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姓的历史来源

栏目:资讯发布:2023-12-08浏览:2收藏

张姓的历史来源,第1张

张(Zhang)姓源出主要有:

1、出自“长”姓:

1971年,河南省新郑的郑韩故城出土了一批韩国铜兵器,其中两件铜戈铭文分别为:“四年郑命:司寇长朱,武库工师:冶尹皮攴造”;司寇张朱,右库工师:春高,冶尹:濡造。”

即同一司寇之名,其名字一作“长朱”,一作“张朱”,说明春秋时不仅有“长”姓,而且这个“长”姓就是“张”姓。长氏原为东夷的后裔,臣服于商后,负责制造弓箭等武器。在甲骨文三期卡辞中,有“其又长子唯龟至王受又”的记载,说明长是一方国,定期向商王贡龟。

后来繁衍为张姓,故长氏是张姓祖先。在书面文字中,春秋中期以前只有“长”姓而无张姓,中期以后则只有“张”姓而无长姓。

2、源于姬姓:

一。出自上古黄帝之孙“挥”,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黄帝的孙子(一说为第五子)名挥,官为弓正(监管制造弓箭的官),观孤星,始制弓矢,主祀张星,因姓张氏,其后裔居于尹城青阳乡(今河北清河,或说山西太原),是为清河张氏。

二、出自黄帝姬姓的后代,属于以字为氏。春秋时,张氏世代事晋,晋灭后事韩。张老、张侯(即解张)均是晋国的大夫,张老的后代韩国贵族张良成为汉朝开国第一功臣,解张也被一部分张姓后裔奉为先祖。

3、源于改姓而来:

一、出自聂姓。三国曹魏名将张辽原姓聂,先人为西汉山西马邑巨商聂壹,曾献计汉武帝于马邑围捕匈奴军队。其家族为了避怨而改张姓,其子嗣便以张为姓。 

二、出自赐姓。世居云南的南蛮酋长龙佑那,在三国的时候诸葛亮将其降服并且赐姓为张。以后其子孙便以张为氏。

三、由少数民族改姓而来。满族、蒙古族、藏族、壮族、苗族、瑶族、黎族、阿昌族、纳西族、傈僳族等少数民族均有改张姓者,台湾原住民亦不乏用张姓之人。

扩展资料:

张姓的概况

张是汉族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24位。张姓是中国大陆第三大姓,有848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707%,张姓是全球华人十大姓之一,为世界最大的三个同姓人群之一。

张姓起源于河东“解邑张城”(今山西运城临猗县西)。春秋时晋国是张姓发展历史上最重要的地区,河东“解邑张城”是张姓重要的聚集地和发祥地,古张城在今山西临猗西的黄河东岸。

-张姓

张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张挥为该姓始祖。历史上,西汉时期张耳被刘邦封为赵王,张耳的十七世孙张轨(255年-314年)建立前凉国 。

当代,张姓的人口已达到近8500万,为全国第三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679%。 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张姓人口的增长率是呈上升的态势。

扩展资料:

秦汉是张姓向四周发展和繁衍的重要的时期。张姓在秦初进入了四川,多为三晋贵族的后裔,在反秦战争和随后的楚汉之争中,政治倾向明显,战争中建功立业,封侯赐爵;再西进甘肃、宁夏等地。

张姓人群活动地区迅速发展到整个北方、西北和四川地区,成为当时北方地区的第一大姓。同时,西汉留侯张良的后裔从陕西出发,徙河北入江苏,渡过长江,进入江南地区。西汉末,张姓已经到达浙江、江西和福建了。

进入魏晋南北朝之后,由于北方战乱和少数民族的大批进入中原的原因,张姓人群向南方和东南迁移,同时继续向西北发展。西晋末,张姓人群涉足东北,渤海湾地区成为张姓人群重要的聚集中心。

-张姓

清河堂:皇帝封少昊氏于青阳(今清河县),少昊子挥为张氏始祖,后人追思清河,故有“清河堂”。

孝友堂:《诗经·小雅·六月》记载:“侯谁在矣,张仲孝友”,张仲以孝友闻天下,故有“孝友堂”。

百忍堂:唐朝张公艺九世同居,这对当时世风影响很大。唐高宗亲到他家请他介绍和睦相处不分家的经验。张公拿起笔来写了一百个“忍”字呈给高宗。高宗很佩服,奖励了张公一百尺绸缎。

其它堂号:①郡望堂号:清河、范阳、太原、京兆、南阳、敦煌、安定、襄阳、洛阳、河东、始兴、冯翊、吴郡、平原、河间、中山、魏郡、蜀郡、武威、犍为、沛郡、梁郡、汲郡、河内、高平、上谷。②自立堂号:嘉言、崇本、余庆、世美、开业、敬思、禄宜、贻谷、资敬、敦善、贻德、承德、寿康、著易、萃雅、敦睦、留余、树德、追远、永思、笃亲、金鉴、都会、二铭、曾三省、孝友、叙彝、两铭、忠恕、太忍、承思、志合、冠英、亲睦、燕贻、宗岳、敬谊、源流、鉴湖、正始等。

山东日照海曲太平桥张氏 堂号:正始堂 自二十四世往下 承继传守 永念先德(同:隆基善嘉 锡良有道) 孝乃为本 敬以作则

张氏清河堂族谱字辈:张氏清河堂族谱字辈文武成康烈,从周儒雅,诗书诏令德,孝友启新献,华国重良弼,光天钦远谋,芳声延祖泽,维与勤家修。行派:宗支蕃衍盛,元亨利贞祥,富贵荣华显,斯庆绵长,棠棣联芳秀,贤圣伦蒸当,圭璋含辉耀,翰学拜明堂,源流恢先绪,奕翼后厥昌,克昭家声振,万古姓名香。

洋湖清河堂张氏派语:开国忠为上,承家孝在先,立基图远大,积德自绵延。清河堂张氏原派:木火土金水,仁义礼智信,恭从明聪睿,肃又哲谋圣。三修续派:明孝友作则,存忠厚为良,裕德才宏显,培基泽远长。芝麻湾原派:文应光宗国,士正天心顺,官清大学永。七里硚原派:先宾联孝国正天,心顺官清大学永。

清河堂《张氏宗谱》介绍:

清河堂《张氏宗谱》4月13日,来自武汉新洲区的张国祥等一行向历史文献阅览室捐赠了一部新洲清河堂《张氏宗谱》。  

该《张氏宗谱》由张国祥担任主编。据谱卷首介绍,其始迁祖为显公张文德,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自曲江辗转迁徙于江西余干,最终落籍于湖北黄冈县中和里(武汉市新洲区李集和红安毛张坞)。涉及始祖画像、历代名人画像、表序、名人录、捐资名目、第六次续谱名目、人物传序等内容。  

张姓,在宋版《百家姓》位列第24位,在我国分布较广,湖南、江苏,安徽、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山东等地都有张姓族群,各族群都有自己的族谱。不知你问的是那一支,湖南长沙坳上张氏族谱十二卷,湖南浏阳金冈段张氏家谱十四卷,江苏扬州交台张氏分迁邵伯支谱六卷等等。

张姓始祖,张挥,号天禄,青阳之子,是古代重要武器弓矢的发明者。因弓箭的诞生对社会影响大,所以黄帝封挥为弓正,职掌弓矢制造。后又取弓长之意,赐姓张于濮阳,封地清河。后逝葬于帝丘(今河南省濮阳县)。

张姓的历史来源

张(Zhang)姓源出主要有:1、出自“长”姓:1971年,河南省新郑的郑韩故城出土了一批韩国铜兵器,其中两件铜戈铭文分别为:“四年郑命:司...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