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城周氏家谱辈分排序。。。。。。。

栏目:资讯发布:2023-12-08浏览:1收藏

河南商城周氏家谱辈分排序。。。。。。。,第1张

我也姓周,听爷爷说老家是扬卅。很多年前兄弟俩人在兵荒马乱之时、逃荒到南京六合;曾祖父排行是振、父祖是作、父亲是家、我是仁、侄子是信、孙子是礼、重孙是义、曾孙是德、再下是智、来、、、、排序为;振、作、家、仁、信;~礼、义、德、智、来……南京市六合区治山镇双墩村有周场组、周庄组、周云组、周桥组、周南、周北组;还有六合区八百镇前周、后周组。如有联系周氏家谱请和双墩村周礼奎联系。地址双墩村双墩学校院内。邮码:211524

周氏家谱信息:

周 4505河北曲阳银台周氏家乘不分卷 (清)周斯亿辑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曲阳官廨刻本 一册 首图 4506河北故城周氏族谱不分卷 钞本 二册 河北故城县档 4507山西代县周氏族谱六卷 (民国)周玳 周士志等创修 民国十七年(1928)铅印本 一册 美国 4508上海嘉定周氏族谱不分卷 (清)周鼎调等修 清康熙七年(1668)写本 二册 美国 台北影印《清代稿本百种汇刊》本 苏州大学 4509上海周氏家世述不分卷 (清)周琢新 周宗璜等修 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修 爱莲书屋钞本 四册 美国 4510江苏周氏世系传不分卷 民国间钞本 二册 日本 美国 4511江苏丰县周氏家谱十八卷 (民国)周兰真纂 民国十年(1921)铅印本 江苏丰县常店乡常娄村郭庄 4512江苏丰县周氏族谱六卷 (民国)周胍盛重修 民国二十年(1931)石印本 江苏丰县博 注:谱初修于明崇祯元年。 4513江苏泰县海陵丁巷周氏支谱□□卷 (清)周彝重修 清同冶六年(1807)重修本 江苏泰县图 注:书名一作《周氏族谱》。 4514江苏江都周氏家谱六卷 (清)周玉森 周文宽等纂修 清光绪十三年(1887)木活字本 江苏泰州市图 4515江苏江都周氏家谱六卷 (民国)周玉秀 刘嵩泉纂修 民国十三年(1924)木刻本 六册 北图(二部) 河北大学 江苏泰州市图 江苏江都县塘头乡周楼村 注:扉页作《周氏家乘》。周继濂首修于清乾隆元年。 4516江苏江都维扬江都周氏族谱四卷 (民国)周庆沛等主修 陈兴正编辑 民国三十八年(1949)活字本 四册 吉林大学 4517江苏镇江润州周氏重修宗谱十卷 (清)周瀛等重修 清道光七年(1827)承敬堂活字本 十册 北图 上海图 4518江苏镇江润州周氏重修宗谱十卷 (清)周承景 周性生等重修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承敬堂活字本 十二册 北图 吉林大学 4519江苏镇江润东洪溪周氏续修族谱六卷 (清)周舜全主修 清同治十一年(1872)活字本 六册 历史所 注:明洪武十一年始修。 4520江苏镇江润东周氏十二次重修族谱二十四卷 (清)周玉府等修 清光绪二十四年(1908)刊本 二十四册 美国 4521江苏镇江润东周氏族谱三十二卷 (清)周玉府 周志笃等重修 清光绪)十四年(1908)纂 清宣统元年 (1909)刻本 二十二册 哈尔滨师大 注:书名据书名页题,明万历十二年周邦奎始修。 4522江苏丹阳云阳周氏东分宗谱二十八卷首二 卷末一卷 (清)周友松修 清光绪八年(1882)刻本 二十册 中山大学 注:书口题《云阳周氏宗谱》,序目题《云阳周氏 东分十一修宗谱》。 4523江苏常州蒋湾桥周氏续修宗谱十卷 (清)蒋龙顺纂修 清同治八年(1869)爱莲堂活字本 十册 吉林大学 注:清顺治四年始修。 4524江苏常州蒋湾桥周氏续修宗谱十二卷 (清)周济棠复修 清光绪十七年(1891)爱莲堂木活字本 十二册 日本 美国 4525江苏常州蒋湾桥周氏宗谱十四卷 (民国)周履云 周国梁等九修 民国四年(1915)爱莲堂活字本 十四册 北图 人民大学 江苏常州市图(存五卷) 美国 (民国)周履云 周国梁等九修 4526江苏常州周氏宗谱十六卷 民国三十六年(1947)爱莲堂刻本 十八册 历史所 哈尔滨师大 4527江苏常州临濠周氏宗谱十卷 (清)周等芳 周同谷纂修 清光绪七年(1881)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 注:谱始修于明崇桢十五年周昌言。 4528江苏常州盐濠周氏宗谱十卷首一卷 (清)周虎臣主修 周锡甫编次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缺二卷) 美国 注:谱始修於明崇祯十五年周昌言。 4529江苏常州盐濠周氏宗谱十卷 (民国)周维翰主修 民国三十七年(1948)常州周氏介福堂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 注:谱始修於明崇祯十五年周昌言。 4530江苏常州周氏宗谱□□卷 清爱莲堂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存卷3) 注:记事止清雍正十年。 4531江苏常州山桥周氏宗谱四十卷 (民国)周绍嘏主修 民国七年(1918)爱莲堂活字本 四十册 历史所 云南图 注:宋淳熙十三年周允桥始修。 4532江苏常州毘陵 湖里周氏宗谱十二卷 (民国)周洪梅主修 蒋廷华主稿 民国二十六年(1937)毘陵周氏爱莲堂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 注:谱始修於清乾隆七年。 4533江苏常州毘陵周氏宗谱□□卷 民国间爱莲堂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存卷5、8) 注:卷八记事止民国十年。 4534江苏武进毘陵周氏宗谱八卷 (清)周炳昌主修 清光绪元年(1875)新德堂 八册 北图 4535江苏武进毘陵周氏宗谱八卷 周炳昌等重修 民国二十四年(1935)新德堂木活字本 八册 日本 美国 4536江苏武进暹阳湖周氏宗谱八卷 (清)周继宝等修 清光绪五年(1879)爱莲堂木活字排印本 八册 上海图 4537江苏武进渔庄周氏宗谱二十卷 (清)周庆荣等重修 清光绪十五年(1889)永思堂木活字本 二十册 日本,美国 4538江西武进毘陵周氏宗谱十卷 (清)周觐扬重修 清光绪二十年(1894)五有堂木活字本 十册 南开大学 注:始修於清康熙间,此为三修。 4539江苏武进毘陵周氏宗谱十卷 (民国)周懋照等续修 民国二十六年(1937)五有堂活字本 十册 北图 4540江苏武进毘陵邱墅周氏宗谱八卷 (清)周添寿等续修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爱莲堂木活字本 十四册 历史所 日本 美国 注:清道光四年周考信始修。 4541江苏武进毘陵周氏谱六卷 (清)周寿宝纂修 清光绪二十年(1904)新德堂活字本 六册 北图 美国 4542江苏武进毘陵十里牌周氏宗谱八卷 (清)周邦俭等纂修 清光绪三十年(1904)集义堂木活字本 八册 美国 4543江苏武进塘桥洪庄周氏宗谱十一卷首一卷 (民国)周全德 周根孝纂修 民国八年(1919)爱莲堂刻本 十二册 河北大学 4544江苏武进宜庄周氏族谱十二卷 (民国)周祖望修 民国十一年(1922)世德堂木刻本 十二卅 河北大学 美国 4545江苏溧阳周氏十二修宗谱十六卷 (民国)周颐 周保珍等纂修 民国二十六年(1937)亦政堂活字本 五十二册 历史所 注:宋淳熙上年始修。 4546江苏无锡锡山周氏宗谱四卷 (明)周十贤纂修 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刻本 吉林大学 4547江苏无锡锡山周氏世谱八卷 (清)周复源等续修 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刻本 八册 北图 4548江苏无锡锡山周氏世谱二卷 (清)周瑞川修 周鼎元等纂 清同治十年(1871)活字本 一册 江苏苏州市图 4549江苏无锡锡山周氏世谱祠祀全编十六卷 (清)周荣增纂修 清光绪十三年(1887)活字本 十六册 北图 人民大学 日本 美国 4550江苏无锡锡山周氏世谱十六卷 (清)周万兴 周士谟等纂修 清宣统元年(1909)活字本 十六册 北图(二部) 历史所 中央民院 吉林 大学 云南图 注:明万历三十八年周维新等始修,此为六修。 4551江苏无锡锡山周氏宗谱十六卷 (清)周履道续辑 清同治九年(1870)至德堂活字本 二十册 北图 4552江苏无锡锡山周氏世谱十二卷 (清)周德森等修 清光绪七年(1881)活字本 十二册 北图 4553江苏无锡锡山周氏宗谱十二卷 (清)周屏甫等纂修 清光绪十一年(1885)光霁堂活字本 十二册 北图 4554江苏无锡锡山周氏大统宗谱七十四卷 (民国)周翰 周士青总纂 民国八年(1919)光霁祠活字本 七十四册 北图 历史所 日本 美国 注:明万历三十八年周维新等始修。 4555江苏无锡锡山王牧周氏宗谱十二卷 (清)周增福修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怀德堂活字本 十三册 人民大学 日本(附三卷) 美国 4556江苏无钢周氏族谱□□卷 学志堂木活字本 江苏苏州市博(存卷之2-5,8-10,14) 注:记事上於光绪二十一年。 4557江苏无锡锡山周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 (清)周景濂续修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享叙堂木活字本 辽宁图 注:周维新首修於明万历三十八年。书名页作 《周氏宅基支谱》。 4558江西无锡锡山周氏世谱九卷首一卷附光霁祠 徽信录 (清)周耿坤等修 清光绪二十三年(1907)活字本 十三册 北图 人民大学 4559江苏无锡周氏家谱一卷 (民国)周钟毓修 民国二十六年(1937)石印本 复旦大学 注:封面题《周氏小园里家谱》。 4560江苏江阴澄江华庄周氏宗谱六卷 (清)周志云主修 清光绪元年(1875)爱莲堂活字本 六册 历史所 注:清康熙四十八年廷璋公始修,此为五修。 4561江苏江阴澄江华庄周氏宗谱八卷 (清)周维一主修 清宣统元年(1909)爱运堂活字本 八册 历史所 注:清康熙四十八年廷璋公始修,此为六修。 4562江西宜兴黄干周氏宗谱八卷 (清)周茂氾纂修 清光绪二十年(1894)集贤堂活字本 八册 历史所 注:清嘉庆十五年廷华公始修。 4563江苏宜兴山溪周氏宗谱十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周璜主修 民国三十七年(1948)诵芬堂活字本 八册 历史所 注:清乾隆二十四年周文兴始修。 4564江苏吴县周元公世系遗芳集 (明)周与爵辑 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刊本 一册 日本 美国 注:附万历四十二年跋刊宋濂溪周元公先生集。 4565江苏吴县周氏家谱十卷 (清)周德昂 周克豫等创修 清嘉庆元年(1796)木刻本 上海松江县博 苏州大学 4566江苏吴县吴氏家谱十卷 (清)周德我 周尚志续修 清道光十二年(1832)木刻本 八册 河北大学 4567江苏吴县木 周氏家谱二卷 (清)周孝刻等修 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伦叙堂刊本 科图 美国 4568江苏吴县洞庭东山周氏支谱不分卷 (民国)周昌耆纂修 民国五年(1916)石印本 四册 历史所 河北大学 注:清道光十九年周奕钤始修。 4569江苏吴县周氏续修宗谱十三卷首一卷 (民国)周楚吉纂修 民国二十七年(1938)仁厚堂活字本 二十九册 吉林大学 4570江苏吴江周氏家乘二卷首一卷 (清)周一士等续修 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刊本 二册 南开大学 住:始辑於明天启间。 4571江苏吴江周氏族谱九卷 (清)周永肩纂修 清钞本 江苏苏州市博(存五卷) 4572江苏吴江周氏家乘摘录不分卷 (清)周元理辑 清荷生钞本 一册 江苏吴江县图 4573江苏吴江周氏家乘四卷 (清)周元礼辑 民国十六年(1927)印本 江苏吴江县图(存三卷) 4574江苏吴江周氏家乘四卷 (民国)孙岐纂 民国十六年(1927)刻印本四册 江苏吴江县图 4575江苏吴江周氏家乘□□卷 民国间铅印本 苏州大学(存卷2) 4576江苏吴江周氏宗谱不分卷 钞本 二册 江苏苏州市博 4577江苏吴江周氏宗谱八卷 周凤奇修 活字本 八册 中央民院 注:清康熙年间初修。 4578江苏吴江周氏族谱不分卷 传钞本 四册 上海图 4579浙江周氏家谱不分卷 (清)周大棻编纂 清嘉庆十年(1805)刻本 十六册 人民大学 4580浙江杭州汝南周氏族谱十卷 (清)周恒 周祖濂纂修 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木刻本 五册 天一阁 4581浙江杭州周氏宗谱不分卷 (清)周之錀等重修 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写本 一册 日本 美国 4582浙江杭州武林周氏家乘不分卷 清光绪十六年(1890)纯德堂写本 二册 日本 美国 4583浙江杭州汝南周氏家谱一卷 (清)周建权辑 清光绪间稿本 南京博 4584浙江杭州汝南周氏信字支第七房小宗谱不分卷 民国钞本 一册 浙江图 4585浙江临安临水周氏宗谱四卷 (清)周荫堂等修 清光绪六年(1890)汝南郡木活字本 四册 美国(二部)

一、来源有三

1、周姓的最早出现,可追溯到远古的黄帝轩辕氏。据《姓氏考略》所载,相传黄帝时就有一位叫周昌的大将,至商代又有一名叫周任的太史,这两个人的后代都以周为姓氏。

2、出自姬姓,其始祖为周文王。黄帝的儿子后稷,姓姬。后稷是古代周族的始祖。周公东征胜利后,大规模分封诸侯,其中姬姓国就有53个。这些姬姓国的后人大多改以国名、地名及祖父名号为姓氏。公元前256年周被秦国所灭后,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周宗室子孙及周朝遗民以周为氏。如周平王之后,这一支通常被认为是我国周姓来源的主要部分。周赧王之后。周公旦之后。

3、由他氏改姓或他族改姓为周的。如唐玄宗时,有姬氏因避帝名讳,故而改姓周。元时,有苏氏改姓周的。唐末有叫成纳的,后梁时赐姓周。北魏时有鲜卑皇族普氏改姓周。南北朝时,代北复姓贺鲁氏自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改汉字单姓周氏。

二、迁徙分布

周氏早期主要在河南发展繁衍。居住在河南临汝的周氏,部分人于秦代迁往沛郡,成为当地著姓,西汉大臣周昌、周勃、名将周亚夫即属此支。东汉末年,京师遭董卓之乱,汝南安城周氏有一支迁居今安徽庐江。西晋永嘉年间,中原士族随晋室同渡,有一支周氏迁往姑熟。唐高宗总章年间,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随行人员中有周姓将校,这是当时周姓入福建最早者。唐僖宗时,河南周氏族人又有随王潮、王审知入闽的。南宋大臣周必大,自称其先祖为郑州管城人。汝南周氏有一支直接迁往福建宁化石壁乡,还有一支徙居永定。从清朝康熙、乾隆年间开始,闽、粤周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后又有不少人到海外谋生。

唐代元和年间,除沛国周氏、长安周氏为周赧王的后代,河南周氏为鲜卑族改姓外,大都是西汉汝坟侯周仁的后裔。周仁5世孙周燕,子孙繁盛,分衍出许多支脉,如周燕之子周忠因任太山太守而在当地定居,形成太山周氏。

三、郡望堂号

1、堂号

"细柳堂":汉文帝六年冬,匈奴6万兵马侵犯汉朝。文帝令周亚夫驻兵细柳。几日后,文帝御驾亲往慰劳官兵。走近细柳军营,只见甲兵森严,官兵个个持刀执戟,张弓挟箭,如临大敌。当令门岗位传报,说是车驾到来。营兵却直挺挺地站着,一丝不动,并喝令车驾停住,说:"军中闻将令,不闻天子令!"文帝亲自来到营门,又被哨兵拦住,文帝只好交出天子的符节,让哨兵进帐回报。亚夫验了证件,才下令开门放入车驾。一面嘱咐:"营内不准跑马。"车驾和随从骑兵只好按辔徐行。进入营门,亚夫才不慌不忙地出帐迎接,文帝慰问后,一出营门,兵士仍关上营门,严整如故。文帝回头看了看,高兴地说:"这才是真将军呀!象亚夫这样的将军,和他练的兵,才使敌人无缝可钻呀!"

"爱莲堂":哲学家周敦颐,一生清正廉洁。他一生最爱莲花。他把莲花比成君子,夸它虽然从污泥里钻出来,但一尘不染,虽然整天在清洁的水里洗濯,但一点儿也不妖艳。它的香又清又远,它的直不会发枝或拖秧,我爱它这君子的品质。

2、郡望

汝南郡:汉时置郡。此支周氏为周平王少子烈的后代,其开基始祖为周平王少子姬烈裔孙周跋扈邕。

沛郡:汉时置郡。此支周氏,其开基始祖为汉代汾阴侯周昌。

陈留郡:西汉时置郡。此支周氏为汉代周仁之后,其开基始祖为晋代的周震。

四、家乘谱牒

江苏:周氏族谱六卷、周氏家谱十八卷、润州周氏重修宗谱十卷、江都周氏家谱六卷、润东周氏族谱三十二卷、蒋湾桥周氏宗谱十四卷。

浙江:周氏家谱不分卷、周氏宗谱不分卷、武林周氏家乘不分卷、余邑周氏宗谱三卷、汝南周氏宗谱四卷、姚江孝义周氏宗谱十四卷首一卷

周氏宗谱、谷阳周氏族谱十六卷首一卷、周氏族谱一卷、周氏续修家谱十一卷首一卷、周氏四修族谱十二卷、小云南周氏宗谱一卷

五、历史名人

周敦颐:北宋著名哲学家,根据陈抟的《无极图》,著《太极图说》,理学大师朱熹曾推崇他为理学的创始人。著有《爱莲说》。

周邦彦:北宋著名词人,平生创作了许多新词调,其词格律谨严,写法新颖,被词学界推誉为"巨擘",对后世影响很大,开南宋格律词派之先河。

周昉:唐代以画肖像、佛像著称的著名画家,出身显贵家族。其画风为"衣裳简劲,色彩柔丽,以丰厚为体"。宋代的米芾将他与顾恺之、陆探微、吴道子三人并称为"四大人物画家"。

周瑜:三国时吴之名将,联合刘备共同抵抗曹操数十万大军,火烧赤壁,大败曹军,创造了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有"既生瑜,何生亮"之叹。

周恩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总理,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无私地献出自己的一切,建立了丰功伟绩,赢得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爱戴和尊敬。

周氏八士堂排辈

枝(志)兴(通)衍(言)崇(充)绪(续 )

隆(龙)茂庆传(脉)长

广生忠后(厚)世(士)

永远祯(元)正方

后续40字

志德开宏运

达孝毓富祥

教礼培家训

信义作保章

说明:由于建国之后,各地姓氏之间的联系日渐疏远。可能有一部分家谱丢失。

   但是,丢失之后,并没有找到原来的去续谱,就找自己的有名望族人,独立编纂成谱。

   因此,可能有些网友找不到自己的归属。也是正常的事。

周氏家谱现存

周氏家谱四卷 (清)周肇恭等修。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刻本,曲阜师范大学图书馆藏。封面题:镐鲁宗源。

即墨周氏家乘不分卷 (清)周翕鐄等续修。清乾隆间抄本,青岛市博物馆藏。清同治八年(1869)刻本,一册,中国国家图书馆、青岛市博物馆藏。

即墨周氏家乘一卷 (清)周志讷纂集。清刻本,即墨市博物馆藏。

即墨周氏族谱一卷 周培哲、周丕价纂修。民国十二年(1923)石印本,即墨市博物馆藏。谱首修于明崇祯周日熙。

即墨周氏族谱七卷 周正歧纂修。民国十三年(1924)铅印本,即墨市博物馆藏。首修于清乾隆十年周迪欣、周光国。 栖霞宋格庄周氏世谱一卷 (清)周日海纂。清同治间抄本,栖霞市观里镇宋格庄藏。

明初就一批著名文学家为江西吉水周氏家谱写序。如:解缙的《吉水桑园周氏族谱序》、杨荣的《周氏族谱序》(此谱为明初翰林院编修周叙重修)、金幼孜的《周氏族谱序》(此谱为明初大理寺少卿周彦奇、国子监博士周歧凤重修)。

始祖:后稷

起源主要有四:

1出自周昌、周任之后。《河图运录法》载,远古黄帝轩辕氏有大将周昌,商代有太史周任,两人后代均以周为姓氏,分散于古时的汝南(今河南、安徽一带)、庐江(今安徽、湖北境)、浔阳(今属江西)、临川(今属江西)、陈留(今属河南)、沛国(今河南、安徽、江苏境)、泰山(今属山东)、河南(今属河南)等地。

周姓始祖--后稷

2出自姬姓,始祖后稷。后稷母亲为姜螈,父亲为帝喾。西周初年人们就把后稷奉为周族的始祖,后稷的裔孙古公亶父(即周太王)为狄所逼,率领族人自邰迁徙至陕西岐山下周原,从此称为周族。到文王姬昌时,以国为氏。周姓主源另有一说,即东周时期周公黑肩(即周桓公),曾率军协助周桓王讨伐郑国。后周王朝因王位继承问题发生内乱,周公黑肩卷入其中被杀,后辈子孙有因“周公”姓者,改姓周。

3少数民族改为周姓。《魏书·官氏志》记载:“献帝以兄为纥骨氏,后改为胡氏。次兄为普氏,后改为周氏。”唐朝上元年间,少数民族有“暨佐时”(音译)三字姓改为周氏。代北(今山西东北部)复姓“贺鲁”氏,改为周氏,贺鲁氏是由“夷”(少数民族)变为周姓。

4他姓改为周姓。唐朝先天、开元年间,姬姓为避唐玄宗名讳,改为周姓。五代后梁成油死后被梁太祖朱温赐姓周。元朝末年,福建泉州苏姓改姓周,并迁移台湾新竹。清朝初年,明朝长沙藩王吉王子孙在明亡后逃往宁乡周家,为避祸改姓周。

世系

轩辕黄帝(姬轩辕)-1世玄嚣(即少昊)-2世蟜极-3世帝喾-4世后稷(弃)-5世不窋-6世鞠-7世公刘-8世庆节-9世皇仆-10世差弗-11世-毁隃-12世公非-13世高圉-14世亚圉-15世公叔祖类-16世古公亶父-17世季历-18世文王姬昌-19世武王姬发[参考《史记》中的《三代世系表》]-20世成王姬诵-21世康王姬钊-22世昭王姬瑕-23世穆王姬满-24世共王姬繄扈-25世懿王姬喜-26世孝王姬辟方-27世夷王姬燮-28世历王姬胡-29世宣王姬静-30世幽王姬宫湦-31世平王姬宜臼-32世姬烈-[参考《中国通史》]-33世姬懋-34世姬文-35世姬升-36世姬兴-37世姬晏-38世姬安-39世姬宏-40世姬明-41世-姬隐-42世姬寿-43世姬容-44世姬休-45世姬雄-46世姬辉-47世姬宽-48世姬员-49世姬成-50世周邕[他生于周末,跨越秦朝十五年至西汉初,从他起正式姓周]-51世周秀-52世周仁-53世周勃-54世周亚夫-55世周艮-56世周谯-57世周灵-58世周琪-59世周嘉-60世周纡-61世周理-62世周机-63世周仿-64世周景-65世周忠-66世周异[东汉末年人]-67世周京-68世周智[东汉两晋人]-69世周人-70世周球-71世周应-72世周道[晋末南北朝初期人]-73世周约-74世周燕-75世周表[南北朝末隋朝初期人]-76世才卿[归仁、隋朝人]77世贵珠[唐朝初期人]-78世文颍-79世安时-80世如锡-81世宏谦-82世崇昌-83世禹公-84世惟箭-85世环公-86世彦朴-87世虞公-88世宾公-89世从远[唐末人]-90世智强[五代后晋人]-91世辅成[怀成/宋朝人]-92世敦颐[濂溪夫子]-93世寿公-94世虞仲-95世兴复-96世时泰-97世南翰-98世德贞-99世富叟-100世明善-101世子美[周家开村公]-102宗杰-103世先公、潮公。

序言

清朝中叶,钱大昕撰的《周氏族谱序》,它介绍了明代上海周氏与清代嘉定周氏的源流。该序说:“周氏之先,自上海之周浦迁居嘉定,百余年来,本支蕃衍。”这段话,对于后人考察上海周氏与嘉定周氏,提供了重要线索。此序赞扬了上海嘉定周姓族谱:“今观周氏之谱,详其所当详,略其所当略,缺其所当缺,洵(xun),实在)可以为后嗣法。”

编修

周姓人十分重视家谱和族谱,有修撰家谱的传统。

周朝建立后,专门设立了负责宗室世系、以及宗族事务管理的官员“小史”,建立了一套相当完善的官修谱制度。后来传世的《世本》和《大戴礼记》中的《帝系篇》,便是当时修撰的周先王的传衍情况,明显带有后来家谱的性质,因此被公认为是现存中国第一部姓氏学专著,可以看作是周姓人最早的家谱。

周姓人真正的家谱的出现应是在魏晋以后。魏晋时期,由于门阀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区分士庶,当时人对于谱牒十分重视,一时间,谱牒学提高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人们重视谱牒,纷纷撰写家谱。东晋时期,著名谱牒学家贾弼之编撰了《十八州百一十六郡谱》712卷,其中就包括了当时著名的汝南安成周氏谱、庐江舒城周氏谱以及义兴阳羡周氏谱。

周姓人为了更准确记载自己家族源流及发展历史、分衍情况,私撰族谱。由于时代久远,这一时期所修的周氏族谱已亡佚殆尽。

唐代,大一统的局面,更加有利于修撰谱牒。官方、私家修谱之风极为盛行,周姓人的家谱内容也进一步丰富。保存至今的《新唐书·宰相世系谱》中,就有汝南安成周氏及其分支永安黄冈周氏两大著名周姓郡望的世系。

宋代以后,家谱的修撰越来越多,清朝以至民国以来,更是修谱成风。由于修撰时间距今较近,很多家谱都能保存下来,特别是明清以至民国所修家谱。有的家谱根据发展的需要,甚至一修再修。

在族谱中,对周姓人影响最大当是一些为族人所订立的宗规、宗训。一些周姓族谱,还标明了自己的堂名,通过这些堂名,可以看出本族独特的文化旨趣。堂号本是某些周姓支派用于标榜和区别的标志,大多数周姓堂号都是根据与周姓发展密切相关的地名、名称等来命名。

祖训

编辑

1、乾坤广大,繁荣新隆;勋业光辉,照耀祖宗;志谋高强,超群达众;邦国丰富,勤亦元玄。

2、宗谱记载,周氏族人恪守祖训,耕读传家,守分睦邻,对于地方义举,莫不踊跃向前。

字辈

编辑

山东周氏族谱山东省周氏字牌辈序:~隆、茂、庆、传、长、广、生(升)忠、厚、嗣(世)、志、永远、祯(元)、正、方。后又续序:志德开宏运达孝毓富祥教礼培家训信义作保章。

  湖南衡阳蓝江周氏始迁祖彦升公,宋理宗时由江西吉水迁居衡阳南乡矮岭,派衍三房。长木甫公裔居衡阳木口、衡南石笋;次林甫公裔居衡南蓝江桥、祁阳大营驿、邵阳东观桥;三森甫公裔居祁阳马江埠、贵州毕节,字牌辈序:宗兴士起,上承祖光,训遵礼制,学景连芳,才可治朝,德足安邦,宏绪远裕,万亿祥昌,时逢盛世,祝寿昭彰,荣登先第,今古颂扬。彦升林甫公班行:碧添景有志 丹廷一宗家 再尚万年书 应时享荣华 鸿才克尊礼 高贤太极传 笃亲昭穆序 作述庆长绵 世代辅国政 功伟德乃彰 奉先惟思孝 丁衍愈辉昌

河南周姓族谱 (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张店镇牛三门村周庄)周氏字牌辈序: 机 奎 濂 树 炳 城 锡 永 松 焕 培 铭 源 本 熙 桃 钊 淮 桥 照

宁乡河坞周氏始祖层楼公,字上一,明洪武间自江西吉水泥田徙湘,开基于宁乡河坞,生三子:华甫、华福、华禄,开三大房。清雍乾年间建祠堂于河坞。族谱始修于康熙42年(1703),嘉庆元年(1796)续修,道光9年(1829)三修,同治5年(1866)四修,光绪30年(1904)五修,1931年六修,六修时人丁12573人。派语:层华世思,永陟祖亭,乾元邦正,国善庆明,励志希儒,为学之珍,文成席聘,科第先登,家尚修齐,达以治平,功垂名列,佐辅良宾,德泽远守,嵩岳聚灵,英才蔚起,式廓长增。

宁乡滩山周氏支祖鸣皋公,讳思本,字鹤九,为濂溪公九世孙,居江西吉水泥田,出为荆州教授,无心仕官,与季子玉滨公卜业于宁乡滩山。滨公生五子:佩、杲、佾、儒、傅,衍为五大宗。佩、杲衍派滩山,佾衍派狮冲,傅衍派古楼,儒衍派山底。明成化间始修族谱,清乾隆9年(1744)各房分修,道光4年(1824)佾房与益阳合修,佩、杲、儒、傅四房合修,同治7年(1868)、光绪29年(1903)、1931年四房续修,1998年儒房七修。嘉庆4年(1799)建鸣皋公祠于滩山。派语:典雅思玉,德教性荣,国正天心顺,官清治绪贤,才逢光景运,勋业树鸿基,端本先敦孝,芳名奕世垂。

四川成都(现湖北恩施自治州)周氏字辈:太祖应朝忠,永远世代兴,丕振仙仁月,长源玉厚坤。\

四川资阳周氏祖先周应斗由湖广省麻城县孝感乡迁居四川省资阳县中和乡。迁居时间是在张献忠缴四川后随湖广填四川迁入四川。资阳周氏族谱:德作猷嘉战,光照景运祥,隆昌?杰起,宗范图书长,?奕徽谟烈,耀扬振典常,代承贤裔著,祖泽裕胎芳。 遂宁市汝南周氏用的字辈是:旧班行景桂添千万,(廷),仁义礼智志,信才文国大,友明子成应,理忠守以正,道宏行必茂,存良永吉盛,立德世荣昌。新班行汉相功勋(勲)懋,宋儒道(法)学名,贤才(能)沾国(君)泽,佑启(启)绍书香。

益阳大泉周氏字辈:贵文祖志一,永兴万代天,仁学宏宗益,世守绍前贤,继述声名显,由来达孝全,振起三以让,令德庆悠绵。

重庆市永川区邓家坳周氏(尚书公后裔)字辈:尚梦应康世,孙宗道仕友,子均仲忠万,以自时大章,华先维继述,裕后乐英贤。秩序本天定,彝伦在人全,谟烈由今绍,奕叶谱相传,家乘恪遵守,祥发永绵延

广东普邑周氏字辈:开基宏远猷,笃庆光前悠,孝友承先德,萃宗衍范畴,合家宜睦顺,守理重经修,奕世永绳武,千秋恒作裘。

广东河源周氏字辈:汝南昭穆序,作述发其祥,奕世声名焕,传家福庆长,恩明联统纪,谊美植纲常,允克绍先烈,万年迪吉康

广东潮阳泗水周氏字辈:多士敬宏毓,英资衍芳绪,勤修昭厚德,翊赞耀明良,攸子崇伯钦,淑宪绍懿徽,植本宗永健,嗣典运开祥。

琼州周氏字辈:缵绪成德,经世安邦,家修朝献,万奕其昌。

湖南省嘉禾县周氏字辈(创修班字辈)子宗先德万,卿桂道如思,彦文天志风,尚大继开纯,有日隆贤佐,昌期应钟\灵 ,世运蔚起泰,英才绳武孙生(加粗的字辈换新字辈)<;兰桂满乾坤,营乐硕儒旺,彪炳映潇湘,科技肇康庄>

湖南省嘉禾县周氏字辈(续修班字辈)子俊潮道庭高桂八道宗玄,伟孟永应启春良,胜兴土茂维方正,世代崇隆荣有\光,礼乐诗书昭国典,和平慈惠振家堂,岐阳统绪功名集,太极渊源富贵昌(加粗的字辈换新字辈)<;兰桂满乾坤,营乐硕儒旺,彪炳映潇湘,科技肇康庄>

湖南益阳汾湖周氏字辈:志肇宏昭列,时旺玉堂轩,国字必尚义,言方定泽之。

湖南湘潭周氏老派语:顺良廉正纪,德重胜临卿,传名敷万国,允代

周氏图腾

振家声。旧派语:大启昌期远,宏开福祚长,诗书承世泽,忠厚迪前光。新派语:创业恩先哲,守成在后贤,谟猷贻奕叶,科第庆绵聊。

湖南资江周氏政毅族老派语:政承嗣朝,尚国允兴,邦文昌皆,显达升廷。政庄族老派语:政承嗣朝,尚国永兴,邦文昌开,世运绍述。新派语:原起均姬胄,后来锡祚膺,莲香盈宇宙,味厚合缁渑,道学渊源达,图书德泽宏,萧韶欣并奏,衽席庆同登。

沙塘周氏老派语:应添益思,永尚万世,继承宗伯,亿兆大时。新派语:与元开达,懋哲芳能,希贤克绍,美德光前,允惠嘉显,才彦瑷英,辅翼鸿骏,纲纪文明。

双贤堂周氏老班行:昌梦代玉培,锡渑以焕祖,思仲廷万大,宗启世文光。新班次:荣先维继述,裕后乐英贤,秩序本天定,彝伦自人全,谟烈由今绍,功勋藉前传,家乖恪遵守,祥发永绵延。

益阳周氏老派语:典雅思从,维治学文。续派:学文高尚志,习武建熏猷。新派语:德立家之本,名扬士以贤,诗书庭有训,忠厚世其传。

汝南堂周氏字辈:道启玉光嘉,在文才世美,宏学慎修为,发荣良有以。原派语:必子尚一,士孔世维,令文宗正,永思志伟。

北文堂周氏创立派行:存伯念思大,惟济显宗方,万年常镇世,国泰永安康。续立派行:英才逢景连,良士应时昌,文经聊武纬,耀祖辅朝纲,忠孝传家远,诗书衍庆长,后人资积累,历久愈荣光。

敦睦堂周氏新订派语:世兴锡本,立业敦诚,远昭祖泽,大振家声,贤能应连,忠孝余英,永聊宗谊,代会隆平。

至德堂金江周氏派行:文邦思有道,学士重才良,本化成家政,高明照国光,谦和常锡庆,敦叙自申祥,景连逢时泰,培之佑万方。

福建南安岐山衍派字辈:宝友启体,毅廷子尔,口为邦彦,可宗百世,泗枝永全,传其苗裔。

贵州岑巩:帮、家、有、道、贤、良、重、庆……

湖北麻城蕨淡山周氏字辈为:(周受六之后)

第一至五世 1受、2景、3觉、4友、5伯。五世分为老三房。其中老大房六世七坤以周易八卦命名,七世为 7文 字辈,八世取单字,九世以后为:9思、10之、11世、12承、13重。十四世为单字,自十五世起为:15志16士17仍18先19绪 20祈21希22汝23代24兴 25本26宗27延28序29定 30振31起32卜33天34行 35敦36厚37垂38芳39久 40廷41献42自43家44徵 45从46新47棉48太49衍50 再(继续前人)再字以上共50世,以下四字凑成句法,不算派行

湖北麻城新店周氏字辈为:(周受七之后)道光丁亥续谱取派二十字。自第十六世起为:16楚17耀18均19铨20汝 21森22然23坦24锡25清 26林27熙28垸29钜30法 31材32炽33在34镐35深 宣统年间至民国初,新店周氏五续宗谱,与东分蕨淡山周氏公议联合宗派,从二十一世起,另取辈派。东西两分合取二十字派为:21 东 22邦 23 传 24盛 25世 26德27大 28 自29功 30崇 31源32远 33由 34江 35右 36天 37生 38忠 39孝 40同  此后,东分西分绝大多数均未按合派之字取名,西分大多数人仍沿用五行相生字样,至七续宗谱时,又取二十字备用。为:

41世42代 43光 44先 45绪 46传 47承 48 基 49业 50雄 51忠 52良 53扬 54国 55瑞 56厚 57道 58继 59宗 60风

湖北郧县东良周氏字辈:凯 绍 兴 朝 业,荣 开 万 世 昌;茂 秀 光 泽 道,培 德 照 家 祥。

湖北汉川新农周氏字辈:文章中道国、德茂玉堂世(前后还有词段,需查族谱)

湖北宜都湾市周氏字辈:宗德传家本,祖善发庭源,永远世遵守,昌大必振宣,为济全仁义,怀才希圣贤。

敦本堂湖南衡阳周氏字辈(七甲周氏):福庚子志,文基扬万一,生世代隆昌,永颂家声大,常庆国运长,人和宣定德,诗礼启祥光,俊士辉宗第,英贤焕楚湘。

郡望堂号

编辑

郡望

汝南郡 汉时置郡。此支周氏为周平王少子烈的后代,其开基始祖为周平王少子姬烈裔孙周跋扈邕。

沛 郡 汉时置郡。此支周氏,其开基始祖为汉代汾阴侯周昌。

陈留郡 西汉时置郡。此支周氏为汉代周仁之后,其开基始祖为晋代周震。浔阳郡治所在今江西浔阳

临川郡 治所在今江西南城。

庐江郡 治所在今安徽庐江西南。

泰山郡 治所在今山东泰安东南。

周氏寻根

淮南郡 治所在寿春县(今安徽寿县)。

永安郡 治所在新城县(今河南光山西)。

河间郡 治所在乐成县(今河北献县东南)。

临汝郡 治所在梁县(今河南临汝)。

华阴郡 治所在郑县(今陕西华县)。

河东郡 治所在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

清河郡 治所在清阳(今河北清河)。

江陵郡 治所在江陵县(今属湖北)。

长安郡 治所在今陕西西安一带。

河南郡 治所在今河南洛阳东北。

昭州郡 治所在今广西平乐西。

武功郡 治所在今陕西眉县以东。

堂号

细柳堂

汉文帝六年冬,匈奴六万兵马犯汉。文帝令周亚夫驻兵细柳(今陕西咸阳西南)。几日后文帝御驾亲往劳军。走近军营,只见甲兵森严,如临大敌。当令门岗传报,营兵却一丝不动,并喝令车驾停住,说:“军中闻将令,不闻天子令!”文帝亲自来到营门,又被哨兵拦住,只好交出天子符节,让哨兵进帐回报。亚夫验了证件,下令开门放入车驾。一面嘱咐:“营内不准跑马。”车驾和随从只好按辔徐行。进入营门,亚夫出帐迎接,文帝慰问后,一出营门,兵士仍关上营门,严整如故。文帝高兴地说:“这才是真将军呀!象亚夫这样的将军,和他练的兵,才使敌人无缝可钻呀!”

爱莲堂 

哲学家周敦颐,一生清正廉洁。酷爱莲花,把莲花比成君子,夸它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艳。

其他堂号

郡望堂号:汝南、沛郡、陈留、浔阳、临川、庐江、泰山、淮南、永安、河间、临汝、华阴、河东、清河、江陵、长安、河南、昭州。

自立堂号:世德、亦政、诵芬、清白、继述、绍濂、世善、大本、承志、景濂、雍睦、惇叙、忠厚、敬爱、集贤、永思、承思、濂溪、敦稼、敦伦、孝思、叙伦、笃祐、笃亲堂等。

迁徙

周姓最初发源于今陕西渭河平原地区。周姓由西向东迁徙繁衍,与周王朝都城由陕西向河南东迁有密切关系。自平王东迁洛阳后,周氏得到大举繁衍,曾一度成为巨族。战国秦汉时期,秦灭六国时对各国贵族的迁徙,以及秦末战乱,为周姓发展、扩散提供了条件。这一时期周姓迁徙到今河南南部、江苏北部等地,并在当地形成望族,即汝南周氏、沛国周氏。魏晋南北朝时,因北方长年战乱,出现了第一次民族大迁徙,周姓族人也随从中原的士族大举南迁。隋唐前后,周姓又有大规模发展,唐末五代连续几十年的军阀混乱,特别是北宋末年金兵南下与南宋末年蒙古兵南下,这几次大战逼使河南、山东一带的中原周姓大量南迁,主要迁往福建、浙江、广东。唐初,有周姓族人随陈元光入闽开基福建漳州。

唐朝末年,河南光州固始县周姓迁徙福建建瓯马伏为世居地,称为“马伏周家”。北宋太宗淳化二年又迁居福建崇安仙店。北宋末年,金兵攻陷汴京,河南固始周姓随宋南渡,迁至闽汀宁化(今福建宁化)。南宋末年元朝初年,这支周姓,继续南迁入广东梅县。北宋灭亡时,山东、河南一带周姓,大批随宋高宗南渡长江,定居浙江,陆续分布于杭州、诸暨、绍兴、萧山等地。周姓入粤是北宋末年与南宋末年从中原南徙。如新会桥亭房周氏及沙富房周氏,原籍均在河南,分别是南宋初年随宋高宗南渡与南宋末年随宋少帝南徙的。元末明初,江西吉安府周姓移民湖南邵阳地区。明清以来,周姓比较集中的省份是江苏、浙江、广东、湖南、湖北、江西、福建等省。周姓在台湾主要集中在台南、台北两地,大多是由北方南迁福建和广东,再由福建、广东移居台湾的。大陆周姓移居海外,始于鸦片战争以后的晚清时代,主要来自大陆的福建、广东。如今周姓人口列全国第九位。

家族网周氏

周(Zhōu)姓出自姬姓,为黄帝之后裔,以地名为氏。周族始祖后稷的母亲为姜螈,是炎帝的后代,是黄帝曾孙帝喾的元妃。后稷在儿童时期,就善于种植农作物。帝尧推举后稷为农师,主管全国的农业。由于后稷在农业方面的特殊贡献,死后被人们尊为农神。同时也由于他的开创之功,被周姓人奉为始祖。周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九位的大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二点一。

周姓百科

周姓百科是家族网为周氏家族成员提供的免费姓氏寻根服务,集合了图书馆、博物馆、网友等众多资料,编织了中华周氏家族的起源、迁移路线、分布图、家族史、家族景点等。

益阳大泉周氏:

“贵文祖志一,

永兴万代天,

仁学宏宗益,

世守绍前贤,

继述声名显,

由来达孝全,

振起三以让,

令德庆悠绵。”

广东普邑周氏的字辈谱是:

“开基宏远猷,

笃庆光前悠,

孝友承先德,

萃宗衍范畴,

合家宜睦顺,

守理重经修,

奕世永绳武,

千秋恒作裘。”

广东潮阳泗水周氏字辈谱是:

“多士敬宏毓,

资衍芳绪,

勤修昭厚德,

翊赞耀明良,

攸子崇伯钦,

淑宪绍懿徽,

植本宗永健,

嗣典运开祥。”

琼州周族辈序:

缵 绪 成 德

经 世 安 邦

家 修 朝 献

万 奕 其 昌

广东潮阳泗水周族派语辈序:

多士敬宏毓

英资衍芳绪

勤修昭厚德

翊赞耀明良

攸子崇伯钦

淑宪绍懿徽

植本宗永健

嗣典运开祥

粤东普邑周族派语辈序 :

开基宏远猷

庆光前悠

孝友承先德

萃宗衍范畴

合家宜睦顺

守理重经修

奕世永绳武

千秋恒作裘

湖南益阳大泉周族派语辈序

贵 文 祖 志 一

永 兴 万 代 天

仁 学 宏 宗 益

世 守 绍 前 贤

继 述 声 名 显

由 来 达 孝 全

振 起 三 以 让

令 德 庆 悠 绵

湖南益阳汾湖州周族派语辈序

志 肇 宏 昭 列

时 旺 玉 堂 轩

国 字 必 尚 义

言 方 定 泽 之

轩辕黄帝-1世玄嚣-2世乔极-3世帝喾-4世后稷(弃)-5世不窟-6世鞠-7世公刘-8世庆节-9世皇仆-10世差弗-11世-毁喻-12世公非-13世高圉-14世亚圉-15世公叔祖类-16世古公檀父-17世季历-18世文王姬昌-19世武王姬发[参考《史记》中的《三代世系表》]-20世成王诵-21世康王钊-22世昭王瑕-23世穆王满-24世共王系扈-25世懿王喜-26世孝王辟方-27世夷王燮-28世历王胡-29世宣王静-30世幽王宫-31世平王宣臼-32世姬烈-[参考《中国通史》]-33世姬懋-34世姬文-35世姬升-36世姬兴-37世姬晏-38世姬安-39世姬宏-40世姬明-41世-姬隐-42世姬寿-43世姬容-44世姬休-45世姬雄-46世姬辉-47世姬宽-48世姬员-49世姬成-50世周邕[他生于周末,跨越秦朝十五年至西汉初,从他起正式姓周]-51世周秀-52世周仁-53世周勃-54世周亚夫-55世周艮-56世周谯-57世周灵-58世周琪-59世周嘉-60世周纡-61世周理-62世周机-63世周仿-64世周景-65世周忠-66世周异[东汉末年人]-67世周京-68世周智[东汉两晋人]-69世周人-70世周球-71世周应-72世周道[晋末南北朝初期人]-73世周约-74世周燕-75世周表[南北朝末隋朝初期人]-76世才卿[归仁、隋朝人]77世贵珠[唐朝初期人]-78世文颍-79世安时-80世如锡-81世宏谦-82世崇昌-83世禹公-84世惟箭-85世环公-86世彦朴-87世虞公-88世宾公-89世从远[唐末人]-90世智强[五代后晋人]-91世辅成[怀成/宋朝人]-92世敦颐[濂溪夫子]-93世寿公-94世虞仲-95世兴复-96世时泰-97世南翰-98世德贞-99世富叟-100世明善-101世子美[周家开村公]-102宗杰-103世先公、潮公。(湖南省嘉禾县石桥镇周家村 腾讯号:1057575544) 家谱序言 清朝中叶,钱大昕撰的《周氏族谱序》,它介绍了明代上海周氏与清代嘉定周氏的源流。该序说:“周氏之先,自上海之周浦迁居嘉定,百余年来,本支蕃衍。”这段话,对于后人考察上海周氏与嘉定周氏,提供了重要线索。此序赞扬了上海嘉定周姓族谱:“今观周氏之谱,详其所当详,略其所当略,缺其所当缺,洵(xun),实在)可以为后嗣法。”

河南商城周氏家谱辈分排序。。。。。。。

我也姓周,听爷爷说老家是扬卅。很多年前兄弟俩人在兵荒马乱之时、逃荒到南京六合;曾祖父排行是振、父祖是作、父亲是家、我是仁、侄子是信...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