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一脉亡国时传到了哪个字?有何依据?

栏目:资讯发布:2023-12-09浏览:2收藏

朱棣一脉亡国时传到了哪个字?有何依据?,第1张

明成祖朱棣一脉一直传承到了大明王朝灭亡,“由”字辈的崇祯皇帝朱由检。

中国唯一一个从赤贫阶层爬到皇帝位的是朱元璋,他从一个放牛娃、乞丐、和尚,通过努力打下了天下,建朝称帝。朱元璋当了皇帝后,骨子里的小农宗族意识非常的强烈,甚至比中国历史上所有的皇帝都更宗系派支。朱元璋给自己的后世子孙修纂了一本《皇明祖训》来规范朱氏子孙的行为,制订了朱氏皇室的诸多规则,其中就有每个儿子的后代的辈分排字。比如他的嫡系,太子朱标的后人字辈是: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

朱元璋给每个儿子的字辈排序就有自己的深意,特别是太子系更是寄托了朱元璋对皇位传承的殷切希望。只是没承想到,朱标死于朱元璋之前,朱元璋为了切实的贯彻他传承嫡子系的宗族思想,他并没有将皇位传给其他儿子,而是由朱标的儿子朱允炆继承。

朱元璋一死,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推翻了朱允炆,自己继承了大统,当了皇帝。那么燕王朱棣这一支的字辈是什么呢?朱元璋早就做好了规定: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朱棣登基后,他的嫡长子朱高炽立为太子,朱棣死后,他就继承了皇位,是为明仁宗。大明王朝就一直在朱棣的这一系中传承。那么是不是每任皇帝都是在嫡子中传承,这就不一定了,大明王朝至朱棣以后虽然有14任皇帝,却只有十辈人,到“由”字辈就断绝了。

明英宗朱祁镇时期,年轻皇帝在太监王振的裹挟下御驾亲征,在土木堡被瓦剌大军俘虏,皇帝被俘,大明朝廷立刻立了新君,却没有拥立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为帝,他实在是太小了,才2岁,根本无法担当起力挽狂澜的重任。于谦等大臣在太后孙氏的首肯下,就立了朱祁镇同父异母的弟弟郕王朱祁钰为帝,这是大明王朝第一次平辈继承皇位。

朱祁钰做了七年皇帝,等明英宗朱祁镇回来后发动了夺门之变,又将皇位夺了回来。明英宗死后,嫡子朱见深继位当了皇帝,他的太子朱佑樘也是嫡子,可是朱佑樘的儿子就不是正妻皇后所生的嫡子了。大明王朝到了朱厚照一脉,就发生了第一次旁支继承。

朱厚照死后,他一生居然没有任何的子嗣,在内阁首辅杨廷和的筛选下,立了兴献王之子朱厚熜为帝,历史上著名的嘉靖皇帝,其后明朝皇位就在朱厚熜这一支里传承,直到最后天启皇帝朱由校死后,也是无子继承,再次将皇位传承给了平辈的朱由检,就是明朝最后一任皇帝崇祯。

太祖朱元璋(1328-1398)

年号“洪武”1368年称帝,在位31年

太祖朱元璋,安徽凤阳人,公元1368年8月,由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在大将徐达、常遇春等人的指挥下一举攻陷元大都--北京,宣告了元朝的灭亡。同年,朱元璋在建康(今南京)称帝,改元洪武,建立了明王朝,朱元璋是为明太祖。他死于1398年,时年71岁。

惠帝朱允炆(1377-1402)

年号“建文”1398年即位,在位5年

惠帝,太祖孙,皇太子朱标的次子,朱元璋在世时,大封王室,20多个儿子均封为亲王,分驻各地,惠帝登基后,进行削藩,以统一军事,惹恼诸王,燕王朱棣其兵北京,1402年攻入南京,惠帝一说被烧死,一说外逃。

成祖朱棣(1360-1424)

年号“永乐”1402年即位,在位23年

成祖朱棣,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棣以入京除奸为名,发动了“靖难之役“。经过四年的战争,在1420年打败惠帝统治集团,夺取了明朝政权,建元永乐,是为明成祖。

1421年迁都北京,并下令编纂了《永乐大典》。死于1424年,时年65岁。

仁宗朱高炽(1378-1425)

年号“洪熙”1424年即位,在位1年仁宗,明成祖长子,仁宗政治比较清明,采取一些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在位1年,死于1425年,时年48岁。

宣宗朱瞻基(1398-1435)

年号“宣德”1425年即位,在位11年

宣宗,仁宗长子,他和其父一样,比较能倾听臣下的意见与仁宗并称“仁宣之治”,宣宗时君臣关系融洽,经济也稳步发展。宣宗死于1435年,时年38岁。

英宗朱祁镇(1427-1464)

年号“正统”“天顺”(1435-1449;1457-1464)在位,在位23年

英宗,宣宗长子,即位时才9岁,被宦官王振专权,1449年,瓦喇大举南侵,王振惬英宗亲征,英宗被俘,史称“土木之变”,1450年,被放回,直到1457年,才又即位。死于1464年,时年38岁。

景帝朱祁钰(1428-1457)

年号“景泰”1449年即位,在位9年

宣宗次子,英宗被俘后被拥立为帝,即位后,用于谦为兵部尚书,粉碎了瓦喇对北京的进攻,迫使瓦喇放回英宗,英宗放回后,景帝将其软禁,直到1457年,景帝病危时,英宗才又被拥为帝。景帝死于1457年,时年30岁。

宪宗朱见深(1447-1487)

年号“成化”1464年即位,在位24年

宪宗,英宗长子,宪宗好方术,溺于女色,致使宦官“奸欺国政”。1487年,宪宗死,时年41岁。

孝宗朱佑樘(1470-1505)

年号“弘治”1487年即位,在位19年

孝宗,宪宗三子。孝宗“更新庶政,言路大开”,使英宗朝以来奸佞当道的局面,得以改观。被誉为“中兴之令主”。死于1505年,时年36岁。

武宗朱厚照(1491-1521)

年号“正德”1505年即位,在位17年

武宗,孝宗长子。好逸乐,贪女色,是明朝有名的荒唐皇帝,因荒*过度,死于1521年,时年31岁。

世宗朱厚璁(1507-1566)

年号“嘉靖”1521年即位,在位46年

世宗,宪宗孙,父兴献王。世宗前期颇有一些作为,诛杀宦官,节用宽民,但后期荒*无度,政治腐败,多次爆发农民起义世宗因服丹药中毒死,时年60岁。

穆宗朱载垕(1537-1572)

年号“隆庆”1566年即位,在位7年

穆宗,世宗第三子。在位7年,死于1572年,时年36岁。

神宗朱翊钧(1563-1620)

年号“万历”1572年即位,在位48年

神宗,穆宗第三子。即位时才10岁,由皇太后陈氏及李贵妃主持政务。神宗亲政后,深居宫中,荒*享乐,政治腐败,神宗时,北方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窥视中原。神宗死于1620年,时年58岁。

光宗朱常洛(1582-1620)

年号“泰昌”1620年即位,在位1月

光宗,神宗长子。是一个贪财好色的皇帝,由于*欲过度,即位当天就病倒了,后因服用丹砂过度而亡。时年39岁。

熹宗朱由校(1605-1627)

年号“天启”1620年即位,在位8年

熹宗,光宗长子。在位时任用宦官魏忠贤,致使政治腐败。努尔哈赤乘机攻占沈阳。熹宗死于1627年,时年23岁。

思宗朱由检(1610-1644)

年号“崇祯”1627年即位,在位17年

思宗,光宗第五子。即位后,诛杀魏忠贤,颇为勤政,勉力振作,无奈积重难反,各地农民起义不断爆发,北方皇太极又不断骚扰入侵,又崇祯性多疑,刚愎自用。终于在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在景山自缢身亡。时年35岁。死前于兰色袍服上大书“勿伤百姓一人”。

没有。

明朝宗室,明代皇族,明代宗室人口的爵位世袭和他们享受的经济待遇与历代相比最为丰厚,朱元璋建国之初,分封子孙于各地,“初封亲郡王、将军四十九位”,在政策刺激下,到了明朝末年朱元璋的子孙已繁衍至100万人之多。 

明代皇族子孙享有特权,不受普通法律约束,不归当地官府管制。诸王的府第、服饰和军骑,下天子一等,爵位世袭罔替,公侯大臣见了都要“伏而拜谒”,无需交税,甚至可以在地方收税、鱼课、盐店。极少部分宗室仗着特权对地方官员横加欺凌。

明太祖对子孙厚待,制定的丰厚俸禄标准,洪武九年(1376年)亲王禄米岁支五万石,钞二万五千贯,后来有所削减。为了让宗室们充分享受幸福,朱元璋规定皇族不必从事任何职业。每一个皇族后代,所有消费需要都由国家承担,这种无微不至的“爱护”,在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以至于明人不禁感慨,“我朝亲亲之恩,可谓无所不用,其厚远过前代矣”。

在“制度”决定之下,皇族们展开了激烈的生殖竞赛,如:庆成王光儿子就多达一百余人认,女儿更是不计其数。随着宗室人口的迅速增加,宗室领取的俸饷总数目巨大,禄米拨给的总数远超出国家各地一年的岁供京师的粮食。国家也因之背上沉重的负担。

很多人都说如果太子朱标在世,燕王朱棣是不会发动靖难之役的,但是我们看了《明史》相关记载,就会发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即使朱标在世,朱棣也不可能心甘情愿当他的燕王。

翅膀硬了就要起飞,燕子长成老鹰,必然要攫取猎物——朱棣的猎物,就是南京城里的九龙宝座,不管上面坐的是哥哥朱标还是侄子朱允炆。

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杀起贪腐的功臣们毫不手软,但是对自己的儿子,却是好得没法说:“皇子封亲王,授金册、金宝,岁禄万石(诚意伯刘基只有二百四十石,县令只有八十七石),府置官属。护卫甲士,少者三千人,多者万九千人(李善长想借汤和三百士兵修房子,就成了谋反)。”

虽然皇子们俸禄多权力大,但那毕竟是皇帝赐予的,总不如自己赏赐别人来得痛快。人心不足蛇吞象,皇子们的心,自然是异乎寻常的,比如七岁才拥有名字的燕王朱棣——就被刘基看出了“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

朱元璋实在是太忙了,直到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也就是朱元璋称帝的前一年,才想起自己还有七个儿子没取名,于是大笔一挥:老四叫朱棣,老五叫朱橚、老六叫朱桢。

除了给所有的儿子命名,朱元璋还想了一个高招,这个高招就记载于《大明会典·卷之一·宗人府》之中:为了区分嫡长子与嫡子、庶子后裔,明朝的宗室同辈不同字,太子朱标的二十代子孙谱系为“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四子朱棣的二十代子孙谱系为“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于是朱标的儿子叫允炆、允熥、允熞,孙子叫文奎、文圭,而朱棣的儿子叫高炽、高煦,孙子叫瞻基——从后世子孙的名字,一眼就能看出谁是太子嫡传,谁是燕王后裔。

这份字义不同的家谱,显示了诸子后裔的身份不同,也能看出朱元璋的真实想法:皇位只能从我大儿子朱标这一脉产生,其他皇子的后裔,只能打辅助。

出于对太子朱标的偏爱,朱元璋在朱标薨逝后,没有在诸子中挑选继承人,而是直接立朱允炆为皇太孙,而在此之前,燕王朱棣已经对皇位垂涎三尺跃跃欲试了——确切地说,朱棣的问鼎之心产生于洪武十五年,也就是姚广孝被分配到燕王府那一年,那一年,燕王朱棣三十二岁。

姚广孝不是一盏省油的灯,这是尽人皆知的事情,而且在当时也基本得到了公认:“姚广孝,年十四,度为僧,名道衍,字斯道。相者袁珙见之曰:‘是何异僧!目三角,形如病虎,性必嗜杀,刘秉忠流也。’道衍大喜。”

刘秉忠是把元世祖忽必烈推上皇位的“推诚协谋同德翊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常山王”,姚广孝以神似刘秉忠而大喜,可见其存志高远,并不甘愿以燕王府门客的身份了此一生。

存志高远的姚广孝遇到吞吐天地之志的燕王朱棣,自然是一拍即合:“燕王与语甚合,请以从。至北平,住持庆寿寺。出入府中,迹甚密,时时屏人语。《明史·卷一百四十五·列传第三十三》”

读者诸君都知道,太子朱标一直活到洪武二十五年,这就是说,在朱标活着的时候,姚广孝已经跟朱棣密谋了十年了,他们就是在等待一个起兵的时机和借口——即使朱标继位,朱棣也可以声称朱元璋“死因蹊跷”而“起兵靖难”。

有一心想当“推诚协谋同德翊运功臣”的姚广孝谋划,燕王朱棣想不造反都难,更何况他本来就有这个意思,于是姚广孝得偿所愿,被已经当上皇帝的朱棣封为“推诚辅国协谋宣力文臣、荣禄大夫、上柱国、荣国公”,可以跟刘秉忠肩膀头齐论弟兄了。

姚广孝就是要推翻一个皇帝立起一个皇帝,这也是朱棣不能不反的主要原因——这就是我们首先要考虑的第一件事:朱棣有心,姚广孝有意,不反是不可能的。

朱棣必反,因为他已经上了姚广孝的船,就再也下不来了,而且他也未必想下来。

因为有了姚广孝,所以朱棣不能不反,如果朱棣起兵的时候,龙椅上坐的是朱标,结果又会如何呢这里面我们也要考虑两件事:其一,朱标对兄弟们的态度以及兄弟们对朱标的态度;其二,功臣宿将的下场以及他们是支持朱棣还是支持朱标。

按照《明史·卷一百十五·列传第三·兴宗孝康皇帝(朱允炆给朱标上的谥号庙号,后来被朱棣取消了)》的记载,很多亲王都欠太子朱标的人情,偏偏是燕王朱棣不欠:“太子为人友爱。秦(朱樉)、周(朱橚)诸王数有过,辄调护之,得返国。有告晋王(朱棡)异谋者,太子为涕泣请,帝乃感悟。帝初抚兄子文正、姊子李文忠及沐英等为子,高后视如己出。帝或以事督过之,太子辄告高后为慰解,其仁慈天性然也。”

通过上面一段记载,我们就完全可以断定:朱标继位,并不会削藩,如果朱棣敢闹事,一定会被二哥三哥五弟六弟等人带着护卫按在地上摩擦,即使有姚广孝出谋划策,朱棣也不是众兄弟的对手,朱标只需咳嗽一声,有一大票兄弟愿意替大哥修理老四。

至于功臣宿将,那就有些问题了:朱棣的岳父徐达、朱标的岳父常遇春已经辞世,他们的儿子也不是一条心,仅以徐达为例,他的长子徐辉祖支持皇帝,次子徐膺绪是中间派,三子徐添福早已辞世,四子徐增寿暗通燕王,四个儿子尚且分成两帮,其他的人就更不用说了。

朱标继位,朱棣会不会起兵;朱棣起兵,亲王们会帮谁;朱家兄弟打架,功臣宿将会站在哪边这三件事都不能不考虑,笔者考虑的结果,是朱棣将会被捉到京城好吃好喝养起来,其他兄弟会主动交出兵权,回到京城陪大哥喝酒。

朱棣起兵,无果而终,这是笔者从善良的一面想象出的最好结果,但是皇家无亲,皇权诱惑,人性恶的一面也可能展现出来。比如宁王朱权,就是被朱棣忽悠上船后,又一脚踹到了当时还很贫瘠的南昌。如果朱棣像忽悠朱权一样,给诸王和武将们开出极其丰厚的条件,能有多少人跟着他“起兵靖难”朱棣起兵打朱标,能有几成胜算

嘉靖皇帝朱厚熜,是永乐大帝朱棣的后人。他完美地继承了朱棣的聪明睿智、操控权术的能力,当然了,朱厚熜也继承了朱棣要面子的性格。

按道理其实嘉靖皇帝朱厚熜,是没办法做皇帝的,因为他的父亲朱佑杬只被封为兴献王,并不是皇位的继承人。

朱厚熜是明宪宗朱见深的孙子,明孝宗朱佑樘的侄子,明武宗朱厚照的弟弟。这一层关系看下来,我们就能够明白,朱厚熜为什么不该继承皇位了。

因为朱见深把皇位传给了朱佑樘,而不是朱佑杬。朱佑樘把皇位传给了独生子朱厚照。结果朱厚照贪玩,年仅31岁就去世了,也没留下个儿子。

而朱厚照的父亲就他这么一个宝贝儿子,这么一来朱佑樘这一脉算是断掉了,为此朱厚熜就以朱厚照最年长的堂弟身份登上皇位。

朱厚熜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这辈子有二十多年不用上朝,但是他对明朝的局势了如指掌。可以说那些大学士、内阁大臣,全都被他玩得团团转。朱厚熜权谋的本事,也不比朱棣要差多少。先利用严嵩搬到了夏言这帮耿直的忠臣,又利用徐阶掣肘严嵩和严世蕃。虽然内阁执掌权柄数十年,可真正的权力,始终都在嘉靖皇帝手里。朱厚熜最著名的一件事,当然还是大礼议事件。朱厚熜被选拔为皇帝以后,杨廷和等人,是希望将朱厚熜过继给朱佑樘做养子,这么一来朱佑樘这一脉还能延续下去。

既然朱厚熜要被过继给朱佑樘了,那么他的生父朱佑杬,就不能被他称之为父皇了,而应该称之为皇叔父。这一点朱厚熜显然是不能接受的。

为此朱厚熜也闹起了脾气来,如果不答应他的要求,那么他这个皇帝就不做了,谁爱做谁做去。没办法,杨廷和等人只能选择妥协。

朱厚熜当年才不过15岁,就已经把杨廷和这些老臣给治理得服服帖帖了,可见朱厚熜的政治水平有多高。

其实朱厚熜和朱棣的命运还真有点相似。朱棣是藩王继位,朱厚熜也是藩王继位。朱厚熜对自己的这位祖先非常尊重。

之前朱棣的谥号是太宗,可是朱厚熜觉得这还不够,所以将朱棣的谥号改成了成祖。明成祖这个谥号,朱棣算是实至名归,因为后来的明朝皇帝,都是朱棣的子孙后代。

总结:朱厚熜跟朱棣一样,都是极度聪明的人,他们的行事风格虽然完全不同,可是目的是一样的,那就是牢牢掌握手里的皇权。

朱棣这辈子就不敢放松皇权,因为他明白,自己得国不正。而朱厚熜其实也不敢放松皇权,尽管不上朝,却能够巧妙地利用锦衣卫、司礼监和内阁之间互相制衡的关系,将皇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朱棣一脉亡国时传到了哪个字?有何依据?

明成祖朱棣一脉一直传承到了大明王朝灭亡,“由”字辈的崇祯皇帝朱由检。中国唯一一个从赤贫阶层爬到皇帝位的是朱元璋,他从一个放牛娃、乞...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