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昭通景点桧溪安氏土司墓景点介绍
桧溪安氏土司墓景区攻略: 《永善县志》记载:“桧溪原为土司地,阿兴土彝安永长于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化谕苗彝有功,授阿兴土千户之职,给印信,驻防桧溪。”安氏土司墓是中国西南边陲土司文化的实物见证,位于永善县桧溪镇政府驻地。 安氏土司墓有三冢,排在一起。中间一座非常破败,已经见不到新修时的气派了。但两边的坟墓,其规模非常大,正立面相当于一间大客厅的一面墙壁,墓碑的最高处离地面超过五米,一个人站在墓碑前,只有那块碑心石的一半高。其中安永长土司墓保存完好,墓高51米,宽88米,墓上刻有各种精细图案,造型生动,栩栩如生,墓碑雕刻是深浮雕,其中的树枝和花朵详尽而丰满,仿佛带着魔法,可以用眼睛看、用手掌摸,但又像在梦中一样恍惚。这个清代道光三年的石雕,经受了那么多年的风化,它折射出来的工匠的手艺令人钦佩。如果是在一个不看重、不尊重技艺的粗糙时代, 这些石雕简直就更是上乘艺术品。墓前有两根高75米,周长238米的石望柱分立墓前两边。传说安氏土司墓葬的安葬地名叫“凤凰展翅”,一风水先生不怀好意地建议安氏土司后人在“凤凰翅膀”上插上两根石柱,让其“凤凰”不能展翅高飞。石望柱顶端雕刻一个小狮子,石望柱正面刻有“大清嘉庆十六年十月十九日立”的楷书字。整个墓区范围占地约四千多个平方米,站在墓区内能全览桧溪古镇及跨江大桥全貌。 地址: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 开放时间:全天 门票:免费 交通路线:游客可从昭通市乘坐开往永善县方向的班车,到达永善县后,可驾车前往景区。
滇云文化·史学·明代云南史学的发展
(1) 明代云南地方志的修纂与明初省志
自从云南设立省后,儒学文化在云南得到广泛传播,云南文化和史学进入了一个与中原内地同步发展的新阶段。明清时期,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兴修地方志的 ,云南地方志的编修也进入了全盛时期。终有明一代,云南先后九次修纂云南省志。并开始了府州县志的修纂,使得地方志的编纂更为普及。虽然今存明代志书不到十种,但有目可查的志书有七八十种,其中府州县志也达五六十种,这是明代云南史学发展的新气象。
明太祖洪武年间,云南曾两度纂修省志。洪武十四年,在云南第一次修纂省志。洪武后期,初修《云南志》已不传,其后又再次修纂。洪武二十九年(1396)西平侯沐春上奏命王景常等再修省志。大约在建文二年(1400),洪武再修《云南志》成书,锓刻于次年。洪武修纂的两本《云南志》早已无传本。解放后,赵万里编《云南志》辑本,多从《永乐大典》中抄出,则为洪武《云南志》。
景泰《云南图经志书》十卷,陈文等修纂。书成于景泰五年(1454)左右。前六卷为《地理志》,后四卷为《艺文志》。地理分府州,立建置沿革及事要二项。事要又分郡名、至到、风俗、形势、公廨、学校、井泉、堂亭、楼台、寺观祠庙、古迹、墓葬、桥梁、馆驿、名宦、人物、科甲、题咏等二十一门。事要所载文字简略,大都录自前人志书,并非当时采访。此书虽简略,却是现存志书比较完备的,颇具参考价值。
弘治《云南总志》,卷数不详。景泰《云南图经志书》详于诗文而略于事实,为补其不足,并续记后来的事迹和人物,弘治十六年(1503)云南巡抚陈金以为省志“关制度,寓劝惩,不可不修”,倡议再修云南省志,委派按察司副使提督学校彭纲主其事。此书为补景泰《云南图经志书》略于事要而作,故体例、内容多涉及当时云南制度沿革、事迹人物、学校科举等全面情况,“展卷一阅,则一方之事,古今之迹,灿然存目”(彭纲《云南总志序》)。此书成书后未行锓版,仅有抄本流传。
正德《云南志》四十四卷,周季凤编纂。周季凤,字公议,江西宁州人士。该书是在《弘治云南总志》的基础上,重加编次,略有增损。书成后,刻于正德以后。
(2) 李元阳对云南史学的贡献
李元阳(1497—1580),字仁甫,别号中溪,大理人,嘉靖时进士,博学多才,著有《心性图说》《李中溪全集》,编方志有《大理府志》和《万历云南通志》。他的万历《云南通志》在明代省志中属于较好的一部,无论是在体例上还是史学思想观点上都有创新。
第一,万历《云南通志》不仅取材精审,考究翔实,而且在体例上有所突破。万历《云南通志》十七卷,分为地理、建置、赋役、兵食、学校、科目、官师、人物、祠祀、寺观、艺文、羁縻、杂志,共十二类。在类例上虽然较之景泰《云南图经志书》二十一门、彭纲的《云南总志》二十九门都大大减少,但是却新辟兵食志一门,所创兵食类专用于记载明代卫所、军实、屯征等,把明代云南的卫所屯田制度和经济状况作为一个重要的方面专门记载,真实反映明代云南社会经济情况,为今天研究云南经济史,尤其是明代云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第二,在史学观上,李元阳在万历《云南通志》中表现出了强烈的“天下一统”整体观。他纂修《云南通志》,虽然是写一方之史,志一地之事,但其基本的指导思想则是国家统一的整体观念,始终把云南作为中国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来记载。他在《云南通志》序言中说:“云南在汉,文献之所渐被,声教之所周流,其来久矣。”开宗明义地强调了云南自古就是中国的一部分,汉代在云南设立郡县以来,不仅政治上确立了中原王朝对云南的统治,而且中原文化已深入云南;不仅云南版图与汉王朝融为一体,而且汉代在云南“授经教学”,使云南的思想文化也成为汉文化的一部分。从而认为“今之云南,即汉唐之云南也;云南之郡县,即天下之郡县”(李元阳《云南通志序》)。对于南诏脱离唐朝建立独立政权的史事,他如实记载,但也指出:“不观土壤分裂之乱,何以知大一统之治。”(万历《云南通志》卷十六《羁縻》)正视历史,总结经验教训,是为了不再蹈前代“边吏无良,群夷忿怨”,以至形成“割据之祸”的覆辙(万历《云南通志序》)。故其特别重视边疆问题,处理好民族关系。
第三,万历《云南通志》中,作者以“华夷无间”、“华夷一家”进步的民族观来客观记载云南多民族的历史事实。以尊重和平等的态度,记云南当地民族:“其俗虽陋,如道不拾遗,外户不闭,归敬其夫,妻妾不相妒,尊其长上,虽暗室闻传必跪,织者下机,业者停手,盖有古封建之遗风焉。”(万历《云南通志》卷一《地理》)对少数民族朴实无华的民风大加赞赏;对汉武帝在云南设置郡县,实行“汉夷无间”的政策多加褒扬;对明王朝“施三皇五帝之教化”,“华夷不辩”,“亲如一家”的措施,取得的“不三四年,云南衣冠文物济济乎与中士相埒”(同上)的成就详加记载,充分肯定。
第四,对云南这样多民族的边疆省份,李元阳认为处理好民族关系,稳定边疆,巩固统一至关重要。其良策就是实行“爱民抚夷”的羁縻之制。他认为“羁縻之制”的要义是“顺夷情,酌时宜”,“以土官治土民”,“酋长安其土,郡县治其人”,并逐渐推行以儒学为核心的汉文化,最终达到云南与内地“道德同则文轨一”。以达到“酋长安其位,夷民保其生”,使得政治安定,边疆巩固,思想一致,文化一体,国家一统。对自汉代以来中央王朝在云南实行羁縻制度的功绩,给予了客观的记载和肯定。
(3) 谢肇淛《滇略》与刘文征《滇志》
《滇略》十卷,谢肇淛编纂。谢肇淛,字在杭,福建长乐人,万历年间任云南参政。《滇略》类列以略为名,分为十略:即《版略》记疆土,《胜略》记山川,《产略》记物产,《俗略》记民风,《绩略》记名宦,《献略》记乡贤名士。《事略》记故实事迹,《文略》记艺文,《夷略》记各民族情况,《杂略》记琐闻轶事。《四库全书提要》称之“是书引据有征,叙述有法,较诸家地志,体例特为雅洁。”《滇略》成书后于天启年间刻于大理。
天启《滇志》三十三卷,刘文征撰。是书无序无跋,不详其编撰经过。从其《凡例》可知,刘文征编撰此书是据李元阳、包见捷二本郡邑志另加上自己的见解编成,分为十四类。此书为明代最后修纂的一部云南省志。其体例大都沿旧志,又补万历初年以后五十年间事;类列上还新编了佚文旧志所未设的类目,如旅途、土司官氏等,颇得其要。就纂录的资料而言,天启《滇志》可说是明代云南志书中最完备的一部。
(4) 《木氏宦谱》《泐史》《安氏世纪》《西南彝志》
这几部书是明代少数民族历史文献,代表了明代云南少数民族史学发展的成就。
《木氏宦谱》,不分卷,明人木公修。此书全名为《玉龙山灵脚阳伯那木氏贤子孙大族宦谱》,即丽江土官木氏家乘,其中保存自元代至清初云南西部大片地区的史迹。元明以来,云南土官、土司之家,多数都有谱牒纪录家世,但最详细的就是这本《木氏宦谱》。此书首录《东巴经》,是纳西语,记载天地万物始生始化开始,接下去记述其始祖叶古年的事迹及以下各代,历秦汉唐宋,所记史事较为简略;从至元初木氏成为滇西著名的土司后的各代,记载十分详细,有年月、职名、官诰等,与史书大都相符,却比史书更真实,更细致,直至清代雍正元年改土归流后,《木氏宦谱》就此结束。《木氏宦谱》是滇西北重要的地方史料和纳西文化的重要典籍。
《泐史》三卷,原名《勐泐古事》或《西双版纳古事》,是西双版纳地区的一部古代史书,原本为傣文,被当地人尊为国史,仅宣慰司署存有一部善本,此外各猛土司及重要人物家也有收藏,但多保密,不肯轻易示人。后李拂一从勐海土把总刀宗汉处得到中、下两卷,于孟艮又得上卷,参考别本,于1945年由李拂一译成汉文。所记述的年代是自傣历五四二年庚子(宋淳熙七年,1180年)至傣历一二二六年(清同治三年,1864年),共为六百八十四年。据方国瑜先生考查,傣族文字的创始年代约在明初,因而是书的创作年代当是在傣族文字创始之后的明代和清初写成。书中的内容涉及了傣族社会生活和土地占有形态的各个方面,是研究傣族社会历史不可多得的重要材料。
《安氏世纪》原题《帝王世纪》,一名《人类历史》,为《爨文丛刊》之一种,贵州大定东瓜林乡罗文笔由老彝文中译出。《安氏世纪》是水西彝族安氏宗谱,从始祖希母遮直至译者之时,共计一百二十代人。涉及了滇、黔、川的彝族的历史情况,集中反映了贵州水西安氏的世系。此书详载世系和若干地名,于史事则甚略。是一部彝族语言史料的代表作。
《西南夷志》为贵州毕节专署彝文翻译组罗国义等于建国后从彝文书转译。据译文本的叙略称:这部书的成书年代不详,只从书中记载的一些事作推测,可能是清朝改土归流之前。这部书是热卧土目的一位幕施,搜集了很多不成文的短篇书籍,加工整理,成为这部彝文的书。本书内容有上古混沌时的万物出现及其发展;人类的起源与发展;土族各部落与其他族的分布;各部落的谱系与风俗习惯等。全书有三十七万余字,四百多个标题,是一部记载彝族历史较为全面的彝文史书。
综上所述,明代云南史学发展具有如下特点:第一,明代云南史学较之前代发展加快,进入了与中国内地同步发展的新阶段。这与明代云南文化发展步伐加快是符合的。特别反映在明代云南地方志的编纂,不仅连修九次省志,而且各府州县志也开始了大规模的修纂。因为明代云南实行了大规模的改土归流,封建王朝的统治权力在绝大部分地区深入基层,封建的教育制度随之推行。地方上知识分子逐渐增多,内地汉族知识分子移民或到云南为官等,云南各地遍布文人学士,为地方志的普及和编纂创造了条件。第二,云南史学传统的同根整体意识、大一统观念和民族平等思想得到了发扬光大。这些较先进的史学观成为以李元阳为代表的云南史学家在编纂云南地方志中的主导思想。同时明代汉族移民大量进入云南,汉族与当地少数民族朝夕相处,世代和睦,共同发展,这些都成为影响云南史学思想的重要方面。第三,民族史学也有长足进步。明代云南出现了以宗谱形式为主,用民族语言写成的纪录少数民族发展历史的史书,这些史书虽记载不同民族的发展进程,但也较多地反映中央王朝对各民族发展的影响,体现了云南史学上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
安姓-来源 黄帝 远古黄帝有儿子叫昌意,昌意的长子叫颛顼,继承帝位。次子叫安,封于西戎,后来建立了安息国(在今伊朗高),到古代汉武帝时开始派使者至安息国以后,中国与安息国始有往来。安息国王传位到太子安清时,他不愿当国王,出家为僧,于东汉桓帝建和二年(148年),回到中国河南洛阳,宣传佛教,随后定居,子孙世代姓安。出自他姓或赐姓。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北魏时有鲜卑安迟氏改为安姓者;唐时安禄山由康姓改为安姓;明朝时有元人孟格、达色等被赐姓安;另有唐时回鹘人、奚人,明清彝族沙骂氏、村密氏、吉巴氏及其它少数民族中安佳氏、阿尔丹氏、德力根氏、安帐氏等众多别姓改为安姓者。 以国名为氏。唐代有“昭武九姓”之一,以其原“安国”国名首字为氏。 安氏出自西域少数民族,略有三支: 一﹕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汉灵帝时安息国(伊朗东北部)太子安清,潜心佛学,来到当时的京都洛阳定居(见本网的「安世高」)段,其後有安氏。南北朝时又有安息世子来到中国定居,亦为安氏。 二﹕为鲜卑族复姓所改。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北魏有代北复姓「安迟」氏,随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後,定居中原,代为汉姓「安」氏。 三:北魏时安迟氏改姓安;唐朝节度使安禄山,本姓康,后跟继父姓而改姓安。 编辑本段安姓-得姓始祖 安清。 黄帝有子昌意,昌意次子名安,远古时被封于西戎,后建立安息国(古安息国,今伊朗,在 安禄山中原的西方,距离长安一万多里,汉书称其为西域大国)。汉武帝时,派使者到安息国,始有往来。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安息国太子清,字世高,其父驾崩后,不愿继承国王,欲削发为僧,于是主动让位于叔父,出家到河南洛阳,专门从事佛经翻译,在以后的二十年中,共译佛典九十五部、一百十五卷,为中国早期佛学做出巨大贡献。时与太子清一同入汉者皆以国(安息国,今伊朗)名为氏,称为安氏,后世安氏奉安清为安氏的得姓始祖。 编辑本段安姓-各支始祖 安 寿:字厚卿,宋进士第,调蔡州亲察推官,至太常丞,秘阁校理检正中书,修起居,元丰初使高丽,加左谏议大夫,迁龙图阁直学士,改户部尚书,六年同知枢密院,元佑二年进知院事,拜亲文殿大学士,授光禄大夫,传戴宋史,元佑党人碑,名列政大臣,挥麈前录称公,在政府父尚康宁,且具庆焉,宋史载父曰华封光禄大夫,年九十余岁,子扶,给事中,殉靖康难。是为江苏安氏 杨贵妃始祖。 山东日照安姓是相传明洪武年间,长支孀居夫人携子孙自江苏东海迁至日照西碌轴沟(今安家沟),次支男性长者携子孙自江苏东海迁至云南景洪。 安天乐:元至汉元年辛酉二月十二日午时生,世系本源江西省吉安府太和县吉水版籍鹅劲大丘,于明洪武初年来宾庆邵邑,旦落南门数年,转住城东关外张家冲,殁葬张家冲。元妣,袁氏,系守后哉门袁宦官之女,兴扈陈三姐妹,生殁佚葬张家冲。继妣,何氏,生殁佚葬张家冲。三妣,段氏,生殁佚,葬张家冲。生子五:佐;伟;亿;任;伯。是为贵州安氏始祖。 编辑本段安姓-宗族特征 1、安姓起源于汉代西域国家入中原定居者,后又加入鲜卑、胡人等少数 武则天民族血统,是一个刚开始就象征民族融合的姓氏。 2、安姓名人多出唐代以后,如唐代有中书令安重晦、宋代有石匠安民、元代有四川提督参赞安慎、明代有宁国府通判安孝宗、清代有安致远等。 编辑本段安姓-名望 手下大臣安同,博学多才,很受重用。唐朝代国公安金藏,以忠义闻名。后唐有中书令安重晦,宋代有知枢密院安惇,元代有集贤殿大学士安祐等,也可算是安姓中的名人。 编辑本段安姓-家谱文献 山东即墨白梅安梁四氏合谱六卷,(清) 白光剑、梅泽汉、安保元、梁义礼纂,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山东省即墨县博物馆。江苏无锡胶山安氏黄氏家乘合抄十六卷,(清)安曾发辑,清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江苏无锡 唐玄宗胶山安氏黄氏家乘合抄不分卷,清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注:一名《瞻族录》(胶山安氏家乘瞻族录同续编)。江苏无锡胶山安氏黄氏宗谱二十四卷,(民国)安荣光、安宗愈编辑,民国年间中和堂、天全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江苏无锡安氏族谱不分卷,(民国)安涛辑修,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无锡铅印本。现被收藏在河南省图书馆。湖北浠水浠川安氏宗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卷、第五卷。现被收藏在湖北省浠水县博物馆。浙江安海安氏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博物馆。贵州黔西水西安氏族谱,著者待考,清光绪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 编辑本段安姓-后裔安是一个源自黄帝轩辕氏 ,曾经一度"远嫁",最后又重回母亲怀抱的中国姓氏。 此话怎说呢?原来,在大约五千年以前,黄帝有一个叫做安的孙子住在遥远的西方,曾经自立为"安息国",成为了一个自行为政的小国家,长时间跟中原几乎没有关连。一直到一千八百年前汉朝的声威远播时,才又重归中国,其子孙并且以国为氏,我国也因而开始有了"安"这个姓氏。如此说来,安之得姓,岂非有如"重回娘家"? 关于安姓的这段渊源, 《唐书》的《宰相世系表》中记载得很清楚说:"出自姬姓,黄帝生昌意,昌意次子安,居于西方,自号安息国,复入中国以安为姓。"古安息国在今西域古代的安息国,是在汉族所居的中原的西方,距离长安一万一千六百里,北面是康居国,东面是乌弋山离国,西面是条支国,地方数千里,汉书称乞是西域最大国。 黄帝后裔的安息王 黄帝后裔的安息王,是在汉代初年入侍皇室而"重回娘家",并且以安为自己家族的姓氏,而我国的历史上的有安姓名入出现也是在汉代以后的南北朝时期。这一点,自然又是关于安氏姓源考正的一项有力支持。头一个在历史上出人头地的安姓人士,是辽东人氏安同。他仕于曹魏, 安姓以其有济世之才而见称于世,曾经在曹家的王朝做到左辅的高官。他的儿子安颉也是当时的名人,曾经以"寻死当战死,可坐受困乎"的豪语,大破来犯的贼军,而被皇帝封为西平公,光宗耀祖。 同一时期,还有另外一位也以战功辉煌而显达一时的安姓人士,那就是曾经被封为武原侯的安原雅。这位大将,也是当时的辽东人,以况勇多智略而著称于世。 胡人安禄山取汉 唐代,是安氏一段最为多彩多姿的时期,一方面文人名士辈出,表现优异,另一方面,更加入了胡人的新血脉,使这个源远流长的古老姓氏,茁壮庞大不少。 安禄山 当时加入中国安氏行列的胡人,就是那位大名鼎鼎,曾经把唐朝李家的江山弄得天翻地覆的安禄山。算起时间,应该是在距今一千两百多年以前的事。那么,安禄山这个胡人,是怎么会以安为姓的呢? 原来,安禄山是当时居住在营州柳城(今辽宁省朝阳鲧)的胡人,本来姓康,名轧荦山,由于其父死后随母改嫁安氏,所以他就冒姓为安,并且给自己取了一个汉族的名字。后来, 安姓他的子孙世代沿用安姓,于是看似外来的汉族姓,果然渗入了胡族的血统,使后世的安姓中国人之中有一部份是胡族的后裔。 北方部族安迟入关 另外,根据《魏书官氏志》的记载,安姓还有另外一支"新力军",那就是南北朝时期侵入中原的安迟氏的改为安氏。因此,后世的安姓应该是有三支不同的组成份子的,第一支是汉裔的安息国王之后,第二支是北方部族安迟氏之后,第三支则是胡人安禄山之后。 安氏自西北和东北入中原以后,主要仍繁衍于我国的北方,《姓谱》曾指出:"安氏望出姑臧,河内",姑臧指的是现在甘肃省的武威县一带,河内是指的河南省境内黄河以北的一片地方,可见得安氏是一个在北方繁荣滋长的中国姓氏。 杨贵妃 大名鼎鼎的安禄山,以及他的事迹,相信国人必然已经熟悉万分。最初,他是"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杨贵妃的养子,备受恩宠,权倾当朝,当时唐室的满朝文武,几乎只有那位身为国房的杨国忠可以与他颉颃,后来,他认为羽翼已成,就以跟杨国忠有隙的藉口,举兵造反,并又来势汹汹 安期生,把互许"天长地久有时尽"的唐明皇和扬贵妃逼得从长安仓皇出奔,途中,杨贵妃而又被迫缢死于马嵬坡前,风流的君主欲救不能,造成了"此恨绵绵无绝期"的千古憾事。 羞与为伍改安姓李 </B>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故事,在历来诗人墨客的生花妙笔之下,凄美绝伦,不知打动多少人的心弦。当时的安禄山,虽然曾经南面为王,建国号为燕,并且自称雄武皇帝,很是风光了一段时间,但是,要不是有唐明皇与杨贵妃的凄美故事陪衬,千百年来他的名气也不会这样的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安禄山是我国安姓的新加入份子,可是在他翻天覆地的乱搞一通,几乎断送了大唐的江山之后,我国原来的安姓,却也有不屑与他为本家而改为他姓的,这就是《唐书》上所记载的:"李抱玉,本姓安,耻与禄山同姓,赐姓李氏。"换言之,在后世不计其数的李姓人家之中,有一支是在唐代时传自安氏。 唐代安氏极为出色 </B>在唐代的两百九十年天下中,安姓人士的表现的确是很出色的,像安庭坚、安敬忠,以及安金藏等人,都是史书留名的杰出人物,其中,又以安金藏的名气最为响亮。 武则天 安金藏,是唐睿宗的救命恩人。据史载,当唐睿宗当太子的时候,有人向其母武后诬告皇嗣将要反叛,于是武则天就命令来俊臣治太子之罪,这时,身为太常工人的安金藏向来俊臣大声唤道:"公既不信金藏之言,请剖心以明皇嗣不反",并且立刻引佩刀自剖其胸,当场五脏皆出,血流满地。这惊天动地的一举,终于使专横的武后幡然感悟"吾有子不能自明,使汝至此",因而免除了睿宗一场不知最后命运为何的大灾难。忠君之士,世所敬重,安金藏当然也自此千秋垂名了。 另外的两位唐代安姓名士,则都是唐玄宗开元年间的人。 唐玄宗 安庭坚是当时的太谷令,曾以行美政而被当地百姓立碑纪念;安敬忠,则是当时的会州刺史,以治水使会州免道淹没而传名。 五代时期最有权势 </B>五代时期,天下大乱,而安氏也出过三位当时最有实权,最为神气的节度使,那就是西川节度使安潜:永兴军节度使安光邺,和成德军节度使安重荣。他们三位,虽然都是独当一面,大权在握的重臣,但都能行仁政,一点也不飞扬跋扈,所以能在青史留名。其中的安重荣,更曾在石敬塘答应当契丹人之子时,痛言此事乃"诎中国以尊夷狄,此万世之耻也"而留芳百世。 后唐明宗时的应州人安重诲,家世更为显赫,曾经做到取决国家大事的中书令的高官,并且尽忠补过,甚吴贤名。当时的应州,是在今湖北省内,可见得在五胡乱华时期原来居住在甘肃、河南一带的安姓,也有了小幅度的播迁。宋仁宗的时候,山西太原也出了一位著名的大将安俊,他守边多年,把当时动不动就跑到边境来骚扰一番的羌族整治的服服贴贴,羌人并又公开承认"仅畏安太保"可见他的声威之隆。 在东室最为衰微的微宗年间,安氏也曾出过一位倡议北伐的名臣安尧臣,他上书向皇帝提出唇亡齿寒的利害关系,说明"女真不可结与燕云不可取"的道理,深受徽宗嘉纳,累官至南平大守。 混有不少外族血统的安氏,在宋朝出的著名文士也不少,像安实、安俨、安焘、安丙等人,都是以文名而见称。其中,安实是荣安人,安俨是郃阳人,安焘是开封人,安丙是封邱人,显示宋时的安氏,仍主要繁衍于我国北方。 明代以后,短短数百年间,安氏的播迁甚快,不但大陆的南方有了安姓的人家,甚至一海相隔的台湾,也出现了不少安姓的人士的足迹。
云南昭通景点桧溪安氏土司墓景点介绍
本文2023-12-09 05:32:05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650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