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文化

栏目:资讯发布:2023-12-08浏览:3收藏

家族文化,第1张

家,对中国人似乎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家文化,也是中华民族的灵魂。

但是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看重这些,对于自己的家族史,往往知之甚少,可能只是在父母口中听到的那么些只言片语,也或者会对祖辈留下的发黄的老照片有点好奇心,问上一两句,再无其他。现在的我们根本不懂家学文化是一笔多么大的精神财富,更不会想着去传承。这对我们,对家族,乃至社会,都是很大的损失,可我们却不知从何如何弥补。

立家规,传家训,树家风。家族文化,有着悠长的历史,从最早的周公写给儿子的《戒子伯禽》,北齐颜之推(唐颜真卿的祖上)的《颜氏家训》,司马光的《家仪》,陆游的《家训》,以及朱伯庐的《朱子家训》等等,都是各家族用来规范家人行为,管理家族内部事务,同时教育子孙如何修身立德,如何兴家、传家的准则与宝典。

家谱是家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家谱是记载一个家族的来源、发展、功绩及本门子孙姓名,传记的谱志。也是几千年的积累传承的特有文化,国有国史,县有县志,家族有族谱。我很骄傲,我父亲这边有家谱(虽然修的时间还不长),我母亲这边家谱更是比较长远,还修了杜氏家族的祠堂。《京兆杜氏宗谱·历代名宦》载:“南棠,乾隆丁未进士,任翰林院检讨。”杜南棠,乾隆年间的翰林院检讨,兼编修国史,处世严肃,为人正直,注重风节,不事权贵,这是母亲的先人,也是家族的精神。父亲这一代在‘如’字辈,母亲在‘宝’字辈,我这代原本是‘云’字辈,云鹏,云阁,云鹤,可惜我和哥哥不得不向户口本妥协,但回到娘家里我还是云中的楼阁。

胡老师说精神和文化是人类生存的基石。家文化,是家族的方向,是家庭教育的核心,是我们应该用心去守护和传承的。

文化传百年,精神传万代!

家谱是靠语言传播、沟通,将史料传下来的。

在我国最原始最古老的家谱也是靠口传的,口传家谱距今有数千年的历史,是我国家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一些地区的少数民族,有着强烈的家族观念,还流传和遗存着口传家谱的文化习俗,例如彝族、哈尼族、佤族、普米族、拉祜族、白族、纳西族、苗族等。口传家谱大多数连名家谱,上一辈名字的后一二个音节是下一辈名字的前一二个音节,既能区分辈分,又便于口传,易于记忆。

家谱的意义。

家谱历来重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教育,它不仅把同宗凝聚在一起,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构建了中国古代的道德文明,其所记载的孝敬父母、和睦乡邻、端肃风俗、重视耕读等族规正是中国文化最为重视的,这一点与外国由宗教来构建社会价值体系有着根本区别。

家谱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正史的记录毕竟很有限,范围也不广,而家谱可以作为历史研究的有效补充。国家史、地方史、家族史和个人史四个层次共同构成完整的历史资料。以前人们更多关注王侯将相,但是家谱把目光投向了普通百姓,对于研究民风民俗、民族迁徙、经济发展、社会科学等都有很大帮助。

家族里记载本族世系和重要人物事迹的书,

家谱的名称很多,常见的有家谱、宗谱、族谱、家乘、房谱、支谱、谱牒、家牒、谱系等。

家谱是记述氏族或宗族世系的书。这是从家谱的基本意义或原始意义,即狭义上讲的。清人刘云端说:“谱者,世系之谓也。”

家族文化

家,对中国人似乎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家文化,也是中华民族的灵魂。 但是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看重这些,对于自己的家族史,往往知之甚少...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