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家家谱共多少世?

栏目:资讯发布:2023-12-08浏览:2收藏

隋家家谱共多少世?,第1张

吉林二十八世隋广彬收集隋氏传世字辈:

隋氏行辈歌现整理如下:

1、光绪十八年(1892年)山东昌邑遵祖公议二十字由三十一世始以此命字: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修 德 传 先 祖 功 臣 衍 泽 长 忠 清 连

44 45 46 47 48 49 50

盛 业 海 岱 永 书 香

2、莱阳二十五世孙隋文礼修谱制定行辈歌(民国九年1920年)

允 国 中 文 士 安 家 福 寿 崇

千 秋 遵 祖 德 万 世 继 宗 功

3、吉林省农安县万金塔乡苇子沟支系十字行辈歌:

本十字含泰来、依安、肇东、扶余二龙、木兰大贵镇、农安好来宝、杨树林赵万禄等众多支系,共议定时间暂无考证,据推测,1892年隋同文等作序证明,居栖霞支族先祖为三支九世(隋志仁、隋志义)与八支(隋志孝)三人,其后裔北迁之后在关东议定行辈,计十字:

修 世 天 连 福

广 成 吉 利 兴

4、吉林省德惠市天台乡崔家堡子支系十字辈歌

栖霞县石角夼支系,雍正四年迁辽宁金州北三岛湾

廷 长 振 春 景

国 兴 永 殿 元

5、海阳县大阎家迁吉林省农安县新农乡蒿子站村三门刘家支系行辈歌

长 殿 永 树 德

万 世 庆 宏 志

6、木兰县东兴镇东北村隋文彬口传行辈歌(1964年)

学 彦 永 元 福,文 明 世 援 兴,

国 政 仁 德 志,民 泽 金 秀 春。

源于随姓。随姓起源有三支:

一是女娲的乐师随的子孙以先人名字为姓;

二是周朝王族封于随(今湖北随州),侯爵,后被楚国所灭,国人有以国为姓;

三是晋大夫士会封邑在随(今山西介休),子孙有以封地为氏。至隋朝初年,此三支随姓人大多依例改为隋姓,并进一步发展成为当今隋姓的主体。但汉代已有一位隋昱的载于史籍,任五原太守,其姓氏来源显然另有所出。此外,明代将军王骥远征麓川,将部分土著人赐以汉姓为怕,后因姓氏读音不雅,改为字形相近的隋姓。当代,除汉族外,满、蒙等民族也有以隋为姓。

历史上形成清河等郡望。分布则以清河和山东最集中,约占全国隋姓人口三分之二以上。

历史名人有:宋代高密令隋宝, 元有隋世昌,明代巢县丞隋赟、主薄隋翥等。

回答者:wnc7188 - 护国法师 十五级 5-16 20:41

姓氏由来:姓氏考略:本作随,隋文帝改隋,遂分二姓。元史有隋世昌,又剁姓后改隋,见通雅。

郡望堂号:清河郡

姓氏家谱:隋氏族谱

历史名人:隋世昌, 隋同文, 隋玉清

隋姓是由随姓分化而来的姓氏,姓氏原作“随”,后改为隋。相传早在女娲开天辟地时,就有一个名为随的人,他的后代就以随为姓。至周代,王族中有一支被分封于随(今湖北随州),建随国,侯爵,为周诸侯国之一。周未,并于楚,原随国贵族有人以随为姓。另外,春时战国时,原陶唐氏之后杜伯的玄孙士会在晋国担任士大夫职务,以随为食邑,史称随会。他受封的地方在今山西介休东,子孙留居于此,也姓随。至隋朝初年,上述三支随姓人大都随例改为隋姓,并进一步发展成为当今隋姓主体。

除从随姓分化而来外,隋姓还有自己的血统本源。早在汉代时,就有一位名为隋昱的人名载史籍,于东汉初年官至五原太守,其姓氏的来源显然另有所出。另外在明代,将军王骥远征麓川(治所在今云南腾冲一带),后又在当地任职。原土著居民请求他赐给像汉人一样的姓氏,他便以怕、刀、剁三姓相于。后来,以怕为姓的人因姓氏读音不雅,改为与怕字字形相近的隋姓,从而成为隋姓中的一员。至于在当代,除汉族以外,满、蒙等民族也都有人以隋为姓。

隋姓得姓以后,在发展中还在清河(今属河北)一带形成望族,以致仍被人当作隋姓的代表郡望。同样,在分布上,隋姓人口也以清河及其附近的山东省最为集中,几乎占全国隋姓总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另外自古至今的隋姓名人中,如宋高密令隋宝、元代人隋业昌、明巢县丞隋(上斌下贝)、主簿隋翥等人,籍贯也大多集中在这一地区。

隋姓的起源:隋姓最早发源于春秋随国(当今湖北随州市)和春秋随邑(当今山西介休),应当是以国、以邑为姓两支。据史料记载:随国为周朝本姓诸侯国即姬姓,国君随侯是炎帝后裔,当今隋姓据传说是其后代。经多年考证和依据《定海郡隋氏族谱》及其他隋姓祖谱资料来分析,目前大多隋姓都来自于山东,与我同为一宗,未发现与山东隋姓无关的同姓姓氏(或许未考证到),山东隋姓是宋朝后期(约十世纪中叶)由河南固始县迁徙到山东栖霞县蛇窝泊的,居今八百余年(有关资料记载当时隋姓共三支,两支落户山东,余下一支留在固始)。如果从地理角度来假设,固始与随州相距四百余里,说隋姓由随州迁徙而来也是可信的。另一源隋姓就是随邑的随会:史书讲“杜伯之玄孙范会是晋国大夫,食采于随,人称随会,其子孙以随为姓。”在隋姓传说中,称其来自于随国,也就是说其是隋姓的祖先。从其受封于随邑而言,可以排除其与随国隋姓的关联,由于就其一家,要与随国隋姓的数量比较也相差甚远,是否有传人,无法考证,称其为隋姓的远祖,未免有点牵强附会了。隋姓本姓“随”,隋字是由繁体字“随“去走之而来的。当年杨坚称帝建立隋朝,是引用其称帝前的封号“随国公”而来,因其忌讳“随”字的本意,而去走之取“隋”字为其国名,之前并无

隋”字,自此隋姓以“隋”为姓,延续千余年

1、出自姬姓,为周代时有诸侯随国,其后人以国名为氏。周代有随国(今湖北省随县),是周同姓诸侯国。春秋时被楚国所灭,成为楚附庸国,其后裔以国名为姓,称为随氏。

2、出自祁姓,为春秋时晋国大夫士会之后,以邑名为氏。春秋时晋国有大夫士会,字季,辅左晋文公、襄公、成公、景公。

于景公七年(公元前593年),率师攻灭赤狄,晋升为中军元帅,兼任太傅,执掌国政,修订法规。士会食邑于随(今山西省介休)。

后又食邑于范(今河南省范县),其子孙以邑名为氏,是为随氏和范氏。随姓,在隋代时,去掉走之字,是为隋姓,从此又分为随姓和隋姓,随、隋两姓源流相同。

扩展资料

“隋”姓是由“随”姓改来的,在山东的胶东、鲁南一带,隋氏为大姓,整个山东隋氏占了全国隋氏人口的一半以上。隋姓本为"随",隋文帝杨坚第二次统一全中国,结束了长达286年的大分裂时代,并建立大隋王朝,定都大兴城。

国号初为随,文帝因忌"随"有走之意,改随字去走之为隋("隋"字是隋文帝独创的字,古无"隋"字,隋字是繁体"随"字去了走之而形成今天的"隋"字)。周王朝时有同姓贵族封于随(今湖北随州),建立随国,侯爵;为周八百诸侯国之一。

周代末期,随国成为楚国的附庸国,原随国王族子孙就以国名为姓,即随氏。另一支为陶唐氏之后杜伯的后裔士会,因在晋为大臣,封邑为随,称随会,子孙姓随。

所有的随姓族人都姓随至隋初,因隋王朝国号"隋"改为隋姓,并延用至今。隋姓在中国姓氏文化中有一个特出,就是随姓族人和隋朝皇族没有任何血源关联。

也没有任何史书、谱牒记载隋朝皇族的后裔有改以国号隋为姓氏的,但随姓却因隋朝国号"随"字易为隋而改"随"为"隋",这在中国姓氏文化史上也算是一个特例。

-隋姓

◎经籍上

夫龟文成象,肇八卦于庖牺;鸟迹分形,创六书于苍颉。圣作明述,同源异流。《坟》、《典》起之于前,《诗》、《书》继之于后。先王陈迹,后王准绳。《易》曰:"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礼》曰:"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学者非他,方策之谓也。琢玉成器,观古知今,历代哲王,莫不崇尚。自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嬴氏坑焚,以愚黔首;汉兴学校,复创石渠。雄、向校雠于前,马、郑讨论于后,两京载籍,由是粲然。及汉末还都,焚溺过半。爰自魏、晋,迄于周、隋,而好事之君,慕古之士,亦未尝不以图籍为意也。然河北江南,未能混一;偏方购辑,卷帙未弘。而荀勖、李充、王俭、任昉、祖恒),皆达学多闻,历世整比,群分类聚,递相祖述。或为七录,或为四部,言其部类,多有所遗。及隋氏建邦,寰区一统,炀皇好学,喜聚逸书,而隋世简编,最为博洽。及大业之季,丧失者多。贞观中,令狐德棻、魏徵相次为秘书监,上言以籍亡逸,请行购募,并奏引学士校定。群书大备。

开元三年,左散骑常侍褚无量、马怀素侍宴,言及经籍。玄宗曰:"内库皆是太宗、高宗先代旧书,常令宫人主掌,所有残缺,未遑补缉,篇卷错乱,难于检阅。卿试为朕整比之。"至七年,诏公卿士庶之家,所有异书,官借缮写。及四部书成,上令百官入乾元殿东廊观之,无不骇其广。九年十一月,殷践猷、王惬、韦述、余钦、毋煚、刘彦真、王湾、刘仲等重修成《群书四部录》二百卷,右散骑常侍元行冲奏上之。自后毋煚又略为四十卷,名为《古今书录》,大凡五万一千八百五十二卷。禄山之乱,两都覆没,乾元旧籍,亡散殆尽。肃宗、代宗崇重儒术,屡诏购募。文宗时,郑覃侍讲禁中,以经籍道丧,屡以为言。诏令秘阁搜访遗文,日令添写。开成初,四部书至五万六千四百七十六卷。及广明初,黄巢干纪,再陷两京,宫庙寺署,焚荡殆尽,曩时遗籍,尺简无存。及行在朝诸儒购辑,所传无几。昭宗即位,志弘文雅。秘书省奏曰:"当省元掌四部御书十二库,共七万余卷。广明之乱,一时散失。后来省司购募,尚及二万余卷。及先朝再幸山南,尚存一万八千卷。窃知京城制置使孙惟晟收在本军,其御书秘阁见充教坊及诸军人占住。伏以典籍国之大经,秘府校雠之地,其书籍并望付当省校其残缺,渐令补辑。乐人乞移他所。"并从之。及迁都洛阳,又丧其半。平时载籍,世莫得闻。今录开元盛时四部诸书,以表艺文之盛。

四部者,甲、乙、丙、丁之次也。

甲部为经,其类十二:一日《易》,以纪阴阳变化。二曰《书》,以纪帝王遗范。三曰《诗》,以纪兴衰诵叹。四曰《礼》,以纪文物体制。五曰《乐》,以纪声容律度。六曰《春秋》,以纪行事褒贬。七曰《孝经》,以纪天经地义。八曰《论语》,以纪先圣微言。九曰图纬,以纪六经谶候。十曰经解,以纪六经谶候。十一曰诂训,以纪六经谶候。十二曰小学,以纪字体声韵。

乙部为史,其类十有三:一曰正史,以纪纪传表志。二曰古史,以纪编年系事。三曰杂史,以纪异体杂纪。四曰霸史,以纪伪朝国史。五曰起居注,以纪人君言动。六曰旧事,以纪朝廷政令。七曰职官,以纪班序品秩。八曰仪注,以纪吉凶行事。九曰刑法,以纪律令格式。十曰杂传,以纪先圣人物。十一曰地理,以纪山川郡国。十二曰谱系,以纪世族继序。十三曰略录,以纪史策条目。

丙部为子,其类一十有四:一曰儒家,以纪仁义教化。二曰道家,以纪清净无为。三曰法家,以纪刑法典制。四曰名家,以纪循名责实。五曰墨家,以纪强本节用。六曰纵横家,以纪辩说诡诈。七曰杂家,以纪兼叙众说。八曰农家,以纪播植种艺。九曰小说家,以纪刍辞舆诵。十曰兵法,以纪权谋制度。十一曰天文,以纪星辰象纬。十二曰历数,以纪推步气朔。十三曰五行,以纪卜筮占候。十四曰医方,以纪药饵针灸。

丁部为集,其类有三:一曰楚词,以纪骚人怨刺。二曰别集,以纪词赋杂论。三曰总集,以纪文章事类。

煚等撰集,依班固《艺文志》体例,诸书随部皆有小序,发明其旨。近史官撰《隋书经籍志》,其例亦然。窃以纪录简编异题,卷部相沿,序述无出前修。今之杀青,亦所不取,但纪部帙而已。而煚等所序四部都录以明新修之旨,今略载之:

窃以经坟浩广,史图纷博,寻览者莫之能遍,司总者常苦其多,何暇重屋复床,更繁其说若先王有阙典,上圣有遗事,邦政所急,儒训是先,宜垂教以作程,当阐规而开典,则不遑启处,何获宴宁。曩之所修,诚惟此义,然礼有未惬,追怨良深。于时秘书省经书,实多亡阙,诸司坟籍,不暇讨论。此则事有未周,一也。其后周览人间,颇睹阙文,新集记贞观之前,永徽已来不取;近书采长安之上,神龙已来未录。此则理有未弘,二也。书阅不遍,事复未周,或不详名代,或未知部伍。此则体有未通,三也。书多阙目,空张第数,既无篇题,实乖标榜。此则例有所亏,四也。所用书序,咸取魏文贞;所分书类,皆据《隋经籍志》。理有未允,体有不通。此则事实未安,五也。昔马谈作《史记》,班彪作《汉书》,皆两叶而仅成;刘歆作《七略》,王俭作《七志》,逾二纪而方就。孰有四万卷目,二千部书,名目首尾,三年便令终竟,欲求精悉,不其难乎所以常有遗恨,窃思追雪。乃与类同契,积思潜心,审正旧疑,详开新制。永徽新集,神龙近书,则释而附也。未详名氏,不知部伍,则论而补也。空张之目,则检获便增。未允之序,则详宜别作。纰缪咸正,混杂必刊。改旧传之失者三百余条,加新书之目者六千余卷。凡经录十二家,五百七十五部,六千二百四十一卷。史录十三家,八百四十部,一万七千九百四十六卷。子录十七家,七百五十三部,一万五千六百三十七卷。集录三家,八百九十二部,一万二千二十八卷。凡四部之录四十五家,都管三千六十部,五万一千八百五十二卷,成《书录》四十卷。其外有释氏经律论疏,道家经戒符箓,凡二千五百余部,九千五百余卷。亦具翻译名氏,序述指归,又勒成目录十卷,名曰《开元内外经录》。若夫先王秘传,列代奥文,自古之粹籍录符,绝域之神经怪牒,尽载于此二书矣。

夫经籍者,开物成务,垂教作程,圣哲之能事,帝王之达典。而去圣已久,开凿遂多,苟不剖判条源,甄明科部,则先贤遗事,有卒代而不闻,大国经书,遂终年而空泯。使学者孤舟泳海,弱羽凭天,衔石填溟,倚杖追日,莫闻名目,岂详家代不亦劳乎!不亦弊乎!将使书千帙于掌眸,披万函于年祀,览录而知旨,观目而悉词,经坟之精术尽探,贤哲之睿思咸识,不见古人之面,而见古人之心,以传后来,不其愈已!其序如此。

煚等《四部目》及《释道目》,并有小序及注撰人姓氏,卷轴繁多,今并略之,但纪篇部,以表我朝文物之大。其《释道录目》附本书,今亦不取,据开元以籍为之志。天宝已后,名公各著文章,儒者多有撰述,或记礼法之沿革,或裁国史之繁略,皆张部类,其徒实繁。臣以后出之书,在开元四部之外,不欲杂其本部,今据所闻,附撰人等传。其诸公文集,亦见本传,此并不录。四部区分,详之于下。

甲部经录,十二家,五百七十五部,六千二百四十一卷。)

《易》类一 《书》类二 《诗》类三 《礼》类四 《乐》类五 《春秋》类六 《孝经》类七 《论语》类八 谶纬类九 经解类十 诂训类十一 小学类十二

《归藏》十三卷(殷易,司马膺注。)

《周易》二卷(卜商传。)

又十卷(孟喜章句。)

又十卷(京房章句。)

又四卷(费直章句。)

又十卷(马融章句。)

又九卷(郑玄注。)

又十卷(荀爽章句。)

又五卷(刘表注。)

又十卷(王肃注。)

又十卷(董遇注。)

又十卷(宋衷注。)

又七卷(王弼注。)

又九卷(虞翻注。)

又十三卷(陆绩注。)

又十卷(荀氏九家集解。)

又十卷(马、郑、二王集解。)

又十卷(姚信注。)

又十卷(王弼、韩康伯注。)

又十卷(二王集注。)

又十卷(荀晖注。)

又十卷(蜀才注。)

又十卷(张璠集解。)

又十卷(王暠注。)

又十卷(干宝注。)

又十卷(黄颖注。)

又十卷(崔浩注。)

又十三卷(崔觐注。)

又十卷(何胤注。)

又十卷(卢氏注。)

又十四卷(傅氏注。)

又十卷(王玄度注。)

又十卷(王又玄注。)

又十卷(任希古注。)

又十卷(王凯冲注。)

《周易发挥》五卷(王勃撰。)

《周易系辞》二卷(谢万注。)

又二卷(桓玄注。)

又二卷(荀谚注。)

又二卷(宋褰注。)

《周易义疏》二十卷(宋明帝注。)

《宋群臣讲易疏》二十卷(张该等注。)

《周易大义》二十卷(梁武帝撰。)

《周易讲疏》三十五卷(梁武帝撰。)

《周易发题义》一卷

《周易几义》一卷(萧伟撰。)

《周易大义疑问》二十卷(梁武帝撰。)

《周易义疏》十四卷(萧子政撰。)

《周易讲疏》三十卷(张讥注。)

又十三卷(何妥撰。)

又十六卷(褚仲都撰。)

《周易正义》十四卷(孔颖挞撰。)

《周易新论》十卷(阴弘道撰。)

《周易文句义疏》二十四卷(陆德明撰。)

《周易文外大义》二卷(陆德明撰。)

《周易新注本义》十四卷(薛仁贵撰。)

《周易开题论序疏》十卷。

《周易文句义疏》二十卷(已上并梁蕃撰。)

《周易大衍论》三卷(玄宗撰。)

《周易论》四卷(钟会撰。)

《周易大衍论》一卷(王弼撰。)

《周易论》一卷(应吉甫撰。)

《周易统略论》三卷(邹湛撰。)

《周易略论》一卷(张璠撰。)

《周易论》二卷(暨长成难,暨仲容答。)

《易论》一卷(宋处宗撰。)

《通易象论》一卷(宣聘撰。)

又一卷(栾永初撰。)

《周易系辞义疏》二卷(刘瓛撰。)

《周易乾坤义疏》一卷(刘瓛撰。)

《周易略谱》一卷(沈熊撰。)

《周易爻义》一卷(干宝撰。)

《周易卦序论》一卷(杨乂撰。)

《周易谱》一卷(袁宏撰。)

《周易论》四卷(范氏撰。)

《周易杂音》三卷

《周易释序义》三卷(梁蕃撰。)

右《易》七十八部,凡六百七十三卷

《古文尚书》十三卷(孔安国传。)

又十卷(孔安国传,范宁注。)

又十卷(李颙集注。)

又十卷(姜道盛集注。)

又十卷(马融注。)

又九卷(郑玄注。)

又十卷(王肃注。)

又十三卷(谢沈注。)

《尚书畅训》三卷(伏胜注。)

《尚书洪范五行传》十一卷(刘向撰。)

《尚书答问》三卷(王肃注。)

节[节,读音作jié(ㄐㄧㄝˊ)]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风姓,出自古帝伏羲氏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中国民间传说,自伏羲之后,大庭氏王才有天下。

伏羲之后,分衍有柏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连氏、赫胥氏、尊节氏、祝融氏、混沌氏、昊英氏、有巢氏、葛天氏、阴康氏、朱襄氏、无怀氏、燧人氏,皆袭谥庖牺氏(即伏羲)之号。

其尊节氏之后有节氏后裔,是为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第二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古炎帝神农氏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在史籍《帝王世纪》中,较详细地记述了炎帝的诞生神话:“炎帝,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娇氏之女,名女登,为少典妃。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常羊,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因以姓焉。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初都陈(今河南淮阳),又徙鲁(今山东曲阜)。又曰魁隗氏,又曰连山氏,又曰列山氏。”

炎帝号为神农,“教民耕稼、蜡祭、医药、交易之事,开万世衣食相生相养之原。”后人称颂神农,“其功如天”,“盛德不孤,万世同仁”。商周之际的大贤人伯夷、叔齐兄弟曾经哀歌:“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兮?”东汉张衡作《东京赋》慨称:“仰不睹炎帝、帝魁之美”。晋陶渊明在《饮酒》诗中有“羲、农去我久,举世叹复真”的惋惜;他在《感士不遇赋》中更有“士之不遇,已不在炎帝、帝魁之世”的怨慨。可知炎帝时代曾令众多士人向往。《尸子》解释神农之神为:“神农氏治天下,欲雨则雨。五日为行雨,旬为谷雨,旬五日为时雨。正四时之制,万物咸利,故为之神。”

周武王灭殷纣之后,“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今安徽亳州市)”,代表当时人们对炎帝功业的纪念和褒扬。

炎帝的世系,据《礼记·祭法》疏引《春秋命历序》曰:“炎帝传八世,合五百二十岁。”八世所传,《易·系辞》疏引《帝王世系》载:“神农氏在位一百二十年而崩。纳奔水氏女曰听泼,生帝临魁;次帝承,次帝明,次帝直,次帝厘,次帝哀,次帝榆罔。凡八代,及轩辕氏。”

据史籍《万姓统谱》记载:“炎帝神农氏,姜姓,生于厉山,长于姜水,因以为姓氏。继无怀氏位,承太昊木德,以火德王,故曰炎帝。都鲁。在位一百四十年。”

在史籍《吕氏春秋·慎势览》中称,“神农氏十七世有天下”,可能比较接近史实。如此,则上述所传八世,可能只是其中较著名而有影响者。

《万姓统谱》所载世系与《帝王世系》相同,但注明“已上七代,袭神农氏之号,三百六年,至榆罔失政,诸侯相伐,黄帝征之,天下咸归焉。”

据史籍《汉书·律历志》记载:神农氏“号炎帝”,“又曰魁隗氏,又曰连山氏,又曰烈山氏”。

神农氏:部族首领称炎帝,姜姓,羊图腾。是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其著名后裔有蚩尤氏、烈(厉)山氏、共工氏、四岳氏等。

蚩尤氏:炎帝之后(一日先仕于炎帝),出自羊水,仕于黄帝。为主金之官,默观神农世衰,潜铸金类,以为利器,举兵逐榆罔(炎帝裔),自号炎帝。后作兵伐黄帝,并曾请风伯雨师助战,终为黄帝击败于涿鹿之野,被杀。他是战神和兵器之神,而兵器的发明乃源自农具和其他生产工具。

共工氏:亦名共攻氏,炎帝后裔。性格暴戾,易于为非。相传因与颛顼争强为帝,曾与东夷族大战,不胜,而怒触不周之山,致使天倾地陷,造成人间大灾难。

烈山氏:又叫厉山氏,其首领为烈山或柱。

史籍《国语·鲁语上》中记载:“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植百谷百蔬。”在史籍《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中记载:“有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而在史籍《礼记·祭法》中则称:“厉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农,能植百谷。”一般认为烈山氏为炎帝后裔,仍为农神、谷神。烈山,本是烧山垦田之意。

炎帝神农氏,名石年,传说在位一百四十年(公元前3216~前3077年),一说在位一百二十年,逝世后葬湖南茶陵(今酃县塘田乡鹿原陂,又名炎陵山、皇山)。

第二世,临魁,炎帝长子,在位八十年(公元前3076~前2997年)。

第三世,帝承,在位六十年(公元前2996~前2937年)。

第四世,帝明,在位四十九年(公元前2936一前2888年)。

第五世,帝直,在位四十五年(公元前2887一前2843年)。

第六世,帝来(厘),在位四十八年(公元前2842~前2795年)。

第七世,帝哀(裹),在位四十二年(公元前2794一前2753年)。

帝哀之后为节茎,节茎不愿为帝。节茎有三子,为节氏、戏氏、克氏。节氏和戏氏也不愿为帝,由克,即榆罔即位。

第八世,榆罔,名克,居长,在位五十五年;因德不及其弟轩辕,故让位。

轩辕即黄帝,姬姓有熊氏,从此帝系转入姬姓。

神农氏后裔繁衍发展,支族甚多。在商、周时期,分建很多国家(方国)。传说神农姓姜名轨,一名石年。神农之子,有神氏、农氏、列氏、厉氏和柱等。厉氏分衍出丽氏和赖氏。

节茎之后,有节氏、戏氏、克氏三支。克传帝榆罔(参卢),其后衍生榆氏、露、赤狄和白狄;戏传器和小帝。

器的后裔为钜、伯陵、祝庸三支。

钜之后有封氏、钜氏、封父、富父氏。

伯陵生蜂氏和逢氏,逢生殳氏、延氏和鼓氏,鼓生灵契氏,灵契生氐氏。

祝庸氏胄胤更加发达:祝庸生术嚣,术嚣生条、勾龙(即后土);勾龙平水土有功,后人纪念,尊为社神;勾龙之后有勾氏、勾龙氏、共工氏、信氏、垂氏;共工氏衍生共氏、龚氏;信生夸父;垂生噎鸣(即伯夷)。

伯夷之后为太岳氏、骀氏、怡氏;太岳即四岳,其后裔于商、周时期受分封,于是有了吕氏、申氏、隋氏、淳氏、向氏、薄氏、甘氏、州氏、文叔氏、岳氏、先龙氏等。

节茎的后裔节氏,就是今节氏的始祖,世居北海。在西周至战国时期,其活动范围主要在今山东省潍坊、博山、烟台地区。

二分布:

今山东省的潍坊市安丘县,河北省的故城县,河北任县大宋村等地,均有节氏族人分布。

三郡望:

北海郡:汉朝时期景帝中元二年(公元前148年)分齐郡置郡,治所在北海(一说营陵,今山东昌乐),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潍坊、烟台一带地区。隋、唐两朝的北海郡即青州,治益都,其时辖地在今潍坊等一带地区。

八历史名人:

节振国:(公元1910~1940年),山东武城柳塘村人(今河北故城)。著名抗日英烈。

节振国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年幼时,家乡闹灾荒,民不聊生,节振国随父亲逃到河北唐山赵各庄。长大后,他十四岁起在开滦煤矿赵各庄煤矿当了井下工人。

节振国在井下干了十年。他和其他矿工,受尽英帝国主义资本家的残酷剥削。井下不断发生事故,工人的生命没有保障。当时英资本家规定,井下工作死一条骡子赔偿六十元,而死一个工人只给二十元。

工人们无法忍受非人的待遇,1938年3月,开滦煤矿爆发了声势浩大的 运动,节振国也参加了 运动,由于他精通武术,被推举为赵各庄矿工人纠察队队长。不久,日寇侵占了开滦煤矿,井下工人夏连凤被捕叛变,密告日寇节振国与 有来往。日寇宪兵和伪警察直奔赵各庄来抓节振国。

1938年5月6日,大批日伪宪兵包围节家,搜捕节振德等工人领袖。当节振国闻讯赶回家时,他家大门外有许多日寇宪兵和伪警察,节振国怒火上窜。一个日寇宪兵刚要阻拦他进院子,节振国拍拍胸膛大喊一声:“我就是节振国!”

日寇宪兵一愣,节振国已大步冲了进去。

房内的日寇宪兵、警察看见突然闯进来一个身材不高却很壮实的年轻人,有些迷惑。日寇宪兵队长恶狠狠的对节振国说:“你的什么的干活? 的,大日本皇军要你死了死了的!”

旁边两个日寇拿起绳子就要过来绑节振国,节振国看见屋里被折腾得乱七八糟,哥哥被绑着。他不由怒从心起,一步跨过去打开橱门,抄起一把菜刀,对准日寇宪兵队长的头一刀劈下,这家伙连哼哼一声都没来得及就丧了命。旁边的日寇宪兵和伪警察还没反应过来,节振国已抄起日寇宪兵队长的军刀,砍杀起来,很快就砍倒三个日寇。他又用刀挑断绑哥哥的绳子,对大哥节振德说:“哥,快跑!”

节振国冲出后门,翻过一丈多高的石墙,脱险跑远了。节振德没能跳过高墙,被日寇打死在后门内,英勇牺牲。

节振国刀劈日寇宪兵的消息震动了冀东,振奋了人民群众的抗日情绪,就连远在陕北的 中央也知道了这件事, 亲口称赞节振国是“民族英雄”。矿工们更是奔走相告:“节振国是好样的!”

节振国逃出赵各庄后,他在韩家梢、榛子镇一带,组织了一支以煤矿工人为主的抗日游击队,共有一百多人,节振国任队长。不久,节振国率队投奔冀东抗日联军,在双鹤岭找到了 员李运昌,遂将游击队改编为工人特务大队,节振国仍任大队长。

不到一年,工人特务大队配合八路军正规部队多次袭击日伪敌人,节振国威震冀东。

有一次,节振国听说赵各庄伪警察所运来许多枪支弹药,决定去攻打伪警察所。他率领部分队员赶到赵各庄警察所,一枪打倒了岗警,就冲进了院子里,他用双枪指着十几个手足无措的伪军,威严地命令:“缴枪!我是节振国!”

伪警察乖乖地缴了枪,队员们从屋里押出一个姓耿的巡官。之后工人特务大队迅速运走了这批枪枝弹药。

节振国向 起来的伪警升胃话:“你们当汉奸帮助日本鬼子欺压老百姓,按理都该杀头!今天先饶你们不死。你们以后如果再敢为非作歹,可要小心你们的脑袋。”

他又指着浑身发抖的耿巡官对伪警们说:“他是鬼子的一条忠实走狗,不但欺压咱赵各庄的老百姓,而且还帮助鬼子做特务工作,死罪难饶。现在我代表抗日 宣判这个汉奸的死刑!”说罢“当!当”两枪击毙了耿巡官。

还有一次,节振国得知赵各庄商会会长遵从日寇旨意,准备筹建一支汉奸部队,便在一天晚上带了十几个队员冲进赵各庄,架走了商会会长。节振国严厉地盯着商会会长说:“你跟日本鬼子勾结在一起,要组织伪军是不是?”

商会会长头上的汗珠滚落下来。

“我们正式警告你,你要再敢跟鬼子勾结,甘心当汉奸,我们随时都能杀掉你!”

“是!不敢了,不敢了。”

“听说你们为了筹建伪军,正向老百姓摊款是吗?”

商会会长点了点头。

“不许你这样做!从今往后,你悔悟了就没事,仍当你的商会会长,我们不管;要是还跟着鬼子干坏事,我们决不饶你!”

商会会长放回去了,鬼子的计划泡汤了。他们十分气恼,派汉奸特务到赵各庄侦察节振国的活动。汉奸特务们找不到节振国的踪迹,就胡乱抓一些工人拷打审问,还四处勒索。

一天夜里,几个汉奸特务正在赵各庄的一家戏院里看戏,忽然节振国和战士们出现在他们面前,几个汉奸特务吓呆了,只能束手就擒。

节振国跳上戏台,对台下观众大声说:“老乡们!请安静!大家坐下!我们是来抓汉奸的。这几个家伙在咱们赵各庄为非作歹,今天该跟他们算算帐了。”

1938年冬天,节振国加入了中国 。

1939年,丰润县双庙的伪警察所按照日寇指令,要召集伪乡保长开会,向老百姓派款。开会的那天早上,伪警察所长正在屋里擦着一把手枪,忽然进来一个人,面带笑容地问:“这枪好使吗?”

伪所长以为问话的是哪个乡来开会的乡长,便随声附和:“好使!”

“我看好不好使!”那人一箭步冲过来拿枪在手,很快对准了警察所长的脑袋,说:“我是节振国!”

伪警察所长一下子瘫在地上,脸吓得苍白。

“别怕,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我们今天来了不少人,为了避免大家误会,请你先命令你的部下缴枪!”节振国威严地说。

伪警察所长只能照办,伪警们全都缴了枪。

节振国又命令他给伪乡保长每人打一张收款的收条。节振国对伪乡保长们说:“今天免了你们的派款,是为老百姓解除负担。你们回去后不准提起今天的事,更不准再敲诈老百姓。如果不听,我们知道了决不会饶你们!”

节振国又对伪警察所长说:“你派人报告日本鬼子,就说八路军端了警察所,枪缴了,各区乡保长缴来的款子也抢了,让鬼子找我来要。”

节振国故意在门口放了几枪,然后离开了伪警察所。

1939年秋末,节振国到平西 晋察冀分局党校学习。翌年6月,他从平西回到冀东。节振国率领的工人特务大队越战越强,后改编为八路军第十二团一连,为开辟冀东抗日新局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1940年7月的一天,节振国奉命在金庄截击日寇。烈日高照,战士们埋伏在青纱帐内,汗如雨滴,不久,南面、东面同时出现了敌人,经过一阵激战,南面的敌人被击溃,东面的敌人在阵地左侧抢占了一块机枪阵地,战士们一时不能前进。

节振国看见冲在前边的战士被机枪打倒,心如刀割,他发现敌人机枪阵地西边是一块高粱地,还有棵大槐树。他快速冲进高粱地,绕出槐树,一排子弹打死了敌机枪手,日寇逃窜了。

五十多具日寇的尸首倒在阵地上,节振国正和战士们打扫战场,收缴武器。槐树旁边青纱帐里一个受伤的鬼子小官手拿短枪瞄准了节振国,节振国忽然觉得左胸像扎了钉子一样酸麻,他支撑了一下,然后扑倒在地,壮烈牺牲了。那一年,他只有三十岁。

1940年8月,延安出刊的《中国工人》杂志,向根据地广大抗日军民介绍了节振国从刀劈日本宪兵开始的英勇抗日业绩。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节振国的英雄事迹被编成小说和现代京剧、拍摄成**在全国放映。他那崇高的民族气节和英勇无畏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志·卷二十四

脱脱、阿鲁图等

◎律历四

道体为一,天地之元,万物之祖也。散而为气,则有阴有阳;动而为数,则有奇有偶;凝而为形,则有刚有柔;发而为声,则有清有浊,其著见而为器,则有律、有吕。凡礼乐、刑法、权衡、度量皆出于是。自周衰乐坏,而律吕候气之法不传。西汉刘歆、扬雄之徒,仅存其说。京房作准以代律,分六十声,始于南事,终于去灭。然声细而难分,世不能用。历晋及隋、唐,律法微隐。《宋史》止载律吕大数,不获其详。今掇仁宗论律及诸儒言钟律者记于篇,以补续旧学之阙。

仁宗著《景祐乐髓新经》,凡六篇,述七宗二变及管分阴阳、剖析清浊,归之于本律。次及间声,合古今之乐,参之以六壬遁甲。

其一、释十二均,曰:"黄钟之宫为子、为神后、为土、为鸡缓、为正宫调,太簇商为寅、为功曹、为金、为般颉、为大石调,姑洗角为辰、为天刚、为木、为嗢没斯、为小石角,林钟征为未、为小吉、为火、为云汉、为黄钟征,南吕羽为酉,为从魁、为水、为滴、为般涉调,应钟变宫为亥、为登明、为日、为密、为中管黄钟宫,蕤宾变征为午、为胜先、为月、为莫、为应钟征。大吕之宫为大吉、为高宫,夹钟商为大冲、为高大石,仲吕角为太一、为中管小石调,夷则征为传送、为大吕征,无射羽为河魁、为高般涉,黄钟变宫为正宫调,林钟变征为黄钟征。太簇之宫为中管高宫,姑洗商为高大石,蕤宾角为歇指角,南吕征为太簇征,应钟羽为中管高般涉,大吕变宫为高宫,夷则变征为大吕征。夹钟之宫为中吕宫,仲吕商为双调,林钟角在今乐亦为林钟角,无射征为夹钟征,黄钟羽为中吕调,太簇变宫为中管高宫,南吕变征为太簇征。姑洗之宫为中管中吕宫,蕤宾商为中管商调,夷则角为中管林钟角,应钟征为姑洗征,大吕羽为中管中吕调,夹钟变宫为中吕宫,无射变征为夹钟征。仲吕之宫为道调宫,林钟商为小石调,南吕角为越调,黄钟征为中吕征,太簇羽为平调,姑洗变宫为中管中吕宫,应钟变征为姑洗征。蕤宾之宫为中管道调宫,夷则商为中管小石调,无射角为中管越调,大吕征为蕤宾征,夹钟羽为中管平调,中吕变宫为道调宫,黄钟变征为仲吕征,林钟之宫为南吕宫,南吕商为歇指调,应钟角为大石调,太簇微为林钟征,姑洗羽为高平调,蕤宾变宫为中管道调宫,大吕变征为蕤宾征。夷则之宫为仙吕,无射商为林钟商,黄钟角为高大石调,夹钟征为夷则征,仲吕羽为仙吕调,林钟变宫为南吕宫,太簇变征为林钟征。南吕之宫为中管仙吕宫,应钟商为中管林钟商,大吕角为中管高大石角,姑洗征为南吕征,蕤宾羽为中管仙吕调,夷则变宫为仙吕宫,夹钟变征为夷则征。无射之宫为黄钟宫,黄钟商为越调,太簇角为变角,仲吕征为无射征,林钟羽为黄钟羽,南吕变宫为中管仙吕宫,姑洗变征为南吕征。应钟之宫为中管黄钟宫,大吕商为中管越调,夹钟角为中管双角,蕤宾征为应钟征,夷则羽为中管黄钟羽,无射变宫为黄钟宫,仲吕变征为无射征。"

二、明所主事,调五声为五行、五事、四时、五帝、五神、五岳、五味、五色,为生数一二三四五、成数六七八九十,为五藏、五官及五星。

三、辩音声,曰:"宫声沈厚粗大而下,为君,声调则国安,乱则荒而危。合口通音谓之宫,其声雄洪,属平声,西域言'婆陀力'。(一曰婆陀力。)商声劲凝明达,上而下归于中,为臣,声调则刑法不作,威令行,乱则其宫坏。开口吐声谓之商,音将将、仓仓然,西域言'稽识'。'稽识',犹长声也。角声长而通彻,中平而正,为民,声调则四民安,乱则人怨。声出齿间谓之角,喔喔、确确然,西域言'沙识',犹质直声也。征声抑扬流利,从下而上归于中,为事,声调则百事理,乱则事隳。齿合而唇启谓之征,倚倚、嚱嚱然,西域言'沙腊'。'沙腊',和也。羽声喓喓而远彻,细小而高,为物,声调则仓禀实、庶物备,乱则匮竭。齿开唇聚谓之羽,诩、雨、酗、芋然。西域言'般瞻'。变宫,西域言'侯利箑',犹言'斛律'声也。变征声,西域言'沙侯加滥',犹应声也。"

其四、明律吕相生,祭天地宗庙,配律阳之数,曰:"太空,育五太: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极也。分为七政,阳数七,所以齐律吕、均节度,不可加减也。以育六甲,六甲,天之使,行风雹,䇲鬼神。为岁日时有善恶,故为九宫。九者,阳数变化之道也。为四正卦、五行、十乾,阴阳错综,律吕相叶,命宫而商者应,修下而高者降,下生隔八,上生隔六,皆图于左。"

其五、著十二管短长。

其六、出度量衡,辩古今尺龠。律吕真声,本阴阳之气,可以感格天地,在于符合尺寸短长,宜因声以定之。因声定律,则庶几为得;以尺定声,则乖隔甚矣。

初,冯元等上《新修景祐广乐记》时,郑保信、阮逸、胡瑗等奏造钟律,诏翰林学士丁度、知制诰胥偃、右司谏高若讷、韩琦,取保信、逸、瑗等钟律详考得失。度等上议曰:"保信所制尺,用上党秬黍圆者一黍之长,累而成尺。律管一,据尺裁九十黍之长,空径三分,空围九分,容秬黍千二百。遂用黍长为分,再累成尺,校保信尺、律不同。其龠、合、升、斗深阔,推以算法,类皆差舛,不合周、汉量法。逸、瑗所制,亦上党秬黍中者累广求尺,制黄钟之律。今用再累成尺,比逸、瑗所制,又复不同。至于律管、龠、合升、斗、斛、豆、区、鬴亦率类是。盖黍有圆长、大小而保信所用者圆黍,又首尾相衔,逸等止用大者,故再考之即不同。尺既有差,故难以定钟、磬。谨详古今之制,自晋至隋,累黍之法,但求尺裁管,不以权量参校,故历代黄钟之管容黍之数不同。惟后周掘地得古玉斗,据斗造律,兼制权量,亦不同周、汉制度。故《汉志》有备数、和声、审度、嘉量、权衡之说,悉起于黄钟。今欲数器之制参互无失,则《班志》积分之法为近。逸等以大黍累尺、小黍实龠,自戾本法。保信黍尺以长为分,虽合后魏公孙崇所说,然当时已不施用,况保信今尺以圆黍累之,及首尾相衔,有与实龠之黍再累成尺不同。其量器,分寸既不合古,即权衡之法不可独用。"诏悉罢之。

又诏度等详定太府寺并保信、逸、瑗所制尺,度等言:

尺度之兴尚矣,《周官》璧羡以起度,(广径八寸,袤一尺。)《礼记》布手为尺,《淮南子》十二粟为一寸,《孙子》十厘为分,十分为寸,虽存异说,其可适从。《汉志》,元始中,召天下通知钟律者百余人,使刘歆典领之。是时,周灭二百余年,古之律度当有考者。以歆之博贯艺文,晓达历算,有所制作,宜不凡近。其审度之法云:"一黍之广为分,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先儒训解经籍多引以为义,历世祖袭,著之定法。然而岁有丰俭,地有硗肥,就令一岁之中,一境之内,取以校验,亦复不齐。是盖天物之生,理难均一,古之立法,存其大概尔。故前代制尺,非特累黍,必求古雅之器以杂校焉。晋泰始十年,荀勖等校定尺度,以调钟律,是为晋之前尺。勖等以古物七品勘之,一曰姑洗玉律,二曰小吕玉律,三曰西京铜望臬,四曰金错望臬,五曰铜斛,六曰古钱,七曰建武铜尺。当时以勖尺揆校古器,与本铭尺寸无差,前史称其用意精密。《隋志》所载诸代尺度,十有五等,然以晋之前尺为本,以其与姬周之尺、刘歆铜斛尺、建武铜尺相合。

窃惟周、汉二代,享年永久,圣贤制作,可取则焉。而隋氏销毁金石,典正之物,罕复存者。夫古物之有分寸,明著史籍,可以酬验者,惟有法钱而已。周之圜法,历载旷远,莫得而详。秦之半两,实重八铢;汉初四铢,其文亦曰半两。孝武之世始行五铢,下暨隋朝,多以五铢为号,既历代尺度屡改,故大小轻重鲜有同者,惟刘歆置铜斛。世之所铸错刀并大泉五十,王莽天凤元年改铸货布、货泉之类,不闻后世复有两者。臣等检详《汉志》、《通典》、《唐六典》云:"大泉五十,重十二铢,径一寸二分。错刀环如大泉,身形如刀,长二寸。货布重二十五铢,长二寸五分,广一寸,首长八分有奇,广八分,足股长八分,间广二分,围好径二分半。货泉重五铢,径一寸。"今以大泉、错刀、货布、货泉四物相参校,分寸正同。或有大小轻重与本志微差者,盖当时盗铸既多,不必皆中法度,但当较其首足、肉好长广、分寸,皆合正史者用之,则铜斛之尺从可知矣。况经籍制度皆起周世,以刘歆术业之博,祖冲之算数之妙,荀勖揆较之详密,校之既合周尺,则最为可法。兼详隋牛弘等议,称后周太祖敕苏绰造铁尺,与宋尺同,以调中律,以均田度地。唐祖孝孙云,隋平陈之后,废周玉尺,用此铁尺律,然比晋前尺长六分四牦。今司天监影表尺,和岘所谓西京铜望臬者,盖以其洛都旧物也。(晋荀勖所用西京铜望臬者,盖西汉之物,和岘谓洛阳为西京,乃唐东都尔。)今以货布、错刀、货泉、大泉等校之,则景表尺长六分有奇,略合宋、周、隋之尺。由此论之,铜斛、货布等尺寸昭然可验。有唐享国三百年,其间制作法度,虽未逮周、汉,然亦可谓治安之世矣。

今朝廷必求尺之中,当依汉钱分寸。若以为太祖膺图受禅,创制垂法,尝诏和岘等用影表尺与典修金石,七十年间,荐之郊庙,稽合唐制,以示诒谋,则可且依影表旧尺,俟有妙达钟律之学者,俾考正之,以从周、汉之制。王朴律准尺比汉钱尺寸长二分有奇,比影表尺短四分,既前代未尝施用,复经太祖朝更易。其逸、瑗、保信及照所用太府寺等尺,其制弥长,出古远甚,又逸进《周礼度量法议》,欲且铸嘉量,然后取尺度权衡,其说疏舛,不可依用。谨考旧文,再造影表尺一、校汉钱尺二并大泉、错刀、货布、货泉总十七枚上进。

诏度等以钱尺、影表尺各造律管,比验逸、瑗并太常新旧钟磬,考定音之高下以闻。

度等言:"前承诏考太常等四尺,定可用者,止按典故及以《汉志》古钱分寸参校影表尺,略合宋、周、隋之尺,谓宜准影表尺施用。今被旨造律管验音高下,非素所习,乞别诏晓音者总领校定。"诏乃罢之。而若讷卒用汉货泉度尺寸,依《隋书》定尺十五种上之,藏于太常寺:一、周尺,与《汉志》刘歆铜斛尺、后汉建武中铜尺、晋前尺同;二、晋田父玉尺,与梁法尺同,比晋前尺为一尺七牦;三、梁表尺,比晋前尺为一尺二分二牦一毫有奇;四、汉官尺,比晋前尺为一尺三分七毫;五、魏尺,杜夔之所用也,比晋前尺为一尺四分七牦;六、晋后尺,晋江东用之,比晋前尺为一尺六分三厘;七、魏前尺,比晋前尺为一尺一寸七厘;八、中尺,比晋前尺为一尺二寸一分一厘;九、后尺,同隋开皇尺、周氏尺,比晋前尺为一尺二寸八分一厘;十、东魏后尺,比晋前尺为一尺三寸八毫;十一、蔡邕铜龠尺,同后周玉尺,比晋前尺为一尺一寸五分八厘;十二、宋氏尺,与钱乐之浑天仪尺、后周铁尺同。比晋前尺为一尺六分四厘;十三、太府寺铁尺,制大乐所裁造尺也;十四、杂尺,刘曜浑仪土圭尺也,比晋前尺为一尺五分;十五、梁朝俗尺,比晋前尺为一尺七分一厘。太常所掌,又有后周王朴律准尺,比晋前尺长二分一厘,比梁表尺短一厘;有司天监影表尺,比晋前尺长六分三厘,同晋后尺;有中黍尺,亦制乐所新造也。

其后宋祁、田况荐益州进士房庶晓音,祁上其《乐书补亡》三卷,召诣阙。庶自言赏得古本《汉志》,云:'度起于黄钟之长,以子谷秬黍中者一黍之起,积一千二百黍之广,度之九十分,黄钟之长,一为一分。'今文脱'之起积一千二百黍'八字,故自前世以来,累黍为尺以制律,是律生于尺,尺非起于黄钟也。且《汉志》'一为一分'者,盖九十分之一,后儒误以一黍为分,其法非是。当以秬黍中者一千二百实管中,黍尽,得九十分,为黄钟之长,九寸加一以为尺,则律定矣。"直秘阁范镇是之,乃为言曰:"照以纵黍累尺,管空径三分,容黍千七百三十;瑗以横黍累尺,管容黍一千二百,而空径三分四厘六毫:是皆以尺生律,不合古法。今庶所言,实千二百黍于管。以为黄钟之长,就取三分以为空径,则无容受不合之差,校前二说为是。盖累黍为尺,始失之于《隋书》,当时议者以其容受不合,弃而不用。及隋平陈,得古乐器,高祖闻而叹曰:'华夏旧声也!'遂传用之。至唐祖孝孙、张文收,号称知音,亦不能更造尺律,止沿隋之古乐,制定声器。朝廷久以钟律未正,屡下诏书,博访群议,冀有所获。今庶所言,以律生尺,诚众论所不及,请如其法,试造尺律,更以古器参考,当得其真。"乃诏王洙与镇同于修制所如庶说造律、尺、龠:律径三分,围九分,长九十分;龠径九分,深一寸;尺起黄钟之长加十分,而律容千二百黍。初,庶言太常乐高古乐五律,比律成,才下三律,以为今所用黍,非古所谓一稃二米黍也。尺比横黍所累者,长一寸四分。

庶又言:"古有五音,而今无正征音。国家以火德王,征属火,不宜阙。今以五行镟相生法,得征音。"又言:"《尚书》'同律、度、量、衡',所以齐一风俗。今太常、教坊、钧容及天下州县,各自为律,非《书》同律之义。且古者帝王巡狩方岳,必考礼乐同异,以行诛赏。谓宜颁格律,自京师及州县,毋容辄异,有擅高下者论之。"帝召辅臣观庶所进律尺、龠,又令庶自陈其法,因问律吕镟相为宫事,令撰图以进。其说以五正、二变配五音,迭相为主,衍之成八十四调。旧以宫、征、商、羽、角五音,次第配七声,然后加变宫、变征二声,以足其数。推以镟相生之法谓五行相戾非是,当改变征为变羽,易变为闰,随音加之,则十二月各以其律为宫,而五行相生,终始无穷。诏以其图送详定所。庶又论吹律以听军声者,谓以五行逆顺,可以知吉凶,先儒之说略矣。

是时瑗、逸制乐有定议,乃补庶试秘书省校书郎,遣之。镇为论于执政曰:

今律之与尺所以不得其真,累黍为之也。累黍为之者,史之脱文也。古人岂以难晓不合之法,书之于史,以为后世惑乎?殆不然也。易晓而必合也,房庶之法是矣。今庶自言其法,依古以律而起尺,其长与空径、与容受、与一千二百黍之数,无不合之差。诚如庶言,此至真之法也。

且黄钟之实一千二百黍,积实分八百一十,于算法圆积之,则空径三分,围九分,长九十分,积实八百一十分,此古律也。律体本圆。圆积之是也。今律方积之,则空径三分四厘六毫,比古大矣。故围十分三厘八毫,而其长止七十六分二厘,积实亦八百一十分。律体本不方,方积之,非也。其空径三分,围九分,长九十分,积实八百一十分,非外来者也,皆起于律也。以一黍而起于尺,与一千二百黍之起于律,皆取于黍。今议者独于律则谓之索虚而求分,亦非也。其空径三分,围九分,长九十分之起于律,与空径三分四厘六毫,围十分三厘八毫,长七十六分二厘之起于尺,古今之法,疏密之课,其不同较然可见,何所疑哉?若以谓工作既久而复改为,则淹引岁月,计费益广,又非朝廷制作之意也。其淹久而计费广者,为之不敏也。今庶言太常乐无姑洗、夹钟、太簇等数律,就令其律与其说相应,钟磬每编才易数三,因旧而新,敏而为之,则旬月功可也,又向淹久而广费哉?

执政不听。

四年,镇又上书曰:

陛下制乐以事天地、宗庙,以扬祖宗之休,兹盛德之事也。然自下诏以来,及今三年,有司之论纷然未决,盖由不议其本而争其末也。窃惟乐者,和气也。发和气者,声音也。声音之生,生于无形,故古人以有形之物传其法,俾后人参考之,然后无形之声音得而和气可道也。有形者,秬黍也,律也,尺也,龠也,鬴也,斛也,算数也,权衡也,钟也,磬也,是十者必相合而不相戾,然后为得,今皆相戾而不相合,则为非是矣。有形之物非是,而欲求无形之声音和,安可得哉?谨条十者非是之验,惟裁择焉!

按《诗》"诞降嘉种,维秬维秠。"诞降者,天降之也。许慎云:"秬,一稃二米。"又云:"一秬二米。"后汉任城县产秬黍二斛八斗,实皆二米,史官载之,以为嘉瑞。又古人以秬黍为酒者,谓之秬鬯。宗庙降神,惟用一尊;诸侯有功,惟赐一卣,以明天降之物,世不常有而可贵也。今秬黍取之民间者,动至数百斛,秬皆一米,河东之人谓之黑米。设有真黍,以为取数至多,不敢送官,此秬黍为非是,一也。

又按先儒皆言律空径三分,围九分,长九十分,容千二百黍,积实八百一十分。今律空径三分四厘六毫,围十分二厘八毫,是为九分外大其一分三厘八毫,而后容千二百黍,除其围广,则其长止七十六分二厘矣。说者谓四厘六毫为方分,古者以竹为律,竹形本圆,今以方分置算,此律之为非是,二也。

又按《汉书》,分、寸、尺、丈、引本起黄钟之长,又云九十分黄钟之长者,据千二百黍而言也。千二百黍之施于量,则曰黄钟之龠;施于权衡,则曰黄钟之重;施于尺,则曰黄钟之长。今遗千二百之数,而以百黍为尺,又不起于黄钟,此尺之为非是,三也。

又按《汉书》言龠,其状似爵,爵谓爵琖,其体正圆。故龠当圆径九分,深十分,容千二百黍,积实八百一十分,与律分正同。今龠乃方一寸,深八分一厘,容千二百黍,是亦以方分置算者,此龠之非是,四也。

又按《周礼》鬴法:方尺,圆其外;深尺,容六斗四升。方尺者,八寸之尺也;深尺者,十寸之尺也。何以知尺有八寸、十寸之别?按《周礼》:"璧羡度尺,好三寸以为度。"璧羡之制,长十寸,广八寸,同谓之度尺。以为尺,则八寸、十寸俱为尺矣。又《王制》云:"古者以周尺八尺为步,今以六尺四寸为步。"八尺者,八寸之尺也;六尺四寸者,十寸之尺也。同谓之周尺者,是周用八寸、十寸尺明矣。故知八寸尺为鬴之方,十寸尺为鬴之深,而容六斗四升,千二百八十龠也。积实一百三万六千八百分。今鬴方尺,积千寸,此鬴之非是,五也。

又按《汉书》斛法:方尺,圆其外,容十斗,旁有庣焉。当隋时,汉斛尚在,故《隋书》载其铭曰:"律嘉量斛,方尺圆其外,庣旁九厘五毫,幂百六十二寸,深尺,容一斛。"今斛方尺,深一尺六寸二分,此斛之非是,六也。

又按算法,圆分谓之径围,方分谓之方斜,所谓"径三、围九、方五、斜七"是也。今圆分而以方法算之,此算数非是,七也。

又按权衡者,起千二百黍而立法也。周之鬴,其重一钧,声中黄钟;汉之斛,其重二钧,声中黄钟。鬴、斛之制,有容受,有尺寸,又取其轻重者,欲见薄厚之法,以考其声也。今黍之轻重未真,此权衡为非是,八也。

又按:"凫氏为钟:大钟十分,其鼓间之,以其一为之厚;小钟十分,其钲间之,以其一为之厚。"今无大小薄厚,而一以黄钟为率,此钟之非是,九也。

又按:"磬氏为磬,倨句一矩有半,其博为一,股为二,鼓为三。"盖各以其律之长短为法也。今亦以黄钟为率,而无长短厚薄之别,此磬之非是,十也。

前此者,皆有形之物也,可见者也。使其一不合,则未可以为法,况十者之皆相戾乎?臣固知其无形之声音不可得而和也。请以臣章下有司,问黍之二米与一米孰是?律之空径三分与三分四厘六毫孰是?律之起尺与尺之起律孰是?龠之圆制与方制孰是?鬴之方尺圆其外,深尺与方尺孰是?斛之方尺圆其外,庣旁九厘五毫与方尺深尺六寸二分孰是?算数之以圆分与方分孰是?权衡之重以二米秬黍与一米孰是?钟磬依古法有大小、轻重、长短、薄厚而中律孰是?是不是定,然后制龠、合、升、斗、鬴、斛以校其容受;容受合,然后下诏以求真黍;真黍至,然后可以为量、为钟磬;量与钟磬合于律,然后可以为乐也。今尺律本末未定,而详定、修制二局工作之费无虑千万计矣,此议者所以云云也。然议者不言有司论议依违不决,而愿谓作乐为过举,又言当今宜先政令而礼乐非所急,此臣之所大惑也。傥使有司合礼乐之论,是其所是,非其所非,陛下亲临决之,顾于政令不已大乎。

昔汉儒议盐铁,后世传《盐铁论》。方今定雅乐以求废坠之法,而有司论议不著盛德之事,后世将何考焉?顾令有司,人人各以经史论议条上,合为一书,则孰敢不自竭尽,以副陛下之意?如以臣议为然,伏请权罢详定、修制二局,俟真黍至,然后为乐,则必得至当而无事于浮费也。

诏送详定所。镇说自谓得古法,后司马光数与之论难,以为弗合。世鲜钟律之学,卒莫辩其是非焉。

宋兴百余年,司天数改历,其说曰:"历者岁之积。岁者月之积,月者日之积,日者分之积,又推余分置闰,以定四时,非博学妙思弗能考也。夫天体之运,星辰之动,未始有穷,而度以一法,是以久则差,差则敝而不可用,历之所以数改造也。物铢铢而较之,至石必差,况于无形之数哉?"乾兴初,议改历,命司天役人张奎运算,其术以八千为日法,一千九百五十八为半分,四千二百九十九为朔,距乾兴元年壬戌,岁三千九百万六千六百五十八为积年。诏以奎补保章正。又推择学者楚衍与历官宋行古集天章阁,诏内侍金克隆监造历,至天圣元年八月成,率以一万五百九十为枢法,得九钜万数。既上奏,诏翰林学士晏殊制序而施行焉,命曰《崇天历》。历法曰演纪上元甲子,距天圣二年甲子,岁积九千七百五十五万六千三百四十。(上考往古,岁减一算;下验将来,岁加一算。)

步气朔

《崇天》枢法:一万五百九十。

岁周:三百八十六万七千九百四十。

岁余:五万五千五百四十。

气策:一十五、余五千三百一十四、秒六。

朔实:三十一万二千七百二十九。

岁闰:一十一万五千一百九十二。

朔策:二十九、余五千六百一十九。

望策:一十四、余八千一百四、秒一十八。

弦策:七、余四千五十二、秒九。

中盈分:四千六百二十八、秒一十二。

朔虚分:四千九百七十一。

闰限:三十万三千一百二十九、秒二十四。

秒法:三十六。

旬周:六十三万五千四百。

纪法:六十。

推天正冬至:置距所求积年,以岁周乘之,为气积分;满旬周去之,不尽,以枢法约之为大余,不满为小余。大余命甲子,算外,即所求年天正冬至日辰及余。(若以后合用约分,即以枢法退除为分秒,各以一百为母。)

求次气:置天正冬至大、小余,以气策秒累加之,秒盈秒法从小余,小余满枢法从大余,满纪法去之,不尽,命甲子,算外,即各得次气日辰及余秒。

推天正十一月经朔:置天正冬至气积分,朔实去之,不尽为闰余;以减天正冬至气积分,为天正十一月经朔加时积分;满旬周去之,不尽,以枢法约之为大余,不满为小余。大余命甲子,算外,即所求年天正十一月经朔日辰及余。

求弦望及次朔经日:置天正十一月经朔大、小余,以弦策累加之,去命如前,即各弦、望及次朔经日及余秒。

求没日:置有没之气小余,三百六十乘之,其秒进一位,从之,用减岁周,余满岁余为日,不满为余。命其气初日,算外,即其气没日日辰。(凡二十四气小余满八千二百六十五、秒三十以上为有没之气。)

求减日:置有减经朔小余,三十乘之,满朔虚分为日,不满为余。命经朔初日,算外,即为其朔减日日辰。(凡经朔小余不满朔虚分为有减之朔。)

步发敛

候策:五、余七百七十一、秒一十四。

卦策:六、余九百二十五、秒二十四。

土王策:三、余四百六十二、秒三十。

辰法:八百八十二半。

刻法:一千五十九。

秒法:三十六。

推七十二候:各因中节大、小余命之,为其气初候日也;以候策加之,为次候;又加之,为末候。

求六十四卦:各因中气大、小余命之,为公卦用事日;以卦策加之,得次卦用事日;以土王策加诸侯之卦,得十有二节之初外卦用事之日。

推五行用事日:各因四立日大、小余命之,即春木、夏火、秋金、冬水首用事日;以土王策减四季中气大、小余,命甲子,算外,即其月土始用事日。

七十二候及卦日与《应天》同。

求发敛去经朔:置天正十一月闰余,以中盈及朔虚分累益之,即每月闰余;满枢法除之为闰日,不尽为小余,即各得其月中气去经朔日及余秒。(其余闰满闰限至闰,仍先见定朔大小。其月内无中气,乃为闰月。)

求卦候去经朔:各以卦、候策及余秒累加减之,(中气前以减,中气后以加。)即各得卦、候去经朔日及余秒。

上一章回目录下一章

隋家家谱共多少世?

吉林二十八世隋广彬收集隋氏传世字辈: 隋氏行辈歌现整理如下: 1、光绪十八年(1892年)山东昌邑遵祖公议二十字由三十一世始以此命...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