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国简介及详细资料

栏目:资讯发布:2023-12-09浏览:3收藏

徐国简介及详细资料,第1张

简介

徐国是夏朝所封的诸侯国。周初,在江苏泗洪县一带为中心,建立徐国,在周穆王时期,才肯臣服于周朝。徐国在东夷中最为强大,春秋时为楚国所败,公元前512年为吴国所消灭。

详细介绍

《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记载,徐氏为颛顼,皋陶的后代。禹时封伯益之子嬴若木于徐国。

夏禹时,伯益因辅佐治水有功,其子若木被封于徐(今山东郯城以北一带),建徐国。其后,历夏、商、周三代,徐国都是诸侯国之一。从周公旦开始,周成王、周康王几代中,西周和徐的战争是最频繁的。徐国参与了以武庚为首的商殷残余贵族的叛乱,抵制周公的东征。徐国的驹王起兵直接攻周一直打到黄河边上,徐的后人为"先君驹王西讨济于河"而自豪。鲁侯伯禽(周公旦的儿子)经常不断地与徐戎摩擦,《尚书·费誓》载:鲁与徐戎、淮夷有过激烈的战争,鲁国受到威胁很大,以至一度不敢打开国都的东门。至周穆王时,徐国之君徐偃王嬴诞在位,行仁义,结众心,颇得百姓拥护,四周有36个国家都派人向他朝贡。后来,他曾举兵进攻周朝都城,被周穆王打败后,在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一带的山中隐居下来。周穆王别封他的子孙为徐子,继续管理徐国。此后,徐国一直延续数百年。吴王阖闾(公子光)刺杀吴王僚夺取王位之后,公元前512年夏,吴国派出使臣,责令徐国(今安徽泗县)和钟吾国交出领兵在外的公子掩余和烛庸(吴王僚的两个弟弟)。徐君为吴姬所出,与这两个公子为近亲,不愿意加害他们。二国依仗有强楚撑腰,拒不从命,并私自放走二公子,让他们去投奔楚国。楚昭王十分得意,立即派出大员隆重迎接二公子,并让二公子在养地(今河南沈丘县)暂时住。接着,又命令莠尹然、左司马沈尹戍重修养城,把养城东北边的城父、东南边的胡田两块地方封给二公子,企图利用二公子危害吴国。这正好给了吴王出兵的口实。同年冬,吴王派孙武、伍子胥兴师伐罪。徐国才被吴国灭掉。徐国在中国历史上存在1649年,共有44代君王。其区域先在鲁南郯城一带,后迁至泗县、泗洪。徐偃王时最为强盛,疆域扩大到整个苏北、皖中、鲁南等江淮广大地区。彭城因徐国而改名,成为九州之一的徐州。

徐在西周为东夷集团中最大的国家,《韩非子》说他地域五百里。《诗经·大雅·常武》篇说"率彼淮浦,省此徐土"。目前,在浩浩茫茫的历史文献资料中,很少见到徐国的具体经营状态,如经济、生产方面的文字。但是我们从出土文物,特别是青铜器铭文考古中,可以获得一些间接的东西。

历史沿革 夏商历史

夏朝禹时,伯益因为辅佐禹治水有功,他的儿子嬴若木受封于"徐"(今邳郯地区),建立了徐国。

后来,在夏朝、商朝、西周三代,徐国一直是强大的诸侯国之一。

西周历史

周穆王时,曾派兵讨伐徐国,想要令他臣服,没有成功。到春秋时期,徐偃王时,向他朝者的国家有32国(《韩非子》作36国)。

周公旦时期,到周成王、周康王时期,西周和徐的战争非常频繁。徐国参加以武庚为首的商朝残余贵族针对周朝叛乱,反抗周公的东征。徐驹王起兵直接攻打周朝一直打黄河边,徐人自豪于"先君驹王西讨济于河"。

周公旦的儿子鲁公伯禽的鲁国经常和徐国发生磨擦。

周穆王统治时期,贤能的徐偃王嬴诞在位,大行仁义,得到百姓拥护。在这一时期,有32个徐国的邻国向徐朝贡。国力强盛了之后,徐偃王大举进攻周朝首都,差点获胜。周穆王打败徐国以后,徐偃王于彭城(今江苏徐州)一带山林隐居。于是,周穆王封他的子孙为徐子,继续统治徐国。

在此之后,徐国有了数百年的太平时期。

春秋历史

请参见二公子事件

公元前512年(吴王阖闾三年)夏天的时候,吴国派出使臣,责令徐国和钟吾国交出领兵在外的公子掩余和烛庸。二国依仗有强大的楚国作后台,拒不从命,并私自放走二公子,让他们去楚国。楚昭王很高兴,立即派出重要官员隆重迎接,并让他们在"养地"(今河南沈丘县)暂住。接着,又命令莠尹然、左司马沈尹戍重修养城,把养城东北边的城父、东南边的胡田两块地方封给二公子,企图利用二公子危害吴国。

这给了吴王出兵的借口。前512年冬天,吴王派孙武、伍子胥讨伐徐国和钟吾国。

灭亡事件

徐国因为"二公子事件",被吴国侵略,由于其军队不堪一击,结果被吴灭。

其实,也可以说是楚国和吴国不断蚕食他们的属国,所以灭亡。

灭亡之后

徐国亡国之后,其子孙以原国名"徐"为氏,是徐姓的起源之一。江西靖安被认为是徐国最后的家园。2007年1月6日,在靖安县水口乡李洲坳发现了一个东周古墓,根据考古专家徐长青等人对墓葬的分析研究,认为该古墓为春秋时期徐国最后一位君主章禹的妃嫔陪葬墓。该考古发现进一步佐证了江西靖安为徐国最后的据点。

徐国统计

徐国的国祚长达 1649年 ,共有 44 代君王。

徐国文化

古代青铜器出土文物,主要从商朝中、后期开始,到西周达鼎盛期。青铜器的制作标志著古代社会的生产和经济的发展。现已出土的西周青铜器有大量的铭文,极其丰富的证实和弥补了传统历史文献资料确切性及不足之处。西周金文中几次提到伐淮夷"孚吉金"的记录。"孚"相当于获取和掠夺的意思,"吉金"是优良的青铜器,徐戎是淮夷部族中最大的、具有代表性的国家。曾伯粟簋铭文载:"克逖淮夷,印燮繁汤(阳),金道锡行",表明当时(安徽)繁阳以南的淮夷地区盛产铜和锡。《兮甲盘》铭记载西周关市之征,对南淮夷和诸侯百姓的相应规定,铭文中说:"淮夷旧我帛晦(贿)人,毋敢不出帛、其积、其进人。""敢不用令(命令),则即刑戴(扑)伐",就是说淮夷必须向周王朝交纳吉金和财物,以及提供劳动力,否则就要讨伐。仅在周穆王时代,就发现十五器和淮夷有关的战争记录的铭文。(诗经·鲁颂·泮水)写鲁僖公征服淮夷,建造泮宫宴庆群僚的情况,以"憬彼淮夷,来献其琛(珍宝)。元(大)龟象齿,大赂(进献)南金(质优的青铜器制品)"为尾结之句。

徐国经济发达,是西周王朝赋税的主要提供地区,所以"征东夷""征东国"成为西周立国之后的主要战事,这在西周早期的许多青铜器铭文上也都有历史性的文字记载。

徐国有较多的青铜器出土文物。在廿世纪50年代之前,据资料就有廿四件之多,主要是日常生活、家庭、兵器等方面,例如:"徐王鼎"、"吮儿钟"、"徐髂尹钲"、"义楚钟"、"徐王义楚铺"、"王孙遗者钟"、"徐王庚儿钟"都是有铭文的。其他还有殷"徐伯鬲"、周"徐偃侯旨铭"、"徐偃王壶"、"豆形兽尊仪"、"徐宝蕴"、"大徐王寿铭"、"徐冠卑"、"环头大刀"之刀头。这些徐器大部分是徐国晚期(春秋时代)的东西,而徐国鼎盛期在西周,那时候的徐器想已在战乱中被掠夺、进献或散失,到目前为止尚不见批量出土、闻世、发现。

1965年,山东费县上冶镇台子沟村出土"徐子氽鼎",高215厘米、口径22厘米、重32公斤,铭文:"徐子氽之鼎百岁用之",系徐子"氽"随葬之品,同时出土的还有铜箭头等。1979年4月江西省靖安县出土三件青铜器都是徐国的遗物,其中有一件铭文18字"雁君之孙徐令尹者旨型,择其吉金,自作炉盘。"炉盆就如现在火盘,雁和偃同音,古文字可以通借。1982年在绍兴发掘一座春秋大型墓葬,出土的六件青铜器中有三件铸有铭文,这三件有铭文的铜器是鼎、炉、缶。缶的肩部有-周铭文因残损未能释读。炉的底部有铭文三行其中有"徐王之"的字样。鼎的器盖与器肩各有相同铭文44字,标明徐肴尹自作汤鼎。据考古学家考证,肴尹可能是管理祭祀的官。

关于青铜器,古代有"蚩尤作兵"的传说,东夷部落是蚩尤等的后裔,徐器制作曾经处于领先和承前启后的位置。徐器继承了商器的传统。例如:商器没有钟、只有铎,铎形状与钟已相同,但比钟小、口是向上的,有柄,执柄而敲鸣,如有铭文一般都刻在柄上。从西周开始才有口向下的钟出现,徐器"徐髂尹征"自名征城,就是考古中的句耀,句耀是铎的音变,在浙江绍兴出土有越器句镏,当系受徐器的影响。徐器也善于学习和模仿西周的青铜器制作,仰慕西周的礼制和文明。在安徽屯溪、江苏丹徒等地出土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不同于当时南方青铜器的制作风格,都带有棘刺类密集的变形动物纹及具有几何印纹、陶纹特点的细密花纹,徐器的中间过渡是难以否定的。

徐国的经济发展还可以从徐器铭文和徐姓家谱及杂史中得到一些印象。例如:绍兴出土的"徐肴尹汤鼎","肴尹"是商朝、徐国、楚国设有管理祭祀的官员。(逸周书·王会解)中有:"祝淮氏、荣氏"(注):"淮、荣二祝之氏也。"其中淮氏当系淮夷,居然当上了周王朝的巫祝,可见淮夷经济的发达带来文化的进步,不然,周王朝不可能把祭祀这一神圣的职务轻易地授给一个夷人。徐国是淮夷中代表性的国家,已经有十分明确的分工管理这方面的官员。

《诗经鲁颂·炯》是歌颂鲁国养马众多的篇章,相对来说淮夷地处江淮河网交错,航运事业占著优势。《英山徐氏宗谱》载:第三十八世祖先徐畅,"畅仕梦为司楫,主航运之事。周昭王南征,使畅操舟事之,行之汉泽,舟失其底,昭王死之,逸于南昌,报父仇也。""司辑"是管理航运和船舶的官员,联系早先出版的《中文大辞典》"徐偃王"条下注:"穆王时徐子治国,仁义着闻,欲舟行上国,乃导沟陈蔡之间……。"徐国居然想以航运的优势,开凿运河,其国力可想而知。

地理位置

徐国的区域最早在鲁南苏北以山东郯城为中心的区域,后迁移到徐州、泗县、泗洪。

徐偃王时最为强盛,疆域扩张到整个苏北、皖中、鲁南等江淮广大地区。

彭城因徐国而改名,后来成为九州之一的"徐州"(此时的"九州"与大禹治水时的"九州"不同,大禹时期"九州"中的徐州是指以山东鲁西鲁南为中心包括河北东部、江苏北部的区域)。

相关信息 徐国

国姓

嬴姓

爵位

侯爵,周穆王时改成子爵

国都

从北向南不断迁徙

始封此国者

夏朝禹

始祖

若木

兴亡年代

前20世纪至前512年

灭亡原因

被吴国所灭

史书记载

1 荀子。非相篇

2史记

(卷4周本纪)、(卷5秦本纪)

3楚辞七谏。沈江篇

4春秋左氏传

(始见于庄公二十六年)

徐国变迁 历史变迁

1、大禹继承父志治水,取得成功,得以继承舜的帝位。在大禹治水成功的过程中,得到伯益的支持。大禹晚年准备传位于伯益,可伯益淡于权位,主动让位给禹的儿子启,自己隐居于箕山之北。夏启六年,伯益被杀。为了笼络人心,夏启一面以重礼安葬伯益,一面将伯益的二儿子若木封于徐,即山东中部、南部,郯城一带。这就是徐国的创始。自此之后,徐国人以国为姓,徐姓宗族的主支由此繁衍、发展、壮大。若木,也就成了后世徐姓基本公认的血缘始祖。

2、到了商末,特别是周朝,徐国力量比较强盛,周一直认为它是周的抗衡者,所以对徐国不放心,频频征伐。对此,《诗经》中多有记载。徐国败退,南迁到泗洪一带,继续发展强大。此时徐国国君曾以诸侯国首领身份率兵西征,与周对峙。周穆王惧怕,承认徐君为诸侯的盟主。

3、西周的中后期,徐国传到徐偃王,在淮泗地区得以复兴,正如史料记载:"徐偃王处江东,地方五百里,行仁义,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徐国的复兴引起西周担心,于是命楚国举兵讨伐。徐偃王行仁义,不忍心杀其民,公元前963年便弃国北走,到彭城武原县东山下,随迁的百姓数万。所谓的武原县东山即在今天邳州西北,东山后来被称为徐山。

4、徐国败后,徐偃王曾经率领部分徐国人经海路南下,到达浙江宁波一带。所以今天浙江的徐姓在当地是望族。徐偃王终被追杀,怀抱美玉投海而死。由于徐偃王的仁义备受称赞,周在击败徐偃王后,又被迫封徐偃王的次子宝宗为爵,置都彭城,继续治理徐国,这便是今天的梁王城的由来。此时是在周共王(公元前922-公元前900年)时期。

5、春秋时七雄割据称霸,徐国再度南迁到淮南、江北苏皖接壤的淮泗地区。那时徐国已经国力弱小,民心比较松散,没有多强的抵御力量,夹在大国之间,小心翼翼生活。公元前512年,吴王夫差北渡淮河伐徐,放泗水淹徐国。徐王章羽披发文面,绑缚自己,领着妻子跪求夫差保留国土,夫差不准。章禹带着王室族人逃奔了楚国,徐国自此失去国号。

若木封徐之后,徐国经历了夏、商、周三个朝代,共有44代君王,存世1500余年。

都城变迁

徐国的都城也是几经迁徙,在1500多年迁徙中,有考证的主要有:

一是山东郯城。史家研究结果,徐国最初封国时,应在山东泰山东北以南到郯城一带。山东泗水的汉舒村有徐国第五代国君徐豹墓。2001年10月,郯城县 定徐豹墓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是洪泽湖一带的徐城。泗洪县境内太平乡有个香城村,"城"即指徐偃王所筑之城,香城是因为城里传说有座徐偃王妃子的粉妆楼而得名。

三是邳州梁王城(良王城)。目前发掘出来的邳州梁王城(含九女墩、鹅鸭城等遗址),可以确定为规模最大、时间最久的古徐国后期都城。连续三次发掘,共发现灰坑122座,墓葬22座,房址11座,出土文物一千余件。本地曾有"金銮殿"地名,出土19枚宫廷器乐青铜编钟,并镌刻"徐王子孙永保之用"铭文。专家张知寒先生在《略谈古代徐州》中说:"徐国治所(国都)在下邳。这是指徐偃王所建的徐国。徐偃王复国于邳,国都建在下邳理所当然。""良王城"在史籍中是有政治活动记载的,可以佐证良王城是徐国政治中心之城,又是徐国基地之城。

徐国文物 铭文中的相关记载

西周青铜器上金文中几次提到周朝伐淮夷孚吉金。"孚"的意思是:获取、掠夺。"吉金"代表优良的青铜器。而徐国为淮夷部族中最大的、具有代表性的国家。

"曾伯粟簋"铭文载:克逖淮夷,印燮繁汤(阳),金道锡行。意思是说:"在那个时期,(安徽)繁阳南边的淮夷地区盛产铜、锡这两种金属。"

《兮甲盘》铭载西周"关市之征"之后,对南方诸侯百姓的规定:淮夷旧我帛晦(贿)人,毋敢不出帛、其积、其进人。……敢不用令(命令),则即刑戴(扑)伐。意思是:"淮夷必须向周王朝交纳吉金和财物,以及提供劳动力,否则就要讨伐"。

周穆王时期,有十五器上的铭文有和淮夷,特别是徐国有关的战争记录。

《诗经·鲁颂·泮水》记载了鲁僖公征淮夷,建造"泮宫"宴请群臣的情况。结尾是:憬彼淮夷,来献其琛(珍宝)。元(大)龟象齿,大赂(进献)南金(质优的青铜器制品)。

徐国经济发达,对周朝提供了非常多的赋税。因此,征东夷、征东国变成了西周成立后的主要战争。这些,在西周初期许多青铜器铭文上都能找到记录。

徐国的出土青铜器非常多。其中,在二世纪50年代之前,有二四件。比如:

徐王鼎 吮儿钟 徐髂尹钲 义楚钟 徐王义楚铺 王孙遗者钟 徐王庚儿钟(以上都有铭文,以下都没有)商朝时期"徐伯鬲" 徐偃侯旨铭(这个和以下都是周朝时期的) 徐偃王壶 豆形兽尊仪 徐宝蕴 大徐王寿铭 徐冠卑 "环头大刀"的刀头。这些多是春秋时期的产物。但是,徐国的鼎盛期是西周。那时候的徐器多已散失,目前没有出土。

1965年,山东费县上冶镇台子沟村出土"徐子氽鼎"。

1979年江西省靖安县出土了三件青铜器。这些都是徐国的产物,其一件铭文:雁君之孙徐令尹者旨型,择其吉金,自作炉盘。炉盆为火盘,雁同偃(通假字)。

1982年,绍兴发掘出一座春秋时期的坟墓,出土了六件青铜器。其中,三件有铭文。这三件分别是:鼎、炉、缶。缶肩部有周代铭文,但是因残损,没有办法分辨。炉底部的三行铭文中带有徐王之三个字。鼎的盖与器肩都有相同的铭文,都是44字。其中,标明了徐肴尹自作汤鼎。据考证认为,"肴尹"有可能是管理祭祀的官员。

绍兴出土徐肴尹汤鼎。肴尹是商朝、徐国、楚国的祭祀官员。

徐国青铜器的意义

徐国青铜器有着明显的商器特征。举个例子:商器没有钟,但是有铎。他们的形状相同。区别是:铎比钟小,口朝上。并且有柄,执柄而敲鸣。它的铭文通常刻在柄上。

西周时期才出现了口向下的钟。徐器徐髂尹征就是铎。在浙江绍兴,曾经出土越国青铜器句镏,可以看出来它在很多方面受徐器影响。

徐器同样吸取了西周青铜器制作的技术。因为徐国在一定程度上仰慕西周的礼制和文明。安徽屯溪、江苏丹徒曾经出土春秋战国时期的徐国青铜器,与南方青铜器有非常不同的风格。它们都带有棘刺类密集的变形动物纹,而且具有几何印纹、陶纹特点的细密花纹,这些都是西周青铜器的显著特征。

所以说,徐器的过渡作用难以否定。

史书杂记

徐在西周为东夷集团中最大的国家。

《韩非子》中记载:地域五百里。

《诗经·大雅·常武》篇:率彼淮浦,省此徐土。

徐国在淮夷,地处江淮河网交错,航运事业占著优势。

《英山徐氏宗谱》载:第三十八世祖先徐畅,畅仕梦为司楫,主航运之事。周昭王南征,使畅操舟事之,行之汉泽,舟失其底,昭王死之,逸于南昌,报父仇也。"司楫"为海运官员。

徐偃王曾经"穆王时徐子治国,仁义着闻,欲舟行上国,乃导沟陈蔡之间……",竟然欲以航运优势,开运河,其国力必极强盛。

徐国是淮夷中的大国,由海岱区南下,在苏皖交界处立下根基,影响日炽。传说西周早期徐驹王帅师伐周,穆王之世又有徐偃王 陆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 ,并率师伐周的传说

伯禽在鲁时,曾不断征讨徐国。《史记·鲁世家》记载:伯禽率师伐之,作《费誓》,遂平徐戎,定鲁。《诗经·阕宫》篇有: 鲁侯之功,……遂荒 徐宅。"荒"的意思是占有。

徐国宗教主神:东皇太一(有可能和楚国最高天神是一个)

上古神裔东夷族主要成员,传说东夷族的始祖族长是后羿。

徐国世系 灭国之前

諡号

在位起讫

在位时间

备注

若木

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2052年

在位17年

夏禹封之于徐

奄延

公元前2053年-公元前2003年

在位51年

公元前2002年-公元前1986年

在位17年

公元前1985年-公元前1918年

在位68年

泓显

公元前1917年-公元前1903年

在位15年

公元前1902年-公元前1868年

在位35年

允迪

公元前1867年-公元前1833年

在位35年

公元前1832年-公元前1804年

在位29年

公元前1803年-公元前1783年

在位21年

公元前1782年-公元前1731年

在位52年

公元前1730年-公元前1695年

在位36年

公元前1694年-公元前1668年

在位27年

公元前1667年-公元前1624年

在位44年

公元前1623年-公元前1593年

在位31年

夏朝灭亡

蕃畅

广

绂(徐驹王)

名字不详,徐国强盛时期

诞(徐偃王)

和周穆王是同一时期君主

义楚

和鲁昭公是同一时期君主

宝宗(嬴宗)

章禹

-公元前512年

公元前512年,徐国灭亡

灭国之后

名字

备注

殉父国难

周元王(前476~前469)时,佐越兵,以复国仇

周贞定王(前468~前441)时为大夫

周贞定王时为大夫

周考王时为大夫,生闵、越

周威烈王时为大夫

周安王时为大夫

周烈王时为大夫

周显王时为大夫,生垂、辟

仕楚,为大夫

字新章(前345~前267),为东鲁徐氏一世祖

仕楚,为大夫

秦庄襄王时为丞相。世居徐州。生仲、矩。

(巿)

即徐福, 秦著名方士,东渡日本。

《爱莲说》(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注释:

(1)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元公”是周敦颐的谥号。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体裁,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论述道理。

(2)蕃:多。

(3)晋陶渊明独爱菊:陶渊明(365~427年),字元亮,谥号靖节先生,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字元亮,东晋浔阳柴桑(现在江西省九江市)人,著名的诗人。他很爱菊花,常在诗里写到,如《饮酒》诗里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向来称为名句。

(4)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自从唐朝以来,人们很爱牡丹。李唐,指唐朝。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世人,社会上的一般人。唐人爱牡丹,古书里有不少记载,如唐朝李肇的《唐国史补》里说:“京城贵游,尚牡丹……每春暮,车马若狂……种以求利,一本(一株)有直(同“值”)数万(指钱)者。”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我单单喜欢莲花,喜欢它从污泥里生出却不被沾染。余:我 淤泥:池塘或河沟里积存的污泥。

(6)濯(zhuó)清涟而不妖:在清水里洗过却不妖艳。濯,洗涤。清涟,水清而有微波的样子,这里指清水。妖,美丽而不端庄。

(7)不蔓不枝:名词作动词,没有缠绕的蔓,也没有旁逸的枝

(8)香远益清:香气越远越清。益,更,越。

(9)亭亭:耸立的样子。亭亭净值,笔直的洁净的立在那里。

(10)植:古义:立;今义:种下。

(11)亵(xiè)玩:轻易而随便的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

(12)隐逸者:隐居的人。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便隐居避世。

(13)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是花中的“富人”。牡丹是花中富贵的花,因为牡丹看起来十分浓艳,所以这样说

注: 翻译为:牡丹,是花中富贵的。

(14)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15)噫(yī):感叹词,相当于“唉”。

(16)菊之爱:对于菊花的喜爱。

(17)鲜(xiǎn)有闻:很少听到。鲜:少。

(18)宜乎:宜,应当,这里和“乎”连用,有“当然”的意思。

译文:

水上地上各种草和木的花,值得喜爱的是很多的。晋朝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非常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缠生藤蔓,不旁出冗枝,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贴近去轻慢地玩弄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则是花中的君子。唉!自从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过爱菊花的人了。像我一样爱莲花的人还有多少呢?但是爱牡丹的人却像星星一般的多。

“说”,古代文体之一,它往往借描绘事物以抒情言志,结合议论和记叙,而偏重议论一些的文体。周敦颐的《爱莲说》正是这种托物言志的文体中一篇不可多得的传世佳作。托物言志:就是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达某种情操、志向或思想感情。

[赏析]:周敦颐,北宋人,其人一生澹泊名利,不求闻达。他的这种高洁的人品,诚如北宋文学大家黄庭坚所誉:“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而他的传世散文佳作《爱莲说》恰恰正是他洒落胸怀所透射出的精神折光。莲花,是古往今来文人笔下高歌咏叹的对象,但大多数文人都是惊叹于它的清姿素容,并将其形诸笔端;而这篇散文精品却独辟蹊径,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从内容上看,这篇文章可明显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对莲花高洁的形象极尽铺排描绘之能事;第二部分则揭示了莲花的比喻义,分评三花,并以莲自况,抒发了作者内心深沉的概叹。

文章的前一部分,写出了莲花之美就在于其一个“洁”字。首先,“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写出了莲花身处污泥之中,却纤尘不染,不随世俗、洁身自爱和天真自然不显媚态的可贵精神;其次,“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写出了它里外贯通、外表挺直、表里如一、不牵扯攀附的高尚品质;再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写出了莲如傲然不群的君子一样,决不被俗人们轻慢玩弄。

前文所说的一切,事实上是作者人格的写照,是作者心志的自明,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文章的第二部分得到明证。正如作者所说:“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其间的潜台词就是感慨于象他一样具有莲花之洁的人实在太少了。

在写法上,《爱莲说》具有“说”这一文体的共同特点,即托物言志。文章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起,以浓墨重彩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寄予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反射出作者鄙弃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态心理和自己追求洁身自好的美好情操。同时,文章还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在文中几次以菊、牡丹反衬莲之美;还把菊花的隐逸,牡丹的富贵和莲花的高洁相对比,使“爱莲”之一主题得以加深,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是通过三种形象的对比,起到了突出中心,加深立意的作用,手法可谓高明之极。而且,文章以一个“爱”字贯通全文,使得文章结构谨严。 在文章结尾,作者一叹真正隐逸的高士极少,二叹品格高尚的君子罕见,三叹贪慕富贵的俗人很多,耐人寻味,发人深省。

这篇短文在语言上也同样富有特色,那就是优美简练,的确是如莲之美——“不蔓不枝”。

[解读]

这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小品,风格极为简洁,语言凝练自然,比喻贴切,寓意深刻。特别要提出的是,作为理学鼻祖周敦颐的作品,这篇作品没有理学的陈腐气,而保留了理学家长于说理议论的优点。

文章先写了陶渊明爱菊和世人盛爱牡丹的情况,作为一正一反的衬托,然后才从容不迫地说出自己喜爱莲花的原因,“出淤泥而不染”这一段是脍炙人口的片断,句句说的都是莲花,而同时句句又都是在说君子的道德品行。接下来作者分别把菊、牡丹和莲花称为花中的“隐逸者”、“富贵者”和“君子”,以比喻的方式,巧妙地把借花喻人的用意点了出来,赞颂了像莲花那样的君子的高尚志节,而对追求富贵的世俗思想加以讽刺。

[编辑本段]太极图说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又曰:“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大哉易也,斯之至矣。

作者:周敦颐(宋)

后人

绍兴籍的鲁迅(周树人)、周作人是其第32世孙,周恩来是其第33世孙。

广州市白云区龙归镇南村是周敦颐第9代后人的聚居地,现在已经到第31代。此外广东潮阳,浙江诸暨、金华等地都有周敦颐后人分布。

湖南省郴州市亦有元公后人,有中国银都之称的永兴县马田镇周家村现在已经到第34代。有世系家谱传下!

宗法(辈份)如下;

法后渊源衍爱莲

济子遐思水木缘

文风应自任皇系

仲季由西尚一鞭

光宗显祖承谟烈

世德祥开玉秀贤

有道家声能佑继

明经福泽定绵全

(光)字辈为始祖周归仁第36世孙(元公20世孙)现在已经到了归仁公50世,元公34世(有)字辈!

1 关于弥的诗句

关于弥的诗句 1带有弥字的诗句

寇来翻罪绮罗恩

诗好似君人有几

弥陀接引毫光照

寇戎安得不纷披

诗鬓无端又一春

弥弥脉脉得盈盈

寇公壮岁落巴蛮

诗好似君人有几

弥陀愿力堪凭据

顾况 寻僧二首 弥天释子本高情,往往山中独自行莫怪狂人游楚国,莲花只在淤泥生

姚合 和李十二舍人直日放朝对雪 今朝街鼓何人听,朝客开门对雪眠岂比直庐丹禁里,九重天近色弥鲜

周昙 春秋战国门·赵宣子 门人曾不有提弥,连嗾呀呀孰敢支临难若教无苟免,乱朝争那以獒为

李峤 送沙门弘景道俊玄奘还荆州应制(一作宋之问诗) 三乘归净域,万骑饯通庄就日离亭近,弥天别路长荆南旋杖钵,渭北限津梁何日纡真果,还来入帝乡

李峤 和麹典设扈从东郊忆弟使往安西冬至日恨不得同申拜庆 玉关方叱驭,桂苑正陪舆桓岭嗟分翼,姜川限馈鱼雪花含□晚,云叶带荆舒重此西流咏,弥伤南至初

李憕 和户部杨员外伯成寓直 落日弥纶地,公才画省郎词惊起草笔,坐引护衣香双阙天河近,千门夕漏长遥知台上宿,不独有文强

陆肱 松 雪霜知劲质,今古占嘉名断砌盘根远,疏林偃盖清鹤栖何代色,僧老四时声郁郁心弥久,烟高万井生

2带有弥字的诗词

芥子须弥 须弥芥子 恩底弥翁 大渐弥留

大夜弥天 疮痍弥目 硝烟弥漫 须弥世界

欲盖弥彰 罪大弥天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弥天大谎 弥天亘地 弥山遍野 弥日累夜

弥日亘时 弥患无形 弥天大罪 旷日弥久

老而弥笃 老而弥坚 仰之弥高 阿耳忒弥斯

南无阿弥陀佛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顾况 寻僧二首 弥天释子本高情,往往山中独自行莫怪狂人游楚国,莲花只在淤泥生

姚合 和李十二舍人直日放朝对雪 今朝街鼓何人听,朝客开门对雪眠岂比直庐丹禁里,九重天近色弥鲜

周昙 春秋战国门·赵宣子 门人曾不有提弥,连嗾呀呀孰敢支临难若教无苟免,乱朝争那以獒为

李峤 送沙门弘景道俊玄奘还荆州应制(一作宋之问诗) 三乘归净域,万骑饯通庄就日离亭近,弥天别路长荆南旋杖钵,渭北限津梁何日纡真果,还来入帝乡

李峤 和麹典设扈从东郊忆弟使往安西冬至日恨不得同申拜庆 玉关方叱驭,桂苑正陪舆桓岭嗟分翼,姜川限馈鱼雪花含□晚,云叶带荆舒重此西流咏,弥伤南至初

李憕 和户部杨员外伯成寓直 落日弥纶地,公才画省郎词惊起草笔,坐引护衣香双阙天河近,千门夕漏长遥知台上宿,不独有文强

陆肱 松 雪霜知劲质,今古占嘉名断砌盘根远,疏林偃盖清鹤栖何代色,僧老四时声郁郁心弥久,烟高万井生

3带有弥字的诗词

芥子须弥 须弥芥子 恩底弥翁 大渐弥留 大夜弥天 疮痍弥目 硝烟弥漫 须弥世界 欲盖弥彰 罪大弥天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弥天大谎 弥天亘地 弥山遍野 弥日累夜 弥日亘时 弥患无形 弥天大罪 旷日弥久 老而弥笃 老而弥坚 仰之弥高 阿耳忒弥斯 南无阿弥陀佛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顾况 寻僧二首 弥天释子本高情,往往山中独自行莫怪狂人游楚国,莲花只在淤泥生 姚合 和李十二舍人直日放朝对雪 今朝街鼓何人听,朝客开门对雪眠岂比直庐丹禁里,九重天近色弥鲜 周昙 春秋战国门·赵宣子 门人曾不有提弥,连嗾呀呀孰敢支临难若教无苟免,乱朝争那以獒为 李峤 送沙门弘景道俊玄奘还荆州应制(一作宋之问诗) 三乘归净域,万骑饯通庄就日离亭近,弥天别路长荆南旋杖钵,渭北限津梁何日纡真果,还来入帝乡李峤 和麹典设扈从东郊忆弟使往安西冬至日恨不得同申拜庆 玉关方叱驭,桂苑正陪舆桓岭嗟分翼,姜川限馈鱼雪花含□晚,云叶带荆舒重此西流咏,弥伤南至初 李憕 和户部杨员外伯成寓直 落日弥纶地,公才画省郎词惊起草笔,坐引护衣香双阙天河近,千门夕漏长遥知台上宿,不独有文强陆肱 松 雪霜知劲质,今古占嘉名断砌盘根远,疏林偃盖清鹤栖何代色,僧老四时声郁郁心弥久,烟高万井生。

4哪些诗句中含有“弥”字

感遇诗三十八首 舒可弥宇宙,卷之不盈分。 吾闻西方化,清净道弥敦。

入若耶溪 岩中响自答,溪里言弥静。

九月九日登龙山 东弥夏首阔,西拒荆门壮。

诗品二十四则·豪放 真力弥满,万象在旁。

辋川集二十首·临湖亭 当轩弥滉漾,孤月正裴回。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取笑同学翁,浩歌弥激烈

乐府杂曲·鼓吹铙歌·铁山碎 利泽弥万祀,功不可逾。

林园即事寄舍弟ヨ(次荆州时作) 颓思茅檐下,弥伤好风景

乐府杂曲·鼓吹铙歌·晋阳武 后土荡,玄穹弥

临高台 东弥长乐观,西指未央宫

乐府杂曲·鼓吹铙歌·苞枿弥巴蔽荆,负南极以安

赛神 忧虞神愤恨,玉帛意弥敦。

从军中行路难二首 交趾枕南荒,昆弥临北户。

寿春节进大蜀皇帝五首 今日降神天上会,愿将天福比须弥。

水墨松石 兰堂坐久心弥惑,不道山川是画图

初晴落景 晚霞聊自怡,初晴弥可喜

初春登楼即目观作述怀弥怀矜乐志,更惧戒盈心

奉和入潼关 前旌弥陆海,后骑发通伊。

5含有“皓”,“皓月”或者“弥”字的古诗词

薛奇童 吴声子夜歌(一作崔国辅诗,题云古意) 净扫黄金阶,飞霜皓如雪。下帘弹箜篌,不忍见秋月。

皇甫冉 同李三月夜作 霜风惊度雁,月露皓疏林。处处砧声发,星河秋夜深。

鲍家四弦 送韦生酒 白露湿庭砌,皓月临前轩。此时去留恨,含思独无言。

陆龟蒙 相和歌辞·陌上桑 皓齿还如贝色含,长眉亦似烟华贴。邻娃尽著绣裆襦,独自提筐采蚕叶。

常建 题法院 胜景门闲对远山,竹深松老半含烟。皓月殿中三度磬,水晶宫里一僧禅。

吕温 晋王龙骧墓 虎旗龙舰顺长风,坐引全吴入掌中。孙皓小儿何足取,便令千载笑争功。

白居易 病免后喜除宾客 卧在漳滨满十旬,起为商皓伴三人。从今且莫嫌身病,不病何由索得身。

蔡京 责商山四皓 秦末家家思逐鹿,商山四皓独忘机。如何鬓发霜相似,更出深山定是非。

陆龟蒙 陌上桑 皓齿还如贝色含,长眉亦似烟华贴。邻娃尽著绣裆襦,独自提筐采蚕叶。

胡曾 咏史诗·四皓庙 四皓忘机饮碧松,石岩云殿隐高踪。不知俱出龙楼后,多在商山第几重。

刘兼 春夜 薄薄春云笼皓月,杏花满地堆香雪。醉垂罗袂倚朱栏,小数玉仙歌未阕。

李续 和绵州于中丞登越王楼见寄(时为同州刺史) 早年登此楼,退想不胜愁。地远二千里,时将四十秋。邅迍多失路,华皓任虚舟。诗酒虽堪使,何因得共游。

齐己 过商山 叠叠叠岚寒,红尘翠里盘。前程有名利,此路莫艰难。云水侵天老,轮蹄到月残。何能寻四皓,过尽见长安。

萧颖士 江有枫一篇十章 有鸟有鸟,粤鸥与鹭。浮湍戏渚,皓然洁素,忘其猜妒。彼何人斯,曾足伤惧。

李白 友人会宿 涤荡千古愁,留连百壶饮。良宵宜清谈,皓月未能寝。醉来卧空山,天地即衾枕。

韦应物 月夜 皓月流春城,华露积芳草。坐念绮窗空,翻伤清景好。清景终若斯,伤多人自老。

刘长卿 弄白鸥歌 泛泛江上鸥,毛衣皓如雪。朝飞潇湘水,夜宿洞庭月。归客正夷犹,爱此沧江闲白鸥。

宋之问 夜饮东亭 春泉鸣大壑,皓月吐层岑。岑壑景色佳,慰我远游心。暗芳足幽气,惊栖多众音。高兴南山曲,长谣横素琴。

骆宾王 途中有怀 眷然怀楚奏,怅矣背秦关。涸鳞惊照辙,坠羽怯虚弯。素服三川化,乌裘十上还。莫言无皓齿,时俗薄朱颜。

张说 奉和同皇太子过慈恩寺应制二首 朗朗神居峻,轩轩瑞象威。圣君成愿果,太子拂天衣。至乐三灵会,深仁四皓归。还闻涡水曲,更绕白云飞。

李乂 幸白鹿观应制 制跸乘骊阜,回舆指凤京。南山四皓谒,西岳两童迎。云幄临悬圃,霞杯荐赤城。神明近兹地,何必往蓬瀛。

沈佺期 和中书侍郎杨再思春夜宿直 西禁青春满,南端皓月微。千庐宵驾合,五夜晓钟稀。星斗横纶阁,天河度琐闱。烟光章奏里,纷向夕郎飞。

王维 泛前陂 秋空自明迥,况复远人间。畅以沙际鹤,兼之云外山。澄波澹将夕,清月皓方闲。此夜任孤棹,夷犹殊未还。

李白 古风 美人出南国,灼灼芙蓉姿。皓齿终不发,芳心空自持。由来紫宫女,共妒青蛾眉。归去潇湘沚,沉吟何足悲。

李白 览镜书怀 得道无古今,失道还衰老。自笑镜中人,白发如霜草。扪心空叹息,问影何枯槁。桃李竟何言,终成南山皓。

杜甫 散愁二首 闻道并州镇,尚书训士齐。几时通蓟北,当日报关西。恋阙丹心破,沾衣皓首啼。老魂招不得,归路恐长迷。

杜甫 舟月对驿近寺 更深不假烛,月朗自明船。金刹青枫外,朱楼白水边。城乌啼眇眇,野鹭宿娟娟。皓首江湖客,钩帘独未眠。

司空曙 送菊潭王明府 业成洙泗客,皓发著儒衣。一与游人别,仍闻带印归。林多宛地古,云尽汉山稀。莫爱浔阳隐,嫌官计亦非。

司空曙 龙池寺望月寄韦使君阎别驾 清光此夜中,万古望应同。当野山沈雾,低城树有风。花宫纷共邃,水府皓相空。遥想高楼上,唯君对庾公。

王建 题寿安南馆 明蒙竹间亭,天暖幽桂碧。云生四面山,水接当阶石。湿树浴鸟痕,破苔卧鹿迹。不缘尘驾触,堪作商皓宅。

6关于桑葚的诗句

湘灵君>

鼓瑟湘灵粲匹抻, 读来弥觉世间珍

诗成七步陈王咏, 须断数根子美吟

云树遥思知路远, 清芬陡挹仰商参

屏中习见天花散, 得接仁风万象春

七绝三首 桑葚

桑舍幽幽掩碧丛,清风小径露芳容。

参差红紫熟方好,一缕清甜心底溶。

恰是春风三月时,芳容依旧恋琼枝。

情怀已酿深深紫,未品酸甜尽可知。

又见春风化雨时,瑶台一别未言痴。

殷红莫问何因染,桑果铺成满地诗。

采桑子 苏轼

多情多感仍多病。

多景楼中,尊酒相逢,

乐事回头一笑空。

停杯且听琵琶语。

细捻轻扰,醉脸春融,

斜照江天一抹红。

佛山8大金秋游精品线路——红色足迹,醉美乡村之旅

一、线路总览

第一天:紫南村——西樵山红色文化长廊——南海博物馆

第二天:松塘村——区梦觉生平事迹展陈馆(区梦觉故居——渔耕粤韵文化旅游园——南海九江镇烟桥古村——鹭鸟天堂——吴家大院

第三天:白坭创意良仓——江根村——广三铁路革命斗争事迹学习教育基地——大旗头古村(中共南三番工委旧址——三水森林公园

第四天:南丹山森林王国景区——九道谷生态旅游度假区

二、打卡指南

_紫南村

紫南于明末清初开村立基,村脉传承三百余载,是典型的珠三角桑基鱼塘村落,全村一派岭南水乡田园风光。这里既有岭南水乡的基底,又有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风貌,传统与现代在这里完美交融。这里有一处国家级AAA景区,有2万米的生态绿道、2万米的景观河岸、60多座横跨水网河涌的大小桥梁,有特色民宿、农耕文化园、吴信坤艺术馆、紫南三馆等。整个村庄,就像一座美丽的大花园。

地址: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紫南文化旅游区

电话:0757-82560265

图虫创意ID:1042984145918754832

_西樵山红色文化长廊

西樵山红色文化长廊由抗日战争时期有关西樵的革命先驱事迹、西樵山上山下的抗战事迹、西樵山抗日阵亡将士暨死难同胞纪念碑等内容组成。用一个个人物、一则则故事、一段段历史串连起西樵山的革命文化红色轨迹,发掘西樵山的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西樵山景区

开放时间:7:30-17:30

电话:400-111-9288

_南海博物馆

南海博物馆是集收藏、保护、研究、展示和学术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是展示西樵山文化、广府文化等南海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西樵山南门入口东侧

开放时间:9:00-17:00(逢周一闭馆,法定节日和特殊情况例外

电话:0757-81080100、0757-81080101

_松塘村

“传承了文化,记住了乡愁”,这是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对松塘村的盛誉。至今已有800年历史的松塘村,位于国家5A级旅游景区西樵山麓下,镬耳屋群倚岗列建,百巷朝塘。岭南建筑结构至今仍保存完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上金瓯社区松塘村

开放时间:全天

_区梦觉生平事迹展陈馆(区梦觉故居

区梦觉故居始建于清代,坐西南朝东北,三间两廊,面阔94米,进深854米,占地面积8027平方米,花岗岩石墙脚、青砖墙、素胎金玉满堂勾头、龙船脊、镬耳山墙。区梦觉故居内设有展陈,主要展现区梦觉的家乡情和成长经历。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上金瓯社区松塘村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1:30、14:30-16:30

电话:0757-86868080

_渔耕粤韵文化旅游园

年,佛山桑园围成功入选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成为广东省第一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渔耕粤韵文化旅游园,位于南海西樵山下世界级遗产桑园围核心区,是集游玩、娱乐、休闲为一体的体验式文化旅游园。你可以坐游船、摘桑果、参观桑蚕文化展示馆,尽情感受“耕读田园”的乐趣。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南九路

开放时间:8:30-17:30

电话:0757-66826300

_南海九江镇烟桥古村

韵味十足的百年古村——烟桥古村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烟南村委会。从“孝廉公”由南雄珠玑巷迁来南海九江石龙村,传六代至慕庄公,明朝正统年间(1436-1449年迁往烟桥,并于明代正统十四年(1450年建村。古村规划严整,肌理尚存,保存了大量清代古建筑群,其中何氏六世祖祠以及旌表节孝牌坊都是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人就有号“七十二峰山人”、“烟桥老人”的何_和清嘉庆进士、兵部主事、员外郎何文绮等。民俗活动有扒龙舟、重阳敬老、清明祭祖、拜北帝、拜祠堂和编修家谱。美食有大盘鱼、醉翁鸡等。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烟桥村道

_鹭鸟天堂

鹭鸟天堂南海新八景之一,位于九江镇璜玑管理区东风村。自清代道光年间(1821年—1850年,鹭鸟在此世代繁衍。至今,在四周鱼塘环绕、修竹成林的近三公顷范围内,栖宿着6万多只鹭乌。观鹭最佳时间是早晨或傍晚时分。白鹭、灰鹭、草鹭等各种各样的鹭鸟因昼伏夜出或昼出夜伏的习性而交相往返,上下翻飞,百鸟齐鸣,与霞光辉映,构成一大奇景。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璜矶管理区东风村

_吴家大院

传统与西方艺术的碰撞——吴家大院由旅越华侨吴庚南及畅如兄弟始建于清末光绪年间(1887年,其子侄于民国初年(1927~1932年进行扩建。大院曾遭拆改,建有6幢镬耳大屋、4幢高层洋楼及花园、亭阁等。是近代岭南建筑文明与西洋文化元素的完美结合,也是佛山地区面积较大、保存较为完好的百年古建筑群。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人民路40号

_白坭创意良仓

白坭旧粮仓见证了白坭农耕文明的辉煌,守护着一方百姓的温饱。随着时代的进步,旧粮仓完成使命退出了历史舞台,变身为白坭创意良仓。

白坭创意良仓前身为国营三水县白坭粮食加工厂,至今已有63年的历史。平房仓虽已锈迹斑斑,但它承载的年代记忆仍历久弥新。白坭创意良仓是白坭乡村振兴核心项目之一,以米**为主色调,以米粒做元素喻五谷丰登,吸引着各方游客前来“打卡”。

地址:佛山市三水区白坭镇西江公园

_江根村

江根村座落于三江汇流之处,取江河源头之意而得名。这里山水相依,绿意葱茏,是佛山三水最富传奇色彩的村落。“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自古以来,江根文风昌盛。陈白沙在此“思贤”,何维柏山上结庐如今,耕读传家的好家风还在昆都山下的江根流传。

昆都山、思贤_、云从公园、五显古庙、何维柏“廉”文化读书堂与润笔池等项目景点已成为三水乡村旅游一张闪亮的名片。

地址:佛山市三水区西南街道江根村

_广三铁路革命斗争事迹学习教育基地

广三铁路始建于1901年,是中国最早的复线铁路。作为岭南地区重要的交通干线,它既见证了近代中国人民饱受屈辱的悲惨历程,也见证了近代以来中国***带领中华儿女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而作的不懈斗争。广三铁路革命斗争事迹学习教育基地沿着历史的轨迹,记录了广三铁路上发生的可歌可泣故事和艰苦卓绝斗争。

地址:佛山市三水区西南街道办事处对面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五8:30-12:00、14:00-17:30

_大旗头古村(中共南三番工委旧址

1940年至1941年间,中共前北江特委为进一步加强对南海、三水、番禺北部沦陷区抗日工作的领导,1940年10月成立中共南(海三(水番(禺沦陷区工作委员会(简称南三番工委。南三番工委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壮大党领导的武装队伍,发展进步青年入党、壮大党的力量,在广州等地购买药品、日用品支援部队,想方设法解决经济困难和扩大职业掩护。该旧址建于清朝末年,坐西朝东。一屋两廊结构,面阔113米,进深112米。年,乐平镇斥资对其进行修缮并挂牌红色地标,内有展板和实物展出,整体保存现状好、结构稳固。

地址:佛山市三水区乐平镇新旗村委会大旗头村

_三水森林公园(三水烈士陵园

三水烈士陵园是三水解放的重要纪念物。烈士陵园始建于1958年,1964年重修,原址位于三水旧西南公园。2003年4月,迁至三水纪念广场,现占地面积1243618平方米,保护利用面积442727平方米。陵园西北部立有一块革命烈士纪念碑,该碑为纪念解放西南镇而牺牲的烈士而立,碑正面刻有原广东省省长刘田夫题写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陵园环境优美,绿树成荫,四周植满桉树和台湾相思树。

地址:佛山市三水区云东海街道三水森林公园博物馆西侧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五8:30-12:00、14:00-17:30

_南丹山森林王国景区

南丹山森林王国一般指南丹山。南丹山森林王国位于素有“中国绿色名镇”的三水区南山镇境内。与清远、四会交界,距佛山市中心、广州、东莞等地仅1个半小时车程。南丹山是历史悠久的佛道文化名山,山内开元寺和万寿宫均已一千多年。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南山镇528省道

_九道谷生态旅游度假区

佛山市三水九道谷自然生态旅游区位于三水区迳口华侨经济区的九道山内,占地面积约3000亩,整个景区野趣横生,丛林密布,各类野生植物1000多种,其中以“一藤成景”的野生“禾雀花”沿溪遍布从而成为当今都市人向往的“世外桃源”。九道谷风景区集漂流、探险、拓展、休闲、娱乐、美食等多功能项目于一体,是综合性极强的原始生态度假乐园。

地址:佛山三水区迳口华侨经济区的九道山内

推荐拓展阅读:

2021佛山金秋文旅消费惠民季活动全攻略

  蜀国点名册

  刘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刘胜后代,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蜀汉昭烈皇帝。

  刘禅,字公嗣,后主。自缚投降。刘永,字公寿,先主子,鲁王。

  刘理,字奉孝,后主庶弟,梁王。

  刘辑,理子,奉车都尉,封乡侯。

  刘胤,理子,哀王。

  刘承,胤子,殇王。

  刘封,刘备义子,有武艺,气力过人,副军中郎将。被赐死。

  甘皇后,沛人。

  穆皇后,陈留人。

  孙夫人,东吴宗室。

  敬哀皇后,张飞长女,后主皇后。

  张皇后,敬哀之妹,后主皇后。

  王贵人,敬哀张皇后侍人。

  刘璇,字文衡,后主太子。死于乱军中。

  刘瑶,后主子,安定王。

  刘琮,后主子,西河王。

  刘瓒,后主子,新平王。

  刘谌,后主子,北地王。蜀灭亡时自杀。

  刘恂,后主子,新兴王。

  刘虔,后主子,上党王。

  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丞相,武乡侯,领益州牧。病死于军中,时年54岁。

  诸葛瞻,字思远,亮子,行都护卫将军。临阵战死,时年37。

  诸葛尚,瞻长子。与父亲一起战死涪城。

  诸葛京,瞻次子。

  诸葛均,亮弟,长水校尉。

  诸葛乔,字伯松,瑾次子,驸马都尉。

  诸葛攀,乔子,行护军翊武将军。

  诸葛显,攀子。

  关羽,字云长,河东解人,前将军,假节钺,壮缪侯。被东吴偷袭兵败被杀。

  关兴,字安国,关羽子,侍中、中监军,壮缪侯。

  关统,兴子,官至虎贲中郎将,壮缪侯。

  关彝,兴庶子,彝壮缪侯。

  关平,羽义子。与关羽一起被杀。

  张飞,字翼德,涿郡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桓侯。被部下张达、范强暗杀。

  张苞,飞长子,桓侯。

  张遵,苞子,尚书。

  张绍,飞次子,侍中、尚书仆射,桓侯。

  马超,字孟起,右扶风茂陵人,骠骑将军,领凉州牧,威侯。

  马岱,马超弟,平北将军,陈仓侯。

  黄忠,字汉升,南阳人,后将军,刚侯。

  黄叙,忠子。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镇军将军,顺平侯。

  赵统,虎贲中郎,督行领军,顺平侯。

  赵广,牙门将。随姜维出征沓中,临阵战死。

  庞统,字士元,襄阳人,司马徽称他为南州士之冠冕。军师中郎将,关内侯。围攻雒县,为流矢所中,时年36。

  庞宏,字巨师,统子,涪陵太守。

  庞林,统弟,荆州治中从事。随黄权投魏。

  法正,字孝直,右扶风郿人,尚书令、护军将军,翼侯。

  法邈,关内侯,奉车都尉、汉阳太守。

  许靖,字文休,汝南平舆人,善于评价人,太傅。

  许钦,靖子。

  许游,钦子,尚书。

  陈祗,字奉宗,汝南人,许靖兄外孙,侍中守尚书令,加镇军将军。

  陈裕,祗子,黄门侍郎。

  吕义,字季阳,南阳人,尚书令。

  吕辰,义子,成都令。

  吕雅,义次子,有文才,著《格论》十五篇。

  麋竺,字子仲,东海朐人,安汉将军。

  麋威,竺子,虎贲中郎将。

  麋照,威子,虎骑监。

  麋芳,字子方,东海人,南郡太守。降吴。

  孙乾,字公佑,北海人,从事中郎,秉忠将军。

  简雍,字宪和,涿郡人,昭德将军。

  伊籍,字伯机,山阳人,昭文将军。

  秦宓,字子敕,广汉绵竹人,大司农。

  夏侯纂,广汉太守。

  董和,字幼宰,南郡枝江人,掌军中郎将。

  董允,字休昭,和子,侍中守尚书令。

  董宏,允孙,晋巴西太守。

  刘巴,字子初,零陵烝阳人,尚书令。

  马良,字季常,襄阳宜城人,马良眉中有白毛,人称白眉马良,其兄弟五人被称为“马氏五常,白眉最良。”左将军掾,夷陵之战中阵亡,36岁。

  马秉,良子,骑都尉。

  马谡,字幼常,良弟,为人言过其实,绵竹成都令,越希太守,街亭之战失误,被斩,39岁。

  陈震,字孝起,南阳人,卫尉,城阳亭侯。

  陈济,震子,城阳亭侯。

  孟达,字子敬,宜都太守。

  彭漾,字永年,广汉人,阳江太守。

  廖立,字公渊,武陵临沅人,长水校尉。被流放汶山郡。

  李严,字正方,南阳人,骠骑将军,都乡侯,假节,加光禄勋。因误军机流放梓潼郡。

  李丰,严子,朱提太守。

  刘琰,字威硕,鲁国人,固陵太守,都乡侯。

  魏延,字文长,义阳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南郑侯。孔明死后与杨仪不和被杀。

  杨仪,字威公,襄阳人,有才干,丞相参军长史,绥军将军。因不满地位被流放汉嘉郡,自杀。

  霍峻,字仲邈,南郡枝江人,梓潼太守、裨将军。

  霍弋,字绍先,峻子,监军、翊军将军,建宁太守。

  王连,字文仪,南阳人,屯骑校尉,领丞相长史,封平阳亭侯。

  王山,连子,江阳太守。

  向朗,字巨达,襄阳宜城人,左将军,显明亭侯。

  向条,朗子,御史中丞。

  向宠,朗兄子,中领军。延熙三年,征汉嘉蛮夷,阵亡。

  向充,宠弟,射声校尉、尚书。

  张裔,字君嗣,蜀郡成都人,辅汉将军,领留府长史。

  张毣,裔子,三郡守、监军。

  张郁,毣子,太子中庶子。

  杨洪,字季休,犍为武阳人,蜀郡太守,越骑校尉,关内侯。

  黄元素,汉嘉太守。

  费诗,字公举,犍为南安人,谏议大夫。惧罪降魏。

  王冲,广汉人,牙门将。

  杜微,字国辅,梓潼涪人,谏议大夫。

  五梁,字德山,犍为南安人,习儒学,谏义大夫、五官中郎将。

  周群,字仲直,巴西阆中人,儒林校尉。

  张裕,蜀郡人,善相,州后部司马。

  杜琼,字伯瑜,蜀郡成都人,精通究安术,左中郎将、大鸿胪、太常。

  许慈,字仁笃,南阳人,善郑氏学,学士。

  许勋,慈子,博士。

  胡潜,字公兴,学士。

  孟光,字孝裕,河南洛阳人,汉太尉孟郁之族。符节令、屯骑校尉、长乐少府,迁大司农。

  来敏,字敬达,义阳新野人,来歙后代。父来艳,汉朝司空。官至执慎将军。

  来忠,敏子,博览经学,参军。

  尹默,字思潜,梓潼涪人,通诸经史,大中大夫。

  尹宗,默子,博士。

  李撰,字钦仲,梓潼涪人,中散大夫、右中郎将。

  陈术,字申伯,汉中人,博学多闻,著《释部》七篇,《益部耆旧传》,《志》,三郡太守。

  谯周,字允南,巴西西充国人,中散大夫。

  谯熙,周长子。

  谯贤,周次子。

  谯同,周三子,最像谯周。

  郤揖,都督。

  郤正,字令先,河南偃师人,揖子,祖父俭,灵帝末为益州刺史。官至令史。

  张通,汝南人,殿中督。

  黄权,字公衡,巴西阆中人,曾出谋破杜濩、朴胡,杀夏候渊,据汉中。治中从事。不得已降魏。

  黄邕,权子。

  黄祟,权子,尚书郎。

  李恢,字德昂,建宁俞元人,安汉将军,建宁太守,汉兴亭侯。

  李遗,恢子,汉兴亭侯。

  李球,恢弟子,羽林右部督。随诸葛瞻拒邓艾,死于绵竹。

  吕凯,字季平,永昌不韦人,云南太守,阳迁亭侯。为叛夷所害。

  吕祥,凯子,阳迁亭侯。

  王伉,亭侯,永昌太守。

  马忠,字德信,巴西阆中人,为人宽济有度量,镇南大将军,彭乡亭侯。

  马修,忠子。

  阎芝,巴西太守。

  阎宇,有功干,于事精勤,右大将军。

  张表,时名士。

  王平,字子均,巴西宕渠人,原来市魏将,不受重用投向刘备,为人忠勇而严整,平前监军、镇北大将军,统汉中。后与魏将徐质交锋,临阵阵亡。

  王训,平子,左将军,封宕渠侯。

  张嶷,字伯岐,巴郡南充国人,为人识断明果。荡寇将军,关内侯。

  张瑛,嶷长子,西乡侯。

  张护雄,嶷次子,关内侯。

  蒋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人,孔明称之“社稷之器”,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大将军、录尚书事、安阳亭侯。

  蒋斌,琬子,绥武将军、汉城护军。为乱兵所杀。

  蒋显,琬子,有才学,为太子仆。为乱兵所杀。

  刘敏,左护军、扬威将军,云亭侯。

  费祎,字文伟,江夏人,宽济而博爱,大将军,录尚书事,领益州刺史,成乡侯。被降将郭循所杀。

  费承,祎子,黄门侍郎。

  费恭,祎子。

  姜维,字伯约,天水冀人,好郑氏学,有文有武,督中外军事,大将军,平襄侯。被乱兵杀死。

  胡济,镇西大将军。

  邓芝,字伯苗,义阳新野人,汉司徒邓禹后代,领兖州刺史,阳武亭侯,大将军。

  邓良,芝子,尚书左选郎,阳武亭侯。

  张翼,字伯恭,犍为武阳人,左车骑将军,领冀州刺史,都亭侯。为乱兵所杀。

  宗预,字德艳,南阳安众人,镇军大将军,领兖州刺史,关内侯。

  廖化,字元俭,襄阳人,以果烈称,右车骑将军,假节

徐国简介及详细资料

简介 徐国是夏朝所封的诸侯国。周初,在江苏泗洪县一带为中心,建立徐国,在周穆王时期,才肯臣服于周朝。徐国在东夷中最为强大,春秋时...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