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岱山访家谱

栏目:资讯发布:2023-12-08浏览:3收藏

2016-10岱山访家谱,第1张

10月13日

联系岱山陈,又联系岱山毛局长,商定星期六上午去东沙访毛氏家谱。和小王商定周五去岱山,上午七点出发。

10月14日

上午六点五十,出门骑电瓶车到车站,很快89路来。与王联系,无人接,也未见其上车。7点50到三江码头,小王随后8点15分到。乘8点30分快艇,9点到岱山。打的前往图书馆。见王馆长,地方文献部沈老师,讨得很多岱山地方文献,岱山中学校庆纪念册等。

在馆里,拍得金维映家族世系谱,邬氏族谱。发现这本邬氏家谱是新谱,里面有彩图古人像,看来应该有旧谱。联系家谱编者邬老师,说有旧家谱在图书馆,但不全。向他讨新家谱,已经送完,有机会找到给我们。谢谢老人家。

问沈老师邬家老家谱,她捧出一本,果然是。下午我们在拍。

先去枫树社区家风馆,於波驾驶员和傅馆长陪我们去。路上谈及秀山厉家,傅老师说起她老公姓童,秀山大人家,他公公是老师,上代作过伪乡长,送几个孩子赴外地读书。以后有机会采访她公公。

在枫树社区参观,一个比较有特色的家风馆,社区张书记,主任也都来了,陪我们参观。民俗馆里有花轿等特色民俗物品。

一楼有姜家,潘家,祝家介绍,但只有姜家有谱,也是手抄本,很简单。与保管者聊了十几分钟。手抄本是他父亲所抄。

下午两点,在图书馆拍家谱,沈老师拿出七大卷的邬氏宗谱,每卷约400也,总共2800页。乖乖,小王原来以为就一本,半小时能够搞定,傻了。我们开工啦,一页一页翻拍,举着相机,又沉又重,对距咔嚓,一个小时才能完成一卷,腰酸背痛,颈椎也累,两个人轮流着拍,到下午五点,只拍得三卷。小王拍的时间挺长,特别累。

晚餐还是由傅馆长陪同在华侨吃自助餐。本来约定下午去她阿公家,没时间去了。与傅馆长聊天,她已经是副高了,文章发在上图杂志。

吃好饭,六点继续开工翻拍,完成两卷。至八点多,门卫阿公要关门,我们准备回酒店拍,带未完成的最后两卷回酒店。

与岱山财政局毛局长联系明天采访毛氏家谱事宜。约定明天上午他父亲回来酒店,然后一起去泥峙。

在酒店,灯光黯淡,且有阴影,不能完成家谱翻拍,只得等明天上午再拍。

10点多便早早入睡。太累。

10月15日

凌晨两点多,醒来发现,小王上厕所,拉肚子了,昨晚吃了螃蟹,不新鲜的三文鱼生鱼片,再加上水果,肠胃不行了。后就聊天。到四点多,昏昏入睡。醒来七点多矣。迅上十三楼自助餐厅就餐。不久,回寝室继续拍家谱。小王下楼买药。

八点多,毛梦飞老师傅和毛文杰来。访谈,毛师傅说起编家谱的起因。他很早对地方文化感兴趣。1973年,在老家泥峙的城墩,有一个砖窑厂,红色黏土质,当地有一条河流,曾经挖出上千年的贝壳碎片,说明以前是海湾。有一次,他发现土层里有石犁,石刀,石斧等磨制石器,约十多件物品,在土层一米左右深,周边还有一些石制碎片,疑似磨制的残存物,可能是新石器时代的一个加工点。当时也没有在意,搞不清楚是什么时候的物品,只觉得是老古董,有收藏价值。

老毛师傅,高小毕业,50年代初四十多名学生在泥峙宫门的盐工子弟小学读书,毕业后从事渔业运输船工作,从水手一直做到船长,跑了四十多年的船。今年七十七岁了。

80年代初,小孩子读初中,中学老师来访,一位汤老师是教历史,他一看这些磨制石器,就认定是新石器时期的产物,建议我交给文物部门保管。于是,他就做了一个红色的木箱,请木匠制作的,外面的油漆他自己涂刷,用绸缎把箱子的内层叠裹起来,里面放上石制器具,到定海捐赠文物部门。

那时候文物部门隶属地区文化局,在定海文化广场一带,收到捐赠的石器居,文化局出具了捐赠书,并且对毛师傅给予奖励。聘请他作为文物保护普查的志愿者。毛师傅对地方文化的兴趣更浓厚了,热心乡村的民俗文化挖掘工作如文昌宫的重建等,毛师傅还专门撰写好几首叙事诗。

退休以后,几位老朋友从事家谱工作的热情感染了他,一位是报社退休的徐老师,还有一位是毛蔚文的后人毛绳祖,他们在宁波,杭州到处寻访,积累了很多资料,并鼓励老毛师傅也能够拿起笔来,把自己家族的家谱编出来。在朋友们的帮助下,老毛师傅走亲访友,收集家族信息,全家总动员,儿子开车送他在双休日做采访调研,女儿把他的手写整理稿打字出来。经过两年的用功,终于把家谱整理出来。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看着陈年的家谱资料,繁体字又没有标点符号,光寻找阅读家族资料就花费了很大精力。

九点多,采访告一段落。毛局长自告奋勇,带我们去泥峙现场考察。在一个叫山前路的弄堂进去,就是城墩。我们观察了石器的发掘地。原先的城墩隆起地已经被削平,现在的泥土呈现黑土状,已经没了黏土的属性。窑厂也已经停止生产了。

弃车步行,来到毛蔚文先生旧居。跨过小墙门,右边就是一块民国石碑,是墓志铭,当年这块石碑是被村妇们用做洗衣板,80年代省里一位专家来考察出土石器现场,一位姓毛的学者说这块石碑也是文物。于是这块石碑被移到毛氏祠堂前。

15日下

碑文是关于毛蔚文的墓志铭,家谱中有文字。由民国文人汤浚撰文。碑文小楷撰写,文字清晰。在祠堂门墙,发现有说明,其中提到一株石榴树,有数百年历史,树就在碑棵旁边,看树梢,枝叶繁茂,树根粗大,总根部有不少分支,直径约至少有40多公分,作为石榴树,非常大了。旁边几位大嫂说,上代传下来,有几百年了。上周看过汪国华老师写的一篇文章,里面有关于国保名树木的认定,涨了不少知识。宫门村的这棵古树木应该保护起来。这棵树仍然在开花结果,我们还看到几个石榴果实,但是数量不多。

沿着山前路,翻过一个小岗墩就是山后路,毛家宗祠就在山脚下,还在翻修中,栋梁能用的,就不拆除了。本来要把地基提升一下,修得高大一些,但是瞎子一算,建议维持原高。乃作罢。

继续前行,这一地带石壁下,因为前方有巨大岩石峭壁,就在路边。站在路口,北侧是一片荒地,原来这力都是盐田,苍茫盐滩已经变成荒田,有几处芦苇丛生,还记载着海滩的历史。对面山山有大庙,当地人称五大神,因为供奉五个神祗,望东北方向,就是新道头。

沿着文昌路,我们到文昌宫参观,宫门的地名就源自文昌宫。供奉孔子,还有孟子,设文笔塔等。

不久,便乘车回高亭,毛师傅的儿子文杰开车全程接送,非常热心。

毛师傅下车,帮我们联系另一本毛氏家谱编者,希望帮我们讨一本纸质版,回家取徐家家谱,约定下午两点再见。

我们回酒店,继续拍摄邬氏宗谱,约12点,拍完一册,剩下最后一本啦,心始坦然。便下楼退房,去吃中饭。我们先到岱山图书馆,星期天上午休息,下午两点开门。我们把两本家谱放在门岗。

前行10多分钟,在一家大食堂吃中饭,小王点了冬瓜,白菜两个素菜,我点大排菜底,总共36元,小王买单。

1点多,回图书馆,在二楼自助阅览室拍邬氏家谱最后一卷,艺文篇,发现汤浚,孙振麟等人文章,皆与邬家有姻亲关系。这本家谱,岱山内容不多,更多的是嵊州郯川的资料,有几幅手绘地图,比较珍贵。

两点左右,毛师傅带徐家家谱到图书馆,毛师傅真是热线,跑来跑去,好几趟,拍完徐家家谱,送毛师傅出门,我们继续拍邬氏宗谱。两点半结束。打车前往码头乘快艇回定海。船上拿着pad完成昨天的日记撰写。

  一、寻根溯祖

  欢迎同姓朋友您的到来!请贡献您的资料,以求我姓资料的完整,谢谢!

  1、 出自姚姓,先祖为生于姚墟(今河南濮城南)的舜,建潘都(今北京延庆县东北),后迁陕西兴平北。商时,舜之后裔在潘地建潘国(今河北怀来、北京一带)。周文王灭潘国,亡国后的潘国人用国名作为姓氏。

  2、 出自姬姓。西周初年,周文王姬昌第十五子姬高被封在毕,建立毕国。毕公高封其子季孙于潘,附庸于毕国。其地在今陕西省北部,后迁河南固始,子孙以封邑命氏。或言春秋时,鲁宣公十二年(前597),楚灭潘,亡国后的潘国人就有用国名作为姓氏的,从此改姓潘。

  3、 出自芈[mǐ]姓,是春秋时楚国公族的后代。见于家传者始祖为潘崇。潘崇官拜楚穆王太师。《通志·氏族略三》 :“潘氏,芈姓,楚之公族,以字为氏。潘崇之先,未详其始,或言毕公高之子季孙食采于潘,谬矣。潘岳家风诗自可见。晋亦有潘父,恐自楚往也。汉有潘瑾,后汉有潘勉。”

  4、 出自北方鲜卑族。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北魏有代北复姓“拔略罗氏”随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后,定居中原,代为汉姓“潘”氏。

  5、 清康熙年间,台湾高山族相继归顺,被赐姓潘。

  分别发源于南方和北方的两支潘氏,姓源虽然看起来有所不同,但认真推溯起来,根本都是黄帝轩辕氏的后代。因为,周文王固然是黄帝的姬姓嫡裔,而楚国所出的芈姓则是传自黄帝之孙颛顼。在血统方面实际上同出一源,没有太大的分别。

  二、迁徙分布

  潘姓早期在河南发展,唐代扩展到河北、陕西等地。第一次进入广东是在西晋年间,后又发展到湖北、江苏、浙江。第一次进入福建是在唐代(现福建省惠安县螺阳镇盘龙村),后又迁居广东、云南四川也有一支,清康熙年间,潘姓第一次移居台湾。由于《史记》载有潘崇的事迹,故潘氏大多以潘崇为始祖。潘崇之子潘尪[wāng]为楚大夫;孙子潘党,继为大夫。

  三、郡望、堂号

  1、 堂号:黄门堂:西晋潘岳曾任河阳令、著作郎、给事黄门侍郎等职,故以其黄门侍郎之职称为堂号,又因其为荥阳中牟(今属河南)人,也称为荥阳堂。

  2、 郡望:广宗郡:东汉永元五年(93年)置县,治所在今河北威县东。隋仁寿元年(601年)避太子广讳,改名宗城。十六国后赵为建兴郡治;北魏为广宗郡治。此支潘氏,出自潘勖之后,其开基始祖为晋代广宗太守潘才。河南郡:汉高帝二年(205年)改秦三川郡治。此支潘氏,多出自鲜卑破多罗氏之后,其开基始祖为潘威。 荥阳郡:三国魏正始三年(242年)始置郡。此支潘氏为汉献帝时尚书左丞潘勖之族所在。豫章郡:楚汉之际始置郡。此支潘氏为潘崇之后。

  四、历史名人

  1、潘 崇:春秋楚成王时太师,助楚穆王继位有功,被穆王封为太师,兼掌上环列之尹。

  2、潘 岳(247-300):西晋文学家,字安仁,亦称为潘河阳、潘安,荥阳中牟(今属河南)人,以文学才华及“美姿容”而著名。“貌比潘安”,是人所共知的一句话,用来形容姿容美好的男子。其文学方面,长于诗赋,文辞华靡,与陆机齐名,世称“潘陆”,并有成语“潘江陆海”可证。其《闲居赋》《悼亡诗》为世传颂,明人辑有《潘黄门集》。

  3、潘 尼(约250-311):西晋文学家,字正叔,荥阳中牟(今属河南)人,官至太常卿。与叔父潘岳以文学齐名,世称“两潘”。明人辑有《潘太常集》。

  4、潘 美(925-991):北宋检校太师、忠武军节度使,韩国公。字仲询,大名(今属河北)人。宋初,从太祖平定叛臣李重进,率军灭南汉、南唐、北汉,其功居多。雍熙三年(986)北伐,“美独拔寰、朔、云、应等州”,因攻辽时指挥失当,致名将杨业被俘绝食而死,由此削秩三等。后复职并加至同平章事(宰相)。卒年六十七,赠中书令,谥武惠。真宗咸平二年(999),配飨太宗庙庭,追封郑王。

  5、潘 骞:为震公次子,即潘美之弟,字国英。其从兄征伐, 屡建大功,在开宝年间,被封为武威将军节度使,镇守江西九江,深受百姓拥戴。宋咸平二年被追封为晋平王。其立兄潘美之幼子惟文为嗣。

  6、潘大临:宋代诗人,字邠老,黄岗人。与弟大观皆以诗名。从苏轼、黄庭坚、张耒游,雅所推重,有《柯山集》。

  7、潘 阆(?-1009):宋诗人,字梦空,号逍遥子,大名(今属河北)人,官至滁州参军。诗风清浅而少雕琢,以五律居多,著有《逍遥集》。

  8、潘 翼:宋代学者,字雄飞,青田人。贯穿诸子百家,著九域赋、工古文,邑人登科者多出其门。王十朋自少从游,每叹不能竟其学。

  9、潘季训(1521-1595):明代水利家,字时良,号印川,乌程(今浙江湖州)人。曾以御史巡按广东,行均平里甲法。并曾四任总理河道,总结出一套治黄方法。有《两河管见》、《宸断大工录》、《河防一览》等。

  10、潘平格(1610-1677):明清之际思想家,字用微,浙江慈溪人。强调在日用实际上去求真理,提出“浑然一体”、“见在真心”的理论。著有《求仁录》。

  11、潘柽章(1626-1663):明清之际学者,字圣木,号力田,吴江(今江苏)人。著有《国史考异》,顾炎武推其精审。

  12、潘 耒(1646-1708):清初学者,字次耕,又字稼堂,吴江(今江苏)人。师事顾炎武,博涉经史及历算声韵之学,曾参与纂修《明史》。

  13、潘奕隽:清初书画家,平生著述甚多。所著《丛三松堂集》,遍诵艺林。

  14、潘恭寿:清初画家,其族第多人都是当时知名画家。

  15、潘 韬:清代将领,吴川人。乾隆中任闽浙督标水师营参将,守护台湾有功,官至南澳镇总兵。

  16、潘仕成:清广东番禺人,字德畲。好藏书。道光间辑刊《海山仙馆丛书》,首开于古籍之外,兼刻西欧翻译诸书之例。鸦片战争时曾聘请法国专家仿造西洋战船,向清廷报告,未被采纳。

  17、潘龄皋:清末进士。字锡九,河北安新人。历官甘肃布政使等。

  18、潘光旦(1899—1967年): 字仲昂,中国著名社会学家、优生学家。江苏省宝山罗店镇人。主要从事社会学、优生学、心理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1913—1922年在北京清华留学预备班学习。1922—1926年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攻读生物学、遗传学,获学士、硕士学位。回国后历任吴淞政治大学教务长、光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吴淞中国公学大学部社会科学院院长等职,并讲授优生学、遗传学、家庭问题、心理学和进化论课程。1934年任清华大学教授、教务长、社会学系系主任。1952年任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第三室主任。他是最早发现家谱具有多元文化功能的大学者。他为了研究家谱,在住宅辟一室收藏家谱,静心研究,多日不出。有朋友说他喜欢读他姓家谱,而不修自己家谱,潘听了笑而不语,好事者送上楹联:“寻自身快乐,光他姓门楣”。

  19、潘世忠(1889--1930) :江苏青浦赵巷乡(今属上海市)人。中学毕业后,以勤工俭学赴法国深造,在飞行学校学习。以技术优秀获得法兰西国际航空联合会证书。回国后,任航空学校教官,兼任学校工厂厂长。潜心研制各种类型飞机。以自制飞机作飞行表演,为航空界人士所折服,系我国第一个驾驶自制飞机的人。1915年,在南苑航校研究设计的航空炸弹获得成功。1917年张勋复辟时,驾机讨伐,迫其投降。1920年1月,被任命为航空厂厂长。后以脑伤致疾卒。

  20、潘德明(1908-1976):生于浙江省湖州市,少年时寄居上海。是我国第一个以自行车和徒步形式进行环球旅行的旅行家,1930年在上海参加中国青年亚细亚旅行团,行至越南时只剩他子然一身,但他坚持不懈,乃以7年的时间,历经40余国,1937年7月返回上海。1976年逝世,终年68岁。他有6位子女,多为画家,大儿子潘薇生为大连人。

  21、潘序伦(1893-1985):中国会计学家。江苏宜兴人。20年代,在上海创办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立信会计学校和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建国后,任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名誉校长。著译有《会计学》、《审计学》、《劳氏成本会计》等。

  22、潘梓年(1893-1972):中国哲学家。江苏宜兴人。抗战时期,在南京创办“新华日报”,任社长近十年。建国后,曾任中南军政委员会教育部部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副主任兼哲学研究所所长等职。全国人大代表。

  23、潘 菽(1897-1988):中国心理学家。原名有年,曾用名淑,字水叔[菽],江苏宜兴人。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九三学社主要创始人之一。建国后,曾任南京大学校长、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所长等职,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

  24、潘汉年(1906112-1977414):江苏宜兴陆平村人。1925年加入中国***,是左翼文化运动的创始人和***之一。长期领导敌区隐蔽斗争和统战工作,功勋卓著。上海解放后任常务副市长等职,协助陈毅市长为改造旧上海做了大量工作。1955年蒙冤关押达二十余载。1982年8月23日中共中央《关于潘汉年同志平反昭雪恢复名誉的通知》确认“他是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久经考验的优秀***员。政治上对党忠诚,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25、潘天寿(1897--1971) :中国画家、美术教育家。早年名天授。字大颐,自署阿寿、雷婆头峰寿者、寿者,浙江宁海人。长期从事绘画活动和美术教学。建国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美术学院院长。擅写意花鸟和山水画,远师徐渭、朱耷、原济等,近受吴昌硕、黄宾虹影响,布局善于"造险""破险",笔墨有金石气,朴厚劲挺,气势雄阔,题识跌宕疏斜,有黄道周风。能融诗、书、画、印于一炉,形成独自风格。又长于指头画。于画史、画论研究有素。作品有《中国绘画史》、《听天阁画谈随笔》、《治印谈丛》、《潘天寿书画集》等。

  潘氏名人不胜枚举,有兴趣者可去中华一家人看看。

  南北两支潘氏 黄帝轩辕后代

  关于潘姓的姓源,《姓纂》上面是这样记载的:“周文王后毕公之子季孙,食采于潘,因氏焉。有广宗,河南两望。”

  毕公,就是毕公高,是周文王的第15个儿子,被他当天子的兄弟武王封在毕地,也就是现在陕西省长安和咸阳以北的一带。后来,他又让自己的儿子季孙食采于潘,而后周文王的这一支子孙就按照当时的习惯,纷纷以国为氏,统统都姓了潘,潘姓的最早发源地,当然也是在陕西的北部。

  大约四五百年以后的春秋时代,南方的楚国又有人以潘为姓,这是根据《姓氏寻源》的记载。《姓氏寻源》上是这样说的:“楚公族芈姓之后,以字为氏,潘崇是也。”这一支潘氏,很显然是颛顼帝高阳氏的后代,他们的发源地,大致是在今安徽、江苏和浙江一带。

  分别发源于南方和北方的两支潘氏,姓源虽然看起来有所不同,但认真推溯起来,根本都是黄帝轩辕氏的后代。因为,周文王固然是黄帝的姬姓嫡裔,而楚国所出的芈姓则是传自黄帝之孙颛顼。在血统方面实际上同出一源,没有太大的分别。

  汉代以后,潘姓的知名人物不绝于史书,堪称济济多士,譬如,三国时代东吴的名将潘�307和潘璋,就是千百年来民间所熟知的人物。大家熟知的“走麦城”的故事中,关公父子就是被潘璋所捉到并加以杀害的。

  “貌比潘安”,是大家都懂得应用的一句话,用来形容姿容美好的男子。这位潘安,就是晋代的大才子潘岳。

  宋代的大将潘美,也是民间家喻户晓的人物,不过大家对他的印象都不好,把他列入“坏人”之林,当然,这主要是因为在著名的“杨家将”故事中,“潘仁美”扮演的是反派的角色,处处跟杨家过不去的缘故。

  实际上,这真是冤枉了他了。正史上的潘美,是宋太祖赵匡胤的一名大将,战功辉煌异常,曾经在太祖受禅之初,为宋室收复凶悍的陕帅袁彦,而巩固了赵家的天下。后来,他并且平定泽潞扬州,下江南广东、云南,以大功累官至忠武军节度使,还被封为代国公。像这样一位杰出的名将,竟被“杨家将”的作者,随便地在他的名字中加个“仁”字,就把“潘仁美”塑造成一个反派的角色。

  另据湖北红安县档案局资料记载,红安县潘氏来源有二。其一为七里坪镇杨山片上下潘家河、潘家岗,本邑习称县北潘氏。其始祖名潘万九,于明朝洪武初年由江西铙州府瓦屑土霸迁徙而来,为江西填湖广移民姓氏之一。此支潘姓其沿革为:潘万九(一世)→潘禄(二世)→潘秀(三世)→潘仲文(四世)→潘谟、潘询(五世),潘谟之子名潘思舜、潘询之子名潘朝造(六世)→潘思舜之子潘伯宇、潘伯宙、潘伯宫、潘伯室、潘伯佑、潘太极、潘太林、潘太华、潘朝造之子潘伯定,是为第七世。此支潘姓到第七代后才开始旺发繁衍,这支潘姓基本上聚居于今七里镇杨山河的东岸、西岸的上、下潘家河,潘家岗,彭家岔,草鞋店等七八个村落。其二为二程镇桐柏集片、上新集镇东南的潘姓,本邑习称磨盘山潘氏。其始祖名潘斐仪,于南宋德佑二年(公元1276年)由湖广的德安府(今湖北安陆)避战难东迁至今湖北黄陂磨盘山西麓潘家塆定居。潘斐仪字揖三,为德安府庠生,来磨盘山前居德安府孝义里进士桥,以立塾办学为营生,谱牒有赞辞“学博文渊振陂邑,济济生徒化乔野”。潘斐仪的先祖,在西晋末年“八王之乱”和“永嘉南渡”中,有潘姓一支逃难至湖广的德安州(今安陆云梦一带),九百余年后,潘斐仪东迁磨盘山西麓潘家塆。元明两朝此地潘姓不甚衍发,人丁稀疏。至清代康熙乾隆之际发展迅速,人丁大增。于是由潘家塆扩展播迁到黄陂北乡的吴家田、甘家田、长冲、细长冲、闵家田、付家田、邱家、榨屋、张家咀、罗家塆、朱家冲、新张家、邓家田、潘家村子、潘家冲、芦子冲等处。此间,有一支向北迁到黄安县城附近的卢家咀、庙咀、唐家冲、毛狗洞、甘冲、大洼、肖家咀、高家塆、新屋占家、周博士桥等村。这支潘姓在本邑主要聚居于今红安的二程桐柏上新集东南一带。有后裔于清初迁徙至云南,贵州、甘肃、河南光罗一带。根据其介绍并结合家族史实,河南罗山周党潘姓极有可能为潘斐仪后裔。

2016-10岱山访家谱

10月13日 联系岱山陈,又联系岱山毛局长,商定星期六上午去东沙访毛氏家谱。和小王商定周五去岱山,上午七点出发。 10月14日 上午六点五...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