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姓提的吗?

栏目:资讯发布:2023-12-08浏览:2收藏

有姓提的吗?,第1张

问题一:谁知道哪里有姓提的? 提[提,读音作读dī(ㄉㄧ),不可读作tí(ㄊㄧ)]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勇士提弥明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第二个渊源:源于匈奴族,出自汉朝时期匈奴族挛提氏大川于冒顿,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第三个渊源:源于姒姓,出自汉朝时期象林县功曹区连之子区逵,属于汉姓夷化又汉化改姓为氏。

二各支始祖:

提 兴:原籍杨州府仪真卫。提兴甚骁勇,曾随明太祖朱元璋灭元朝,定都金陵,以功封武德将军,授河间(今河北沧州河间)、大同、沈阳三卫都指挥使,因而迁居河间,为沧州提氏始祖。

问题二:有没有人知道“提”姓,或者姓“提”的? 提拉米苏

问题三:中国有‘提’这个姓氏吗 当然有呀,提提姓起源于春秋时期,系晋国勇士提弥明的后代。历史名人:提桥,河北河间人,明代天启年间进士,入清后,曾任刑部侍郎等职。

问题四:有姓提的吗?? 游戏 《空之轨迹THE3RD》 有个叫提妲的小女孩

问题五:百家姓里有姓问的吗 问姓是源自于中国的一个姓氏,未被收入宋版百家姓。姓氏渊源

源于子姓  出自商汤后裔苑氏衍派问弓氏、问薪氏,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据史籍《姓苑》记载,“问氏,系问弓氏、问薪氏之后所改。”苑氏,来源于中国奴隶制商王朝(公元前1562~前1066年)。自商汤建国到商纣王灭亡,商王朝共历四百九十余年,十七代,三十一王。

商王朝,商汤始建都于亳(今山东曹县),之后有五次迁都,到盘庚时期(公元前1312~前1285年)最后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之后,商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有了发展,特别到了武丁统治时期(公元前1271~前1213年)的五十几年间,商王朝处于强盛颠峰。

商王武丁在公元前1168年封其子文至苑(今河南新郑),为苑侯,其后代子孙以先祖爵名为氏,称苑氏。时间约,距1998年约3166年。

苑氏一族的早期分布范围,可以从商朝武丁王及以后的商王朝统治范围来确定。武丁时期商王朝强盛,不断对外用兵,商的疆域日益扩大。据资料记载,其疆界西至陕西城固、山西万楼永和地区,北至邯(今河北涞易),南至湖北黄坡、江西清江,东至山东曲阜、泰安附近。因此,苑氏族人居住分布很广,主要在今河南、安徽、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湖北、江西等省境内。

在商以后三千多年的历史变迁中,苑氏的后代又以封官、分家封地、居住迁移等分衍出其他姓氏。据史籍《古今姓氏书辨证・党固传》中记载,有许多姓氏皆出自苑氏,其单姓有劝氏、运氏、艺氏、毳氏、故氏、暮氏、住氏、据氏、幽氏、氏、泽氏、奥阝(郁氏)、圃氏、叙氏、咀氏、矢氏、履氏、亲氏、陇氏、勇氏、辩氏、遣氏、铣氏、衍氏、启氏、科氏、人氏、政氏、悼氏、北氏,其复姓有问弓氏、问薪氏、王里氏、虎夷氏、牟孙氏、平陵氏、平宁氏、羌兀氏、霜乡氏、新和氏、新孙氏、固孙氏等。

商汤时期,浮朝以都城所在为核心布设军事要塞,以卫王畿。其军事要塞近都者多为环形分布,称腕弓(近弓);其军事要塞远都者多在边境,呈星形分布,称深弓(远弓);处于二者之间地带设置的军事要塞,为扇形分布,称问弓(中弓)。

商汤后裔问弓氏,即为掌管中弓军事力量的大夫,其后裔有以其官称“问弓”为姓氏者,称问弓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问氏者。源于姬姓  出自西周初期周武王给大司寇苏忿生的封地温邑,属于避难改姓为氏。

据《宝应问氏家谱》记载,江苏扬州地区的一支问氏,系由温氏改姓而来。

温氏源于西周时期的温国。据史籍《广韵》、《万姓统谱》等记载,西周初期,苏忿生在周朝任司寇,被封在温邑(今河南温县),称温侯。

周襄王姬郑二年(晋惠公姬夷吾元年,公元前650年),温国被北狄人攻灭,国君温子逃往卫国,称为温氏。后来晋国大夫至(温季子、昭子)率军攻灭了狄人,温国邑地就成为了至的封邑。

春秋中叶的周简王姬夷十一年(公元前575年)农历6月,至在“鄢陵之战”中(今河南鄢陵)指挥晋军打败了强大的楚军,声威显赫,成为晋国执政上卿,从此氏一家三族权倾朝野,史称“三秉政”,结果引起其他晋国卿士大夫们的嫉妒。据典籍《国语・晋语》记载,晋文公姬重耳时期,“胥、籍、狐、箕、、、柏、先、羊舌、董、韩,掌近官。”因此,到了晋厉公姬寿曼执政,便对氏一族专权国政极为不满,就想找个借口除掉国中的这些强宗大族。

有一次,晋历公带着群臣去打猎,至打到一头野猪,便派人给晋历公送去,不料却在半途被晋历公宠幸的寺人孟张夺去,至大怒之便下一箭射死了孟张。晋历公不明究竟,对此大为恼火,愤声说道:“季子欺余!(这老家伙欺负到我头上来了)”遂决定除掉氏>>

问题六:现在有姓“提”的人吗? 应该有吧

问题七:中国有‘提’这个姓氏吗 没有姓提的

问题八:中国有姓问的吗 问,读音作wēn,不可读作wèn问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三千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七百八十八位,以东莞、庐江、辽东、太原、襄州、郯郡、襄阳、宝应、桓州为郡望。今安徽省的淮南地区,内蒙古自治区的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河北省的承德市围场地区、保定市望都区,甘肃省的陇南市徽县,浙江省的宁波市余姚市,山西省的汾阳市、交城市、吕梁市临县,河南省的漯河市,湖北省的荆州市,重庆市,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市,江苏省的苏州市、扬州市宝应场,山东省的临沂市郯城县,陕西省的渭南市白水县,台湾省等地,均有问氏族人分布。

问题九:有姓问的名人吗.谁啊 40分 问

问姓,姓苑记载此姓系问弓氏,问薪氏之后改为问氏,襄州人;然据宝应问氏家谱问姓系由温姓改姓而来。可见问姓至少有两个来源。名人还真没有!!!

姓氏源流

第一支源出子姓。商朝后期,商王武丁封其子子宋于宋,封地在今河北赵县北,伯爵侯国。周武王灭商,也灭了与商王同姓的宋国。周成王时,周公旦平定殷侯武庚和三监叛乱之后,把古宋国之地封与微子启之孙稽,为宋公,以奉商祀。微子启为帝乙的庶长子,商纣王之兄,在平定殷侯武庚和三监叛乱中立有大功。宋公稽之子丁公申继位后,宋国南迁到商汤故地商丘,即令河南商丘。宋襄公时,宋国已成为天下诸侯之盟主,春秋五霸之一。至宋悼公时,宋国衰落而东迁于彭城,即今江苏徐州。到公元前286年,齐国灭宋,子孙遂以国为氏。从商王武丁封宋算起,子姓宋氏起源的历史至少有3 200年,国灭后普遍使用宋氏的时间也有近2 300年。

第二支源出外族的改姓。宋姓的血系一直比较单纯,直到五代时才始有外族基因的流入,即五代时湖南西部沅陵地区的辰州蛮酋的宋氏,北宋时西北的西夏国的党项族的宋姓,清朝时满洲八旗姓嵩佳氏族后来的全部改姓宋,组成宋姓的这三支均出自少数民族。唐宋以来,外来民族的不断加入并同化,宋氏家族变得庞大起来。

微子墓:在微山岛

西部的凤凰台上,高10米、宽约8米。墓前有石碑四块,虽经风雨剥蚀,斑苔苍苍,碑文仍依稀可辨。当中主碑为汉丞相匡衡所立“殷微子墓”四大字属南昌尉梅福篆书。碑额上的“仁参箕比”四字系侍中般伯所题。

二、 迁徙分布

在商、周、春秋、战国一千多年中,宋氏一直活跃在河北、河南和山东等北方地区。汉晋南北朝时,宋姓已经播散于山西、陕西、甘肃、湖北、安徽、江西、浙江等地。唐宋时期,宋氏已扩展到四川、广西、湖南、广东、福建等地,尤其盛兴于陕西地区。清初进入台湾省。 宋朝时期(公元960-1279年),宋姓大约有88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1,排在第十六位。陕西为宋姓的第一大省,约占全国宋姓总人口的19.4,占陕西总人口的4。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陕西、河北、四川、河南,这四省宋姓占宋姓总人口的67;其次分布于山西、浙江、山东,这三省的宋姓又集中了16。全国形成了秦川、冀豫两个中心的宋姓人口聚集区,宋姓主要生活在北方地区。 明朝时期(公元1368-1644年),宋姓大约有54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57,为明朝第三十七位姓氏。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宋姓人口增长是负值,600年中宋姓人口净减少了33万,是中国常见姓氏中减少人口最多的姓氏。面对战乱和屠杀,受害群体首先应是主力在北方的人群,宋姓是北方地区姓氏,自然受到最惨重的损失。山东为宋姓第一大省,约占总宋姓人口的17.1。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江西(15.3)、浙江(13.5),这三省的宋姓大约占宋姓总人口的46;其次分布于山西、江苏、河北,这三省的宋姓又集中了25。宋、元、明600余年,宋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东南、南方迁移。南方宋姓在这600年中有了长足的发展。全国重新形成了鲁冀、赣浙苏北南两大块宋姓人口聚集地区。 当代宋姓的人口已达972万,为全国第二十二位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81。从明朝至今近600年中宋姓人口由54万激增到近972万,近18倍之多。明朝的平均人口接近9 300万,当代的人口按12亿计,人口增长了13倍。宋姓人口的增加速度高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近1 000年宋姓人口增加率是呈"V"形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四川、河南、河北四省,大约占宋姓总人口的44;其次分布于黑龙江、安徽、江苏、湖北,这四省又集中了24。山东居住了宋姓总人口的15,为宋姓第一大省,占省总人口的1.6。全国形成了鲁冀豫、四川、黑龙江三块高比率的宋姓区域。在这近600年间,宋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了很大的区别,尤其是由东部向华中、华北的回迁已经大于由北向南和东的迁移,同时,向西南、东北的移民已经成为重要的流动方向。 当代宋姓的分布频率 宋姓人口单位面积内密度最高的地区在山东东部、江苏北部、黑龙江、辽宁大连地区、四川成都地区,每平方公里的宋姓人口达到3.3人以上,有的地区高达7人以上。宋姓分布密度示意图(见彩图5.2.4A)表明:密度最高的(3.3人以上/平方公里)地区占国土面积的4.9,宋姓人口大约214万;2.2-3.3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9.8,宋姓人口大约249万;1.1-2.2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24.3,宋姓人口大约356万;0.1一1.1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40,宋姓人口大约146万;不足0.1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21,宋姓人口大约7万。宋姓分布很广,但不均衡。宋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见彩图5.2.4B)表明:宋姓在华北、四川和东北地区是比较常见的姓氏之一。宋姓在山东东部、黑龙江、吉林东北部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达最高,在1.4以上,有的达到2.5以上,其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5.6;山东西部、晋冀豫、陕甘宁大部、苏皖鄂川大部、辽宁、吉林西部、内蒙古中和东部,宋姓频率在0.7一1.4,其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28;云南、贵州北部、四川东部、湖南北部、湖北南部、江西、福建西北部、浙江大部、台湾东南部、青海东部,宋姓频率在0.35一0.7,其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19.4;宋姓在其他地区的频率不足0.35,其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47,其中频率不足0.1的地区占了28。 血型分布特征 宋姓人群的血型分布总的是:O型305万,占31.3;A型276万,占28.4;B型297万,占30.6;AB型94万,占9.7。宋姓总人口972万。 山东、江苏北部、安徽北部、河北东南、四川成都地区、黑龙江、辽宁大部、吉林是宋姓常见的地区,约占国土面积的14.7,宋姓463万,约占全国宋姓人口的47.6。O型142万,A型130万,B型144万,AB型47万。 华北大部、四川其他地区、浙江北部、江苏南部、安徽南部、陕甘宁地区,约占国土面积的24.3,宋姓356万,约占总宋姓人口的36.6。O型112万,A型102万,B型109万,AB型33万。其他地区为宋姓分布较少地区,约占国土面积的61,宋姓153万,约占宋姓总人口的15.8。O型51万,A型44万,B型44万,AB型14万。 三、 郡望堂号堂号 宋氏的堂号主要有"玉德堂"。宋朝时期,宋祁和胞弟宋痒一同中了进士。宋祁礼部考试第一,官至兵部尚书,著《玉楼春词》,有"红杏枝头春意闹"的名句,人们叫他"红杏尚书"。人称"二宋"或"大宋"、"小宋"。

郡望

宋姓郡望主要有京兆郡、西河郡、广平郡、敦煌郡、河南郡、弘农郡、扶风郡、乐陵郡、江夏郡等。其中,西河、广平、敦煌、河南、扶风为古代宋氏五大郡望。

京兆郡:汉武帝太初元年设京兆郡,下辖十二县。三国时魏置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市)。大约在今天的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的地方。此支宋氏,为后汉侍中宋弘之族所在。

四、 家乘谱牒

五、 历史名人

战国时,楚国有辞赋家、《九辩》的作者宋玉。

秦代有燕人宋无忌,曾经为秦始皇作仙方,其后有宋义,为楚怀王上将军。 西汉时,宋义之子宋昌,任中尉。 东汉有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宋弘,豫章(今江西南昌)人宋度,南阳章陵(今河北北枣阳县南)人宋衷。

晋代有青州(今山东淄博东北临淄镇北)人宋益,敦煌(今属甘肃)人宋矩,沛国人宋处宗。

南北朝时期,宋昌的13世孙宋恭,任前燕河南太守,徙居广平(今河北鸡泽县东南);另有南齐钱唐(今浙江杭州)人宋广之。

宋姓名人除上述者外,还有很多。北魏有敦煌人宋云,曾和惠生同赴西域。唐代,有诗人宋之问;政治家宋憬,曾在睿宗、玄宗朝两次任宰相,能革除前弊,选拔人才,使百官称职;还有唐文宗时宰相宋申锡。北宋有文学家、史学家宋祁,其兄宋庠亦为文学家,二人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还有文学家、史地学家宋敏求。北宋末年农民起义领袖宋江。南宋有宋慈,曾任广东、湖南等提点刑狱官,为案着重实地检验,他所编的《洗冤集录》,是世界最早的法医学专著,对法医学的发展起了重大贡献。明代有文史学家宋濂,书法家宋克,科学家宋应星,文学家、藏书家宋懋澄,李自成的军师宋献策。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一书,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名著。清代有诗人宋琬、宋湘,经学家宋翔风。近现代有民主革命家宋教仁、宋任穷,戏剧家宋春舫,国民党财阀宋子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

  孙姓的历史悠久,姓源的头绪很多,中华孙姓之根系,吸收这各时期、各地方、各民族之血脉,其发展有如川溪之汇聚,纷繁宏观。先秦时期的卫、齐、楚、吴、晋、郑、秦,中原许多诸侯国都已出现孙氏。秦汉以降,时有家族通过改姓、赐姓诸途径,成为孙氏族人。唐宋以后,许多少数民族在汉化过程中,又有相当部族加入孙姓行列。明初,政府要求将复姓更为单姓,这样又有一批带孙字的复姓氏族变为孙姓族的一员。概括起来,主要有五大来源:

  一、先秦时期孙氏的三支主干

  根据唐宋时期有关谱牒和史籍的概括,孙氏在先秦时期主要有三支主干。

  1、姬姓卫国孙氏

  卫国姬姓乃周文王之后。唐代林宝《元和姓篡》卷4“孙”姓载:“周文王第八子卫康叔之后,至武公和生惠孙,惠孙生耳,耳生武仲,以王父字为氏。”武仲以其祖父名字“惠孙”中的“孙”为姓氏,称孙武仲,于是卫国孙氏产生。

  卫康叔,姓姬名封,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八个儿子,周武王姬发灭商后,原封于康(今河南禹州市西北),史称康叔封。周公姬旦平定武庚叛乱后,把商原来统治的部分地区及殷民七族又分封给康叔,以商的旧都朝歌(今河南淇县)为都城,以监管商的余民而建立为国。卫国位于今河南北部,还拥有河北南段和山东西端的部分地区。卫康叔遵循哥哥周公的谆谆劝导,以文王“明德慎罚”的政策治理国家,卫国颇有起色而成为当时的大国。

  卫康叔的八世孙卫武公,名和,是西周末、春秋初年的卫国国君,约公元前812年—758年在位。武公四十二年(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周都镐京(今山西长安),杀了周幽王。卫武公与晋文侯、郑武公、秦襄公合兵帮助周王室平定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叛乱,并护卫周平王东迁雒邑(今河南洛阳),被周平王赐为公爵。卫武公姬和勤修政事,国泰民安,颇受百姓拥戴,是当时最有名的诸侯。武公有子名惠孙,惠孙有子名耳,为卫上卿,食采邑于戚(今河南濮阳县北),姬耳有子名乙,字武仲。依据周的宗法制度,诸侯国国君的儿子称公子,孙子称公孙,公孙之子离其嫡长大宗之血缘已略疏远,而可以其祖父(父王)的字为氏,另外繁衍出一支宗族的支脉。这样,武仲便以其祖父惠孙的“孙”字为姓氏,是谓孙乙、孙武仲、卫国孙氏便如此从姬姓分离出来。

  姬姓可谓中华民族中最为古老的姓氏之一,古史传说中的华夏部族,以两大部落首领皇帝和炎帝而著称。皇帝便是姬姓,号轩辕氏,因居住于姬水旁,而后得了姬姓,是为皇帝氏族。炎帝为姜姓,号神农氏,因居住于姜水旁,而得了姜姓,是为炎帝氏族。姬和姜都从女为姓,其作为氏族的标志,反映出原始部落以女性所繁衍子女的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组织结构。一些学者推断出皇帝氏族的发祥地大约在今陕西的北部,而炎帝始祖约在山西省西部偏南的地方,两部落相距并不很远,乃至婚姻相通。

  周氏兴起在渭水中游黄土高原上的一个古老部落。而周王的姬姓,据有关传说,似乎又可推导出是嫡系的“炎黄子孙”。周代先祖称弃,号后稷,相传是帝喾的儿子;帝喾相传又是黄帝的儿子玄嚣的后裔,号高辛氏,娶有邰氏之女姜螈而生弃。姜螈姓姜,应属炎帝氏族系统,这样,弃便是黄帝氏族和炎帝氏族通婚所结之果。自后稷十几代传至公刘,迁居于豳(今陕西旬邑县),再九传至古公亶父,迁居于戚山脚下的周原(今陕西岐山县)。自文王姬昌即位,周日益强大,武王姬发终于灭商而一统天下。而周文王的十二世孙中的一支,以祖父之字为氏,改姓孙,主要生活于其采邑地:戚(位于今河南濮阳县北面)。

  2、芈姓楚国孙氏

  宋代欧阳修、宋祁撰的《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说:孙氏“出自芈姓。”楚蚡冒生王子章,字无钩,生蒍叔伯吕臣,孙蒍贾伯羸生艾猎,即令尹叔敖,亦为孙氏。”及出国的最高级别官员:另尹孙叔敖,为楚国孙氏的源头。

  芈姓为先周时期的楚国国姓。楚人的族源有中华华夏说、东夷蛮族说、土著三苗说等,其实楚民族是中原华夏族的一支与周围土著居民不断杂交蕃衍而形成的,楚文化便是华夏文化与蛮夷文化融通汇合而结出的果实。

  屈原的《离骚》开头就说:“帝高阳之苗裔”,自称是中原高阳氏的后裔。高阳氏即我国传说时代的三皇五帝中的五帝之一,炎黄联盟中的重要首领:颛顼。据司马迁《史记》所载,颛顼是皇帝之孙,是当时的一位华夏族部落首领。其后裔的一支称祝融,氏族繁衍分为八姓,临江水与蛮族杂居。祝融后代陆终娶鬼方之女,该女怀胎十一年而不分娩,于是剖腹产,开左肋生出三人,开右肋又生出三人,第六子叫季连,其分支为芈姓,乃楚人的先祖。

  在商朝时期,由于中原斗争的激烈,季连部族逐步南迁到达汉水流域。而当地苗族部落的归附,楚人先祖又与三苗土著居民不断融合,力量不断强大,季连后裔中最著名的人物为酋长鬻熊。此时商纣王的统治极为残暴,为求得楚族的生存与发展,鬻熊决定投靠周族,并在营救周文王与协助周武王讨伐纣王的过程中立下许多功劳。周成王时封功臣后裔,便将鬻熊的曾孙熊绎封为子爵,建立楚国,疆域位于今豫西南和鄂北地区。因为鬻熊的历史功绩,及其对楚族社会的影响,从此开始,楚国国君改为熊为姓氏。

  蚡毛是春秋初期的楚国国君,姓熊名眴,号蚡冒,其子蒍章,在当时楚国的外交事务中发挥过重大的作用。《通志·氏族略》云:“蒍章食邑于蒍,故以命氏。”这样,蒍氏也逐步发展为楚国的一个望族,见于《左传》的有关人物也不少。蒍章之子蒍吕成,字叔伯,楚成王时曾被任命为令尹。其孙蒍贾,字伯羸,幼年即出入楚王宫廷,评议政事,楚庄王时任工正。蒍贾之子蒍敖,字艾猎,即楚国著名的贤臣:孙叔敖。其后代便以孙为氏,楚国的孙氏一族由是产生和繁衍。

  3、妫姓齐国孙氏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说:孙氏还有一致,“出自妫姓。齐田完字敬仲,四世孙桓子无宇,无宇二子:桓、书。书字子占,齐大夫,伐莒有功,景公赐姓孙氏,食采于乐安。”这是说齐大夫陈书有战功被赐孙姓,乃为齐国孙姓的由来。

  妫姓与姚姓同为虞氏部落之姓,相传舜生于姚墟而得姚姓,居于妫而得妫姓,为河流弯曲处,妫即妫水,在今山西省永济县南,源出历山,注入黄河。舜的族源,存在两种说法:《史记·三代世表》中说,舜是皇帝族的后代;而《孟子》说:“大舜,东夷之人也。”从各类古史记载分析,舜的出声地、居住地、生产作工之处,既有山西、河南诸中原地区,也有山东、浙江诸东夷之地。是否可以如此推测:舜族及其子孙,应是中原华夏族之一支与东夷部族融合杂交而产生的后代。

  田完是舜的后裔虞阏父之子妫满的后代。周武王伐商时,虞阏父为周族陶正之官,执掌陶器的生产,管理从事制作、烧窑的陶工。由于管理有方,器用齐备,颇有劳绩,又因他是圣贤虞舜的后代,周武王就把女儿嫁给虞阏父之子妫满,并把他封到今河南淮阳县一带,建立陈国。妫满死后谥号陈胡公,又称胡公慢,本家族便以陈为氏。

  从陈胡公开始,陈国经十代十二个国君的传承,到桓公时发生了内乱。桓公患重病至死,其弟佗杀了太子免而自立,是为陈历公。太子免的三个弟弟跃、林、杵臼为兄报仇,联合蔡国又设计杀死了历公,三个弟弟相继即位为利公、庄公、宣公。利公立五个月即去世,庄共七年后去世。宣公继位后,原本已立太子御冠,后又要改立宠姬之子款,便狠心杀了太子御冠。利公之子陈完,字敬仲,与太子御冠交往甚好,怕祸及自己,便于公元前672年逃往齐国。陈完到齐国后,谦让推辞了卿的职位,只担任管理百工的“工正”之职。

  陈完的四世孙陈无宇为官“上大夫”,其五世孙陈书伐莒有功,齐景公赐以孙姓,并封以采邑乐安(今山东惠民县一带),于是齐国孙氏出现。

  二、先秦各国其他孙氏支脉

  1、晋国姬姓王族子孙中的孙氏

  《左传·成公十七年》(公元前592年)二次出现“孙周”之姓名,杨伯峻注:“孙周即晋悼公。”《史记·晋世家》云:“悼公周者,其大父捷,晋襄公少子也,不得立,号为桓叔,桓叔最爱。桓叔生惠伯谈,谈生悼公周。”孙周也是因为其祖父为少子小宗,不得立为主后,作为王室旁支便改为孙氏。后来由于偶然的机会,晋国贵族袭杀历公,才迎王室旁支孙周即位,是为晋悼公。《吕氏春秋·似顺篇》载,晋卿赵简子有家臣孙明。家臣一般为平民阶层,说明晋国平民之中也已产生孙氏。

  2、郑国姬姓王族中的孙氏

  《左传·襄公八年》(公元前565年)记载:“郑群公子以僖公自之死也,谋子驷。子驷先之,夏四月庚辰,辟杀之孤、子熙、子侯、子丁。孙击、孙恶出奔卫。”p孙击、孙恶便是郑国姬姓王族中的公子王孙。

  3、秦国孙氏

  《庄子集释·马蹄篇》疏:“列兹云:姓孙,名阳,字伯乐,秦穆公时善治马人。”伯乐孙阳之识千里马,其故事被广泛传播。就是说春秋秦国也出现孙氏,尽管其人祖籍不明。

  4、商代孙氏

  宋赵明城《金石录》卷17《汉安平相孙根碑》载:“考厥先出,自有殷立商之系,子汤之苗;又云胜武定周,封比干之墓,后裔分析,避地匿轨,姓曰孙焉。”比干是商纣王的叔父,官至少师,纣王尹虐无度,国势危殆,比干犯颜直谏,遭纣王剖心杀害。传说比干被害后,其妻室逃进森林避难,产子便以林为姓,名坚,林坚为比干之子,此后林氏后裔都已比干为先祖。这里却冒出来一支孙姓的比干后裔,所谓“后裔分析”,应是比干家族中的另一支。

  三、改姓赐姓为孙氏

  1、荀姓与孙氏之关系

  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荀子,其“荀”姓与孙氏也存在不解之缘。根据唐司马贞作《史记索引》和唐颜师古在《汉书·艺文志》记载:汉代因为要避宣帝名询之讳,巡行都改为孙姓,甚至说曾下诏令改姓,就连战国时代的荀卿都改为孙卿;当然后来有相当部分人将姓又改了回来,但终究有一部分认为改过来,由是它也成为汉代孙姓支脉的一个不小的源头。

  2、汉代有子女随母亲姓氏的情况

  《汉书·夏侯婴传》记载:“初婴为滕令奉车,故号藤公。及曾孙颇尚主,主随外家姓,号孙公主,故滕令公子孙更为孙氏。”

  三国东吴时,官拜威寇中郎将,领庐江太守,镇守皖城(今安徽潜山县)的孙河,字伯海,本姓俞,和东吴孙氏同乡,也是吴郡人。《三国志·吴书·宗室传》裴注引《吴书》曰:“河,坚族子也,出后姑俞氏。”所谓孙坚的“族子”,而“出后姑俞氏”,应是孙氏族中女子出嫁所生之子,自然随外家姓俞。他年少时随孙坚征讨沙场,典领亲兵,常为前驱,孙坚视为心腹。后又随孙策平定江东,多立战功,《三国志·吴书·宗室传》谓:“孙策爱子,赐姓为孙,列之属籍。后为将军,屯京城(今江苏镇江市)。”孙策不但重新赐他姓孙,还列之属籍,即回登上富春孙氏族谱。

  3、被孙氏族人收为继子而改为孙姓

  如明代江苏娄县(今上海松江)的孙士美家族,孙士美累官深州知州,其父孙讷官仕天策卫经历,祖父本姓朱,乃太常寺卿朱奎之后,因出继孙氏,遂以孙姓家族显名。《江都孙氏重修族谱》谓:始祖孙谨行,生于明万历年间,“公本姓徐,继姓孙,因有明孙暗徐,祖遗风焉,立谱从孙氏,盖不忘本也。”此人由徐氏而为孙氏继子,改为孙姓,且成为江都孙氏一族之始祖。

  四、复姓省字成孙姓

  叔孙氏。一是源于姬姓,《姓谱》载,春秋鲁桓公的儿子公子牙,字叔,又称为叔牙,叔牙的两个孙子:彭生、德臣,彭生便已“叔仲”为氏,德臣以“叔孙”为氏。春秋鲁大夫有叔孙豹、叔孙德臣,西汉有叔孙通。二是源于北魏拓跋族,《魏书·官氏志》载:“拓跋邻命叔父之胤曰乙旎氏,后改为叔孙氏。”北魏有叔孙健,本姓乙旃氏。

  长孙氏。长孙氏源头也有二:一是汉代已有此姓,《汉书·艺文志·孝经》著录有《长孙氏说》二篇;而《汉书·儒林传》载,有淄川(今山东昌乐西)人长孙顺,曾师从王吉,受《韩诗》之学,治学有显名,官博士。二是源于北魏拓跋族,《魏书》说:“孝文帝以拓跋为皇枝之长,改为长孙氏。”唐代太宗的长孙皇后及名相长孙无忌,即为其后。另《周书》记有河南洛阳人长孙俭,为鲜卑族人。

  士孙氏。“士”为先秦时期最低级的爵位,《通志·氏族略》将其归入“以爵系为氏”之列。《姓氏考略》载,春秋时齐大夫有士孙氏,《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谓:崔杼杀气庄公,“葬诸士孙之里。”杜注:“士孙,人姓,因名里。”里是国民聚居点,以人姓名里,说明当时士孙氏族具有一定的规模,至汉有士孙张,士孙睦、士孙瑞,北魏有士孙天与。

  王孙氏。出自姬姓,据《通志·氏族略》,周定王大夫满为顷王之孙,所以被称为王孙满,其后人即以此为氏。其实类似大夫满后代的王孙氏的情况很多,凡各姬姓诸侯国及周王之子孙仕诸侯者即可用,所以王孙氏源头纷繁,如卫有王孙贾、吴有王孙pp、齐有王孙挥、楚有王孙由等。还有贾孙氏,它也直接源于王孙氏,据《世本》,为春秋卫国大夫王孙贾之后;而《姓苑》认为,其孙自以去周王室远,改为贾孙氏,之后讹为古孙氏,音已随变。便又出现古孙氏,《元和姓篡》这样说:“本姬姓,王孙贾之后,随音改为古孙氏。”所以,王孙氏、贾孙氏和古孙氏同出一源。

  孟孙氏,据《元和姓篡》,源于姬姓,乃鲁桓公之子庆父号孟孙,其后人以祖辈名号为姓。仲孙氏,亦源于鲁公子庆父之后,庆父字共仲,其后子孙以仲孙为氏。而《姓氏考略》说:“齐亦有仲孙氏。”如齐桓公大夫有仲孙湫。季孙氏,据《世本》,源于姬姓,春秋鲁公子季友之后,为季孙氏,鲁大夫有季孙肥、季孙行父、季孙意如等。又说孟孙、仲孙、季孙,乃春秋鲁公子庆父生有三子,以王孙之故,而以次序排列,分别称孟孙、仲孙、季孙。

  室孙氏,一般认为即王室之孙,与共孙氏的起源相同;而《姓氏考略》说:“室孙氏即宫孙氏。”《汉书·艺文志》有宫孙氏。

  大孙氏,系春秋楚国大孙伯之后人。

  唐孙氏,据《世本》,一说出祁姓,帝尧之后裔唐侯,其子孙仕晋,号唐孙氏。一说出姬姓,周成王封叔虞于唐,唐叔虞死后,其子孙仕晋,便称唐孙氏。

  县孙氏,据《路史》,源于芈姓,楚公族有县孙氏。

  颛孙氏,据《风俗通义》,源于妫姓,春秋时陈公子颛孙仕鲁,其子p孙以祖辈名字为姓氏,如春秋时孔子弟子有颛孙氏。

  臧孙氏与杨孙氏,据《通志·氏族略》,都是以邑为氏,臧孙氏源于姬姓,鲁公子pp食邑于臧,其后代为臧孙氏,春秋鲁大夫有臧孙纥、臧孙达;杨邑,秦、晋皆有之,秦有杨孙皓。

  五、少数民族中的孙姓

  1、北方有关民族

  鲜卑族,魏晋南北朝时,驰骋于中国北方大地,先后建立前燕、西秦、南凉等政权。《晋书·冯跋传》载,北燕国尚书令孙护,有两个弟弟,一个叫叱支,一个叫乙拔,三人“俱有才力,以骁勇闻。”该国以鲜卑族人为主,从名字上看,就可知兄弟三人决非汉族,或为鲜卑族人。当时在辽东鲜卑族的慕容氏前、后燕国中,孙姓大将不少,据《晋书·载记》中有:前燕国有大将孙丁,安西将军、并州刺史孙希;后燕国有大将孙盖等。在这样的情况下,估计高爵显的孙护不喜原鲜卑名,而改孙氏。鲜卑族在汉文化的影响下,后逐渐与汉族等融合,所以,其中有人改姓汉姓孙氏,是很自然的现象。

  契丹族,为鲜卑的一支,隋唐时建立的大贺氏部落联盟,后又建立大辽政权。《旧唐书·北狄传》载,“契丹有别部酋帅孙敖曹,初仕隋为金紫光禄大夫。武德四年,于靺鞨酋长突地稽俱遣使内附,诏令与营州城旁安置,授云麾将军,行辽州总管。至孙万荣,垂拱初累授右玉钤卫将军、归城州刺史,封永乐县公。”孙敖曹、孙万荣为隋、唐时契丹部落酋长,该部或即《辽史》契丹审密部先世。孙万荣虽授得官职,但不堪地方官员的侵侮,乃举兵反唐,屡大败唐兵,武则天很称“孙万斩”,终战败被杀。《旧唐书·孙孝哲传》谓,孙为契丹人,其母有姿色,与范阳节度使安禄山私通,因得亲近,天宝末(公元755年)官至大将军。安禄山反叛时,受一殿中监的官职,且封以王位。为人残忍,果于杀戮。可以断言,唐代契丹族中孙姓已不少。辽被金灭后,契丹族人渐与汉族、女真族、蒙古族融合。

  朝鲜族,源于朝鲜半岛,聚居于吉林延边,分布在东北等地。今《福山孙氏谱书》称,晋灭东吴之际,东吴孙氏族人中有一支渡海迁居三韩(马韩、辰韩、弁韩,今朝鲜半岛)。《宋书夷蛮传》载,高句丽国王高琏,有大将叫孙漱,估计应是汉族孙氏移民之后裔。高丽学者金富轼所撰《三国史记》中说,新罗初期,朝鲜移民分居山谷之间,分别为阏川杨山部、茂山大树部等六部,均为朴姓。到新罗第三代王朴儒理尼师今九年春,改六部名称,还分别赐姓,茂山大树部改名渐梁部,并赐姓孙。元代,蒙古军队屡次攻入高丽,将大批高丽人掳略到中国;同时还有一些高丽人,因其他原因迁入中国。如当时有高丽人孙袭卿,官至礼部员外郎。《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卷73“附载满州旗分内高丽姓氏”中有“孙氏”,《清朝通志》卷8《氏族略》,满洲其人中同样既有高丽姓:孙氏,世居望京地方。

  如今的朝鲜族人都是在近代时期迁入中国东北地区,其中也同样有孙姓人氏。

  女真与满族,主要聚居于东北,入关后散居各地,建立过金、清政权。女真建金国后,许多女真人迁入中原与汉族杂居,受汉文化影响,且渐改为汉姓。金朝廷几次下令,禁止女真人改称汉姓,但实际上阻挡不住这股汉化潮流,金朝灭亡后,未曾改为汉姓的女真人纷纷改为汉姓。陆文贵《墙东类稿·孙公墓志铭》载,有女真人乌克逊氏为金明威将军,居京都大梁(今河南开封),金为元兵灭后,徙居河北大名,“始从汉俗,以孙为氏。”有子三人:孙信、孙义、孙仲,孙仲之长子孙泽为墓主。这部分女真孙氏,在元、明时期,完全融入汉族。

  清雍正、乾隆年间弘昼等编《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其卷76、79“附载满州旗分内之尼堪姓氏”,记载了十余个有勋业孙姓者的简传,及其家族后裔有官位者的资料,主要居住在辽宁沈阳、抚顺、铁岭、大凌河一带。《清朝通志·氏族略》也同样在有“满州旗分内尼堪姓”的一些孙氏人物,居住在辽宁抚顺、盖县等地区。“尼堪”是满语“汉人”之意,但这里是指满洲八旗内之汉姓,并非汉军八旗。尽管其中所载孙姓人物大部分有汉人血统,原可能为满人之奴隶,属有大量汉人投充的包衣佐领,但此时毕竟已与满族融合二类属满洲旗人。满族人在汉人入旗的影响下,加上逐步向关内迁徙,满族仿汉姓渐成普遍现象。清朝初年,护军统领孙达哩,一些满族文献中写成“荪达理”或“逊达哩”,原姓鲁布哩氏,正黄旗人。满清政府覆亡后,大部分满族融合于汉族,其中改用汉姓孙氏者也不少。如《满族姓氏录》记,原满族姓氏“孙佳”,后以单字“孙”为姓。

  蒙古族,主要聚居于内蒙古草原,亦散居于北方各地。古代蒙古族人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家姓”,但有氏族的族姓,为防名字的混淆,蒙古族人保留了附带父姓的习惯。但从元代开始,在汉人的影响下,不少蒙古族人改用汉字单姓,到明代渐趋增多,特别是临近汉族的地区,其中就有采用孙姓者。今黑龙江《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志》载,本县蒙古族人户有孙姓。

  锡伯族,在清代,曾被编入蒙古八旗,后又分归满洲八旗。此后,东北锡伯族人与蒙、满、汉族人长期杂居,文化也颇受影响,而产生孙姓。

  2、南方有关民族

  客家人,为部分北方汉族南徙后,在江西赣州与福建丁州地区与当地土著融合而形成的一个汉族民系。主要为晚唐及南宋时期迁入赣南闽西地区的北方移民之后裔,渐与当地的土著及畲族密切接触而融合,到元、明时期,形成了具有自己方言和社会风俗的客家人。明朝初期开始至清代,客家人向广东梅县及周围地区迁移。由于客家人中有中原汉族之后裔,自然有汉族孙姓之血脉。其孙氏名人有:孙权谋为福建玎汀州长汀的客家人,清康熙年间以武艺拔为武备,善于海战,缉海盗,抗倭寇,以功迁广东提督。广东孙中山家族也是客家人,孙中山说过自己是东江客家人,老家原住广东紫金县。再如福建《上杭县志》卷八《氏族志》中所载客家姓氏表,就有“孙”氏,其郡号为“太原”,“乐安”。

  傣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双版纳、德宏、耿马、孟连的河谷坪坝地区。清嘉庆《临安府志》为当时知府江浚源所编,卷18《土司志》载,明初,朝廷对这一带少数民族的土司和寨长,大都赐以汉姓。如p“亏容甸”,“明洪武十五年,土司阿普纳款,赐孙姓,授正长官司世袭。”朝廷赐云南临安府亏容甸土司以孙姓,且授以正长官的职衔。该土司以赐姓为荣,子孙以孙姓相袭,直至近代。阿普之子名略,其后所传世系为:孙略—孙蕃—孙武孙启荣—孙应寿—孙承祖—孙景元—孙大昌—孙永祚—孙世基—孙世业(弟)—孙荣—孙廷对—孙汉—孙安国—孙荫宗。其正长官职位从明传至清,改为副长官,直到1923年,孙荫宗袭位。该部土司是傣族人,而部民则以哈尼族为多,彝族、傣族次之,当时部民往往有遵从首领姓氏的习俗,所以这一赐姓对哈尼族等民众都会有影响。《新篡云南通志·土司考四·临安府》载有“商河亏容司孙斌元”之土官姓名。而亏容甸即今红河县东南的下亏容。

  黎族,居海南岛。吴永章《黎族史》第七章“明代黎族”中有黎人姓氏表,所列明代黎族有姓名可考者183人,其中有明代万历二十七(公元1599年),王宏海《水会所平黎善后碑记》中出现的定安黎首“孙恩弟”,然在183人中仅此一例,出现频率很低。海南黎族有生黎、熟黎之分,熟黎汉化程度较高,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就来自汉族移民。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说:“熟黎多福建、湖、广之奸民也。”估计明代的定安黎首孙恩弟即汉族移民之熟黎。

  苗族,分布于湖南、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广东等地。石启贵《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通过对湘西苗族生活的实地考察,指出苗民大姓有五个:武、龙、廖、石、麻,而小姓有数十个之多,其中就包括孙姓。凌纯生等《湘西苗族调查报告》也指出,纯苗族有五姓,其他如杨、施、彭、张、洪诸姓,乃外姓入赘于苗而习其俗者。孙姓自然应属后者。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乾州(今湖南吉首,属湘西)苗民起义首领之一孙文明,与石官保、杨正富等揭竿而起,后被官兵围剿而诱杀。

  土家族,分布于湘西、豫东诸地,与汉苗杂居。湖南土家族在宋代就已深受汉文化的影响,到明清时期,兔家族中土官的汉文著述还不少。在此前提下,土家族人使用汉姓便很自然,并渐有采用孙姓者。

  景颇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及周围地区。在该族的26个大姓中,格亮姓起源最早,其他许多姓都由他演化而出。至近代,受汉族文化的影响,格亮姓的汉姓变码,就为孙姓。另有堵引氏、木如氏、喇松氏等小姓,其汉姓也为孙。如《景颇族社会调查(一)》载,云南梁河县帮角乡的盆都景颇村寨,是个有42户二百余人的大寨子,由于受周围含文化的影响,其每一个景颇族除去本族固有的氏族名称以外,都有汉姓,其“堵引”氏族,便汉姓为孙。

  白族,主要聚居于云南大理,周围地区亦有分布。在古代,白族往往依照赘上门的方式,将当地汉人招做女婿,并实行长子随母亲白族姓,此子随父亲汉族姓,这样就把许多汉姓带到白族中来。加上白族没有统一的民族文字,自古以来就以汉字作为通行的语言文字,一些白族人为了读书、工作的方便,遂主动改取汉族姓名。由是,“孙”姓也逐渐在白族人中出现。

  彝族,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广西。近代以来,滇黔广大地区的彝族在汉族文化的影响下,除所修家谱其祖先号继续沿用彝族外,都已逐渐采用汉姓,其中就有部分人改姓孙。《云南巍山彝族社会历史调查》中,就出现了孙兴。今云南《通海县志》载,孙氏乃当地彝族人数较多之大姓。《嵩明县志》载,孙兴彝族有15户。

  台湾土著(含高山族等少数民族)。台湾文献委员会编《台湾省通志》氏族编第四章“姓氏”中说,台湾土族居民近代受汉族影响,又改用孙姓者。台湾土族或山胞该汉姓,大都在1945年光复后。据1956年的统计,台湾“先住民”(即土族)中的孙氏人数占台湾总人口数的33%。

  佤族,分布在云南沧源、西盟、永德、镇康、双江、耿马、澜沧、孟连等地。云南所编《瓦族社会历史调查(一)》,其中《西盟大马散瓦族社会经济调查报告》记载,该族不同部落极少有相同的姓,而在一个部落中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姓。如马散寨部落有19个姓,其中就有孙姓,该姓为分支小姓,分属“木依库”大姓。所谓分支小姓主要是在大姓人口增殖的情况下出现的,如“木依库”大姓包括鲁、扫、孙三姓,以及该大姓祖先“瓜”的三个儿子的后裔在人口增殖的情况下,分别以其三个儿子之名为姓而产生的。

  阿昌族,分布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及保山地区的一些县份中。云南民族出版社《阿昌族社会历史调查》中提到,阿昌族有孙姓人户,但其来源不详。参考阿昌族的赵、王、杨、曹诸姓原都为汉人,因迁徙和婚姻等原因而成为阿昌族,估计孙姓也有此可能。《中国人的姓名阿昌族》载,孙氏为今云南潞西县高埂田乡阿昌族的10姓之一。

  纳西族,主要聚居于云南丽江。改族人民尽管创造了东巴文化,但在社会经济文化交往中,许多人还是通晓汉文,采用汉姓,孙姓也是由是产生,如云南民族出版社《纳西族社会历史调查》“纳西族史料汇编”中,在一张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中甸土守备、土千总及鹤丽耆民等的合同上有“本寨耆民孙德哇”的姓名。

  3、分布较广的民

题[题,读音作dī(ㄉㄧ),亦可读亦读作xī(ㄒㄧ),但不可读作tí(ㄊㄧˊ)]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姒姓,出自夏朝少康裔孙东楼公,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路史》记载,周武王建立西周王朝后,封夏朝少康的裔孙东楼公于杞邑(今河南杞县及开封陈留镇),出自东楼公之后,读音作dī(ㄉㄧ)。

杞国,是中国历史上自商朝到战国初年的一个诸侯国,国祚延绵达一千多年,国君为姒姓,是夏禹的后裔。杞国建国于商朝,其间时断时续,具体事迹已不可考。到西周朝初年,周武王重封少康的裔孙东楼公到杞地,他重新建起杞国。

据史籍《路史·后纪》记载,“杞后析于曹东之娄,故号东楼”,因此,“东楼”是称号,而非谥号。根据史籍《史记》的记载,杞东楼公是大禹的后代,周武王灭商纣王之后,封东楼公于杞。东楼公生卒年月待考,逝世后传位于子杞西楼公。之后有史料可考的历史为传延二十位国君,直到公元前445年亡于楚国。

成语“杞人忧天”,说的就是这个杞国中的人物。

第二个渊源:源于地名,出自汉朝题侯张富昌,属于以帝王封爵名称为氏。

据史籍《姓氏考略》记载:“题氏以县名为姓。”另有史籍《汉书·功臣表》记载:“有题侯张富昌,或以县为氏。”读音作dī(ㄉㄧ)

山阳人“题侯”张富昌后裔以其爵位为姓氏,称题氏。

第三个渊源:源于姒姓,出自夏禹的后代,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按史排源,少典氏第二十三代、黄帝轩辕氏第十二代帝杼:帝杼之母,有仍氏、窦氏、没鹿氏、纥豆陵氏、毒氏、夏侯氏、侯氏、杞氏、题氏、楼氏、偻氏、娄氏、刘氏、丐氏、雝丘氏、郁厘氏、孙氏、杷氏。

据史籍《姓觹》记载:“题,源于姒姓,系夏禹的后代。”这支古老的姒姓题氏,读音作xī(ㄒㄧ)。

第四个渊源:源于匈奴族,出自汉朝时期匈奴族挛提氏大单于冒顿,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汉朝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曾说匈奴人有名无姓,而在史籍《汉书·匈奴传》中却又说单于姓挛提氏,为古匈奴族的王族姓氏。本书认为,“挛提氏”原非匈奴姓氏,应为部族名称,后来仿学汉制,以部族名称为氏。

挛提氏,一称虚连题氏。自冒顿单于开始,匈奴的单于一般都是由挛提氏担任的,近似于汉王朝的世袭制,不过其不一定是父死子继,经常是兄终弟及。挛提氏一族在匈奴最为贵重,其次是呼衍氏、须卜氏、丘林氏、兰氏四大贵姓,常与单于婚姻,例如在汉王朝的和亲政策实施后,王昭君一个女儿就叫须卜居次云。

在匈奴族被汉武帝击溃后,挛提氏族人有逐渐融合于汉族中者,有人以原部族名称的汉字谐音为姓氏,称提氏、题氏,读音作dī(ㄉㄧ);有以王族身份为姓氏者,称王氏、单于氏;亦有被汉朝帝王赐姓者,称刘氏。

第五个渊源:源于契丹族,出自辽国契丹贵族耶律题子,属于以先祖名字汉化为氏。

耶律题子,字胜隐,辽国北府宰相兀里之孙。善射,工画。辽国保宁年间,为御盏郎君。辽保宁九年(公元977年),奉使于汉,具言两国通好长久之计,其主耶律继元深加礼重。

辽国统和二年(公元984年),耶律题子率军与耶律速撒共同征讨陀罗斤,大破之。辽统和四年(公元986年),北宋将领杨继业攻陷山西城邑,耶律题子与北院枢密使耶律斜轸合军击之,败宋军贺令图于定安县,授西南面招讨都监。宋兵守蔚州急召外援,耶律题子获得消息后,夜伏兵道傍。黎明,北宋援兵果来,过未半而击之;城中宋军出,耶律斜轸复邀之。北宋两军俱溃,溃奔飞狐,地隘不得进,杀伤甚众,贺令图复集败卒来袭蔚州,耶律题子再战,破之,应州守将自遁。耶律题子进围寰州,冒矢石登城,宋军大溃。当耶律斜轸擒杨继业于朔州,耶律题子功居多。

是年冬,耶律题子复与萧挞凛由东路击宋军,俘获甚众。后闻宋兵屯易州,率兵攻之,行至易境而病逝。

耶律题子的后裔有取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题氏,读音作xī(ㄒㄧ)。

二郡望:

西河郡:古代该郡所指不一。春秋时期卫国西境沿黄河一带称西河,即今浚县、滑县等地。战国时期黄河在今安阳东,故安阳可称西河,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子夏居西河教授”是也。魏国时期曾取秦国今陕西黄河沿岸地,置西河郡,则以晋陕间黄河为准,西岸为西河。西汉朝元朔四年(公元前125年)置郡,治所在平定(今内蒙古东胜),其时辖地在今陕西、山西两省之间黄河沿岸一带地区,并拥有今内蒙古伊克昭盟东部及晋西等地。东汉朝时期移治到离石(今山西离石)。南北朝时期北魏的西河郡,其北部为羌胡所得,仅保有晋西一带地区,治所在兹氏,即在今山西省离石(今山西汾阳)。唐朝时期亦曾以汾州为西河郡。

陈留郡:秦王嬴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置陈留县,汉武帝元狩元年改置陈留郡,治所在陈留(今河南开封)。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东部至民权县、宁陵县、西至开封市、尉氏县、北至延津县、南至杞县一带地区。北魏时期改治到浚仪。隋朝开皇初年废黜,隋、唐两朝皆为汴州陈留郡。1957年并入河南省开封县。

三.历史名人:

提挟左驹:(生卒年待考),三字名。齐国太书令提挟左驹,曾为大太子恩师。

有姓提的吗?

问题一:谁知道哪里有姓提的? 提[提,读音作读dī(ㄉㄧ),不可读作tí(ㄊㄧ)]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
点击下载
上一篇:曹雪芹的身世下一篇:胡姓家谱字辈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