以572万元拍出。而在2004年1月11日的北京翰海上,宋美龄的一幅山水价值198万元。另外,早在1993年首届朵云轩拍卖会上,汪精卫的一幅行书也炒至24万港币。

  京剧名角儿梅兰芳梅花扇面和荀慧生山水,也是收藏家的杂项。在1994年朵云轩拍卖会上,分别拍得11万元和088万元。此外,1994年嘉德春季拍卖上另两件东西也属名人所作,而且是大名人,清嘉庆皇帝楷书扇面,511万元; 另一位是写作与《聊斋志异》齐名的《阅微草堂笔记》的弄臣纪晓岚,其行书七言242万元,传说纪晓岚的字曾受时人讥评,看来还是有名则灵。

  历代皇帝的书迹在拍卖会上也时有出现。远的可推宋高宗真草二体嵇康养生论(999万元,中国嘉德,2000年),宋高宗即与岳飞过不去的赵构确实是个大书家,其后的皇帝大多就比较业余了。贯穿康乾盛世的三位皇帝都有拍品面世。康熙的朱子五言诗660万元(中贸圣佳,2004年6月6日),有些贵了。雍正的行书三月三日得雨286万元(中贸圣佳,2003年11月1日),平常些。乾隆帝到处题词,可惜总让人觉得不着边际。行书五言诗462万元(中国嘉德,2003年11月26日),乾隆也有画拍卖,金莲花165万元(中国嘉德,2004年5月16日),实在不怎么样。慈禧太后的画作更多,如在2004年6月26日北京翰海上的花卉四屏451万元,但基本上是由宫中女画家代笔。乾隆帝的11子永瑆倒是个书家,其行书手卷在2001年5月20日的中贸圣佳以286万元成交。而道光帝的行书司射手卷售价627万元(中国嘉德,2003年11月26日)。乾隆的宠臣和珅的字是高价,他的楷书咏物诗605万元(中贸圣佳,2003年11月11日)。

  现代文人之字也很有价值。尽管人们对郭沫若的行事为人褒贬不一,但他的书法还是不错的,行书毛主席诗词(中国嘉德,2001年4月24日)154万元,行书八言联1815万元(北京华辰,2002年11月4日),都是不错的价格。到了2004年12月18日,他的一幅自力更生奋发图强行书售319万,就有点儿让人摸不找头脑了。郭沫若的朋友郁达夫也有几幅拍品,如行书七言联484万元(中贸圣佳,2003年11月1日),行书对联354万港元(苏富比,2002年10月28日)。鲁迅的书法对联难得甘苦两心知,实是濡沫十年人,售价44万元(中鸿信,2004年1月8日)。他弟弟周作人的楷书154万元(北京翰海,1997年12月18日)。胡适的字迹比鲁迅还贵,如楷书朱晦翁语102万港币(苏富比,2003年10月27日),而行书立轴售价88万元(上海工美,2003年12月22日),内容很有意思: 刚忘了昨儿的梦,又分明看见梦中的一笑。

  陈独秀的字也很好,他的行书四条陶渊明诗649万元(北京华辰,2003年11月26日),而五四运动的好友刘半农的楷书八言联虽然只有7,700元(中国嘉德,2001年4月24日),毕竟浑厚古雅。还有文人革命家瞿秋白的行书四屏165万元(北京翰海,2001年12月8日),也让人感慨。

荆鸿何许人?十几年前南下游历,为13万陌生途人免费刻“图腾印章”……他就是现今深居番禺新造镇的国内图腾派篆刻大师。近日,他把这批上万枚设计风格独树一帜、如图画般生动的印章汇集成厚厚的两本书《万家印典》,成为建国以来刻章入书最多的篆刻家。

一把刻刀走天下

50多年前,小荆鸿在大连跟书法家父亲学画画、写字,还时不时地拿块石头刻着玩。

不知不觉间,他爱上了篆刻,一刻就刻了几十年,还结识了很多名家。

12年前,在东北业余玩篆刻的荆鸿毅然放弃在东北当报社编辑的稳定工作,驾着一辆由中巴车改装的“大篷车”,从北到南,每收集到独特的姓名,就立刻手拿篆刻刀免费为途人创作,一把刻刀走天下。

1999年,当“大篷车”开到广州后他发现,广州人太热情了,爱印的人很多,每天都有约,于是就停留下来直到今天。

“万家印”入册成书

他刻印很特别,如根据周易“阴阳互补”理念设计的夫妻印,两印刻在同一块石头上,一边用朱文表现男性血气方刚,另一边用阴文体现女性的圆滑曲线,象形设计表达了两夫妻间互补的和谐和美满。

“印章就是一个人的logo,字体设计应该因人的性格而异,印如其人。”荆鸿说,他的印章设计注入了很多民族的东西,如周易、五行、天文地理、大自然等理念和元素。为做到“印如其人”,每刻一方印,荆鸿都会查阅《说文解字》、家谱、家徽等史料,了解造字法以及姓名的渊源等信息。

今年6月,荆鸿将10多年来免费创作刻下的13万枚“万家印”汇编成书,这部《万家印典》收集了成千上万名老百姓的名字以及为臧克家、秦牧、刘斯奋等国内名家刻的印章,成为了建国以来刻章入书最多的篆刻作品。

荆鸿新造免费授徒

■相关新闻

荆鸿新造免费授徒

在新造镇文化中心一宽敞的课室内,黑板上错落布满了一个个方框,方框内写满了创意十足的象形篆字。

原来在两个月前,荆鸿就在新造镇收徒义务教授自己厚积多年的篆刻技艺。至今,篆刻班已有20多名学员,他们从十几岁的学生到60多岁老人都有。

“他们几乎全部都是没有功底,从零开始学。”荆鸿说,写篆字不苛求书法功底,印章刻得是否好看,最主要还是看篆刻者创意。

据介绍,新造镇的学员们普遍都很快上手,有的妈妈本来带着儿子过来学,谁知自己却迷上了篆刻。今年10月,新造文化中心将把学员的篆刻成果办一场草根的“篆刻展”。

6、 吴昌硕

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后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与任伯年、蒲华、虚谷合称为“清末海派四大家”。吴昌硕作品集有《吴昌硕画集》《吴昌硕作品集》《苦铁碎金》《缶庐近墨》《吴苍石印谱》《缶庐印存》等。

7、于右任

于右任是中国近现代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同时也是是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创办人和复旦大学、私立南通大学校董等。 其代表作为《标准草书》。

8、李志敏

李志敏是我国当代草书大,、,他精研文史,擅长真草隶和艺术理论,尤精狂草,著有三春堂《书论》、《草论》,是“引碑入草”的理论首创者和实践开创者。与沈尹默合称“北大书法史上两巨匠” ,有当代草书”南林北李“(林散之、李志敏)之誉,与林散之并称“当代草圣”。

9、赵佶

宋徽宗赵佶(1082年5月5日-1135年6月5日),宋朝第八位皇帝,他在艺术上的造诣非常高。 他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体”,是古代少有的颇有成就的艺术型皇帝。其代表作有《草书千字文》。

10、张旭

张旭以草书著名,书法与怀素齐名。北京大学教授、引碑入草开创者的李志敏评价:“张旭由‘孤蓬自振、惊沙坐飞’中悟得奇怪之态,又从公孙大娘舞剑中悟得低昂回翔之状,他正是以造化为师,墨池功深,才成为狂草大师。其代表作有《古诗四帖》。

赵佶(1082~1135),北宋画家、书法家,即宋徽宗。初封为端王,1100年即位。继位前,与王诜、赵令穰等书画艺术家交往甚密。他能画花鸟、人物、山水,描绘工细入微,尤善花鸟画,设色均净,富丽典雅,笔墨精妙,造型生动,神形兼备。据记载,他画鸟用生漆点睛,隐出纸面,富有创造性。据史籍记载,赵佶曾命令画院画家将宫苑中异花珍禽一一图绘,凡15种为1册,累至千册,名曰《宣和睿览册》。除擅长绘画外,还兼善书法,风格挺健秀丽,称瘦金体,在书法史上独树一帜。赵佶重视对文物书画的收藏鉴赏和整理。他即位后大力搜罗历代书画,由专人鉴定真伪优劣,亲自加以品藻,名曰《宣和睿览集》。在整理鉴定书画的基础上,又编纂了《宣和画谱》和《宣和书谱》。同时还将御府藏古铜器编为《宣和博古图》。

把他称为文人也不为过把,后宫纵是无3000佳丽,3宫6院72妃差不多了

在所有姓氏中,哪个姓氏出的名人最多?

我认为在所有的姓氏中,王姓是出的名人最多。王姓人数的排名在我国历史上一直都是比较靠前的。比如有秦国的著名将士王翦,东晋时期书法家,...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