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宝典《百家姓》:袁姓
姓氏来源
1、袁氏姓源主要出自妫姓,即为古帝王虞舜之后。相传上古五帝之一的舜是颛顼的后代,因生在姚墟(今山东菏泽东北)而得姚姓。他又曾住在妫汭河(今山东永济南),所以后代又有妫姓。以妫为姓的后裔中有被周武王灭商后封为陈侯(建都于宛丘——今河南淮阳)的陈胡满,陈胡公妫满的11世孙有个叫诸的,字伯爰,其孙涛涂,以祖父的字命氏,称爰氏,春秋时世袭陈国上卿。由于当时爰字和袁、辕、榬、溒、援等字音同,所以后来的子孙就分别以这6个字为姓。正如《袁枢年谱》所云一姓有六字五族之异。据《通志.氏族略.以字为氏》所载,袁亦作辕、爰。陈胡公之裔。十八世孙庄伯生诸,字伯爰。伯爰之孙涛涂,以王父字为氏,称爰涛涂。亦作袁涛涂。世代为陈上卿。其后有袁氏。史称袁氏正宗,衍生出汝南袁氏与陈郡袁氏。陈郡袁氏从周朝就已世居我国北方,从魏晋南北朝汝南袁氏已经南迁,出自陈郡、汝南两望族后裔早已散居江南许多地方,隋唐以前,袁姓的许多显赫名人已出现在江南地区。明、清之际,袁姓已遍及全国。
2、出自轩辕黄帝,轩辕以土德得天下。轩辕氏,又称玄袁氏,为少典氏之子,因其族善制作大车辕,驾车周流天下,故而称轩辕氏。其居住地又因黄帝轩辕氏而命名轩辕之丘,轩辕氏起兵革炎帝,以车帐相结为营,因是轩辕氏发明,世称行辕。轩辕氏初都有熊之墟(郑州或开封),所居之地,有以辕为名之邑,后称为袁邑。上古时爰字和袁、辕、榬、溒、援等字音同意同,轩辕氏革炎成功,代炎帝而当天子,号黄帝。其后裔以邑为氏,世代相传姓袁。后衍迁河北,这就是河北袁氏。
3、出自少数民族。据《魏书·高车传》云:高车,盖古赤狄之种,初号为狄历,北方以为敕勒,诸夏以为高车丁零,其语略与匈奴同而有小异,其种有狄氏、袁纥氏、斛律氏、解批氏、护骨氏、异奇斤氏……无都统大帅,当种各有君长,为性粗猛,党类同心,至于寇难,翕然相依,斗无行阵,头别冲突,乍出乍入,不能坚战,其俗蹲踞亵黩,无所忌避,婚姻用牛马纳聘以为荣。俗无俗,不作酒,迎妇之日,男女相将,持马酪熟肉节解,主人延宾,亦无行位,穹庐前丛坐,饮宴终日,复留其宿,明白将妇归。颇讳娶寡妇而优怜之,其畜产自有记识,虽阑纵在野,终无妄取。俗不清洁,喜致诗》及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录其诗、赋、序、赞、碑、铭、疏、表等20余篇。
袁姓名人
袁郊:字之仪,袁滋之子,陈郡汝南朗山人,唐朝文学家。咸通时,为祠部郎中。昭宗朝,为翰林学士。作有传奇小说《甘泽谣》一卷。
袁枢:字机仲,建安(今福建省建瓯)人,南宋史学家。初任温州判官、兴化军教授。乾道七年(1171),为礼部试官,出为严州教授。其后历任太府丞、兼国史院编修官、权工部郎官兼吏部郎官、吏部员外郎、大理少卿,出知常德府、江陵府等职。喜读《资治通鉴》,苦其浩博,乃著《通鉴纪事本末》42卷,因其文总括为239事,独立成篇,起讫了然,为中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学著作。创造纪事本末这一新的写史体例,兼有纪传、编年二者优点,使“数千年事迹经纬明析”,对后世影响极大,明清两代多有仿作。
袁江:清代画家。字文涛。江苏江都(今扬州)人。善界画。长于山水楼阁,精湛绚丽,能粗能细。初学仇十洲,中年继而临摹古人画,在传统基础上创出自己的新路。生活在康熙年间。他后半生受当时在扬州的山西盐商之聘,同他的从子袁耀到山西运河作画,作品流传在北方较多。其山水主要学宋代阎次平;画石多鬼面皴;楼阁主要学郭忠恕,工整严密。后期多画古代宫苑图,如《梁园飞雪图》、该图以枚乘、江淹的梁园、兔园赋为依据,极尽宫苑之壮丽。另画《东园胜概图》卷,此图用长卷形式,界画精亚,建筑物比例适当,树石形态若真,山影波光,层次深远。《东园胜概图》为其代表作。还有《汉宫秋月图》等。
袁耀:字昭道,江都(今江苏扬州)人。袁江之侄。工画山水、楼阁、界画。画风工整、华丽,与袁江相似。其精品有胜于袁江者。偶作花鸟,亦甚佳。乾隆十一年作《骊山避夏十二景》,乾隆四十五年作《阿房宫图》,现藏南京博物院。约活动于乾隆中期。
袁枚:字子才,号简斋,别号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省杭州)人,清朝文学家。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选庶吉士,曾任溧水、江浦、江宁等地知县。辞官后定居江宁。其诗文不拘形式,自成一格,著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随园随笔》等书,为“江右三大家”之一。
袁山松:西晋吴郡太守,博学能文,曾著《后汉书》百篇。他擅长音乐,与羊昙之唱乐、桓伊之挽歌,并称“三绝”。袁宏: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东晋文学家、史学家,其文采出众,代表作为《后汉纪》。
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湖北省公安人,明朝学者,三袁是明朝复古派“七子”之后,公安派的代表人物。其中以袁宏道成就最著,有《袁中郎集》传世,其善诗歌古文,反对摹古,以清新见长。
袁崇焕:字元素,明代广东省东莞人。好谈边事。万历进士,因获宁远大捷,官至辽东巡抚。崇祯元年(1628)命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平台召见时慷慨陈词计画五年复辽。结果第二年后金军就进围北京,这是自明与满洲人交战以来,满洲人第一次直接攻击帝国的心脏、皇帝本人。这样的结果让崇祯如梦方醒,与袁崇焕的豪言壮语形成的这种巨大反差让崇祯想死的心都有了。崇祯对袁崇焕的看法于是急转直下,不仅仅是失望,还有受了欺骗和愚弄后的羞辱与痛恨,故被崇祯帝处死。
袁于令:吴县(今属江苏省)人,明末清初戏曲作家,作有传奇八种,杂剧一种,另有小说《隋史遗文》。
郡望堂号
1、郡望
陈郡:秦置陈郡,治所在陈县(今河南省淮阳)。西汉淮阳国,东汉陈国,献帝时改陈郡,均治陈县(今淮阳)。隋唐为陈州淮阳郡。此之袁氏为淘涂裔孙直系地望。
汝南郡:汉时置郡,治所在上蔡(今属河南省上蔡西北)。东晋治悬瓠城,即今汝南。隋唐汝南郡即蔡州(曾名豫州)。此之袁氏为陈郡袁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袁安。
河南郡:汉又有河南郡,即秦三川郡地,治雒阳(今河南省洛阳)。隋有豫州河南郡,唐为洛州河南府,辖境都远小于汉河南郡。元为路,明为府。
彭城郡:指今江苏徐州。传尧封彭祖于此,为大彭氏国。秦置彭城县。西汉后期一度以楚国为彭城郡,治所在彭城(今江苏省徐州)。东汉建彭城国。以后或为彭城郡,或为徐州,均治彭城。彭城县于元初撤销,并入州治。此之袁氏出自陈郡,为袁生之后。
东光县:西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以秦时胡苏等地置东光县,治所在今河北东光。
京兆郡:汉以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为三辅。魏改建京尹郡,“尹”为太守。唐以雍州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称京兆者,均指京师及其附近地区,治所在长安(今陕西省西安)。金元在陕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与建都之地无关。民国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府尹为京兆尹,符合金以前“京兆”之意。国民党政府成立时废。
华阴县:本春秋时晋地。汉高帝八年置华阴县,以在华山之北,故名。治所在今陕西省华阴县。
太原郡:秦汉太原郡,治所在晋阳,在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隋改晋阳为太原,又另设晋阳,与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兴国中,改并州为太原府,移治阳曲(今太原市)。以后宋、金河东路、河东北路,明清以来省会都在此地。
濮阳郡:濮阳古为帝丘;春秋卫数迁至此。地在今河南省濮阳西南,古黄河南岸。汉魏为东郡治所。晋建濮阳国,改濮阳郡,均治古濮阳。北魏移濮阳郡治所于鄄城(今山东省鄄城北)。隋唐濮州濮阳郡治所均在鄄城。五代梁晋夹河苦战,晋王李存助建德胜二城。其后德胜北城为濮阳,就在黄河边上。这一带是河道变动频繁之处,宋金之际,黄河主流南趋,濮阳便远离黄河。
陈留郡:秦时置郡,治所在今河南省开封东南陈留城。历代均置。1957年并入开封县。又西汉陈留郡,治陈留县。北魏时治浚仪,隋唐为汴州陈留郡。
襄阳郡:东汉时置郡,治所在襄阳(在今湖北省襄樊)。隋唐为襄州襄阳郡。宋为襄阳府。元改路。明清仍为府。民国废府。此之袁氏出自汝南郡,为袁术之后。
宜春县:隋置袁州,治宜春(今属江西,汉即名宜春,晋为宜阳,隋恢复原名)。元为路。明清有袁州府,民国废府。治所在今江西省宜春县。
2、堂号
卧雪堂:东汉袁安没作官的时候,客居洛阳,很有贤名。一年冬天,洛阳令冒雪去访他。他院子里的雪很深,洛阳令叫随从扫出一条路才进到袁安屋里。袁安正冻得蜷缩在床上发抖。洛阳令问:“你为什么不求亲戚帮助一下?”袁安说:“大家都没好日子过,大雪天我怎么好去打扰人家?”洛阳令佩服他的贤德,举他为孝廉。这就是“卧雪堂”的由来。
守正堂:袁安为人严谨,后来作了楚郡太守。当时楚王谋反,株连了数千人。袁安处理这个案子时,审清问明,释放了4000多人。后来外戚窦氏擅权,袁安守正不屈,所以又叫“守正堂”。
此外,袁姓堂号还有:“陈郡堂”、“汝南堂”、“彭城堂”、“陈留堂”、“怀楚堂”、“维则堂”、“介禳堂”、“介江堂”、“介祉堂”等。
宗族特征
1、在汉晋南北朝时期,代有才人出,风光贵显千余年,为世人所敬仰。
2、字行辈份严谨有序。如江苏丹徒袁姓一支字行辈份排语为:“恭宽信敏惠,仁义乃贤师,忠孝承家学,道德培福基。”
袁姓宗祠通用对联
〖袁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扬风惠政;
卧雪清操。
——佚名撰袁姓宗祠通用联
疏陈五弊;
曲列三绝。
——佚名撰袁姓宗祠通用联
书藏万卷;
笔扫千军。
——佚名撰袁姓宗祠通用联
忠臣孝子;
四世三公。
——佚名撰袁姓宗祠通用联
倚马才高。
——佚名撰袁姓宗祠通用联
〖袁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抚射衔道义;
接武在文章。
——康有为撰袁姓宗祠通用联
〖袁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到处自开诗世界;
无人不拜老神仙。
——黄之纪撰袁姓宗祠通用联
黄初词赋空千古;
白下江山送六朝。
——孙子潇撰袁姓宗祠通用联
明德自有达人后;
忠臣心求孝子门。
——佚名撰袁姓宗祠通用联
才捷当庭赋铜鼓;
节高卧雪对梅花。
——佚名撰袁姓宗祠通用联
〖袁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叱逆怀忠,谁出其右;
负图卫主,重义予生。
——佚名撰袁姓宗祠通用联
隋主宫人,司花美眷;
随园女弟,小草楼居。
——佚名撰袁姓宗祠通用联
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
言行要留好样与子孙。
——袁崇焕撰袁姓宗祠通用联
政得民心,后刺史称前刺史;
春交郎手,小登科兆大登科。
——佚名撰袁姓宗祠通用联
水东追祖源,姓字尝开传帝后;
埭南立门户,农桑自可乐田园。
——袁家云撰袁姓宗祠通用联
袁姓典故
〖袁天纲相面武则天〗
隋末唐初,四川成都人袁天纲以善相面闻名天下,他在隋大业年间,曾为杜淹、王硅、韦挺等相面,后都应验。
相传武则天尚在襁褓中时,袁天纲应其父亲武士邽的邀请,来此做客,他一见武则天母亲说:“根据夫人的骨相特征,必生贵子。”武士邽又将全家人召集在一起,让他相面,他相后来做了韩国夫人的武则天的姐姐说:“这位**也是大贵人,然而将来对丈夫不利。”他相武则天哥哥武元庆、武元爽:“这两个儿子都是保家之主,将来官可至三品。”这时乳母抱着穿着男孩服装的武则天,袁天组一见就觉得此幼儿不同凡响,脱口说道:“这位公子神色奥妙,前途不可限量。请抱着他走动走动,我再仔细相命。”袁天纲看了会儿,又让武则天抬头举目,大吃一惊道:“龙睛凤颈,贵人中之最贵者。”袁天纲再从侧面看,又惊讶道:“这个小公子未必是个男孩吧?若是女孩,就不可预测,将来一定是天下之主呀!”
〖义犬报仇〗
早在泰豫元年(472年),宋明帝临终时曾托孤,由袁粲、褚渊、刘倓、萧道成共掌机密。
后废帝元徽二年(474年),桂阳王刘休范起兵进攻建康,形势非常危急,叛军已攻至南掖门,朝中诸将情绪低落,都没了主意,只顾自个儿准备逃命。这时,一向散淡的袁粲却慷慨激昂地对将帅们说:“寇贼已进逼到家门口了,而诸位却离心离德,我受先帝嘱托,辅助幼主,本当以死报答先帝知遇之恩,今日正是我为国家而死的日子。”他令左右随从备马出战,神色悲壮。见久病、瘦弱的袁粲要去送命,一些将领再也坐不住了,他们立即重新部署兵力,终于平定了叛乱,使朝廷转危为安。袁粲因功被授予中书监、开府仪同三司(意即礼遇同太尉、司徒、司空相同)、领司徒。
后来,由于萧道成掌握兵权,加上褚渊倒向萧道成,原来四人执政的格局被打破。萧道成权势日重,颇有不臣之心,他欲废黜明帝子刘昱(后废帝),另立新君。袁粲认为刘昱没有大的过错,不应该擅行废立,但萧道成不听劝阻,暗中指使人杀了刘昱。袁粲联络刘氏宗亲和亲宋势力,密谋消灭萧道成。
升明元年(477年),荆州刺史沈攸之举兵反对萧道成,袁粲也积极准备选择时间举兵。不料,因走露了消息,萧道成闻讯及时调动兵力围功袁粲,袁粲与儿子袁最都死于刀剑之下。父子两人死得很壮烈,当刽子手举刀挥向袁粲时,袁叫一声,抱着父亲,请求先死,在场的士兵被这个场面震惊了。袁粲感叹地说:“我不失为宋朝忠臣,你不失为我的孝子。”他临死前,对袁最说:“本知一木不能止大厦之崩,但身为宋朝宰相,不得不尽力抗争。”袁粲索要纸笔明志:“臣义奉大宋,策名两毕,今便归魂坟垅,永就山丘”,至死也不向萧道成低头。当时人们曾作歌赞扬这为国尽忠的父子,鞭挞卖国求荣的褚渊:“可怜石头城,宁为袁粲死,莫作褚渊生。”
袁粲遇难时,他的小儿子由保姆抱着投奔了他的门生狄灵庆,谁知此忘恩负义之人竟将这个小孩交给官府处置,并教训保姆说:“听说交出小公子可获得重赏,而今袁氏已被杀,把小公子藏起来有什么用?”保姆哭着咒骂:“袁公昔日对你恩重如山,现在遇到大难投奔你,你怎能忍心为私利杀害小公子?如果天地鬼神有良知的话,我会见到你灭门的那一天。”
几年后,一条狗忽然闯进狄灵庆的家,将其一家全部咬死。
〖脔婿〗
宋朝时,人们把科举榜下选择的女婿,称为“脔婿”。“脔婿”一语大概出自东晋文人袁山松,但这一说法实在没有道理。就中榜的科举士子来说,他们中间也有本不情愿做别人的乘龙快婿的,只是迫于权贵豪门的威逼强诱而不得不屈从。
有一位新科少年,相貌俊美,风度潇洒,被一个极有势力的权贵所欣慕,欲择为已婿。这个权贵使命十几个仆人将新科少年簇拥到自己府中。一路上,少年欣然而行,全无趋避推辞之意。到了权贵家门口,前来观看的人们几乎围成人墙,里三层外三层的,好不热闹。
不一会儿,从里面走出一位穿金紫衣服的官员来,见了新科少年,满脸堆笑地说:“老夫我只有一个女儿,容貌也不错,愿与君结为秦晋之好,不知尊意若何?”
少年连忙鞠躬拜谢道:“我乃寒微之士,得以托迹高门,实乃三生有幸。只是小生已是有妇之人,待我回家后与妻子商量一下,再来答复如何?”众人闻之,大笑而散。
——宋·范正敏《遁斋闲览》
〖袁凯装疯避祸〗
袁凯在明朝初年曾任侍御史,有一次明太祖朱元璋圈录应处决的囚犯,让袁凯送给皇太子审核。皇太子将名单删减了不少,惹得朱元璋很不高兴,就问袁凯:“朕与太子哪个正确”袁凯一听此话,大费周折,双方都得罪不起,弄不好就要掉脑袋。急切之间,他巧妙对答:“陛下对囚犯处以极刑,从法律上说是正确的。而太子宽宥罪犯,说明太子心地仁慈。”朱元璋平常对人猜忌多疑,苛暴寡恩,一听此话,认为他在耍滑头。就把他关进监狱,随后又宽宥之。但是每逢早朝,朱元璋一见袁凯总要说“这是个滑头”。
伴君如伴虎,袁凯深知朱元璋秉性;凶残狠毒,许多功臣良将都被他诛杀,一定大事不妙,恐怕大祸临头。在一次早朝时,袁凯诡称中风,仆倒在地不起。同僚们慌作一团,朱元璋冷冷地说:“他既然中风了,就一定失去知觉。让我试试,看他是否假装。”命侍从用铁钻钻他,袁凯忍住痛,像死人般一动也不动。朱元璋这才相信,把他逐出朝廷,赶回家中。
袁凯回乡后,知道朱元璋不会放过自己,就装起疯来,用铁索锁住自己的脖颈,毁坏自己的形体。他还叫家人用炒好的面粉和沙糖搅拌后,从竹筒里挤出来,状似猪狗拉下的粪便,暗地里用布撒在篱笆脚下和水边,故意让人看见他爬着去取来吃。
后来朱元璋常念叨他:“东海跑掉了一条大鳗鲡,到哪里找回来呢?”于是派人到他家去,起用他为本郡的儒学教授,在乡饮酒礼上被尊为上宾。袁凯瞪着眼睛,注目细看使者,唱起了《月儿高》一曲。使者回报皇上,朱元璋这才认为袁凯真的疯了,便搁置下来。
〖袁知县智取骗骡人〗
明代江西人袁道任太平县知县时,县里有位老农,家住深山中。有一天,老农用骡子驮着钱物,骑着出山去购买东西。走到半路,骡子倔强不肯走,老人正无计可施时,一年轻人骑着毛驴前来,关切地问老人:“老人家,往哪里去呀?”老人气喘吁吁地说:“我要到县城去,可这畜牲怎么也不肯走了。”那人闻听此言,眼珠转了一转,对老人道:“我正好也要到县城,咱们可以同行。这里离县城还远呢,如果不加快速度,天黑以前赶不到县城。这样吧,既然你的骡子不听话,你又摆弄不住它,我的毛驴很驯服,为了早点赶到县城,暂且跟你换一下坐骑,怎么样?”老人觉得这年轻人真是通情达理,虽然素昧平生,却热心助人,便很感激地骑上毛驴。年轻人也跨上骡子,与老人边走边聊。走到一个三岔路口,年轻人突然挥鞭猛抽骡子,拱手一揖:“老人家,得罪了。”便飞奔而去。
老人这才知道遇到了骗子,想到大半生家产顷刻间被人骗走,真是悔恨万分,无奈之下,老人便告到袁知县那里。袁知县听罢案由后,沉吟不语,忽然下令把毛驴关在厅堂上,不准给它喂食,并要老人不要离开,四天后再来听消息。老人也不知道袁知县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得焦灼地等待。
四天后,袁知县升堂,宣老人进堂问道:“你还认得离去的路吗?”老人道:“我知道。”袁知县说:“那好,今天就让你找到骡子。”于是就叫隶卒牵着毛驴同老人一道来到丢失骡子的地方,然后放开毛驴任其所往。毛驴因为饿得厉害,而且熟知回家的老路,飞快奔回主人家。老人和县衙隶卒跟进一看,老人的骡子正系在这家门前,老人指着这家院子中站着的年轻人叫道:“这就是骗我骡子的人。”隶卒们一拥而上,将其捆绑到县衙去见袁知县,那人只得认罪。
〖随园三妹〗
随园的创始人袁枚,是清代学者、诗人,字子才,号简斋,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他是乾隆年间进士,曾任溧水、江浦、沭阳、江宁等县县令。辞官后,侨居江宁,居于金陵(今南京)织造隋氏之园,改其名为随园,因而自号随园老人。随园论诗创性灵之说,著有《随园诗话》,主张诗词要抒写性情。他与当时的蒋土铨、赵翼,被称为乾隆三大家(或“江右三大家”)。他提倡女学,并设馆招收女弟子,教之以诗,传授性灵之说,对清代的妇女文学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随园三妹,即袁枚的三妹袁素文、四妹袁绮文和堂妹袁秋卿。她们姊妹三人都是清代女诗人,袁枚曾我她们的诗稿刊行于世,题为《三妹合稿》。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余三妹皆能诗,不愧孝绰门风,而皆多坎坷少福泽。”时人也把随园三妹比之为“孝绰三妹”。随园三妹,素文遭夫虐待,绮文早寡,秋卿早逝,即所谓“多坎坷少福泽”之意。
袁素文,名机。她幼时嫁给如皋高绎祖,婚后遭丈夫虐待。绎祖嗜赌成性,暴戾佻荡,蛮无人理,使她无法在高家呆下去,不得已而归母家。不久,高绎祖去世,一年后她也死去。著有《素文女子遗稿》,收《三妹合稿》中。试看其咏物诗《灯》:
添尽兰膏惜寸阴,煎熬终不昧初心。孤檠柄曲吹痕淡,细雨更残背壁深。
有焰尚能争皎月,无花只可耐孤吟。平生一点分明意,每为终风恨不禁。
袁绮文名杼,字静宜。据《杭郡诗辑》记载,袁杼早寡,只好徙随园依附其兄袁枚。其诗著有《楼居小草》。其《哭儿》诗写得情意深挚:
容易芝兰膝下生,一朝缘尽夜三更。阿娘知汝《离骚》熟,苦诵《招魂》坐到明。
顷刻书堂变影堂,举头明月望如霜。伤心拟拍灵床问:儿往何乡是故乡?
诗中描写的是儿子死前的情景。袁杼儿名执玉。执玉9岁时能诗,12岁时入学,15岁秋试毕得病。病危时,他已瞑目,既而忽强睁眼问母亲:唐诗“举头望明月”的下句是什么母亲回答是“低头思故乡”。他听了母亲的回答,哭着死去。“伤心欲拍灵床问:儿往何乡是故乡”写的就是这件事。全诗表现的是母爱深情。
袁秋卿,名棠,字秋卿,又字云扶,袁枚的堂妹,扬州汪孟翊的妻子。婚后,夫妻和谐,情感甚笃。不幸的是,秋卿因难产而死。袁香亭为此在诗中说:
最苦高堂念,怀中小女儿。至今传死信,未敢与亲知。
书远摹多误,人稠语屡歧。调亭两边意,暗泣泪如丝。
“怀中小女儿”,即指分娩之难而言。秋卿诗著有《绣余吟稿》和《楹书阁遗稿》,收入《三妹合稿》中。其《七夕》诗,写得清绝而有韵味:
遥见微云海上生,接来一带鹊桥横。几家帘摧针楼月,何处人吹玉管笙?
传说女郎今夕会,果然风露此时清。嫦娥似亦怜深意,影照银河分外明。
温馨提示
现今传世的袁姓家谱大多是清朝和中华民国时纂修的。
浙江富阳《东安袁氏宗谱》由袁若启等纂修,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刊本;
湖南宁乡《沩宁袁氏重修支谱》由袁必魁修,袁必绅纂,嘉庆十五年(1810年)活字本;
袁锡龄纂修的《芝阳袁氏族谱》是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刻本;
湖南湘乡《袁氏续修族谱》由袁忠信、袁邵周修,袁文;城、袁鸿量纂,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宗臣堂刻本;
湖南宁乡《沩宁袁氏亘修支谱》由袁妙生纂,同治九年(1870年)活字本;
浙江上虞《小越袁氏宗谱》由袁耘纂修,光绪元年(1875年)刻本;
四川合江《袁氏族谱》为袁右督修,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刻本;
《丹徒袁氏支谱》由袁敏榕修,民国10年(1921年)刻本。
袁姓皇帝一共36位
历史上有过两位,袁术和袁世凯。
1、袁术
袁术,字公路,汝南郡汝阳县人。东汉末年地方军阀,司空袁逢嫡次子,太仆袁基、冀州牧袁绍异母弟。
举孝廉出身,拜为河南尹、虎贲中郎将。董卓进京后,拜为后将军,畏祸出奔南阳郡。初平元年,联合袁绍、曹操等关东诸侯,联兵讨伐董卓。此后,对抗于袁绍和曹操,兵败逃亡九江,割据扬州。
建安二年在寿春称帝,建号仲氏,置公卿,祠南北郊。但其骄奢*逸奢,横征暴敛,导致江淮地区残破不堪,民多饥死,部众离心,受到吕布和曹操攻击,元气大伤。
建安四年,呕血而死。
2、袁世凯
袁世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北洋军阀领袖。字慰亭,号容庵、洗心亭主人,汉族,河南项城人,故人称“袁项城”。
袁世凯早年发迹于朝鲜,归国后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军。清末新政期间积极推动近代化改革。辛亥革命期间逼清帝溥仪退位,以和平的方式推翻清朝,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3年镇压二次革命,同年当选为首任中华民国大总统,1914年颁布《中华民国约法》,1915年12月宣布自称皇帝,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建元洪宪,史称“洪宪帝制”。
此举遭到各方反对,引发护国运动,袁世凯不得不在做了83天皇帝之后宣布取消帝制。1916年6月6日因尿毒症不治而亡,归葬于河南安阳。
扩展资料:
袁姓其他著名人物:
1、袁绍
袁绍,字本初,汝南汝阳人。东汉末年军阀,汉末群雄之一。司空袁逢之子。
袁绍出身东汉名门“汝南袁氏”,自袁绍曾祖父起,袁氏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他自己也居三公之上,其家族也因此有“四世三公”之称。
袁绍早年任中军校尉、司隶校尉,曾指挥诛杀宦官。初平元年,与董卓对立,被推举为关东联军首领。
在汉末群雄割据的过程中,袁绍先占据冀州,又先后夺青、并二州,并于建安四年的易京之战中击败了割据幽州的军阀公孙瓒,统一河北,势力达到顶点。
但在建安五年的官渡之战中大败于曹操。建安七年,袁绍在平定冀州叛乱之后病逝。
2、袁崇焕
袁崇焕,字元素,籍贯广东东莞石碣,通籍广西梧州。明朝末年蓟辽督师。袁崇焕生于万历十二年卒于崇祯三年,享年46岁。
袁崇焕万历四十七年中进士,后通过自荐的方式在辽东边关任职,得到孙承宗的器重镇守宁远。在抗击清军的战争中先后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但因为不得魏忠贤欢心辞官回乡。
明思宗朱由检即位后袁崇焕得以重新启用,于崇祯二年击退皇太极,解京师之围后,魏忠贤余党以“擅杀岛帅”、“与清廷议和”、“市米资敌”等罪名弹劾袁崇焕,皇太极又趁机实施反间计。
崇祯三年八月,袁崇焕被朱由检认为与后金有密约而遭凌迟处死,家人被流徙三千里,并抄没家产,实则家无余财。
袁崇焕虽为抗清名将,但也是一位争议较大的人物。有《袁督师遗集》存世,今人辑有《袁崇焕集》。
3、袁宗道
袁宗道,字伯修,号玉蟠、又号石浦,湖北公安人,明代文学家、官员。
万历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官至太子右庶子。
“公安派”的发起者和领袖之一,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并称“公安三袁”,反对复古拟古,主张“从学生理,从理生文”。其诗文创作不事模拟,率真自然。著有《白苏斋集》22卷行世。
4、袁枚
袁枚,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塘人,祖籍浙江慈溪。清朝乾嘉时期代表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和美食家。
乾隆四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外调江苏,先后于溧水、江宁、江浦、沭阳任县令七年,为官政治勤政颇有声望,但仕途不顺,无意吏禄。
乾隆十四年辞官隐居于南京小仓山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
嘉庆二年,袁枚去世,享年82岁,去世后葬在南京百步坡,世称“随园先生”。
袁枚倡导“性灵说”,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嘉三大家”,又与赵翼、张问陶并称“性灵派三大家”,为“清代骈文八大家”之一。文笔与大学士直隶纪昀齐名,时称“南袁北纪”。
主要传世的著作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及《补遗》,《随园食单》、《子不语》、《续子不语》等。散文代表作《祭妹文》,哀婉真挚,流传久远,古文论者将其与唐代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并提。
——皇帝
——袁绍
——袁术
——袁枚
——袁宗道
——袁崇焕
——袁世凯
袁家辈分口诀
一、河南省柘城县袁姓字辈:心克树庆丙继康。
二、河南省光山县袁姓字辈:正殿传辉彩,儒登映茂迟。
三、安徽合肥市肥东县卧雪堂袁氏宗谱:中正至上,唯善则昌,崇德之家,修文习武。
四、安徽濉溪县临涣镇袁氏字辈:宗正永世成,立本昌自明,兴家为从化,长盛荣光华。
五、江西太和袁氏字辈:启文士在学兴发开。
六、江西抚州袁氏字辈:观光上国。
七、江西安义袁氏字辈:先后昆世业衡。
八、江苏沭阳袁氏字辈:国耀玉绍武卫伟国华昌。
九、江苏泗阳袁氏字辈:伍礼大峰同升益泰。
十、江苏如皋袁氏字辈:宇朝长德本强瑞。
十一、江苏扬州袁氏字辈:永恒长青。
十二、江苏新沂港头袁氏字辈:光三春景,一修厚坤。
十三、江苏滨海袁氏字辈:贺德于九高。
十四、江苏海安袁氏字辈:日新辞德乃克永昌。
袁姓最大的官
最大的应该是袁绍三国时期18路诸侯的盟主还有袁术。明朝末年大将军袁崇焕是国家最后顶梁柱,吴三桂就是跟着袁崇焕混的!清朝末年袁世凯做了几个月的皇帝。
天下袁姓是一家吗
是。上古五帝之一的舜为帝之前,尧帝把两个女儿嫁给了他,并让他居住在妫水旁。于是,舜的子孙就以水名为姓,是为妫姓。虞、姚、胡、陈、田五姓,同出自妫姓,遂有“妫_五姓”之称。
而袁姓,又出自上述五姓之中的陈姓。在以妫为姓的帝舜的后裔中,有被周武王灭商后封于陈的妫满。妫满死后谥号为陈胡公,故又称其为陈胡公妫满。妫满的十一世孙有个叫诸的,字伯爰。伯爰的孙子叫涛涂,他以祖父的字命氏,称爰氏。涛涂在春秋时世袭陈国上卿,后被封于夏阳。由于当时“爰”、“辕”通用,故爰涛涂又被称为辕涛涂。涛涂的玄孙辕颇,徙居郑国。至秦末,辕颇的裔孙辕告又避难于河洛之间。辕告的小儿子辕政,于西汉初去掉辕姓的“车”边,开始以袁为姓。
胡公满,是陈姓的始祖,而袁姓又源自胡公满的第十三世孙。就这么回事。
浙江袁是谁儿子
同事。袁家军1962年9月生,吉林通化人,现任浙江省委书记,袁家健1971年3月出生,现任中共安阳市委委员、常委、副书记,他们都是为国家工作是同事关系。
你没说清是哪个分支,谁知道你说谁的家谱呢我知道一支从高往低是:天地人和\正大光明,,,,这就是八代人了,,,袁天什么什么,,袁什么什么地,,袁人什么什么,,袁什么什么和,,,袁正什么什么,,,,以此类推
袁是中国第37大姓氏,在河南、四川、湖南和湖北影响力最大。目前,元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49%,总人口近620万。
袁的名字与图腾
袁本义:长衣服的样子。袁在字典里属于服装系,和衣服有关。今只是一个姓氏,但本义已废。在古代,袁媛就想通了,在甲骨文中,“元”字就像两个人的形状,其引申有抚慰、引用、替代等多种含义。元、元等字音似元,亦取其意。在古代,元、元、元、元、元、元、元都是谐音。后来由于世代不同,以袁为主姓,一姓分为六族。
他是一只长臂猿。他在树林中行走,用手臂而不是脚向前摆动。他的姿势非常舒缓和谐。猿是人类的近亲,元文字的本义由此而来。袁氏分为陈姓,陈姓来源于桂姓。鬼由两个人物组成:女和卫。“魏”的本义是母猴。在甲骨文中,是“魏”两只母猴的相对形状。推测古桂人应以母猴为氏族的原始图腾。袁氏出自桂氏,声同猿,其中留有原始图腾的痕迹。
袁氏的起源与演变
袁氏主要来源于桂氏。舜的部落因居住在山西永济市妫水附近而得名妫。公元前2070年,禹继承了舜的王位,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世袭王朝——夏朝。夏,王封禹州为舜之子。古地在河南禹城西南,历史上叫石喻。夏天,王把隋的地方封给了舜的另一个后代,他的故地在今山东宁阳西北。商朝,商朝王改冯玉隋的后裔是陈愉,在今河南淮阳东南。陈的地方是帝尧的母亲陈奉的部落的故乡,所以叫陈。
袁氏主要来源于桂氏。舜的部落因居住在山西永济市妫水附近而得名妫。公元前2070年,禹继承了舜的王位,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世袭王朝——夏朝。夏,王封禹州为舜之子。古地在河南禹城西南,历史上叫石喻。夏天,王把隋的地方封给了舜的另一个后代,他的故地在今山东宁阳西北。商朝,商朝王改冯玉隋的后裔是陈愉,在今河南淮阳东南。陈的地方是帝尧的母亲陈奉的部落的故乡,所以叫陈。
外源基因的整合
第二个来自于外姓和少数民族的改姓。我国的袁姓和其他姓氏一样,不断和其他民族发生联系,相互之间有基因的流动。外族人加入元氏集团的重要事件有:一、东汉末年,分布在今川东、重庆的巴人元氏家族降魏国,做了三八太守,后将族人迁到关陇,即今陕西、甘肃,全部成为汉族。中国西部的袁姓与古代巴人有着深远的关系。第二,清初满洲八旗有袁,居沈阳。满族袁,最早来自汉族,入满旗后成为满族的一员。到了清末民初,满族已经陆续同化为汉族,袁的满族也回归了汉族,但其人已经混杂了满族的血液。
历史上上元姓氏的分布与迁徙
袁氏自春秋末期建立以来,一直活跃在河南地区。袁氏曾为大夫,并在河南发展繁衍,形成了以汝南为中心的袁氏聚集地。汉族,南方和
明朝时期,元姓约有53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57%,是明朝第36大姓氏。在中国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江西、江苏和浙江。这三省的袁姓约占袁姓总人口的56%,其次是湖南、湖北、山东、山西、福建五省。江西是袁姓第一大省,占全国袁姓总人口的265%。宋元明时期,元人口主要向南方及南方地区迁徙,而四川地区元人口萎缩严重。全国新成为以江西、江苏、浙江为中心的袁姓人口聚集区,袁姓人口中心由北向东南移动。
当代袁姓的分布与图谱
袁是中国第37个姓氏,人口近620万,约占全国人口的049%。自宋代以来,袁姓人口增长率在1000年间呈工厂状。目前在我国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河南、四川、湖南、湖北四省,约占袁总人口的37%,其次是江苏、江西、贵州、广东、安徽五省,集中了袁人口的30%。河南是当代中国袁姓第一大省,占袁姓总入口的106%。全国形成了西部的川黔、北部的豫鄂皖苏、南部的湘粤赣三个袁姓聚集区。自明代以来的六百年间,从东南向西部、华中、华北的强势迁徙,一直是袁人口的主流。
袁姓分布在四川、湖北、重庆、贵州、湖南、江西大部,广西西北部,云南东北部,河南南部,安徽大部,江苏东南部,上海,陕甘南部,青海东部,黑龙江北部和东南部。袁姓占当地人口06%以上,中心区占15%以上。上述区域覆盖面积约占陆地总面积的191%,约有49%的人居住。河南和山东大部、安徽北部和南部、浙江、福建和广东大部、广西中部、云南东部、四川西部、陕西中部和甘肃中部、宁夏大部、内蒙古中部、河北、蒙古和辽宁交界地区,袁姓人口占当地人口的045-06%,上述地区约占陆地总面积的194%,居住着约30%的袁姓人口。
袁姓传统文化
王、唐元的县名主要有陈郡、汝南、河南、东光、彭城、华阴、濮阳、陈留、京兆、太原、襄阳、宜春等。袁的姓氏主要有陈钧、汝南、沃雪、寿正等。“卧雪”的堂名,东汉时名为元安。袁安家境贫寒,住在洛阳时已经小有名气。有一年冬天,洛阳凌冒着大雪去看望袁安,发现他蜷缩在家里的床上瑟瑟发抖。你为什么不向他的邻居求助呢?袁安答道:“每个人的生活也很艰难。我怎么能在下雪天打扰他们呢?”罗阳钦佩他的美德,推荐他为孝顺,这就是撒谎唐雪的由来。
袁姓的重要对联有以下四副:
杨;躺在雪地里,青
忠诚孝顺的儿子;四代三公。
怨天尤人,谁最厉害;保卫主,义重于命。
东追祖宅,后姓尝帝;
戴南设门户,农民桑树从焦园来。
家训袁的家训是南宋袁彩的《袁氏世范》。这一家训被誉为“一种善良美好的习俗”,得到了当地人的支持。0分为三部分:关爱亲人,和睦相处,经营家庭。仁德部分有64条,如“性不可强”、“人与人之间必须互相反省”、“父子珍贵孝”等。家居管理版块有“家被小心守护”等73条。全书部分为核心,共68条,如“人的智力优于他人”、“人富不可傲”、“礼不可分轻重”等。
袁彩强调,人不应该沉溺于富贵名利,而应该立志修德。对财富有一种独特的看法,说“从来没有一个老人年轻力壮时享受过财富”,更何况财富是偶然的,其成败并不固定。目前来看,财富多是祖先或自己早年苦难的结果。因此,在家里宜“俭朴抑奢”,切忌“闲散放纵”,否则财富很快就会流失。待人接物不要势利。无论贫富,都要守礼仪,说话和气,不要傲慢。看到别人的优点和缺点,而不是别人的缺点和不足;收东西不要轻佻、虚伪、嫉妒、多疑;做事问心无愧就好。
目前,上海图书馆收藏有80本袁姓家谱,中、美、日等国其他单位图书馆也收藏有181本袁姓家谱。
名人频率和家族圣贤
从755到79000,有255位袁姓名人付费,占名人总数的056%,在名人姓氏中排名第35位;袁著名文学家占全国文学家总数的071%,排名第29位;袁氏著名医学家占全国医学家总数的05%,排名第43位,袁氏著名艺术家占全国艺术家总数的056%,排名第39位。
历史上以袁命名的重要人物有:西汉大臣袁盎;东汉楚郡太守袁安,礼县校尉袁绍,中郎将袁术;东晋文学家、史学家袁弘;南宋文学家袁术、史学家袁;宰相袁之鸿、袁、唐朝的袁子、文学家焦媛;南宋史学家袁湛;元代文学家觉远;明代史学家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军事家袁崇焕,诗人袁凯,科学家黄原,戏曲作家袁玉龄;清代诗人袁枚、画家袁江、外交家常远;北洋军阀首领,北洋政府长官,北洋政府大总统,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袁世凯;民国目录学家袁同礼;当代地质学家、矿物学家袁建起,化学家袁汉卿,语言学家袁家华,**理论家袁,诗人袁。
袁姓血型
袁人群的血型分布如下:O型占343%,A型占294%,B型占277%,AB型占86%。
国学宝典《百家姓》:袁姓
本文2023-09-22 00:11:14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6436.html