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合肥旅游作文350字

栏目:资讯发布:2023-12-08浏览:1收藏

去合肥旅游作文350字,第1张

我所生活的城市合肥有着优良的旅游资源,像号称“庐阳第一名山”的紫蓬山,就是个不错的去处,周末,约上几个朋友,乘车沿紫蓬大道一路观光揽胜,徜徉在青山绿水间,领略大自然的奇趣,阅读苍松古柏记录下的浩淼史迹,一定会有很多感受。

紫蓬山位于肥西县农兴镇境内,主峰海拔1887米,山底面积6平方公里,因其山峦起伏,森林茂密,泉水清冽,怪石嶙峋,并众多的名胜古迹,于1992年7月被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据说诸多古、近、现代名人曾与紫蓬结缘,在此留下足迹。山上有樊哙墓,鸿门宴中的樊哙长眠于此;吴中周郎少年时曾在此攻读诗文,所以紫蓬山留有大都督的“洗砚池”;许多重要的淮军将领,如台湾第一任巡抚刘铭传、湖南提督周盛传、周盛波兄弟、两广总督张树声等的桑梓距紫蓬山都很近,山以人名,人文荟萃,紫蓬山称得上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了。

紫蓬山还是皖中的佛教名山,传说新罗酋王子金乔觉游历于此,见“九朵莲花开佛国,五龙簇珠紫蓬山”,欣然落脚打坐,也称到中国来的第一站,故紫蓬山又称“北九华”、“小九华”。清同治年间,太平天国将领袁宏谟解甲归田,入寺为僧,重修庙宇百余间。此时,殿阁雄丽,规模宏大,确立了西庐寺为皖中名刹的地位。

我是在一个秋日陪同远道而来的几位朋友去紫蓬山的,很好的天气,金风习习,艳阳烁烁,心情便格外舒畅。事先联系了一个在紫蓬山文达学院工作的同学做向导,同学大学时学的就是历史,所以对紫蓬山的掌故传闻很熟悉,而且极其健谈,在他的引领下,我们几个拾级而行,边走边聊,倒也不觉得累。

紫蓬山山门呈宫殿式建筑,三栏四门,颇为雄伟宏大。山门上有“庐阳第一名山”匾额和三副楹联,中间一联是“紫气东来丛林千古毓锦绣;蓬山西去大众十方仰福缘。”同学告诉我们,上下联首字嵌“紫蓬”二字,联中“丛林”语意双关,一指紫蓬山茂密的森林,二指佛教的寺院。另两联分别为:“娱目骋怀看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凝神静气听杏雨松风梵呗钟声”;“淮军故里风云际会;林海奇观璀璨明珠”。联语意味深长,字迹虬劲飞扬,朋友连夸上品。

沿山路前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仙人湖”。湖水清澈见底,水质优良,是天然浴场和水上乐园。距湖百十米,为“佛园”景区,碑坊大门坐西朝东,门前一对石围栏围护的石狮,两侧山体上或雕或塑着众多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佛像。穿过石雕坊碑,沿着弯曲的山间小道前行,不久即达“西庐寺”。

西庐寺前有一棵马尾松,高十余丈,树身苍老粗壮,直指苍穹,树顶枝蔓横生,有如孔雀“开屏”。佛堂左侧有一棵银杏树,树高10多米,除树干略向一边倾斜,微呈龙钟老态外,依然是树叶稠密,枝蔓托天。同学说这棵银杏树已有500多年历史,被称为“活化石”。西庐寺周围松竹环抱,古木参天,环境幽静秀美。寺旁的“望湖楼”是西庐寺的最高建筑物。登楼近看大堰湾波光璀璨;远眺巢湖苍苍茫茫,范仲公登岳阳楼“心旷神怡,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也”不过如此。

西庐寺是紫蓬山最重要的建筑。同学告诉我们,三国名将李典镇守庐州时,建庙于山巅,祀其七世祖李陵,唐代改建为“西庐禅寺”,因战乱屡经兴废,明末清初,静澄、鉴容及晚清的通圆和尚,各有一次大的重修。据《紫蓬山志》记载:通圆和尚于同治年间在修复西庐寺时,陆续建成殿房124间,计有“大山门五间,中供弥陀佛,左右四大天王像,地藏殿十五间,殿中木塔一座,殿左右十王。加上大佛殿、后殿、宫厅、禅堂、观音堂,位于二层的八卦亭、钟楼亭、藏殿楼、寮房、通公塔、望湖楼等等,真可谓是殿宇恢弘,气势非凡。寺内收有众多文物,最珍贵的是据说苏东坡的遗物“方宋砚”,佛堂里供奉着“三世佛”像。遥想那时香火鼎盛,香客纷纭,西庐寺为皖中名寺的确实至名归。

出了西庐寺折向东南,便来到“仙人洞”。这里怪石嶙峋,石象、石狗、石牛,似真非真,引人遐想。“仙人洞”有东西两个洞口相通,历来是游人到紫蓬山游玩必到之处。古人有诗赞颂这里“怪石嶙峋耸绿崖,天生石洞住仙家。蔷薇烂漫风吹落,洞口蒙蒙看雨花。” 描摹传神,入景入情,咏吟间大有古趣。

“仙人洞”的下方有一座古墓,那就是三国大将李典之墓了。遥想李典当年,拥十万雄兵镇守庐州,横槊赋诗,睥睨天下,该是何等英豪!白云苍狗,世态炎凉,如今安眠山下,静观世变,英雄泉下有知,当为盛世含笑九泉了。

从李典墓顺道而下,不远处生长着一株五百多个年轮颇似龙颈的“龙颈古榆”,再由“龙颈古榆”向南,行一里多路,即到白云寺。

白云寺原名青龙寺,为西汉初年所建,距今已逾千年。相传,宋苏东坡遭贬谪时曾来此避难,并在此留下一方长一尺二寸、宽七寸的巨型砚台。乾隆皇帝下江南时,为寻访苏东坡遗迹,找这块巨型砚台,曾到此拜谒,并改“青龙寺”为“白云寺”。“白云寺”座落在“千字山”上。“千字山”比“紫蓬山”仅低半米,又名“千童山”、“千子山”,有清乾隆、嘉庆和民国年间的石碑为证。“千字山”双峰并峙,怪石嶙峋,松树茂密,景色优美。宜人的生态环境造就了这里宜人的气候,当地居民称之为“天然空调”和氧吧。清代李恩绶《循李陵山脚上千字山示同游》诗云:“前峰接后峰,一重复两重。云容含骤雨,秋意绘疏钟。怪石解扶客,好山纯是松。余行苦踯躅,安得一携筇。”短短几句写出了此山的特点、风貌和神态。

距“白云寺”不远的山腰处有口“四川井”,民间传说此井泉通四川,故名“四川井”。同学告诉我,据有关人士考证,光绪年间,紫蓬山东岩旧时住着一位名叫虚腹的高僧,是四川人。西庐寺主持通圆和尚请他来紫蓬山研究佛经。虚腹来此之后,常到千字山一带游玩,渴了即在此井汲水解渴,后人为了纪念他,便将此井命名为“四川井”。这样的说法还是比较可信的,当然,我们不是来此考证寻根,姑妄听之就可以了。

下山途中,同学对我们说,紫蓬山是近年政府着意开发的旅游景点,为了扩大知名度,合肥市人民政府和肥西县会同国家体育总局在紫蓬山举办过数次全国山地自行车比赛,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紫蓬山,而且紫蓬山不仅林茂景美,更兼植物品种浩繁,野生动物繁多,据调查,紫蓬山区有野生动物100余种,其中鸟类80种,大部分属中日两国政府保护候鸟及栖息环境协定中的保护鸟类,以鹭鸟为优势种群。

在山下,同学请我们品尝了地道的土菜。

官居从一品。

两江总督,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总管江苏(含今上海市)、安徽和江西三省的军民政务,官居从一品。

正式官衔为督办两江(即江南省和江西省)地方提督军务 、粮饷、操江、统辖南河事务。

清朝的地方行政制度实行的是督抚制。当时全国划分为23个省,每个省设一名巡抚,为主管一省民政的最高长官。总督权力比巡抚大得多,但与巡抚之间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总督和巡抚都是对上直接听命于皇帝。不同的是总督可以管数省,侧重军事,巡抚只管一省,侧重民政。当时全国设八大总督,分别为直隶、两江、闽浙、湖广、陕甘、四川、两广、云贵总督。

两江总督前身为顺治四年所设置的江南江西河南三省总督,总督府驻江宁(今南京)。 顺治九年,总督府一度迁往南昌,改名江西总督,不过很快恢复旧制。康熙元年,操江事务划归江南总督管理。康熙二十一年仍合,正式定名为两江总督。雍正元年,授与历任两江总督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之官衔。道光十一年起,两江总督兼管两淮盐政。 自同治五年起,两江总督兼管五口通商事务,授为南洋通商大臣。

清代同治前的总督署所在地具体在南京何处有待考证;清代同治三年(1864年)后总督署位于南京城正中(今南京总统府内),明汉王府旧址,太平天国天王府,民国时期辟为国民政府所在地,建国后先后作为江苏统战部、民革江苏中央、江苏省政协所在地,现为中国近代史博物馆。

由于清初江苏(含今上海市)和安徽两省辖地同属江南省,因此初时该总督管辖的是江南和江西的政务,因此号两江总督。太平天国运动之前其职位多由满人担任,之后汉人渐多。从康熙四年(1665)到宣统三年(1911),有影响的计80余人,98任,历247年。历代两江总督如于成龙、张鹏翮、史贻直、尹继善、陶澍、林则徐、裕谦、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刘坤一等皆为清代重臣。

1665-1668 郎廷佐 汉军镶黄旗人

1668-1673 麻勒吉 满洲正黄旗人

1673-1681 阿席熙 满洲镶红旗人

1681-1684 于成龙 山西永宁州人

1684-1687 王新命

1687-1688 董讷 山东平原人

1688-1694 傅拉塔 满洲镶黄旗人

1694-1698 范承勋 汉军镶黄旗人

1698-1700 张鹏翮 四川遂宁蓬溪金桥乡人

1700-1706 阿山 满洲镶蓝旗人

1706-1709 邵穆布 满族

1709-1712 噶礼 满洲正红旗人

1712 郎廷极 汉军镶黄旗人 郎廷佐之子

1712-1717 赫寿 满族

1717-1722 长鼎 满族

1722-1726 查弼纳 满洲正黄旗人

1726-1730 范时绎 汉军镶黄旗人 范承勋之子

1730 史贻直 江苏溧阳人

1730-1732 尹继善 满洲镶黄旗人

1732-1733 魏廷珍 直隶景州人

1733 高其倬

1733-1737 赵宏恩

1737 庆复 满州镶黄旗人

1737-1739 那苏图 满洲镶黄旗人

1739-1740 郝玉麟 汉军镶黄旗人

1740-1741 杨超曾 湖南武陵人

1741-1742 那苏图 满洲镶黄旗人

1742-1743 德沛(宗室)

1743-1748 尹继善 满洲镶黄旗人

1748 策楞 满族

1748-1751 黄廷桂

1751-1753 尹继善 满洲镶黄旗人

1753-1754 鄂容安 满洲镶蓝旗人

1754-1765 尹继善 满洲镶黄旗人

1765-1779 高晋 满洲镶黄旗人

1779-1786 萨载 满洲正黄旗人

1786-1787 李世杰

1787-1790 书麟 满洲镶黄旗人 高晋之子

1790-1791 孙士毅 浙江仁和人

1791-1794 书麟 满洲镶黄旗人 高晋之子

1794-1795 富纲 满族

1795-1796 福宁 贝子永固包衣

1796-1797 苏陵阿 满族

1797-1799 李奉翰 汉军正蓝旗人

1799-1803 费淳 浙江钱塘人

1803-1805 陈大文 河南杞县人

1805-1809 铁保 满洲正黄旗人

1809 阿林保 满族

1809-1811 松筠 蒙古正蓝旗人

1811 勒保 满族镶红旗人

1811-1816 百龄 汉军正黄旗人

1816-1824 孙玉庭 山东济宁人

1824-1825 魏元煜

1825-1827 琦善 满洲正黄旗人

1827-1830 蒋攸銛 汉军镶红旗人

1830-1839 陶澍 湖南安化人

1836/1839 林则徐 福建侯官人

1839 陈銮 湖北江夏人

(邓廷桢)江苏江宁人

1839-1840 伊里布 满洲镶黄旗人

1840-1841 裕谦 蒙古镶黄旗人

1841-1842 牛鉴 甘肃武威人

1842-1844 耆英 满洲正蓝旗人

1844-1847 璧昌 蒙古镶黄旗人

1847-1849 李星沅 湖南湘阴人

1849-1853 陆建瀛 湖北沔阳人

1853-1857 怡良 满洲正红旗人

1857-1860 何桂清 云南昆明人

1860-1865 曾国藩 湖南湘乡人

1865-1866 李鸿章 安徽合肥人

1866-1868 曾国藩 湖南湘乡人

1868-1870 马新贻 山东菏泽人

1870-1872 曾国藩 湖南湘乡人

1872 何璟 广东香山人

1872-1873 张树声 清合肥(今属肥西县)人

1873-1874 李宗羲 四川开县人

1874-1875 刘坤一 湖南新宁人

1875-1879 沈葆桢 福建省闽侯县人

1879-1881 刘坤一 湖南新宁人

1881 彭玉麟 湖南衡阳人

1881-1884 左宗棠 湖南湘阴人

1884 裕禄 满洲正白旗人

1884-1887 曾国荃 湖南湘乡人

1887 裕禄 满洲正白旗人

1888-1890 曾国荃 湖南湘乡人

1890-1894 刘坤一 湖南新宁人

1894-1895 张之洞 直隶南皮人

1895-1902 刘坤一 湖南新宁人

1902-1903 张之洞 直隶南皮人

魏光焘 隆回金潭人

1904 魏光焘 隆回金潭人

李兴锐 长沙浏阳人

1904-1906 周馥 安徽建德人

1906-1909 端方 满洲正白旗人

1909-1911 张人骏 直隶丰润人

去合肥旅游作文350字

我所生活的城市合肥有着优良的旅游资源,像号称“庐阳第一名山”的紫蓬山,就是个不错的去处,周末,约上几个朋友,乘车沿紫蓬大道一路观光...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