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微省颍上县卢氏家谱辈份排列?
这个各地分支不同。我们是江西南昌塔田(山东微山南阳卢堰)族谱 学贤可名善,曰厚宗之本; 克绍尚启承,中和传世永; 德光居赣昌,才华怀志刚; 宏振建新业,文武卫国强; 培仁道义广,诗礼显栋梁; 勤俭兴盛远,繁荣绪久长!共60字。可上中华卢氏网,有较详细的资料。
历史悠久
邵伯古称甘棠和邵伯埭,因东晋太元十年(公元385年)官封太保太傅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谢安于此筑 邵伯镇埭而得名,唐宋以后日益兴盛,是京杭运河线上闻名遐迩的繁华商阜。
历史变迁
明清时期设邵伯巡检司,辖24坊8辅;
民国元年(1912)至23年,设邵伯市,辖15庄5镇;
民国34年(1945年)12月至次年10月,中国***在邵伯建立政权,初置区政府,后建市政府,领辖邵伯、青云、蟾宫3镇及昭关、永桥、两渡、孙桥、水西5乡;
民国38年(1949年),邵伯再次解放,初设邵伯市政府,后设镇政府;
1952年9月邵伯镇政府升格为邵伯区政府,辖原邵伯镇及公路村;
1954年6月恢复邵伯镇机构,改称为邵伯镇人民委员会;
1958年9月建立江都县第一个人民公社——邵伯人民公社,为政社合一的行政机构,基层设8个工区;
1959年5月调整公社规模,划出丁伙地区;
1961年再次调整,辖5个居委会,2个大队,另建艾菱公社,辖18个生产大队;
1964年11月改邵伯镇人民公社为邵伯镇人民政府;
1968年9月,建邵伯镇革命委员会;
1973年4月,乡镇合并,艾菱、邵伯并为邵伯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
1981年5月,改公社革命委员会为公社管理委员会;
1984年5月,复名邵伯镇人民政府;
2005年5月行政区划调整,昭关、邵伯镇合并新建邵伯镇。
德陵从肇复孟登, 世万金印国仕守。 会进廷云起凤麟, 思德品级朝君上。 安邦定怀希圣明。 天子有志尊学孔, 方显儒宗建大成。 创开详训发科选, 道化亚州隽彦薰。 树正枝端琼叠灿, 根香本丽瑞兰盈。 富崇持教光先祖, 贵重书绅裕后昆。 修验齐家遗泽远, 簪缨百代运流芬。
4支。根据查询涝坡卢氏家谱相关信息得知,涝坡卢氏家谱共4支。民国二十五年出版的《重修莒志》,印证了《卢氏族谱》的记载真实可靠:若涝坡一支,一世为永忠,后分四支,分居城里后营、南关、城东西庄、淮河、鸡山、廓落坡、莫家屹,日照县山旺、梁山口、寺后等处,今传至十八世。卢,是临沂市莒南县东部的大姓,涝坡、坪上等乡镇,都有不少卢姓人聚居的村庄。
“邵伯”镇名的由来,邵伯还有一个别称,名叫“甘棠”或者是“邵伯埭”,因东晋太元十年(公元385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谢安于此筑埭造福于民而得名,百姓把谢安比作西周时的召公,为纪念谢安改原地名步邱为邵伯,古代“邵”和“召”同音,唐宋日益兴盛。当年广为植株的古甘棠,现在还有一棵(后人补栽),隐在邵伯老街之中。时值秋季,并不是甘棠开花的季节,只一些零散的叶子,悬挂在枝头。
如此,倒更显得古趣。(但也有人称宜阳县香鹿山镇甘棠村即为古召伯听政处原址,有清代河南尹张汉手书“召伯听政处”石碑于此。),据史料记载,邵伯最早称为“步丘”,在史料中记有陈胜、吴广起义时曾经过“步丘”。1600多年历史的积淀,使古镇邵伯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同时又造就了斗野亭,镇水铁牛、谢公祠、条石街、甘棠古树等十多处古迹,也留下孙觉、苏轼、苏辙、黄庭坚等文人墨客的传奇足迹。
如今的邵伯,是全国1887家重点镇之一,镇域面积为9861平方公里,人口近10万,辖2个国营场圃,2个居民社区,21个行政村,耕地面积7499公顷。区域优势十分明显,东临京沪高速公路,南卧扬粟高速和宁启铁路,西傍京杭大运河,北与高邮市接壤,淮江公路中贯全境,是江都区“一主两翼”发展战略的北翼,是镶嵌在长江运河边上的一颗明珠,是一座融入沿江、沿运开放、开发的旅游名镇,商贸重镇,交通要镇,经济强镇。 改革开放以来,邵伯镇凭借优越的区域优势,抢抓大开放、大发展先机,坚持以“工业强镇、建筑富镇、旅游美镇、科教兴镇”总揽全局,倾力打造“三区一业(即工业集中区、邵伯渌洋湖区、商贸集镇区、建筑安装业)”,经济建设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截止2009年,全镇拥有建筑总承包一级资质企业3家,列统企业58家,亿元企业21家。实现经济总量1769亿元,地区生产总值652亿元,财政收入1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168元,被评为十佳争先进位乡镇,工业集中区被评为扬州市十强乡镇工业集中区。先后被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江苏省新型示范小城镇”、“江苏省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示范镇”、“江苏省文明镇”、“江苏省百家名镇”、“江苏省群众文化先进镇”、“江苏省卫生镇”等荣誉称号。
渌洋湖村被确定为江苏省新农村建设示范点。 2010年以来,镇党委、政府提出了“大干三五年,建设新邵伯”的宏伟战略目标,着力在工业转型升级、高效农业发展、旅游开发建设、城乡环境改善、和谐社会建设上取得新突破。致力打造实力邵伯、人文邵伯、生态邵伯、精致邵伯、幸福邵伯,努力把邵伯建设成为沿运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全市城乡统筹发展的领头雁。 明清时期设邵伯巡检司,辖24坊8辅;
民国元年(1912)至23年,设邵伯市,辖15庄5镇;
民国34年(1945年)12月至次年10月,中国***在邵伯建立政权,初置区政府,后建市政府,领辖邵伯、青云、蟾宫3镇及昭关、永桥、两渡、孙桥、水西5乡;
民国38年(1949年),邵伯再次解放,初设邵伯市政府,后设镇政府;
1952年9月邵伯镇政府升格为邵伯区政府,辖原邵伯镇及公路村;
1954年6月恢复邵伯镇机构,改称为邵伯镇人民委员会;
1958年9月建立江都县第一个人民公社——邵伯人民公社,为政社合一的行政机构,基层设8个工区;
1959年5月调整公社规模,划出丁伙地区;
1961年再次调整,辖5个居委会,2个大队,另建艾菱公社,辖18个生产大队;1964年11月改邵伯镇人民公社为邵伯镇人民政府;
1968年9月,建邵伯镇革命委员会;
1973年4月,乡镇合并,艾菱、邵伯并为邵伯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
1981年5月,改公社革命委员会为公社管理委员会;
1984年5月,复名邵伯镇人民政府;
2005年5月行政区划调整,昭关、邵伯镇合并新建邵伯镇。
邵伯城隍庙位于邵伯镇镇北,明洪武三年建。原为搜盐所,明季所移于仪征,镇人捐资以遗址建庙祀城隍。历史上的邵伯城隍庙,殿宇巍峨,气势宏伟。
第一进山门殿,第二进四值曹公殿,殿内供奉四大功曹的神像,殿旁有厢房五间。第三进审事厅,两侧有七八间执事用房。
第四进正殿,整体布局合理,结构严谨,疏密得当,刻镂精致,纹饰典雅。正殿供奉城隍爷神像,金脸,五绺胡须,神态儒雅。腰系玉带,脚蹬乌靴,头戴钩金彩冠,身着绣花红袍。正殿廊柱上有一楹联:作事奸邪任尔焚香无益; 居心正直见吾不拜何妨。 据史料记载,早在宋代之前,就沿运河设市里,成为运河古镇之一,到清乾隆已是万家灯火、商旅如织的重要商埠。现在邵伯现在还保存着苏北、苏中地区少有的条石街,它是邵伯的一张名片,有不少的**、电视剧到此拍摄,是不可多得的影视基地。
建于康熙年间的古街,南北走向与运河平行,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条石头街宽不足25米,全长1500公尺,全由整块的青条石铺就,中间交叉横排,下有砖砌水下道,两旁为竖条石,设有阴中和地沟。在街的南北两头砌有圆门,上有更楼,设有木制栅栏,非常古朴壮观,南北两圆门是南乡、北乡居民进镇的必经之路。
南园门更楼叫“青云楼”,又叫“文昌楼”即取“青云得路”之意。现还保存有门楼上的石头一块。北园门上更楼叫“真武楼”,镇民是想得到真武大帝的庇护,求个国泰民安。
邵伯因运河而生存,水上运输异常繁忙,因而各码头,不仅多,而且各具功能。沿古镇市中心向西,拾级而上,就能看到大运河线上远近闻名的货运码头——大马头。人们称它为“运河第一渡”,“水上城坊”,大马头对岸就是古代的潘家古渡,与河西大街遥遥相望。运河兴旺,邵伯繁荣,大马头自然成为运河线重要商埠之一,而且素有“镇江小马头,邵伯大马头”的美称。
据查,现今邵伯铁牛、运河码头等遗迹被列入大运河申遗正式名录 江都区邵伯镇斗野亭,始建于宋熙宁二年(1069),因亭的位置“于天文属斗分野”而得名。斗野亭雄踞高丘,面临邵伯湖,凭眺湖光浩渺,远观帆影点点,近看田家炊烟,都有无穷的乐趣。数百年来,斗野亭吸引了诸多文人墨客来此观景赋诗,尤以北宋年间文人为最,孙觉、苏轼、苏辙、黄庭坚、秦观、张耒等来此作诗,堪称绝妙。
最先来的是孙觉(高邮人),曾竭力提拔秦观,并将其介绍给苏东坡,高邮文游台便是当年苏轼、秦观、孙觉、王巩饮酒论诗之所。如果说文游台是他们会聚的史册,那么斗野亭即是他们友谊的丰碑。孙觉写的是五古:“淮海无林邱,旷泽千里平。一渠闲防潴,物色故不清。老僧喜穿筑,北户延朱甍。檐楯斗杓落,帘帷河汉倾。平湖杳无涯,湛湛春波生。结缆嗟已晚,不见芙蓉城。尚想紫芡盘,明珠出新烹。
平生有微尚,一舟聊寄行。遇胜辄偃蹇,霜须刷澄明。可待齿牙豁,归欤谢浮荣。”从孙觉的诗可看出斗野亭确实怡人。首先是气势雄伟。“檐楯斗杓落,帘帷河汉倾”,结构仿佛天上落下的北斗星,其帷幕犹如天上倾泻的银河。其次是周围的景色美,邵伯湖内荷花盛开,藕香洋溢,如果在斗野亭上,面对湖水,吃上“紫芡”、喝上“新烹”,其乐何及?即使他这个老翁也陶醉其间了。 清朝康熙年间,淮河水灾,江苏扬州市邵伯镇南更楼决堤,决口长达180米,水深13米多,康熙皇帝见到奏章,大为震惊,责令漕河总督张鹏翮迅速堵塞决口。因决口太深,一时难堵,故避开决口,开越河一道,自仓巷口向西折南至南大王庙接运河,又筑南北二坝。康熙四十年,朝廷在淮河下游至入江处共设置了十二只动物,即“九牛二虎一只鸡”,安放于水势要冲,以祁镇水。
如今“鸡飞虎跑”,只剩下几只铁牛散落于河堤上,邵伯铁牛便是保存比较完好的一只。邵伯铁牛长198米,高110米,腹空,横卧在厚约10公分的联体铁座上铸工精细,造型生动,重约2吨。咸丰二年《甘棠小志》作者董恂,奉命督运楚南漕粮路过邵伯,见邵伯铁犀尚完整,独无铭,特补撰曰:“淮水北来何泱泱,长堤如虹固金汤。冶铁作犀镇甘棠,以坤坎柔克刚。容民畜众保无疆,亿万千年颂平康”。
邵伯铁牛铸于清康熙年间。距今已300余年。据说千里运河线上共有九牛二虎一只鸡。但保存完好者仅邵伯铁牛而已。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淮河再闹水灾。邵伯镇南更楼决堤,决口长180米,深13米,漕运一度中断。康熙帝接到奏章,大为震惊,责令刚刚接替病逝的于成龙(小于成龙,康熙年间另有一被康熙赞为“天下廉吏第一”、电视剧《一代廉吏于成龙》的同名于成龙)任河道总督的张鹏翮前往治理。可是,因为决口太深,一时难以堵住,只得避开决口,开越河一道,自仓巷口向西折南至南大王庙接运河,又筑南北二坝,始得控制。
康熙四十年(1701年),朝廷在淮河下游至入江处设置十二只动物塑像,即“九牛二虎一只鸡”,安放于水势要冲,以期镇水安澜,同时亦作为水位测定之标识,人们通过水位上涨到动物脚、身、颈的位置,判断水患发生的可能性。
这其中,九牛放置于涟水东门外、三河闸、高良涧、洪泽湖、高邮马棚湾、邵伯、瓜洲等地;二虎实为石雕壁虎,置于扬州壁虎坝;一鸡则在江都昭关坝稽家闸石壁之上。 邵伯是全国1887家重点镇之一,镇驻地建成区面积55平方公里,有甘棠路、银杏路、建设路、工农南路、美食街、邵伯老街等主街道,其中甘棠路全长16公里,为镇区主街道;邵伯老街全长15公里,为明清条石街;美食街新建店铺83间19360平方米,是品尝邵伯龙是的好去处。有2万平方米市民广场,有东花园别墅区,桃园、银杏、工农等新型住宅区。有明清古居10余处。邵伯东临京沪高速,南卧扬溧高速和宁启铁路,西傍京杭运河,淮江公路327省道穿境而过,公路、水运四通八达,十分便捷。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伯镇下辖村委会包括甘棠社区居委会、银杏社区居委会、苏油社区居委会、公路村委会、马荡村委会、孙桥村委会、谢楼村委会、艾菱村委会、南渡村委会、崔桥村委会、梁庄村委会、昭关坝村委会、新建村委会、京杭村委会、北祥村委会、东南村委会、戚墅村委会、红岭村委会、运东村委会、渌洋湖村委会、渔业村委会、粮食原种场村委会、水产养殖场村委会、高蓬村委会、镇南村委会。
» » 寻卢氏家谱研究者
当前离线
UID577674 帖子8 精华0 积分8 阅读权限10 在线时间13 小时 注册时间2008-11-8 最后登录2010-7-21
帖子8 精华0 红网币65 经验52 威望0 魅力0 注册时间2008-11-8
发表于 2010-6-19 14:43
|
寻卢氏家谱研究者
本人华容卢氏后裔,我家收藏有一套范阳卢氏家谱,共12本。据我初步考证,此谱系清朝嘉庆庚午年(1810年)我们湖南岳阳的卢氏儒公后裔合修的七县通谱,记录了当时岳州府(现在的岳阳)范围内七个县(清朝时期岳州府是不是辖七个县我没有考证)的卢氏后裔。谱上具体有如下支系:
大城池毅公支下世系
岳城万俸支下世系
华容新铺讃公支下世系
景聪公茅源房世系
道人矶隆公景聪支下世系
枧关胜公支下世系
黑神堂能公支下世系
楠木桥胜公支下世系
石垅源盛公房支下世系
闾叚聪公沈氏世系
闾叚聪公湾屋东头世系
降港景聪沈氏卢纳公世系
鲁源添爵支下世系
胡家坡尔盛公支下世系
鲁源玉井公支下世系
土城后关支下世系
土城冲庆襄公性房支下世系
闾叚海公登荣房支下世系
烈爵公有序房支下世系
景星房函公支下世系
必海公本房支下世系
卢家叚钊房支下世系
卢家叚广公通房支下世系
港头市慎房支下世系
闾叚分支姚家湾世系
丁家坊夷公支下世系
楠木关必忠直下世系
本人系华容新铺讃公支下世系后裔,我分析前面的应该是地名如:华容新铺、大城池、岳城、道人矶等,其中大部分是一些老地名,我们一般人都搞不清楚了。后面的应该是始祖名字如:讃公、池毅公、隆公等。由于这套家谱有100多年历史了,保管不是很好,内容也不一定完整。据我的前辈考证这套谱是卢氏二修家谱,我们三修家谱上对这次修谱有记载,“……国朝定鼎乾隆时 宠光公始创谱牒序世次变昭穆穹源竟委备载详明越嘉庆庚午(1810年)我儒公后裔合修七县通谱 凡属一脉相承者 无不搜罗采辑汇篡成编 虽巽地俨若同堂 虽分形不啻一体 所谓一本散为万殊万殊归诸一本者 正此意耳咸丰己未(1860年)晴江新焕诸君子又继起而修之 距今四十余载其间生卒众漫然无纪 兵焚后徙靡常使不再行刊续势必视一家如秦越等骨肉如途人 迩来族众屡议三修未果 犹幸今秋(1904年)时和岁稔房弟 竹峰 廷卿哲中儒文及钦安辉纶应宗锦文茂富正喜鸿发道高等咸以谱事相商余欣然曰此盛举也援按丁派亩歙费与工讵草册就 而竹峰逝矣 余悲感交集复讨论修饰寿诸棘黎仅数月谱己告成……光绪三十年(1904年)甲辰岁仲春月谷旦”。译解白话为:“…乾隆鼎盛时期,宠光公开始谱牒,到嘉庆庚午即一八一0年,儒公后裔合修七县通谱。并归定:凡是卢氏一脉相承的都要搜集编揖。虽然是巽地也要视若同堂,万殊归诸一本,是此意念。至咸丰己未即一八六0年晴江公新焕公等诸君子又想继续修谱,因当时己相距四十多年,在这个时间里生的,死的众多,无记载,加之兵灾焚毁和迁徒,常使多年不再行刊。造成一族如秦越,骨肉之亲如路人。后来族众多次意想三修其谱,但无结果。有幸一九0四年秋,竹峰廷卿,哲中,儒文和钦安,辉纶,应宗,锦文,茂富,正喜,鸿发,道高等合议修谱相商。都认为此为盛举。于是商议按人丁田亩派粮,捐款。不久就将草册就成,而此不幸,发起人竹峰去逝,经悲感交集后,诸君继续讨论复修。经数月谱己告成于光绪三十年甲辰(一九0四年)仲春。”
我不知道这套家谱的价值有多大,如果哪位对此有兴趣可以和我联系,我的qq:471460531。
GMT+8, 2010-7-26 06:11, Processed in 0058118 second(s), 8 queries
安微省颍上县卢氏家谱辈份排列?
本文2023-09-22 13:52:47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64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