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斡尔族都有哪些姓氏?

栏目:资讯发布:2023-12-09浏览:2收藏

达斡尔族都有哪些姓氏?,第1张

1、哈拉。达斡尔族父系氏族组织的统称,“哈拉”之上冠以不同的哈拉的名称,称为各哈拉的全称,如敖拉哈拉、鄂嫩哈拉、莫日登哈拉等。

2、鄂嫩哈拉。17世纪中叶以前分布于黑龙江中游北岸支流鄂嫩河流域,故名“鄂嫩”哈拉。原分为都博浅、阿协金、昆吉等三个莫昆。

3、自民国初年后阿协金莫昆简称“鄂”姓,昆吉莫昆简称“敖”或“吴”姓。今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霍恩阔(洪河)屯系鄂嫩哈拉的宗屯,后有该屯分立出来的前多布台等屯。

扩展资料:

达斡尔族的工业经济从无到有,由小变大,莫力达瓦旗的工业到1958年,发展土糖、印刷、木工等10余家作坊式的工业企业。改革开放以后,莫力达瓦旗的地方工业生产领域扩大到食品加工、化工、建材、印刷、酿造、冶金、电力供应、供水、供热等诸多行业。

工业企业增加到40多家,涌现巴特罕、豆都、蒙兴、蒙鹅等龙头企业,培育出巴特罕啤酒等产品,工业资产总额增加到4亿多元。建立了巴特罕工业园区、红彦工业园区,2005年,全旗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623亿元。

参考资料来源-达斡尔族:

一姓氏渊源:

1、源于上古,出自黄帝之孙颛顼的老师太敖,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古帝颛顼的老师太敖的后代。太敖,一做大敖。太敖的子孙以祖上的名字命名他们的姓氏,于是形成了敖氏,为敖氏世代相传至今。

2、源于姬姓,出自黄帝裔孙的封地敖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传说黄帝有裔孙封于敖(今河南荥阳敖山),为古大敖国。大敖国的后人以国名为氏,称敖氏,世代相传至今。

3、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属于无谥号的“敖”氏。

春秋时期的楚国国君,凡是被废弑而没有得到谥号的,都被称为敖,这些被废、弑国君的后代,也均被称为敖氏。

4、源于各民族变姓,属于汉化改姓氏。

据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①满族敖辰氏,世居黑龙江,后有改为汉字单姓敖氏者。

②达斡尔族、满族敖拉托欣氏,世居黑龙江沿岸。为敖拉姓氏下五谋昆之一即托欣(多金)谋昆,后有改为汉字单姓敖氏者。

③达斡尔族、鄂温克族、满族敖拉氏,又作鄂拉氏,世居乌拉、黑龙江等地,后有改为汉字单姓敖氏者。

④达斡尔族、满族额诺氏,又作鄂嫩氏、鄂内氏、斡难氏,世居黑龙江,后有改为汉字单姓敖氏者。

⑤满族鄂济氏,满语“森林”之意,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乌喇、辉发(今吉林辉南)、哈达(今辽宁开原)、松花江、黑龙江沿岸,后有改为汉字单姓敖氏者。

据史籍《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①满族敖佳氏,世居马察(今吉林浑江),后有改为汉字单姓敖氏者。

②达斡尔族、满族敖勒多尔氏,北京市满族忠现有此姓氏,为敖拉哈拉氏下的一个谋昆,后有改为汉字单姓敖氏者。

③蒙古族敖勒高努德氏,后有改为汉字单姓敖氏者。

④蒙古族翁高德氏,后有改为汉字单姓敖氏者。

⑤蒙古族翁牛特氏,后有改为汉字单姓敖氏者。

⑥蒙古族敖陶格图氏,后有改为汉字单姓敖氏者。

⑦蒙古族敖勒高努德氏,后有改为汉字单姓敖氏者。

今少数民族锡伯族中亦有汉姓敖氏者。

二、得姓始祖:

太敖。

远古时,黄帝有个孙子叫颛顼,是个著名的部落首领。颛顼有位老师叫太敖。太敖受到颛顼的尊重,有很高的声望,家族也昌盛,太敖的子孙以祖上的名字命名他们的姓氏,于是形成了敖氏,为敖氏。故敖氏后人奉太敖为敖氏的得姓始祖。

三、迁徙分布:

敖氏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不过,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三百七十五位。

相传帝颛顼的老师叫太敖,他的子孙以先祖为帝师而自豪,就以他的名字为姓氏,称为敖氏。

古有地名为敖(今河南荥阳),当地的部分居民以敖地名为姓。

古代若敖、堵敖氏的后代中就有取他们的名为姓氏的。

敖氏的望族居住在谯郡(今安徽毫县)。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谯国郡:东汉建安年间将沛郡分出一部分设置了谯郡,治所在谯县(今安徽亳州),仍隶属豫州刺史部所辖之沛郡,其时辖地在今安徽、河南两省之间的一带地区。

2、堂号:

谯国堂:以望立堂。

寀庵堂:宋朝有敖陶孙的,从小不受约束,胸怀大志。当时的奸臣韩佗胄当权,大儒朱熹遭贬。陶孙正游学太学,他首先做诗为朱熹送行。赵汝愚死在被贬的地方,他又写诗哭赵。韩佗胄听到这些以后很生气,于是下令逮捕敖陶孙,陶孙改名换姓逃掉了。后来陶孙中了进士,做了温州通判,著有《寀庵集》。

享叙堂:资料有待补充。

敦伦堂:资料有待补充。

慎德堂:资料有待补充。

德星堂:资料有待补充。

世德堂:资料有待补充。

敦睦堂:资料有待补充。

五、历史名人:

敖陶孙:(公元1154~1227年待考),字器之,号臞庵、臞翁;福建福清人。著名南宋诗人。

从小聪明好学,志向远大。宋光宗时为太学生。

宋宁宗执政时期,朝廷由奸臣韩佗胄当权,大儒朱熹遭贬,敖陶孙很尊敬朱熹的学问,便不顾禁忌去探望了他,还赠诗表明自己的心意。赵汝愚死在被贬的地方,他又写诗哭祭赵汝愚。

奸臣韩佗胄知道以后大怒,要派人逮捕他,敖陶孙连忙改名换姓逃掉了。

宋淳熙七年(公元1180年)乡荐第一进士。历任海门县主簿,漳州府学教授等职,终奉议郎。

敖陶孙是江湖派诗人之一,曾因《江湖集》被毁版而受株连贬官。其诗多为古体,往往放意而行,风格雄浑深厚。如《秋日杂兴》:“阵云起西北,中原暗黄尘。岂无康时算?无路不得陈!书发亦过计,夜夜占天文。匣剑似识时,中宵哑然鸣。我亦发悲歌,沾衣涕纵横!”其它如《中夜叹》、《一日复一日》等,忧国伤时,激奋之情,溢于言表。

但他也有一些古体诗失之粗率,或过于苦涩。近体诗偶有佳句,罕见浑成之作。

敖陶孙兼擅评诗,其《臞翁诗评》用象征手法来形象地说明魏晋唐宋诗人风格,很受后人推许。如说“魏武帝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曹子建如三河少年,风流自赏”等,鉴裁精致,造语隽妙。

敖陶孙有《臞翁诗集》两卷,收入《南宋群贤小集》中。《江湖后集》卷十八至十九,又载其诗八十六首,系据《永乐大典》补辑。《臞翁诗集》附于集中,又见《诗人玉屑》卷二。还著有《寀庵集》。

另有《敖器之诗话》一卷(今存五则),有的研究者疑为伪作。

敖 山:(生卒年待考),字静之;莘县人。著名明朝大臣、数学家。

明朝成化年间进士,由翰林院编修升任山西提学副使。后因疾病辞官还乡。

工诗文,诗才雄爽,文章豪放,与当时的王越齐名,人称“江北二杰”。

晚年的时候专心研究数学,著有《石绫传》、《灿然稿》、《先天手册》。

敖 英:(生卒年待考),字子发;江西清江人。著名明朝诗人。

明正德十六年进士,中第二甲四十五名。授南京工部主事,官至四川布政使。

著有《心远堂稿》、《慎言集训》、《绿雪亭杂言》、《东谷赘言》等。

工于诗。他的诗路独辟蹊径,很有特点,流传于世的有《绿学亭杂言》。

敖 翔:(生卒年待考),四川金堂人。著名明朝官吏。

初官宣城知县,正德初,以才堪治繁,调江陵,百废俱兴,称循吏。

敖 鲲:(生卒年待考),江西新喻人(今江西新余)。著名明朝大臣。

明隆庆二年进士,中第三甲二十五名。任松江府推官,改怀庆府,持法平恕。

明万历间擢御史,虽为张居正门下士,而不私谒阿附,后居正败而鲲无事。历大理少卿,官至南京光禄寺卿。

敖 铣:(生卒年待考),号梦坡;江西高安人。著名明朝大臣。

明嘉靖十四年进士,中第二甲四十六名,历官至国子监祭酒。为人醇和,而是非所在,则界限分明。

敖宗庆:(生卒年待考),祖籍江西新喻,后落籍贵州思南府。著名明代大臣。

明嘉靖十七年进士,中第三甲二十九名。历官四川布政使,后以右副都御史巡抚云南,不久被劾贪庸不职,革职闲住。

敖文贞:(生卒年待考),江西高安人。著名明朝大臣。

明万历五年进士,中第三甲二十八名。改庶吉士,授检讨,官至礼部侍郎,掌翰林院事,教习庶吉士。生平以直道自任。

敖 成:(生卒年待考),陕西长安人。著名清朝将领。

行伍出身,乾隆间参与金川、库车等役,累擢至广西右江镇总兵。三十八年,再次参与金川之役,乘雪取巴布里。官至贵州提督。

敖右贤:(生卒年待考),四川荣昌人(今重庆荣昌)。著名清朝文士。

清道光十六年进士,中第三甲二十九名。

敖国琦:(生卒年待考),字慕韩,号浩然;贵州贵阳人。著名清朝文士。

清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丁未科进士,三甲五十二名。官江南知县。

敖名震:(生卒年待考),湖北天门人。著名清朝文士。

清同治十三年进士,中第二甲六十四名。

敖家熊:(公元?~1908年待考),字孟姜;浙江平湖人。著名民主革命先驱。

早年在浙江嘉兴创办稼公社及竹木小学堂。并组织祖宗教。

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入上海爱国学社学习,期间曾编写《新山歌》一书,宣传革命。

次年加入光复会,并且出资与魏兰等人组织温台处会馆,这是当年革命党人的一个秘密联系机关。

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与秋瑾共谋在大通师范学堂起义,事情泄露后逃跑。

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在浙江嘉兴被仇敌杀害。

敖英芳:(公元1956~今),女。著名运动创伤外科专家。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运动医学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1982年大学毕业,1988研究生毕业获外科医学硕士学位后在北医三院运动医学研究所从事运动创伤外科临床与研究工作,主要临床与研究重点为运动创伤。

1994~1995年赴日本学习人工韧带与生物可吸收性内固定材料的临床应用与研究、膝关节镜外科技术等。1997年6月担任运动医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方向为膝关节韧带损伤的修复与重建,主要科研成果是人工韧带重建膝交叉韧带,关节镜下重建膝交叉韧带等。

1996年被聘为硕士研究生导师,2001年被聘为博士研究生导师,培养毕业硕士、博士研究生多名。

现任中共北京大学委员会常委,中国运动医学杂志与中国微创外科杂志常委,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关节镜外科学组委员,中国运动医学会创伤学组组长。

敖明权:(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第三十六军副军长。

楼主是想问元末镇南王?关于冒氏的?

还有,如果搂主想看<<元史>>,可以在百度/国学中查找,呵呵,我就在那里查到了很多关于脱欢的史料,只不过篇幅的关系,没有粘过来

http://guoxuebaiducom/stn=baiduguoxue&ie=gb2312&bs=&cl=3&si=guoxuebaiducom&word=%CD%D1%BB%B6&ct=2097152

1元末镇南王

《新元史》记载,“镇南王,元诸王封号,世祖九子脱欢始封,老章、脱不花、木尔不花、孛罗不花等袭封。”最后一位镇南王是“大圣奴袭封,至正十九年(1359年),与枢秘官席闰守信州(今江西上饶市),陈友谅使其将来攻,城陷死之。”在明朝大杀元人时,有一小儿被义仆陈美所收留,藏在观音菩萨的座位下,才幸存下来。这个小儿跟陈美所长大成人,改姓部,叫部官荫。部姓为了不忘祖,给后代留下一个暗号:“忽必烈,波尔济济特”(部氏族谱·陈美所与部官荫)。

  

《部氏族谱·序》写道:“其后,逃松滋”,“氏称部,不忘本也。”至第三世,第四世有一支迁往湖南澧州,在澧勤耕苦读,颇有成就。但因朱明对元代帝王后裔严加防范,故部氏子孙仕途阻塞,“不乐仕进,而三坪九裕有陶朱之富”。至清代,方可大言申明“本宗蒙古”,“斡难(鄂嫩)发祥,班联宗室,派衍亲王”,部氏作为蒙古人,从政治上抬头,修宗族之谱,建部氏祖祠。澧州部生芹,庚午武举,官江南兴武卫守备,加都司衔。清乾隆二十一年,部氏第十一世部锡侯迁湖北鹤峰,清光绪年间,又有一支从鹤峰迁恩施。

2冒氏族谱

冒氏是江海平原的大姓,根据我们与如皋统计局胡明晔先生采用抽样统计法,人口在如皋居民比例不低于7‰,即有一万人口以上。在周边的如东,南通,上海还有不少散居的冒氏居民。明代如皋冒氏出文进士三人,武进士一人,入清后科举事业无高于举人的功名。明末公子冒辟疆是著名的复社四大公子之一,他与董小宛的爱情故事家喻户晓。如城镇内有冒氏水绘园,冒氏万花园(人民公园),如皋境内有多处冒氏聚居点;以冒氏命名的村庄、巷名13处。1952年,中国学习苏联,开始大规模搞民族鉴定区分,确认民族身份,一方面以斯大林的民族理论区分民族,另一方面又允许根据祖籍定个人民族身份。连续两代以上生活在外地,祖籍如皋的冒广生(鹤亭),在民国时期就自居镇南王后裔和冒辟疆后裔,此时将本人及其子女定为蒙古族。而生活于江苏如皋的冒氏居民全部为汉族。搞民族工作的都会知道聚居地的民族总是最后失去民族特征、民族身份记忆。而如皋冒氏知识分子同样云集,这是怎么回事?

冒广生《小三吾亭文集甲.如皋冒氏得姓记》:“脱欢之子在扬州者三世。椒聊之实,蕃衍必多,运丞(指冒致中)殆其支庶欤?”好像还是疑似,但在社交中似乎就已经不再存疑了。以下是公认的简介:

冒鹤亭(1873~1959)简介冒广生,字鹤亭,号疚翁,别署疚斋。蒙古族。江苏如皋人。1873年4月1日生于广州,系元世祖忽必烈第九子脱欢(镇南王驻扬州)后裔,为明末清初名人冒襄(辟疆)裔孙……选自《中国墓园文化—人生后花园》,大概出于赵朴初所写的墓志铭。

冒广生的家人和友人无数次引用“元太祖成吉思汗的后裔,明末清初‘四公子’之一冒辟疆的后人”。以致这种说法流传甚广。冒广生的幼子冒舒湮很早就发现这种“元镇南王后裔”说法中有很多漏洞,他推测冒姓确是蒙古后裔,但不是孛儿只斤氏,而可能是篾儿吉特氏,元丞相脱脱后人或其族人。在冒舒湮的作品《微生断梦》(中央编译出版社),冒舒湮开宗明义地又一次写道:“我的血液里流淌着蒙兀儿民族的基因”。早年,冒舒湮将他的考证结果带至江苏如皋。当初接待者是谁已不清楚。总之,本地的修志者是诚惶诚恐地将他的结论载入县志[2]。从此如皋县志、水绘园中冒辟疆介绍根据冒舒湮的版本改头换面。冒广生家族非常热心于介绍家史,姓氏文化,他们一家的名人效应通过发达的现代媒体,越来越多的为人所知。南通档案局的网站介绍本地姓氏:蒙古族的冒氏、保氏来此定居…;一家民族网站介绍内地蒙古族:如皋冒氏-昔日金戈铁马,今朝舞文弄墨。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孵育,这些说法的印证实际上已开始出现了循环论证。你问其出处,“如皋县志上不是写了么?”“如皋公园里不是有冒辟疆的介绍:蒙古贵族后裔?”

无论是出诸成吉思汗家的镇南王还是大元丞相脱脱,这两种说法的共同处即其始祖冒致中是中国冒氏之祖,而天下冒氏皆出如皋。

寻访一下源头吧。

冒舒湮晚年在《寻根》杂志1997年第一期发表了《如皋冒氏得姓本末辨-兼论定居中原之蒙古族的来源》)。看完全篇,原来如此。核心点:1冒氏在明代以前没有;2冒氏始祖是冒致中3家谱没有冒致中父亲和以上的记录4到了清代,家谱出现与脱脱家族认同宗(同治年间)称是脱脱丞相之后,或称先世为镇南王脱欢之后的记录。

然而如皋政协编写的《如皋文史》第八辑(1994年),冒纯卿先生根据两家家谱编写如下内容(节选):

据冒氏(河西派)宗谱记载,其始祖冒致中(东林),元末为两淮盐运司司丞,张士诚自立为吴王,被挟至苏州,封为妥督丞相,他托病力辞不仕,载书遁迹皋东,于本镇贾公祠河南购田筑室定居。当时避乱者从之如阵,后名其地为“东陈”(古阵陈通),此为镇名之由来。东陈有万卷楼。是明代初期冒致中(东林)所建,位于贾公祠后,始聚书数千卷。冒致中有友人吴中巨族刘亮,曾事吴王。吴败,刘携其家藏书,载数巨舟,来东皋,投冒致中,其书藏于冒氏万卷楼。至明永乐间,皇帝为编<<永乐大典>>,下诏天下藏书。如皋冒氏藏书很多,自在应征之列,冒致中之孙冒基字永忠,尽献其书。奉命征书的御史劝之仕,冒基托词年老力辞,以医药济世终老,乡人私谥为潜德先生。明永乐帝赐以御书“万券楼”匾额,此匾清初移置如城冒氏宗祠,至搞战期间失去。东陈之万卷楼,几经修葺,清后为他姓所有。

冒家祠。位于镇南部,西向面河,是冒氏东派的宗祠。据载,始祖冒桧字友松,原常熟人,元末避乱迁居东陈河东。洪武初年,“以博学闻”,受明太祖召见。时值天下甫定,田赋不均,桧侃侃直陈,无所顾忌,得到明太祖认可,擢广西道巡按入京陛见。不数年,又遇事敢言,“犯颜获谴谪”,后蒙官复原职,进后世子孙繁衍,成为东陈镇河东的望族。清乾隆年间,其子孙于此建草堂祭祀祖先,几经改建、扩建,成为规模宏伟的祠堂。

怎么又出来个冒桧?岂不是拆了“始祖冒致中”的台?如此冒氏起源的动因将不复存在。而且所叙述冒致中的历史与也与《如皋冒氏得姓本末辨》有很大出入。

明太祖朱元璋首立监察御史派出制,巡视地方一省或一道,以低级官员监察高级官员,品级很低,为正九品,但权力很大,又称巡按。冒桧会以一个民间人士一下去作巡按?为确认起见,查明代最重要的档案《明实录》其中的《太祖实录》,在卷一四九,洪武十五年(1382)下,与冒纯卿先生的叙述非常吻合。复旦大学文科馆有明代天一阁收藏的《嘉靖重修如皋县志》,在卷八.人物,洪武年间条下我们终于看到这位现代如皋东陈镇绝大多数冒氏居民的祖先-冒桧(冒致中后裔于第五世迁入如城镇)。再看他的介绍,让人感慨无限,这位中国历史上第一批巡按之一(共十二名)的事迹,只有两个字:御史。人世间的势利之心可以说是古今相同的。因为修该志时,冒致中家族更显赫,他的内容就多,而冒桧家族官宦不显。冒舒湮也说他看了此志,可能看漏了。

至此冒氏起源最重要的起因已终结。

出自满族改汉姓而来。改为敖姓的满族老姓包括:敖佳氏、鄂济氏、瓜尔佳氏、乌西勒氏,以及加入满族的敖拉氏(达斡尔族)、敖勒多尔氏(达斡尔族)、阿尔丹氏(达斡尔族)、额诺氏(达斡尔族)、敖拉托欣氏(达斡尔族)等。

达斡尔族都有哪些姓氏?

1、哈拉。达斡尔族父系氏族组织的统称,“哈拉”之上冠以不同的哈拉的名称,称为各哈拉的全称,如敖拉哈拉、鄂嫩哈拉、莫日登哈拉等。2、鄂...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