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姓家谱
1世,造父擅长驾马车,帮助周穆王平息徐偃王叛乱有功,于公元前950年左右,赐封邑赵城(今山西洪洞县赵城镇)。从此,造父及子孙,以封邑为赵氏。
2世 叔观(宜父)
3世 赵璋(仲父)
4世 赵登(季父)
5世 尔成(公仲)
6世 赵高
7世,奄父名公仲,是造父下传六世孙,周宣王时伐戎为卿。生叔带。
8世,叔带,周幽王失败后,于公元前770年左右,投奔晋国,为晋文侯卿。
9世 赵麟 叔带生赵麟(守仁)
10世 子丰(知义)
11世 赵射(慧明)
12世 赵壮(公明),公明是叔带下传四世孙。生二子,有共孟,赵夙。战国末年,史官编著《世本》记载:“公明生共孟和赵夙,赵夙生赵衰。”
13世,赵夙是叔带下传五世孙。在晋献公时为将,赐采邑于耿(今山西河津县汾水南岸)。生赵衰。
14世,赵衰(——公元前622年)即赵成子,字子余,亦称赵成季,孟子余。随从公子重耳(即晋文公)流亡在外19年,并助重耳回国即位,成为春秋时晋国的卿。由于拥立晋文公有功,赐封地原(今河南济原县北)。后任新上军之将和中军之佐。曾推荐先轸、栾枝等人,帮助文公创建霸业。生赵盾。
15世,赵盾,即赵宣子,字宣孟,春秋时晋国执政正卿。晋襄公七年(公元前621年)任中军元帅,独揽朝政十多年。晋灵公十四年(公元前607年)避灵公杀害出走,未出境,其族人赵穿杀死灵公。他回来拥立晋成公继续执政。生赵朔。
16世,赵朔为下军元帅,娶妻庄姬。因晋权臣屠贾之谋,赵盾全家被杀。得韩厥庇护,门客孙杵臼舍死,程婴舍子相救,将赵朔遗腹子,隐匿在山西忻州孟山,又名程侯山抚养成人,名叫赵武,报仇诛屠族。这就是历史上“赵氏孤儿”的悲惨故事。
17世,赵武(?——公元前541年),即赵文子。春秋时晋国大夫,历任新军,上军之将。晋平公十二年(公元前546年)任晋国卿,代屠岸贾职,拜为司寇。生赵成。
18世,赵成,名景叔,即赵景子,生赵鞅。
19世,赵鞅,即赵简子,又名志父,赵孟,春秋末年,晋国的卿。在晋卿内讧中,打败范氏、中行氏。晋定公十九年(公元前493年),袭击护送粮饷给范氏的郑兵,扩大封地,奠定了此后建立赵国的基础。生赵毋恤。
20世,赵毋恤,又称赵无恤,即赵襄子,春秋末年晋国大夫。赵襄子死后,其弟赵嘉即赵桓子自立为君前424年――前424年在位。兄赵伯鲁,弟赵桓子。赵襄子兄赵伯鲁生赵周(代成君)。赵简子选继承人,选择了个人能力各方面都很优秀的赵襄子为继承人,而资质平庸的嫡长子赵伯鲁就没能当上继承人。
21世 赵周(代成君)生赵浣。嫡长子赵伯鲁就没能当上继承人,赵襄子一直耿耿于坏,所以他在选择自己的继承时,并不考虑自己的儿子,而选伯鲁的儿子赵周为自己的继承人,并有意栽培赵周。赵襄子在灭掉代国以后,立即任命赵周为代君。
22世,赵浣,即赵献子。生烈侯赵籍。
23世,赵籍(前408年――前400年,赵烈侯,正式建赵国),是战国七雄赵国的开国君主,建都晋阳(今太原),后迁邯郸,与韩、魏三分晋地即周安王三十六年(前376年)赵、韩、魏“三家分晋”。生武侯 赵□。
24世 赵武侯 赵□ 在位13年 (前399年――前387年)武侯生赵章
25世,赵章,生成侯赵种。
26世,赵种,生肃侯,赵语。
27世,赵语,生武灵王赵雍。
28世,赵雍,是赵国第五位国君,改革军制,实行胡服骑射,建立了强大的骑兵队伍,扩大疆界,国力大增。生惠文王赵河。
29世,赵河,公元前288年联合齐、燕、韩、魏五国攻秦,迫使秦国“完璧归赵”生赵孝成王赵丹。
30世,赵丹,赵孝成王六年,(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赵国为秦所大败。公元前245年赵丹卒。由子赵偃继位。
31世,赵偃是为悼襄王。生赵嘉、赵迁。
32世,赵嘉、赵迁。悼襄王在位九年(公元前236年)卒。由子赵迁继位,是为幽缪王。公元前228年,秦军长躯直入,破邯郸俘虏了赵幽缪王。流放到河南房县。赵国大臣又拥立赵嘉为代王,都于代城(今河北蔚县西南)。公元前222年,秦军继续大举攻赵国亡。赵嘉生成志。
33世,赵成志,生安上。
34世,赵安上,生成宁。
35世,赵成宁,生庆余。
36世,赵庆余,生乾德王赵歇。
37世 赵歇,生承先。
38世 赵承先,生圣寿
39世 赵圣寿,生赵过
40世 赵过在汉武帝末,任搜粟都尉,改进耕耘工具,创造三脚楼,提倡代田法,促进了农业发展。生臣达。
41世,赵臣达为司马,生广汉。
42世,赵广汉(?——前65年)字子都,汉宣帝时,任颖川太守,曾诛杀豪强原氏,褚氏等。本始三年(公元前71年)被任命为京都行政最高长官—京兆尹,执法不避权贵,后被杀,生赵充国。
43世,赵充国(前137年——52年),字翁孙,甘肃天水人。西汉大将,宣帝封营平侯。自天水迁长安,后迁襄阳,樊城,再迁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甘露二年(前52年),以86岁高龄谢世,谥号壮侯。墓存甘肃清水县城外西北隅李家村。生赵景。
44世,赵景,生国忠。
45世,赵国忠,生赵朋。
46世,赵朋与霍洪称三辅豪杰,生赵熹。
47世,赵熹,字伯阳,光武时任平原太守,生,赵纲。
48世,赵纲,生赵春。
49世,赵春,生明德。
50世,赵明德,生景禄。
51世,赵景禄,生可仕。
52世,赵可仕,生四子,有赵典,赵同,赵荀,赵昱(yu育)。
53世,赵典,生良辅。
54世,赵良辅,生赵云,
55世,赵云(?——229年)今河北省正定县人,字子龙,东汉大将军,初从公孙瓒,后归刘备。备败长坂,云力战救护甘夫人和备子刘禅,威震四方。刘备得益州,任为翊将军.并从取汉中.建兴六年(公元228年),从诸葛亮攻关中,分兵拒曹真主力。曾以数十骑拒曹操大军,被誉为“一身是胆”。公元229年逝世,墓存四川大邑县城东银屏山,生赵统,赵广。
56世,赵统,虎贲将军,生国威。赵广,虎牙将军。嗣裔落籍四川顺庆,保宁(今南充、西充、南部、广元等地)各地均有祠,子孙繁衍甚多。
57世,赵国威,生成之。
58世,赵成之,生赵正。
59世,赵正,任武略将军,生赵崇。
60世,赵崇为营卫司马,生赵整。
61世,赵整,生一扬。
62世,赵一扬,生相贤。
63世,赵相贤,生百福。
64世,赵百福,生赵华。
65世,赵华,生洪恩。
66世,赵洪恩,为唐参将,生明伦。
67世。赵明伦,生国弼。
68世,赵国弼,生大德。
69世,赵大德,为司户。生维翰。
70世,赵维翰封卫国候,生坤方。
71世,赵坤方,生存幼。
72世,赵存幼,长庆元年进士,太和中为兴元节度使,兵乱被害澶州,生家庆。
73世,赵家庆,生腾蛟。
74世,赵腾蛟,生桂才。
75世,赵桂才,生赵明。
76世,赵明,生宏通。
77世,赵宏通,生世守。
78世,赵世守,生有德。
79世,赵有德,为太原守。生天锦。
80世,赵天锦居解梁。生赵风。
81世,赵风为唐大臣,生赵眺。
82世,赵眺,幽州都县令。生天德、天禄。
83世,赵天德,又名赵挺,唐封御史中丞相,生启圣,
84世,赵启圣,又名赵敬,历营、蓟、涿三州刺史,生弘殷。
85世,赵弘殷,少骁勇,善骑射,后唐禁军统领、汉护圣都指挥使(乾佑中),周铁骑第一军都指挥使(广顺末),右厢都指挥,龙捷左厢都指挥使,岳州防御使,检校司徒,天水县男。赠武清军节度使、太尉。生匡胤,匡义,匡美。
86世,赵匡胤,建立宋朝,为太祖。
我们家的家谱有,[赵氏属地]
天水郡,即现在的甘肃省通渭县西南。
[赵氏来历]
赵氏出自嬴姓部落,祖先是帝舜时的伯益(或名柏翳),具体始祖是伯益的十三世孙造父。所《姓氏考略》记载:造父为周穆王的驾车大夫,曾为周穆王驾驶兵车救国有功,皇帝便把赵城(今山西洪洞县北)赐给他作为封邑,造父的子孙就以封地赵城为氏,姓赵。
[赵氏名望]
造父的六世孙奄父及其孙叔带于周宣王时救驾有功,叔带被任命为执政,赵氏势力从此大兴,后因周幽王无道,叔带离开周而到了晋国。叔带的七世孙赵衰辅佐晋文公登上霸主之位后,赵氏子孙就世代为晋国大夫。至赵襄子,率领族人与韩、魏两家联合灭掉了晋国,建立赵国。赵国于公元前222为秦所灭后,赵国末代君主代王赵嘉的后裔世居陇西天水西县(今甘肃天水县西南),在此发展为大族。除了天水,赵姓还有涿郡、南阳、金城等郡望。
赵氏家族历史悠久,自然不乏名人逸士。例如,帝王者中著名的就有提倡“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皇朝的赵匡胤等。名臣中则有控制朝政,掌握实权的秦朝宰相赵高;策划陈桥兵变,帮助赵匡胤夺取江山的宋朝宰相赵普等。赵姓的名将则有赵国的赵奢,西汉的赵充国等。而西汉时的农学家赵过,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頫,清代诗人赵执信等皆为赵姓学者中的佼佼者。此外,南越王墓主人赵佗也是一位在历史上占有一定地位的赵姓名人。近代以来,赵姓名人也不断涌现,如著名作家赵树理,学者赵朴初等,都为世人所熟知。
在今天,以人口数量来计算,赵姓在当代百家姓中排名第七位。
一、赵姓的姓氏起源
(一)少皞——赵姓的血缘始祖
(二)伯益——受赐嬴,秦、赵的共同的祖先
(三)蜚廉——他的儿子开始了秦、赵的分支
(四)造父——历史上第一个姓赵的人
(五)赵姓姓氏探源的其他说法
(六)赵姓上古溯源世系表
二、赵姓的历史沿革
(一)春秋战国——入晋执政,立国称雄
(二)秦汉时期——岭南称王,功臣封侯
(三)三国至唐——将才如星,名士名云
(四)两宋时期——鼎盛辉煌,国姓第一
(五)元明至今——人才济济,遍地开花
三、赵姓的姓氏变迁
(一)本是他姓改为赵姓
(二)本是赵姓改为他姓
(三)少数民族中的赵姓
四、赵姓的分布、郡望和血型
(一)赵城寻根和天水赵氏
(二)两宋迁移和涿郡赵氏
(三)峰谷起伏和豫鲁赵氏
(四)赵姓的血型
五、赵姓家谱一瞥
(一)家谱概说
(二)赵姓家谱简介
六、赵姓重要历史名人
(一)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二)平原君赵胜破家救国
(三)赵佗岭南称帝王
(四)一身是胆赵子龙
(五)陈桥后变赵匡胤建宋
(六)一年读书一千卷的皇帝赵光认
(七)以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普
(八)书画家皇帝赵佶
(九)开一代画风的赵孟br> (十)优秀表演艺术家赵丹
(十一)著名小说家赵树理
七、赵姓寻踪溯源、祭祖认宗之胜地
八、赵姓文化纵横谈
九、赵姓历史名人一览表
赵姓很早就有了自己的家谱,宋的《天水堂·赵氏族谱》把西汉名将营平侯赵充国世系的发展、演变做了详细的记载,在“汉传至宋系图”中列了一世祖赵充中至六十七世赵景雍,表明天水迁长安、又迁襄阳樊城、再迁洪州,至赵景雍时移居江南的历程。赵姓规定每30年修订一次家谱。现存赵姓家谱多是清代和民国初年纂修的。
赵(Zhào)姓据说出自嬴姓,得姓始祖为造父。传说,造父在华山得八匹千里马,献给周穆王。穆王乘着这八匹马拉的车子西巡狩猎,到了昆仑山上,西王母在瑶池设宴招待。这时东南边的徐偃王造反。造父驾车日行千里,及时赶回帝都,带兵打败了徐偃王。由于造父平叛有功,穆王赐他以赵城(今山西省洪洞县北)。从此,造父及其子孙便以封地为姓,成为赵姓。秦始皇家族为赵氏,宋朝皇室为赵,是国姓,当然放在“百家姓”第一姓。“百家姓”的第一句,“赵”指“权”,“钱”指“金钱”。世间万事权和钱的问题是首要问题。赵姓人口数是当今中国第八大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二点二九。
起源主要有三:
1、出自嬴姓。形成于西周,远祖为伯益,得姓始祖造父。伯益为颛顼帝裔孙,被舜赐姓嬴。造父为伯益九世孙,是周穆王时著名的驾驭马车能手,因功被周穆王赐予赵城,造父族就称为赵氏。其后在战国初年建立赵国,公元前222年为秦国所灭,其王室贵族和平民百姓纷纷以国名为姓,称赵氏。
2、皇帝赐姓。如北宋太宗时,党项族拓跋部首领李继捧和李继迁先后归顺,朝廷分别赐姓名赵保忠和赵保吉;宋神宗时赐木荣姓名赵思忠;宋哲宗时赐河湟羌族隆赞青唐陇拶姓名赵怀德;其弟邦啐勿丁受赐姓名赵怀义;辽政权光禄卿马植因有功于宋室,宋徽宗赐他姓赵,名良嗣;南宋初年,鲜卑族人宇文虚中图谋救出被金朝掳去的宋徽宗、宋钦宗,因寡不敌众被杀,南宋朝廷赐他姓赵。另外,自唐代起,就有大批犹太人进入中国,尤以宋朝为最,犹太移民的姓氏均由皇帝亲赐,据明弘治二年(1489)碑记,当时的犹太人有李、俺、艾、高、穆、赵、金等十七姓,明朝永乐年间,有一位加入中国籍的犹太医生俺诚,以“奏闻有功,钦赐赵姓”。清朝康熙年间福建漳南道按察司赵泱乘也是犹太人。明太祖朱元璋对归顺的蒙古贵族宽大优待,分别赐予汉族汉名以示褒扬。有个蒙古贵族其巴图,受赐名叫赵忠美,他们后代也就姓赵了。在古代,一人受赐国姓,举族以为荣耀,全体族人均改姓国姓,这极大地扩充了赵姓人口。
3、少数民族改姓赵氏。随着历史发展,本为汉姓的赵姓,满、蒙古、回、布依、苗、藏、阿昌、土家、朝鲜、瑶、壮、哈尼、德昂、佤、景颇、鄂伦春、锡伯、彝、白、傣等族中也有了赵姓。在古代匈奴人、唐代时云南白蛮部落、唐代胖柯蛮等中也有赵姓。如西汉匈奴人赵安稽,越族人赵光;五代白族人赵善政;元代蒙古族人赵国宝,藏族人赵阿歌昌;南宋瑶族人赵瑞封;清代壮族人赵克广、赵荣正、赵荣章等。辛亥革命后,满族爱新觉罗氏、喜塔喇氏、阿颜觉罗氏、觉尔察氏、伊尔根觉罗氏、阿塔觉罗氏、兆佳氏、鄂卓氏、蒙鄂络氏等均有改姓赵姓者。此外,历史上因避祸、姻亲、过继、入赘等原因改姓赵的也不少。
国家不可无史,地方不可无志,家族不可无谱。史可知古今,志可明衍变,谱,则可辩枝系、昭亲睦、别长幼。是故,凡家修谱,旨在弘扬家风,继传家训;承先人优良之传统,励后代奋发之志气。吃水不忘源头,望木而思根本家有谱,犹如水之清源不断,木之根本不失也。
考赵姓,本出自赢姓,形成于西周。祖先伯益,始祖为造父。伯益乃颛顼帝裔孙,舜赐姓赢。造父为伯益之九世孙。西周时,造父在桃林得骏马八匹,献于周穆王,并为周穆王驾驭马车,外出打猎,游玩。一次西行至昆仑山,得见西王母,乐而忘返。忽闻徐国徐偃王造反之急报,国事危,军情急,幸赖造父驾车,日驰千里,才得以及时返回镐京,发兵破徐,叛乱乃平。为彰造父之功,周穆王赐赵城给造父,造父族自此始称赵氏。
至周幽王时,造父七世孙叔带离周仕晋,后赵氏子孙世代为晋大夫。战国初年,叔带十二世孙赵襄联合魏氏、韩氏三家分晋,建立赵国。赵襄之孙赵藉时,获周烈王承认,与韩、魏两家并列为诸侯。
赵氏,原有族谱,因年久失传,慨为憾事。今有赵公利祥,曾供职沧州检察院副检察长。为人耿正,历有厚德,余引以为兄长。离休谢任后,享天伦之乐之余,启修谱惠家之事,其举可赞。历时年余,谱成,堪称一大功也。
此谱,追本溯源,分枝明晰,祖上之德得以昭彰,后世孝悌从此有序;且新撰家训,世代绵延,规范行为,昌族荣我荣,家耻我耻之风,弘扬良优,抵抑劣行,于赵氏一族,繁延生机,旺盛精神均可谓有大益也。
尊利祥仁兄嘱,敬草以上几行文字,是为序。
1,泌阳西关赵氏《泌阳西关赵氏辈序》:“维世永金,国广运清;”又续:“文学传家宝,俊杰冠英豪。”
2,河南省西平赵氏辈序为:“仲才恭凤之,天良景成增,殿启从名圣,尊严宜思齐,高远庆咸若,熙甫昭封题,传世振兴荣,福善尽登昌,观君培惠儒,文理济函光,锦琳育升茂,桢廉贺卫襄,硕权宏志顺,英敏贵端刚。”
3,太祖派十四字:德惟从(守)世令子伯师希与孟由宜顺。
4,太宗派十四字:元允宗仲士不善汝崇必良友季同。
5,魏王派十四字:德承克叔之公彦夫时若嗣次古光。
6,《山西沁水县赵姓族谱》老字派为:“忠、和、树、德,孝、友、传、芳”。重点是“忠”、“孝”,目标是“德”、“芳”。
7,安徽合肥赵氏字辈:治本修家,宜叙伦常,仁义礼信,万世传芳。
8,湖北公安赵氏字辈:大国益之仕,世秉忠德全,立志承先泽,诗书继祖传,代远永佑启,家邦振万年。
9,《天水堂赵姓族谱》同治辛未年重修版老派字号为:以洪壬万庭,为子若卿成,荫必望显单,立良应之文。
10,《天水堂赵姓族谱》的续派二十字号:添心常祜善,人贵自光宗,世业开宏远,英华庆国隆。
-赵姓
赵姓家谱
本文2023-12-09 04:19:37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650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