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姓家谱

栏目:资讯发布:2023-12-08浏览:2收藏

王姓家谱,第1张

王氏

历史来源 「王」源出有许多,帝王的后裔称王子,王孙,遂为氏。

一 ; 出于「妫」姓,相传为古帝虞舜之后,子孙在陈国,齐王田和为其后人。

二 ; 出于「子」姓。商纣时王子比干之后。

三 ; 出于「」姓。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之后 ; 又周灵王太子晋,因直谏被废为庶民,迁居于琅邪 ( 今山东胶南 ) ,世人称其为「王」家,其后亦为「王」氏。

四 ; 秦灭六国后,各国王族避难散居,至汉朝初年纷纷易姓为「王」氏。

五 ; 南北朝时,西魏鲜卑族复姓可颇氏。亦改为王氏。

六 ; 古高丽国君有王氏。

七 ; 西�钳耳族有王氏。

八 ; 赐姓,如燕王丹的玄孙嘉,在西汉末年王莽当朝时被赐姓「王氏」。

九 ; 冒姓,如隋末王世充本姓支氏。

家族名人 王子乔

神话传说中的仙人。汉˙刘向˙列仙传˙卷上˙王子乔:王子乔者,周灵王太子晋也。好吹笙作凤凰鸣,游伊洛之间,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高山。三十余年后,求之于山上,见柏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缑氏山巅。至时,果乘白鹤驻山头。望之不得到,举手谢时人,数日而去。亦称为王乔、王子晋。

王翦 (生卒年不详)

战国时秦的名将,频阳(今陕西富平县东北五十里)人。事秦始皇,曾定赵、燕、蓟诸地,后为李信所谗,谢病归里,后信战败,始皇遂用翦策以平荆。

王昭君 ( 王嫱 ) (生卒年不详)

汉秭归人。元帝时选入掖庭,呼韩邪单于入朝,求美人为阏氏,帝以嫱赐之,号宁胡阏氏。晋时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妃。

王莽

王羲之 (321~379)

字逸少,东晋临沂(今属山东)人,后南迁为会稽人。尝为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善书法,所写草隶,冠绝古今,以兰亭集序、乐毅论等为最,后人称为书圣。

王安石 (1021~1086)

字介甫,号半山老人,宋临川人。博览强记,工书画,尤善诗,而文词简练。神宗时为相,改革政治,锐行新法,因反对者众多,没有成功。封荆国公,卒谥文。着有周官新义、临川集、唐百家诗选等。

王阳明 (1472~1528)

字伯安,浙江余姚人。明代大儒,弘治进士。正德时巡抚南赣,定宸濠之乱。嘉靖时封新建伯,总督两广,破断藤峡贼,卒谥文成。其学以知行合一为主,发挥致良知之教,反对朱熹格物穷理之说,讲心学渊源于宋之陆九渊,世称姚江学派。尝筑室于阳明洞,学者称「阳明先生」,有王文成公全书。

地望分布 山西太原郡,山东琅邪郡,山东北海郡,河南陈留郡,山东东海郡,山东高平郡,陕西京兆郡,甘肃天水郡,山东东平郡,河南新蔡郡,河南新野郡,江苏山阳郡,河北中山郡,河北章武郡,山东东莱郡,山西河东郡,甘肃金城郡,四川广汉郡,江苏堂邑郡,河南河南郡,河北河间郡,河南汲郡,陕西冯翊郡,辽宁营州。

严格来说,王导是王羲之的从祖父,王导与王羲之的父亲王旷是从兄。王导的父亲与王羲之的祖父是亲兄弟。

王导(276年—339年9月7日),字茂弘,小字阿龙。琅玡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东晋时期著名政治家、书法家,历仕晋元帝、明帝和成帝三朝,是东晋政权的奠基人之一。王导出身于魏晋名门琅玡王氏,早年便与晋元帝司马睿友善,后建议其移镇建邺,又为他联络南方士族,安抚南渡北方士族。东晋建立后,先拜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封武冈侯,又进位侍中、司空、假节、录尚书事,领中书监。与其从兄王敦一内一外,形成“王与马,共天下”的格局。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祖籍琅琊(今属山东临沂),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1991年,两当县志办公室在征集名人族谱时,进退休干部罗建堂先生提供的线索,在本县太阳乡火神庙村村民王文信处发现《王羲之族谱》,一套共十四册,其中总谱一册,分谱十三册。该族谱是清仁宗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由湖北通山人王福利送至两当,接谱人为王福明,王文信为王福明的六世孙。据推测,王福明鼓励可能在湖北通山,因事居留两当。

该谱记载了王氏宗族的起源。王姓始于周朝共和年间(约前841—前828年),周平王即位后,封太子晋为太原郡晋阳王,父爵子袭。到第三代时以王为姓,名王道行,此为王氏始祖。王氏宗族,兴盛与晋代,衰败于明代。自周至明在朝为官者170余人,其中晋代就有66人。著名者有官至西晋太保,名列二十四孝的王祥;东晋重臣、南迁士族首领,时称“王与马共天下”的王敦、王导兄弟;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则为书法家。

王羲之(303—361年),汉族,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他的儿子王献之书法也很好,人们称他们两为二王,另一个儿子王凝之官至左将军,因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王会稽”。代表作品有: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行楷《兰亭序》等。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冶于一炉,创造出“天质自然,丰神盖代”的行书,被后人誉为“书圣”。

《王羲之族谱》除了记载王氏源流系世外,对明末王氏各宗族分布地区也做了详细记载,是研究王羲之家族历史的珍贵资料。

现存于两当文化馆。

王姓家谱

王氏 历史来源 「王」源出有许多,帝王的后裔称王子,王孙,遂为氏。一 ; 出于「妫」姓,相传为古帝虞舜之后,子孙在陈国,...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