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甫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如何评价李林甫?
唐玄宗天宝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四日(753年1月3日)上午,西风凛冽,华清宫上空雪花如席,随风飘舞。华清宫倚骊峰山势而筑,楼台馆殿,似锦若绣,白居易《骊宫高》诗曰:“高高骊山上有宫,朱楼紫殿三四重”。每年十月,唐玄宗都要带领百官嫔妃到华清宫泡温泉,过寒冬,“千乘万旗被原野,云霞草木相辉光”,“千岩曙雪旌门上,十月寒花辇路中”。
七十岁的大唐宰相李林甫仰卧在病榻上,气若游丝,床前黑压压站满了儿子和女儿女婿以及孙子外孙们。他用游离的眼光从诸人脸上一一掠过,心中无限悲凉。他知道,自己死后,富贵荣华转眼即成云烟散去,子女们的下场会非常凄惨,抄家流放已成定局。杨国忠早已磨刀霍霍,只等自己咽下最后一口气,便要下手。
就在昨天,杨国忠前来拜访,李林甫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跟杨国忠说,我就要死了,我的儿子们就托付给你了,希望你能好好对待他们。杨国忠拜伏床前,连连声称不敢,汗流覆面。李林甫一生极擅揣摩人心,他从杨国忠温顺恭敬的面孔中感受到了重重杀机。
唐高宗弘道元年(683年),李林甫出生在繁华锦簇的扬州。扬州是唐代经济重镇,商业极其发达,市井文化浓郁,时有“天下之盛,扬州为首”之美誉。“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浓郁的市井文化造就了李林甫日后“口蜜腹剑”,“未尝以爱憎见于容色”,“善刺上意”的腾挪权变性格。他“无学术,发言陋鄙,闻者窃笑”,执掌中枢后把“杕杜”读作“杖杜”(杕杜是《诗经》篇名,意为孤生的赤棠树,比喻一个人孤立无援);把“弄璋”读作“弄獐”(古时将生男称为弄璋),活脱脱一个唐朝版韦小宝。韦爵爷就是打小从扬州妓院学到了一身钻营取巧的本事,一路飞黄腾达,娶了七个如花美眷,功成身退,被康熙誉为“不学有术”。
李林甫便是典型的“不学有术”之人。
李林甫也是先前阔。他的曾祖李叔良是唐高祖李渊叔伯兄弟,被封“长平王”,李林甫父亲名叫李思诲,官至扬州府参军,只是个七品小官,就是说,李林甫家道衰落了。李林甫知道,要想出人头地,就得练一身本事。他从小喜欢音律,有着相当高深的造诣,这一业余爱好成为他日后飞黄腾达的加速器,因为李隆基也好这一口。
李林甫比李隆基大两岁,李隆基二十八岁当皇帝,三十岁的李林甫还在扬州混江湖,过着玩鹰走狗打架斗殴的不羁生活。李隆基干翻太平公主,任命姚崇除祛武韦旧弊,广纳贤才,李林甫遂从扬州来到长安,在舅舅楚国公姜皎的推荐下,弄了个千牛直长的差事。千牛直长就是御前带刀侍卫,每天起早摸黑,负责皇帝安全。
但是这活儿李林甫不想干,因为没前途啊。于是辗转腾挪跟舅舅的妹夫的侄孙拉上关系,该侄孙的爷爷源乾曜是当时宰相。该侄孙就把这事跟父亲说了,侄孙的父亲有一天跟源乾曜吃饭,说,李林甫您知道吧,找您孙子了,想干个司门郎中。司门郎中主要负责门关出入之籍及没收违禁无主之物,是个肥差。但是源乾曜一口回绝了。郎官只有品行高洁才望出众之人方能胜任,就哥奴的德行,能干郎官吗哥奴是李林甫小名,时人给孩子起小名喜欢用奴字,表示亲昵,比如唐高宗李治,小名就叫雉奴。
但是郎官不能干,别的官也得给一个,毕竟有孙子的面子,不好驳。没过几天,给他弄了个太子谕德的职务,就是专门教化太子如何做人处事的老师,后来的韩愈也干过这活儿。李林甫一直干到国子司业,掌儒学训导之政,从教育太子改成教育国子监士子。
开元十四年(726年),42岁的李林甫干到吏部侍郎,期间跟宰相裴光庭的妻子武氏勾搭上了。武氏是武三思女儿,诡谲有材略。当时李隆基最宠爱的武惠妃是武攸止女儿,性情乖巧,善于逢迎。二女都深得武则天“狐媚偏能惑主”的遗传。李林甫便想办法接近武惠妃,托武氏传话,“愿保护寿王(即武惠妃儿子李瑁,杨贵妃前夫)”,武惠妃听了,非常感动。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裴光庭病逝,武氏就想让李林甫当宰相,于是跑到高力士那里求情,痛哭流涕。高力士年轻时颇得武三思照顾,武惠妃就是他牵线搭桥安排到李隆基身边的。高力士和武氏也是老相识,可谓两代交情。但是李隆基严禁高力士参预国事,高力士就没敢跟李隆基提这事。李隆基最终选择了尚书右丞韩休当宰相。尚书省下设左丞和右丞,左丞分管吏部、户部、礼部;右丞分管兵部、刑部、工部,都是正四品,李林甫的吏部侍郎也是正四品,但跟韩休交集不多。就在李隆基命人写诏书的时候,高力士赶紧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武氏,让她通知李林甫去韩休家报信。李林甫半夜跑到韩休家中报了喜讯,第二天韩休果然当了宰相,对李林甫由衷感谢。韩休于是经常跟李隆基说,李林甫才堪大用,可为宰相。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52岁的李林甫跟裴耀卿、张九龄一同担任宰相。上任之初,裴耀卿和张九龄走在两边,弯腰趋进,谦逊温顺。李林甫走在中间,抬头挺胸,趾高气昂,“喜津津出眉宇间”。百官见了,皆窃窃私语道,这真是一雕挟两兔啊。
但是李林甫这只雕对付裴张这两只兔子,也并没有那么容易,费了老鼻子劲,还差点被兔子蹬了眼睛。
当时的朝臣分为两派,一派是文学之士,其源流为唐玄宗的老师张说。张说是当时的文坛领袖,提拔的也都是文辞之士,比较为大家熟知的比如贺知章(写二月春风似剪刀那位),王翰(写葡萄美酒夜光杯那位),还有张九龄。张九龄和张说同姓,一查家谱还离得不远,所以分外亲近。文学之士特点是知廉耻,从小饱读圣贤书,做啥事都遵循圣人教诲。一派是才干之士,其源流便是大名鼎鼎的姚崇。才干之士特点是通权变,熟吏事,没那么多条条框框和繁文缛节,缺点是不择手段,没有底线。
许多事文学之士缩手缩脚做不了,必须才干之士来做。
张说当权,不仅重用文学之士,而且打压才干之士,跟姚崇,宇文融,李林甫等人都不和。姚崇宇文融李林甫是一类人。姚崇“少倜傥,尚气节,以呼鹰逐兽为乐”,宇文融“明辨有吏干”,李林甫如前文所述,是个“不学有术”之人。三人于是联手弹劾张说,张说被罢相,张九龄也受牵连,贬官外放,后来李隆基爱惜张九龄才学,召回京师,提拔成宰相。隔了几个月,又提拔了李林甫。
由此可见李隆基的初衷,是文学与才干并用。但是张九龄性格“尚直”,说话不留情面,经常跟李隆基对着干,不讲究方式方法,搞得李隆基很被动,相反李林甫却生性“便佞”,“善刺上意”,时间一长,李隆基便啥事都让李林甫去办,不跟张九龄商量,以免自找不痛快。
比如李隆基想废太子,张九龄说,太子没有大错,你废了他,何以交代天下百姓。李隆基很不高兴,就问李林甫,李林甫说,这是陛下家事,何必问外人。朔方节度使牛仙客立了大功,李隆基想让他做宰相,张九龄说,牛仙客不识字啊,怎么能干宰相呢李隆基大怒,怎么啥事都得你说了算,我做啥事为啥都得听你的。张九龄跪倒在地,说道,您让我干宰相,我就得负起宰相的责任。即使您不想听,我也得说。李隆基又问李林甫,李林甫说,一个人但有材识,何必辞学;天子用人,何有不可一个人只要能干事,您管他有没有文化呢,博士生不如瞎白丁您没听说过吗您是一国天子,想用谁不行。
安禄山打了败仗,李隆基爱惜安禄山将才难得,不想杀,可是张九龄坚持要杀。李隆基说,可以让他将功补过么。张九龄说,我会看相,安禄山“貌有反相,不杀必有后患。”其实这就无厘头了。李隆基听了非常生气,说,你不要像西晋时候王衍给石勒看相,陷害忠良。话说到这份上,可见李隆基对张九龄讨厌到了极点。相反李林甫却主张重用安禄山,他说,蕃将天生会打仗,威武雄壮,如果您能用恩德感化他们,让他们心甘情愿为您卖命,自然四境平安。
后来安禄山造反,李隆基仓皇西遁,跟随从说,我悔当初没听张九龄的话,落到今日的下场。
因此张九龄和李林甫的斗争,并不是单纯的相权之争,而是大唐王朝怎么用人之争。最终李林甫胜出,独掌中枢十九年,罢黜文学之士,像李白就是李林甫当权的受害者。李白文名播于天下,但是李林甫跟李隆基说,“野无遗贤”,导致李白只能在江湖上晃悠,不能进入庙堂。直到李林甫死后,杨国忠为相,方才在贺知章推荐下干了翰林。
张九龄和李林甫的斗争,还是伦理道德维护者和制度法律鼓吹者之间的斗争。李显期间,殿中侍御史杨汪(杨贵妃五代祖)杀了张审素,更名杨万顷。张审素两个儿子年纪还小,被流放岭南。长大后逃回长安,把杨万顷杀了,投案自首。
唐朝复仇之风盛行,这种替父报仇的做法被称为大孝,一般都能从轻发落,张九龄身为儒家信徒,主张法外开恩。但是李林甫说,这种风气不可涨。如果人人有仇都私下解决,要国法干嘛,岂不乱套了么。李隆基也觉得李林甫说得对,跟张九龄说:孝子之情,义不顾死;然杀人而赦之,此涂不可启也。国家设法,期于止杀。曾参杀人,亦不可恕。于是把两个复仇者绳之以法了。
裴耀卿和张九龄被罢相,李林甫嘻笑曰,还敢牛逼不,跟我斗,你们有这个实力么。说完用仇恨的目光看着二人背影远去,满朝公卿见了,浑身战栗。李林甫虽然弄权,“然每事过慎,条理众务,增修纲纪,中外迁除,皆有恒度”。干啥事都有规则可循,让你心服口服。
安禄山生性狂妄,谁都不惧,见了李隆基也不怕,就怕李林甫,“虽盛冬,汗湿粘衣”。安禄山老母是个突厥巫婆,安禄山又叫轧荦山,意为“战神”,老母生下他之后,向上天祈祷,请了五百个铜头铁臂的阴兵保护他,因此安禄山所向披靡,战无不胜。有一次拜见李林甫,请术士暗中察看,只见李林甫出来时,有个青衣童子捧着香炉在前开道,安禄山的五百阴兵见了,跳墙上房,作鸟兽散。
术士说,李林甫是上天贬谪在人间的仙官。
李林甫不拘小节,放荡不羁。他是帅哥,妻子是美女,所以女儿们个个国色天香,有着绝世美颜。有四个女儿到了谈婚论嫁年龄,青年才俊纷纷上门拜谒,意图成为李林甫东床快婿。李林甫跟女儿们说,你们挑,看上谁就是谁。他让女儿们躲在大堂后面,最终都找到了心爱的男子。
唐玄宗天宝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四日(753年1月3日)中午,飞雪渐停,薄云遮日,李林甫看着身边手持拂尘一身道装的小女李腾空说,我真是羡慕你,能成为天上神仙。我当年也有过一次成仙机会,只是我贪图世间荣华,舍弃了。李腾空哭着说,父亲,您在说胡话吗神仙是那么好成的吗李林甫摇摇手说,我跟你慢慢讲。
我二十岁那年,在洛阳混江湖,终日飞鹰走狗,游猎打球。有一天遇到一个老道,问我,打球有啥可乐的。我怒了,反问他,干你鸟事。他笑笑走了。第二天老道又来,又问我,打球有啥可乐的,我顿悟此人不寻常,就收起嗔怒之心,跟他说,没啥可乐的,消磨时间而已。老道说,明天我还来。
第二天半夜,我早早来到约会之地,老道跟我说,我在世间整整找了五百年,终于找到你。你是在天上仙籍中有名号的人物,因为犯了天条,被贬下凡间。如果你想上天当神仙,就拜我为师,白日飞升。如果你不想上天,就能在人间当二十年宰相。你不必着急答复我,我给你三天时间考虑。
我回去想了一夜,心想我们也是大唐宗室,至今家道衰落,既然振兴家族荣耀的重任抗在我身上,我怎能贪图天上安闲,放弃世间荣华呢。于是第三天跟老道说,我不想当神仙,我要做宰相。老道捶手顿足,连连叹息,说道,五百年才遇见你这么一位奇才,没想到就此错过。我匍匐在地,泪落如雨,他跟我握手道别。
我在人间当了二十年宰相,结下仇敌无数,我死之后,所有享受过富贵荣华的子弟们必然遭殃。你意在求仙,实属大幸。如果上苍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选择上天做神仙,不在凡间受此操劳之苦。
说毕,盍然而逝,子弟们拜服在地,嚎啕大哭。
李林甫死后,杨国忠告他图谋造反,李隆基龙颜大怒,命人抄没李林甫家产,诸子除名,流放岭南黔中等地。李隆基还命人劈开李林甫棺木,挖出李林甫口内含珠,剥下金紫朝服,改用小棺以庶人之礼安葬。
爱之愈深,恨之愈切。慨当初,倚之何重,后来何酷。
李腾空后来入庐山隐迹修真,多年苦修,最终道成,常为人救苦疗疾,远近赖之。李白上庐山修道,专门拜访了李腾空,赠诗云:“羡君相门女,爱道爱神仙。素手掬秋霭,罗衣曳紫烟。一往屏风叠,乘鸾著玉鞭。”
《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评价李林甫说:李林甫为相,凡才望功业出己右及为上所厚、势位将逼己者,必百计去之;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诸道节度使尽用胡人,精兵咸戍北边,天下之势偏重,卒使禄山倾覆天下,皆出于林甫专宠固位之谋也。
一句话概括就是:李林甫私心太重。
低[低、氐、邸、砥、厎,读音作dǐ(ㄉㄧˇ),亦可读作zhǐ(ㄓˇ),不可读作dī(ㄉㄧ)]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上古神农氏十五世孙氐,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在史籍《山海经·海内经》中有记载道:“伯夷父生西岳,西岳生先龙,先龙是始生氐羌,氐羌乞姓”。与姜姓同奉伯夷、四岳为祖神而异姓,表明了四岳苗裔的分化。氐族人与羌人一样,是炎帝的苗裔。
传说,少典氏为祝融氏支派的少典国君,于黄帝纪年前557年(丁亥,公元前3274年)诞生在厉山的少典国,称为少典,娶妻有娇氏之女安登,生炎帝、黄帝,衍传炎、黄世胄满人间。
神农氏姓姜名轨,一名石年。神农之子有神氏、农氏、列氏、厉氏和柱。厉氏后来分衍出丽氏和赖氏。自柱开始称炎帝,其后的世系分衍为:柱生庆甲;庆甲生甲和临;临传承;承传魁;魁传明;明传直;直传厘;厘传居(哀);居传节茎。节茎之后有节、戏、克三支。克传榆罔(参卢),其后衍生榆、露、赤狄;戏传器和小帝。器的后裔为钜、伯陵、祝庸三支。钜之后有封、钜、封父、富父;伯陵生蜂和逄,逄生殳、延和鼓,鼓生灵恝,灵恝生氐。
这样,氐氏族人的源流世系便为:少典→神农(轨)→临魁→姜柱→承→明→宜→来→里→节茎→克→戏→器→伯陵→逄→鼓→灵恝→氐(互)。
氐之后裔一直以“盍稚”为自称,而“氐”、“互”则是其他民族对氐氏族人的称呼。魏、晋两朝以后,渐为自称,此为正宗氐氏。
氐氏后裔繁衍为庞大的氐族,分衍有逄氏、蠭氏、逢氏、殳氏、延氏、氐氏、元氏、乞氏、夸氏、勾氏、勾龙氏、吕氏、申氏、许氏、由余氏、余氏、羌戎氏、杨氏、蒲氏、齐氏、符氏……等等诸氏。
氐族人主要生活在中国西、北地区,在历史上曾建立过各种政权,例如:东汉末期乞氏后裔杨氏建立的前仇池国(公元296~371年)、后仇池国(公元385~443年)、武都国(公元447~477年)、武兴国(公元478~553年)及阴平国(公元477~580年);东晋朝时期关中扶风元氏后裔齐氏所建立的流民齐氏政权(公元294~299年);五胡十六国时期的蒲氏后裔符氏建立的前秦国(公元351~944年)、吕氏建立的后凉国(公元396~403年);乞氏后裔杨氏建立的隋朝(公元581~618年)等。
到十六国时期的前秦国政权期间,氐族人发展强盛至颠峰状态,总人口接近百万。随着历史的演进,氐族人最终逐渐被融合于黄帝世系之中,成为汉族或其他少数民族中的砥氏、氐氏、邸氏、低氏、狄氏、翟氏等,读音作dǐ(ㄉㄧˇ)。
第二个渊源:源于姒姓,出自夏朝时期少康帝给幼曲烈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该支低氏的祖先,是上古圣君夏禹王的后裔。
治水有功的夏禹是“五帝”之一的颛顼高阳氏的裔孙,而颛顼高阳氏,则是黄帝轩辕氏的嫡孙。当夏禹的第五世孙少康中兴了夏室以后,曾经把自己最小的儿子曲烈封于一个叫作“邸”的地方,这就是古代著名的“邸国”(今山东临沂兰山区南坊镇邸古城),少康的这一房子孙世代在邸国相袭繁衍了将近两千年。
到春秋时期,邸国被莒国所并灭,怀着亡国之痛的邸国太子巫,就出奔到邻近的鲁国,并且在鲁国作了官。他以故国的国名“邸”字“去邑当氐”,令后裔以“氐”为姓氏,称氐氏,后有加“亻”偏旁称作低氏者,亦有取“邸”的通假字“砥”称砥氏者,砥氏读音作dǐ(ㄉㄧˇ)。
第三个渊源:源于妘姓,出自西周武王分封的邸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据顾东高《大事年表》记载,“邸国,妘姓,子爵,在今山东临沂县北十五里”(今山东临沂兰山区南坊镇邸古城)。
史籍《春秋·左传注》中记载:“鲁昭公十八年(公元前524年)六月,邾人入邸。”邸国后来在春秋时期被并入鲁国。
到战国时期,鲁国被楚国所灭,其地被并入楚国,称邸县。史籍《姓苑》中也记载,邸为县名,邸氏当以县名为氏。
在春秋、战国时期,“砥”、“邸”二字同义通假,因此亦称砥氏,也有简笔为氐氏者,改笔为低氏者等,读音作dǐ(ㄉㄧˇ)。
第四个渊源:源于西域大月氏,出自大月氏贵霜翎侯邸就郤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姓氏考略》记载,邸氏出自西汉时期西域大月氏贵霜翎侯邸就郤之后,其后裔入居中原,取祖上原名首音的谐音汉字“邸”为姓氏,汉化称邸氏,后有去“邑”简笔为氐氏者,也有改“亻”称低氏者,读音作dǐ(ㄉㄧˇ)。
第五个渊源:源于职业,出自古代研磨工具砥砺,属于以职业称谓为氏。
砥砺,是古代对磨刀石的称谓,俗称砥石。在典籍《书·禹贡》中记载:“荆州砺砥砮丹。砥细于砺。”在史籍《山海经》中也记载:“崦嵫之山,其中多砥砺。”
有专职制作和贩卖砥砺的工匠、商贾,其后裔子孙中有以职业或物品为姓氏者,称砥氏。在春秋、战国时期,“砥”、“邸”二字同义通假,后有去“石”改“邑”为邸氏者,亦有改“亻”偏旁称低氏者,还有简笔为氐氏者,但读音皆作zhǐ(ㄓˇ)。
另外,自古以来就有对专职磨刀、剪的工匠称作砥工、砥匠、游砥师傅等,该称谓一直延续到今天,亦或有引为姓氏者。有待进一步考证。
第六个渊源:源于职业,出自黄河激流中的砥柱山,属于以神话传说为氏。
砥柱,亦称厎柱、砥柱山,是矗立在汹涌奔腾的河水之中巍然不动的山状岩体,例如 尼洋河上的砥柱山,黄河中的砥柱山等。在典籍《书·禹贡》中记载:“厎柱析城。厎柱,山名,在河水中。”
在黄河的河南三门峡段中央,就有一座著名的“砥柱山”,文人墨客称之为“峡东砥柱”,政治家称之为“中流砥柱”,黄河上的艄公则千百年来称它为“朝我来”。这座“中流砥柱”矗立在那里已经有数万年,神话相传它是大禹治水时留下的镇河石柱,而在黄河两岸百姓们的心目中,它是一位黄河老艄公的化身。
传说在很久以前,一位老艄公率领几条船驶往黄河下游,船行到神门河口,突然天气骤变,狂风不止,大雨倾盆。刹那间,峡谷里白浪滔天,雾气腾腾,看不清水势,辨不明方向。老艄公驾船穿越神门,眼看船只就要被风浪推得撞向岩石。老艄公对其他船工大喝一声:“掌好舵,朝我来!”之后就纵身跳进了波涛汹涌的黄河之中。船工们还未弄清是怎么回事,就听到前面的黄河中有人高呼“朝我来,朝我来!”原来是老艄公站在激流当中为船只导航。船工们驶到跟前正要拉他上船,一个旋浪将船只推向下游,离开了险地。当船工们在下游将船拴好,返回去找老艄公时,只见他已经变成了一座高大的石岛,昂头挺立在浪涛滚滚的黄河激流中。从此以后,它就一直矗立在那里为过往的船只指引航向,艄公们都含着热泪把这座“中流砥柱”称为“朝我来!”它成了峡谷中的永久性航标,所有的船只驶过三门以后,只要朝砥柱直冲过去,在眼看船头就要与砥柱相撞时,砥柱前面波涛的回水正好把船只推向旁边的航道,并避开航道中的明岛暗礁,顺利驶出三门峡峡谷。
人们自古以来,就用“中流砥柱”来形容那些勇敢无畏、坚强不屈、或起决定性作用的人或集体,就像屹立在黄河激流中的“砥柱山”一样。在典籍《晏子春秋·谏下》中就有:“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这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不朽的精神。
在黄河上的艄公中,自古就有以“砥柱山”为姓氏者,称砥氏、厎氏,后有去“石”简笔为氐氏者,亦有改“亻”称低氏者,读音作dǐ(ㄉㄧˇ)。
得姓始祖:邸就郤。
汉时大月氏国王侯。月氏,也作月支,祖居甘肃敦煌和青海祁连之间,后迁新疆伊犁河流域,西汉时期为匈奴所灭,遂远迁于大夏国(今阿富汗北部),分其国为休密、双靡、贵霜、都密等五部翎侯。贵霜翎侯治护澡城,建立了强大一时的贵霜政权,所居区域大致在今阿富汗东北部和巴基斯坦北部一带。邸就郤的后裔后入居中原内地,以王父名为氏,称邸氏,并尊邸就郤为其得姓始祖。
注:
本书总体上倾向于低、氐、邸、砥诸姓氏源出氐族人之说。
二郡望堂号:
1郡望:
河西郡:最早的河西郡是战国末期魏国所设,其境约在今山西省、陕西省一带。汉朝时期所说河西郡是指河西四郡,即今甘肃省的酒泉、张掖、敦煌、武威,是西汉武帝拓边后于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秋所设置的。北魏时期设置的河西郡故治在今山西省临汾地区。唐朝时期设置的河西郡,其时辖地在今云南省蒙自县、山西省汾阳县一带地区。
中山郡:中国古代称“中山”者有四:①战国时期原为顾国的都城(今河北定县),一度为魏所灭,复国后迁灵寿(今河北平山),周郝王十九年乙丑(公元前296年)为赵国所灭;秦朝时期归属于巨鹿郡。②西汉汉高祖刘邦初年(公元前206年)设置中山郡(今河南登封),汉景帝执政时期改回为中山国,治所在卢奴(今河北定县),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登封市西南部与河北省正定县之间一带,包括今河北定州、安国、唐县、新乐、无极、满城、完县、望都和保定一带;南北朝时期后燕以为都城;隋朝开皇初年(公元581年)废国置郡。③宋朝时期以定州为中山府,治所为安喜(今河北定县)。④宋朝时期的香山县;民国十四年乙丑(公元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民国 将其改为中山县,今为广东中山市,孙中山故里在中山市南部的翠亨村。
2堂号:
河西堂:以望立堂。
中山堂:以望立堂。
巨鹿郡: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置郡,治所在巨鹿(今河北省平乡西南)。相当今河北省白洋淀、文安洼以南,南运河以西、高阳、宁晋任县以东,平乡、威县以北,山东省德州、高唐,河北省馆陶之间地。任城郡:夏商为仍国,周为任国、邿国。秦统一中国后置任城县,亢父县,西汉为任城、亢父、属东平国。东汉章帝分东平国置任城国。三国魏置任城郡(今山东省微山县一带)。西晋复任城国。北朝魏孝明帝神龟元年(518年)分高平郡一部,置任城郡,治所由仲浅村移于今济宁市任城路,并为任城郡治,隶兖州。北齐天保七年废亢父县。隋、唐、五代任城县建置名称不变,但隶属有别。五代后周广顺二年(952年),置济州于巨野,任城属之。金海陵王天德二年(1150年)济州移至任城。元至元六十二年之间,济州治所数易巨野,任城。济宁的名称始于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以后虽州、府、县时有变更。
「魏」源出
1 出自「姬」姓,以邑名为氏,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及《元和姓纂》所载,春秋时,毕公高之裔孙毕万,在晋国为大夫。公元前661年,晋献公封毕万于为邑(今山西芮城县)。毕万裔孙魏斯,与赵,韩,三家分晋,各自建国。魏斯建魏国,都安邑(山西夏县),为魏文侯,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公元前225年被秦国所灭,原王族散居各地,以原国名为氏。2 出自芈姓,为颛顼帝的后裔魏冉之后,后改姓魏。据《史记》等有关资料所载,战国秦昭襄王时有国相、穰侯、昭襄王母宣太后异父弟魏冉,本楚人,芈姓,后改姓魏。3 出自外姓改姓魏:①出自高姓改姓魏。南宋蒲江人有魏了翁,庆元进士,本高氏,后改姓魏。②出自李姓改姓魏。明代有昆山人唯校,其先世本李姓,弘治进士,后改姓魏。4、出自少数民族改汉姓或为少数民族固有之姓:①满族倭彻赫氏、佤族斯内氏、鄂伦春族魏拉依尔氏改汉姓为魏。②土家、蒙古、彝、回、朝鲜等族均有魏姓者。
得姓始祖
毕万。据有关资料所载,魏姓为黄帝的姬姓嫡裔,他们原为毕国人。周文王的十五子毕公高受封于毕(今陕西省西安、咸阳两地之北),后毕国为别国所灭,其后裔万仕晋(今山西省境),成为晋国大夫。晋献公是当时晋国一名很有雄心壮志的君主,在位期间攻克了周围的许多小国,使晋国一度成为当时的强国之一。献公念毕万在晋国灭霍、耿、魏三国中功勋卓著,于是将原是姬姓国的魏地赐给毕万为邑。公元前445年,毕万的后代魏斯与韩、赵两家共同瓜分了晋国,自立诸侯,建国为魏,公元前225年,魏国即为秦所灭,亡国后的魏国王族子孙遂以国为姓。毕万也就被后人尊为魏姓族人的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
魏姓最早发源于今河南省北部及山西省南部一带,早期主要是在今山西、河南、山东省境内发展繁衍,也有部分居于今湖北、湖南省境。先秦时期,魏姓就已经出现了以“战国四大公子”之一信陵君魏无忌为代表的一批著名人物,使魏姓在当时盛极一时,家族地位十分显赫,势力也十分庞大。秦汉时期,魏姓子孙继承先人遗风,历居高官,使本族得以持续发展,并在秦时由于“秦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是故魏姓也有部分迁至今陕西省境内。魏无忌的六世孙因在西汉时任巨鹿(今河北)太守,有功于朝廷受到封赏,并使其家族成为朝野所敬仰的家族,其居地巨鹿也就发展成为魏姓历史上最著名的'大郡望。与此同时,魏姓也有进入江苏、浙江、甘肃、宁夏者。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军阀割据,相互攻伐,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加上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中原士族多受冲击,因此魏姓大举南迁至四川、江西、福建等地,在当地安居繁衍,发展壮大,名人志士也有如泉涌,如三国时期蜀之名将魏延便以勇猛善战、功迁征西大将军而闻名。盛唐时,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士族壮大,魏姓繁盛,人丁兴旺,郡望与名人显宦大量出现,并且有部分族人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于福建安家,后又徙至广东等地,使家族播迁更加广泛,唐末,战乱烽烟又起,外族入主中原,魏姓被迫再度南迁,广泛进入到南方各地。截止宋末,魏姓人已遍布江南广大地区,繁衍于全国各地,从而使魏姓成为我国一大姓氏。元明清时期,魏姓族人已远播于海外,成为我国诸多家族中一个比较大的著名宗族。魏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四十七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四三。
堂号
九合堂:春秋时晋有大夫魏绛。山戎向晋请和,绛向晋君说和有五利。于是晋便和附近的少数民族山戎等缔结了友好条约。8年之中,晋国九合诸侯,称为霸主,都是魏绛的功劳。巨鹿堂:魏姓因巨鹿为望,故也以“巨鹿”为其堂号。此外,魏姓的主要堂号还有:“敬爱堂”、“治礼堂”、“十思堂”等。
宗族特征
1、魏姓族人在早期就已在南北方同时发展。2、魏姓家族史上名人较多,且分布于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各个领域,为历朝都做出了突出贡献。3、魏姓人早在宋朝时就已广播于全国,成为我国一大姓氏。4、魏姓家训严明,颇具时代与家族特色。5、魏姓族人字行辈份排列有序。清光绪十六年魏子建修《魏氏族谱》山西忻州魏姓一支字行辈份为:“新文良,时懋行,昭弘知,泰宪圣,德益宁。”
魏姓宗祠通用对联
〖魏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源自姬姓;望出任城。——佚名撰魏姓宗祠通用联。全联典指魏姓源流和郡望。系承毕万;望出巨鹿。——佚名撰魏姓宗祠通用联全联典指春秋晋国大夫毕万,受封于魏,子孙以封地名为姓。
书屏志画;图像表功。——佚名撰魏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唐初政治家魏徵,字玄成,巨鹿人。隋末参加瓦岗军,李密失败后归唐,又被窦建德所获,任起居舍人,后入唐为太子洗马。太宗时升任谏议大夫,贞观年间任秘书监,后任侍中(宰相),封郑国公。下联典指西汉大臣魏相,字弱翁,济阴定陶人,为茂陵令,升河南太守,能抑制豪强势力。宣帝时,历官大司农、御史大夫、丞相,封高平侯。
和戎著绩;救赵全仁。——佚名撰魏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春秋魏绛,力主与戎族和好,为晋悼公采纳。下联典指战国信陵君魏无忌符救赵。
信陵世泽;明鉴家声。——佚名撰魏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魏无忌,战国魏昭王子,封信陵君,为“四公子”之一。下联典指唐魏徵作《十思疏》,唐太宗引以为鉴。
誓成宅相;绰有祖风。——佚名撰魏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晋魏舒,应相宅者言,年四十而显贵。下联典指唐魏徵五世孙魏暮,议事无所畏,上谓其有祖风。
公忠体国;机警能文。——佚名撰魏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春秋时晋人魏绛,即魏庄子,历官中军司马、新军之佐、下军之将。曾极力主张与戎族和好,被晋悼公采纳,使晋国领地得以扩展。下联典指北齐史学家魏收,字伯起,小字佛助,下曲阳人。机警能文,十五岁能写文章。北魏时官太学博士、散骑常侍,编修国史;北齐时任中书令兼著作郎,奉诏编撰《魏书》,后官至尚书右仆射,监修国史。为北朝三才子之一。
鹤山受业;虎观谈经。——佚名撰魏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南宋思想家魏了翁(1178-1235),字华父,号鹤山。官至权工部侍郎。后知道潭州,(今湖南长沙)、绍兴、福州,以资政殿大学士致仕。他推崇朱熹,近乎陆九渊,有《鹤山全集》。下联典指东汉五官中郎将魏应,字君伯,任城人。少好学,习鲁诗,举明经,永平初为博士。时会嵇诸儒于白虎观讲论五经同异,使应专掌问难。再迁骑都御。
鹤山守道;虎观谈经。——佚名撰魏姓宗祠通用联。同上。
〖魏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穰侯家跻四贵;伯起名列三才。——佚名撰魏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战国时秦国大臣魏冉,原为楚人,几登相位,封于穰,号穰侯。五国破齐后,加封陶邑,富比王室,为当时“四贵”之一。下联典指北齐史学家魏收,为三才子之一。
两袖清风廉太守;二分明月古扬州。——阮元撰魏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清代乾隆进士阮芸苔赠魏春松联。
〖魏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兼听则明,以古作鉴;通经致用,拜夷为师。——佚名撰魏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唐初政治家魏徵(580-643),字玄成,馆陶(今河北馆陶)人。太宗时,任谏议大夫,敢犯颜直谏。提出“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用舟与水比君与民,劝太宗以隋亡为鉴。其谏二百余事,见于《贞观政要》。下联典指清代思想家、史学家魏源(1794-1857),字默深,湖南邵阳人。道光进士。研究经术颇深,和龚自珍同属“通经致用”的今文学派。主张“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即自建船厂,炮舰,练军经武,以加强海防,抵御外国侵略。
疏列御屏,契洽天子;治称政谱,德薄黎民。——佚名撰魏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唐代政治家魏徵。下联典指南宋思想家魏了翁。
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人即负国,何忍负之。——佚名撰魏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清代名人魏向恒撰书联。
虎观谈经,妙析异同之旨;鹤山授业,共推理学之宗。——佚名撰魏姓宗祠通用联上联说东汉任城人魏应,字君伯,少年时学《鲁诗》,举明经,永平年间,历官博士、光禄大夫,建初年间任五官中郎将。弟子有数千人,很受章帝器重,曾与诸儒在白虎观讲论五经的同异。下联典指南宋学者魏了翁,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人,庆元年间进士,历官校书郎、嘉庆知府、汉州知州、礼部尚书、端明殿学士同佥书枢密院事。西父忧时,曾大白鹤山下筑室授徒,后又建鹤山书院,一时学者云集。反对佛家、老子的“无欲”说,推崇朱熹理学,著有《鹤山全集》。
九曲朝宗,千秋俎豆馨香远;一湖临庙,万顷波涛眉宇清。——魏乾成撰魏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湖北省公安县淤泥湖边魏氏宗祠联。
窍符救赵,战国雄风,莫恋遥遥华胄;问难谈经,传家儒学,当思穆穆文宗。——佚名撰魏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安徽省长丰县四里墩魏氏宗祠联。
魏颗:春秋时代晋国魏犨的儿子,为人明礼敦厚,任晋国将军之职。有一次秦桓公派遣了一位勇猛善战,威震当时的名将杜回,带兵攻伐晋国,大军在晋国辅氏(今陕西省辅邑县)的地方扎营,准备会战,晋国面临重大威胁,就派魏颗将军出师对抗,两军大战之下,结果出乎意料,魏颗在辅氏地方打败了秦师,虏获了秦国猛将杜回,为晋国立了战功。为了奖励魏颗的这次功劳,晋景公把令狐之地赏给他做了封邑。
魏绛:即魏庄子,魏犨之子,春秋时晋国卿。其先祖为庶人,与周同姓,因伐纣有功被周武王封于毕,于是以毕为姓。到毕万时,事晋献公,伐霍、耿,魏等国有功,封于魏,遂又以魏为姓。晋文公时,魏氏列为大夫,徒于霍(今山西省霍州)人。他的活动主要在晋悼公时期(公元前572年至公元前559年)。晋悼公元年(公元前573年),魏绛为司马,执掌军法。
魏斯:战国初魏国的建立者,历史上著名的魏文侯,其在位期间奖励耕战,兴修水利,进行改革,使魏国日益强大,并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魏徵:馆陶(今属河北省)人,唐代名臣,政治家,相太宗,曾任谏议大夫,敢于犯颜直谏,提出“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等治世名言,曾谏二百余事,为太宗所器重,其博学多才,文采飞扬,著有《群书治要》等书。
魏源:原名远达(1794-1857),改源,字默深,湖南邵阳金潭(今湖南省隆回县)人。道光进士,官内阁中书,晚年任高邮知州。近代著名思想家,与龚自珍齐名,时称"龚魏"。他主张学习西方,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倡导变革。魏源不以诗名,但他的诗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鸦片战争时期的许多名篇,感情炽烈,洋溢着浓郁的爱国主义激情。他还有许多山水诗写得气象雄伟,瑰丽悦目,有的还具哲理意味。魏源的诗风格遒劲,激越奔放,但律诗用典较多,显得费解,韵味不足。著有《古微堂诗集》和《清夜斋诗稿》。
魏忠贤:明代河间肃宁(今属河北省)人,少无赖,自宫后改名李进忠。万历时入宫为宦官,后乃复姓,赐名忠贤。熹宗即位,升为司礼秉笔太监兼提督宝和三店。他密结大臣为援,以犬马声色媚帝。天启三年(1623年)掌东厂,与熹宗乳母客氏勾结,排斥异己,专权揽政,参阅奏章,斥逐言官,纵容校尉,横行肆虐,迫害东林党人。次年,杨涟疏劾其二十四大罪,魏大中等七十余人又交章论其不法。遂兴大狱,大臣被罢逐者数十人,凡不附己者一概斥为东林党人,并杀杨涟、左光斗、魏大中等。自内阁、六部、四方总督、巡抚,遍置死党,广建生祠,时有「九千岁」之称。思宗即位,黜职,置凤阳。行至阜城(今属河北省),闻逮治令,遂自缢死。
李林甫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如何评价李林甫?
本文2023-12-09 01:02:59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649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