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瓷器的艺术风格

栏目:资讯发布:2023-12-09浏览:3收藏

清代瓷器的艺术风格,第1张

清朝(1644-1911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1616年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1636年皇太极即皇帝位,改国号为清。1644年清世祖顺治帝(福临)入关。他是清入主中原后第一位皇帝,6岁即位,在位17年(1644-1661年)。

这段时期,正是清代建国初期社会动荡及百废待举的时期。由于清政权初建,全国各地尚未稳定,时局动荡,有些地区的战乱也未平息,由于受明末农民起义的冲击和影响,战乱纷争,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自明代以景德镇为中心的制瓷业也受到重创,处于萧条和停滞状态,清政府对景德镇官窑的生产更是无暇顾及,采取了明末已有的“有命则供,无命则止”的烧造制度,官窑生产断断续续,时产时停。从顺治八年,开始烧造官窑器。依相关陶瓷文献可知:顺治八年(1651年),清室开始沿袭明代宫廷旧制,下令烧造黄龙碗等器。从传世品也得到证实。北京雍和宫藏有顺治八年江西监祭奉敕敬造款的官窑青花云龙纹香炉。由此推断,顺治官窑瓷器制作年代大部分应晚于顺治八年,属顺治晚期的作品,且产量很少。《景德镇陶录》记载:“国朝建厂造陶,奉造龙缸……经饶守道董显忠、王天眷、王等督造,未成。十六年,奉造栏板……经饶守道张思明、工部理事官噶巴、工部郎中王日藻等督造,亦未成。嗣后,派江西巡抚郎廷佐督理景德镇窑事。十七年,巡捕张朝疏请停止”。由此说明,景德镇御窑厂在顺治后10年中烧造官窑瓷器,虽处低潮,仍未停止烧造,到顺治十七年,还没烧成质量好的龙缸和栏板。顺治官窑器品种有青花、五彩、茄皮紫釉、黄釉、蓝釉、酱釉、白釉等。而民窑器烧造有青花、五彩瓷等,其中品种和数量较多的是青花瓷。

明末瓷器逐渐成为一种商品,成为商人从事贸易活动的主要物品之一,瓷都景德镇渐渐成为工商业城市,为提高制瓷业的水平和发展,满足市场需要,官搭民烧制度渐兴。明王·宗林在《江西大志·陶书》中载:“官匠因循,管厂之官,乃以散之民窑,历岁相仍。民窑赔贝皮,习以为常”。“其能成器者,受嘱而择之。不能成器者,责以必办。不能办,则官窑具高价以市之,民窑之所以固也。”御窑厂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民窑瓷器生产中的先进因素,这对促进御窑厂提高质量和劳动生产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同时也充分调动了广大制瓷工匠的积极性。清朝顺治时期,也实行“官搭民烧”制度,较明代更为深入。御窑厂负责制坯成型以及器物绘制,烧制则由民窑完成。御窑厂给搭烧窑户一定的酬金,这样刺激了窑户生产积极性。另外,清初官窑瓷器烧造时断时续,产量减少,朝代更迭的动荡环境,使许多原先为御器厂烧瓷匠师为了生活所迫,投身到民窑造瓷业中,他们带来了先进的制瓷技术,促进了顺治民窑瓷器的发展,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促进了官窑的生产。并为以后康、雍、乾瓷器的繁荣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顺治一朝只有17年,时间较短,且处于明末清初政权更迭的转变时期。顺治时期所烧制的瓷器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不被人们重视与认识,历史上文献记载也不多。故这一时期的无款瓷器常被笼统地称为“明末清初”瓷,或者把明末崇祯青花瓷归为顺治青花,或者将顺治青花瓷中质地细腻、青花发色翠蓝的“上品器”归为康熙时期。从国内外博物馆和私人收藏的铭有“大清顺治年制”的官窑款瓷,以及带顺治干支纪年款的顺治瓷器来看,虽然数量有限,但为我们提供了顺治瓷器断代的重要标准器。另外,通过排比的方法,对不署款的顺治青花民窑器与明末崇祯时期以及康熙时期的瓷器作认真的比对、排队列比、细致地审度,便不难断出其师承之间的差别。下面就结合中国国家博物馆藏顺治瓷器以及国内外博物馆及收藏家所藏顺治瓷器,就顺治瓷器的断代,以及烧造品种、器物造型、纹饰、胎釉等方面,阐述其时代特征。

顺治时期,是明末清初政权更迭的过渡时期,瓷器造型也充分体现出这一过渡时期的风貌。顺治瓷器在造型方面有些沿袭了明末天启、崇祯时期瓷器的遗风,但也出现了一些新型品种,如筒花觚、洗口兽耳瓶等。民窑器多造型古朴稚拙,胎体厚重,器足宽厚,多为砂底。釉质青白,多白中闪青,如鸭蛋壳色。顺治民窑器多不署年款,但有的署干支纪年款,故对顺治瓷器的鉴别起到了标准器的作用。顺治时期民窑瓷器器形有筒瓶、橄榄瓶、蒜头瓶、洗口兽耳瓶、筒花觚、花觚、观音尊、将军罐、莲子罐、香炉、筒式香炉、笔筒、净水碗、碗、盘、碟、杯等。

筒瓶,也称为“象腿瓶”,是明末清初的典型器。口微撇,短颈,溜肩,腹为长筒形。此器形万历时期出现,天启、崇祯时期也有烧制,顺治时期,将筒瓶寓意为“大清天下一统”,一直沿续到康熙时期,成为当时最为流行的器物之一。顺治时期的筒瓶,较明末和康熙时期腹部更为细高。品种有青花、五彩器等。青花多绘花鸟、山石芭蕉和博古图、人物故事图案。五彩器则多绘人物纹及花卉纹。橄榄瓶,洗口,细长颈,鼓腹,撇足。胎体厚重。上海博物馆藏有一对顺治青花云龙纹橄榄瓶,高54厘米,酱釉口,腹部绘火珠云龙纹,有“大清顺治庚子年”干支纪年款。

蒜头瓶,口为蒜头形,长颈,扁圆腹,圈足。多为青花器,绘麒麟、芭蕉、人物纹等。洗口兽耳瓶,为佛前供器,造型别致新颖,为顺治时期所特有的器形。口部呈洗状、长颈,颈上部有对称双兽耳,颈下部渐宽,长腹,下腹至足部外撇,沙底。品种有青花和五彩,青花多绘云龙纹、山水纹等。

筒花觚,撇口,器身修长,腰部渐收,平底无釉。口部多施酱釉,多见青花品种,绘麒麟纹、枯树花鸟纹、山石芭蕉纹及龙纹等,无款器较多,少数署干支款。较大的筒花觚,高大约在50厘米左右。

花觚,多为直筒状,口与足稍向外撇,腹部稍有外凸,砂底。此器型明崇祯时期出现,是由筒花觚演变而来,到康熙时期,腹部逐渐突起,有的成为鼓腹状。青花品种较多,也有少量五彩器。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顺治青花花鸟纹觚,高20厘米,口施酱釉,腹部绘青花枯树花鸟纹和莲荷花草及芭蕉太阳纹。青花花觚多绘火珠云龙纹、麒麟、芭蕉、博古图、雉鸡牡丹、人物故事纹等。国家博物馆收藏的顺治青花牡丹纹花觚,高528厘米。撇口,筒式腹,腹部略凸起一周,撇足,平底内凹,无釉露胎。口沿施酱釉,青花纹饰,分三层,上层绘双犄牡丹、枯树、枝叶、鸟纹和太阳纹,中层绘洞石,牵牛花卉纹,下层绘下垂蕉叶纹。青花色泽浓重鲜艳。顺治青花蕉叶纹觚,腹上下绘蕉叶纹。铭有“顺治十三年”款识。造型古朴,是顺治青花的典型标准器。

将军罐,多带宝珠纽盖,器形高大,高为40-100cm左右、直口、短颈、鼓腹、腹下渐敛、平沙底。此器形始于明嘉靖时期,到清康熙时期,十分兴盛,品种有青花和五彩,多胎体厚重,器形饱满。

莲子罐,收口,丰肩,鼓腹,平底无釉。传世品中,多数无盖,多见青花纹饰,常绘花鸟纹、竹石芭蕉纹和人物故事纹等。

香炉,侈口,短颈,鼓腹,高圈足,无釉砂底。口涂酱黄釉。胎体厚重,多见青花器。绘云龙纹、麒麟纹、人物纹等,用笔粗犷、豪放。顺治青花罗汉图香炉,造型端庄,青花绘罗汉图,青花色泽艳丽,人物刻画生动,栩栩如生,旁隶书有“顺治丁酉年”款识。盘,口沿微外折、弧壁、平底、圈足。官窑器多为单色釉瓷,见有黄釉、茄皮紫釉、白釉等品种,有光素器,也有暗刻龙纹为饰。顺治官窑茄皮紫釉刻云龙纹盘,器内外壁施茄皮紫釉,呈深蓝色,器内壁、内底暗绘云龙纹,盘外壁暗绘云龙纹,近足处绘莲瓣纹。外底施白釉,内双圈青花书“大清顺治年制”六字楷书官窑款,是少见的顺治官窑器,制作精致。

1、所谓“清三代”瓷器,是指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瓷器。清三代瓷器的品种主要有斗彩、五彩、素三彩,而且这些瓷器的烧制水准都很高。此外,康熙年间又出现了珐琅彩、粉彩和釉下三彩等新品种,天蓝、祭蓝、冬青等单色釉瓷器也是有增无减。

2、清三代瓷器的器型最为丰富,既有仿古又有创新,各式装饰性瓷器都较元代、明代大为增加。康熙时有观音瓶、棒槌瓶等;雍正时,有牛头尊、四联瓶、灯笼瓶、如意耳尊等;乾隆时出现了各类精巧小器,如鼻烟壶、鸟食罐、仿象牙等。

青花瓷起源与唐,却兴起与元。而在宋朝唐青花并没有发展起来,续而走向衰败。到了元朝。元青花一改唐青花的含蓄内敛,开辟了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其富丽雄浑、画风豪放,绘画层次繁多,与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情趣大相径庭,实在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同时也使景德镇一跃成为中世纪世界制瓷业的中心。

唐青花:

唐代的青花瓷器是处于青花瓷的滥觞期。现在能见到的标本有20世纪70-80年代扬州出土的青花瓷残片二十余片;香港冯平山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青花条纹复;美国波士顿博物馆收藏的一件花卉纹碗;丹麦哥本哈根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鱼藻纹罐;南京博物院收藏的一件点彩梅朵纹器盖。通过对扬州出土瓷片的胎、釉、彩进行研究,并对唐代巩县窑的物质和技术条件进行分析,初步断定唐青花的产地是河南巩县窑。近年来在巩县窑窑址出土了少量青花瓷标本,由此进一步确认了唐青花的产地就在河南巩县窑。

从扬州出土的青花瓷片来看,其青料发色浓艳,带结晶斑,为低锰低铁含铜钴料,应是从中西亚地区进口的钴料。胎质多粗松,呈米灰色,烧结度较差。底釉白中泛黄,釉质较粗。胎釉之间施化妆土。器型以小件为主,有复、碗、罐、盖等。纹饰除丹麦哥本哈根博物馆收藏的鱼藻纹罐以外,其余的均为花草纹。其中花草纹又分两大类,一类是典型的中国传统花草,以石竹花、梅花等小花朵为多见;另一类是在菱形等几何图形中夹以散叶纹,为典型的阿拉伯图案纹饰。从这一点看来,并结合唐青花出土较多的地点(扬州为唐代重要港口),可证明唐青花瓷器主要供外销。

宋青花:

唐青花经过初创期以后,并没有迅速发展起来,而是走向了衰败。到目前为止,我们能见到的宋青花只有从两处塔基遗址出土的十余片瓷片。一是1957年发掘于浙江省龙泉县的金沙塔塔基,共出土13片青花碗残片。该塔的塔砖上有绝对纪年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另一处是1970年在浙江省绍兴市环翠塔的塔基,出土了一片青花碗腹部的残片。该塔塔基出土的塔碑证明此塔建于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

这十余片宋青花瓷片,都是碗的残片。胎质有的较粗,有的较细。纹饰有菊花纹、圆圈纹、弦纹、线纹等。青花发色前一处的较浓、发黑;后一处的较淡。发色较黑者,应是外罩透明釉太薄的缘故。浙江省本身就有着丰富的钴土矿,这些青花瓷应该就是使用了本地的钴料。它们与唐青花并无直接的延续关系。

元青花:

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在元代的景德镇。元青花瓷的胎由于采用了瓷石和高岭土的二元配方,使胎中的Al2O3含量增高,烧成温度提高,焙烧过程中的变形率减少。多数器物的胎体也因此厚重,造型厚实饱满。胎色略带灰、黄,胎质疏松。底釉分青白和卵白两种,乳浊感强。其使用的青料包括国产料和进口料两种:国产料为高锰低铁型青料,呈色青蓝偏灰黑;进口料为低锰高铁型青料,呈色青翠浓艳,有铁锈斑痕。在部分器物上,也有国产料和进口料并用的情况。器型主要有日用器、供器、镇墓器等类,尤以竹节高足杯、带座器、镇墓器最具时代特色。除玉壶春底足荡釉外,其它器物底多砂底无釉,见火石红。

元青花的纹饰最大特点是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笔法以一笔点划多见,流畅有力;勾勒渲染则粗壮沉着。主题纹饰的题材有人物、动物、植物、诗文等。人物有高士图(四爱图)、历史人物等;动物有龙凤、麒麟、鸳鸯、游鱼等;植物常见的有牡丹、莲花、兰花、松竹梅、灵芝、花叶、瓜果等;诗文极少见。所画牡丹的花瓣多留白边;龙纹为小头、细颈、长身、三爪或四爪、背部出脊、鳞纹多为网格状,矫健而凶猛。辅助纹饰多为卷草、莲瓣、古钱、海水、回纹、朵云、蕉叶等。莲瓣纹形状似“大括号”,莲瓣中常绘道家杂宝;如意云纹中常绘海八怪或折枝莲花、缠枝花卉,绘三阶云;蕉叶中梗为实心(填满青料);海水纹为粗线与细线描绘相结合。

明清青花:

明清时期是青花瓷器达到鼎盛又走向衰落的时期。明永乐、宣德时期是青花瓷器发展的一个高峰,以制作精美着称;清康熙时以“五彩青花”使青花瓷发展到了巅 峰;清乾隆以后因粉彩瓷的发展而逐渐走向衰退,虽在清末(光绪)时一度中兴,最终无法延续康熙朝的盛势。总的说来,这一时期的官窑器制作严谨、精致;民窑 器则随意、洒脱,画面写意性强。从明晚期开始,青花绘画逐步吸收了一些中国画绘画技法的元素。

雍正时期(1723-1735年)为时虽然短暂,但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制瓷工艺突飞猛进,在继承康熙朝制瓷工艺的基础上,又有了许多创新、变化和提高,不仅品种多、题材广泛、造型多样,而且原料的选择和加工也比以前更讲究。从景德镇青花瓷器看,无论造型和装饰,都可以用一个“秀”字来概括,与康熙青花挺拔、遒劲的风格迥然不同,而是代之以柔媚、俊秀的风格。

据清宫造办处档案记载,雍正皇帝本人曾多次规定瓷器的造型、花纹图案,不仅要求烧成的瓷器各部分尺寸适度,而且重视气势和神韵,讲究轮廓线的韵律美,对于要烧造的御用瓷器必须经雍正皇帝审定,方可烧造。上有所好,下必趋之。为此,景德镇御窑厂的督陶官年希尧、唐英根据旨意,集中了全国最优秀的制瓷工匠,不惜工本,竭尽全力地烧制,以博取皇帝的欢心,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业绩。应该说,雍正皇帝的审美情趣,对这时期瓷器的造型、绘画艺术风格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雍正青花瓷器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胎釉。胎体精细,洁白坚致,重量较轻,修胎一丝不苟,看不见旋削痕,薄厚均匀。釉面光亮莹润,玻璃质感强,纯净无瑕,白中微闪青花,带有明代风格。

二、青料。采用我国浙江产的上等青料,加以精炼。从颜色上看可分两种:一种是色泽幽静匀润,发色较康熙青花柔和淡雅,没有太多的深浅浓淡的色阶,也有少部分是仿明成化的淡描青花,或仿明嘉靖青花的蓝中泛紫,淡描青花经常出现在一些小件器皿上,用笔纤细,淡雅宜人。另一种是青花发色浓重艳丽,色调深蓝,釉中有小气泡,釉面有橘皮纹,系仿明代永乐、宣德青花苏泥勃青料风格,由于是用国产料代替进口料加以描绘,只能采取人工浓色堆点的方法,来体现黑色斑点及晕散,比较而言,还是显得死板一些,缺少永、宣青花自然流淌、深入胎骨的效果。

雍正时期除了传统的白地青花外,还有青花胭脂红、珐琅彩青花、豆青地青花加紫、外豆青里青花、青花釉里红、蓝地白花、青花红彩、青花加紫、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品种。其中青花釉里红烧制很多,尤为精美,以青花绘辅助纹饰,釉里红绘主题纹饰,既保持了青花幽静雅致、沉静安定的特点,又增添了釉里红浑厚壮丽、鲜艳夺目的色调。如故宫博物馆藏雍正青花釉里红凤穿花盖罐、青花釉里红三果纹双耳扁瓶等,即为此类器的代表性作品。

三、造型。雍正青花在造型上既有继承也有发展,结构精巧,陈设与实用保持完美的结合,形成高雅而朴实的艺术风格。雍正青花善于博采众长,无论是仿古铜器式样,还是对于自然界的花果形态,如瓜、石榴、海棠花等,不是单纯机械的模仿,而是以简洁、洗练的手法来增强其清秀的表现力。康熙青花中广为流行的棒槌瓶、凤尾尊、琵琶尊等器形很少出现,瓷器足部处理也没有前期常见的台阶痕、双圈足,均为滚圆的“泥鳅背”,用手抚摸十分润滑,俗称“灯草根”。除了日常生活用的盘、碗、碟、杯、盅及各种小件文房用具外,还有许多大件琢器及创新式样。

碗类:有撇口、敛口、花口、有马蹄式、墩式、折腰式等,以折腰式最为流行。碗壁普遍较薄,口、足处理很精细,有圈足和卧足两种,圈足切削整齐,比较大。民窑青花足内有砂底,带旋坯痕。

茶壶类:壶形俊秀,既实用又美观,有菊瓣式、桃式、瓜棱式、端把式、提梁式等,以提梁壶最多且最具代表性。

瓶类:有玉壶春瓶、象耳折角方瓶、桶式瓶、蒜头瓶、葫芦瓶、双耳六方瓶、直口瓶、赏瓶(赏赐之用)、灯笼瓶(形似灯笼)、四连瓶、六连瓶、撇口瓶、橄榄瓶、梅瓶等。梅瓶口沿比前期要薄,既有清代的丰肩式和撇口大梅瓶,也有仿明永乐、宣德的溜肩式样。

雍正青花瓷的鉴定特征有哪些呢?

  一、在器型上,雍正青花既继承传统又有所发展,突出了审美与实用的完美结合,无论是仿古还是创新,都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极力通过简洁、利落的手法来表现器物清新秀丽的艺术效果,主要代表器物有牛头尊、凤尾尊、灯笼尊、观音尊、如意尊、六方瓶、八方瓶、棒槌瓶等,其中牛头尊、灯笼尊、四连瓶是这一时期新创的器型。日常用具盘、碗等的口、面、足都较以往显著增大,在视觉上给人的印象十分深刻。对于底足的处理则较以往更加精细,已不见康熙时的双圈足和“二层台”式足,圈足多旋削的十分圆滑,足底滚圆,这一特征在文物界称之为“泥鳅背”,有的底足上还涂上一层薄薄的酱色护胎釉。

  二、在胎釉方面,雍正青花胎骨致密细白,胎薄而坚硬,手指叩之,响声清脆,民窑产品也是如此,修胎严谨,少见旋削痕迹,无釉砂底器十分光滑细润。

  三、在钴料使用上,雍正青花多使用国产浙料做呈色剂,发色有蓝、浅蓝、蓝灰、深蓝等,虽色泽不一,但呈色稳定,官窑青花的釉色多呈青白色,民窑青花则多呈粉白、灰白色。早期青花略有晕散现象(其产生原因与釉料成分构成和烧制温度有关),民窑青花晕散较为明显。

  四、在纹饰画面方面,雍正青花构图简洁清晰,构图疏朗,风格淡雅细腻。纹饰内容主要以花卉、龙凤、八宝、人物、梵文等做装饰,民窑青花在绘画方面则不拘一格,画法较为随意,但从实物来看,运笔都十分熟练。当期有以花卉、竹叶组成文字诗句的构图方法,创意十分新颖。此外还流行一种从器物的一面开始绘画,经口沿延续到器物另一面的绘画方法,为以往所未见,习惯上称这种画法为“过枝”或“过墙”画法。

  笔者收藏有一件此种画法的青花龙盘(见下图),该盘口径28厘米、底径165厘米、高65厘米,图案为青花云龙纹饰。整体造型规整,胎体厚薄均匀,底为无釉砂底,无款,胎质光滑细润,足旋削规整,为滚圆的“泥鳅背”。龙纹由正面盘心画起,身躯辗转至盘口沿部位后折向背面形成“过墙”画法,四只龙爪分别绘在盘正反两面,龙身周围绘云纹,龙爪、嘴、麟及云纹具备雍正时期特点,青花发色灰蓝并伴有明显晕散现象,综合上述雍正青花特点,该盘应为此期民窑青花的典型代表作。

五一假期故宫博物院历经两年筹备的陶瓷馆在武英殿正式向公众开放。这次展览的文物主要从故宫三十六万件珍藏瓷器中筛选出千余种瓷器,按照时间的顺序,从新石器时代到民国时期的陶瓷藏品都一一呈现给广大的参观者。武英殿位于北京故宫外朝熙和门以西。

这次在武英殿展出的故宫博物院的陶瓷藏品非常珍贵。瓷母汝窑天青釉凸弦纹三足樽是宋代汝窑的代表作品,这件作品是宋代官窑烧制出来的精品,瓷胎质细腻,非常的罕见,全世界范围内只有67件半。三国青釉堆塑谷仓罐是在浙江绍兴三国墓中出土的。谷仓上半部分的堆塑做工非常的精细和逼真,虽然年代久远但是保存比较完好。北宋定窑白釉孩儿枕是宋代北方定窑烧制出来的精品,而且定窑在当时是作为北宋的宫廷用瓷,对后代瓷器的影响非常的大,这件作品的工艺水平非常的高,是中国古代瓷器名品。

元代青花釉里红镂雕怪石花卉图盖罐,出土于河北保定元代窖藏,这件作品的工艺精湛而且非常的珍贵,全世界类似这样的作品只有4个,对研究元代瓷器工艺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明代永乐青花缠枝莲纹压手杯,这件瓷器从口沿到底部胎体从薄到厚,非常的均匀,体现了明代高超的烧瓷工艺,这件瓷器是唯一一个有年款的明代瓷器,非常珍贵。

清代雍正珐琅彩锦鸡牡丹图题诗句碗,珐琅彩瓷的烧制成功,将中国古代彩瓷发展到了顶峰,当年烧制的一批珐琅彩瓷器都是绝世精品,其中这款瓷器就是其中的作品之一。瓷器色带鲜艳,画法精工绝伦,碗外施绿釉,内釉白如雪,莹润如玉。

这次故宫陶瓷新馆真的可以让游客们大饱眼福,可以更深入的了解中国的几千年的文化。

清代瓷器的艺术风格

清朝(1644-1911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1616年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1636年皇太极即皇帝位,改国号为清。1644年...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