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辛词中之狂,白石犹不失为狷,若梦窗、梅溪、玉田、草窗、中麓辈,面目不同,同归于乡愿而已。
白石道人:姜夔(jiāng kuí 1155?-1221)字尧章,别号白石道人,又号石帚。
梦窗:吴文英(约1200-约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
梅溪:王十朋(1112-1171),字龟龄,号梅溪,南宋乐清县人。建炎四年(1130),高宗避难来温,十朋赋诗,有"北斗城池增王气,东瓯山水发清辉"句。:(倒是有几个称号为“梅溪”的诗人词人,但最符合的,我觉得是他)
玉田:张玉田即词人张炎,南宋初名将张俊的后裔,宋亡后落魄江湖。玉田词很出名。
草窗:李清照有著名的《草窗文集》。
还有一个人的名字叫做周草窗,也是周密,和王沂孙是经常词赋相和的朋友。好像是道士。
中麓:李开先(1502~1568)。字伯华,号中麓,自称中麓子、中麓山人、中麓放客,明代山东济南府章丘县绿原村(今济南章丘市埠村镇鹅庄)人,是明中叶著名的文学家。其诗文擅名于当世,与王慎中、唐顺之等并称“嘉靖八子”。
章丘大集时间表2022具体如下:
明水片区:王白庄、西营集(逢二、七),吕家、三盘集(逢三、八),牛盘、查旧集(逢四、九)
双山片区:旭升集(逢一、六),横沟集(逢三、八)
绣惠片区:东关大集(逢一、六),回村集(逢三、八)
刁镇片区:刁镇小集(逢一、六),旧军、田福集(逢二、七),永清寺集(逢三、八),刁镇大集(逢四、九),曹庄集(逢五、十)
相公片区:十九朗集(逢一、六),郝庄、桑园(逢二、七),相公小集(逢三、八),巡检(逢四、九),相公大集(逢五、十)
水寨片区:水寨小集、郑家(逢一、六),水寨大集(逢三、八),狮子口集(逢四、九),张家林集(逢五、十)
辛寨片区:逯家集(逢一、六),辛中集(逢二、七),漯河集(逢三、八),青杨林集(逢四、九),辛寨、胡家集(逢五、十)
高官寨片区:高官寨集(逢一、六),马庄、罗家集(逢二、七),黄家集(逢三、八),十八户集(逢四、九),梨衍集(逢五、十)
白云湖片区:苏码、高桥集(逢一、六),白云集(逢二、七),石衍集(逢三、八),韩码集(逢四、九),郑码、黄家塘(逢五、十)
宁家埠片区:马棚、张码集(逢二、七),宁家埠集(逢四、九)
龙山片区:城子崖、李官集(逢一、六),辛店集(逢二、七),权庄、苏官、霍八集(逢三、八),龙山、南洼集(逢四、九),党家集(逢五、十)
枣园片区:万辛集(逢二、七),枣园集(逢三、八),史家集(逢五、十)
圣井片区:山后寨集(逢一、六),李福集(逢二、七),宋上庄(逢三、八),东姚庄、睦里集(逢五、十)
普集片区:博平、袭家、上皋集(逢一、六),普集集(逢三、八),祖营坞集(逢四、九),焦家集(逢五、十)
官庄片区:闫家峪集(逢一、六),闫满、田家柳集(逢四、九),凡流、官庄、三角湾集(逢五、十)
埠村片区:埠村大集(逢二、七),翟家庄集(逢四、九),鹅庄、埠村小集(逢五、十)
文祖片区:南大寨集(逢一、六),东张集(逢二、七),三德范集(逢三、八),西窑头、青野集(逢四、九),文祖集(逢五、十)
垛庄片区:官营、石屋集(逢一、六),垛庄集(逢二、七),南明集(逢四、九),射垛集(逢五、十)
曹范片区:南曹范、横河集(逢三、八),北曹范集(逢五、十)
黄河片区:吕家寨小集(逢二、七),北大寨集(逢三、八),吕家寨大集(逢四、九),北房集(逢五、十)
彭姓在全国各地的分布
江西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彬江镇有十八个彭姓村落,人口约5000人。
江西省九江市柘林镇,横山村有200于人为彭姓,基本来源河南信阳。
江西省南昌安义县,龙津镇,凤山仕桥村周围散布十个彭姓村落,有人口共约4000人。
江西省会昌县西江镇,红星村,全村约3000人为彭姓。
江西省鄱阳县双港镇,有10个彭姓村落,人口约5000人,
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古县镇彭家村。
江西省抚州罗湖镇丁村彭氏约200人
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竹坪乡彭家 约200人
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双彭村(彭姓占全村人口80%) 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流泗镇上彭家、下彭家
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流泗镇四店里
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流泗镇沙洲、永和洲、廖家场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双港镇二房里村(大概有1800多人)
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双港镇彭家村 (大概有8000多人)
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谢家滩镇剑楼村、幕丰村、福渊村、大田村(陇西彭氏大约有2000多人)
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石圹镇石塘村 彭姓分布密度
[1] 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石圹镇彭村村
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邓家大队自然村
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县潢溪镇丁山村彭家补充
江西省鹰潭市月湖区夏埠乡虎岭彭家
江西省鹰潭市月湖区夏埠乡毛源彭家
江西省鹰潭市月湖区童家镇藕湖彭家
江西省鹰潭市月湖区童家镇毛院彭家
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万合镇菰塘村
江西省吉安市新干县263大队
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尚贤乡苦竹村
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阜田镇彭家村
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官田乡彭家村
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登龙乡有七彭,近万人
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北源乡老下里家村
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北源乡新下里家村
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北源乡北源村
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北源乡丰塘村
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北源乡墨溪村
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桐坪乡坑背村
江西省吉安市长塘乡田心村
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鹅公镇水帮村3000人为彭姓,由广东省兴宁市迁来
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沙河镇东坑村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银坑镇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罗坳镇水塅村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市横寨乡寨坑村
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西江镇红星村有彭姓2,3千人 江西省樟树市观上镇上彭村、中彭村、下彭村(1000人左右)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洪塘镇五百里村、秋头下村 土岭村 宣塘村 西塘村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辽市乡丰林村
江西省南昌市彭家桥社区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天台镇流佳源村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竹亭乡池溪
江西省宜春市官园街道官园社区彭家组
江西省宜春市水江乡仓十村
江西省宜丰县澄塘镇彭源村
江西省萍乡市腊市镇凤凰村
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浯一村
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桐木镇枧冲村
江西省乐平市塔前镇彭家村
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罗村
江西省景德镇市涌山镇长松岗村
江西省乐平市涌山镇张家店村
湖南
湖南省株洲市西塘镇彭家村有好几百彭氏家族。 湖南省醴陵市贺家桥镇水口山村和妙泉村均有1个村落彭氏人口 约500人,建有彭家祠堂,来源不详。
湖南省常德市澧县雷公塔镇(原彭家厂乡),多个村庄均有彭姓,约2000人以上。
湖南省郴州市嘉禾县石羔甫口彭家,分为上彭家和下彭家。分支出新田彭姓(彭梓城)和蓝山彭姓 。有一万多人。
湖南省岳阳市西塘镇彭家村有好几百彭氏家族
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流沙河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县格塘乡三桥村
湖南省邵阳市大祥区檀江乡里的三个村子合起来有两千余人
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马头山村有彭姓约1千人
湖南邵东县流泽镇阳合村有几百人,彭姓为当地大姓 湖南省龙山县彭姓有5万人左右
湖南省茶陵县秩堂乡约有彭姓5000人
湖南省双峰县井字镇黄峰村也有几百人,原来还有一个彭家祠堂。其中黄峰村同胜村民组就有100来人
湖南省双峰县走马街镇姓彭的不下三千还有个彭家祠堂,另外双峰县杏子铺镇和梓门桥镇也有
湖南省湘乡市栗山镇永安村罗家冲。合头行,青阑祠堂。上几代双峰迁入湘乡。“中华先赐美,壹训永功臣”80后“壹”字辈。
湖南省溆浦县油洋乡油洋村、来溪村有聚集的彭家院落
湖南省常宁市烟洲镇大众村有彭性自然村落5个,人数约600人。
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石塘乡彭家村有姓彭人氏几百人还有个彭家国小
湖南省祁东县双桥镇全镇至少有15个村都是姓彭(人数至少3万)祁东县的其他乡镇也均有彭姓
湖南省永顺县也有姓彭的人士上千
湖南省临湘市源潭镇同德村有部分彭姓人士
湖南衡阳县渣江镇盐田乡
湖南省湘乡市月山镇石矶村有几百名彭姓居住
湖南省永州市梳子铺乡江边彭家
湖南湘潭县彭氏有几百人
湖南省嘉禾县广发黄家岭和雾云里有彭姓约1千人
彭氏在湖南邵东县流泽镇都是大姓,其中阳合村有几百人。
湖南省衡山县东阳村有彭姓族人约几百人。
湖南省道县四马桥镇彭家村、罗家山村、格洞村、周塘营村有彭姓村民约五千人,先祖系唐朝时从长沙一带迁入。
湖南桃源县有彭姓人几千人,是明永乐二年从江西吉安迁往桃源
湖南省平江县三墩乡有好几百彭姓人,祖先是陇西堂。
湖北
湖北省潜江市王场镇代河村(全村四千人皆姓彭)湖北省潜江市王场镇永进村(全村三千人皆姓彭),亦有彭氏祖碑。
湖北省应城汉川交界老鹳湖边(隶属应城市陈河镇)四个村彭姓子孙5千余人
湖北省天门彭市
湖北省天门市渔薪镇泉湖村
湖北省天门市干驿
湖北天门市马湾郭咀村(6000人左右)
湖北天门市马湾大台村(3000人左右)
湖北麻洋茯苓村(4000人左右)
湖北省麻城市宋埠镇古城山村八组坳上彭埦(200人左右)
湖北省鄂州市涂镇县七堂彭村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前川街解放村七组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前川街解放村六组所有彭姓人氏
湖北省云梦县南乡彭氏(护镇,下辛店辖区)六个村有8000人左右
湖北省孝感市三汊镇高河村彭家咀有近200人,传说是江西迁来的,族谱遗失
湖北省孝昌县彭店乡彭店村有数百人
湖北荆门大竹村(现在不到100人了)
湖北荆门京山县宋河镇岔河村
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觅儿寺,桐柏均有,为同一宗。
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归州镇彭家坡村,全村约数千人姓彭
湖北武汉市黄陂区前川街院岗村大部分
湖北武汉市黄陂区姚集镇石屋山村彭家湾(约500人,系江西迁入)
湖北省蔡甸区(原汉阳县)薛峰彭湾
湖北恩施巴东县白泉寺和石板村以及全县彭氏有几千人。
湖北省枣阳市吴店镇中心村“彭家油坊”有近300人,传说是明朝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桐县大槐树迁来的
湖北省安陆市巡店镇彭河村(相传从湖北麻城迁来的)
重庆
重庆市忠县丰收乡(大部分都姓彭)。
重庆市合川区云门镇阳彪村(渠嘉)。
重庆市江津区李市镇龙吟街道江岗村有彭姓500余人
重庆市荣昌县千秋乡有上百人分散居住,应是陇西迁到该地
重庆市酉阳县大溪镇各村社分布有彭姓,接近上万人。
四川
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张公镇跃龙村(彭—家—祠)
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张公镇黄莲村
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张公镇大门村(以上由彭亮编辑)
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复兴镇
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龙台镇双岗村9组
四川省简阳市清风乡盘湾村
四川省大英县河边镇(约有6000)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清流镇元通村
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大划镇德寿村
四川省三台县八洞镇
四川省三台县百顷镇
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
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县
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洪川镇
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符场乡彭坝镇(约有1500人)
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飞仙关镇
四川成都市金堂县土桥镇龙兴村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竹篙镇彭家湾(因这一带村民大多姓彭而得名吧)
四川省广安市岳池黄龙乡石马山村(听祖辈说,原从湖广迁来)
四川省营山县城附乡6村9组(听祖辈说,原从湖广迁来)
四川省中江县太安镇福寨村2组(院子有3家,都是亲戚,听爷爷说是祖辈填川迁过来的)
云南
云南省大理州南涧县无量山镇卫国村委会二铺地有彭氏一门三百多人。
云南省大理州南涧县南涧镇,据祖上说来自明南京应天府,随军。
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普淜镇、云南驿镇、沙龙镇、禾甸镇,据祖上说来自明南京应天府,随军。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富乐镇天水村,彭姓为该村大姓,现已传至第七代,清末祖上从贵州迁移而来。
贵州
贵州省盘县红果镇彭家口村800人姓彭,为江西的一分支。
贵州省大方县,金沙县安洛乡、新化,彭姓现有几百人,为江西一分支,首次迁移至大方县在迁移至金沙县。
贵州省纳雍县以角镇,彭姓几百人,有族谱。
广西
广西玉林市兴业县泉江村(全村两千人皆姓,系福建省迁入)。
广西合浦县公馆镇陂塍村由十多条村子组成,百分之九十五为彭姓,人口上万。由福建陇西迁入。
广西合浦县白沙镇宏德彭屋有三百多人,也是民国时期由陂塍迁来的。
广东
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湖光镇旧县村(全村5000多人都是姓彭的)
广东省茂名信宜市钱排云开村彭可柏
广东省茂名化州市新安镇(约7000人)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大沥办事处大沥表村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官窑办事处沥紫水村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官窑办事处官窑村委会新北村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官窑办事处新和村委会彭边村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办事处石(石肯)村委会
广东省台山市台城镇沙坑村委会辖下的九条自然村均为彭氏人(俗称彭沙坑)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民主村 村里有彭姓700余人,来源不详。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嘉禾街道办事处彭西社区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建设大马路
广东省韶关市武江区光明巷
广东省韶关市南雄县上朔村(族谱上说是一千多年前从江西吉水那里搬过来的,现在大概有两千多人)
广东省揭阳市东山区砂松村(全村上千人全都姓彭)
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五云镇约六万人(陆河县彭姓也由五云迁出)
广东梅州市丰顺县龙岗镇,仙洞镇,黄金镇三镇有多数彭姓分布(入粤始祖彭延年第三子彭锐的裔孙彭君达 于明朝迁入广东梅州后的部分传承)
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雷岭镇鹅地村,全村八千余人皆姓彭
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海城镇楼脚彭,有"天官第"一祠为彭延年公后人。广东省陆丰市八万镇长坑水村及石溪管区部份村人,为彭延年公后人。
广东省汕尾市陆河县(县中有近一半彭氏,并立有彭祖祠,名“商贤”,人口达到15万,全部为客家人)
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五云镇(除了下埔村姓黄)其他村都姓彭,均为客家人
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董塘镇白莲管理区茅坪村,白坭坌村(由茅坪分出亦分出多个村,现村的人口不多,但是分支较多,迁出人口也比较多,保持有完善的族谱和字辈,)古溪彭屋,横岭村。
广东省韶关市乳源县桂头镇小江(由白坭坌分出)
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县西岸村(由白坭坌分出)
广东省韶关市乐昌县村(由白坭坌分出)
广东省连州市星子镇上彭村,以及下彭村,两村人均姓彭,人口共约6000人。
广东省连州市连州镇青龙村(由江西迁入广东,全村姓彭约1000人)
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宝珠镇庞寨村(全村姓彭约500人)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观音阁镇彭村(由江西迁入广东,共分老彭村和新彭村,人口约1万人以上,是当地的一大姓,保存有完成的族谱,现迁入已有25代。)
广东省肇庆市广利镇约有1万多人。
广东省高要市禄步镇樟路村约有1000多人,由广利镇迁入
福建
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虹山乡有123万人口,其中90%以上姓彭。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新度镇港西村北厝从明朝起有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新度镇港利村有彭姓居住。
福建省宁德市虎贝乡南洋村和彭家村两村都姓彭共有800人
福建省古田县鹤塘镇南阳村和铁寮乡,大约有几千人。
浙江
浙江温州泰顺县赤坑村全村半数姓彭。
浙江省温州瑞安市飞云镇潭头村、鹿木乡彭埠村、平阳坑镇上马前村、平阳坑镇彭宅村。
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廿里镇彭家村,全村姓彭大约600多人。
浙江省乐清市翁垟镇前西门村半数以上为彭姓,距今30余代,千余人,建有祠堂
浙江省三门县亭旁镇有800多彭姓人口
浙江省苍南县灵溪镇山北村,大概几百人
浙江省长兴县林城镇有彭姓,都是民国以后从河南光山县老家逃荒而来,现大约有人口一两百人。
江苏
江苏省丰县有彭庄,西彭庄,尹彭庄,庄上大多数人姓彭。在以前也有彭家祠堂。有说来自山西,有说来自河南。辈份有汝罗如玉,秉义为德,万方敬仁,起运建国……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冶山镇四合墩社区大山彭、南耿庄、槽坊,共有彭姓百户,均为同一祖先。字辈排行为“廷自永献家道其昌敬承祖业再锡之光”。
江苏省溧阳市有近万彭姓人口。据说是八百年从四川逃难而来。在现在的老辈人口中 经常说:“城南彭不姓彭。”原因是 古代,溧阳城南有个彭姓女,夫家被抄家,生2个孩子。娘家为了救那两孩子,将其偷偷救出改姓彭! 因此,在溧阳有“城南彭,不姓彭”之说。
江苏镇江丹阳彭庄现有500人,全姓彭,来源不详,有皇帝封赏的99座山,土改时根据记载虽坐落在其他乡镇但登记为彭庄产权,有祠堂,占地2000平米左右,有丹阳县志记载的500年的罗汉松。
江苏省赣榆县金山镇周庄村 有彭姓人家百余名。
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赵墩镇彭湖村,有小彭庄,前彭,后彭,彭东,彭西等十几个庄落,近万人。 江苏省睢宁县官山镇龙山村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三树镇汪洼村和渔钩镇彭堆村 总共百户彭姓人家 祖先为一宗,源流未知。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南集镇彭滩村,全村姓彭,有1000人。
山东
山东省临清市松林镇,由集村,全村700多户,约有1000余人彭姓。1410年由山西省洪洞县迁至此地,现已传至二十三世——“华”字辈。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柴胡店镇龙山头村有彭姓500多人。辈份从修、士、守为止,因找不到族谱,在上世纪60年代由本村及邻村北辛村、三山头村彭氏族人共议又重新后续了16字为后氏所用,自守"字"辈以后分别是:承、明、宝、发、会、严、中,以下的不记得了。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石庙镇,柳编彭村,全村六百余人均彭姓。
山东省胶州市李哥庄镇后石龙村、毛家庄、大屯村均有彭姓。
山东省平度市蓼兰镇,大彭家村,全村500多户,1500余人,大多彭姓,祖先彭子千,于明洪武二年从 四川省陇西县。
山东省平度市万家镇,彭家坊村,全村400多人,均彭姓,来源不详。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段店镇彭家庄
山东省济南章丘市埠村街道办事处彭家庄
山东省临沂市费县柳汪村彭家街
山东省临沂市苍山县尚岩镇彭家后院村
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彭家盂埠全村彭姓2000人
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张家湾大约彭姓1000人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高庄镇彭庄村
山东省郓城县张营乡彭河口村;
山东省郓城县郭屯镇前辛村。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范镇大辛村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东疏镇义和庄
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王格庄镇彭家村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王村镇彭家庄
山东省曲阜市南泉村
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大张楼镇彭营 河南省杞县东关村
山东省泗水县苗馆村 有彭姓 最高可查的一辈是 井 目前有人的是宝连传万年 五个辈分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何楼街道办事处的彭堂、彭拐、威振庄、彭庄村以及河东彭堂(属于佃户屯街道办事处)有彭姓几千人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王浩屯镇大彭庄村有几百人。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柴胡店镇有部分姓彭及邵庄 沙岗村 官桥镇北辛村 有彭姓
安徽
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塔畈乡彭湾,彭湾周边三个村子(新建、彭湾、燕屋)全姓彭,来源不详。
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桃岭村。
安徽省巢湖市居巢区小彭村,全村半数姓彭,周边还有三个村子有姓的分布,四个村子祠堂辈分一样,据说是元末从江西迁移过来。
安徽省临泉县黄岭镇彭寨行政村五个村约为2000户,来源不详。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闸北镇彭渡口村二千人。
安徽省宿州市泗县泗城镇南郊的孙湾村及城西的彭浦。
安徽省宣城地区也有部分彭姓,据说是两湖填江南时从湖北阴山等地迁过去的。
河南
河南省淮阳县王店乡彭老家(全村三千人皆姓彭)
河南省淮阳县许湾乡彭楼村(全村三千人皆姓彭,彭老家分支)
河南省淮阳县彭庄村(彭老家分支)
河南省淮阳县王店村
河南省淮阳县彭打鸡园(彭老家分支)
河南省淮阳县彭瓦房庄(彭老家分支)
河南省光山县马畈彭洼村
河南省光山县晏河乡有彭畈村民组和彭洼村民组(此两地好像来源不同,共有三百多人吧)。去年曾进行过大别山区彭姓联宗并派。
河南省柘城县大彭庄村(全村一千人皆姓彭)
河南省杞县苏木乡西店村有彭姓人居住(570人左右)
河南省杞县邢口乡王寺寨有彭姓人居住
河南省杞县高阳镇东王固村有彭姓居住
河南省泌阳县彭庄村和南彭庄村
河南郑州市商城路
河南省新郑市龙湖镇梅山村十组彭庄村
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汪汴村(大概有2700多人)
河南省邓州市彭桥镇
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何营乡史庄村全村都为彭姓大约30多户。
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大虹桥乡 彭庄 (人口在千人左右)
河南省西峡县丹水镇袁店村及郝沟村,彭姓为一大姓。
河南省长葛市增福庙乡彭庄村,彭姓也有几百人。
河南省社旗县下洼镇杨庄,全村约95%以上为彭姓。
河北
河北省青县金牛镇朱庄子韩庄子仓上村皆有彭氏约千余人。
河北省藁城市廉州镇彭家庄村。
河北省河间市米各庄镇张兴屯村彭氏家族数百人。
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卢龙镇彭(常)家沟村。
河北省定州市庞村镇北只东村有彭氏五百人左右
河北省石家庄新乐市协神乡店上村有彭姓约200人。
山西
山西省忻州原平市大牛店镇大牛堡村彭姓族人1000余人,有历史碑记考证在此地居住有一千多年,系北宋年间自四川迁往此处,先祖为宫廷御医躲避祸乱而来。
陕西
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城关镇中渡村。
陕西省汉中市佛坪县及安康市宁陕县。
陕西省周至县尚村镇西风头村。
陕西省周至县尚村镇新范村。(清末民初时由湖北十堰市郧西县迁入)
陕西省扶风县西官村
陕西省洋县四红村。
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苏坊镇封村。
陕西省兴平市汤坊乡王堡村千余人。
陕西省凤翔县彪角镇冯家村四、五、六组全部为彭姓,大约有500多户,来历不详。
陕西省岚皋县佐龙镇有一彭姓系清从江西南昌府清江县(清地名)迁入,人口不多!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双水磨村有彭姓近百人。
甘肃
甘肃省西和县姜席镇彭寺村,该村总人口1000余人,其中彭姓800多人。据说是从甘肃礼县(今礼县县城)迁来,最早来自于四川大槐树,具体年代无确切史料,结合村中老人的讲述,至少可以追溯到元代统治初期。村中东南方位有一座历史悠久的“普光寺”,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香火旺盛,香客众多,建寺年代无考。
甘肃省玉门市黄闸湾乡泽湖村大户彭家j据说做小买卖从湖南某地迁过来的,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东湖镇冬固村
内蒙古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城关镇远景村(祖籍在甘肃省民勤县冬固村)
黑龙江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大学依安县上游乡有彭姓居住,据说为“山东”或“江苏迁居”
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他拉哈镇北地房子。
西河遗址
西河遗址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济南城东章丘市龙山镇西北约400米处。遗址呈缓坡状隆起,周围渐低。西部向河凸出,东西约500米,南北约350米,面积约15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约2~3米。1987年春,济南市文化局文物处和章丘县博物馆在文物普查时发现。由于窑场取土,遗址已被破坏约6000平方米。1991年7~8月,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发现房址、墓葬、灰坑等遗迹和陶器、石器、骨器等遗物。时代分属于新石器时代较早时期后李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和唐代。这次发掘较为重要的收获是清理了两座后李文化的房址。此外,文物普查时还在遗址上采集有商周时期的遗物。�
城子崖遗址
城子崖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山文化的代表遗址和命名地,兼有岳石文化和周至汉代的遗存。位于济南城东章丘市龙山镇武原河畔被称为"城子崖"的台地上。东西约430米,南北约530米,总面积20余万平方米。台地现存范围东西约200米,南北约350米,文化堆积厚约3米,为重点保护区。1928年春,吴金鼎在山东考古调查时发现。1930年11月和次年10月,中央研究院与山东省政府联合组成山东古迹研究会,先后两次进行发掘,揭露面积15600平方米。上层为周至汉代几个不同时期的遗存,下层是首次发现的一种以磨光黑陶为主要特征的新石器时代遗存。因陶器烧成温度较高,胎质坚实,颜色较纯正,与已知的以红陶和彩陶为主要特征的仰韶文化有显著的区别,被称为"黑陶文化"。又因遗址与龙山镇毗邻,遂正式以"龙山文化"命名。在发掘中,还发现了东西390米、南北450米、墙基厚约10米的城墙遗址。1989~1990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遗址进行了 4个月的勘探和试掘,发现了分属于龙山文化时期、岳石文化时期和周代的3个城址。龙山文化城址,平面近方形,东南西三面城垣比较完整,北面城垣弯曲并向北外凸,城垣拐角呈弧形。城内东西宽约430米,南北最长约530米,面积约20万平方米。残存的城墙深埋于地表以下25~5米,残厚8~13米。城墙大部分挖有基槽,有的部位在沟濠块土上夯筑起墙。城墙夯土结构有两种,一种用石块夯筑,一种用单棍夯筑,反映出夯筑技术的发展过程。城垣有的部位因晚期取土筑城被局部破坏,四面墙基完整地保存于地下。城子崖龙山文化城址可能已超出单纯防御动物侵害作用的范畴。岳石文化城址平面与龙山文化城址基本一致,城内面积约17万平方米。东、南、西三面城垣都在龙山文化城垣以内夯筑,北面则筑在龙山文化城墙之上,也有早晚之分。城垣夯筑规整,厚8~12米,夯土坚硬,采用成束棍夯筑,夯窝密集清晰,使用夹板挡土的夯筑技术已与商周时期无大区别。周代城垣筑在岳石文化城垣的内侧或叠压其上,已残存无几。此次勘查还在遗址中找到了1931年发掘的4条探沟的坑位,并重新挖出了4号探沟。发掘者认为,当年确认的龙山文化的黑陶堆积,应是岳石文化堆积;龙山文化城址,应是岳石文化城址,即夏代城址。城子崖遗址是中国考古工作者发现和发掘的第一处原始社会遗址,在中国近代考古学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对认识和研究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大辛庄遗址
大辛庄遗址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商代中晚期遗址。位于济南市历城区王舍人镇大辛庄东南。地势由西南向东北逐渐下倾,中间有一条东南斜向西北的自然沟壑,俗称蝎子沟,将遗址分作两部分,总面积约30万平方米。探得文化层厚约2米,最深处4米。自1935年遗址发现至80年代间历经多次调查、勘探和试掘,发现房址12座,水井8眼,墓葬42座。出土陶、石、骨、蚌、铜器等700余件。陶器有高裆锥足鬲、矮足鬲、圜底尊、大口尊、假腹豆等,还发现釉陶和刻纹白陶;石器有斧、锛、刀、镰等;骨器有镞、笄、匕等;还有卜骨和卜甲,但未见刻辞;铜器为镞、针、锯等小件器物。有的墓葬有殉狗,这种葬俗同郑州二里岗、安阳的商代墓葬相同。出土和收集的器物,与安阳殷墟殷代典型器物没有区别,也有一些与郑州二里岗上层出土器物近似。该遗址是迄今发现的商代中期中原地区商文化向东推进最远的据点,对于商文化及商代夷商关系的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小屯遗址
小屯遗址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商周时期遗址。位于济南城西南长清县归德镇小屯村东、前平村西南的濒河高地上。遗址现存范围,西部高地东西约150米,南北约100米;东部高地东西约150米,南北约200米。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1957年小屯水库修筑过程中,在东部高地发现青铜器70余件。1961年冬,修建水库溢洪道时,在东部高地南端又发现青铜器20余件。两次共获99件,此外,还发现陶器和石器等。除少数小件时代稍晚外,均为安阳殷墟商代晚期墓葬所常见。该遗址对研究商代历史、山东古国史有着极重要的价值。�
东平陵故城
东平陵故城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汉代济南国、济南郡、平陵县治所遗址。位于济南城东章丘市龙山镇东北,西南与城子崖遗址相距近2公里。遗址边长约1900米,略呈方形,总面积360余万平方米。城址四周可见残存的夯土城墙,宽10~30米,高1~4米,地下保留的墙基宽40米,发现了4座城门遗迹。城内地貌南高北低,地面到处可见砖、瓦和陶器残片。遗址中部西侧300~400米的范围内残留着大量铁渣、矿石、木炭、耐火材料和烧土,为当时的冶铁遗址。南面为陶窑群。东部偏北处发现大面积的夯土基址和铺砖、石的路面,为当时的殿堂遗址。历年采集的遗物有陶、铁、铜、石器和钱币等。"文化大革命"期间,南洼村民在东墙附近发现1座古墓,出土5件青铜器。�
孝堂山郭氏墓石祠
孝堂山郭氏墓石祠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济南城西南长清县孝里镇孝堂山(原名巫山)顶。东汉章帝、和帝时期(76~105)的墓地祠堂。旧讹传为西汉孝子郭巨墓祠,最早的记载见于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祠主待考。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地面房屋式建筑。祠堂为石结构单檐悬山顶两开间房屋,坐北朝南,面阔414米,进深25米,高264米。祠堂内外壁画,有历代留下的大量刻字和墨书题记,最早的一条为东汉顺帝永建四年(129)。西山墙外,刻有北齐武平元年(570)《东王感孝颂》。祠内东、西、北三壁和隔梁石上刻36组画像。主要内容是与祠主经历和生活有关的车骑出行、庖厨饮宴、狩猎、百戏等图像。雕刻技法以阴线刻为主,少数图像兼用凹面刻,线条洗练,形象简朴生动,是汉画像中少有的精品。�
黄石崖石窟造像
黄石崖石窟造像济南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济南市历下区千佛山东南,罗袁寺顶山阴。此山海拔350米,造像分布在距山脚500米处的悬崖平台上,因岩石呈**,故称黄石崖造像。造像范围长40米,呈一字形排列,造像区域最高高度5米,最低高度70厘米。开凿于北魏正光四年(523)至东魏兴和二年(540)。全部造像集中在天然石窟及左、右崖壁上。洞窟内造像32尊,立式8尊,坐式17尊,飞天7个。最高者156厘米,最矮者11厘米。洞外造像68尊,其中飞天9尊。最高者78厘米,最矮者7厘米。造像服饰着敷搭双肩袈裟外衣,跣足。衣纹多用直平阶梯式刻法,刀法纯熟洗练,均为高浮雕。此处尚有北魏至明代题记8则,北魏正光四年(523)、孝昌二年(526)、孝昌三年(527)、建义元年(528)和东魏元象二年(539)、兴和二年(540)造像题记6则,北宋宣和三年(1121)及明天启元年(1621)2则。黄石崖造像为济南最早的石窟群,是研究山东佛教的重要史料。造像头大部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
道贵墓
道贵墓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齐墓葬。位于济南市历下区马家庄南(现山东省冶金宾馆楼下)。1984年由济南市博物馆清理发掘。道贵(500~569),南阳人,北魏孝昌年间(525~527)迁居历城,北齐皇建二年(561)诏授祝阿县(治所在今济南市西郊古城村)令,卒于任内。墓室朝南,为青页岩石砌筑单室墓,有墓道、甬道和墓室。墓室平面呈圆角梯形,南北长34米,北壁宽28米,南壁宽33米,高32米。门墙、墓室壁抹白灰,彩绘壁画。甬道南口以墨线勾绘白虎,室顶绘日、月、北斗、南斗等天象图;北壁绘九扇屏风,屏面中为墓主凭几端坐,左右各有一奏事吏及山峦、流云;南壁绘二门卫武士;东壁绘两执仗仪卫和备骑图;西壁绘车舆一辆,车后有墓主夫人及二侍女。人物形象部分以赭色起稿,部分是趁白灰面未干之际用细棒勾轮廓后再以墨线勾勒,再涂以赭石、朱膘等色。随葬品有陶盘、瓷壶、青瓷碗等10余件。墓志一合,盖素面,据志文载,墓建于北齐武平二年(571)。�
四门塔
四门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济南市历城区青龙山小坡上。方形单层石塔。因其东、南、西、北四面各辟一半圆形拱门,故称四门塔。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亭阁式石塔,每边宽74米,通高1504米。塔墙全部用雕刻有浅席纹的大块青石砌成。塔外檐用石块叠涩出五层,其挑出之石层略有增大。塔顶是用23行青石板层层向内收叠,构成四角攒尖的锥尖屋顶,上置石刻塔刹。顶中下面是一个须弥座(又称露盘),须弥座四角置山华焦叶形石座,正中安放五重相轮,相轮上置宝珠以构成整个塔刹。塔内室中心砌硕大的四方形塔心柱,四周有廊环绕。塔内室顶部是用16根三角形石梁塔接于塔心柱与塔外墙之上,三角形石梁上置石拱板,以构成塔室,支撑上层的屋顶。塔心柱四面各有一尊用整块石灰岩雕刻成的弥陀佛像,皆螺髻,盘膝端坐。有的双手叠置腹前,作禅定姿态,有的一手抚于膝上,一手扬起,似在娓娓说法。衣纹用平直刀法刻出规则的皱褶,刻工精细,技法娴熟。在南面佛座束腰处有造像题记:"东武定二年……杨显叔造像四躯……"原石佚失,现存题记是根据原拓片摹刻的。1972年对此塔进行大修时,在塔内顶的石拱板反面,发现刻有"大业七年造"的题字。�
灵岩寺
灵岩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济南城西南泰山北麓长清县万德镇灵岩峪方山之阳。自晋代开始即有佛事活动,传说僧朗曾在此建寺。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446)灭法,佛事遂废,至孝明帝正光年间(520~525)再兴。正光元年(520)法定禅师来此游方山,爱其泉石,重建寺院,逐渐兴旺。此后,唐、宋、元、明各代为寺院盛期。最盛时有僧侣500余人,殿宇50余座,形成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直至清乾隆十四年(1749),仍有殿宇36座,亭阁18座。唐代李吉甫编纂的《十道图》中,把灵岩寺与浙江天台山的国清寺、江苏南京的栖霞寺和湖北江陵的玉泉寺誉为"域内四绝"。宋代济南府从事卞育赞道:"屈指数四绝,四绝中最幽。此景冠天下,不独奇东州。"明代学士王世贞则说:"灵岩是泰山背最幽胜处,游泰山而不至灵岩不成游也。"清乾隆帝在灵岩寺建有行宫,巡视江南时曾8次驻跸灵岩,饱览灵岩风光。现存殿阁、佛塔、墓塔林和方山之上证明功德龛。坐北面南,依山而建,沿山门内中轴线,依次为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五花殿、千佛殿、般若殿、御书阁等。现存殿宇多为明清形制,但保留了不少宋代构件。另有各种碑刻题记,散存于山上窟龛和殿宇院壁,共计420余宗(件)。内有唐李邕撰书《灵岩寺碑颂并序》及浮雕造像、经文,北宋蔡卞《圆通经》碑及金、元、明、清各代的铭记题刻等。�
兴国禅寺
兴国禅寺位于济南城南千佛山腰。南依峭壁,北面泉城,是千佛山的主体建筑,占地3000平方米。创建于隋开皇年间(581~601),时称"千佛寺"。唐贞观年间(627~650),经扩建,改称"兴国禅寺"。院内植银杏、红枫、翠柏、椿树。寺门朝西,上额嵌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书法家赵朴初题写的"兴国禅寺"石刻,门两侧石刻对联"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为清末秀才杨兆庆书丹。门内两侧,有钟鼓二楼。寺分东西两院,西院北侧有殿堂三楹,向东又有殿堂三间,东山墙嵌赵朴初题写的"齐鲁青来"石刻;西山墙嵌佛经禅语;中间北墙嵌董必武游千佛山诗《古寺云千佛》和郭沫若的《俯瞰齐州烟九点》七绝碑刻;南侧是千佛崖。东院南侧是观音堂,东侧为大雄宝殿。整个寺院殿宇亭廊错落,苍松翠柏枝繁叶茂,香烟缭绕。�
房彦谦墓
房彦谦墓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代墓葬。位于济南市历城区彩石乡西彩石村北1公里处赵山之阳。房彦谦,字孝冲,临淄人。北齐为齐州主簿。隋开皇中,擢授承奉郎,迁监察御史、长葛令,授都州司马。隋炀帝即位,去官隐居,后征授司隶刺史,出为泾阳令。大业十年(614)卒于官。因系唐太宗宰相房玄龄之父,追赠徐州都督、临淄郡公。墓地南北长120米,东西宽约50米。封土高5米,直径17米,墓前有《唐故徐州都督房公碑》一通,由碑首、碑身、碑趺三部分组成。碑首和碑身用一整块巨石雕成,高39米、宽135米、厚04米。碑首呈拱形顶,两侧各有三螭龙,碑额篆书"唐故徐州都督房公碑"9字,碑趺方形,现已湮埋于地下。碑文阴刻楷书34行,满行75字,共计2500余字,刻于唐贞观五年(631)三月二日,为李百药撰文,欧阳询书。书法谨严浑古,苍劲秀丽,是山东省内仅有的初唐书法石刻珍品。另有唐刻石虎、石羊各一,及清同治年间章丘知县蒋庆第书《记事碑》一通。�
千佛崖石窟造像
千佛崖石窟造像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亦称"神通寺造像"。位于济南市历城区柳埠东北白虎山腰。约在唐初开凿,高宗时达到最盛期,至睿宗时已近尾声。南北总长65米,原有大小造像220尊,现存210尊。造像题记43则,其中有纪年者10则,包括武德、贞观、显庆、永淳、文明5个年号,另有5则是后人的题名或重修题记。造像主要集中在千佛崖的南半部,多为坐佛。南端第一窟,是南平长公主显庆二年(657)造像窟。往北依次有两大窟,为显庆三年(658)和贞观十八年(644)造像窟。中部悬崖,有一群体造像,大小均匀,排列整齐,共35尊。北部造像稀疏,最后是两座大窟。南面大窟迎门两尊大佛像,北边像高28米,南边像高265米,系唐太宗第十三子赵王福所造。北端最后大窟,造像6尊,正中大佛高265米。�
九顶塔
九顶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九塔寺内。建于唐天宝年间(742~756)。塔为砖筑八角单层亭阁式。其顶有9座小塔,因此得名。通高133米,底边长19米。塔身单层呈八角内弧形,其正中有一条明显的分隔线,上半部磨砖对缝,下半部砌筑粗糙。塔身南面上部辟拱形券门,门内有一塔室,室内原置一佛二弟子造像,现已无。室内顶为方叠涩状,室内墙四壁有残存壁画,已辨认不清。塔身上面的塔檐是用磨好的砖叠涩挑出17层,檐上又叠涩收进16层,形成八角形平顶,其檐部每边向内作弧形凹入,出檐线条柔美。平顶上再筑9座三层密檐式方形小塔,均建在仰莲基座上,九塔正中一个较大,其余8个小塔环绕排列在主塔棱角线上。9个小方塔均向外辟门。整个塔构思奇特,造型优美,是罕见的古代建筑艺术杰作。�
龙虎塔
龙虎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济南城南金舆谷西北白虎山坡下。因其塔身雕有龙虎而得名。建于唐宋时期。形制属亭阁式塔,平面呈方形,高122米。塔基和塔身为石建,塔顶为砖砌,塔基座特别高大,有三层须弥座。塔身由四块石板筑成,每面各辟尖拱状火焰形券门,门外两侧和上部刻有金刚、罗汉、神兽、菩萨、龙虎、伎乐人、飞天、莲花卷云等精美的高浮雕图案,气势飞动,华丽壮观。塔身中有塔心室,内有方形塔心柱,下为方形覆莲座,上每面各一佛龛,龛额刻飞天及忍冬花卉。龛内四个佛像均肉髻,面相端庄。塔顶为砖筑重檐,檐下各出二挑砖华拱,檐头为砖刻椽子。塔檐顶上由砖砌斗八形式组成平座,平座上置塔刹,塔刹由复钵、相轮、宝顶组成。�
多宝佛塔
多宝佛塔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济南城西南平阴县翠屏山(又名水山)顶的玉皇阁院内。始建于唐贞观四年(630),明嘉靖元年(1522)重修。从营造形制及造像雕刻特点看,当为明代所建。为石砌八角13层密檐式,通高20米,基座高约1米,每边阔23米,塔身向上逐层收分,顶成锥形,上置铁刹。塔每层各面均作尖拱形佛龛,龛内置莲花座,上置佛像,原有104尊,现存98尊。二层塔壁嵌有嘉靖元年《平阴县水山宝峰寺多宝佛塔碑记》两方。�
大佛寺造像
大佛寺造像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代凿刻。位于济南市历城区锦绣川乡老庄村北青铜山阳悬崖上。是山东地区现存石窟造像中最大的一躯。坐北朝南,窟平面呈方形,平顶,宽54米,深51米,高925米。主佛形体高大 ,高905米,占据窟中主要位置。在主佛四周窟壁上尚有唐天宝年间题记一则,造像数尊。东侧有菩萨、罗汉各一,菩萨高22米,罗汉高18米。明嘉靖十五年(1536)及清光绪年间曾重修拱门,后圮。1989年新增建石券门加以保护。�
历下亭
历下亭济南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名古历亭,以临近历山(千佛山)而得名。位于济南大明湖中的方形岛上。最早名"客亭",在五龙潭附近,即唐代杜甫陪李邕宴饮处。后亭址多有变迁。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济南知府李兴祖将亭移至湖心岛,东西护以廊庑,左竖绰楔,右置闲房,后列李杜诗廊。后经雍正、乾隆、道光、咸丰等历代增修改建,始成现存之布局规模。主亭中立,附以前门、游廊、名士轩、四面亭等。主亭平面呈八角形,基座边阔4米,通高9米,全木结构,重檐攒尖顶,檐下南向悬乾隆御笔"历下亭"朱地金字木匾。名士轩乃袭用宋代旧称,居主亭之后,轩内西壁嵌线描石刻李邕、杜甫画像,东壁嵌清何绍基书《历下亭诗碑》。前门正对主亭,门框嵌何绍基手书"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楹联,门厅高悬"海右古亭"楷书木匾。门外西侧四柱碑亭,内立乾隆御题诗碑。�
唐槐亭
唐槐亭位于千佛山西盘道旁。近亭有一古槐,相传唐代名将秦琼曾拴马于此,人称"秦琼拴马槐"。树干半枯,后于空心中生一幼树,又称"母抱子槐"。亭以树名。这里原为纪念曾巩的曾公祠,祠前明正统年间曾立碑,对该祠作详细记载。历经沧桑,此碑已不知去向,人们便将曾公祠误认为秦琼庙。1949年前,该建筑已圮。1957年在此废墟上建"唐槐亭",书法家舒同题匾。亭为四面八柱,攒尖宝顶,造型精美,玲珑剔透。亭中置石几石凳,周围以坐栏。地当山腰风口,清凉宜人。亭周花木丛生。�
济南府学文庙
济南府学文庙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济南市历下区大明湖路小学院内。创建于宋熙宁年间(1068~1077)。现存建筑物为明洪武二年(1369)重建,历明、清、民国各代均有重修或增修。现存有照壁、大成门、泮池及大成殿等建筑物,均在南北一条中轴线上,南北总长247米,最宽处66米。�
济南(清真)南大寺
济南(清真)南大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济南市礼拜寺街。俗称礼拜寺。始建于元代。旧寺原在历山西南,元代迁泺源门西,明宣德年间(1426~1436))迁于此。寺坐西面东,占地6630余平方米。平面呈长方形,沿中轴线依次为照壁、邦克楼、望月楼、礼拜殿,两侧附沐浴室、讲经堂、教长室等,左右对称,成二进四合院。寺内匾额众多,其中明代横匾一方,清代七方。另有碑刻多通,其中《来复铭》碑,大字遒劲,乃该寺创建初期遗物。�
张养浩墓
张养浩墓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元代墓葬。位于济南市郊区北园镇张公坟庄东侧。张养浩是元代清正廉洁、关心百姓疾苦的名臣和散曲作家,居济南旧城东北5公里之云庄(今张公坟庄)。墓封土高19米。同墓地另有张养浩亲属墓葬4座,明清墓碑4通,石雕雄狮一对,占地约2000平方米。�
北极阁
北极阁又名真武庙、北极庙。位于济南市大明湖北岸。是一高峻的道教庙宇,建于高台之上,坐北朝南。始建于元代,明永乐年间(1403~1424)重修。由前后两殿、钟鼓二楼、东西配房组成。前殿为正殿,内塑真武及其部下神将19尊。后殿(又名启圣殿)塑真武父母像,为明成化年间(1465~1487)增建。真武原名玄武,它同青龙、白虎、朱雀(朱鸟)合称古代神话中的四方之神,玄武为北方之神。殿正中真武像,高25米,上悬"位极天枢"匾,下有金童、玉女和火、龟、水、蛇四将塑像。东西两侧各塑6尊神像。造型神态自然,栩栩如生。这批造像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遭破坏,当时发现造像内有丝绸做的内脏、铜镜纽上系丝绸,上书"大元国济南路……"等题字。现殿内造像均为80年代恢复。殿前设东西小厅,可供游人休息。凭栏远眺群山连绵,近看楼阁烟树,景色极佳。�
五峰山
五峰山位于济南城西南25公里处长清县境内。因有群仙、志仙、会仙、望仙、聚仙五峰而得名。主峰海拔395米。五峰连环错列,蓊郁苍翠,绿树荫中,宫、观、亭、台交相辉映,风景绝佳。世人将其与泰山、方山(灵岩)并称"三山"。金泰和年间(1201~1208),全真教道士在志仙峰上创建洞真观,元代封为"护国神虚宫"。明万历年间,神宗朱翊钧为其母建九莲菩萨殿等,赐封为"保国隆寿宫",五峰山道观达到极盛,分为北之洞真观、南之玄都观(系明德王陵园)两观。清顺治年间遭兵燹而渐衰败。现存古建筑有洞真观木牌坊、敕建隆寿宫石坊、迎恩阁石门和玉皇殿、青帝宫、真武庙、三青殿、吕祖庙、九莲殿废墟以及玄都观八字墙、墓门等遗存,为济南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上有莲花、隐仙、栖真、崇元等古洞多处。莲花洞位于聚仙峰峭壁间,深丈余,高、宽均3米余,弧顶,中间雕刻彩绘莲花平棋藻井装饰,洞内外石壁雕凿东魏至隋代大小造像300余尊和题记多则,为济南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峰山碑碣林立,古木参天。生长于洞真观内的13株古柏,树龄数百年,称"十三太保",枝干虬劲,苍翠可爱。玉皇殿后的一株银杏树,高30余米,胸围65米,植于建观之初,现仍枝繁叶茂。�
汇波楼
汇波楼位于大明湖公园东北隅。建于元初,因楼建在汇波桥(亦称北水门)上得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楼毁,重建于1981年,为混凝土结构,面阔七间二层,翼角悬山,丹柱绿瓦,吻兽栩栩如生,风铃铿锵扬韵。四周白杨簇拥,如众星捧月。当代书画家黎雄才题"汇波楼"于其上。登楼可南望历山、玉函等名山,北观华山、鹊山、药山诸景,仰视碧空晴云,下临明湖清波,绿荷丛中画舫争渡,涵光倒影直视无碍。至若晴天或傍晚登楼之上,可尽览绮丽景色。夕阳湖光交相辉映,晚霞铺染,柔波神迷,上下天光承接一体,置此妙境,令人舍忧弃烦。古时济南八景之一的"汇波晚照",即谓此景。当代书画大师刘海粟题"汇波晚照"匾额于楼上。�
万竹园
万竹园位于趵突泉西邻。面积14公顷。始建于元代,因园内有竹林而得名。明代隆庆年间,为内阁大学士殷士儋所有,改称"通乐园",又名"川上精舍"。清康熙年间,洛南诗人王苹典屋居于其间,取名"二十四泉草堂"。民国初期,被北洋军阀、曾任山东督军兼省长的张怀芝占有,张征召能工巧匠,重新修建,遂成现状。该园在建筑风格上吸取了北京王府、南方庭园、济南四合院的特点,在建筑布局上采用对比、衬托、借景等手法,利用墙、廊、溪、桥对空间进行分割,构成了层层叠叠的院落。园内计有13个庭院,186间房舍,分东、西、南三套。东套有四大院三小院,西套有四大院,两套连在一起,南套为两小院。各院曲廊环绕,院院相连,楼堂亭榭,参差错落。东套迎门假山,玲珑剔透,蔓条披拂,松柏茏荫。园内修竹千杆,花木扶疏、翠草如茵,生机盎然,并有"望水"、"东高"、"白云"等泉,泉水潺潺,绕屋穿廊。房舍梁柱额枋、石栏、石礅、门楣、墙面等处,各种雕刻精美逼真。现园中有国画家李苦禅纪念馆。�
齐烟九点坊
齐烟九点坊位于济南城南千佛山西盘道中段。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历城知县叶圭书建。原为木质,1985年改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二柱一楼式,坊前匾额刻有"齐烟九点"四字,为叶圭书所题,是借用唐代诗人李贺《梦天》诗中"遥看齐州九点烟"的佳句。济南古为齐州,城北有九座秀山,由东向西,依次为卧牛山、华山、凤凰山、标山、鹊山、匡山、北马鞍山、药山、粟山。九山山势各异,云雾润蒸,岚烟缭绕,形成烟景,故称"齐烟九点"。坊后匾额书"仰观俯察",集自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兰亭序》。此处位于千佛山的半山腰,仰可视苍穹之宏伟,俯可察万物之欣荣。�
尚志堂
尚志堂位于趵突泉东北部。为原尚志书院的一个院落。尚志堂院,南北各有厅房三间,东西曲廊相围,院外小溪沿屋穿廊,敞中有蔽,闹中存静,成为整个院落的特色。北厅为主体建筑,背后修竹、芭蕉相映生趣;泉水穿竹林而过,与两边泉池相通。西廊泉水岸边冬青绿篱可人,廊上翠柳披拂,巧成绿荫柳廊的景致。东廊北端有山石小景,上缀花木,廊临清池,蓄有锦鱼。滨水长廊,下设坐栏供游人小憩、观景。院内东西向小溪的北侧有一奇石,名"待月峰",为宋代所遗。石瘦细长,多有空窍,形似弯月。夜深月朗,清光透过洞穴一泄地上,形异多变,有诗赞其"精灵俊逸玉玲珑,神工鬼斧浑然成。一年三十六轮月,变幻具在此石中"。满院浓荫叠翠,冬夏常青,花招四季。其中玉兰花犹惹人眼,每到春日,红白花绽放,大如雪莲,清香四溢,因此又称"玉兰院"。�
卧虎山风景区
卧虎山风景区位于济南城南山区仲宫镇西4公里处。卧虎山水库汇锦绣、锦阳、锦云三川之水于卧虎山和黄花山之间,坝长985米,高37米,水面面积270多公顷,蓄水量11亿立方米。湖中盛产鱼虾,珍贵飞禽天鹅也落户于此。水库平静、晶莹的湖面,映出周围群山的清影,妩媚可爱。站在坝上,举目远眺,波光浩渺,清澈蔚蓝。北岸卧虎山仿佛一头……
2012年12月19日,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三部门发通知公示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全国28个省共646个传统村落入选该名单,其中贵州省最多,有90个,云南省和山西省分别为62个、48个,分列2、3位。
第一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 房山区南窖乡水峪村
门头沟区龙泉镇琉璃渠村
门头沟区龙泉镇三家店村
门头沟区斋堂镇爨底下村
门头沟区斋堂镇黄岭西村
门头沟区斋堂镇灵水村
门头沟区雁翅镇苇子水村
顺义区龙湾屯镇焦庄户村
延庆县八达岭镇岔道村 石家庄市井陉县南障城镇大梁江村
石家庄市井陉县南障城镇吕家村
石家庄市井陉县于家乡于家村
石家庄市井陉县南峪镇地都村
石家庄市井陉县天长镇梁家村
石家庄市井陉县天长镇宋古城村
石家庄市井陉县天长镇小龙窝村
石家庄市鹿泉市白鹿泉乡水峪村
邯郸市磁县贾壁乡北贾壁村
邯郸市磁县陶泉乡北岔口村
邯郸市磁县陶泉乡花驼村
邯郸市磁县陶泉乡南王庄村
邯郸市涉县固新镇固新村
邯郸市涉县偏城镇偏城村
邯郸市涉县关防乡宋家村
邯郸市涉县河南店镇赤岸村
邯郸市涉县井店镇王金庄村
邯郸市武安市伯延镇伯延村
邯郸市武安市冶陶镇安子岭村
邯郸市武安市冶陶镇固义村
邯郸市武安市冶陶镇冶陶村
邯郸市武安市邑城镇白府村
邢台市内丘县南赛乡神头村
邢台市邢台县路罗镇英谈村
保定市清苑县冉庄镇冉庄村
张家口市怀来县鸡鸣驿乡鸡鸣驿村
张家口市蔚县南留庄镇南留庄村
张家口市蔚县涌泉庄乡北方城村
张家口市蔚县暖泉镇北官堡村
张家口市蔚县暖泉镇西古堡村
张家口市蔚县宋家庄镇上苏庄村
张家口市阳原县浮图讲乡开阳村 太原市晋源区晋源街道店头村
大同市天镇县新平堡镇新平堡村
大同市灵丘县红石塄乡觉山村
阳泉市郊区义井镇小河村
阳泉市郊区义井镇大阳泉村
长治市长治县八义镇八义村
长治市长治县贾掌镇西岭村
长治市平顺县石城镇东庄村
长治市平顺县石城镇岳家寨村
晋城市高平市河西镇苏庄村
晋城市高平市原村乡良户村
晋城市高平市马村镇大周村
晋城市高平市米山镇米西村
晋城市陵川县西河底镇积善村
晋城市泽州县晋庙铺镇拦车村
晋城市泽州县北义城镇西黄石村
晋城市沁水县嘉峰镇窦庄村
晋城市沁水县土沃乡西文兴村
晋城市沁水县郑村镇湘峪村
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郭峪村
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
晋城市阳城县润城镇上庄村
晋中市榆次区东赵乡后沟村
晋中市介休市龙凤镇张壁村
晋中市灵石县两渡镇冷泉村
晋中市灵石县夏门镇夏门村
晋中市平遥县岳壁乡梁村
晋中市太谷县北洸乡北洸村
运城市万荣县高村乡阎景村
运城市新绛县泽掌镇光村
运城市永济市蒲州镇西厢村
忻州市宁武县涔山乡王化沟村
忻州市繁峙县神堂堡乡茨沟营村
忻州市繁峙县杏园乡公主村
忻州市繁峙县横涧乡平型关村
忻州市河曲县旧县乡旧县村
忻州市岢岚县大涧乡寺沟会村
忻州市岢岚县宋家沟乡北方沟村
忻州市偏关县万家寨镇万家寨村
临汾市襄汾县新城镇丁村
临汾市襄汾县汾城镇西中黄村
临汾市襄汾县陶寺乡陶寺村
临汾市汾西县僧念镇师家沟村
吕梁市交口县双池镇西庄村
吕梁市临县碛口镇李家山村
吕梁市临县碛口镇西湾村
吕梁市柳林县柳林镇贺昌村
吕梁市柳林县三交镇三交村 包头市土默特右旗美岱召镇美岱召村
包头市石拐区五当召镇五当召村
乌兰察布市丰镇市隆盛庄镇隆盛庄村
赤峰市老府镇东杖房村 齐齐哈尔市富裕县友谊达斡尔族满族柯尔克孜族乡宁年村富宁屯
齐齐哈尔市富裕县友谊达斡尔族满族柯尔克孜族乡三家子村 闵行区马桥镇彭渡村
闵行区浦江镇革新村
宝山区罗店镇东南弄村
浦东新区康桥镇沔青村
松江区泗泾镇下塘村 盐城市大丰市草堰镇草堰村
无锡市惠山区玉祁镇礼社村
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陆巷古村
苏州市吴中区金庭镇明月湾村 杭州市富阳市龙门镇龙门村
杭州市建德市大慈岩镇新叶村
杭州市桐庐县江南镇深奥村
宁波市奉化市溪口镇岩头村
宁波市象山县石浦镇东门渔村
宁波市余姚市大岚镇柿林村
宁波市余姚市梨洲街道金冠村
宁波市余姚市鹿亭乡中村
宁波市宁海县茶院乡许民村
温州市苍南县矾山镇福德湾村
温州市苍南县桥墩镇碗窑村
温州市乐清市仙溪镇南阁村
温州市永嘉县岩头镇芙蓉村
温州市永嘉县岩坦镇屿北村
湖州市南浔区和孚镇荻港村
绍兴市嵊州市金庭镇华堂村
绍兴市诸暨市东白湖镇斯宅村
绍兴市绍兴县稽东镇冢斜村
金华市金东区傅村镇山头下村
金华市磐安县尖山镇管头村
金华市磐安县双溪乡梓誉村
金华市浦江县白马镇嵩溪村
金华市浦江县虞宅乡新光村
金华市浦江县郑宅镇郑宅镇区
金华市婺城区汤溪镇寺平村
金华市武义县大溪口乡山下鲍村
金华市武义县熟溪街道郭洞村
金华市武义县俞源乡俞源村
金华市永康市前仓镇后吴村
衢州市龙游县石佛乡三门源村
衢州市江山市大陈乡大陈村
舟山市岱山县东沙镇东沙村
台州市仙居县田市镇李宅村
台州市仙居县白塔镇高迁村
丽水市缙云县新建镇河阳村
丽水市景宁县大际乡西一村
丽水市龙泉市城北乡上田村
丽水市龙泉市兰巨乡官浦垟村
丽水市龙泉市西街街道宫头村
丽水市龙泉市小梅镇大窑村
丽水市龙泉市小梅镇金村村
丽水市遂昌县焦滩乡独山村
丽水市庆元县濛州街道大济村 安庆市太湖县汤泉乡金鹰村蔡畈古民居
安庆市太湖县汤泉乡龙潭寨古民居
黄山市黄山区永丰乡永丰村
黄山市徽州区呈坎镇呈坎村
黄山市徽州区呈坎镇灵山村
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潜口村
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唐模村
黄山市祁门县闪里镇坑口村
黄山市休宁县万安镇万安老街
黄山市休宁县商山镇黄村
黄山市黟县宏村镇宏村
黄山市黟县宏村镇卢村
黄山市黟县宏村镇屏山村
黄山市黟县碧阳镇关麓村
黄山市黟县碧阳镇南屏村
黄山市黟县西递镇西递村
黄山市歙县徽城镇渔梁村
黄山市歙县郑村镇棠樾村
池州市东至县花园乡南溪古寨
池州市贵池区墩上街道渚湖姜村
池州市贵池区棠溪镇石门高村
宣城市泾县桃花潭镇查济村
宣城市泾县榔桥镇黄田村
宣城市旌德县白地镇江村
宣城市绩溪县瀛洲镇龙川村 福州市马尾区亭江镇闽安村
福州市长乐市航城街道琴江村
苏、辛词中之狂,白石犹不失为狷,若梦窗、梅溪、玉田、草窗、中麓辈,面目不同,同归于乡愿而已。
本文2023-12-08 12:25:12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645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