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正黄旗康姓的家谱,辽阳地区

栏目:资讯发布:2023-12-08浏览:3收藏

满族正黄旗康姓的家谱,辽阳地区,第1张

辽阳地区的满族康姓有两个家族:孟古尔济 氏 与 博尔济吉特 氏。

孟古尔济 氏 属于满洲正黄、镶白两旗。祖上出自海西女真叶赫部,因此也称“叶赫康”大约在努尔哈赤时期并入八旗,清顺治年间从沈阳迁到辽阳驻防。因康熙年间四世祖“康吾太”当过京官,后世便取康为姓。今天这个家族的后代有的姓 孟,有的姓 康,主要分布于辽阳的首山乡与小屯镇等地。

博尔济吉特 氏世居东蒙古科尔沁,祖上与元朝皇室勃尔乞金 氏同宗,属于蒙古黄金家族。清崇德年间科尔沁两位公主嫁给清太宗皇太极,其中一位就是顺治帝生母孝庄文皇后。大约在清顺治初年这个家族有一支由蒙古盟旗抬入满洲正黄旗,康熙年间从沈阳分出一支到辽阳任职,到了民国初该家族有一部分人取了康姓。由于加入满洲八旗与满洲人接触日久逐渐满化,1956年填报民族时他们填了满族。

满族的康姓有几支:

1 始祖卡宜奇郎,汉“卡宜”谐音,取吉庆之字“康”为姓,正黄旗,木力占牛录,敕封武德骑尉。康熙年间出兵辽东,生五子,长子和次子都无后,五子过继富氏,三子“达士巴”和四子“招里其”后人分为两支,前后驻防凤凰城,在正黄旗满洲和正白旗满洲下注册。卡宜奇郎墓在辽阳的涧溪沟。康氏后裔迁居凤城之初住边门镇老爷庙街和凤凰城边,后散居各处。宝山乡岔路村康家堡子是一支,从五世起一支移居抚顺千金堡,一支迁居辽阳涧溪沟处,此外还分布在石城,宽甸的红石砬子等地。康氏族谱全称为《赫舍哩氏康族世谱》,自五世起按字排辈为:“文玉尚荣恩桂,延昌尔基之会。兆民稔格家箴,万世葆纯国粹。”

张姓:始祖乌尔度,清康熙年间任凤凰城第一任城守尉,隶属正白旗满洲,居边门镇张家村,鸡冠山镇沙子岗村,后散居于凤城的汤山城,宽甸的长甸,石湖沟,东沟的兴隆,东尖山等地。

2 卡克他氏(康氏)

此凤凰城北山康氏,与边门康氏既不同宗也不同旗。始祖努尔哈赤旧属,曾于1636年奉皇太极之命参加抵抗朝鲜的战争。而后从主入关,住在京城。康熙年间拨民实边,卡克他氏图美和图奇兄弟二人奉命来凤凰城北山驻防。隶属镶白旗满洲,官保牛录。弟图奇当兵,终身未娶;兄图美官至参领,娶汪氏生三子,世居凤城北山一带。光绪三十年十月一日修谱,按字排辈为:“庆会运昌明,英才济圣清。过华全尖品,世禄广恩荣。德义昭隆业,贤良继圣名。永怀先泽厚,保太益和平。”

您应当是2,即镶白旗。理由是:岫岩满族自治县还有一支吴姓满族,也是镶白旗。而清朝驻防时应当是同旗驻防为多。

吴扎拉氏(吴氏)

吴扎拉氏又写为“兀喇氏”,取首音吴为姓,祖居长白山,隶属镶白旗满洲,始迁祖忒秋和儿子敦得力于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奉命到凤凰城驻防,居住在现白旗乡吴家堡子处,后营子村岔沟和民主二队也是其聚居地,岫岩满族自治县黄花甸子乡关门山村的吴姓就是从吴家堡子移居过去的。今散居于凤城的宝山,蓝旗乡蓝旗村杨木沟,吴家四沟,岫岩的黄花甸,关门山,东沟的黑沟,宽甸的毛甸子等地。按辈排字为:“荣贵继世广,福庆永鸿章。华国忠明治,维新裕保良。”

解答

根据大槐树寻根园官方资料介绍

系承周武王,始祖为康叔封。为我国当代百家大姓第七十五姓。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康氏始祖为平阳、太原二府,泽、潞、辽、汾、沁五州,洪洞、赵城二县等籍人氏。明初奉旨在洪洞大槐树集中迁往异地,至清末其后裔分布:河南、山东、河北、北京、天津、陕西、甘肃、宁夏、安徽、江苏、湖北、湖南、广西、内蒙、辽宁、吉林、黑龙江、山西等地。

康姓的记载最早见于唐朝《元和姓纂》。

〔姓源〕其姓源主要有三:①源自姬姓。据《姓苑》、《元和姓纂》、《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书辨证》记载,周武王的同母幼弟,在武王取得天下后,被封于康地,故称康叔封。武王死后,成王嗣位,蔡叔、管叔、霍叔、三监联合武庚和东夷族反叛。周公旦东征,很快平定了这次反叛。之后,便大规模地分封诸候,并营建洛邑作为东都。周公在分封诸侯的过程中,最后决定把原来商都周围地区和殷民七族分封给颇有贤名的康叔,改封康叔为卫君,建立了卫国,都在今河南淇县,故康叔又称卫康叔。康叔治理殷民有功,做到了化敌为友,功在社稷。因此,被举为周朝司寇,他死后,被谥号为康,他的后裔便用封邑及谥号康为姓,是为河南康姓,史称康姓正宗。

②源自古代少数民族姓氏。据《梁书》、《唐书》记载,汉朝时西域有康居国,汉朝在西域设置都护管理各种事务,康居国也派王子在河西应诏,因为滞留在当地沦为平民,后来就用故国名中的康作为姓。到隋唐时,这个位居中亚的国家仍然存在,被称为康国。因这一支后裔有居祁连山北昭武城,支庶分王各地,故有昭武九姓之称。如汉有康孟详、唐有康谦都是康国人。是为甘肃康姓。另据《隋书》记载,突厥亦有康姓。③源自匡、主二姓所改。据《宋史》记载,宋太祖名赵匡胤,姓匡的人为了避讳就改姓主。到了政和年间,因为普通人姓主有犯上的嫌疑,因此又改姓康。是为河南康姓。

〔郡望〕康姓郡望主要有京兆郡、东平郡、会稽郡等。京兆郡:即首都长安直辖区。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设京兆尹,下辖十二县,相当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以东至华县一带地区。

〔堂号〕康氏以京兆、会稽为其堂号。会稽堂:唐朝时候康志睦,身材魁伟,很会骑马射箭,官大将军。后来讨灭张韶,升平卢节度使。又平了李同捷的叛乱,加检校尚书右仆射,封会稽郡公。

〔堂联〕康姓的堂联有:少卿六畏(康澄);孝女三贤(康女)。明经登第(康希诜);驰射受封(康志睦)。东海名流(康子元);华山懋绩(康绚)。斯文在天地;至乐寄山林(康有为自撰联)。功盖三庆会;名成八阵图(康子林联)。长安第一手(康昆仓);德函列头名(康海)。莲蕊峰头传名远(康涛);景贤书院播惠长(康里脱脱)。驰誉明经,少小荣登科第(康希诜)。有声乐府,文词待诏金门(康伯可)。

〔名人〕《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录康氏68例,《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收录85例。康姓的历史名人三国时有著名高僧康僧会,汉有康播,江原人;南朝宋有康穆,为秦梁州刺史;金代有康赐,宁晋人,为监察御史;唐代河东节度使康承训,著名画家康萨陀,宋代词人康与之,元代戏曲家康进之,著名学者康显之。明初开国公康茂才,文学家康海;清代有康有为。

〔人口〕根据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山西省有康姓101220人,临汾市4418人,洪洞县593人。

〔供橱〕康姓祖宗神位供奉在大槐树祭祖堂二号供橱。

〔家谱〕康姓的家谱有:《辽宁凤城康氏世谱一卷》(辽宁凤城县档案馆);《江苏泰县南沙康氏重修宗谱二十四卷》(辽宁图书馆);《浙江奉化连山康氏宗谱四卷》(浙江奉化县文化管理委员会);《福建塔山康氏家谱》(福建图书馆);《裕西康氏族谱》(洪洞县县志办公室)。

〔字辈〕据民国抄本《康氏族谱》,江苏如皋康姓一支字辈谱为:“本贞茂荣,安雍近智,吉贤端秀。”又有1999年由康全发编著的《康氏族谱》,裕西康姓一支字辈谱从六世排为:“圣田兆万全,广兴增富源。仁志礼怀信,鹏龙俊杰献。国显民庆贵,德才昌生权。”曹县康庄一支字辈谱从22世起为:“会宗庆序广,先训宜承长,根源本清秀,普照显荣光”。

〔迁徙〕康氏最早的发源地应该是康叔被

叶赫那拉有改姓康的,也有改姓 杨、那、何、赫、纳、刘、雅、兰、王、叶、季、惠、业、等姓的。

你得说明自己家是哪一个分支的,因为即使都是叶赫那拉家族由于支系不同,家谱的泛字也不一样。

不知道您家有无家谱?如果有家谱就可以根据家谱的内容在您老家附近寻找同宗同族的远亲。到网上寻找未必能找到。还有可能碰到冒牌的骗子。

满族正黄旗康姓的家谱,辽阳地区

辽阳地区的满族康姓有两个家族:孟古尔济 氏 与 博尔济吉特 氏。孟古尔济 氏 属于满洲正黄、镶白两旗。祖上出自海西女真叶赫部,因此...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