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四个孩子分别是谁?他们现在各自境况如何?

栏目:资讯发布:2023-12-09浏览:2收藏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四个孩子分别是谁?他们现在各自境况如何?,第1张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四个孩子分别是查尔斯王子、安妮公主、安德鲁王子和爱德华王子,他们现在各自的境况如下。

一、查尔斯王子

查尔斯王子在1948年11月14日生于英联邦,同时也是四个子女中备受瞩目的人物。查尔斯在1967年考入剑桥三一学院,攻读考古学、人类学和历史学,并于1971年获得了学士学位,成为英国首位获得学士学位的王储。

英国伊丽莎白二世在苏格兰巴尔莫勒尔城堡逝世,查尔斯王子继任英国国王。克拉伦斯宫于宣布,新一任的王储将被称作“国王查尔斯三世”。

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现年已经73岁,由于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世的时间很长,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也是担任王位继承人身份的时间最长的王储,也是成为国王时的年纪最高的国王。

二、安妮公主

安妮王妃于一九五○年八月十五日在伦敦出生。她是英国伊丽莎白二世的次子,伊丽莎白二世与菲利普王子的独生女。

1971年,安妮公主21岁,在欧洲三项马术全能比赛中获得个人冠军,并被评为英国广播公司的“年度运动明星”。五年之后,她作为一名骑马运动员参加了1976年蒙特利尔的奥林匹克运动会,获得了第24名的成绩。

与此同时,安妮公主也成为了唯一一位曾参加奥运会比赛的英国王室成员。

三、安德鲁王子

安德鲁王子是菲利普王储的第二个儿子,1960年2月19日生于白金汉宫。后因美国亿万富翁爱泼斯坦事件,他不得不辞去了作为资深王室成员的公共职务。

四、爱德华王子

爱德华王子在1964年3月10日出生于白金汉宫,爱德华并不喜欢那种严格的宫廷生活,他更希望的是那种无忧无虑的普通人,最后爱德华王子与公关主管苏菲在温莎堡圣乔治教堂举行了婚礼,并且育有两名子女。

  女王陛下

  爱丁堡公爵殿下(王夫)

  王储(威尔士亲王)和康沃尔公爵夫人(女王长子及妻子)

  威廉王子殿下(王储长子)

  哈里王子殿下(王储次子)

  约克公爵殿下(女王次子)

  比阿特丽斯公主殿下(约克公爵长女)

  尤金妮公主殿下(约克公爵次女)

  埃塞克斯伯爵夫妇殿下(女王幼子及妻子)

  路易丝温莎**(埃塞克斯伯爵夫妇之女)

  长公主殿下(女王之女)

  格罗斯特公爵夫妇(女王堂弟及妻子)

  肯特公爵夫妇(女王堂弟及妻子)

  肯特的迈克王子夫妇(女王堂弟及妻子)

  亚历山德拉公主,尊敬的Ogilvy夫人(女王堂妹)

  Recently deceased members of the family are:

  最近逝世的王室成员:

  格罗斯特公爵夫人爱丽斯王妃殿下(女王的婶婶)

  伊丽莎白太后陛下(女王母亲)

  玛格丽特公主殿下,斯诺顿伯爵夫人(女王之妹)

  威尔士王妃戴安娜(王储前妻)

  List of extended members

  外围王室成员名单:

  皮特·菲利普斯,扎拉·菲利普斯(长公主子女)

  林利子爵(玛格丽特公主之子),子爵夫人,子爵之子女

  莎拉·夏托夫人(玛格丽特公主之女),其夫,其子女

  阿尔斯特伯爵夫妇(格罗斯特公爵之儿子儿媳)

  达维娜·温莎**,罗丝·温莎**(格罗斯特公爵之女)

  圣安德鲁伯爵夫妇(肯特公爵儿子儿媳)及其子女

  海伦·泰勒夫人(肯特公爵之女),其夫,其子女

  詹姆斯·奥吉维夫妇(亚历山德拉公主的儿子儿媳)及其子女(亚历山大·查尔斯和弗罗拉·亚历山德拉)

  尼古拉斯·温莎勋爵(肯特公爵幼子)

  玛丽娜·莫瓦特夫人(亚历山德拉公主之女)及其子女(与前夫所生的克里斯蒂安·亚历山大和泽诺斯卡·梅依)

  海伍德伯爵(乔治五世女儿,长公主玛丽之子),他的第二个妻子,及其子女

  杰拉尔德·兰利 (海伍德伯爵之弟)之遗孀及其子女

  法夫公爵(爱德华七世之曾孙)及其子女

  萨尔托恩(Saltoun)夫人(维多利亚女王第三子,亚瑟王子(Prince Arthur, Connaught)康诺特公爵之孙Alexander Ramsay of Mar遗孀及其子女

  缅甸的蒙巴顿女伯爵(第一任缅甸的蒙巴顿伯爵,路易斯·蒙巴顿的长女,爱丁堡公爵的表妹),其丈夫及子女

  汉诺威王子夫妇(乔治三世的曾曾曾曾孙)。虽然他们和现在英国王室关系很远,但他们是乔治五世以前,汉诺威王室仅有的嫡系传人。他们宣称自己是大不列颠和爱尔兰的王子王妃,但这一称号并未得到英国王室承认。

  这些人并无王室头衔,也不帮女王执行王室公务,也不从王室内库中支取薪资。但女王会邀请他们参加非官方的仪式,也会参加一些官方的仪式,如女王生日时的阅兵礼,女王的金禧纪念,王室成员的葬礼等。

  在世的王室成员前配偶列表:

  约克公爵夫人莎拉(约克公爵前妻)

  马克·菲利普斯(安妮公主前夫)

  斯诺顿伯爵(玛格丽特公主前夫)

1、公爵早在罗马帝国时期,欧洲大陆的公爵称号通常授予守疆拓土、军功卓著的高级指挥官,以后因重大政治变化而中断。几百年后,公爵爵位又见于德国。

自从1483年建立诺福克公国以后,公爵爵位开始授予王亲以外者,但很少建立公国。而且能获此最高爵位者多是军功显赫的统帅。行政界政务家即使任职多年,政绩昭著,也难获此殊荣。

2、侯爵是由德文Markgraf演变而来。侯爵原意与“方伯”词义相近,系指统辖一处的封疆大吏。在英格兰,拉丁语“侯爵”一词最初指威尔士边疆的领主。

3、伯爵大多是一人治理数郡,所以又被称为“方伯”。

4、子爵,上院贵族中数子爵资格最浅。子爵称号源于法国,原为郡守,地位在伯爵之下,但有时可能是实力强大的诸侯。

5、男爵,盎格鲁一撒克逊时代已有男爵一词,但无男爵爵位,而且词义不够确定。似有“自由者”或“国王的臣仆”之意,但无尊贵的含义。英国男爵出现于11世纪。到12世纪初国王大部分高级世俗贵族都被封为男爵。

区别:

1、等级不同

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

2、服装不同

公爵:在正规场合公爵也穿深红色的丝绒外套,帽子上镶四条貂皮。其冠冕上有一个金环,上饰8枚红色金叶片。国王则称公爵为“我们真正可信和最为敬爱的伙伴。”

侯爵:在重大场合,侯爵也穿红色丝绒外套,帽子上镶有三行半貂皮,冠冕上装一银环,带有四片金叶和四个银球。国王对他的称呼一如对待公爵。

伯爵:在重大正式场合,伯爵穿着镶有白色毛皮边的深红色丝绒外套,软帽上缝镶着三条貂皮以表明爵位级别,冠冕上有一镀金银圈,上沿饰有8个银球;而国王则称伯爵为其“真正可信可爱的伙伴。”

子爵:子爵帽子上有两行半貂皮,冠冕上加一银环,饰有6个银球。

男爵:在正式场合,男爵穿着与伯爵同样的外套,帽子上镶有两条貂皮,冠冕上有一浅色银圈,饰有6个银球。

联系:

最初有的只是公爵、伯爵和男爵。其中公爵应该是来自戴克里先改革罗马行省以后的省行政或者军事长官,后来被蛮族用来称呼大领主。伯爵则是克洛维王朝的军队指挥官。但因为往往随着军役而授予领地也成了领主。男爵则是对宫廷显贵的尊称。

子爵和侯爵是分别作为副伯爵和副公爵而设立的。这些官衔在加洛林时代吞并采邑的过程中也被当成了采邑而继承下来,才慢慢变成爵号的。

扩展资料:

英国贵族集团的特点:

与欧洲大陆的西班牙、葡萄牙、瑞典、法兰西等国贵族相比较,英国贵族集团的特点之一,是人数较少。长期以来,贵族称号以及相应的财产权和政治特权只是由爵位领有者本人所拥有,其家属虽为贵族家庭成员,但政治地位接近一般自由民,不得列席上院。

贵族爵号和封地按照相当严格的长子继承制传递;若长子早殁,依次由长孙、次子、幼子或其他家庭成员依序递补。若某贵族没有继承人,可根据其遗嘱或生前安排,并经国王和高级法庭批准认可后,由其近亲继承其封号封地。

但在多数情况下是被国王收回爵位。通常,英国贵族爵位和封号不可随意转让、出售。历代国王为保持贵族的群体规模和出于其他方面的考虑,大多会适量增补贵族。

某要人一旦获得一种爵位,并非固定不变。若新获显赫军功、政绩卓著或受到国王格外宠爱,可以晋升更高级的爵位,或兼领新爵位。除此之外,贵族联姻也是获取、增添或提高爵位的良好机会和方式。

因爵位封地耀眼可人,为社会上不少人所仰慕,所以拥有贵族身份和家产者以及其长系继承人总能轻易得到爱慕者和求婚者。

-英国爵位

-英国王室爵位

------------

一、显赫家族

------------

戴安娜的娘家,斯宾塞家族,在15世纪就已经是欧洲最富有的羊毛商人之一。

她的祖先用自己的财富,在查理一世时取得了伯爵的封号,并得到了刻着“上帝庇佑权力”箴言的家族徽章,同时在北安普敦建筑了奥索尔普大屋祖宅,同时大量收集古玩、书籍和艺术品。在此后的3个世纪中,斯宾塞家庭的成员任职政府和宫廷,出入王室与教廷,他们的夫人们则出入白金汉宫的内廷。

斯宾塞家族虽然不是英格兰首屈一指的大家族,但他们与英王室成员则有好几辈子的交情和联系了。谁料到,3个世纪后,他们家族一个美丽纯真的小女儿与英俊潇洒的王子的童话结合,却是彻底的悲剧收场呢

他们的确是不一般的家族。他们与英王查理二世、马尔伯勒伯爵、德文郡伯爵、阿伯肯公爵,甚至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都扯得上血缘的关系。戴安娜的祖父辈与皇室的关系更是密切。

爱德华七世是戴安娜祖父老斯宾塞伯爵的教父,而“不爱江山爱美人”的爱德华八世则在早年曾经正式追求过还是姑娘的斯宾塞伯爵夫人———戴安娜的祖母。斯宾塞伯爵夫人没有当成王后,后来却成为已故王太后和伊丽莎白女王的宫廷侍女。

宫廷侍女这一职业,在英国渊源悠久,古老而高贵。她们必须出身名门,不是伯爵的女儿便是公爵夫人,她们具有良好的教养,高雅的审美穿衣品味,善于辞令,善于与各色人等交往应付,熟悉宫廷各种进退应付的礼仪。

戴安娜的父亲,已故的斯宾塞伯爵,年轻时做过英王乔治六世和当今伊丽莎白女王的宫廷侍从,并且和女王的妹妹玛格丽特公主约会过。

在戴安娜的母亲这方面,她的外祖母费莫伊夫人也是王太后的侍寝女侍,任职三十余年。戴安娜与查尔斯的婚事当初得到王太后的首肯,与外祖母是王太后的密友很有关系。费莫伊夫人年轻时放弃了首席钢琴师这样非常有前途的职业而结婚,婚后转而创办了“金斯林艺术音乐节”。该音乐节自1951年创办以来,吸引了大批的音乐家。戴安娜的外祖父莫里斯·费莫伊曾经是代表金斯林地区的保守党议员,也是已故英王乔治六世的射击和网球运动的玩伴。戴安娜童年所居住的帕克庄园,即当时乔治五世赐给莫里斯·费莫伊男爵,为了显示他与乔治六世(当时仍是约克公爵)的友谊。

在这样的家庭出生,戴安娜似乎注定要和王室扯上千丝万缕的联系。她的家族成员与王室成员的交往,最终将她带入王室婚姻中。

------------

二、生为女孩的悲哀

------------

戴安娜出生在1961年7月1日傍晚时分,重7磅12盎司。她的出生并没有受到她父母的热烈欢迎,因为她是奥尔索普子爵的第三个女儿,而她父母,特别是奥尔索普子爵,希望生个男孩为斯宾塞家庭传宗接代。她的父亲称她为“身体完美的孩子”,但马上就将期待男孩降生的喜悦骤降至冰冷。这对迫切想要一个男孩子继承名号的夫妇甚至连女孩子的名字都没准备。一个星期后,这对夫妇才给她取名为“戴安娜·弗朗西丝”,“戴安娜”是斯宾塞家族一个祖先的名字,而“弗朗西丝”则是她母亲的名字。

奥尔索普子爵称戴安娜为“身体十分完美的孩子”,话中有潜台词的。在戴安娜出生前18个月,子爵夫人生过一个严重畸形的男孩,取名为约翰,可怜的约翰只活了10个小时。更为可怜的是伤心欲绝的母亲,她迫于家中长辈的压力,去医院接受了各种妇科检查,看她到底有无毛病。在那时看来,接二连三地生女孩是女方的过错。这位高傲要强、固执的子爵夫人被送到了伦敦各式各样的医院检查身体,对于年仅25岁的子爵夫人来说,这是莫大的委屈,无可忍受的的侮辱。就在那个时期,奥尔索普子爵夫妇长期不和最终离婚的种子埋下了。戴安娜的弟弟查理·斯宾塞伯爵评价过那段时期,认为那是可怕的时期,他父母从未摆脱那时期的心理创伤和阴影。

1964年,戴安娜3岁时,斯宾塞家的继承人,全家盼望的儿子降生了。这个继承人查理在威斯敏斯特教堂接受洗礼,教母是当今伊丽莎白女王。虽说东西方有别,但在继承人问题上,男尊女卑的现象都很明显。戴安娜接受洗礼的教堂是桑德林汉姆教堂,教母也只是普通的富户人家。

按照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学说,特别是童年的记忆,将决定并持续影响人的一生。纵然一些人可以通过经历努力摆脱心理困扰,但心理阴影不过成为了沉睡的岩石下的熔岩罢了。戴安娜虽然年幼,但她孩子的幼小心灵仍可明显地感受到家人对自己的冷落和对弟弟的尊宠。她的心里,开始告诉自己自己是个“令人失望的孩子”,有了自卑感和无足重轻感。这种自卑感持续了她整个少女时代及进入皇室的早期,直到她投身公益活动,受到热烈爱戴时才找到了一种被认同、一种“to be”(存在)的价值感。

------------

三、美丽的故园

------------

帕克庄园与奥尔索普大屋在戴安娜的童年记忆中是印象截然不同的两个地方。前者温馨和美,而奥尔索普大屋则是一派恐怖阴森的景象。

1961年到1975年间戴安娜及家人都居住在帕克庄园。这座住宅有10间卧室,宽敞的停车库、室外游泳池、网球场和板球场。除了戴安娜一家人外,还有厨子、管家、私人家庭教师等6个专职工作人员居住,为斯宾塞子爵一家人服务。

在孩子的记忆里,帕克庄园是那样的奇妙温馨。他们还记得一楼那间铺有青石地板的厨房,他们在那里找过吃的。一间暗绿色的洗衣房,戴安娜养的那只叫玛默雷德的猫就住在那儿。有一间教室,家庭女教师格特鲁德·艾伦**教孩子们一点初步的读写知识。教室隔壁的那间房里,贴放着引发人无限遐想的广告画,60年代的歌星们的海报、照片及其他纪念品。孩子们称这间房为“甲壳虫”,也许是得名于60年代著名的“甲壳虫乐队”吧。房子里的其他布置与英国上层贵族家族没有差别,悬挂着家族画像、纪念品。

二楼是孩子们的卧室,戴安娜的卧室为美丽的奶油色,临窗眺望,是美丽的乡村田园风光。田野平坦宽阔、翠绿的草地上点缀着银白色的白桦林和紫杉林,不时可以看见兔子狐狸等小动物从草地窜过。海洋距这儿不远,不时有海风吹来。

孩子们的确把这充满自然气息的天地当成了他们的天堂。那里有许多趣事。桑德林汉姆庄园的湖边,他们曾经喂食逗乐小鱼,从楼梯的扶手向下滑,带着小狗在附近遛达,在花园里捉迷藏,在野外找鸟蛋。夏天更是玩耍的好季节,他们在游泳池里游泳,在附近的海滩上野餐,在自己的树屋里过家家。

斯宾塞家的孩子3岁便开始骑马,戴安娜也不例外,还开始饲养自己的小宠物。她最宠爱的小动物包括豚鼠、兔子、仓鼠,还有小猫。小动物不幸死去时,小戴安娜还会郑重其事地举行葬礼。小金鱼的“水葬”在马桶里,而其他动物便会被放进硬纸板的鞋盒“棺材”,它们的墓地在草坪上繁茂的雪松下。小戴安娜会挖一个坑,让它们入土为安,为它们祈祷。孩子的世界里动物与人并没有生命形式的差异高下,相信许多孩子也曾经真诚地埋下过他们不幸的宠物。正是通过养宠物,孩子们学会了关心保护他人。戴安娜对小宠物的爱,正是她成年后广施爱心的预演。

阴沉的墓地是小戴安娜常去的地方。戴安娜和弟弟查理去桑德林汉姆墓地的教堂悼念他们早夭的哥哥约翰。时过境迁,坟墓上已经芳草凄凄。小戴安娜和小查理则引发了一些关于生命的初步思考。如果约翰哥哥活下来,会有我们存在吗小戴安娜想,如果有了约翰哥哥,她便不会生到这世界来。小查理则认为如果约翰活着,父母会生了戴安娜不再生他了。孩子们作出种种猜测,但既然“如果”不会成真,那么猜测也无从得出结论。小戴安娜只是觉得,约翰的墓碑上“爱的纪念”的墓志铭暗示着:如果我是男孩,父母不会那么悲伤和失望。

至于祖父居住的奥尔索普大屋,孩子们则觉得去那里是受罪。历史悠久的屋子里有了太多令人不寒而栗的阴暗角落,幽深的走廊里挂满了仙逝已久的祖先画像,他们傲慢矜持的姿态,冰冷的目光总叫戴安娜害怕。戴安娜弟弟查理回忆说:“那里像一个老钟表店,嘀答嘀答的声音重复过去的脚步。对于一个敏感的孩子来说,那里令人压抑。我们不愿意去那里。”

居住在大屋中的奥尔索普伯爵才是这儿真正的主人。他对这里的每一幅画象,每一件家具的历史都了如指掌。被大家称为“博物馆长伯爵”的他,常手持拂尘,陪客人一起游览大屋。对大屋爱惜备至的他,一次在陪同远亲温斯顿·丘吉尔参观大屋图书馆时,一把夺下了他嘴里的雪茄。他脾气暴躁的后面,有着他对艺术的修养和鉴赏力,而他放荡不羁的儿子恰恰与之相反。几代的积累只消一代便化为泡影。奥尔索普大屋的艺术品一件件被变卖,老伯爵若地下有知,当死不瞑目。

严肃的家长总令孩子敬畏而不敢亲近,戴安娜对祖父正是如此。但对于祖母斯宾塞伯爵夫人就不一样了。戴安娜的体贴与爱心、仁慈的美好品质或多或少地是从祖母那里继承而来。戴安娜回忆说:“她和蔼亲切,仁慈善良不同寻常,是个非常好的人。”伯爵夫人在当地备受爱戴,她经常看望老弱病残和需要帮助的人,给予他们帮助、安慰、力量。

戴安娜最重要的亲人———父亲和母亲,则同他们比较疏远。这一点从他们的吃饭方式便可以看出来。一日三餐都是和保姆一起吃的,每天的饮食也没有什么变化,菜式简单不变。早上是麦片粥,中午是肉和蔬菜,每周吃一次鱼。

------------

四、父母的离异与教育方式

------------

父母与孩子们总是有一段距离。父母的餐桌与他们的分开,查理7岁时才下楼与父母亲一起用餐。这是贵族家庭的拘谨、正规、约束的生活,是上一辈留下的教育方式。戴安娜弟弟查理回忆说那种方式特殊而过时,缺乏母爱。

缺乏母爱不仅在这方面,父母的离异成为了孩子们心头永远的创伤。对于这段以离婚告终的婚姻,已故的斯宾塞伯爵说:“14年的婚姻生活有多少是幸福的我想都是,直到我们分手的时刻。我错了,我们不是分手,而是互相疏远了。”疏远的婚姻又有多少幸福可言帕克庄园和谐的气氛随之消失了。在公众场合,夫妇俩笑容可掬,但私下里两人的生活中就没有欢笑了。冰冷的沉默、尖刻的语言、激烈的争吵对孩子们心灵的创伤是显而易见的。戴安娜清楚地记得,她曾藏在客厅门背后,窥视父母的争吵。争吵的原因是他们生活中出现的第三者———彼得·尚德·基德。这位富商卖掉了澳大利亚的牧场,回到英国。斯宾塞夫妇在伦敦的一次晚宴上见到这位性格外向的实业家和他的妻子。后来他们跟彼得一起去瑞士滑雪胜地度假。这次旅行是他们生活不幸的转折点。在弗朗西丝的眼里,彼得性情开朗、豪放不羁,似乎具有丈夫缺乏的一切特点。在兴奋的交往中,弗朗西丝似乎没有注意到彼得性格中消沉低落的一面。

度假归来,42岁的彼得离开了家,离开了妻子和孩子,在南肯辛顿一个地方独居,开始了与弗朗西丝的幽会。那是1967年夏天,戴安娜父母达成了分居协议。那一幕成了小戴安娜心中永远的阴影:年仅6岁的她坐在帕克庄园冰凉的石阶上,无助地抓着锻铁雕花的楼梯扶手,周围混乱而嘈杂。她听见父亲把皮箱装进了车尾行李箱,听见母亲的高跟鞋敲打着院里的石子路,听见车门重重关上,听见引擎轰鸣,渐行渐远。母亲走出帕克庄园,走出了她的生活。

母亲住到伦敦,她原打算带着戴安娜和查理一起住在伦敦,但遭到了父亲坚决的反对。父亲的胜利不仅于此,母亲的离开已经被冠上了“私奔”的罪名了。报纸上在报道这一丑闻时,把她说成极端自私、遗弃丈夫和孩子、投入另一个男人的怀抱的坏女人。人们纷纷对这个“坏女人”的丈夫表示同情,愤怒谴责弗朗西丝的丑行。

6岁的戴安娜太小了,不可能理解这一切。但被遗弃和背叛的孤寂却刻骨铭心。她以为一切是她的错,她不是一个男孩而导致了父母不和。婚姻破裂的确给当事者带来了创伤,但给孩子的伤害更为巨大而难以弥补。

每天晚上,躺在周围堆满玩具的床上,戴安娜能够听见弟弟要妈妈的抽泣声。有时候,她下床走到弟弟的房间,哄他入睡;有时候,同样孤单害怕的她只能呆在房间里听弟弟哭泣:“我要妈妈,我要妈妈。”这时,她就只能把头埋在枕头里,任泪水打湿枕头。“我简直不能忍受那种无助和害怕。我没有勇气下床去安抚弟弟。这些事我今天还记得清清楚楚。”她回忆说。

缺乏安全感成为孩子们必须忍受的折磨。作为孩子,戴安娜和查理都害怕黑暗,要求楼梯灯晚上必须亮着,屋子里得亮着灯。窗外,风呼啸着穿过树林,猫头鹰和其他动物的叫声忧怨凄楚。对小孩来说,黑暗中的帕克庄园可怕极了。一天傍晚,父亲随便提到,有一个谋杀犯越狱逃到附近。孩子们吓得睡不着觉,侧耳倾听空荡屋子里的每一点动静。戴安娜甚至指望她的河马玩具会保护她。她在河马的眼睛上涂上发光漆,这样晚上她就感到,河马似乎在为她站岗放哨。

在外人的眼中,戴安娜仍是一个幸福的孩子。她忙碌于自己的小世界,整洁得如同崭新的玩具娃娃。她安顿小动物睡觉,给她的玩具娃娃盖上被子。她骑着那辆蓝色的自行车在庄园的林阴道上奔驰,把玩具娃娃放在她坐过的童车里,推着它玩,并帮助小弟弟穿衣服。热情、慈爱、体贴他人一直是她的个性特征。

快乐的后面却是孤寂。母亲走了,姐姐莎拉和珍妮住在寄宿学校,父亲失魂落魄,委靡不振,一个人关在房里,除管家以外,谁都不见。他的儿子查理回忆道:“离婚之后,他真是情绪很不好,主要是极度沮丧和自闭。他经常独坐书斋,足不出户。我记得和我在草坪上打板球,是他十分难得的开心时刻,但我却很高兴。”

处在离异家庭的孩子,往往会遇到两种困境,被父母争相抛弃或成为父母争夺的对象。戴安娜姐弟幸而不幸地属于后者。母亲弗朗西丝与父亲约翰尼都在把孩子们的爱争取到自己一边去。他们都给孩子们买来大量的贵重礼品,但却并没有给孩子们所渴望的拥抱和亲吻。

在戴安娜7岁生日的那一天,约翰尼举行了一次奇妙的晚会。那天下午他从达德利动物园借来一头名叫伯特的单峰骆驼,让受宠若惊的孩子们围绕草坪骑着玩,他在一旁则兴致勃勃地观看。

圣诞节期间更是恣意挥霍。在节日到来之前,查理和戴安娜都收到了哈姆利的商品目录,这是位于伦敦西区的一家很大的玩具商店。他们被告知说,他们要买什么,便在目录上打上一钩。果不其然,到圣诞节那一天,他们的愿望都实现了:他们床头上的长袜子里装满了好东西。查理说:“这些东西会使你信奉物质第一。”这种处境中的孩子尴尬而痛苦,有一件礼物迫使戴安娜作出她幼小的生命中最痛苦的一个决定。1969年她8岁时被邀请参加她表姐伊丽莎白·韦克-沃克和安东尼·达克沃斯-查德的婚礼,婚礼在圣·詹姆士宫附近的皮卡德利大街举行。她父亲送给她一件漂亮的蓝色礼服,她母亲送给她一件同样漂亮的绿裙子。“我记不得我穿的到底是哪一件,但我记得这件事使我十分苦恼,因为它使我必须选择出偏向某一方。”

在学校里,离异的阴影依然存在。戴安娜和弟弟是校内惟一父母离异的学生,这把他们与其他小朋友从根本上区别开来。戴安娜的前任年级主任德利萨·尼达姆说道:“她是我所知道的惟一父母离异的学生。这种事情在当时是罕见的。”

一个下午,阳光灿烂,大家正在上图画课,不知怎么的,戴安娜伤心地哭起来,同学们都不明所以,只看见她在每幅画上都写着“献给妈咪和爹地。”

父母亲的离婚诉讼案的结果,是母亲败诉,孩子们的监护权归父亲所有。但每到假期、周末,戴安娜和弟弟都可以在保姆陪同下去伦敦和母亲相聚。相聚并不是件开心的事,每次见面时母亲的泪水令他们痛苦而内疚。母亲从火车站把他们接回来后,往往突然泪流满面。孩子们小心地问妈怎么了。而母亲的回答总是:“我不想你们明天走。”

这沉重的相聚因为继父彼得·尚德·基德的出现而变得轻松起来。1969年,彼得·尚德·基德正式进入戴安娜和查理的生活。他们是在利物浦大街车站初次见面。彼得西装革履,英俊潇洒,笑容满面。初次见面时,孩子们喜欢上他。母亲说他们那天早晨结了婚,孩子们就更加高兴。

彼得从事家族墙纸生意,是个慷慨大方、感情外露、容易相处的继父。

他带领孩子们航海,允许小查理戴着他从前在英国皇家海军服役时的将军帽。查理从此有了“将军”的绰号。他给戴安娜起了个“公爵夫人”的绰号,这个绰号在很长时间内被戴安娜的朋友使用着。这段和母亲继父相处的时光对戴安娜的性格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查理说:“如果你想弄清楚戴安娜为什么并不是一个娇生惯养的浮华女子,那是因为我们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我们并不总是住在气派的公馆里,使唤着男管家。我母亲的住处是一所普通的住宅,而每次假日,我们有一半时间都是与我们的母亲一起度过,所以我们有不少时间所处的环境相对来说很一般。”

3年以后,即1972年,尚德·基德夫妇在阿吉尔郡的奥班以南的塞尔岛上买下一处占在1000英亩的农场,戴安娜的母亲———弗朗西丝在那儿住了很长一段时间。孩子们到这里来度暑假时,享受着田园诗般的风光,钓鲭鱼、捕龙虾、划帆船,晴朗的日子里在海滩上吃烤肉。戴安娜得到一匹属于她自己的苏格兰种小马,名叫苏弗尔。正由于骑马,她伤了一只胳膊,从此便对骑马畏惧。

当时,戴安娜骑着小马在桑德林汉姆公园奔驰,马突然被绊倒,她被摔出好几米远。戴安娜只感到疼,胳膊似乎没有被摔伤。两天后,她去瑞士滑雪。这时她才感到胳膊麻木,不听使唤,于是便到当地一家医院拍X光片,医生诊断为“旁弯骨折”。这是儿童常见的疾病,由于骨头软,容易变形,但不易折断。医生给她的胳膊打上绷带。但是后来戴安娜再次骑马时,由于紧张又摔下来。她对马背的恐惧,到了她成为王妃时,在英俊的马术教练———詹姆斯·休伊特的帮助下,才得以克服。但她终生不热衷于骑马。

------------

五、在学校的日子

------------

戴安娜最初读书的希尔菲尔德小学洋溢着温馨的家庭氛围。

班级人数不多,教师们慷慨大方,学生们一旦在阅读、写作或绘画等方面取得成绩,他们都要嘉奖。教室外有一个网球场、一个沙坑、一个打网球和棒球的草坪和一个花园。戴安娜文静、腼腆,不大习惯喧嚣的学校生活。不过,她的朋友亚历山德拉·洛伊德和她形影不离,相互为伴。

也许真的是3岁看8岁,8岁看到老。小戴安娜已经表现了她的长处与不足。戴安娜吃力地学习着“乘法表”和《珍尼特和约翰》的丛书时,弟弟查理则在学校里成绩优异,如鱼得水了。强烈的对比使她很妒忌她出色的弟弟。“我多么希望我能像他一样学业出色。”她说。同胞姐弟中,难免争吵打架。年长力气大的戴安娜,自然是赢者。查理只能抱怨,但不久他就发现:他可以用尖刻的言词刺伤她。父母必须制止他不要叫姐姐“布赖恩”。这是当时流行的儿童电视剧《神奇的旋转木马》中的一个行动缓慢、智力迟钝的蜗牛的名字。

9岁那年,父亲把她转入了另一所学校———雷德斯霍斯寄宿学校读书。这学校离帕克庄园只有2小时的车程。她最初的反应是恼怒和反抗。她已经9岁了,能感受到父亲的痛苦。她生性慈善、体贴他人,当父亲给她讲述自己的生活片断时,她就更加疼爱父亲了。但在她心中,父亲让她离开家上学,又把弟弟送到另一个陌生的学校,这显然是对他们的抛弃。她曾威胁父亲:“假如你爱我,就不会把我撇到这里。”父亲耐心给她解释上这所学校的好处:学芭蕾、游泳、骑马,还有地方存放她心爱的动物———豚鼠。这只动物曾经荣获桑德林汉姆展览会兽禽类动物第一名。“这也许是因为它是展会上惟一的一只豚鼠。”戴安娜自我解嘲地说。后来,这只豚鼠又在学校举办的玩赏类动物之角活动中获帕特默杯。

父亲把她一个人留在了学校。她靠在贴着“戴·斯宾塞”标志的衣箱旁边,手上抓着她最喜欢的那个绿色河马和“皮纳特”。后来父亲以一种深深的失落感说:“那是可怕伤心的一天,我似乎失去了她。”

一位优秀的摄影师,在戴安娜离家上学之前给她照了张像。照片上一个可爱、害羞、散发着朝气的小姑娘,穿着深红色上衣和灰色校服裙。小戴安娜还给他写过便条,内容是要“大块巧克力、蛋糕、生姜饼干和棒棒糖”。

戴安娜很快喜欢上了学校,因为学校想方设法使它的120名女学生找到家的感觉。第一学期戴安娜文静拘谨;她喜欢打闹、说笑,不喜欢钻书。害羞的她,避免成为人们注意的中心。上课时,戴安娜从来不大声喊叫地回答问题,她也从不自告奋勇地站起来朗读课文。她第一次参加学校演出时,扮演一只玩具娃娃,而她之所以同意演这个角色,就因为一句台词都没有。

戴安娜是个受欢迎的伙伴,热心学校各种活动,还曾代表宿舍楼参加游泳和网球比赛。但是她内心有一个声音在告诉她:与人群分离开。这种直觉告诉她,这一辈子,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将走一条充满曲折的道路。我一向觉得我与每个人都有距离。我早就知道我将走向另一条道路,处在另外一种环境中。”

1972年秋,戴安娜的祖母斯宾塞伯爵夫人死于脑瘤,戴安娜非常难过。自从父母离婚之后,她祖母就一直疼爱地照看着她。这一亲切的感情使双方相依为命。她与王太后和玛格丽特公主一起在圣·詹姆士宫的皇家教堂里参加了祖母的葬礼。斯宾塞伯爵夫人在戴安娜心里占有无可代替的的地位,她虔诚地相信她的祖母在神灵的世界里仍在看护着她。

随后,她参加了公共入学考试,步姐姐们的后尘,进入了肯特郡的西希思寄宿学校。这所学校建立于1865年,不仅注重学业成绩,也注重“个性和信心”的培养。

姐姐萨拉在校时非常风光。她成绩优秀,作为校队成员参加赛马和游泳比赛,在学校戏剧演出中担任主角。萨拉凡事都想拔尖,争强好胜的性格也使她成为全校最无法无天、难以驾驭的女孩子。

姐姐珍妮智商很高,考试成绩也很好,还担任学校曲棍球队的队长。她通情达理,明智而独立。戴安娜考进来时,她已经是六年级级长。

在办公室里,教师们免不了谈论推测新来的学生戴安娜更像她的哪一位姐姐,萨拉珍妮

在学业成绩上,她绝对是斯宾塞家孩子中的异类。她参加过英国文学、语言、历史,地理、艺术五项O级水平测试,结果全部挂了“红灯”;补考,又再次不合格。戴安娜自己承认:“我什么都做不好,我对自己失望,感到自己是个走在别人后面的人。”

她那时的爱好是读点小说,最喜欢《傲慢与偏见》和《远远不够疯狂的人》。从这些书来看,这位温柔甜美的姑娘,内心蕴含着不一样的力量。

戴安娜的长处在别的方面。她是一个全能运动员,连续4年荣获学校游泳和跳水比赛冠军。她跳水几乎不留任何水花,令观众拍手叫绝,这一技能被称为“戴安娜绝招”。她还是少女篮球队队长,是网球强手。但是戴安娜仍然比不过爱好运动的两个姐姐和母亲,她的母亲在学校时是“全能冠军”,几乎是所有球队的队长。如果不是因为盲肠炎发作,本来是可以参加少年温布尔登网球比赛的。戴安娜学习钢琴的成就,也在她外祖母和姐姐萨拉的面前黯然失色。外祖母曾在皇家艾伯特纪念堂为王后演奏钢琴曲;她的姐姐萨拉离开西希思女子学校以后也在维也纳音乐学院主修过钢琴。

戴安娜热爱芭蕾,曾渴望成为芭蕾舞蹈家,但她5英尺10英寸的身材对专业芭蕾舞演员来说,实在过于高大。《天鹅湖》她至少看了4遍。

戴安娜常常在深更半夜偷偷起床,蹑手蹑脚溜进学校新的表演大厅去练习。跳舞可以使她暂时忘却一切烦恼。伴着唱机的音乐,她能一口气跳几个小时。

经过苦练,1976年春季学期末,戴安娜在全校舞蹈比赛中荣获第一名。婚礼前夕,她把过去的舞蹈教师温迪·米歇尔和钢琴师利利·斯尼普请到肯辛顿宫,教自己学舞蹈。对她来说,这可以减轻大婚之前的紧张和压力。

1975年全家人搬到了奥尔索普后,戴安娜有了一个理想的练舞场所。夏天,她在屋里的沙岩石栏杆上练芭蕾舞的舞姿;客人离开之后,她便在黑白大理石砌成的乌顿厅里,在她显赫的祖先画像下面跳舞。她拒绝在大庭广众面前跳舞,她的弟弟和仆人们就轮流在钥匙孔里偷看,看她穿着黑色的练功服练舞。查理说:“我们都觉得她跳得好极了。”

在西希思学校里,戴安娜的一大收获便是结识了她的终身挚友———卡罗琳·普瑞德,即现在的卡罗琳·罗塞洛缪。在学校时她的床紧挨着戴安娜的床,后来在伦敦又与她同住一套公寓。在她的记忆中,戴安娜“有很强的个性,活泼开朗而喜欢喧闹”。

卡罗琳和戴安娜一见面就结识为知己,因为她们俩父母都离过婚。“这对我们影响不大,我们没有坐在角落里哭泣。”卡罗琳说。但在其他学生的记忆里,戴安娜“性格内向、压抑”,感情从不外露。

从西希思学校毕业后,戴安娜进入了瑞士一家收费昂贵的礼仪精修学校———魏地曼内特高山学院,学习家政、制衣和烹调。在这间培养贵族**的良好品质的学校里,她学到的惟一东西是滑雪。按规定,她应该整天讲法语,不许说其他的语言。但她和她的朋友索菲·金博尔却一天到晚讲英语。她写了几十封信要求父母亲把她带回家去。后来她争辩说他们简直是白白浪费钱,父母亲才终于让步。

辍学这一年,戴安娜才16岁,一无文凭,二无技能。她将如何维持她今后的生活呢她在学校里也不能说一事无成,至少有一技能,远远超过她的母亲和其他亲人。那就是她慈悲的心

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19世纪是大英帝国的全盛时期,1914年占有的殖民地比本土大111倍,是第一殖民大国,自称“日不落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开始衰败。英国于1920年设立北爱兰郡,并于1921年至1922年允许爱尔兰南部脱离其统治,成立独立国家。1931年颁布威斯敏斯特法案,被迫承认其自治领在内政、外交上独立自主,大英帝国殖民体系从此动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经济实力大为削弱,政治地位下降。随着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相继独立,到60年代,英帝国殖民体系瓦解。1973年1月加入欧共体。

英国首相,代表英国王室和民众执掌国家行政权力的最高官员,英国政府首脑。一般情况下国会下议院的多数党党魁或执政联盟的首领自动成为首相人选,人选经国王/女王确认并任命后才正式成为首相。

1721年,辉格党(Whig)领袖华波尔爵士(Sir Robert Walpole)被英王乔治一世(George I)任命为内阁首领,是为英国首相一职之始,但职位正式名称并非首相(Prime Minister)。

1905年,坎贝尔-班纳文爵士(Sir Henry Campbell-Bannerman)获任命为英国首相。在任命他的英王敕令上,首相(Prime Minister)一字首次出现,成为一个正式的英国官衔。

首相可向国王/女王提名政府内阁成员,亦可提出解散下议院的请求。

小皮特1783年12月19日-1801年03月14日托利党

亨利·埃丁顿1801年03月17日-1804年05月10日托利党

小皮特1804年05月10日-1806年01月23日托利党

格伦维尔勋爵1806年02月11日-1807年03月31日Whig/Ministry of All the Talents(联合内阁)

波特兰公爵1807年03月31日-1809年10月04日托利党

斯潘塞·帕西瓦尔1809年10月04日-1812年05月11日托利党

利物浦伯爵1812年06月09日-1827年04月10日托利党

乔治·坎宁1827年04月10日-1827年08月08日托利党

戈德里奇子爵1827年08月31日-1828年01月22日托利党

威灵顿公爵1828年01月22日-1830年11月22日托利党

格雷伯爵1830年11月22日-1834年07月16日辉格党

墨尔本子爵1834年07月16日-1834年11月17日辉格党

威灵顿公爵1834年11月17日-1834年12月09日保守党

罗伯特·皮尔爵士1834年12月10日-1835年04月18日保守党

墨尔本子爵1835年04月18日-1841年08月30日辉格党

罗伯特·皮尔爵士1841年08月30日-1846年06月30日保守党

约翰·罗素勋爵1846年06月30日-1852年02月23日辉格党

德比伯爵1852年02月23日-1852年12月19日保守党

阿伯丁伯爵1852年12月19日-1855年02月06日Peelite/联合内阁

帕尔姆斯顿子爵1855年02月-06日1858年02月20日辉格党

德比伯爵1858年02月20日-1859年06月12日保守党

帕尔姆斯顿子爵1859年06月12日-1865年10月18日自由党

罗素伯爵1865年10月29日-1866年06月28日自由党

德比伯爵1866年06月28日-1868年02月27日保守党

本杰明·迪斯雷利1868年02月27日-1868年12月03日保守党

威廉·格莱斯顿1868年12月03日-1874年02月20日自由党

本杰明·迪斯雷利1874年02月20日-1880年04月23日保守党

威廉·格莱斯顿1880年04月23日-1885年06月23日自由党

索尔兹伯里侯爵1885年06月23日-1886年02月01日保守党

威廉·格莱斯顿1886年02月01日-1886年07月25日自由党

索尔兹伯里侯爵1886年08月03日-1892年08月15日保守党

威廉·格莱斯顿1892年08月15日-1894年03月05日自由党

罗斯贝利伯爵1894年03月05日-1895年06月25日自由党

索尔兹伯里侯爵1895年06月25日-1802年07月12日保守党

其实不光是英国王室,就是整个欧洲的王室贵族间都可以攀上亲戚关系,很多还是近亲繁殖的后代,跟中国古代一样,他们也有很多政治联姻的。如安妮是英国斯图亚特王朝的最后一位君主,安妮死于1714年,于是下一个君主来自德国的汉诺威家族,这就是英王乔治一世,他的即位为英国王室注入了德国血统。汉诺威家族的第一个国王。宗教将英国推进了乔治王朝时代。

英国皇室起源及国王列表

起源

英格兰曾经历过罗马帝国的统治,在罗马人撤走后,进入了小王国、小部落联盟混战的时期,到6世纪 伊丽莎白二世

,入侵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形成了七个王国(部落联盟)。威塞克斯王国逐渐强大起来,829年国王埃格伯特压服了其它王国,成为英格兰的共主。但与此同时,英国也进入了“恐怖的维京人时代”,遭到北欧海盗一波又一波的入侵。埃格伯特的孙子阿尔弗烈德因为成功地抗击丹麦人入侵,以及营建伦敦、组织编撰《阿尔弗烈德法典》、《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等功绩而被后人尊为“大帝”(the great)。威塞克斯王朝传了15代国王,到埃德蒙二世时,终于无力抵挡丹麦人,被迫与丹麦王克努特分治英格兰。1016年埃德蒙二世死,克努特兼并了整个英格兰,开始了丹麦王朝的统治。但在1042年,威塞克斯王室后裔“忏悔者”爱德华以母系血统继承了丹麦人的王位。 1066年,忏悔者爱德华临终前授意贤人会议选举哈德罗二世为王。但来自法国西北部的诺曼公爵威廉渡海征服了英格兰,他就是“征服者”威廉一世,建立了诺曼王朝。威廉一世将大批诺曼贵族分封到英格兰,通过全国普查编制《土地赋税调查书》,加强了英格兰的王权。威廉一世的儿子亨利一世因为没有子嗣,死后被外甥斯蒂芬夺得王位,但亨利一世的女儿玛蒂尔达及其子亨利二世不服,打败了斯蒂芬,迫使斯蒂芬立亨利二世为继承人。

金雀花王朝

1154年,亨利二世开始了金雀花王朝的统治。金雀花王朝(安茹王朝)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名君辈出的黄金时期。亨利二世有很高的法学造诣,对英国的法律体系作了很多有效的改革。其子理查一世继位后,参加了第三次十字军东征,一度打败了萨拉丁而名声大噪,获得了“狮心王”的称号。理查一世之弟“无地王”约翰继立,被法王腓力二世打败丧失了在法国的大片领地,但1215年在大贵族胁迫下签署的“自由大宪章”是世界宪政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无地王”之子亨利三世在位期间,同样被大贵族所胁迫通过了《牛津条例》和《威斯敏斯特条例》,开设了立法机构议会。亨利三世之子“长腿”爱德华一世在位期间,议会制发育成熟,并完善了英格兰法律体系,还吞并了威尔士、远征苏格兰,为英国的统一打下了基础。到爱德华一世之孙爱德华三世时代,因对法国王位提出要求,揭开了英法百年战争的序幕,并屡败数倍于己的法国骑士军团。爱德华三世的孙子理查二世被兰开斯特公爵亨利四世废黜,金雀花王朝被兰开斯特王朝取代。实际上亨利四世也是爱德华三世的孙子,是受封为兰开斯特公爵的王子冈特之子。 亨利四世之子亨利五世重开英法百年战争,蹂躏了大半个法国,迫使法王承认他为继承人,可惜暴病死 查尔斯与卡米拉

在法国战场上。他的儿子亨利六世不到一周岁就成为英、法两国的国王,但圣女贞德的出现扭转了法国的战局,英国人被赶出了法兰西。亨利六世在英国的统治很快也保不住了,1455年,爱德华三世孙女菲丽帕的后代、约克公爵起兵造反,这场战争史称“红白玫瑰战争”,亨利六世废而复立,立而复废,最终败于约克家族之手。约克家族的爱德华四世继位,建立了约克王朝。但玫瑰战争仍未结束,1485年,兰开斯特公爵冈特曾孙女的儿子亨利七世从国外攻回英国,杀了约克王朝末王理查三世,建立了都铎王朝。 亨利七世之子亨利八世因废后问题,同罗马教皇决裂,在英格兰推行宗教改革,英格兰国王从此成为“国教的领袖”,亨利八世的女儿伊丽莎白一世时期,使英格兰顺利度过宗教改革的混乱时期,并在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都取得长足进步。但伊丽莎白一世终身未婚,没有后嗣,都铎王朝结束,她的表侄孙(亨利八世妹妹的曾孙)苏格兰国王詹姆士六世继承了英格兰王位,称詹姆士一世,英格兰、苏格兰历史上第一次由同一国王统治,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 詹姆士一世的儿子查理一世在英国1640—1648年革命中被推翻,并最终送上了断头台,由克伦威尔担任 戴安娜王妃

护国公。查理一世之子查理二世于1660年复辟了斯图亚特王朝,但其弟詹姆士二世即位之后,不顾英国大多数人已皈依新教的国情,企图恢复天主教的主导地位,陷入众叛亲离的境地,他的女儿玛丽二世和女婿威廉(即荷兰执政威廉三世)在国内新贵族的邀请下,攻入英国,推翻了詹姆士二世的统治,但他们在接受议会的《权利法案》的前提下才得以即位,规定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能停止任何法律的效力、征收赋税等。这一事件史称“光荣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玛丽二世的妹妹安妮继位之后,宣布英格兰和苏格兰合并为同一个王国。安妮无嗣而终,斯图亚特王朝终结。 1714年,英国议会邀请詹姆士一世外孙女的儿子、德意志汉诺威家族的乔治继承英国王位,开始了汉诺威王朝。汉诺威王朝时期是英国大力向海外拓展殖民地,并开始工业革命的黄金时期,到了第六任国王——维多利亚女王手里,英国的海外殖民地达到3300多平方公里,号称“日不落帝国”,同时在工业革命推动下新生事物不断产生,社会生活日新月异,大英帝国达到全盛。但与此同时英国王室的实权却不断萎缩,到了20世纪,几乎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橡皮图章”。

温莎王朝

维多利亚女王与德意志萨克森-科堡-哥达家族的阿尔伯特结婚,其子爱德华七世继位之后,也以父姓称为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爱德华七世之子乔治五世在位时期,赶上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不愿再使用敌对国德国的姓氏,将王室改姓为“温莎”(因为王室行宫“温莎堡”),朝代名称也改称为“温莎王朝”。温莎王朝一直延续至今,当前在位的伊丽莎白二世是其第四任国王。 英国王室尽管经历了许多王朝,但实际上前后王朝之间都有或近或远的血缘关系,王室血统一直没有中断过。

编辑本段英格兰、联合王国王室世袭年表

威塞克斯王朝

(829—1016年) 1埃格伯特(802-839在位) 2埃塞尔沃夫 (839-858在位) 3埃塞尔巴德 (858-860在位) 4埃塞尔伯特 (860-866在位) 5埃塞尔烈德一世 (866-871在位) 6阿尔弗烈德 (871~899在位)。 7爱德华一世(900-924在位) 8埃塞尔斯坦 (924-940在位) 9爱德蒙一世 (940-946在位) 10埃德烈德(946-955在位) 11埃德威格(955-959在位) 12埃德加(959-975在位) 13爱德华二世(975-978在位) 14埃塞尔雷德二世(978-1016在位) 15埃德蒙二世(1016在位)

丹麦王朝

(1013-1042年) 1斯汶一世(丹麦王兼)(1013-1014在位) 2克努特(丹麦王兼)(1014-1035在位) 3哈罗德 (1035-1040在位) 4哈迪卡努特(丹麦王兼) (1040-1042在位)

威塞克斯王朝(续)

1忏悔者爱德华(1042-1066在位) 2哈罗德二世(1066在位)

诺曼王朝

(1066—1135年) 1威廉一世(1028—1087)(英格兰国王1066-1087在位) 2威廉二世(1060-1100)(英格兰国王1087-1100 ) 3亨利一世(1068-1135)(英格兰国王1100-1135) 4斯蒂芬(1096-1154)(英格兰国王1135-1154) 金雀花王朝(安茹王朝)(1154—1399年): 1亨利二世(1133-1189)(英格兰国王1154-1189在位 ) 2理查一世(1157-1199)(英格兰国王1189-1199) 3约翰(1167-1216)(英格兰国王1199-1216) 4亨利三世(1207-1272)(英格兰国王1216-1272) 5爱德华一世(1239-1307)(英格兰国王1272-1307) 6爱德华二世(1284-1329)(英格兰国王1307-1327) 7爱德华三世(1312-1377)(英格兰国王1327-1377) 8理查二世(1367-1400)(英格兰国王1377-1399)

兰开斯特王朝

(1399—1461年) 1亨利四世(1367-1412)(英格兰国王1399-1413在位) 2亨利五世(1387-1422)(英格兰国王1413-1422) 3亨利六世(1421-1471)(英格兰国王1422-1461,1470—1471) 约克王朝(1461—1485年): 1爱德华四世(1442-1483)(英格兰国王1461-1483) 2爱德华五世(1470-1483)(英格兰国王1483) 3理查三世(1452-1485)(英格兰国王1483-1485) 都铎王朝(1485—1603年): 1亨利七世(1457-1509)(英格兰国王1485-1509在位) 2亨利八世(1491–1547)(英格兰国王1509-1547) 3爱德华六世(1537 - 1553)(英格兰国王1547-1553) 4简•格雷(1537-1554)(英格兰女王1553) 5玛丽一世(1516—1558)(英格兰女王1553—1558) 6伊丽莎白一世(1533—1603)(英格兰女王1558-1603)

斯图亚特王朝

(1603—1714年) 1詹姆斯一世(1566-1625)(苏格兰国王1567-1625,英格兰国王1603-1625在位) 2查理一世(1600-1649)(英格兰国王1625-1649)

共和政体

1649-1653 1护国公奥利弗•克伦威尔(1599-1658)(在位1653-1658) 2护国公理查•克伦威尔(1626-1712)(在位1658-1659)

斯图亚特王朝(续)

1查理二世(1630-1685)(苏格兰国王1651-1685,英格兰国王1660-1685在位) 2詹姆斯二世(1633-1701)(英格兰国王,苏格兰国王1685-1688) 3玛丽二世(1662-1694)(英格兰女王,苏格兰女王1689-1694) 威廉三世(1650-1702)(英格兰国王1689-1702) 4安妮(1664-1714)(英格兰苏格兰女王1702-1707,联合王国女王1702-1714)

汉诺威王朝

(1714—1901年) 1乔治一世(1660-1727)(联合王国国王1714-1727在位) 2乔治二世(1683-1760)(联合王国国王1727-1760) 3乔治三世(1738-1820)(联合王国国王1760-1820) 4乔治四世(1762-1830)(联合王国国王1820-1830) 5威廉四世(1765-1837)(联合王国国王1830-1837) 6维多利亚(1819-1901)(联合王国国王1837-1901) 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1901—1917): 爱德华七世(1841-1910)(联合王国国王1901-1910)

温莎王朝

(1917—) 1乔治五世(1865-1936)(联合王国国王1910-1936在位) 2爱德华八世(1894-1972)(联合王国国王1936) 3乔治六世(1895-1952)(联合王国国王1936—1952) 4 伊丽莎白二世(1926—)(联合王国国王1952—)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四个孩子分别是谁?他们现在各自境况如何?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四个孩子分别是查尔斯王子、安妮公主、安德鲁王子和爱德华王子,他们现在各自的境况如下。一、查尔斯王子查尔斯王子...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