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中越战争,10位首长的儿子在越南牺牲,他们是谁家好儿郎?
1979年2月17日,由于越南不顾昔日中国的援助之情,长期骚扰中国边境,中国最终决定发起对越自卫反击战,最终在一个月之内占领越南20多个城市,宣告反击战大获全胜。
但取得胜利的同时,我军也牺牲了不少人民子弟,据统计,在对越反击战中,我军共牺牲了约8500多人,这其中也包括一批高级指战员的子女。
他们是谁?为什么会毅然决然地来到硝烟弥漫的战场上?牺牲后他们的父母又有何反应?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这部**《高山下的花环》,**中雷军长的儿子“小北京”让人印象深刻。 艺术来源于生活,小北京的原型就是“张力”。
张力是160师师长张志信的儿子。张志信也是**中“雷军长”的原型,在历次战斗中,作战顽强, 一次次用行动彰显了自己指挥才能,到越南自卫反击战的时候已经成长为一名师长。
1979年,随着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爆发,张志信带领部队,出兵越南,他的儿子张力 则在160师某团担任一名侦察员。
出征前,张力主动找到自己的父亲,要求上前线作战。张力所在的连队同其他连队不同,他们作为侦察兵,所处的位置,往往是前线的前线,且经常需要深入敌后,其危险性可想而知。
张志信爱自己的孩子,但和全师一万多人相比,自己的儿子又算得了什么?于是,张志信批准了张力的请求,并告诉他,上了战场不要给老子丢人。
天意弄人, 开战仅三天,张力就在战场牺牲,牺牲前,张力用仅存的力气,托战友告诉父亲,自己没有给他丢脸。
消息传到指挥部,部下考虑到师长的身体不太好,就压住了张力牺牲的消息,直到张志信察觉到众人的表情都不太对,才强迫政委李兆贵告诉他,李兆贵迫不得已,只能说出实情。
听到噩耗,张志信浑身颤抖,一时无法接受,可战斗还在进行,全师将士的性命都在他身上压着, 张志信强忍着悲痛,回到了指挥岗位,继续指挥战斗。
整个对越作战期间,张志信都未再提儿子的事情,直到战争结束,才一个人前往烈士陵园,看望儿子。回到家后,妻子看张志信神情不对,赶忙问他怎么回事,张志信说出实情,夫人嚎啕大哭,两人悲痛万分。
张力出生时,张志信已经三十多岁了, 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是世间最悲伤的事情 。老将军父子为国做出的奉献,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张志信老将军是白发人送黑发人, 耿进福副参谋长则是一下子失去了2个爱子—— 耿军和耿晓康,两人是一对亲兄弟 ,从小关系就非常好,长大后,更是一起入伍,一起上战场,最终牺牲在同一场战斗中。
生在传统的军人家庭,兄弟二人从小就被耿进福灌输了参军入伍,保家为国的思想, 在父亲的影响下,兄弟二人对军队充满了向往。
长大后,二人顺利参军入伍,成为了光荣的解放军战士。入伍后,兄弟二人来到父亲所在的部队,在父亲的严格教导下,两人成长的很快。
对越自卫战爆发后,兄弟二人偷偷瞒着父母,报名上了战场, 其实,他们的行动,怎么瞒得过父母的眼睛,但父亲作为一名老革命军人,看到自己的儿子有着军人的血性,浑身是胆,不怕牺牲,积极踊跃地上前线, 他的内心是骄傲的。
很快,作战任务下达,耿氏 兄弟二人所在的部队上了战场,真刀真枪的与敌人干了起来, 在一次往前突进的过程中,兄弟二人所在的连队,遭到敌人伏击,损伤惨重。为了让其他战士能顺利突破包围圈,原本已经快突围出去的耿晓康留下来选择断后,自己面对数倍之敌,结果, 耿晓康双拳难敌四手,被子弹击中,壮烈牺牲,年仅18岁。
而耿军所在的阵地,无法突围,弹尽粮绝,为了不被敌人俘虏,他与其他烈士一道,抱着装备,跳下悬崖,与 自己的战友一起,全员牺牲。牺牲时年仅21岁。
得知兄弟二人牺牲的耿进福一夜白头,他不是不知道战场的风险,但没办法,国家有难,作为军人,他们不上谁上呢?耿进福是父亲,更是一名军人。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不少军人家庭都是父子齐上阵,周伟与周开源也是。周伟的父亲曾是著名的塔山团政委——周开源,周伟牺牲时,周开源正担任解放军41军121师政委。
从小的耳濡目染,已让周伟对军队早生向往之意。高中毕业后,周伟想去参军,没能成功,无奈之下,他只好前往一家工厂当了工人。
为了能加入部队,周伟决定自己去应征。
但是,同处于部队中,周伟参军的事怎么能瞒住父亲,纵使其他部队的人不认识周伟,可一政审,就什么都知道了。
很快, 周开源就得知了周伟参军的消息,他并没有生气,反而有点高兴, 他知道,自己的儿子真的长大了,不再是那个跟在家人后面的小男孩了。
为了锻炼自己,周伟特意没有报名父亲所在的部队, 他决定要做出一番事业来,让父亲刮目相看。
周伟入伍那天,周开源紧紧握着儿子的手,反复叮嘱,让他在部队认真学习军事技术,苦练杀敌本领,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解放军战士。
周伟认真地点了点头,他答应父亲,一定不负所望,说完,便头也不回地走向队伍。没人能想到, 父子这一别,竟是永别,再次相见,已是天人两隔。
1979年2月,周伟在执行任务时,遭到越军伏击,不幸中弹牺牲,年仅20岁。
周伟所在的部队一直与周开源所在的部队协同作战,两个部队首长沟通作战任务时,周开源听到了儿子去世的噩耗。无奈,他只能强忍着悲痛,继续指挥作战。
多年后,当人们提起周伟,周开源对周伟的表现做了肯定,他说周伟值得他骄傲。
江燮元少将也是父子同上战场,他的儿子 江鲁平和江南平都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
江燮元,开国少将,曾在著名的“塔山狙击战”立下奇功。
塔山狙击战中,在地形极不利于防守的情况下,江燮元带领自己的部队,英勇作战,以超人的毅力,阻击了国民党的进攻,为解放锦州,做了坚强有力的保证。
江燮元一共有两个儿子,分别是江鲁平和江南平。
江鲁平时任某师作训科参谋,听到战事爆发时,江鲁平按捺不住,找到父亲,要求前往前线作战,父亲没有多加考虑,便同意了他的要求,将他调往前线,同时弟弟江南平也找到了父亲,要求上前线,江燮元也同意了江南平的要求。
就这样, 江鲁平俩兄弟 到了烽火硝烟的战场上。
上了战场后,江鲁平为了给部队提供越军的精准坐标,亲自带领一个连的战士,前往敌后进行侦查,然而当任务结束,部队返回途中,江鲁平不慎被敌人的机枪打穿腹部,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 , 江鲁平没有放弃战斗,反而愈战愈勇,直至牺牲。
江鲁平的弟弟江南平此时也在战场上,江南平所在的连队是侦察连,与敌人一照面,就开始了激烈的战斗,江南平身负重伤,幸运的是,他及时获救,这让老父亲江燮元好受了一些。
在对越反击自卫战中,江燮元带领自己的部队,歼敌近一万六千人, 他们父子三人,在国家有难时,一起奔赴战场,立下了不朽战功。
一般经过长时间的相处,战士们对彼此的家庭背景大都有所了解,然而,有这么一位烈士,和上文提到的都不同, 直到牺牲后,遗体送回了国,大家才知道,他是军区副参谋长的孩子 。他是谁呢?
这个牺牲的烈士就是罗粤宁,他是开国大校罗荣的孩子,对越自卫反击战时,罗荣任广州军区某部副参谋长。
生于军人家庭的罗粤宁,从小就向往部队生活,长大后,他积极应征入伍,很快就进入了部队。虽然自己的父亲是参谋长,但罗粤宁从来不透露自己的身份,反而与战友们和睦相处,经常替战友站岗。
对越自卫战爆发后, 罗粤宁所在的连队奉命前往越南战场,与上述几位英雄一样,罗粤宁所在的连队也是侦察连。
那个时候的侦察连和如今的特种兵差不多,往往要执行深入敌后的侦查工作,敌后工作不同于前线,形势更加复杂,如果被敌人发现,很容易被数倍的敌人所包围,从而全军覆没。
罗粤宁此时担任侦察连副连长,根据任务安排,他带领战士们深入敌后,侦查敌情,谁料,刚走了没多久,他就和敌人打了一个照面,双方没有犹豫,果断开枪,战斗胶着了很久,眼看就要胜利,越方的援军突然出现,打的罗粤宁他们措手不及,罗粤宁被彻底包围。为了不被包饺子,罗粤宁率队突围,数次向敌方薄弱点冲击。
由于部分战士没能突围, 罗粤宁突围成功后,又返回救人。前两次救援相对来讲还算成功,救出来了一部分战士,等到第三次救援时,罗粤宁被敌击中,当场牺牲。
后来,等战事结束,战士们将罗粤宁的遗体运回国后,才知道,罗粤宁是参谋长的儿子。
后来,为了表彰罗粤宁的战功,部队为罗粤宁烈士追记一等功,以表彰他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革命主义精神。
曹辉、曹从连父子的经历更是让人唏嘘,他们二人仅分别2分钟后就阴阳两隔。
曹辉的父亲曹从连,是解放军第50军的一名团长,他先后参加了解放战争、建国后的剿匪战役、对印自卫反击战和对越自卫反击战,是一名身经百战,久经考验的老兵, 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
曹辉18岁时,就在部队当了班长。对越自卫反击战开始前,有人劝曹从连,将曹辉调走,不要让他上战场,曹从连说到: 我的儿子是儿子,别人的儿子就不是儿子了?战争马上就开始了,我把我儿子往后放调,这会造成什么影响,我绝不会这么干!
为了不让曹辉的上级为难,曹从连专门找到曹辉的领导,叮嘱其要放手任用曹辉,不用过多顾及他这块,一切要以部队的规定来 ,自己唯一的要求就是,一定要给曹辉多上阵杀敌的机会。
可战场上不同其他地方,上阵杀敌就意味着大概率要牺牲,曹从连不会不知道这个道理,但是他仍坚持自己的做法,将曹辉送上了前线。
根据上级指示,曹辉所在的连队被编成了尖刀连,尖刀连,顾名思义就是一把尖刀,直面敌人,狠狠的插进敌人的心脏,曹辉也就此迎来了“立功”的机会。
1979年2月, 解放军149师进攻沙巴,然而,由于情报有误,149师陷入埋伏 ,造成了重大伤亡。
为了打通前进通道,曹从连带领部队赶往前线,向受阻地段发起进攻,为了尽快拿下阵地,149师的坦克也加入了进攻。
一辆辆坦克向前开去,每个坦克上都载有几名战士,而 曹从连一眼就看见了自己的儿子。
曹从连的警卫员见状,大喊曹辉,让曹辉从坦克下来。 曹辉却没有同意,他回声道,不行,我在执行任务。 就在此时,坦克不知为何停留了片刻,曹辉跳下车,给自己的父亲敬了一个礼,就又爬上坦克,继续战斗。
人在坦克上面,就是活靶子,可是没办法,坦克视野有限,需要几名战士为坦克当眼睛。其中的风险,曹从连不会不知道,但他没有阻拦儿子,战事胶着,别的战士都在冲锋陷阵,哪怕再危险,作为一名革命老兵,他也不可能把孩子从战场上拉下来。
曹从连眼看着曹辉乘着坦克开往前线,没时间担忧,就开始抓紧指挥战斗。然而仅仅 两分钟后,曹辉就被子弹击中,当场牺牲。曹从连几乎第一时间,就知道了曹辉牺牲的消息。
曹辉所在部队送来了他的笔记本和钢笔,曹从连强忍着泪水,默默收下。为了不让妻子担心,曹从连告诉妻子,儿子负伤了正在治疗,无需担心。直到战争结束后,曹从连才告诉妻子真相。
骤闻噩耗,曹从连的妻子当场晕了过去。曹从连后来回忆,自己参加过那么多场战斗,见惯了生死,从未哭过,哪怕儿子牺牲,自己也能忍住,但这次一见到妻子,眼泪就再也没能忍住。
战后,曹辉被追授三等功,这是烈士应有的荣誉,也是曹从连唯一的安慰,他的儿子没有辜负他的期望。
赵幼林烈士的父亲也在战前遇到过儿子,那时赵幼林还英姿勃发。
赵幼林是时任广州省军区后勤部政委的儿子,参军后,任部队指导员 ,他从小在军区大院长大,平日里艰苦朴素,平易近人 ,对战士们关爱无比,犹如对自己的家人一样,
深受战士们的尊重。
作战训练里,赵幼林也极为刻苦,为战士做出了良好的示范。
对越战争打响后,赵幼林率部上了前线,根据作战任务的分配,赵幼林所在连队,需要对敌人执行穿插任务。敌人的阵地有着严密的防守, 一座座坚固的工事形成一条锁链,执行穿插任务有着极大风险。
赵幼林的连队刚一出发,就和敌人打了照面,双方你来我往,均损失惨重,赵幼林愈战愈勇,然而这时,一枚手雷在赵幼林旁边爆炸, 赵幼林为了掩护战友,一把将战友推开,自己却被手雷破片击中,身负重伤,卫生员抓紧施救,最终没能挽回他的生命,赵幼林英勇牺牲。
赵幼林的父亲身处大后方,知晓儿子牺牲时,已经临近战事结束。战前他还曾前往儿子所在的部队检查战备工作,赵幼林拍着胸膛保证:请爸爸放心!然而如今传来的却是噩耗,那种悲痛,应该无人可以体会。
战后,赵幼林被追授二等功。
而曲宁江烈士牺牲时,年仅20岁。
曲宁江烈士的父亲,是时任41军参谋长的曲奎。
曲奎是一名抗美援朝老兵,也是我军高级指战员,生于革命家庭的曲宁江,从小深受父亲的熏陶,对革命英雄崇拜不已,并立志长大要和他们一样做勇敢的人。
1978年,曲宁江如愿参军,刚进入部队的曲宁江,身上书生气还未褪去,为了尽快上阵杀敌,他拼命锻炼自己,
为了增大臂力,他一有机会就练习俯卧撑,练得胳膊又肿又痛,连饭碗都端不起来。
长期的艰苦训练,让曲宁江消耗过大,在一次野外拉练时,临近终点,他却突然两眼一黑,摔倒在地,鼻子和嘴边都流出了血,他尝试了好几次,也没有爬起来 , 为了不影响连队成绩,曲宁江请求身边的战友将自己拉到终点。
战士们不得已,拖着曲宁江,将曲宁江拉到终点,鲜血淋了一路。
有付出就有回报,艰苦的训练,将曲宁江锻造成了一位合格的解放军战士,再没人说他书生气了,曲宁江也因表现优异,受到上级部门嘉奖。
越南战事爆发时,曲宁江正因一次训练受伤而住院,为了能上前线,曲宁江反复请求医生,放自己出院。
医生坚决反对, 但还是拗不过曲宁江,最终他还是出院了。
曲宁江怀着一腔热血走向了战场,然而,就在反击战爆发后不久, 在一次战斗中,曲宁江被越军狙击手击中,壮烈牺牲,年仅20岁。
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因为地形和气候原因,很多情报员都牺牲在了侦查战场上,彭泓也是其中之一。
彭泓是原南京军区空军副司令员的儿子, 在对越作战期间,彭泓担任侦查大队大队长,多次深入敌后,为自卫军提供了大量情报,并荣立了二等功,然而, 在一次敌后行动中,彭泓不幸被击中,身负重伤,经过全力救治后,仍因伤势过重而壮烈牺牲。
关于彭泓烈士的资料,目前并不充裕,但并不妨碍我们透过这些资料,回顾烈士的英勇事迹。
在对越作战期间,除了上述10位为国捐躯的烈士,还有其他很多已公开或尚未公开的***子女 ,他们也在用尽全力为国效忠, 和千千万万的烈士一样,为国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我们会永远怀念他们。
信仰对于不同阶段的人来说,有不同的解读,对宗教的信仰,对个人的信仰,又或是对国家的信仰,都是支撑人类前进的动力。或许在如今的和平年代,更多的是追求自我的超越,信仰更多的是来源于宗教和个人色彩。而在那个动荡不安,战乱纷飞的时代,信仰指的就是保家卫国,一切为国,国家高于一切。
战争年代我国出现了无数英雄,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功劳受禄,有的却隐姓埋名。他们用鲜血和身躯谱写了一首首宏伟的诗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曾参战到抗美援朝的战斗中,无数无名英雄便诞生于这场战斗中。有一位抗美援朝的老兵,他的事迹直到36年后,因为欠债2400元才被报道,世人才知道这是一位战时立过奇功的一等功战士。
这位一等功战士名叫蒋诚,1928年生于重庆合川区,1949年在成都加入解放军。老爷子如今年事已高,年轻时的很多光荣事迹已记不清,说话也不再利索。但只要谈到抗美援朝中,那一场震惊全世界的战役—上甘岭战役时,老爷子眼中的神采又重新变得飞扬起来。
对于我们来说,那仅是一场被记录在历史课本当中的战役,而对于蒋诚来说,那是关于他的时代记忆,属于他的“高光”时刻。1950年爆发朝鲜战争,美国为维护其在东南亚利益,迅速出兵干预,朝鲜节节败退,美国则越过了三八线威胁到中国的领土安全,战火也逼近了鸭绿江边。而后朝鲜政府因抵抗不了强大的美军,请求中国希望出兵援助,中国也随即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要决策,迅速指挥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进入朝鲜参加战斗。
在1952年,蒋诚所在的部队被派投入到上甘岭战役中,就是这场战役,见证了蒋诚的英勇无畏精神。在肠子被打出体外的情况下,蒋诚作为机枪手,还能保持清醒,打下一架飞机,一战歼敌400余人。在战争结束后,蒋诚荣获一等功,但他却选择隐姓埋名回到家乡,默默的成为了一位农民。
战后隐姓埋名的他并没有居功自傲,而是勤劳务实地为人们做事。1983年,他的家乡需要修路,主动提出当年带领人的他,在道路修到一半没钱的时候,又以个人名义贷款2400元继续修路。那时的2400元对于他们家庭来说已是一笔巨款,为还这笔钱,他们全家省吃俭用好几年,甚至儿子也被女朋友舍弃,才得以还清这笔巨款。
直到36年后,在编写《合川县志》翻找的时候,才发现一等功蒋诚的事迹,无名英雄隐姓埋名的事迹才被知晓。一等功老兵曾歼敌400,隐姓埋名36年,却因2400元欠款揭露身份。疆场勇杀敌,卸甲即归隐,就是无数像这样的老兵,用自己的鲜血和默默无私,换回中国的安定,也正是他们诠释了一切为人民服务的信仰。
时光匆匆而去,这些保家卫国无名英雄的事迹却被时间隐藏,岁月在蒋诚脸上留下的尽是沧桑斑驳,而还能稍显他曾经的光荣印记的只有他那条破旧的绿军裤。这些以国家为首的英雄战士,他们对国家、对人民的信仰一直牢刻在心,不求回报,对于他们,我们唯有敬仰。希望社会与政府能够给予足够的关怀,让老英雄们安享晚年。
钟一/口述 田武雄、杨润雪、石芯于/采访
口述:钟一(浙江籍抗美援朝老兵)
采访:田武雄、杨润雪、石芯于
整理:杨润雪、石芯于
时间:2019年8月6日
老兵钟一(左二)和口述采访者,照片由田武雄(左一)提供。
我叫钟一,浙江湖州人,生于1931年,今年88岁。1952年7月到1953年5月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三军第六十七师后勤处工作。
恩师引荐,悄悄参军
我参军的时候叫钟伟今,后来我改名叫钟一,一生革命的意思。
参军那时候人民政府还没有成立,就来了个军代表坐在那里,没有什么组织动员活动。我参军和我的校长有很大的关系。1947年我经由老师的推荐考入德清简师,老师们很器重我。
德清简师的校长叫李一航,是日本的留学生,为了抗日只身回国,他参加了地下党,还成了同周恩来总理单线联系的人,来历很大呀。他取得最重要的情报,打入国民党内部CC系,当了汉文秘书。有一次他在背包里发现了防止异党活动的密报,两个地下党抄了一夜,单线联系周总理,半夜开车把情报送出去。皖南事变之后他找不到党组织了,就教教书,后来回到故乡就当了简师的校长。
他聘请的老师都比较亲近,还有地下党,他对党很有感情。其中有两个老师,一个叫李思友,山东人,对解放军很熟悉,思想很激进。他把我叫到办公室,从背包里拿了一本书给我说:“这本书你可以看看。”这就是《王贵与李香香》,为我打开了新世界。后来在学校里看了一些 社会 科学书,除了《王贵与李香香》,就是赵树理的小说,《小二黑结婚》等等都看了。这样使我的思想提升,了解了国民党和***的性质,那时候听到一首歌叫《山那边的好地方》,是解放曲,我对***的理解就越来越深。
因为校长的关系我对***的理解越来越深,我就参军了。那个时候抗美援朝的口号是没有的,有比较激进一点的就是:“我们到朝鲜去打啊!”那个时候宣传的都是我们的同胞在美国的飞机下面牺牲了,我们不能吃第二遍苦,现在有***的领导,我们需要同帝国主义斗。当时都知道打仗就会有牺牲,死也是为了祖国,是光荣的。报名的时候,唱“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我马上拿起枪,眼泪就流下来了。祖国需要我们,我一定要去。
我父亲的感情很复杂,他肯定不同意我参军的,并不是因为不相信***,而是舍不得儿子。我是家里唯一的男丁,没有弟弟,只有我和我姐姐两个。他们不希望我参军,我是偷偷摸摸参军的。等他们晓得,我已经把革命军人家属证寄回去了。我父亲就凭着这个拿了我姐姐的金夹子到了上海人民解放军司令部,到总部去了。他是穿长衫的,部队不让进,我父亲就把东西拿出来,领导就告诉他我们这个部队在什么地方。我们已经到了松江,他就赶到松江来看我。经过我们指导员的劝说,后来他也释怀了。
预备赴朝,军队对接
师部有四大部门:师司令部、师政治部、师干部部(干部管理部)和师后勤处。我是后勤处的,后勤处处长叫仲小宋,政委叫杜少华,我们称处长为一号首长,政委为二号首长,首长办公室一般有书记一人,但是我们处书记太忙了,就配了两个,一个管收发(文件),一个管统计(粮弹消耗,人员损失)。正排级办公室还配有技术书记。下面是一或两个参谋,我们只有一个。整个后勤处有马两匹,通信员五人左右,要传达首长的消息。我是首长的秘书,基本什么都管,下级批报要打报告,首长要签字。如果首长忙不过来就我批,我写上年月日,首长写上自己的名字,最后我用公章盖章。公章有两个:一个方的代表行政的,志愿军步兵六十七师后勤处制;一个圆的代表党委的,中共志愿军步兵六十七师党委委员会。
后勤处下还设有军需科、军械科、医药部、收容所(医治和安抚工作)、担架营、基护工兵连(主要就是保卫仓库的)和大车连(运输连;没有 汽车 只有骡马,比较大)。我们整个师后勤没有一辆 汽车 。只有师司令部有两辆吉普车,还是从国民党手里缴获的,银色的英式吉普车,供师长、首长使用。所以说这场战争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战胜了世界第一的工业国,是很不容易的,是值得我们自豪的。
师政治部下设有秘书科,直接监督首长工作,起草文件,首长叫做什么就做什么;组织科,负责干部升迁处分等;干部科,主管政治干部,战时常有伤亡,与组织科分工;保卫科,负责对内管理,锄奸细,有句话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保卫科找你谈话”;最后是敌工科,负责对敌工作,有英、朝语翻译,在朝鲜战争中一是对敌政治工作,二是俘敌后的工作,这些翻译都是在高校英语系等选拔优等生,男女皆有。
七八月完成了我们军队与志愿军实战需要相衔接的编制,这样到朝鲜的时候方便对接。我们首长办公室等部门已经与志愿军二十军对口交接,完成了出国战斗的组织准备。
出发:抓一把祖国的泥土再过江
1952年8月7日,我们从太仓出发上火车,都是闷罐,进去之后“啪”的一下就锁了,只有那边有个洞。到唐山下来过一次,都是放哨兵,怕你开小差,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有一个人开小差,首长脸上都无光的,有一个人开小差就说明你们部队的思想工作不到位。所以我们下来就吃一点饭,又上车。8月31日在安东下车,住在朝鲜人的家里到9月7号,这中间就开会,因为我是首长的秘书,这些环节都没有参加。
9月7号一早我们就渡过鸭绿江。实际上是从桥上走过去的,这个桥虽被美军轰炸多次,但也仍然能通车。我在离开的时候往祖国的土地上抓了一把泥土,用纸巾包了装在背包里。
过鸭绿江很紧张的,天还没黑,我们就看到苏联的高炮部队,我碰到一个苏联步兵,过来给我说“抗美援朝”。
这个时候我们首长过来让我带两个章。一个方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7师后勤处,还有一个中共67师党委,是圆的。这两个章就交上去了,同时发下来两个章,一个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步兵第67师后勤处之印,这是方章,还有一个中共志愿军67师党委。
部队里有很严格的规定,连以上干部包括指导员连长,只有当指导员才能发到皮包。连级干部以上才能发到皮包,正排级以下都没有皮包。首长要下来检查准备工作,问我准备得怎么样了,我说:“政委,交给我这两个章,我只能放到背包里面去了,我没有皮包啊。”政委就打了个电话:“马上送一个皮包来。”这样我就又超编制又超装备了,我是没资格挂这个皮包的,但是政委为我破例了。
从9月7号开始到9月30号的行军工作很疲劳,首长都没有睡觉,自己也不敢睡。只能在行军的时候休息。一般是傍晚行军,还要看天气,每天要走三四十公里左右,很少有走五十公里的。为了大部队的行军,需要打前站,就是派几个人出去侦察前面的路,再回来报告情况。通讯联络在前线才有少量的发报机,行军途中是不通电话,全靠通讯兵几匹马来送。
行军:“有一个晚上过了26次沙河”
我们是从后方斜穿到三八线的,我的主要工作包括上面的行军规划,比如说今天部队要到什么地方去,但是我们下面有好几个单位要把指令细化,全部弄好告诉首长。还有首长的宿营通知,下面的宿营报告,就是我们行军多少里,其中纪律很好,有没有人员伤亡,一切怎么正常,我们已经在什么地方住下来,如果有什么问题就要讲有什么问题。
如果受伤了就到收容所去,就是战地医院。还有一个基护工兵连,仓库不是要有人保护吗?桥塌了要修,这些都是基护工兵连的工作。还有一个叫运输连,我们又叫大车连,很可怜的,我们想到眼泪都要留下来。美国人有多少 汽车 啊?我们只有两辆吉普卡,跟国民党打仗缴获的,不是我们自己的,那个时候什么长征这些车子还没有,只有师级干部才能坐这个吉普卡。其他整个师没有一辆 汽车 ,全部都是手推车,骡马拉车。所以运输连很苦的,手推车很小的,整个部队没有现代化的装备。
千里行军快要到终点了,有一个晚上过了26次沙河,我印象太深了,一辈子都忘不了。所有经历过的人都能准确说出26次,因为印象太深刻了。
我们营走的是丙级公路,山很高,那个时候修高速公路很困难,要到那边的山去只能从水里面过。其实只有一条河,没有桥,水很深,要到那边去只能不停地从水里走。水有的时候很深,到膝盖以上,这个地方因为是丙级公路,我们就把旁边的石头搞过来一点,让这边高一点点,好走一点。我们师一共三个步兵团,一个炮兵团,一个后勤。我们的大车连没有 汽车 ,全部是手推车,马拉车都从水里过去。大车的吆喝声,敲打声,骡马的叫声相混杂在一起,最后我们帮助女同志们一起渡过了这个难关,这是印象很深刻的。
后勤:前应粮弹,后转伤员
关于后勤组织,我们朱总司令给我们一个评价,朝鲜战争一半的功劳都是后勤的。为什么?因为在祖国,我们当地的党组织,动员了解放区有银两,但是在朝鲜全部都靠我们自己了,所以说后勤是很重要的。
到了三八线以后,很明显的我们后勤的工作有几个字可以概括:“前应粮弹”,向前方供应粮食——人吃的,弹药——枪吃的;“后转伤员”,我们连级干部都开玩笑:“我们以后是住一个宿舍的。”用一个白的布洗一洗缠上,把人一包了之后埋葬,记录下来。这里有个很重要的叫花名册,就是你们部队有几个人要向祖国汇报的,是很重要的事情,是我工作的重点,死了一个就要在花名册上把这个人的名字抹掉,他安置在什么地方,要一个记录。我们每一个人,从首长到干部,到最底层的下等兵都是可爱的人,少一个人都要记下来。花名册就是为了掌握这个部队有多少个人,要不要补充。
朝鲜大的村子都被美国飞机炸过了,根本看不到人,村子都很分散。所以我们部队很多都在露宿,用的正方形油布,有洞孔,用金属包起来,可以穿线搭成帐篷,帐篷、雨披两用。行军宿营需要宿营通知和宿营报告。宿营通知是师宿营通知基础上的具体化,包括目的地、途径,目的地特点及要注意的事项,师后勤处再传达到处本部、收容所、担架营等部门。宿营报告是向上级报告到目的地后的情况,行军途中的突发事件,部队思想状况等,师后勤向师司令部、师后勤各单位向师后勤首长的报告。
有一次我到师政治部开会,是政委和处长召开的后勤处大会,翻了几座山。我们本来在下面开会,但是首长的办公室搬到上面来了,上面草棚用了藤条盖起来,放的时候是青的,过了一段时间就黄了,就成目标了。那次有十多个人负伤了,但是没有一个人牺牲。有的时候我们都说这是“马克思在天之灵”。
我们后勤部第一个牺牲的女同志,她是军需科的,在仓库外面拿东西的时候,美国人扔下来一个炸弹,躲过去了,飞机上看到坑道里露出来一个东西,就暴露了,又扔下来一个炸弹,这个炸弹把她打死了。
晚上有防空哨,沿途高的地方都有防空哨,飞机来的时候,能听到声音,我们运输连还是有 汽车 的,灯火开的很旺的,看到飞机来了就“乓”开一枪,灯火就全部熄了,我们也没什么其他的东西,就全靠人来,站得高,听得远。防空哨功劳很大的,生活很枯燥的。晚上有大量的运输。战争的消耗很大,人要吃,枪炮也要吃。枪炮要吃,我们都有代号的,比如说我们前方报过来需要供应多少子弹,我们把它叫“花生米”,供应多少炸弹,叫“苹果”,都有代号的,现在都忘记了。虽然我们师没有 汽车 ,但是上面运过来都靠 汽车 ,往下运靠大车,源源不断地供应粮食。
金坪里的冬天(1952年10月1日—12月27日)
1952年10月1日至12月27日,我们横穿半岛岩山岗,前往前线。这块被轰炸过,还可能有美国的军队,左右两侧空军都在轰击,生命是没有保证的。
我们住的这个山沟里面树林长的比较茂密,山也比较陡峭,住宿我们叫解开式,一般是一个门一个窗。门上做个帘子既保暖防风,晚上又可以避光。门外门联上可以模糊地看到他们写的诗“住洞需知筑洞苦”,后面就看不清了,意思就是住在这个洞里应当知道这个洞建造之苦,基本都要自己动手挖,工兵过来指导一下,上面搞起来,下面还要搞个炕,因为太冷了,但实际上炕是不烧的,因为需要柴火,还会产生火光。队里面大多是小姑娘小伙子,大家都称兄妹,基本就是睡一个炕了。
由于我们对口交接,二十军的首长来我们洞里慰问,交代我们要注意一些什么,外面朝鲜军怎么样,美国空军怎么轰炸,还请我们吃了饭,在山上采了葡萄做了葡萄酒。10月8日我们部队出去,在山下,听到扩音机在放“雄赳赳气昂昂”“朝鲜之歌”等。
我们用汽油桶洗澡,把地上都烤干,把水一放,下面火一烧就热了。我们男同志洗澡没有声音,女同志洗澡有声音“嘻嘻哈哈”的,一般半个月洗一次早,冬天到下午太阳暖和一些,一般不要拿柴火烧,尽量少制造烟。这种生活好像在梦中一样。一个女同志是在宁波参军的,据说她是因为不满意家里的婚姻安排才来参军的,后来牺牲了,我给她写了墓碑,这是我一生一世唯一一个写过墓碑的人。但是我没有记在日记里,也就记不得她的名字了,只记得她唱歌唱得很好。到了前线没有大规模的演出,就唱歌,单口相声,只要唱歌,不管唱的好不好,大家都欢呼,因为生活太枯燥了。当时没有什么广播,只有通过《人民日报》能知道祖国的情况,看到《人民日报》就听到了祖国的声音,它代表党。《人民日报》一般两三天就能送到,三五天就能看到一批。送的时候还会有飞机轰炸。《志愿军报》稍微及时一点,还有《新华电讯》,一般是给团首长看的,但是会经过我的手,所以我也能看一点。我有空就看书看报。
大田里的春天(1953年元旦—5月18日)
1952年行军途中睡了一觉起来就是1953年了,我们在三八线的中心,平康郡。老头山打仗打得很激烈,老头山过去就是上甘岭,三八线的中间是很重要的地方,我们可以说是百分之百稳的,很难突破。这个地貌,山很高,我们住在山沟里,外面进不来,炮火打不进来,首长在阳面,我们在阴面,为了保存自己住的很分散,在这样的情势下工作。炮兵校准机下面有钢板,飞得很低很慢,我们叫“老病号”,它很坏的,炮打过来指挥着,打得比较紧,也不规律,并不是固定时间炮击,近的时候听到嘘嘘嘘的声音,然后听到唔——的一声。
我们的解开式防空洞只有一个门一个窗,这边是我们的炕,下面就是床。我们用装东西的用罐头盒子当桌子。天气很冷,零下几度,因为我们是首长办公室,首长一个电话让军需科送炭过来,拿柴火一烧,不能放很多烟,晚上不烧,火光太大了,白天一直都烤火,只有前方炕道才能用酒精灯。吃的压缩饼干在炭火上一烤就松了,外面弄的雪放在罐子里化了烧水吃。我们为了防空一天只吃两顿,天亮之前吃一顿,天还没黑吃一顿,下面同志们饿得哇哇叫,我们后勤虽然不打仗但是很辛苦的,告诉首长后来还是改成了三顿。
有一次我们下面的工兵连缴获了美金,从飞机上掉下来的,一支卡宾枪,一些子弹,一些高级食物像巧克力等,我们都上交了。
三月份敌人炮击,发动进攻以前打仗很厉害,一说开炮就哗啦啦打过来,那个炮没打中就在树林那边升起烟子,上面有个老病号,我拼命往里面跑,沟口里管理科长庞科长血往下流,不停地招呼外面的人往里面撤,仍然有一个通讯员同志王汽被打破了脚,一边跑一边骂。其它碰到炮击的时候有一个朝鲜的小姑娘,大概六七岁左右,跑过来,我们把她拉到弹坑里,她吓得发抖,我们都安慰她。
大概三四月份,艾森豪威尔上台以后向我们打炮打得愈发激烈。200团的团政委,叫罗骏,牺牲了。还有我们的班长陈志民也壮烈牺牲了,他全家没有钱,只有他一个人读了高中,人很老实,他当班长我当副班长,他好像一个大哥哥一样,他的牺牲对我来讲很残酷,我热泪盈眶。还有一个烈士,叫陈志,他很有名,进攻很多次,被敌人轰炸牺牲了。他的一支枪上交到博物馆了,他的英勇事迹很多,知名度很高。
有一次天还没有亮,炸弹滚落到沟底没有炸,我打电话叫了工兵连把里面的炸药拿出来。在这样危险的情况下,我们没有炸药,老美给我们送来了。还有一次是晚上指挥,好不容易睡一下,结果被惊醒,马上跑出去,我们的一个联络员老朴在外面看到另一边乌压压的一片,结果敌机就向我们俯冲下来,机枪也扫射下来,我拼命地跑,跑到一个猫耳洞里面,这次突袭我们牺牲了好多人。我就想今天我也要革命成功了,我要牺牲了,结果祖上积德,活了下来。
有一次,领导都出去了,就剩下我和一个女同志,叫潘虹,比我大,我们在守着电话机,天上敌机轰隆隆的,看到我们这个山谷,就炸,我们用手支撑着,以防胸部碰地,炸弹落地内脏受损。美国武器比较先进,中国只是个农业国,差距还是太大,那次真的是马克思在天之灵,有伤无亡。
潘虹大姐的家人曾经给她寄来了一本《普希金文选》,这在当年是比较流行的,大家都抢着看。祖国有大量的慰问信来朝,我还记得一个印度尼西亚方向的华侨姑娘林民英给我写的慰问信。
当时的共青团员、***员都有自己的一个战时临时介绍信,是为了防止在战斗中昏迷不能说话,凭此纸证明身份。除此之外,在军帽下发的时,帽内白衬布上会印单位、姓名还有血型,每个人自己填上,为负伤时用。
我们收到过一些敌人的传单,小的报纸,对我们做宣传工作。传单上画的是一个志愿军战士,有十六把刺刀刺向他,并配文字:你能够一个人战胜十多个人吗,这真是痴心妄想。我们战士一般都是撕掉,或者上交给指导员。这就是大田里的春天,主要就是前线的战斗,我们二十四小时都是生活在敌人的火力下,我们的生活是很艰苦的。
大秀洞的夏天(1953年5月19日—8月6日)
这是我从师后勤处调到师政治部的夏天,有条叫彭安川的小江,下雨的时候,江里全是红的黄的水,在洪水暴发的地方就没有办法过河。在村旁边有个小山,东边有个坑道(干部科),西边有个坑道(秘书科),那边还住了一个政治部蒋副主任,川的对岸打了个坑道是司令部,可以对望到,是很安全的。我们的坑道不像前方那样矮小,洞外面是勤务员,通讯员,收发,打字员,大概三四个,第五个就是我,我是秘书。我脚朝外,头朝里,壁上挂了个电话机,一般接电话就是秘书,秘书科的科长和保班打字员,叫曾业和叶聪。干部科那边的情况不清楚。司令部是军事指挥,我们是政治指挥,相对来讲这个地方是很安全的。
我们召开英模大会(英雄模范大会),鼓舞斗志。我们这个小组由我来,我讲了“卓娅和舒拉”的英雄故事。团骨干发表感想,再后来就是动员我们挖野菜,因为没有吃素菜夜盲了,发动我们的团员村员写联名信,那一天水还比较大,女同志都用篮子为前线战士送东西。
在大秀洞打仗抓了很多美国俘虏,给他们吃一点馒头喝一点水再往后方送。
《卓娅和舒拉的故事》书影。钟先生曾两次在日记中记载阅读《卓娅和舒拉的故事》的感受,这个故事已经成为他在朝鲜战场上的一种精神支撑。
过河的时候,我背个洋锹太重了,后来洋锹就不要了,一看我的背包里还有两双粗布袜子,我不穿这个,我觉得背着太重了,就放在朝鲜人民的炕下,让他们穿穿。
二号首长陈政委给我打电话,说朝鲜停战,让三个团的政委珍惜和,不怕痛,愿做愿打。要用战争的胜利来支持,没有战争的胜利来支持是得不到任何好处的。(指示)要很快传达到每个战士的耳朵里,每个人都要懂,只有打才有和平。我们都有马列主义的常识,知道帝国主义的本质就是战争。
朝鲜时间十点,北京时间九点,快要到停战时间的时候还是炮声隆隆的,到了时间就真正没有一点声音了,我们都高兴得跳了起来。任何和平都是人换回来的,庆幸自己能够安全回国。政委打电话回来,通知下面政委指导员让各位战士给家里写信,说停战了,我们伟大胜利了,我们还平安。
前线回来的文工团,敌工科的英语翻译跟我们讲前线是什么样子的,带了手风琴,口琴,欢乐的曲子一拉。停战了,就唱唱歌跳跳舞,到第二天我们告诉朝鲜人民胜利了、停战了,他们很高兴也都又唱又跳的。
二十五年沉冤雪
我在朝鲜立了一个三等功,在国内立了一个四等功。四等功很简单的,只要你不犯错,干什么都积极,那么你就立了四等功了。在朝鲜立一个三等功是很不容易的,立三等功对我入党都是有帮助的。在前线机关中工作显著,被评为三等功。三等功的条件很苛刻的,不是首长说你立三等功,你就立三等功了。要把这个事情经过大家讨论,他有没有资格,要先在党支部定下来,因为要走群众路线,如果下面有人说你不好的事情,那就通不过了。一般通过的多,不通过的少。在朝鲜要在机关工作中立三等功是很难的,不比得在前线,必须是你的工作任劳任怨,首长交给你的任务按时完成。前线就是看你打死了多少敌人,如果你把坦克炸掉了,那立二等功也是有可能的。后方工作立个三等功是很难的。
停战后我因为冤假错案被开除了党籍,不能再留在部队,我自己选择了复员。我有自己的一点私心,因为后来我被调到志愿军总部,知道转业的方向是新疆,我想我到新疆去,我父母亲都五十几岁了,只有我一个儿子,我想我还是复员去。我是师范毕业的,我教教书也能维持生计,在加上我觉得我们湖州是个好地方,我也不想离开,所以我毅然决然地不要工作复员了,我复员回来写了个中篇小说。
我因为冤假错案被开除党籍,去申诉,二十五岁的时候我被开除党籍,二十五年后我才被平反回来,二十五岁到五十岁,恢复党籍,联合计算党龄。现在讲起来我已经是六十多年的老党员了,现在我也很满意了。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中国人民志愿军驻防朝鲜问题研究(1953-1958)”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之“志愿军老兵钟一口述访谈和日记整理”项目成果,由项目组授权澎湃新闻首发。项目指导老师田武雄,团队参与人:石芯于、杨润雪、史雅琦、王砚龙。)
校对:张亮亮
拥军优属规定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优抚对象,是指现役军人、革命伤残军人、复员退伍军人、革命烈士家属、因公牺牲军人家属、病故军人家属、现役军人家属。
第十三条 现役军人、革命伤残军人持证乘坐市内公共汽车(不含中巴、小巴)、电车免费;持证游览公园、动物园、旅游景点,参观纪念馆、博物馆免购门票。
公共汽车、电车内,游览、参观场所和公共停车场的收费处,应当设置军人或者军车免费标志。
第十四条 现役军人子女、革命烈士子女入公办学校,免交义务教育阶段杂费;报考市属中等、高等学校,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优先享受学生贷款。
革命烈士子女入公办托儿所、幼儿园,托儿所、幼儿园不得收取政府规定以外的费用。
第十五条 在乡老复员军人、三等革命伤残军人,在当地县(市、区)卫生系统所属医院住院期间,药品费减免20%,手术费减免40%,床位费减免60%。
在乡老复员军人、但等革命伤残军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在当地卫生系统所属医院看病免收挂号费、诊疗费、注射费。
第十六条 义务兵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的,由其家属户籍所在地优待金发放单位给其家属发放奖励金。
第十七条 农村入伍的义务兵,其家属优待金每年由乡(镇)人民政府按照不低于本乡(镇)上年度农民平均纯收入的标准予以发放。
城镇义务兵入伍前未就业的,其家属优待金的标准市人民政府制定,并按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各承担50%的原则发放;入伍前已就业的,在劳动合同期内,由原单位按月发给其家属相当于入伍前基本工资数额的优待金。
第十八条 家居农村的革命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的父母及配偶,革命伤残军人、老复员军人及带病回乡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退伍军人,免出义务工,不负担任何名义的集资。
第十九条 义务兵入伍前原承包的土地、山林等应予保留;本人要求退出承包的,应当允许;本人和父母的义务工、劳动积累工予以免除。
第二十条 优抚对象所享受的抚恤、补助、优待金,应当按时足额发放,任何单位不得拖欠。
第二十一条 现役军人随军家属、专业军人和随迁家属、军队离退休干部和随迁家属、复员退伍军人的户籍,符合规定的,公安部门应当及时办理落户手续。
第二十二条 分居两地的现役军人配偶按国家规定到部队探亲,其所在单位应当优先安排假期,按标准报销所需路费;在规定的假期内,工资、奖金和福利待遇不变。
第二十三条 现役军人配偶,随军前已就业的,劳动、人事部门应当协助联系用人单位,并办理调动手续;随军前未就业的,劳动部门应当积极组织就业培训,并优先推荐就业;随军后未安置就业和就业后下岗的,应纳入当地政府的再就业计划,并优先介绍就业。
第二十四条 鼓励转业干部及其家属、城镇退伍士兵自谋职业。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证自谋职业的转业干部及其家属、城镇退伍士兵享受国家有关优惠待遇。
第二十五条 接收安置接收军队转业干部的部门和单位,应当参照转业干部原任职务和专业特长安排工作岗位。对在部队荣立二等功以上奖励和长期在艰苦地区服役的转业干部,在安置中应当予以照顾。
随同军队转业干部调动的配偶,应当与转业干部同时接收,同时安置。
第二十六条 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都有安置退伍军人的义务,应当完成市、县(市、区)人民政府下达的安置任务。
退伍军人入伍前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职工的,退伍后允许复工、复职。
第二十七条 接收单位对因战、因公伤残的退伍军人,应当安排力所能及的工作,并保证享受与所在单位因公致残人员同等的工资、福利和医疗待遇,无特殊理由不得辞退。
第二十八条 退伍军人的年龄连同待分配时间一并计算为所在单位的连续工龄和养老保险投保年限,并在工资、住房和其他方面享受同工龄、同工种职工的待遇。
第十二条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成建制入朝连续支前1年以上,现仍居农村的民兵、民工,享受在乡复员军人定期定量补助标准的70%
你知道哪些关于老一辈们的抗美援朝的故事?对于这个问题,相信大家都有很多的疑问。因为我们都知道,对于以前发生的一些抗美援朝的战争故事,我们并不是非常的了解。但是,我们也都知道,对于这些历史事件,历史上的故事,我们应该多去了解一些。这样的话,在我们足够了解的情况下,我们就能够保证自身对于这些知识的进一步了解。
我们对于历史发生的一些事情,都是非常感兴趣的,因为我们也都知道,历史性的事件是非常重要的,历史事件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他对于我们现代化的历史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作为历史发生过的事件,我们必须要进行深入的了解,只有我们了解好历史事件之后,才能够更好的去研究历史,明白我们的历史。其实,作为历史上发生过的事件,尤其是一些战争性的故事,对于现代化的社会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其影响也是非常深远的。
那么,我们都知道抗美援朝的一些故事,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也发生过很多的战争故事,抗美援朝中有很多的老兵,这些老兵,也就是我们的这些的前辈,这些牺牲的前辈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我们社会的影响,对于当时社会的影响也是非常深远的。那么,对于当时老一辈们的抗美援朝的故事究竟了解哪些呢?接下来就由小编来给大家详细的解释一下吧。
我们知道的是,抗美援朝是因为唇寒齿亡,因为一旦抗美援朝我们没去援助的话,就一定会攻击到我们的国家。在抗美援朝中,有很多的老兵,也发生了很多的故事,在残存的抗美援朝的老兵的讲述中,我们也听到了当时的一些故事,那是一段段非常心酸的史实。
抗美援朝老兵享受政策待遇分两类情况,一是退役后在地方工作,离(退)休后享受国家有关离退休政策待遇;二是退役后在乡务农或未安置工作的,享受国家在乡老复员军人有关待遇,现行生活补助标准为1420元/月。目前的补助标准为:每服役一年义务兵役(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每人每月发给25元。1955年入伍,1958年退伍且未享受国家定期抚恤补助的农村籍退役士兵,其每月的老年生活补助为:25×4= 100元。我国还限定有革命伤残军人抚恤费,革命军人牺牲、病故抚恤费,国家工作人员伤亡、病故抚恤金等。
《民政部财政部关于调整部分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的通知》 第二条 对参战老兵的参战补贴规定是:对在农村的和城镇无工作单位且家庭生活困难的参战退役人员提高生活补助标准,每人每月提高50元,达到每人每月550元。
1979年中越战争,10位首长的儿子在越南牺牲,他们是谁家好儿郎?
本文2023-12-08 22:54:03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648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